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名人微博營銷術 港品牌零成本吸客

1 : GS(14)@2010-10-31 16:18:20

2010-10-23 iM
  可知道近期在內地爆紅的社交媒體新浪微博上,長期佔據人氣關注榜首位的微博客,擁有多少粉絲?答案是超過330萬,是屬於內地人氣第一女演員「微博女王」姚晨的微博,緊隨其後的台灣女藝人小S都有逾300萬粉絲,排第三位的是憑電視劇《環珠格格》「小燕子」一角紅到今天的趙薇,也有280多萬。

  一個帳戶已經可以擁有數百萬名粉絲,禮貌說一聲「早安」,便動輒有萬多個回應,發一句簡單的信息已有幾萬個轉發,可見微博在內地的滲透力有多強大。相比起港人玩到瘋狂的 Facebook,雖然全球註冊用戶已突破5億(截至今年9月),香港佔約340萬個名額,但「340萬」這組數字,卻原來只不過是人氣微博客當中,一個帳戶所擁有的粉絲數量而已。

  微博在全國擁有6,800萬個用戶,平均每秒發放40條信息,當有全球盛事或大事發生時,例如今年7月舉辦的世界杯,決賽當晚,最高紀錄便創造了每秒3,000條信息的發放。信息可以如此大量且迅速地轉發,能接觸到的內地網民又這麼多,微博自然就變成了商戶必用的宣傳好工具。

  近年積極進軍內地市場的香港企業,如剛成功爭取到瘦身產品代理的藝人伍詠薇、I.T(00999)服裝王國、海港城商場等本地品牌,都不放過這條既免費,覆蓋率又高的宣傳捷徑,紛紛開立帳戶,把微博經營得更有「睇頭」,最重要是註冊只此一家的「V」認證,提升名譽和地位,爭取更多粉絲,創造更多轉發,吸引更多高消費力的內地客。

明星晒靚衫 I.T免費宣傳

  在微博上搜尋香港品牌,可以找到時裝潮牌I.T的「V」身份認證帳戶,今年4月才在微博開戶,半年間已獲得近4萬名粉絲關注,成為香港少有擁有過萬粉絲的品牌。潮流品牌也登入微博,全因其市場部經理Anna在微博上開設個人帳戶時,嘗到一晚之內獲逾千名粉絲關注的甜頭,促使她要為公司與微博牽綫。

明星效應一晚粉絲過千

  Anna自己在微博擁有個人帳戶,開戶日期僅比I.T早一點。令她開博的原因是始於今年4月,她到上海公幹,巧遇電視音樂頻道「Channel V」的人氣主持人李晨,向她推介微博。回港後,她便開設個人帳戶,並同時關注李晨,李晨一收到Anna的關注,就隨即在微博上發信息,向關注自己的30多萬名粉絲介紹Anna:「她是我在I.T公司裏的一個好友,大家可以關注她。」然後一夜間,Anna便收到1,000名粉絲的關注,令她驚訝於微博的傳播威力,遂於翌日叫同事為公司建立微博帳戶。

  用微博來宣傳,對於香港的企業來說仍是新鮮事,要怎樣使用和發放哪些信息,都需經過不斷的嘗試。I.T開博至今已半年了,總結他們使用微博的經驗,所發放的信息主要是,品牌宣傳活動舉辦前後Behind the Scene的照片和新聞,以及與Lifestyle相關的趣聞。

  使用品牌活動的材料,可直接達到宣傳效果;但當用到與品牌沒有直接關係的軟性資訊,技巧便需要運用得宜,Anna解釋說:「我們會選擇一些適合企業形象,或具有話題性的趣聞。」但她認為目前使用小趣聞只作平衡內容之用,暫時未能跟品牌連繫上,所以她希望在未來可藉此植入品牌的信息。

  她舉例:「比如我在說Lady GaGa的豹紋衫,然後說『咦!怎麼讓我發現I.T有件衣服跟那件豹紋上衣那麼像呢?』,Social Media,正正是那些不太官方的東西,才可以讓人製造話題,並產生互動。」她認為這樣將趣聞與品牌信息相互結合,粉絲受落,才可引發更多的轉發。

  信息轉發量多,是否就能為品牌帶來宣傳效果?Anna透露,他們是有數據支持的,每有明星出席品牌的宣傳活動,但凡他們穿過的衣服,之後都特別暢銷,可見他們的顧客群十分受明星效應影響。她分析,微博可說是以明星為主導的網上平台,由於粉絲會受他們所關注的名人明星影響,當明星能與品牌的形象配合,並且將他們出席品牌活動的照片發放在微博上,便能增加宣傳效果。

建團隊專做互聯網宣傳

  首次讓I.T見識到微博的威力,是有一次品牌推出自家設計的iPhone 3Gs機殼時,「我們在還未推出市場前,先送了給幾位藝人,藝人們收到後,立即把照片放上微博,之後店舖職員便收到很多查詢來電。」

  經過多次不同的體驗,令Anna發現,「微博的滲透性,別的社交網站如Facebook也比不上。微博的一條信息可以轉發再轉發,而且就算那些人沒有關注你,也可以看到你的信息。」

  因為微博,令他們察覺到網絡宣傳的效果愈見顯著,品牌遂於個多月前,特別成立網上宣傳部門,就連Anna原本是效力傳統市場部的,也要跳出來,轉而專做網上宣傳。Anna稱,新成立的部門共有7名成員,香港有4名,上海有3名。

  團隊中除了一人專門負責品牌旗下網站的設計與維護外,其餘各人的分工,分別為兩人專做宣傳活動前後的分析與檢討,其他則負責度蹺,包括如何在網上引發多些互動及回應,也要主動去認識不同的人氣Bloggers及有影響力的網絡人,邀請他們與品牌合作做一些軟性的宣傳,Anna解釋,「在社交網站很難去 Hard Sell,所以希望有些有影響力的人去評論我們的衣服和廣告。」

  除了職責所在,自己也醉心於玩微博的Anna,更會將個人的經驗運用到經營品牌的微博上,像是她留意到於早上7、8時發放信息會得到較多的回應,又每當她在微博上發現一些人氣飈升的新博客時,都會提醒同事多加留意,看看有沒有合作機會,而自從Anna自己取得「V」認證後,更多了不同的人與她聯絡,她笑說:「那些可能是商機,以後可能有合作機會。」

...................

品牌微博名稱:ITHK

 開博日期:2010年4月

  微博宣傳心得:

 ˙多放Behind the Scene照片,減低頁面商業性

 ˙多放明星出席活動照片,利用明星效應作軟性銷售

 ˙發放與品牌沒直接關係的Lifestyle相關趣聞,平衡內容

 ˙盡量製造討論話題,與粉絲產生互動

----------------------------------

伍詠薇 香港開舖 微博吸自由行

  與I.T同期在微博上開戶的,還有藝人伍詠薇(Christine),她除了開設個人微博外,更為她從日本取得代理的瘦身產品,特別申請了「V」認證的品牌帳戶。由於生意屬小本經營,所以不能像大企業般成立一支團隊打理微博,但她寓工作於個人消閒的微博宣傳之道,卻可給小企業作為借鏡。

  伍詠薇的這盤生意,始於她3年前到日本,無意間發掘到這款瘦身產品,,便於去年成功爭取其代理權後,向TVB請了一年長假,專注發展業務。由於預算不多,她用盡所有低成本宣傳法,除了以自己作生招牌外,還打人情牌邀請藝人好友當代言人,更利用互聯網、電子郵件、Facebook,總之想得出的她都用上,近期內地爆紅的微博,她又怎會放過?

  「剛開始做這盤生意時,我和我的團隊商量,微博是不是一個好的宣傳渠道?」令她猶豫的原因是,產品暫時只在香港發售,內地未有得賣,他們不禁疑惑,以內地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新浪微博成效大不大?

  「我們的最後結論是,不管那麼多,開了才說。內地人雖然未有機會用到我的產品,但可以先跟他們接觸。」她希望內地顧客或會在自由行期間來港購買她的產品,即使不買,也能預先接觸到相關的資訊,同時更可以利用微博,測試內地市場對產品的接受程度,為日後品牌進軍內地鋪路。

發放信息時間要部署

  於是在今年4月,產品尚未正式推出市場前,伍詠薇預先為品牌開設微博帳戶,更申請了「V」認證,接着便為微博宣傳進行規劃。

  對於發放的信息內容,她指一切與品牌有關的資訊,基本上都會發放,但發放的時間則會有部署,除了確保每日更新外,更需要根據公關公司安排好的時間表進行。這樣做,一來是為了避免與傳統媒體於發放同一信息期間,在時間上產生衝突,二來也可保證發放同一信息的廣告及報道時,在任何渠道都可同時看到。

  「例如報紙預定於某天會刊登那段報道,我們就會配合,待報道出街後,我們才於同一天在網上發出相關的信息。」

  身為知名藝人的伍詠薇,當然不會放過利用自身的優勢為產品宣傳,於個人微博上為產品造勢,她的個人微博粉絲也不少,有超過14萬名(截至10月21 日),藉此亦可得到更多轉發的機會。此外,她也善用在演藝界的人脈,把產品送給相熟的藝人好友,再透過他們把自己與產品的自拍照放在微博上,又可令產品信息發放得更廣更遠。

黃金周產品銷量倍升

  出盡法寶,品牌帳戶建立至今已有4,000多名粉絲。雖然粉絲數量不算龐大,但伍詠薇卻深信微博的宣傳效果,會是她想不到的好。每逢內地假期,產品銷量都會突然飈升,而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銷量更有超過雙倍的增長。她如此肯定這是微博宣傳的成效,是由於能接觸內地市場的宣傳渠道,她就只用了微博,故凡有內地客幫襯,可完全歸功於它。

  為了再證明微博的宣傳效果,伍詠薇再做了個小測試,看看來自微博的買家多不多。在10月初的一次戶外宣傳活動前,她在微博上留言,邀請粉絲來到現場後,告之自己有用微博。結果,到活動舉辦期間,短短30分鐘內,就有10多個人過來拍拍她說:「我有用微博。」

  利用微博宣傳,伍詠薇稱,本來沒期望能一下子便有鋪天蓋地的宣傳效果,畢竟產品尚未進軍內地市場,但在微博世界裏小試牛刀後,卻已見識到其威力,因而更推動她好好經營微博上的品牌帳戶,逐步改善現在的不足,例如不僅只將品牌資訊放上,還會漸漸加入美容及健康等資訊,也會做得更生活化,與粉絲們分享自己的生活態度。

品牌微博名稱:美人專門Bijinsenmon

 開博時間:2010年4月

 微博宣傳心得:

 ˙利用自身作為藝人的優勢,為產品作軟性宣傳

 ˙將品牌資訊分階段發放,確保每天都有更新

 ˙產品進入內地市場前,先利用微博測試市場的接受度

﹏﹏﹏﹏﹏﹏﹏﹏﹏﹏﹏﹏﹏﹏﹏﹏﹏﹏

海港城 微博測試內地客口味

  玩微博的香港品牌中,該要數海港城的經驗最資深。今年1月尾正式在新浪微博建立品牌帳戶,成為香港首批在微博開戶的品牌之一,如今累積粉絲超過13萬人,利用微博宣傳的招數,已達專業級。

  海港城推廣及廣告高級經理譚嘉瑩指出,根據公司統計顯示,2003年在商場內消費的顧客,使用銀聯卡消費的金額折算為港元,為4億多元,但2009年便已躍升至53億元。6年間超過10倍的升幅,讓海港城明白到內地市場的重要,而新浪微博有接近7,000萬名內地用家,可說是絕佳的內地宣傳渠道,她便馬上為海港城註冊成為「V」帳戶。

找網絡紅爆名人合作

  譚嘉瑩指出,在微博上,最重要的是互動,所指的,不光是品牌與自家粉絲間的互動,品牌本身當然要盡量回應粉絲們的詢問與意見,但更重要的,是透過與人氣高的微博紅人合作,利用這種合作關係與其他微博客的粉絲產生互動。

  「我們會看微博上有哪些藝人與粉絲的互動很強,其中一個是周筆暢。」憑參加「超女」比賽當上內地紅歌手的周筆暢,雖然在香港報章雜誌娛樂版的見報率不高,但她在微博上卻擁有超過150萬名粉絲,而且她與粉絲的互動亦做得十分好。譚嘉瑩笑說:「她隨便說一句早晨,就有萬多個轉發,羨慕得我們口水直流。」

  於是,海港城於國慶日請來周筆暢在商場內舉行簽唱會,只一個多小時的活動,無論舉辦前到結束後,在微博上都得到數以萬計的關注和轉發,但這只是表面看到的,背後的運作卻可以演繹成一傳十,十傳百,以幾何級數遞增的轉發。粗略估計,若以每個轉發帳戶都有10名粉絲計算,那麼在周筆暢到訪海港城那天,就得到了過10萬人的關注,而實際上的數字絕對不止於此。

別忽視平民百姓威力

  除了重視明星名人外,海港城也會特別留意一些竄紅的「草根帳戶」,雖然他們在現實世界並不著名,但在微博世界卻人氣鼎盛,而且擁有大量的粉絲,便可提供機會給海港城接觸到不同層面的粉絲群。譚嘉瑩透露與他們聯繫的方法,原來很簡單,「我們會給他們留私人信息,希望他們幫忙發放一些消息,當中有些真的會回應並幫忙。」

  接觸微博的粉絲層面夠廣,自然可以爭取更多關注,但要討得網民歡心,海港城跟服裝品牌I.T一樣,也要做到避免微博頁面太過商業化,所以海港城也會不時發放一些與商場消費無關的趣聞,除了用以平衡內容外,也期望藉此為品牌爭取更多的轉發。

  別以為很無謂,有時這類信息卻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於今個月初,海港城便發放了一條微博:「今年10月原來有5個星期五、5個星期六和5和星期日,要相隔823年才出現1次呢!」結果得到過萬個轉發。

  又像另一次,海港城為I.T出品的Hello Kitty化粧袋發放微博,結果亦得到近千個轉發,他們才發現,原來內地人都很喜歡Hello Kitty,凡是有Hello Kitty的信息,轉發率都奇高。就是無心插柳的發放信息,也可以成為探測內地人口味的試味劑。

品牌微博名稱:香港海港城

 開博日期:2010年1月

 微博宣傳心得:

 ˙利用與明星合作,增加微博信息的轉發率

 ˙與當紅草根帳戶加強聯繫,邀請他們幫忙轉發品牌信息

 ˙發放能引起微博用家注意的趣聞,平衡品牌微博內容之餘,亦可增加轉發率

微博賺錢之路

  新浪微博成立剛滿一年,已吸納了6,800萬名用戶,雖然至今尚未加入任何商業元素,但長遠發展下去,可說是商機無限,根據微博老大哥「Twitter」的經驗,便會窺見當中的商業可能也不在少數:

1. 推出廣告平台

  商業品牌現時透過微博平台,發放消息是毋須繳費的,故此未來微博可以增加要廣告商付費的廣告的宣傳平台。

2.潮流主題增設廣告板

  由於潮流主頁的點擊率較高,故此可以考慮將品牌網頁連結或廣告插入潮流主題中,吸引用戶點擊。

3.數據分析

  微博上每天的信息流量相當龐大,可與數據分析公司合作,推出分析工具,並拓展至微博信息的分析中。

4.商用帳號收費

  目前為止,商業品牌在微博開設帳戶毋須付費,因此才吸引數以萬計的商業品牌開戶宣傳自家產品。微博在經營得更趨成熟後,可考慮向註冊商戶收費。

5.營銷工具

  Twitter中設有工具Hawk,允許任何企業向所有涉及特定關鍵詞的Twitter用戶自動發送信息,再按所發送的信息量收費,與Twitter運作模式相近的內地微博,也可考慮效法。

﹏﹏﹏﹏﹏﹏﹏﹏﹏﹏﹏﹏﹏﹏﹏﹏﹏﹏

微博宣傳5大秘技

  香港地方小,人口只得700萬,港人經常瀏覽的大型網站,來來去去只得那幾個,品牌想做網上宣傳,選擇也較集中,反觀內地,光看社交網站就數以百計,想利用互聯網為品牌宣傳,比香港困難得多。Louise與Eden分別經營網上數據與社交網絡的分析公司,主要教導客戶如何巧用互聯網做宣傳打入內地市場,關於微博,也有不少秘技:

1. 特別時段發放信息

  一天當中,並非24小時都適合發放信息的,在內地,網民上網有4個高峰期,早上7時至8時的開工時段、中午11時至12時午飯前的時段、下午3時至4時的下午茶時段,以及晚上7時至8時的下班時段。此外,不同行業應選擇不同的高峰期發微博,例如餐飲業,午飯前發放信息就最適合,這可吸引網民立即前往光顧。

2. 趣聞廣告梅花間竹

  品牌帳戶雖以宣傳產品為主,但亦應營造得有個人帳戶的風格。個人帳戶不會只說某樣東西,所以品牌帳戶也不應只一味發放產品資訊,選擇把與產品有間接關係的趣聞放在微博上,可增加關注度與轉發率。而品牌資訊與相關趣聞的發放比例最好為7比3,發放資訊量也須計算,Louise建議,每天最好確保可發放最少兩條微博信息,最多不要超過10條。

3. 三類博客助建微博圈

  雖然不是個人帳戶,但擁有關注你的粉絲與你關注的人,是微博的一大特色,也是有助宣傳的重要元素,故建議品牌帳戶亦應挑選特定類別的用戶加以關注,包括下列3大類:第一,幫助品牌代言、經常出席品牌活動,以及風格與品牌接近的名人;第二,品牌內部員工和高層,有助建立公司內部文化;第三,對品牌死忠的粉絲,他們經常轉發及討論品牌,這有助品牌的宣傳及帳戶的經營。

4. 邀請微博紅人宣傳

  Eden透露,他們內部有一張定期更新的微博紅人名單,記錄不同行業及範疇的人氣博客,方便客戶挑出合適的人選洽談合作機會,以配合品牌宣傳。微博紅人發出的每個信息及相片,將會有數百萬的粉絲看到,加以轉發的話,就更加威力無窮。品牌與他們合作,得到的宣傳效果,絕對是超乎想像,像是「微博女王」內地演員姚晨,便列於名單之首。

5. 切忌強迫轉發宣傳

  Louise說,曾有客戶設計了強迫轉發的宣傳計劃,即是要求粉絲作指定數量的轉發,以換取小禮品。這種強迫性的方法,反而會嚇走粉絲;軟性推銷才可說是微博上永遠的王道。

新浪名人認證

新浪微博靠「V」竄紅

  新浪微博的原型來自Twitter,但Twitter未能在香港走紅,反而是微博大受歡迎,對此,新浪網香港區總經理李婉明指出原因有二。首先,新浪微博十分本土化,不但有繁簡字體的中文版,每次可發表140個字的信息外,還可附加圖片、短片及表情符號等,「相比Twitter,我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至於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新浪微博以明星帳戶作為主打,且所有明星帳戶都由新浪團隊親自驗明真身,再蓋上「V」印章,證明所有「V」帳戶都是由明星名人親自經營,「當資訊傳遞得這麼快的時候,影響力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負面,一個認證了的帳戶,會令大家更信任地去關注。」

認證核實身份保障聲譽

  新浪網本已有經營得十分穩定的新浪博客,博客累積了大量的明星名人帳戶,當新浪微博開通後,這些帳戶便可馬上轉移過來,而新浪也不必去幫這些名人帳戶作特別宣傳,「我們一給出『V』認證,便會有大批粉絲主動關注這些帳戶。」

  假如你成為名人、在某公眾領域內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知名企業的高層管理或重要新聞的當事人,希望申請「V」認證來避免遭人魚目混珠,影響聲譽,也可以申請這個「V」。手續不算複雜,帳戶持有人只須向新浪提供能驗明正身的資料,例如公司名片、聯絡電話及電郵地址等,等待新浪有關部門審核。

  李婉明透露,期間他們會循不同途經查證,例如你說是某知名企業的高層,我們會致電向該企業查詢,確實無訛才批出認證。審批過程,由兩日至三日到一星期不等。

微博大戰

  香港人玩微博,可能只會去新浪網,但其實在內地設有微博的網站不只新浪一家,還有搜狐、網易、騰訊,幾乎所有數得出的內地知名網站,都設有微博功能,全國網民人數3億8千萬,各網站都想將之據為己有,為搶奪微博用戶,大家都出盡法寶。

  內地網站的微博產品,其實都是取材自於2006年創立後,迅速於歐美等地走紅的Twitter。在中國最先創立微博的,是「飯否網」,當飯否因內容審查問題而遭停站後,突圍而出的便是新浪微博。

  能夠成功上位,新浪微博憑藉的是其星光熠熠的明星用戶。其他網站看新浪微博取得空前成功,於是紛紛加入戰團,搜狐聲稱自己在娛樂、體育等頻道的名人數目不落後於新浪,於是與新浪採取相同策略,以「名人微博」作招徠,而網易及騰訊,則分別主打平民路綫,及以自己原有的5億QQ用戶群作招徠。看來各大微博網站已如箭在弦,「微博大戰」將一觸即發。

----------------------------------

微博潮語錄

  內地人人玩微博,一些微博用語也就自然形成,香港人要玩微博,就得學習一、兩個微博用語旁身,才能融入微博世界:

1.童鞋

  「童鞋」一詞,絕對已成為今年最紅的網絡潮語,當初有人見「童鞋」與「同學」發音相近,一時覺得好玩便用「童鞋」代替原字放在微博上。

2.鴨梨

  取詞語「壓力」的諧音。「我們有鴨梨」也就是「我們有壓力」的意思。

3.搶沙發

  「大家一起來搶個沙發吧!」是甚麼意思?就是指搶做第一個回帖的人。每天在微博上都會出現不少原創信息,當一個原創信息被發放出來之時,第一個作出回應的人,就是成功搶佔「沙發」的人。新浪微博更設有「搶沙發」勛章,成功搶佔指定數量的「沙發」便可獲得。

4.Wedia

  是對微博成為新媒體的致意。由「Media」而來,把「M」倒過來變成「W」,是因為微博的拼音是「Weibo」。傳統媒體自主性低,並只集中由少數人經營,但微博的每個個人帳戶,都像是個人Media,而這個Media,就是「Wedia」。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74

新浪微博“开后门”:枭雄与草根的“合谋”

1 : GS(14)@2010-11-21 13:01:20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2/xMMDAwMDIwNzAxMQ.html

11月17日,搜狐CEO张朝阳来到广州,继续其微博“布道”之旅,并再次抛出其关于中国互联网的“战国七雄”理论。

“中国大公司的抄袭几乎没有成本,你不做别人都在做,最终导致大而全。”张朝阳说,发展到现在,有7-10家互联网公司,有比较充分的资金、经验和竞争力。

然而,大树之下,寸草不生。当所谓的“战国七雄”们四向扩张之际,他们也被推向了大量中小创业者的对立面,如此前业界关于腾讯“全民公敌”的质疑。

“丛林法则”之下,赢家通吃的规则让创业者陡感难以白手起家。

大与小,枭雄与草根,真的非要“有你无我”吗?

至少,蔡文胜并不这样认为。蔡是中国互联网界知名的投资人,人称“站长之王”。

“站长已经过时。”11月16日,新浪微博开发者大会上,蔡文胜言有所指地说,“以前站长要做一个网站,首先要注册一个域名,然后租一个空间,还要去公安局备案等。有微博后,这些可能都完全不用了。只要有想法、有创意,就能在平台上发挥才智。”

新浪提供的数据也摆出了一副双赢的姿态。其称,自7月28日新浪微博平台接口正式对外开放以来,短短几个月,已有800多条微博应用,超过1万家“合作伙伴”。

以微博为平台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

街旁网是新浪微博开放平台的早期合作者之一。这是一家定位于地理位置信息的SNS(社交网站),自5月13日上线以来,仅仅半年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7万多个。

“新浪微博带来了我们30%的流量。”街旁网创始人刘大卫表示,短期内快速积累起用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新浪微博人际关系平台的互动。

通过将街旁网地理信息和新浪微博用户关系串联在一起,用户随时随地和朋友分享吃喝玩乐等小攻略。例如:用户在街旁上“注册”签到,它的朋友在新浪微博上就可以获悉该用户此次此刻所处的位置。一位街旁网资深玩家告诉记者,“通过街旁网,我可以很方便地让我的朋友知道我在哪里。如果刚好有朋友正在此附近,他就可以联系我。”

新浪副总裁、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斌表示,“新浪微博平台不仅支撑自身业务,还希望承载更多开发者的应用探索,并为应用开发和商业拓展带来商机。”

“求包养”是新浪微博开发平台的又一典型案例。该应用开发者用了仅仅一个晚上的开发,将其与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打通。经过一个月推广,该应用就达到了40万的用户量。优酷、淘宝、爱卡汽车等垂直网站都通过开放平台将优质的内容在微博上进行传播,据称效果良好。甚至,同样的视频内容在新浪微博的评论数是优酷的30 倍。

截至目前,新浪平台上已经有800多款应用,推荐到频道的应用有285款。“新浪开放平台为其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包括设计、内容。同时,我们也提供云计算平台,帮助他们方便地解决服务器、带宽等问题。”彭少斌说。

“应用平台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机会。”蔡文胜告诉记者。

在美国,Facebook已拥有20万个应用开发,twitter的应用开发亦达到10万个。国内的开发者刚刚起步,但潜力巨大。对于中小创业者来说,与其挑战巨头,赤手空拳打天下,不如站在巨人的肩上。

开发者基金

无论是平台的吸引力还是开发者的蜂拥程度,与苹果App store、Facebook和Twitter等相比,中国的开发者生态还有较大差距。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认为,应用开发预计将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更多是系统工具类,比如基于不同手机的客户端;第二阶段,一些休闲的游戏、娱乐等应用工具会发展比较快;第三阶段,商务阶段,包括电子商务的概念”。

新浪有心后来者居上。“新浪将在资金上、技术交流、商业、应用推广等各个方面支持开发者。”新浪CEO曹国伟说。

在新浪微博开发者大会上,新浪宣布联合红杉资本、IDG资本、创新工场、云锋基金、德丰杰五大顶级投资机构,正式启动中国开发者创新基金,一期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微博应用开发的基金。

在一期基金中,新浪出资1亿元,占50%的投资比例,其余五家机构分别拥有10%的投资比例。该基金鼓励创新和开发,将广泛挑选潜力型项目进行投资。

彭少斌表示,“按照计划,中国微博开发者创新的单笔投资,将以3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创业型公司和个人为主,但只要项目合适,不排除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

商业模式上,新浪也首次明确给出答案。按照计划,新浪微博平台的商业化将以广告自助和应用增值服务两个方面为主。据彭少斌介绍,通过新浪博客的共享计划,一些知名博主每个月的广告费超过万元。与之相比,新浪微博将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广告模式。在这个广告服务平台上,广告主和开发者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并实现自助竞价。

根据新浪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 2500万条微博内容。彭少斌表示,随着新浪用户的进一步增长,无论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都会产生一些收费服务的需求,这就为开发者通过应用增值服务获得收入创造了空间。

客户端产品eico design的CEO许士彦表示,很多应用开发产品在诞生之初就已经考虑好未来产品,包括盈利的方式,“我们希望通过像主题或者照片的增值处理方式,给这个产品创造更大的价值”。

但是,这些增值服务需要开放平台的全力配合和公正利益分配。按照互联网市场的常规,一旦牵涉到平台应用增值服务的分成,平台基本都会占据主导地位。彭少斌对记者表示,开发者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开发的应用增值服务,新浪微博平台与开发者将采用3:7的分成比例,把应用增值服务的大部分收入给开发者。

“从开发者角度来看,我认为新浪微博门槛其实是最低的,另外,从新浪的角色来看,它并不会跟第三方应用者做竞争。所以,我们可以非常放心做一些有创意的东西。”许士彦说。

低成本试错的机会

倚靠在巨人肩上,应用开发者的创业门槛大大降低。但与之相伴的则是,应用开发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同一款产品会出现多个雷同的复制品,竞争激烈。

对此,胡延平表示,“竞争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竞争”,应用开发者最终比拼的是本身产品和用户体验是否做好,以及包括渠道、运营、市场等环节在多大程度上充分利用了微博本身的平台。他认为,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下,好的应用将最终脱颖而出。

“开放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人心所向。”胡延平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生态环境不好。在全球互联网是开放协作的潮流下,中国互联网越来越走向封闭和对抗,比如腾讯与360的交恶。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腾讯从2008年5月开始关注开放,也有所行动。但整体上讲,它的业务太大,业务线太长,它不开放也一样能做好。如果它开放反倒给大家分一杯羹。索性它就慢点开放。”胡延平分析,“走到今天,腾讯已经实现了对内开放,也就是它内部所有的产品和服务是打通,但它还没有对外开放,这恰恰给新浪一个机会。”

对于新浪来说,借助微博开放平台,其可以通过第三方开发者的力量,低成本地不断试错,寻求更多被用户喜欢的产品,从而拉开和其它微博产品的差距。尽管目前新浪的微博用户数和活跃度遥遥领先其它门户网站的同类产品,但是,其他门户网站亦不甘落后,搜狐CEO张朝阳就亲自披挂上阵拉拢名人开微博。

“微博未来竞争胜出关键不在于微博本身,而是取决于微博未来在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的关系网能够走多远,包括基于微博的开放平台,开放架构,开放协议,甚至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操作系统。”胡延平说,“新浪也是终于想明白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06

微博运营之道:媒体、明星、组合、平台

1 : GS(14)@2010-12-02 23:17:07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30/170386.html
    2010年,中国互联网从博客时代正式进入了微博时代,传统门户网站一股脑儿投奔微博怀抱。就连已经关闭的饭否也获得了“重生”。
               
           2010年,中国互联网从博客时代正式进入了微博时代,传统门户网站一股脑儿投奔微博怀抱。就连已经关闭的饭否也获得了“重生”。微博已不仅仅是一种新兴媒体,它可以做成一个网游、邮箱、音乐、搜索、相册等产品线的整合平台,每个网站必须具备一些不可复制的或者门槛较高的方法或技术,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微博大浪中扬帆起航!
  新浪微博:媒体效应
  用户超5000万 分成三七开
  从微博上线之日起,新浪就成立了专门的团队负责微博运营,如今,这一团队已经发展成为微博产品事业部,全面负责微博产品的开发、运营及规划。虽然四大门户均已开发了微博产品,但其中作为独立事业部运作的仅新浪一家。
  新浪副总裁、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表示,以微博平台为核心,新浪微博可以提供应用、连接、分享三个层面的合作模式。与苹果的AppStore、优酷等合作,极大地提升了用户黏性和品牌曝光度。
  与新浪博客共享计划相比,新浪微博将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广告模式。在这个广告服务平台上,广告主和开发者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并实现自主竞价。在应用增值服务方面,随着用户数的爆发式增长,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都会产生对收费服务的需求,这就为开发者通过应用增值服务获得收入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此前,在互联网市场,一旦牵涉到平台应用增值服务的分成,平台基本都会占据主导地位。但彭少彬透露,目前新浪微博用户已超5000万,开发者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开发的应用增值服务,新浪微博平台与开发者将采用3:7的分成比例,把应用增值服务的大部分收入给开发者,更大限度地保护开发者利益。
  搜狐微博:明星效应
  名人战略 投入不封顶
  搜狐相关媒介负责人林涛表示,“作为Web2.0的最新产品,微博的战略地位已被搜狐提升到最高级别”。张朝阳更是表示,将亲自来抓微博的发展,对其“进行不封顶的投入,名人战略必须得走”。此前,张朝阳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对微博发展趋势的看法,“目前微博还仅仅在特定圈子中比较风靡,而未来微博肯定是面向大众的。比如明星名人不一定只发一个微博,两个都可以发。第二,现在草根大众还没有用微博呢。所以,搜狐现在发力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10年前人们怀疑你的盈利模式是什么,那么经过10年的发展,只要有足够的人流,人群在足够长的时间,货币化的问题是很重要,但是很现成,无非是从品牌广告搜索引擎,品牌广告是CPM是按印象的,还有搜索广告是根据关键词,然后还有这种基于游戏平台进行收费等等,都是一种现成的模式。所以我觉得Twitter包括Fackbook因为商业模式是现成的,应该没有问题,因为搜狐的整个业务比较均衡,然后收入现金流也比较好,所以微博这件事情上我们目的立足长远,所以也不打算靠微博赚钱,就发展用户以及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待的时间。”张朝阳表示。
  网易微博:组合效应
  与既有产品关联
  目前,网易微博落后于新浪和腾讯是不争的事实。1月20日,网易微博开始内测。尽管早于腾讯微博和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却在四大门户的初期较量中暂处下风。
  网易10年前开始做论坛,9年前开始做邮箱,5年前开始运营跟帖,3年前开始做博客。目前,网易相册已经积累了4000万张照片。《魔兽》已经达到300万用户同时在线。多年的运营中,网易已经积累起了深度用户和庞大用户数。每个产品都是一个小社会,其内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社会关系。这些是网易经营这么多年所结的硕果,同时也是网易微博待开发的宝藏。
  网易微博在网易整体战略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网易为微博打造了从产品到技术再到运营共80多人的团队。领头人胡漾从2001年来到网易,颇擅长产品运营。此番上任,亦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胡漾用他的“水池理论”解释了网易微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微博这种形式还未出现之前,网易的各个产品都是彼此独立的。而微博出现之后,我们可以依托微博将各个产品打通。用户从任何一个入口进入,都可实现各个产品的信息共享。这就好比有一个水池,它有诸多进水管,这些进水管分别是邮箱、论坛、博客、跟帖、相册、游戏、有道、网易八方等。而微博则将这些水管打通,在微博平台上实现资源整合。几个进水管同时放水,池子里就会不断有活水”。
网易的战略规划是要将网易已有的成熟而独立的产品通过微博关联起来,从而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与同类微博相比,网易微博的部分产品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部分产品则在同质化产品竞争中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在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中,网易邮箱无疑是第一个。网易靠邮箱起家,这些无须赘述。目前,网易微博是四大门户中惟一设置邮箱的微博,并将邮箱微博与网易微博实施信息同步的网站。
  到目前为止,魔兽微博是网易微博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关联产品。 “玩家要在魔兽微博进行一个问答互动,答对者可获得一个代码,在游戏的NPC中输入这段代码,就可以获得游戏中的宠物和兵器装备等。”胡漾如是说。
  腾讯微博:平台效应
  QQ数亿用户或将成为优势
  腾讯微博不是最早一个放出微博服务的,但是它可以从微博市场中分得很大一杯羹。腾讯完全属于饿狼紧随的策略,它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把竞争对手一一拖垮!资讯它是这么玩的,游戏它是这么做的,现在的微博它一定会这么弄!据说每天QQ将近1亿的登录数,推一个微博是不是很Easy的事情呢?
  但就从目前的活跃度和名人效应来说,腾讯已经落后了。2006年,Twitter服务推出,2007年腾讯滔滔横空出世,腾讯在微博业务上的行动不可谓不快,布局不可谓不早。腾讯本意是要在Twitter尚未风靡中国之时抢占市场先机,但过于追求速度而出现的“定位不准”却成为滔滔的“硬伤”。早在2007年12月就有网友认为滔滔的功能“完全可以收编到QQ上”,若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就应该支持多款即时通讯工具(MSN、Gtalk、Skype),否则发展下去必沦为“鸡肋”。
  互联网自由撰稿人“醒客”:
  微博谈盈利还早了点
  “醒客”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跟踪微博,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微博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波折,2008年时,大家都很质疑它的发展前景,用户突破10万后,微博出现一个高增长期,后来微博发展成为一个消息交换枢纽,这是一个全新的蜕变过程。微博成为一个消息通道,一个交换中心。
  在微博上面消息的传播是多点发散,用户可以选择跟自己更适配的消息来阅读,但同时也会造成无序,每一个热度用户都能感觉得到,微博信息冗余过大、让人陷入垃圾信息海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伺候,你几乎体会不到微博的乐趣。它不成为一个有效率的传播方式,离盈利就更远了。如果微博走软广告路线,也就是内容本身就是广告,也可能招致用户反感,前景也是不明朗的。而且,每个消息的字数有限,因此,在微博上做传统广告的难度很大。所以,微博现在离盈利还比较远。
  三种新式微博诞生
  1.和讯微博(t.hexun.com)
  和讯财经微博是和讯网推出的具有财经特色的微博产品。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和讯微博分享财经世界的大情小事、热门话题、财经动态,更有股市专家实时解盘。可以随时随地与百万网友分享理财心得,与财经名人零距离接触,与股市达人探讨学习,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络。
  2. 百度说吧(t.baidu.com)
  百度说吧实名社交平台,是百度公司最新推出的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它采取实名制、真实头像、绑定手机号等方式,是百度公司为广大用户打造的一个更真实、诚信的社交工具。在百度说吧,你可以关注朋友,发布消息,用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将你在想什么、做什么说给朋友听。它还是基于SNS关系基础上的微博概念。
  3. 职微博(t.hrbanlv.com)
  职微博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职场交流的微博,你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等多种媒体终端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分享职场心得,结识同业好友,感受职场互助,获得职业成长。其主要提供精细化交友(快速寻找行业职业好友,人脉连接未来)、职场互助(最棒的职场技巧,货真价实的职场指导,快速弥补能力短板)、位置服务(快速寻获同城职友,沟通更便捷)三方面的职场需求。
从和讯微博独辟财经特色、百度说吧独打实名招牌、职微博力造职场社交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久违的论坛时代、博客时代、SNS时代的轨迹再次出现在了微博领域。从全面发展到行业细分,这是一个主流的趋势,类比职微博也只不过是一个行业网站的社交SNS,只是比社交网站多了及时性及沟通便捷性。但是和讯微博、百度说吧、职微博最大的特色就是绑定生活,当互联网时代迎来3G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时候,人们开始思考的问题就局限于这些微博的特色了。
  微博运营经理月收入过万
  “1.负责微博运营计划的制定与实施;2.定期收集与分析运营数据,为产品和运营策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3.包装产品功能,制定有效的产品推广计划;4.承担运营业绩和KPI指标。要求:有丰富的互联网产品运营经验,对SNS和微博类产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制定产品运营策略,熟悉运营数据及用户行为分析;熟悉互联网产品的包装推广过程,具备良好的数据与竞争对手分析能力,出色的表达能力。”没错,这则招聘信息的岗位描述就是对微博运营经理的要求。微博的红火,也催生了微博运营经理这一新职业。
  据报道,北京、深圳“微管”月薪可过万。早些年有职位叫做“媒体监控”或者“产品拓展经理”之类,工作内容包括监控MSN等互动工具、监管企业相关新闻,维护公共博客……微管和传统的监控职位有很大不同。除了常规的信息过滤等工作外,运营专员的业绩考核主要体现在与网友互动方面。例如,大部分企业微博设立后均有大量维护工作要做,定期与微博粉丝互动、设立户外活动、团购报名或有奖竞猜等等。“这些都是运营专员的功课。”腾讯北京分公司的赵磊对记者表示。“工作压力固然大,但是薪水也不错。好一些的公司月薪过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861

嘀咕网:从微博到位置服务

1 : GS(14)@2010-12-28 21:33:46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228/176601.html
    在美国,一家以LBS为主打概念的小手机网站Foursquare,短短几个月内在线注册人数就突破了400万,这一模式正迅速走红。
               
           你是否设想过这样的场景,某一个周末,当你走过商场,点开手机,登录你的位置,你会发现,二层某个你喜爱的品牌正在打折。四层一个当红的明星正在做一场签售会,而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正在离你不远的两条街外。手机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个“活点地图”。
  这一切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人们将这种基于位置而形成的商业模式称为LBS(位置服务),在美国,一家以LBS为主打概念的小手机网站Foursquare,短短几个月内在线注册人数就突破了400万,这一模式正迅速走红。美国《连线》杂志称,数以百万的人行走在这样一个移动设备上,它整合了互联网的数据,并告诉人们附近的人或者物。
  这个模式的风生水起,让嘀咕网的创始人李松喜出望外,对他而言,网站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嘀咕网的危机
  嘀咕网已经是李松第三次创业了,此前创办的一家手机游戏公司和一家相亲网站珍爱网,现在一年可以为他带来可观的收入。而李松看来,创办公司就像是一种兴趣。“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我很幸运我能够做自己随心所欲想做的事情,随着感觉走,没有太多的理性成分在里面。”对于再次创业的初衷,他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嘀咕网创办于2009年,这一年,正是美国微博网站Twitter发红发紫的一年。随着微博这种新兴商业模式的兴起,中国国内也兴起了一批基于微博而成立的网站,饭否和嘀咕是其中比较成规模的两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饭否的关闭和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腾讯介入微博大战,都让李松和他的嘀咕网站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机。“中国做微博对创业企业来讲是有风险的,另一方面门户网站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对于嘀咕网的危机,李松毫不讳言。他表示,“所以我们后来意识到还是做一些更趋向娱乐性或者实用性的网站。他认为,跟大型互联网公司相比,创业公司不得不考虑商业模式在短期内的可行性,需要寻找更清晰的盈利模式。
  这时候,Foursquare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中,人们把每天拿着手机热衷于登录位置的人称为“签客”,这是一场近似真实版大富翁的社群游戏,参与的人只要打开自己手机的无线上网功能,通过3G或是GPS定位到自己在哪里,就可以Check in该地点一次。而用户登入一个地点越多次,他的头衔上升就越快……
  “我们认为LBS是革命性的东西,因为它带来很多改变,虽然表面上只是从电脑屏幕换到手机屏幕,这方面没有本质变化,但这个时机已经到来了。”对于Foursquare的模式,李松赞赏有加。很快,李松重新整合了资源,将嘀咕网定位为一个基于手机客户端的位置签到服务平台。
  对于盈利模式,李松没做太多考虑。他认为,广告商还是主要的目标客户,随着位置签到的人逐渐增加,将迎来一批服务行业的商家。比如说咖啡馆、饭店、美容店这些,因为他们的服务是有地域性的,不论是在门户网上打广告,还是买关键词,成本和收益都不成正比,但假如在这样的位置签到服务平台购买广告,就能做到对身边的客户精准营销。
  未知的商业模式
  近几年来,中国几乎复制了美国所有的互联网模式,从博客到社交网,从外表到内容,Foursquare的兴起,自然也带来了一批复制者和跟风者。近日消息,盛大旗下旅游社区游玩网正式更名为切客网,并确定将LBS作为以后的发展方向。在此前,玩转四方掌上LBS社区和千橡收购的蜻蜓网,也表明中国国内的LBS市场被看好。
  嘀咕遇到的依旧是一场实力强劲的持久战,“每个团队、创业公司都有自己的特长,而嘀咕是在手机客户端方面,我们的技术,iPhone、Android、塞班等多个主流手机系统的客户端都可以做到技术兼容。”李松表示,Foursquare上线1年多才累积到100万用户,而嘀咕网只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100万用户这个门槛。
 关键是要解决“签到”的黏性能坚持多久的问题,李松认为,要将“签到”用户和线下实体商户嫁接起来,给买家和卖家提供精准服务。譬如,嘀咕网已与FAB达成战略合作,网友可以在全国各地的FAB实体音像店进行签到,从而获得明星签名CD、海报、粉丝勋章等等。而万圣节启动的百事可乐Party,也是嘀咕网开始拓展线下商家、推广LBS签到服务的“试水”手笔。
  “凡此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营销人员推广。此前不久,嘀咕已经获得第一轮融资,已经做好‘烧钱’的准备。”嘀咕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坚定的投资者,两年内暂不考虑盈利和商业模式的问题,李松透露“机构投资,包括日本的三菱投资,新加坡的投资机构,还有一家美国对冲基金,还有一些就是个人投资。”至于具体融资额度,李松不愿意透露,只是说“不到一千万美元”。
  机构投资人的利益和长远发展有时候是个矛盾,但李松并不担心,他说:“没有盈利模式,你也不用为我们担心,现在公司用投资人融的钱在做,但是互联网的特点是,只要有一个服务出来、可以得到很多用户的话,总有一天会找到商业模式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16

微博营销战 企业借力微博新媒体营销

1 : GS(14)@2011-01-08 16:36:48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44184.html


直在微博上聊足球、军事和公众话题的老榕——王峻涛近来竟聊起了女性首饰的话题。这并不是因为他的趣味发生转变,老榕这是加入了微博营销的大军。

由于身为电子商务公司6688老板的老榕亲自打理新浪微博,且通过手机回复问题,有时甚至还要担当客服的角色,所以老榕每月的手机通话和上网资费已经超过千元。

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老榕通过微博的“唠叨”使得与他合作的北京琉璃厂老字号销量明显增长。

在老榕的背后,是诺基亚、联合利华、东方航空、戴尔中国等广告“大金主”企业,已经开始借助微博的力量展开微博以及新媒体营销。

微博叫卖玉石首饰

2010年8月,老榕开始尝试和北京琉璃厂的老字号合作,一开始他并不清楚应该怎么进行营销。一次,他在新浪微博中就一款玛瑙戒指的定价向网友征询意见,发现反馈极好。以后这变成了一个习惯,成为现在老榕和网友进行微博问答互动的模式。不知不觉,他已经进入微博营销的行当。

对于琉璃厂的老字号来说,网络营销也是一种新的经营方式,过去他们大都坐等顾客上门,所以最开始时对老榕的营销模式的配合度并不高,直到看到老榕通过网店推广的几种产品销售大增,老字号们才迸发出了热情,配合度也极大提高。

“单纯的转发硬广告的模式,肯定不是一个好方式。”老榕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虽然老榕在微博上“唠叨”玉石首饰和文房四宝等话题还不到半年,但是据戴月轩的老板透露,其毛笔销售已经占据店面销售额的30%以上。

老榕告诉记者,在与琉璃厂老字号合作中,受益最大的是他在微博上讨论最多的某品牌玉石首饰。

老榕介绍说,通过网络销售出去的玉石首饰,已经超过该品牌的店面销售。

由于琉璃厂的企业大多集中在一起,仓储、配送及售后服务都非常便捷。不过老榕的微博营销还刚刚开始,在琉璃厂100多家老字号中,只有12家的产品上线,老榕认为,想好了就去做,如果不适合微博或者网络销售,“就不要勉强。”

企业试水微博营销

正是因为看到微博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微博营销如今成了很多企业的“标配”。

搜狐和联合利华刚刚于去年12月份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据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介绍,搜狐会将视频、微博等新媒体渠道打通。

在双方最新一个微博营销案例中,为了配合联合利华旗下品牌Lux的新产品J’adore系列上市,搜狐通过女性频道,借助女性用户的口碑和意见领袖的评议进行品牌和产品的传播。

早在去年8月份,联合利华旗下的清扬品牌定制的影视剧《无懈可击》开始在全国播映,搜狐则将高清视频频道以及微博等平台全部打通,为清扬品牌的活动展开宣传。

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媒介总监周博表示:“由于网民的信息获取方式渠道有所改变,如果能够用好微博营销等新媒体营销方式,其效果对过去的营销方式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

声称要做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诺基亚,也已经开始试水微博营销。去年8月25日,诺基亚N8手机上市,该公司就在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和优酷网等全社交网络平台同步开始直播。新浪微博推出诺基亚N8手机的“微博发布会”,7小时内即收到微博评论、转发89034条,诺基亚新浪官方微博关注人数达到49277人次。

当然,微博营销中也有不是非常成功的案例。比如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微博“东航凌燕”。

尽管“东航凌燕”并非东航官方微博,但也起到了与网友沟通的作用。不过,由于东航线下出现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导致众多网友在新浪微博上频繁对“东航凌燕”发起投诉,“东航凌燕”又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东航凌燕”成为一个单一的企业正面信息宣传平台,无法得到满意答复的客户反倒更加愤怒。

老板加入微博“厮杀”

与企业微博营销刚刚起步相比,周鸿祎、蔡文胜这些老板已经将微博营销技巧运用得渐入化境。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最近之所以爆红,是因为他曾经借助门户微博的传播,将中国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打得节节败退,最后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不得不亲自出手,使出撒手锏,让用户在周鸿祎的360和腾讯的QQ之间做“二选一”的选择题,才守住城池。最终在工信部的调停下,双方被勒令收声,各退一步,“3Q大战”终告一段落。

“天使投资人、站长之王”蔡文胜的微博营销更离奇。他首先宣称对“粉丝数”超过1万人的站长送出16部iPad,第二次是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宣布竞猜四强送32部iPhone4手机,最终无观众中奖。按照海关总署规定的5000元一台iPad的平均价格计算,蔡文胜只花了8万元,就获得了超过30万的 “粉丝”。如今,蔡文胜已经获得超过135万的“粉丝”。

将微博公关战和做生意结合的最好的案例目前要属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他借助一场只维系了两天的“价格战”,不仅告诉外界京东商城进入图书市场,而且将刚刚在美国上市的当当网打得极为被动。

目前,微博营销中最极端的模式是仅通过微博来销售商品,比如专门出售袜子的“维棉”。据维棉的老总林伟介绍,维棉的销售和推广全部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上进行。“在过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订单超过4000单。圣诞节期间效果更好。”

不过对于微博营销的效果,林伟认为,尽管微博的客户转化率很高,但是企业也不要盲目相信微博,还需要有更广泛的渠道去推广。

微博营销的未来

不过作为一项全新的网络营销方式,目前微博营销还没有一种很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

“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以后还会继续加大产品规模和品种。”老榕在微博营销上尝到甜头之后,还和新浪微博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且在同一些传统企业谈判,打算继续进行扩张。

相对于过去的论坛传播,曾经猖獗的互联网“水军”则很难参与到微博传播当中。据腾讯微博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关系链是信任的基础,‘水军’再多,也无法在微博的关系链中获得信任,其传播效果几乎为零。”

对现在热闹的微博营销现象,互联网评论人士刘兴亮认为,现阶段的微博营销还是以公关炒作传播为主,还没有到真正营销的阶段,“以后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口碑营销的真正场所。”

对于搜狐、腾讯、新浪、网易这样的微博平台,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则建议:“新浪微博可以提供一些工具,帮助企业监控传播链条,找到关键节点、传播范围,找到各种数据,帮企业提供各种工具软件,包括帮助企业在微博上去进行销售,帮企业去分析消费者和传播的数据。”

正在崛起的微博营销也将为微博平台带来潜在的收益,在新浪CEO曹国伟的眼中,新浪微博将成为新浪另外一个战略级的产品,未来其收益也将达到新浪门户同样级别。

但是,对于微博营销这种可能出现负面消息的“双刃剑”,诺基亚大中国区营销以及活动市场总监杨伟东告诉记者,如果要做新媒体营销,心态问题很重要,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如果没有容忍度的话,建议不要去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79

新浪微博的“江湖挑逗”

1 : GS(14)@2011-01-15 17:42:26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54213.html
    新                 浪已经为微博注册成立独立公司“微梦创科”,这让想象空间开始打开。周二美股开盘新浪(SINA.NASDAQ)一度冲上80美元,也符合了高盛刚刚为其定下的目标价。
这其中也有“传言”的帮助,“江湖传言”称,百度和阿里巴巴将对新浪微博子公司投资1亿美元,并获得该公司20%的股权,两家公司对新浪微博子公司的估值在5亿美元。三方随即否认。瑞信信贷分析师张永恒认为这并不属实。
这种估值也的确不太“靠谱”。投资银行SIG对新浪微博目前估值为7.5亿美元。花旗也开始看高新浪,将目标价最新调升至90美元。
“起码编个20亿美元吧。”新浪内部人更是对此不满意,因为Facebook的市值已经达到500亿美元了,Twitter估值则40亿美元了。自2010年7月以来,受益于微博,新浪股价已经从35美元上涨至82美元。
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用户活跃程度与Twitter相当。Twitter则拥有1.75亿注册用户。
事实上,Twitter新的投资者已经认为Twitter估值很快会达到80亿美元。在美国,Twitter目前还不是Facebook的对手,因为Facebook的用户数量是它的3倍。Facebook是一个关系网,而Twitter更像一个名人的地盘。
Twitter虽然用户规模尚不及Facebook,但在营销效果上,Twitter的广告吸引力不会比Facebook差。调研机构Social Twist的调查显示,Twitter上广告的平均点击高于Facebook。
而新浪不仅仅满足于Twitter的模式,其也在借鉴Facebook的做法。在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看来,Twitter平台是单向关注媒体平台,Facebook是双向社交平台,现在看来两者都有价值,而双向社交平台更有价值。
新浪已经决定围绕微博打造平台级的业务。红杉合伙人沈南鹏就认为,Facebook今天的估值能够到这么高,就是因为在Facebook平台上已经有非常多的开发者,有些已经达到了接近10亿美元的营业额、接近50亿美元的市值,这些都是在开放平台的基础上达到的。
新浪管理层已经设定了微博三大盈利策略:一是广告捆绑方案,从2011年上半年起,新浪微博可能开始为品牌广告客户提供将广告置于微博的机会,将微博变成一个广告平台。
同时,与Facebook应用类似,新浪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将来自第三方应用如游戏、电子商务等接入微博平台,双方分享营收。第三,在微博内引入搜索广告,以及电子商务支付等,进行体内营销。
花旗的研究报告认为,新浪微博会在未来两三年中创造更多捆绑品牌的广告销售机会。一旦新浪将微博向更多广告客户开放,以及第三方应用到来,新浪将可能获得一些付费搜索营收,微博为营收做出更大的贡献可能在2012年成为现实。
花旗还对第三方应用进行了估计,预估新浪微博2012年注册用户达到2亿,其中25%为活跃用户、活跃用户中的10%为应用付费,这些人每人每季为此花费10元。
可在现在的阶段,新浪微博负责人彭少彬看得很清楚,微博目前最大的挑战,仍然是如何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的用户,微博尽管在一线城市和高端人群中影响力很好,但如何在二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打开局面,仍需努力。
说白了就是“拼人数”阶段,在这个阶段,新浪也不大可能将微博股份“便宜卖了”。调研机构艾瑞近期数据显示,从2010年3月至2010年11月间,用户平均在新浪微博的实际浏览时间增长了10倍以上,从7.6分钟增长至77分钟。在微博的实际浏览时间占实际阅读总时间的比率从1.5%提高到10.0%。瑞士信贷投资报告去年评估新浪排名前100位的微博作者的粉丝总数为Twitter的30%。估计新浪排名前100位的微博作者的粉丝人数将于2011年3月超越Twitter。
高盛则认为,新浪风险是来自腾讯的竞争。比如目前新浪最高粉丝拥有者姚晨的粉丝数是470多万,而腾讯微博的刘翔粉丝超过了1000万。
尽管新浪微博的意见领袖更多,也是核心城市白领的客户群聚集中心,但如果微博群不能有较大数量级的优势,其价值也会被腾讯、搜狐这样的后起者所瓜分。毕竟Twitter和Facebook高估值是建立在美国市场已经没有对手,只有与自我竞争的环境基础上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85

新浪彭少斌:阿里百度入股微博纯属谣言

1 : GS(14)@2011-01-16 16:15:31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3/xMMDAwMDIxNTkxMA.html
       “我从未听到阿里巴巴、百度入股新浪微博的事,这则消息纯属谣言。”1月12日,新浪副总裁、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是一条突如其来的消息,消息称,百度、阿里巴巴和新浪已达成合作协议,对新浪微博进行战略投资。投资金额不明,或百度和阿里巴巴共同投资1亿美金,也或百度投资1亿美元,阿里巴巴投资2亿美元。
这直接带动新浪股价的疯狂飙涨。北京时间1月11日夜,新浪股价以77.86美元开盘,此后一路高走,最高冲到83.6美元。收盘时,新浪股价报收82.77美元,涨幅为7.75%,创下历史新高。
新浪对此直接予以否认,阿里巴巴和百度则不予置评。
资深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认为,阿里巴巴和百度作为中国最领先互联网公司,在维持现有业务高速发展下,欲探索新业务模式,不希望自身出现如google公司一样的危机。目前,google公司正遭遇来自Facebook、Twitter等新兴公司严峻挑战。
“从新浪CEO曹国伟一贯行事风格来看,其也有意愿联合大企业,不让新浪处于势单力薄状态。”洪波说。目前,新浪微博最大恐惧来自腾讯。虽然新浪微博在用户活跃度和影响力等方面超越腾讯,但反过来,腾讯在用户数和广告客户等方面也对新浪构成严峻挑战。
易观国际相关分析师认为,媒体属性不是微博的本质属性,微博的本质在于成为一个强大的开放平台。新浪意图抓住这一机遇,利用先发优势积累的用户群,达到自己的微博开放平台,提升用户体验,但新浪微博开放平台及其应用群的壁垒尚未建立,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各家微博网站都有机会后来居上。
事实上,阿里巴巴、百度和新浪微博在业务层面的合作早已露端倪,如:新浪微博和百度知道曾在去年5月达成产品深度合作,用户可自由将百度知道的待解决问题转发至新浪微博;阿里巴巴旗下PHPWIND公司和新浪微博于去年9月9日互相打通服务;淘宝也在新浪微博上试水互联网广告营销等。“未来,将实时搜索与微博结合,以及电子商务借助微博进行社会化营销,也都是重要方向。”洪波说。
新浪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新浪微博自成立事业部以来,一直有很多投资人和新浪接触想要投资。但新浪微博目前主要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培养用户数;二、提高用户体验;三、着力做好应用开发平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经彭少斌证实,新浪微博已于年前注册成立为公司,只是具体注册地址、注册资金及相关信息不便透露。业界猜测,新浪微博公司的成立是为其资本化、及未来分拆上市奠定基础。
据新浪方面公布信息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用户活跃程度与Twitter相当。
自2010年7月以来,受益于微博,新浪股价已经从35美元上涨至82美元。1月7日,花旗银行研究报告对新浪的评级为买进/低风险,目标价格从71美元调升至90美元,市值46.95亿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01

愛情在微博

1 : GS(14)@2011-02-03 00:40:37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70005.html
2 : idsdown(1658)@2011-02-03 00:51:21

又多左一個媒介
3 : GS(14)@2011-02-03 16:08:52

所以科技也不全然是壞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851

曹国伟:新浪微博已形成用户壁垒

1 : GS(14)@2011-02-16 22:46:24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215/184916.html
    “我们微博用户的增长是自发的内生型增长,比起竞争对手通过转移用户实现的增长来,其生命力要长久得多。”
               
         
   “我们微博用户的增长是自发的内生型增长,比起竞争对手通过转移用户实现的增长来,其生命力要长久得多。”2月14日,在东莞参加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战略研讨会的新浪总裁兼CEO曹国伟表示。
  自去年10月底宣布用户数量超过5000万户后,新浪就再也没有公布过最新的微博用户数量,尽管曹国伟对腾讯微博用户过亿的说法不以为然,但坐拥数亿用户的腾讯成为新浪在微博领域的最大对手已经成为现实。
  “在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任何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模式是很难得到保护的,是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的。”曹国伟表示,作为先进入者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先快速建立起自己的用户规模壁垒,目前新浪已经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他表示新浪微博暂时不考虑盈利,先形成用户的规模壁垒,然后利用庞大的用户群体来在电子商务、游戏等成熟的互联网盈利模式中寻找机会。
  曹国伟甚至表示,“我们也清楚新浪的新闻门户、博客和微博业务也存在重合和竞争,但是面对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趋势,新浪一定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革自己的命也可以。”
  用户规模赛跑
  在2009年8月率先推出微博业务后,新浪就成为国内微博行业领先的企业,用户规模率先突破5000万,而粉丝总数量早在2010年7月就超过了美国微博公司Twitter,其中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用户今年1月28日更是突破了500万。
  然而拥有6亿活跃用户群的腾讯则于去年3月采取捆绑QQ账号的方式,展开了对新浪微博的追赶。
  2011年央视春晚出现了腾讯微博的电视广告,腾讯还与央视合作《一年又一年》、首届网络春晚,其聘请的微博代言人刘翔的粉丝数量甚至快速上升到900多万。
  腾讯微博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对于腾讯来说,推出微博更多是防御性措施,目的是避免自己的用户群被新浪微博吸走,而腾讯微博的草根性及庞大的用户群体将对新浪微博造成很大冲击,至少用户数量要超越对手并非难事。
  “通过转移用户等各种方式,对手会在短期内形成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曹国伟说,“但是我们的思路不会因此而改变,我们的目标也是继续实现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
  据悉,去年9月通过与MSN的战略合作,新浪微博实现了社交网络与即时通讯的结合。而近日腾讯微博上的多条消息称,新浪微博将于2月中旬推出带有即时通讯功能的PC微博客户端。
  对此,曹国伟并没有正面回应,他表示:“新浪微博的开放性平台,可以与一切潜在的互联网行业的对象合作,目标都是继续扩大自己的用户群。”
  根据瑞信集团最新的投资报告,截至2011年1月底,新浪微博“粉丝”人数排名前100位的用户的粉丝总量为1.982亿, 环比增长16%,相当于Twitter的68%,并且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对Twitter的超越。
  而社交分享工具提供商Jiathis的报告表明,新浪微博的用户比腾讯微博更加活跃,因此新浪微博的价值更高。该提供商在选取了同时在新浪和腾讯开通微博的排名前30位的作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作者在腾讯微博上拥有更高的排名和更多的粉丝,但他们的关注人数和消息发布条数远远少于新浪微博,其中有7人的关注人数仅为个位数。
  这与新浪微博从推出伊始就坚持的名人战略有关,很多名人都将新浪微博作为自己的第一发布点。
  谈盈利和上市为时过早
  瑞信集团的报告还称,已经有6家广告机构和广告主表达了与新浪合作的强烈兴趣,希望植入软广告,并通过微博与大众沟通。新浪正在销售一套捆绑了微博产品的营销推广方案。该报告称,将新浪2012财年的每股收益预期上调5%,按现金流量贴现法计算的目标股价从97.1美元上调至105美元。
  此外,之前还有消息称,新浪微博计划分拆上市,目前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20亿美元。
 “对于新浪微博来说,现在谈什么盈利模式和上市都为时过早,只有我们的用户群达到了理想的规模,我们才会考虑这些。”曹国伟说,从互联网过去的发展历史来看,从一开始就考虑如何盈利往往不能成功,而真正的盈利都是在形成用户规模基础上才形成的。
  按照他的介绍,美国SNS社交网站FACEBOOK在6年的亏损后到去年终于实现了盈利,而且利润达到了6亿美元,而今年有望冲击20亿美元,前一次融资的规模达到500亿美元,目前市值已经突破800亿美元,这都显示了投资界对于其形成用户群后盈利模式的看好。
  此外,Twitter虽然2010年的销售收入只有4500万美元,但是之前一次市场估值达到40亿美元。而最新美国媒体的报道显示,谷歌和FACEBOOK为其开出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了80-100亿美元。
  正是看到了社交网站对于用户群的捆绑黏度,以及在无线互联网领域的巨大前景,新浪微博等都积极投入。最新的易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无线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88亿,而到2012年将突破6亿,而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70亿元,其中无线数据服务收入将突破325亿元,其中就包括无线音乐、游戏、电子商务等,而新浪微博也恰好看好了这个机会。
  此前的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手机注册用户占比达到46%,而Twitter则只有21%。“微博是无线互联网使用碎片化时间最好的应用之一,其随时随地使用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曹国伟说:“所以我们这次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相信很快我们的手机等终端用户比例将超过电脑终端的用户量。”
  曹国伟表示,接下来新浪微博要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那就是新浪微博、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客户的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而盈利模式的实现需要用户的继续积累。
  据悉,新浪还将围绕微博开发新的搜索、电子商务等业务,曹国伟表示,“微博的发展需要搜索等业务的配套支持,而微博按照用户属性进行的细化划分将使个性化的商业信息得到更准确的应用。”
  对于是否将通过上市来让微博继续发展,曹国伟表示,“很多视频网站虽然一直亏损但也能得到投资者的热捧,就是因为其拥有巨大的用户群体,而新浪微博是否上市将根据公司未来发展需要而定。”
  新浪已经将微博作为未来一切业务发展的核心,曹国伟甚至表示,“这是个趋势,为了这个趋势哪怕新浪革了自己的命都可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05

曹国伟:新浪微博已形成用户壁垒

1 : GS(14)@2011-02-20 16:41:12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15/3MMDAwMDIyMDI3MQ.html

      
“我们微博用户的增长是自发的内生型增长,比起竞争对手通过转移用户实现的增长来,其生命力要长久得多。”2月14日,在东莞参加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战略研讨会的新浪总裁兼CEO曹国伟表示。

自去年10月底宣布用户数量超过5000万户后,新浪就再也没有公布过最新的微博用户数量,尽管曹国伟对腾讯微博用户过亿的说法不以为然,但坐拥数亿用户的腾讯成为新浪在微博领域的最大对手已经成为现实。

“在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任何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模式是很难得到保护的,是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的。”曹国伟表示,作为先进入者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先快速建立起自己的用户规模壁垒,目前新浪已经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他表示新浪微博暂时不考虑盈利,先形成用户的规模壁垒,然后利用庞大的用户群体来在电子商务、游戏等成熟的互联网盈利模式中寻找机会。

曹国伟甚至表示,“我们也清楚新浪的新闻门户、博客和微博业务也存在重合和竞争,但是面对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趋势,新浪一定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革自己的命也可以。”

用户规模赛跑

在2009年8月率先推出微博业务后,新浪就成为国内微博行业领先的企业,用户规模率先突破5000万,而粉丝总数量早在2010年7月就超过了美国微博公司Twitter,其中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用户今年1月28日更是突破了500万。

然而拥有6亿活跃用户群的腾讯则于去年3月采取捆绑QQ账号的方式,展开了对新浪微博的追赶。

2011年央视春晚出现了腾讯微博的电视广告,腾讯还与央视合作《一年又一年》、首届网络春晚,其聘请的微博代言人刘翔的粉丝数量甚至快速上升到900多万。

腾讯微博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对于腾讯来说,推出微博更多是防御性措施,目的是避免自己的用户群被新浪微博吸走,而腾讯微博的草根性及庞大的用户群体将对新浪微博造成很大冲击,至少用户数量要超越对手并非难事。

“通过转移用户等各种方式,对手会在短期内形成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曹国伟说,“但是我们的思路不会因此而改变,我们的目标也是继续实现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

据悉,去年9月通过与MSN的战略合作,新浪微博实现了社交网络与即时通讯的结合。而近日腾讯微博上的多条消息称,新浪微博将于2月中旬推出带有即时通讯功能的PC微博客户端。

对此,曹国伟并没有正面回应,他表示:“新浪微博的开放性平台,可以与一切潜在的互联网行业的对象合作,目标都是继续扩大自己的用户群。”

根据瑞信集团最新的投资报告,截至2011年1月底,新浪微博“粉丝”人数排名前100位的用户的粉丝总量为1.982亿, 环比增长16%,相当于Twitter的68%,并且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对Twitter的超越。

而社交分享工具提供商Jiathis的报告表明,新浪微博的用户比腾讯微博更加活跃,因此新浪微博的价值更高。该提供商在选取了同时在新浪和腾讯开通微博的排名前30位的作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作者在腾讯微博上拥有更高的排名和更多的粉丝,但他们的关注人数和消息发布条数远远少于新浪微博,其中有7人的关注人数仅为个位数。

这与新浪微博从推出伊始就坚持的名人战略有关,很多名人都将新浪微博作为自己的第一发布点。

谈盈利和上市为时过早

瑞信集团的报告还称,已经有6家广告机构和广告主表达了与新浪合作的强烈兴趣,希望植入软广告,并通过微博与大众沟通。新浪正在销售一套捆绑了微博产品的营销推广方案。该报告称,将新浪2012财年的每股收益预期上调5%,按现金流量贴现法计算的目标股价从97.1美元上调至105美元。

此外,之前还有消息称,新浪微博计划分拆上市,目前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20亿美元。

“对于新浪微博来说,现在谈什么盈利模式和上市都为时过早,只有我们的用户群达到了理想的规模,我们才会考虑这些。”曹国伟说,从互联网过去的发展历史来看,从一开始就考虑如何盈利往往不能成功,而真正的盈利都是在形成用户规模基础上才形成的。

按照他的介绍,美国SNS社交网站FACEBOOK在6年的亏损后到去年终于实现了盈利,而且利润达到了6亿美元,而今年有望冲击20亿美元,前一次融资的规模达到500亿美元,目前市值已经突破800亿美元,这都显示了投资界对于其形成用户群后盈利模式的看好。

此外,Twitter虽然2010年的销售收入只有4500万美元,但是之前一次市场估值达到40亿美元。而最新美国媒体的报道显示,谷歌和FACEBOOK为其开出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了80-100亿美元。

正是看到了社交网站对于用户群的捆绑黏度,以及在无线互联网领域的巨大前景,新浪微博等都积极投入。最新的易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无线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88亿,而到2012年将突破6亿,而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70亿元,其中无线数据服务收入将突破325亿元,其中就包括无线音乐、游戏、电子商务等,而新浪微博也恰好看好了这个机会。

此前的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手机注册用户占比达到46%,而Twitter则只有21%。“微博是无线互联网使用碎片化时间最好的应用之一,其随时随地使用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曹国伟说:“所以我们这次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相信很快我们的手机等终端用户比例将超过电脑终端的用户量。”

曹国伟表示,接下来新浪微博要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那就是新浪微博、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客户的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而盈利模式的实现需要用户的继续积累。

据悉,新浪还将围绕微博开发新的搜索、电子商务等业务,曹国伟表示,“微博的发展需要搜索等业务的配套支持,而微博按照用户属性进行的细化划分将使个性化的商业信息得到更准确的应用。”

对于是否将通过上市来让微博继续发展,曹国伟表示,“很多视频网站虽然一直亏损但也能得到投资者的热捧,就是因为其拥有巨大的用户群体,而新浪微博是否上市将根据公司未来发展需要而定。”

新浪已经将微博作为未来一切业务发展的核心,曹国伟甚至表示,“这是个趋势,为了这个趋势哪怕新浪革了自己的命都可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