【專題籽】收工開網台 講Game有錢賺
1 :
GS(14)@2016-01-24 17:09:41由一班打工仔客串做主持講打機的網台JapHK,逢周一至五晚上八時起,會在YouTube直播節目,不經不覺已運作了兩年多。
【專題籽:潮流乜乜乜】打工仔捱過一日工作辛勞,放工後可以有乜細藝?有班打機發燒友,一放工就會聚集到一個工廈單位,唔係排隊買嘢,而係客串做網台節目主持,分享打機心得,周一至五風雨不改,直至凌晨一時。公餘時間開網台已非新鮮事,但這班拒稱YouTuber的麻甩打機友越玩越專業,開台兩年多講game講到商機自來之餘,最近索性自家開發手機遊戲,呢啲咪就係男人的浪漫囉。
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葵芳一棟工廈單位燈火通明,甫進門見到一班低頭族塞爆走廊,「佢哋等緊開台。」網台JapHK創辦人之一的梁承澧(Louis)說。YouTube上有個名為JapHK的網台(現稱JapHK LIVE),專講日本和香港ACG(動漫和遊戲)資訊。11個節目18個主持,收工後趕來客串開台講打機,「放工後就奉獻晒喺呢度,係啊,同做多份正職差不多,呢度咪就係我第二個家囉。」
獲遊戲代理邀做顧問
部份網台只得一節節目講打機, JapHK則是每節節目只講一隻手機遊戲,瀏覽量平均只數以千計,同那些當紅YouTuber比簡直冇得比,但這班巴打貴在自娛,試過除夕夜節目直播連續講足9小時,吸引到數千名機迷聽眾陪一齊癲住過年,講到翌晨6時依然仲有200人在線。講得手機game多,心中自有一套理想遊戲雛形,其中十人今年索性集資25至30萬元,開發自己的新遊戲,計劃於暑假前面世。Louis透露:「係一隻將打架同踢波元素撈埋一齊的熱血足球game,入唔入到波係其次,最緊要打低對方。」一切追溯到2013年底,起初開台,其實只係得從事餐飲的「80頭」Louis,聯同平面設計師、70後友人陳栢桓(台長),一個曾從事台灣多間Online game公司的項目經理,另一個做過本地game書編輯,當時只為分享一款足球手機遊戲心得。台長用單反相機拍片,Louis就用一支箱頭筆、一塊白板出鏡教打機,然後將段片放上YouTube,話咁快就有過萬人點擊,既然有人睇有市場,兩個打機友以月租6,000多元,租一個450呎的工廈單位做節目直播。
Louis表示,由只係講一隻game,去到而家有11個節目講11隻game,呢班主持只係當日素未謀面的聽眾,因為唔滿意佢講嘅內容,就被邀上來「挑機」做嘉賓,就咁做埋主持。「更加估唔到的,係原來有遊戲代理留意。」開台以來,JapHK獲數間遊戲代理邀請做顧問,幫手諗計推廣,早前就有間台資遊戲代理,想打入香港市場,留意到佢哋節目有講代理的遊戲,於是就提出合作。至今已參與十多項相關工作,因而累積近6位數收入,促成自家製一隻本地手機遊戲的理想。雖然有錢賺,不過Louis多次強調自己唔係YouTuber,唔會做「職業攻略」,「我哋係ACG的Uber,一有新資訊就會隨傳隨到,隻game做得唔好我哋會照鬧,唔通屎都講係好食的咖喱咩,對方搵得我哋合作,就要接受我哋風格。」
兩個打機友台長陳栢桓(左)和Louis(中),初時開台純粹想分享打機心得,誰知越講越專業,開台以來,現最少聚集到18個同好收工後一齊做節目主持。
台資遊戲《六龍御天》最近搵來「英雄輝」港足門神葉鴻輝出任代言人,就係搵JapHK諗計建議。
節目完聽眾送茶慰勞
開台兩年多,所耗時間實不少,Louis繼續開台,皆因巴打的人情味:「有次節目直播俾聽眾鬧,話做乜咁hea,內容咪上星期講過,搞到主持怒喝,話已經無私分享研究整個星期的心得,連茶都自己買……唔知係咪因為呢句,節目11點半完,唔夠15分鐘,有聽眾就親自將3箱烏龍茶送畀我哋,仲大喝一聲:『嗱,唔好話冇你哋心,茶呀。我仲記得當時第一句係:多謝你啊,但你叫乜名?』佢話佢叫阿文。」網台規模開始有聲有色,Louis和台長的終極目標,希望將JapHK成為香港一個可以舉足輕重的ACG平台,Louis說:「《男兒當入樽》安西教練講過:如果你放棄的話,比賽就到此結束。我覺得能夠認真做一件事,就有值得繼續的價值,我哋可能會開台開到破產為止,希望可以喺香港成為咁都唔死的傳奇。」
【JapHK進化史】
白板時期2013年9月
一部單反拍攝再事後上載到網上,一支筆、一塊白板就咁講打機心得。10,000點擊率(非直播)節目主持:1個
發展時期2013年10月至2014年
一星期逢周三8時直播3個節目,開始有mic、有聊天室畀聽眾即時留言,佈景板貼咗張紙顯示網台icon,夠晒低成本。直播聽眾:數十人節目主持:3、4個
成形階段2015年至今
逢周一至五晚上8時至凌晨1時,一星期共有11個節目,風雨不改。直播聽眾:平均逾300人(高峯期有2,000人同時上線)節目主持:18個
記者:余 瑋攝影:徐振國編輯:黃仲兒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24/19462897
【財經追擊】影子「魔童」殺入MVNO有錢途
1 :
GS(14)@2016-07-24 17:05:06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0%94-075411983.html
香港寬頻(01310)公布,將透過虛擬網絡營辦商(MVNO)模式,進軍流動電訊業。王維基四年前為了籌資發展免費電視,甘願將一手創立的電訊業務出售。不過,隨着電視走入死胡同,電訊卻是春光無限,加上香港寬頻戰績彪炳,分析認為,將會在市場掀起千尺浪。
有「電訊魔童」之稱的王維基,○九年開始部署進軍免費電視市場,一二年更忍痛「賣仔」,將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電訊業務拱手讓人,以籌集資金專注發展電視業務。
前稱城市電訊的香港電視(01137),於剝離電訊業後,發展卻未如人意,一次又一次失落免費電視牌照,於是轉攻互聯網,將未能見天日的電視劇放到網上供免費收看。雖然初期反應不俗,可惜缺乏資金再拍新劇,令整個計畫後勁不繼,最後平台轉營為網購,但成效未見,去年港視勁蝕逾八億元。
「四合一」服務供應商
這邊廂王維基狂蝕,但已賣走的電訊業務,發展卻愈來愈好,除了成功上市,成為香港寬頻之外,近日再有新進展,就是踩入流動電訊市場。香港寬頻週一宣布,已獲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批准,經營流動虛擬網絡營辦商(MVNO)服務,成為香港第二十六個MVNO持牌人,透過現有流動網絡營辦商的無線電通訊基礎建設,為客戶提供流動通訊服務,以及銷售手機和流動通訊器材等。
該公司亦已與中國移動香港簽訂合作備忘錄,並與另外兩家本港流動網絡營辦商進行商討,以便於住宅及企業市場推出香港寬頻流動服務,估計最早可於今年八月開展試用。獲得新牌照後,香港寬頻將提供一條龍的電訊服務,成為「四合一」服務供應商,包括寬頻、固網電話、OTT(over-the-top)娛樂和體育,以及流動服務。
雖然香港寬頻與王維基已沒有關係,但該公司的電訊業務當年由王維基創立,主席楊主光除了是王維基的中學同學,還並肩作戰多年,思路相若。王維基以割喉式減價搶市佔率而聞名,市場估計,香港寬頻推出電訊業務時,亦會再以同一手法作招徠,電訊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其實,香港寬頻之前已於電訊市場小試牛刀,推出漫遊數服務,主要對象為現有的寬頻客戶,以優惠價二百六十八元購買四日裝「漫遊數據SIM卡」,額外獲贈兩日漫遊數據,明搶電訊商的漫遊生意。
王維基的「崛起」始於九十年代初,當時的國際直接撥號(IDD)在香港的收費貴得驚人,而且由當時的香港電訊壟斷,致電往美加等地,每分鐘收費高達十多元。王維基當時已移民加拿大,當地政府已開放電訊市場和使用「回撥長途電話」服務,故王維基親自致函香港政府,申請營辦服務,而因為王維基的加入,IDD市場生態出現顛覆性的改變,其後亦有更多回撥服務加入市場,令長途電話收費大幅下降。
電訊三寶先後插旗
除了香港寬頻看中香港的流動電訊市場之外,近年中資電訊公司亦相繼在香港插旗,例如中移動(00941)透過收購萬眾電話,在香港推出流動電訊服務,並由以往主要透過租用其他營運商的網絡,變為更主動的進攻。過去三年,中移動香港於政府的頻譜拍賣上甚為進取,成為最大的頻譜買家。
另一中資電訊商聯通(00762),數年前開始亦在香港提供服務,用的亦是MVNO牌照,租用和記電訊(00215)旗下3及電盈(00008)的網絡。聯通過去一年亦加快在香港的部署,門市愈開愈多,亦是以低價作賣點,並搶攻數據漫遊市場,其日本及韓國數據卡一直屬熱賣產品。
眼見兩個「兄弟」在香港發展得順風順水,中電信(00728)亦按捺不住,正鋪路加入戰團。中電信發言人表示,集團有計畫以MVNO形式在香港地區提供移動通信服務。目前正在物色合適的合作夥伴,有進一步消息會適時對外公布。中電信指,香港流動電訊市場競爭激烈,若集團直接透過競投頻譜加入香港市場,將會對本地流動營運商構成壓力,所以會以合作方式拓展香港市場,以達共贏。
競爭減 齊齊賺大錢
雖說香港的流動通訊市場競爭激烈,但事實上,經過多次的併購後,流動網絡營辦商的數目,已由高峰期的八間,大減一半至現時的四間,競爭已稍為緩和,而剩下的電訊商,亦是間間賺大錢,在經濟轉差的大環境下,絕對是值得投資的市場。
和記電訊去年的業績顯示,其流動通訊營業額勁升百分之四十六,至一百八十五億元;EBITDA亦增百分之九,至十六億四千萬元;綜合本地後繳客戶淨每月每戶收入(ARPU)亦升百分之十七,至一百六十一元。
至於數碼通(00315),盈利就更標青,截至去年底的六個月,香港地區的營業額大升百分之十九,至一百零二億元,雖然經營溢利減少,但下降百分之三後,仍大賺近六億元。
電盈於兩年前,將賣走十四年的「親生仔」CSL重新購回,並與旗下PCCW合併,以壯大流動電訊的規模,提升效益,成績亦叫人眼前一亮。香港電訊(06823)的流動通訊業務,去年營業額勁升逾六成,至一百四十三億元;EBITDA亦同樣升六成,至五十億三百萬元。
此消彼長 借勢崛起
香港的流動電話市場,為全球滲透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通訊事務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四月,本港的流動電話服務用戶達一千六百七一萬,當中2.5G及3G/4G流動服務用戶佔一千五百一十五萬,按人口計算滲透率達百分之二百二十八。
雖然滲透率如此高,但需求仍有強大增長,主要是受互聯網使用的推動。基本話音服務已非電訊商的主要收入來源,流動數據服務才是主菜,而近年智能手機普及率急升,利用手機閱讀新聞及收看視頻內容亦成了生活必需,因而大大推動本地流動數據用量。今年三月,本港的流動數據用量增至二萬五百五十七太字節,即每名2.5G及3G/4G流動用戶平均使用一千三百五十八兆字節,較去年同期大升一點一八倍,亦較一四年同期增加一點五八倍。
數據用量持續上升,電訊商看準時機,三年前開始陸續取消無限上網計畫,以增加收入,彌補建網開支。不過,MVNO就因而借勢崛起,大量平價數據卡湧現,用戶不想被合約綁死,多數會選擇不用簽約的預付數據卡,而預付卡收費更具彈性,一星期、一個月、三十日的MVNO數據卡,收費按使用量計算,超高用量或只需要低流量的長者都能有不同選擇,令MVNO成功獲得一班捧場客支持。
通訊局的數據顯示,一三年底香港的MVNO用戶只有一百三十九萬,但到今年四月,已升至一百八十三萬,兩年多升幅逾三成。
分析員指出,以前電訊商不太在意MVNO的威脅,因為現時市面上的MVNO,大部分都是小規模經營,客戶服務較差,即使規模較大,背後有大靠山的聯通,去年亦曾試過「死網」足足十二小時,MVNO並未能成為主流選擇。不過,香港寬頻於本地已有一定的客戶基礎及客服團隊,更有豐富的電訊經驗,令電訊商開始有危險感。
近日其他電訊商已有反應,率先透過新招搶客。和記電訊旗下的3主攻企業員工,只要能提供工作卡片便可以優惠價使用服務,而大型公司的員工,月費就更低,兩個不同的4G優惠計畫,分別是二百一十六元包3GB數據及二百七十六元包6GB數據,較該公司原有計畫每月平四十元。
並非威脅 反成三贏
除了香港之外,其他國家的MVNO亦開始進入高速的發展,因為MVNO可以增加競爭,減少電訊行業的壟斷問題,同時亦可以減少重複的網絡建設,令建網成本減少。政府早前收回網絡商多達三分一的頻譜重新拍賣,其理據就是希望能讓新電訊商加入市場,而透過MVNO去經營,效果其實更佳。
業內人士指出,按歐洲的發展經驗,MVNO不會對傳統電訊營運商構成威脅,兩者更接近「合作夥伴」的關係,因傳統營運商多數只靠單一品牌經營,並不能有效打開所有潛在客戶群,而透過不同品牌及營銷策略,才能完全拓展整個市場。電訊商出租部分頻寬予MVNO,亦有助減低頻寬閒置問題,更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亦可補貼開支。
此外,未有電訊業經驗,但對行業有興趣的企業,亦可借此試水。日本郵局本月才公布,將與IIJmio合作,八月起正式提供手機通訊服務,並以「平價」主打。IIJmio本身為日本的有名MVNO之一,租用docomo網絡。
內地於一三年亦向民營企業發出第一個MVNO牌照,打破「電訊三寶」的市場壟斷,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通信、國美電器(00493)、蘇寧及小米等已獲得NVNO牌照。MVNO亦是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最佳神器,內地的MVNO營運商蝸牛移動就公布希望以MVNO形式,短期內進軍印度市場,而美國及非洲亦是未來的目標之一。
周顯:莊家有錢 散戶沒錢
1 :
GS(14)@2016-09-29 07:52:36【明報專訊】這兩個月來,很多莊家都企圖「做嘢」,所以不少細價股都升了少少,但又升得不多,皆因莊家踢了兩踢,發現沒有散戶參與,於是便收手不炒了,但由於連沽家也沒有了,所以股價仍然可以維持微升,沒有跌回下去。
我對朋友的說法是﹕「現在是莊家有錢,但散戶沒錢,所以細價股一直沒有起色。」
科網熱時莊家沒錢散戶有
回想起1999年,因為金融風暴剛過去了,莊家好多已經輸到跳樓,但散戶卻可以逐漸回復元氣,當時細價股也在利用market force慢慢回升,莊家先出了一浸貨,收回一點現金,唞順條氣發現﹕咦!乜隻股票仲升緊嘅?於是,莊家又再回身入場,再炒一轉轟轟烈烈的,散戶更加跟得如痴如醉,這就是當年的科網熱了。
以上的情况,就是莊家沒錢,但散戶有錢的炒法,和現時恰好相反。不過,由於九七一役,莊家曾經輸過大錢,所以今日的香港莊家已經進化成精,就算經歷了幾個熊市,再要他們輸錢,好難了。
青年人薪水不高 培養新散戶需時
至於散戶,當然永遠都是蠢的,但是要培養下一代新的散戶出來,還是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何况新一代的青年人薪水不高,要他們儲錢炒股票,一段時間是難免要等待的。
新書預告一則﹕《五胡戰史》第四集寫了大半,《炒股實戰》寫了十分之一,但因心血來潮,先寫一本中國上古史,名叫《易經密碼》,主旨是揭發出《易經》的秘密,現在腦中全是上古史的人物故事,就像《變型金剛2狂派再起》的男主角一般,要把它們統統寫出來,才感到痛快。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12&issue=2016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