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鬧爆司法覆核娘娘還擊:小心車毀人亡
1 :
GS(14)@2015-03-07 08:33:41
港大學生會前會長梁麗幗日前申請司法覆核,挑戰第二階段政改諮詢按人大常委8.31決定為基礎的合法性,被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及唐英年狠批。梁麗幗接受《壹錘定音》專訪時反駁二人指控,以駕駛喻政改,著他們要小心駕車,切勿走錯路線,以免車毀人亡。在北京出席全國政協會議的陳永棋,日前批評梁麗幗的做法「蹉跎歲月」,「玩另一種拉布」,更聲言「香港人去新加坡睇吓,自己覺得醜架」。梁回應稱,陳的說法漠視了對與錯,「好似揸快車,想快啲去到目的地,但係可能揸錯線」,質疑現時方向或不是基本法下的真普選,申請司法覆核正是為避免磋跎更多歲月。她又稱自己望向新加坡一定不會覺得醜,因為香港仍有良好獨立的司法體制,讓她們能申請覆核。她引用昔日唐英年對青年的批評「回敬」陳永棋:「揸車要小心,唔好一味揸快車,否則會車毀人亡。」至於唐英年呼籲她熟讀基本法,她指從新聞片段中看不到他有提出相關法律理據,難以反駁。另外,被問及佔領運動中最辛苦及難過的時刻,梁麗幗表示佔領結束後、港大近日退出學聯爭議使她最難受。梁解釋,她沒表達清晰立場,但事後感後悔,沒辦法為同學深入分析議題。她認為學聯制度上無致命性問題,但沒向同學交代,也沒解釋學聯會如何改善。梁表示會向學聯戰友道歉,但亦會向退聯關注組和其他同學道歉,因為沒引導同學進行有質素的討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7/19067064
曼谷多搶劫案 旅議會籲小心
1 :
GS(14)@2015-04-05 23:01:02
【本報訊】正當泰國旅遊業逐漸復蘇,復活團港人赴曼谷旅遊人數按年急升兩、三成,當地近日發生多宗搶劫案,更專找女性下手。台灣駐泰國代表處見事態嚴重昨呼籲國民遊曼谷務必小心,本港旅遊業議會則表示,暫未收到有港客在曼谷被劫報告。旅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去年同期港府發出泰國黑色旅遊警示,港人到泰國旅遊不多,但近月已復蘇,復活節泰國團人數較去年同期急升兩、三成。他稱暫未收到本港旅客在當地被劫的報告,但台灣駐泰國代表處已向台灣國民發出呼籲,港府有責任提醒香港旅客,「我哋都會通知旅行社,叫領隊留意當地狀況;自由行旅客要小心啲,
汗水都分好壞汗臭黏膩要小心
1 :
GS(14)@2015-07-04 13:58:58出汗,是人類最重要的排毒代謝管道之一,汗腺甚至有「第二個腎臟」的稱號。要照顧好身體代謝系統,絕對不能忽略排汗,但不是有汗流就好,原來還有好壞之分。流錯汗、不流汗,不只影響代謝機制,更可能影響健康。現代人習慣待在室內,依賴冷氣機,影響汗腺功能,甚至退化。原本該透過汗腺排出體外的代謝物質、重金屬等,便會累積在體內,影響代謝,令你容易出現疲勞、口臭、體臭、失眠、容易感冒和易胖等常問題,更可能增加年老後洗腎機會,威脅健康。若汗腺正在退化,就不會流「好汗」。「好汗」成分接近水,較清爽,汗珠顆粒小,濃度較低,容易在皮膚表面蒸發,少少的排汗量已能有效率地調節體溫,亦不會流失太多身體需要的礦物質。相反,「壞汗」含較多血漿成分,濃度高,讓人易感到黏膩,汗珠顆粒大,難蒸發,流了很多汗也未必能調節體溫,亦容易讓人流失身體需要的礦物質,引起慢性疲勞或中暑。怎知你流的汗是「好汗」或「壞汗」,可參考下列因素:1.白天經常待在有冷氣的室內2.夏天經常開冷氣睡覺3.不易熟睡,有失眠症狀4.不常攝取水分5.比起泡澡,較喜歡淋浴6.喜歡泡很熱的澡,且泡澡時間不長7.經常坐車不走路8.沒有特定的運動習慣9.身材較為豐腴10.姿勢不良11.冬天時會手腳冰冷12.生活在壓力大的環境中13.比起寬鬆衣服,較喜歡貼身的14.有汗臭味15.流汗後皮膚會黏膩16.流出很大滴的汗17.身體局部地方會大量出汗18.流汗後容易感到疲累19.汗有鹹味20.皮膚狀況不好如果你中了0項,便屬於「好汗」,請繼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中1-2個,稍不留意就容易流「壞汗」。3個以上者,需改善引致流「壞汗」的生活習慣。那麼怎麼才能流好汗?首先要改變生活模式,讓汗腺不會退化,習慣流汗,讓皮膚感受四季變化,不要過度依賴冷氣,讓全身汗腺習慣炎熱的環境。無法抵擋炎熱時,可善用風扇。電風扇吹出的風能令空氣循環,產生對流,汗水更易蒸發,能降低體溫。此外,亦可作汗腺訓練如:(1)「高溫四肢浴」,即是將膝蓋以下的腳和前臂泡在43至44℃熱水裏,提升汗腺功能;(2)增加主動汗腺數量:耐熱適應化,全身上下的汗腺中,離腦部最遠的四肢汗腺功能最易退化,休眠汗腺數量也多,要集中訓練這些汗腺,腳和手臂血液溫度上升後,血液循環全身,溫暖體內深處,讓身體排出「好汗」。可在熱水中加醋和鹽,醋能促進排汗,恢復汗腺功能,加鹽的話,鹽的保溫效果能讓體內深處溫暖。最後,胖子比瘦子耐不住炎熱,是因為皮下脂肪就像隔熱材料,使體內熱能難散,肥胖的人又傾向避免活動,結果導致運動不足,令體內脂肪越來越多,惡性循環。汗腺訓練能提高代謝功能,促進脂肪燃燒,及發揮排毒效果。藉由改善生活習慣及汗腺訓練,我們便能排出「好汗」,體溫調節也變得更有效率。良醫健康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04/19208424
料快加息 加按買樓要小心
1 :
GS(14)@2015-07-17 16:45:1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7/news/ec_ecv1.htm
【明報專訊】讀者Kenneth於2010年置業結婚,當年盛行HIBOR按揭,不經不覺5年內已供了超過兩成樓按,樓價卻已飛升一倍!夫婦倆(同是35歲)是專業人士,收入穩定,眼看每月盈餘佔收入逾四成,遂醞釀多買一層物業作收租用,讓資產「錢搵錢」,但現時流動資金作首期卻不足,遂興起加按套現這個念頭,但加按不能維持HIBOR,負擔亦增加不少;手頭上資金和每月盈餘又可怎樣增值,達致買樓收租目標?
圓收租夢 流動資產需280萬
Kenneth期望多買一個物業作收租,但有以下疑問:
1. 要多少資產用作首期及其他置業必需開支,才能起動?
2. 如不加按,以儲蓄支付首期,時機何時才成熟?
3. 如將現時物業加按套現,將承受什麼風險?
4. 如真的要套現,哪時才是最佳時機?
若不選擇加按 達標需5年
由於計劃買入的是第二個物業,按揭成數最多為五成,假設他買的物業價值400萬元,那他要支付200萬元的首期,另加4.5%雙倍印花稅(DSD)18萬元,物業代理佣金4萬元,連同其他雜項,總支出約230萬元,除此以外,他們還要預留9個月的生活費儲備(連同新置物業的供款)約50萬元,所以Kenneth需有280萬元流動資金才能啟動他的「收租公」大計。
既有穩定入息,Kenneth可以預留20萬元現金作儲備,其餘30萬元現金及每月盈餘3.4萬元可投入地區及已發展市場股票、國際債券等投資組合(目標平均年回報6%),連同現時之藍籌股票(為簡單說明起見,目標也是假設平均年回報6%),預計5年後就能累積至280萬元。
但若希望盡快落實,也可將現物業加按至樓價六成(即264萬元),即可套現129萬元,但要放棄HIBOR並增加每月供款額至約1.4萬(假設20年還款期,按息2.15厘),沿用以上思路(每月盈餘減至2.8萬元),預計2年後就能達到目標了。
加息期樓價跌 套現效力減
加按有什麼風險?相信現時仍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套現後若能增值得宜,應可抵消多付的利息(跑息差),只是放棄了超低息可能覺得「蝕底」了!但筆者認為真正的風險在於:
1. 香港快進入加息周期(極大可能年底前開始),供樓支出將增加;
2. 同步供兩個物業時(每月供款近2.4萬元),若夫婦其中一人失業了,或經濟逆轉、銀行加息令租金收入不足以供樓,又或不幸遇上租霸,就真正考驗他們的財政抗逆能力了。所以買第2個物業前,那50萬元應急儲備必不可少。
至於何時是最好的加按時機?我看就是這一刻,要加按就要在未加息、樓價未跌前做好,且一進入加息周期,樓價跌的機會很大,那時套現的效力可能縮小。
鄺翠玲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鄺翠玲 理財信箱]
【健康online】熱辣辣唔抹汗 小心出汗斑
1 :
GS(14)@2015-08-19 08:51:03雨過天晴,天氣又轉熱,天文台預測周日高溫達攝氏34度,在炎熱天氣下易一身汗,但出汗後皮膚留有「一撻撻」的白色印,或是患上汗斑。中醫師指出,汗斑雖然是真菌感染所致,但與個人體質亦有關,與體內積聚過多濕熱有關,除了要防汗外,亦要令脾胃強壯,增強自我化濕能力。記者:嚴敏慧汗斑由環境中的真菌引致,身體出汗後,沒有即時抹汗,造就潮濕環境,助長真菌大量繁殖,感染皮膚會出現大量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斑點,可以是白色或淺啡色。註冊中醫師許懿清表示,真菌與細菌在皮膚表面很容易出現,但有一些大汗人士卻不會有汗斑,這與體質有關係。她指,汗斑患者多為體內濕熱、暑熱,本身抗拒力差,再因外邪即真菌入侵才會中招,「脾胃弱,熱就會蘊發於皮」。許表示,若本身濕熱很重,除有汗斑問題外,更可能同時有汗臭困擾,部份較嚴重汗斑患者,患處發作時更會「一粒粒凸起」兼痕癢。治療除用中藥調理身體,亦要防汗如使用中藥止汗粉,或使用中藥浸浴止痕。注意飲食亦很重要,夏天容易濕熱,應多吃消暑食物,如冬瓜等;也要保持個人衞生,衣物要清潔。汗斑很難斷尾,「夏天一大汗會發,到冬天乾爽會淡色返,唔會無晒啲印,但下一個夏天一有汗就出返嚟」,許指,患者要保持清爽,有汗時立即用乾淨毛巾抹乾。汗斑發作切勿弄損,否則可發炎,或慢慢變成牛皮癬、濕疹等皮膚問題。中藥止汗香體粉(外用)材料:爐甘石粉100克、牡蠣粉100克、滑石粉200克、北芪粉40克、炒白?粉30克、麻王根粉50克及丁香粉40克做法:以篩網篩走藥粉的粗粒,將各幼粉末混合,放入防潮樽內即可。使用時用粉撲沾上,並抹在汗多位置,如頸後、液下、腹股溝、背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819/19261792
【健康online】成日覺得抖唔到氣 小心壓力爆煲
1 :
GS(14)@2015-09-06 18:45:16經常周身痛、胃痛、腹瀉或便秘,或晚晚失眠,看似毫無關連的症狀,原來都可以與壓力爆煲有關。精神科醫生表示,心理與身體其實有十分密切聯繫,當承受過大壓力時,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會失調,包括血清素等,隨時影響各個器官的功能,如頸梗膊痛、心跳加快,甚至「透唔到氣」。記者:梁麗兒精神科專科醫生潘雲凌表示,當血清素、多巴胺失調,各組神經線會變得敏感,常見如腰部或肩膊肌肉神經線,誤以為遭外界攻擊、進入「作戰狀態」,引起肌肉繃緊及疼痛等症狀,故壓力大人士容易受周身痛,或出現胸口不適包括「透唔到氣」、心跳快、出汗等不適。壓力大引起的情緒症狀包括心情低落、緊張、焦慮或容易忟憎,當事人或身邊人都可察覺,但身體症狀則未必人人留意,甚至當成其他疾病處理。潘指,臨床上逾半求診的情緒病患者,都會因身體症狀懷疑自己有心臟病、腦癌或胃出血等,繼而進行多項檢查,包括做心電圖、腦部磁力共振、照胃鏡或化驗癌指標,但卻沒有發現,部分人甚至向多個專科求診及做檢查,花費不少金錢,但找不到原因。潘建議若感到工作或生活有壓力,同時出現失眠等身心症狀,不妨先做腹式呼吸、肌肉鬆弛等練習,嘗試減壓,觀察症狀有否紓緩。有壓力或遇到問題宜找家人或朋友傾訴,建立嗜好,不但可擴闊社交圈子,投入興趣均有助減壓,如性格內向人士可學習攝影、繪畫或樂器,好動型則挑戰學習一種新運動。帶氧運動如跑步、游泳或做gym,持續15至20分鐘,大腦物質「安多酚」的分泌會增加,有助減壓及產生愉悅感覺。【八大與壓力有關的身體症狀】1.失眠2.無胃口3.周身痛4.胸口不適如透唔到氣、心跳快、出汗5.暴瘦6.腸胃不適如經常肚痛、便秘、腹瀉或胃痛7.容易疲累8.頭痛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潘雲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05/19283869
美10月加息無望 中港股齊茘 港股成交回暖 分析:小心24000點止步
1 :
GS(14)@2015-10-17 10:26:4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6/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美國褐皮書指,美元升值對美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10月加息機會跌至只有2%。加息無望下,昨日亞洲股市全面做好,滬指升2.3%,衝上3300點水平,創近兩個月新高;恒指大升逾400點,成交增至907億元。市場人士指出,內地早前公布的經濟數據欠佳令減息降準機會增加,雖成為港股此輪反彈動力,但料A股仍然無運行,港股反彈難以持續,料恒指升至23,500點至24,000點將遇較大阻力。
广告
明報記者 顧冷冰、廖毅然、陳子凌、湯珮然
昨日金管局再向市場注資73.63億元,已是自9月以來金管局第17次注資,合計注資規模達1008.3億元。
金管局9月以來注資逾千億
港股昨日高開227.5點,完全收復前一日失地,在A股做好之下,恒指愈升愈有,高見22,940點,最終收報22,888點,升448點或2%。全日成交907.7億元,較上日高出約185億元;國指升2.11%至10,552.93點;夜期收市報22,905點,較日間期指跌7點。
A股方面,滬指重上3300關,收報3338點,升2.3%;深指升3%。兩市成交額共8258億元人民幣。
港交所重返200元
濠賭股雙雄銀娛(0027)和金沙(1928)成為昨日升市火車頭,分別為恒指貢獻20點升幅。而港交所(0388)股價也顯著上升4.4%,重回200元之上,收報205.4元。中資金融股同樣跟進發力,中國人壽(2628)升3%;平保(2318)升2.2%;中行(3988)升2.5%,券商股中信証券(06030)亦升3.4%。
羅家聰:僅反彈非升市 不宜追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中國及香港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指出,港股昨日升勢主要由市場對內地減息的預期帶動。她認為,內地早前公布的經濟數字遜預期,或短期內觸發內地減息降準。「之前內地不減息,是由於憂慮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同資本外流,最近人民幣已經企穩,加之外匯儲備流失亦較預期放緩,創造了減息時機。」不過,她認為A股難有起色,港股升幅亦有限,23500點附近會有很大阻力。
外資棄A股 後勁料弱
而交銀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同樣認為恒指炒上是市場憧憬「放水」,但他認為此輪只是「反彈」,並非「升市」,他不建議投資者現時追入股市,因為恒指已經累積一定升幅,而上行則會受限於24,000點。另有外資投行人士透露,外資已幾乎放棄A股,且內地自身場外配資清理後,上升動力亦見減弱。故相信A股無運行,拖累港股也難以持續向上。
【健康online】咬手指減壓得唔得?小心咬完更閉翳
1 :
GS(14)@2015-10-23 07:41:52緊張時不停咬手指,無所事事又搣手指,影響外觀與社交,精神科醫生表示,咬手指、搣手指、咬唇等小動作,與緊張及焦慮情緒有關,通常自小養成,家長可教子女玩吹泡泡、吹紙巾等遊戲,學習呼吸減壓技巧,甚至帶手套或手指貼膠布,幫助小朋友戒掉「玩手指」習慣。記者:梁麗兒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表示,咬物件為身體帶來刺激反應,可幫助人放鬆,減低緊張和焦慮,但並非健康的減壓方法,「學生諗唔到嘢,緊張、焦慮時就咬筆、咬指甲,咬完後覺得舒服啲」。他指,一旦養成習慣便難改掉。臨床上有部分焦慮症或有焦慮症狀人士,會有咬手指習慣,不少人咬到手指破損流血,或指甲不齊整,影響外觀。黎指,曾有年約10歲的求診女童,因學業壓力大患上焦慮症,每當考試前夕便腸胃不適、發惡夢,經常夢到自己考試「捧蛋」。她在父母陪同下求診,左邊眼捷毛被完全掹走,部分眼眉毛也消失,因同時有掹頭髮問題,部分頭皮的頭髮明顯疏落,要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要踢走減壓惡習,首先要提升個人的抗壓能力,預防過度焦慮,學懂身心放鬆。黎建議家長要為子女安排減壓活動,例如一起做運動,面對考試測驗應提早準備,例如分段進行,避免臨急抱佛腳時加劇壓力。家長也要為子女進行客觀評估,平常心看待子女成績,不要與人比較。家長也可以與子女一起玩吹泡泡遊戲,或吹紙巾放鬆練習,學習控制呼吸與鬆弛,改善緊張時呼吸太快、太急促問題,「吹泡泡時吹慢啲、吹大啲,從而學吓慢慢呼吸、深呼吸,學習係緊張時放鬆,避免咬手指或咬物件」。黎指,做吹紙巾放鬆練習,可用鼻子慢慢吸氣,用口慢慢呼氣吹紙巾,幫助放鬆身心。黎稱,要避免咬指甲,建議用手套幫手,經驗顯示病人通常連續1至2星期戴手套,可改掉上述習慣,外出時在手指貼上膠布也是另一有效方法。有些家長會為愛咬手指的子女塗藥油,但此舉為懲罰性做法,相信效用不大。另外,塗潤唇膏既可預防咀唇乾燥,也可減輕咬唇習慣。【8大緊張焦慮時的古怪惡習】‧咬指甲‧搣手指‧咬唇‧咬筆或咬眼鏡耳柄‧不停「翹頭髮」‧周身摸‧捽手指‧掹頭髮、眼眉毛或眼捷毛【踢走惡習秘訣】‧尋找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如跑步、跳舞‧用吹泡泡、吹紙巾遊戲學習鬆弛自己‧愛咬手指人士可帶手套或手指貼上膠布‧及早和有計劃地準備大壓力事件如考試測驗‧塗潤唇膏改善咬唇習慣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23/1934448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