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達 銀幕上的精英大師 2016-08-05
1 :
GS(14)@2016-08-07 02:27:18http://skypost.ulifestyle.com.hk ... %A7%E5%B8%AB/225331
【晴報專訊】 作為港人的搞笑集體回憶,「達哥」吳孟達轉眼年過60。前年因心臟衰竭,命懸一綫,令他深深體會到要為身邊人養好身體。閒時喜歡入馬場賭下馬仔,小賭怡情,身體狀況好轉後接拍了電影版《導火新聞線》,以炸彈狂徒身份貫串劇情發展,角色絕對是老馬有火。
經歷一場大病,半隻腳曾踏進鬼門關,眼前的吳孟達事事以身體為先,接job要先認真考慮。「最緊要時間、價錢及環境合適,還要拍得舒服先會接。」
今次參與新片《導火新聞線》做大反派,除了各方面條件優厚外,達哥認真表示:「想試下可不可以再演一些激情的角色。」由他飾演的譚銳智,女兒慘遭姦殺,兇徒卻逍遙法外,他遂在電視台設置炸彈、發動綁架,實行用自己的方法報仇。「其實反派有好多原因:他當時情緒不正常,令他做出一些『霹靂』行為;亦因為法律制裁不了壞人,迫使他一念之差做出綁架事件。」
堅持=專業
昔日在周星馳電影中的「三叔」,如今扮演悲劇人物,一樣過足戲癮,達哥認為無論演任何角色,最重要在事前設計好角色性格。「好彩劇組在一星期內集中拍攝我情緒激動的戲分,給我困在錄影廠,將自己綁在角色裏。」達哥指拍攝期間拒絕外出玩樂,雖然辛苦,但「如果離開了角色情緒就唔好睇。」可見大師對每個角色的堅持。
其實達哥與戲中女兒並沒同場,但他自行要求到拍攝姦殺戲現場探班。「那場戲我冇份拍,但我想去見見她,與她影相、傾偈,才可以投入做她的老竇。」現實中的達哥同樣育有一女,問他拍攝時有否想起愛女,達哥就一口說不。「有些人會用代入方法,但我絕對唔會,根本是兩個唔同的人。」
北望神州逾十年,達哥屬最早返內地發展的藝人,但他近年似有回流之勢,在《導火》之前先後客串港產片《香港仔》和《竊聽風雲3》。一切決定皆源於關注身體。「內地(拍戲)好多時都要求留一至兩個月,我唔想(時間)太長,太操勞。我都要賺錢,但不會甚麼都拍,現在心態是會揀擇多些。加上我好喜歡近兩年的悲劇角色,比較寫實和本地一點。」
老細≠老襯
此外,達哥提到內地流行網絡電影,監管少、市場大。「花三、五元睇一套(戲),個個拿着手機按幾下就睇幾套,所以最普遍的都有兩百萬點擊率,受歡迎的可以去到幾億。」他直認有不少人找他拍這類戲。「每星期會有兩、三個電話打來叫我拍,甚至想將我放在預告片吸引觀眾,拍攝時間短、價錢好,但我都沒有答應,因為怕做壞自己招牌。」
達哥認為若然要拍,倒不如自己投資,控制好質素。他理解這種態度會很難找戲拍,卻重申:「要劇本好,又要舒服,仲要價錢好。邊有咁多老襯,呀唔係,係老細呀!」冷不防在訪問尾聲示範招牌喜劇感。
撰文:杜明欣
攝影:Lego
編輯:陳禮恒
設計:Alex
【大師講鬼故】男友被鹹濕鬼上身經常苛索要性交
1 :
GS(14)@2016-08-16 06:28:05今日七月十四,當然要聽下鬼故,電影《魕異》嘅法學顧問泰國法科趙師傅同大家分享兩個佢遇過嘅故事,師傅話佢哋嘅門派都主張用「驅」鬼,而唔係「滅」,佢話:「我哋相信眾生平等,唔係做錯少少嘢就要滅人呀,人偷嘢都係要死咁嚴重。唔係好似做戲咁下下都殺鬼,我哋勸喻方式同靈體講數。」師傅曾經有大戶人家,死咗嘅大婆唔滿意細婆嘅新抱有孕,驚佢分多份身家,所以成日搞大肚婆,趙師傅話:「最後大婆嘅鬼魂提出要放生5,800條魚,仲要唔可以死一條,係好難,不過當事人話做得到,放生之後真係冇事。」趙師傅話遇過單既恐怖又好笑嘅驅鬼事件,有一次有對年青男女去完旅行之後,返到嚟發覺男朋友性情大變,經常苛索要做愛,搞到女朋友不勝其煩,趙師傅話:「有一日個男仔去到女仔屋企話要,嗰女仔覺得唔對路好恐怖,鎖埋度鐵閘唔畀佢入屋,嗰男事主急到用雙手扯開鎖咗嘅鐵閘,扯到鬈晒,我睇到張相都打個突,覺得呢啲唔係人做到嘅嘢。」師傅後來見過個男仔,發覺佢成個人麻木晒,淨係諗住一樣嘢,見到乜嘢人都唔理,後來發現佢哋旅行住間酒店,有隻男鬼睇中咗個女仔,就上咗男仔身借佢嘅身體去發生關係。師傅講返嗰次驅鬼都斷斷續續搞咗一段日子,因為隻鹹濕鬼趕完又返咗嚟幾次。場地:暹茅法術研修會戴莎莉化粧:Ming Wong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16/19738238
【香港遺產】作品印銀紙渣打無通知? 拜見街頭圖章大師
1 :
GS(14)@2016-08-21 08:11:42Jason帶同見面禮拜見大師,他用橡皮雕出師傅雕刻時的專注。
舊=廢,是很多思歪官員的想法。香港除了經濟發展,還是經濟發展,很多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寶藏,例如文物、古蹟都要讓路。大大座有歷史的建築話拆就拆,沒實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表演藝術、風俗、節慶、手工藝,更容易式微,甚至無聲無色地消失。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多達480項,很多都與我們的生活很貼近,例如鹹魚製作、蛋撻製作等、粵語、跌打、貼揮春、盆菜等等。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的黃凱欣(Hedy)今次帶大家認識其中一個「非遺」項目──印章雕刻技藝。她帶同雕刻懷舊橡皮圖章的年輕人郭宇諄(Jason)到上環被稱為圖章街的文華里,找「半閒山館」的吳錦泉師傅交流。其實你可能每天都帶着吳師傅的作品出街,事關渣打銀行2010年版的100元紙幣,上面有個十五疊篆書印章,就是師傅所雕。驟眼望只看到一些線條,完全根本不知在雕甚麼,原來此乃源自宋代的官印字體,通常填滿印面。經過師傅解說,才知是渣打銀行四個字。慧根欠奉的記者看上半天終看出端倪。原來作品被用在銀紙上,師傅跟其他市民一樣,從電視知道。「電視睇到有新銀紙出,心諗點解張100蚊紙上面個印咁熟面口,睇真先發現係自己的作品,好有滿足感。」銀行沒告訴師傅會印在紙幣,他當作一般印章去做,當然也沒很多人知道這出自師傅之手。「做一個圖章出來,唔係講求回報,不需要人人記得你。這是緣份,唔使咁計較。」
「非遺」圖章經過師傅敲鑿(圖右),印邊的崩缺顯出更古雅的味道。
你有留意100蚊紙上的這個複雜的十五疊篆書印章嗎?蓋出來才會看到字的正面。
大方的師傅,笑瞇瞇地向Jason示範雕刻技藝。師傅雕「非遺」兩字,選擇半陰半陽,也即是半凹半凸,很有古樸味。Jason非常認真在旁觀察及提問。「師傅响個腦度已諗好要點做,可以就咁在石上起稿,好犀利。」他也曾經膽粗粗雕石,卻不斷滑刀,甚為佩服師傅用時間練成的身手。完成雕字後,師傅更特意在印邊敲鑿出崩缺,製造缺憾美。「嗰種缺憾美,機械做唔到,做到都係霎眼嬌,唔耐看。」微妙的分別,手藝人總是執着,仍舊堅持。拜見大師,Jason當然不會兩手空空,他事先把師傅雕刻的神態雕了出來,還用相框把橡皮圖章鑲起,神髓捕捉得很好。師傅開心地說:「個樣比例畫得好靚,髮型各方面都好好。」他還說要長放店中當招牌。他還給予Jason意見,希望他更進一步。客氣的師傅突然攞鎖匙開櫃,我們已嘩聲四起,然後他從中拿出一塊瑞獸美石,送給Jason鼓勵他試試雕石。
Jason成立品牌「手作J-橡皮印章」,希望用輕鬆方法,讓更多人認識昔日的香港,把東西留存下去。
《賭神》海報雕得太好了吧!
Jason喜歡雕刻老香港事物,《賭神》海報、舊式婚宴廣告、小學生功課簿後的九因歌,非常精細。他把印章拿出,連師傅都拍手讚好。Hedy:「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很重要的特徵就是世代相傳,同埋不斷再創造。看到兩代雕刻師傅的作品,發現呢門手工藝可以好生活化,仲可以好有趣!」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將跟吳師傅開辦工作坊,讓更多人落手試雕,因為實踐,就係保育。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劃-印章雕刻口述歷史工作坊日期:22/10查詢:非遺通勝Facebook專頁記者:葉青霞攝影:劉永發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21/19744339
睇中日情愛大師作品熱爆內地中資買起渡邊淳一文學館
1 :
GS(14)@2016-09-11 05:46:41中日兩國關係緊張,但無礙兩國文化交往。日本情愛大師渡邊淳一受中國出版界追捧,其家鄉北海道的「渡邊淳一文學館」,近日被中國國企青島出版集團買起,連同內裏展品──資料和原稿,將被「擴展經營」。
位於札幌市區的「渡邊淳一文學館」於1998年開館,展品包括渡邊的備忘錄、原稿等。文學館由日本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設計、大王製紙第二代掌門人井川高雄持有,二人都是渡邊淳一的「酒友」。日媒報道,日本大王製紙公司透露,上月將渡邊淳一文學館的全部股份轉讓給青島出版集團,雙方將於本月20日在東京舉行簽字儀式,未對外公佈轉讓金額。青島出版集團日本書籍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渡邊淳一的作品在中國廣受歡迎,希望有興趣的讀者親自前往並產生親切感。
憑《失樂園》爆紅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網指,青島出版集團是以現金方式,一次過向大王製紙收購渡邊淳一文學館100%股權,並將逐步增加文學館經營範圍,深化渡邊淳一作品的版權合作。青島出版集團涉足圖書、報紙、期刊、電子、音像、網絡、影視領域,近年積極「走出去」,聲稱要利用國外企業講述「中國故事」,被授「全國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渡邊淳一一生專著「談情說性」,作品主題圍繞婚外情、不倫之戀、兩性互動、老年性愛、甚至性無能,在中國被稱為「情愛大師」。當年日本電影《失樂園》因風靡一時,引起中國讀者對原著作者渡邊淳一的興趣。然而,1998年《失樂園》首次在中國出版時,書中的性描寫全部被刪,經多次再版,直到2010年中文全譯本才問世,正版銷量就達幾百萬本。渡邊抱怨過自己的書在中國被盜版太多,甚至連官方出版社也未經許可就出版他的作品,他曾就此起訴三家出版社侵權。日本《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1/19767101
陳志雲 大師說《比亞》,領悟是一種操練 2016年10月07日
1 :
GS(14)@2016-10-09 23:16:26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32294
訪問陳志雲,不愁沒話題,嚴肅論政、評時事;笑談電視、電台風雲;深情細說人生信仰,他都應付自如。今次,志雲大師要說的是「比亞」,不是搞爛gag的「髀罅」,而是逝世400周年的文學巨擘莎士比亞,他將於月底首度參演舞台劇《莎士對比亞》(下稱《比亞》),過了人生大半場,才實現大學時的夢想,大師不嫌太遲,未正式踏上台板,他已經莎翁上身,不時引經據典,透過演繹戲劇大師的心路歷程,來跟自己對話,他語重心長地說:「領會,需要操練」,生活經歷就是操練場景,從官場轉戰傳媒機構,由幕後高層走到幕前做主持,一場糾纏6年的官司,箇中領悟,只有當事人自知。
文:許惠敏
圖:陳奕釗、林俊源
髮型:MICHAEL LAM I hair
場地提供:富豪九龍酒店
追夢,沒有太遲
訪問當日,商台首席智囊陳志雲(Stephen)早已準備就緒,在等候布置場地期間,做慣主持的他主動破冰,掛著笑容跟記者閒聊;訪談期間,一貫談笑風生,三句不離莎士比亞,自發談起莎翁成疑的性取向,聲言要跟他一樣在私生活上留白,志雲大師,非虛有其名。舞台劇與Stephen,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質淵源甚深,在港大主修語言學的他,同時亦兼修舞台製作,導演、布景、道具、化妝、演員都做過,曾是學界舞台的活躍分子。畢業後,事業平步青雲,舞台演出成為那些年的舊事,直至早前,一位孩童提問,「你的夢想是甚麼?」勾起Stephen的封塵記憶,「那時,我立即click起,要做個專業的舞台劇演員。」不久,因緣際會,他接到參演舞台劇的邀請,一度猶豫,57歲才起步,是否遲了點?思前想後,了解自身限制與認定心底所願,「沒甚麼太遲,有起點總比不做好,當然一定不會像年輕時容易,但若與同年紀的人比較,我可以做得更好,所以,視乎你對自己的要求。」鍾愛表演藝術,難得有機會踏上舞台,Stephen決定豁出去,一切就由《比亞》開始,他坦言渴望踏上舞台做粵劇,「即使是小角色也不緊要,反而不敢演重要角色,因為容易露底。」這齣莎翁的舞台劇,將於新光戲院公演,他首踏台板便是一個屬於粵劇的舞台,別具象徵意義。
人生如戲,上、落台有時
舞台恰似人生,老生常談,由大師說出,別具意義。舞台劇演出,相同的劇本,演員的表現,往往受對手與演員的互動所影響,「即使作了最好準備,也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在整個表演藝術裡,演員的應對和執生,很有挑戰性。」人生又何嘗不是?總有意料之外,他有感而發,「就如莎士比亞所言,舞台就像人生,人人都是演員,一人飾演不同的角色,有上台和落台的時候,人生如戲就是這意思。」早在任職政務主任期間,已掛著「韋家晴」的藝名,在咪後主持港台節目,先後加入商台與無綫,既是傳媒機構高層,又曾主持清談節目《志雲飯局》,現時每朝開咪主持《在晴朗的一天出發》,上台落台,正好對應Stephen的人生,「我喜歡政策釐定的工作,也愛落手落腳,到人生這階段,已不止是下半場,大概過了三分二,甚至是差不多了……」說罷,他哈哈大笑,談生死,沒忌諱,「我現年57歲,若跟媽媽一樣,65歲過身,便只剩下不足10年,即使跟爸爸在76歲離世,只是再多10年時間,我覺得管理工作已做夠,想嘗試不同的工作。」
不是低潮,是考驗
《比亞》以呈現莎翁創作低潮的心路歷程為主軸,為飾演莎士比亞的志雲大師,提供省思人生的機會。2010年的涉貪案,雖已於去年底判罪成,Stephen向終院提出上訴,纏擾6年多的官司仍未解決,怎樣度過人生低潮?「我不會稱為低潮,而是人生的一個考驗,雖然歷時很長,但也有正面意義,我相信今天所說的鼓勵說話,應該較從前更有力,因為經歷過更大的困難。」不過,大師坦言,曾自問若沒有這場官司,人生會否活得更精彩?最終,他的領悟是沒可能比較,「因為是兩條路,我已行了這條,不能再想選另一條是否好些,繼續活在不能比較的世界裡,有更多埋怨,不會令自己開心。」沒法改變已發生的事情,個人的心態卻可以影響事情的發展,「你對它的態度改變,影響情緒,情緒影響與人的關係,這些關係影響你前路。」身居要職的大師,保持心境開朗的秘訣是照鏡,「每天起床,我必定會笑著對鏡說『你今日狀態很好,有得返工喇,又可以開心!』」
假如遇上心情低落的日子,他會刻意穿鮮色衣服,抖擻精神,他叮囑:「愈唔開心愈要打扮,增加自信,別人看見你的鮮色衣服,覺得開心舒服,留下正面印象,態度也會正面,說起來很膚淺,but it really works!」
活在當下的領悟
過去無法改變,把握今天,才能面對那未可知的將來,道理看似顯淺,從領悟到實踐,是漫長的進程。現正密鑼緊鼓地排戲的Stephen,投入戲劇世界,猶如自我對話,他突然以「韋家晴」的聲線唸起台詞來,「最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最深的回憶,也有淡忘的一天,最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時,最美的夢,也有甦醒的一刻,既然沒有東西留得低,為何有東西捨不得?」這是莎翁與情人難捨難離的情景,令想起自己對活在當下的領悟。中學時代的Stephen,自覺資質有限,必須將勤補拙,「那時我返天主教彌撒聽道理,經常想著讀書和功課,有次神父說要放低其他事情,全神貫注活好這刻,叮醒了我,正是活在當下的道理。」然後,在中學畢業那年,他記得看過一張海報,寫著「昨日是一個夢,明日只是一個幻象、但每一個今日能夠令昨日變成美好的夢,每一個明日成為一個充滿希望的幻象」,至今,Stephen仍牢記腦海,他說:「近日排戲,讓我將幾件事串連起來,感受很深。」連番引經據典,Stephen說喜歡背誦金句,全賴死記硬背的讀書日子,「坦白說,當時真的不明白,漸漸卻又懂得應用在日常生活裡。」他認為,領悟道理跟背誦、學唱歌或踏單車一樣,都需要多多操練,「點解有些人對事物的觀察好像比自己深入?因為他多練習,學習去解讀。」practice make perfect,信奉基督教的Stephen,明白外界對信徒的期望較高,基督徒不是聖人,所以更要操練與上帝溝通,學習向上帝交代。
寬恕,是對自己的釋放
經歷風雨,處之泰然,是大師予人的感覺。原來,他也有氣上心頭的時候,「當時年少氣盛,仍在做公務員,知道有位秘書小姐在我背後說閒話,我很憤怒,於是直接質問她,嚇得她哭了出來……」事後,他發現發洩了不滿,令人難受,卻自覺不開心,便反問自己是否應該寬恕原諒?翌日,他親自向對方道歉,反覺釋懷,「其實這也不算得偉大,甚至可說是自私,別人傷害了你,無理由因為對方的錯誤,令自己不開心,寬恕是要令自己釋放。」不過,作為公眾人物,外界的抨擊是排山倒海而來,要自我檢討之餘,更要面對無的放矢的批評,難免影響情緒,大師直言:「當然講就容易,尤其幕前演出,情感特別豐富,關注別人對自己評價,存在價值往往在於別人的掌聲多少,頗難取得平衡!」他坦言,需要時間過度,在涉貪案發生後,同事朋友為他留起一大疊報道,曾經試過做鴕鳥,「當時我覺得未作好心理準備,便決定不看那些不符事實的評論,因為影響情緒和生活,而且也不是必要知,請朋友告知必要的資料便可。」
今日,大師自言已作好準備,笑看風雲,只待閒時便會逐頁翻開,「這是我的歷史,要尊重發生過的事,就像香港殖民歷史,所以不需要換掉皇家郵筒!」大師幽政府一默之餘,也不忘藉《羅密歐與茱麗葉》寄語港人,劇裡兩大家族的仇恨紛爭,終在一對青年男女殉情後,才達致和諧,「其實大家都已為撕裂付上沉重代價,是否需要更大的撕裂才能團結?」他對香港的前景,仍抱樂觀態度,「只要大家能放下私人的議程,真心把香港利益放前面,我們無理由做不到,總能向前走,即使只是一步。」
【動畫】30萬聘氣功大師「餓死」癌細胞卵巢癌婦最終病死
1 :
GS(14)@2016-10-15 12:11:40一名61歲姓張的婦人,去年底被確診患上卵巢癌,在全國各地大醫院求醫,及後她在朋友介紹下,找到一名在湖南中牟的「氣功大師」,他稱只要30萬元(人民幣.下同)、5次療程就可以「餓死」癌細胞。可是,氣功大師要劉女長期辟穀、喝大量薑湯,讓她暴瘦,最終不治。張女前年8月開始感到不適,去年11月在多間醫院確診是卵巢癌末期,無法動手術。這是她開始四出尋找民間偏方,期間正好有朋友稱湖南這名氣功大師「甚麼病都可治好」,翌日便找大師求醫。大師亦很「老實」,稱30萬元、5次療程,不打針,不吃藥就能餓死癌細胞。張女於是要丈夫將錢轉給大師,然後跟指示做療程。療程除了按摩,包括喝大量濃薑湯,穿熱敷衣,還用一種不知名的黑藥膏,大面積貼敷在腹、腰、背部,還用一種自稱專門化瘤子的芳香油。由於張女士沒吃藥,承受很大的痛楚,天天難以入眠,體重急跌10公斤、骨瘦如柴,十分衰弱。張女此時才懷疑「大師」的療法,但若想恢復治療亦為時已晚,她於今年7月19日病逝。她的丈夫亦無法再聯絡上大師。有內地專家稱,氣功僅是中醫治療中一個輔助手段,完全靠中醫來治療癌症,是不可想像的事。廣州參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5/19801734
LEGO各地覓認證大師助推廣
1 :
GS(14)@2016-10-22 22:27:42LEGO公司成立逾80年,身為全球最具影響的公司,卻一直沒有上市,而是由The LEGO Foudation和創辦人家族私人持有;2004年靠行政總裁Jorgen Vig Knudstorp扭轉面臨破產的危機,2006年起業務更一直有雙位數增長。在差不多那段時間,LEGO開始在全球各個地區物色擅於LEGO創作,並有商業觸角的人士頒發專業認證資格,成為樂高專業認證大師(LCP),在各地區推廣及協助LEGO發展。有指當年LEGO因獨營太多項目致債台高築,現透過跟不同夥伴合作,轉移風險,達至雙贏局面。本港LCP洪子健(Andy)直言,LCP的誕生是因利成便,某程度上LCP是該地區的代言人,「LCP唔只係要砌LEGO叻,仲要當係一盤生意咁做,透過我哋嘅創作搵商機,宣傳品牌同時養活自己」。他透露,有時LEGO公司會轉介工作予他們,而自己接洽工作前,要得到LEGO審批,確保成品跟品牌理念一致。其實Andy自小是一名LEGO迷,在成為LCP之前,是一名華資行經紀,因工作壓力大,加上2008年金融海嘯,決定找一份收入相對穩定的工作,因緣際會成為LCP,LEOG認證店的彌敦說街景及澳門新濠影匯LEGO模型亦是出自他的創作,被問到收入是否可觀,他謙虛地回應「我有兩個女,叫做足夠支持一個小康之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2/19808238
【大師訪港】定格動畫富有特色大師:電腦動畫無法取代
1 :
GS(14)@2016-11-25 07:37:41Ian多次推薦其精心設計的狐狸先生電單車模型,說小孩子必定喜歡。
「我曾經也是孩子,而我仍然擁有一顆童心。」其實無須多說,他略帶稚氣的笑容、澄澈明亮的眼神,還有偶爾裝出的趣怪表情,早已說明這點。身為定格動畫人偶製作大師的Ian Mackinnon(Ian),是人偶及動畫製作公司Mackinnon and Saunders的創辦人之一,曾參與多部動畫及電影製作,如《郵差叔叔派特》、《企鵝家族》和添‧布頓的《怪誕屍新娘》等。對於他來說,能夠每日與人偶工作,是夢寐以求的事,「當人偶如擁有生命般,在螢幕上以定格動畫說故事,這是不可思議,卻可行的事情。」
Ian自小為人偶著迷,兒時最愛看的人偶動畫是70年代的《Clangers》。誰知40年後,《Clangers》官方原著決定重製動畫,竟邀請Ian團隊參與製作人偶,令Ian喜出望外,「這是孩童時代留下的感覺。每當看到這些玩偶被賦予生命,就被迷住了,感覺很神奇。」著名導演Wes Anderson正是看中其匠心獨運的手藝,決定與Ian團隊合作拍攝《狐狸先生無得頂》。《狐狸先生無得頂》是英國兒童文學作家Roald Dahl的經典作品,其電影不但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片」提名,更是Ian的得意之作。適逢Roald Dahl誕生百週年,Ian專程帶同一系列模型珍藏來港展出,包括動畫拍攝的狐狸先生人偶模型、手稿等,與香港人過聖誕。不完美的人偶動畫自有其特色
Ian和我們分享拍攝時的最大困難,竟是令人偶毛髮自然擺動。原來當動畫師控制人偶走動後再靜止時,人偶毛髮也會因而靜止,讓動作欠自然。於是即使人偶在靜止姿態,動畫師都會向人偶輕輕吹氣,令毛髮擺動,讓整套電影都有微風輕吹角色毛髮之感,「Wes是定格動畫迷,衷心欣賞手製動畫的不完美之處,例如即使電影要用不同尺寸的人偶拍攝,他會讓觀眾注意到這點,這是電影一種視覺上的幽默。」手製動畫人偶程序相當複雜,由手繪素描、雕塑初模、製作模具、製作骨架及機械頭顱,到上色、貼上毛髮、設計服飾,整個拍攝過程得用上數千個人偶,花了Ian團隊整整一年時間才完成角色製作,「手製人偶有其極限,受材料的物理特性所限,因它們用織物及金屬骨架製成,動畫師不能強行彎曲它們。」既然人偶動畫有這麼多限制和不完美,為何在電腦動畫為主流的年代,仍然堅持製作人偶定格動畫?「那是一名動畫師,負責一個人偶的一次表演,不能像電腦動畫般回去作出修改。」Ian認為,雖然電腦技術確實厲害,但在數碼年代,人們往往忙於用電腦,忘了繪畫、玩黏土所帶來的簡單快樂,「20年前,人人都說當電腦動畫漸成主流,定格動畫會完全消失;但20年後,我們仍在做定格電影。電視沒有取代舞台劇,照片也並未取締圖畫。定格動畫自有其特色。」你又有多久沒有放下手機及電腦,感受一下繪畫、玩公仔的簡單樂趣?「狐狸先生無得頂地下聖誕饗宴」日期: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1月2日地點:ELEMENTS圓方金區1樓記者:封愷瑜攝影:徐振國
經歷了整個拍攝過程的狐狸先生已飽經風霜,仍然來港作首次展出,喜歡他的朋友不要錯過。
設計師繪畫的狐狸先生素描。
雕塑師用黏土製作的人偶立體初模,並將如毛髮相同厚度的黏土移走,以標記貼上毛髮的位置。
工匠於人偶頭顱裝上機械部件,令人偶可模仿人類的面部表情,如顫動鼻子、齜牙咧嘴、皺眉、大笑等。
以矽樹脂製作的頭部有彈性,能夠隨機械頭頭顱做出不同表情。
Ian於ELEMENTS圓方設計的聖誕裝飾,將電影中的聖誕盛宴及每個角色以真人比例呈現,與8米高的聖誕樹相輝映。
一旁放有Roald Dahl讀本的圖書屋,是Ian希望可讓小朋友隨意坐在地上、閱讀這位偉大作家小說的悠閒一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5/19844858
浪漫月巴睇90s - 月巴氏 夢遺大師,不麻木的夢。 2016年11月25日
1 :
GS(14)@2016-11-28 00:01:28http://www.am730.com.hk/column-339150
在劉以達Facebook專頁,看見他和明哥的一張合照:二人身後的馬路沒有天使,只見多條行車線,都塞滿了目的地不同的迷惘夜車。
1.2016年,達明出道30周年。
2.回到二十年前的1996年。「達明」拆夥後,黃耀明已推出了他個人音樂代表作《愈夜愈美麗》,劉以達也大膽呈獻了他演藝事業堪稱最重要的一句對白——「大~夫~」
3.那是農曆新年。記得我在沙田娛樂城唔知邊間戲院裡聽到這句「大~夫~」(配合埋那個擘開雙髀的動作)時,真的,笑到嘔電(我專登用番一個比較90年代的形容)。
4.講真,即使沒有了劉以達的情報人員角色,依然無損《大內密探零零發》的好笑(我一直認為這是完成度最高的周星馳電影),但有咗,又的確Add了Value——這肯定是90年代香港電影名場面之一,也構成了很多人記憶中的「劉以達」形象。
5.是的,一位在80年代中寫下那麼多動聽有型(兼且而家聽番依然不過時)歌曲的音樂人,在很多人記憶中,就只剩低一句「大~夫~」(以及那個擘開雙髀的動作)。
6.你可能會立即補充:Hey,仲有一代高僧「夢遺大師」喎。千萬不要數漏,因為方丈好小器……Yes,同年年尾,又是沙田娛樂城,又是唔知邊間戲院,當我睇見呢位夢遺大師怎樣令食神度一切苦厄,頓悟,終於煮出一碗集合一切塵世悲苦的黯然銷魂飯時,我再一次,笑到嘔電……而「夢遺大師」,也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其中一位最重要角色。從此得出了一條算式——(大~夫~+擘大對髀)x「夢遺大師」=劉以達。劉以達的音樂人身份,彷彿消散了。可悲嗎?外人如我看在眼裡,是戥佢可悲的。
7.同一年,在《大內密探零零發》和《食神》之間,在哀怨地叫「大~夫~」和變身成「夢遺大師」之間,劉以達推出了一張極.重.要專輯,《麻木》。
8.《麻木》不是劉以達在「達明」拆夥後第一張音樂作品。1993年,他就以「劉以達與夢」名義推出了一張《末世極樂》,此外又為《誘僧》配樂,並獲頒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以及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90年代初,香港電影曾經頗重視電影配樂,重視到會專誠推出收錄配樂的Soundtrack)。音樂上,《末世極樂》是劉以達多元音樂範疇的一次延續,而且,有極明確主題——不是談情說愛,而是(竟然)在回應97來臨,甚至把將這個將來臨的時刻,與末世連上。無奈,那位單字一個「夢」的女聲,實在承載不了這主題,跟劉以達式音樂也夾不來,好似你有你彈佢有佢唱咁。
9.《麻木》不再由一個人唱晒。歌者包括:關淑怡、王菲、胡蓓蔚及黃秋生等——以及劉以達本人。音樂上,以東方樂器x西方搖滾結合成不能被輕易分類卻又好聽而絕不媚俗的歌曲(王菲《流星》和關淑怡《繾綣28800 BPS》好聽到核爆);而主題,則由《末世極樂》的香港處境,擴展到生活世界與人的關係:(當年冇歌手會唱的)環保議題、人類永恆(滿足不了)的慾望、人的自處等等;有些主題處理,事隔廿年後聽,是有點稚嫩(例如對環保問題的切入,不過歌詞唔係由劉以達填),但置放於1996年香港,超前,廿倍。
10.誰不想Keep住有型?回看《麻木》裡、黃秋生主唱的《變身》,劉以達的歌詞這樣寫道:「變換無定世事難料/轉換形象最後睇你」——當你明明很嚴肅,但世人似乎懶理你的嚴肅,何妨轉換一個搞笑形象,畢竟嚴肅還是搞笑,都可以是認真的表現。外人點睇,理唔到;最重要是,由始至終,自己沒有變得麻木。(至於日後劉以達信了教,推出福音音樂,則是另一種回應世界的方式。)
90年代,可能是我們最後的快樂時代。
撰文:月巴氏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atmoonba
blog:
http://fatmoonba.blogspot.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
二五中環 萬南 波浪大師 重出「缸湖」
1 :
GS(14)@2016-12-04 23:25:27http://www.metrodaily.hk/metro_c ... %e6%b9%96%e3%80%8d/
有波浪大師之稱嘅許沂光(圖),退隱缸湖已經好幾年,同紅顏知己長住中山別墅歎世界,萬南都曾經獲邀去過參觀。幾年過後,最近知道大師重出「缸湖」搞金融機構,幾年冇見,原來已經70歲,變得滿頭白髮,不過依然好精神,見佢新公司向證監會攞齊1、4、5、9牌,就睇得出規模係大製作。
年紀輕嘅股民,未必聽過波浪大師嘅名,但萬南咁講,老許係圖表派嘅一代名將,好多依家睇圖數浪搵食嘅缸湖老年或中年戰友,唔多唔少都係睇佢文章學嘢,由於扑中幾次大浪,奠定大師地位,唔少人畀月費收聽佢分析,據聞當年搵到盤滿砵滿。
不過,佢老人家卻睇錯樓市,經歷98年金融風暴後,樓市湧現大批負資產,後來樓市復甦,但佢死撐係虛火,最慘係之後佢公司請人,更講明有樓嘅唔請,結果令佢同夥計白白錯失呢浪掃平貨機會。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