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和唱淡內地經濟前景

1 : GS(14)@2016-07-12 08:13:27

【本報訊】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存疑,大和資本發表報告指,大多數投資者認為中國經濟前景負面,今年人民幣下行壓力未減,只有少數人不認同中國出現嚴重問題,及對全球市場造成長遠影響。一直以看淡人民幣見稱的大和資本香港首席經濟師賴志文指,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大致負面,無人能確定中國經濟的政策發展方向,以及所謂「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指在急速信貸擴張下資產價格出現大跌)何時來臨。大和指,現時只有少數人對中國前景較樂觀,認為中國債務問題未有市場想像般嚴重,反駁指目前中國債務主要是內債,而且內地儲蓄率仍維持於全球最高水平,中央政府亦會出盡法寶刺激經濟增長,以及避免金融體系發生大型震盪。不過,該行認為,中國目前儲蓄率即使高達46%,但中國總債務卻達到GDP的250%至300%,而且尚未計及影子銀行及理財產品等負債,並非毫無風險。大和又指,雖有少數意見指中國無意進行貨幣戰爭,又指人民幣再貶值5%至10%不但無助經濟,而且會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之路,但今年人民幣明顯仍有下行壓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2/196910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360

全球競爭大 前景仍審慎

1 : GS(14)@2016-09-02 05:19:22

【明報專訊】澳門賭收在今年8月份終於見底,首次打破26個月歷史性長跌局面,但是仍然面對挑戰不小,世界各地包括俄羅斯冬季奧運會主場地索契,最近也獲批開賭「爭食」,澳門博彩收入或只能夠維持平穩。投資者在分析濠賭股時,除了澳門賭收走勢,加強硬件發展吸納客源;另一方面其海外發展以及網上博彩情况,亦值得注意。

投資海外 分散澳門風險

澳門博彩業界自2015年起不斷投入新項目,以主打中場的銀河二期、百老匯及新濠影匯投入運作,皆未能夠刺激賭收回升,直到新濠影匯近月開設新賭廳,以至永利皇宮貴賓廳10日前開業,終助賭收止跌。

包括博彩公司、服務商及貴賓廳並非坐以待斃。當中勵駿(1680)在公布到非洲佛得角投資興建賭場外,亦參與葡萄牙賭業,到昨日更宣布正式接管老撾沙灣拿吉Savan Vegas賭場酒店,於澳門未取得賭牌,轉而在海外連奪三賭牌經營。新濠國際(0200)參與內地彩票設備市場發展,銀河娛樂(0027)將業務伸展至摩納哥蒙地卡羅,實行多元發展,減低集中澳門一地發展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67&issue=20160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85

龐寶林:亞洲債券前景看俏

1 : GS(14)@2016-09-06 04:29:42

【明報專訊】在環球各國央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下,不少國家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都接近零,甚至處於負收益率,因此愈來愈多投資人願意承擔風險來追求回報,令到年初至今各種債券依然有不錯的表現,在各種風險債券中,新興市場債更是表現突出。

原本在成熟國家的資金已逐漸流向新興市場,預料這個趨勢仍會持續,但投資新興市場債未來仍有不少風險,包括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美國通脹大幅提高、中國債券違約問題等。以上問題都會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並影響投資者對投資新興市場的情緒,同時對新興貨幣亦會造成打擊。加上今年來新興市場債升幅已高達三成以上,上升速度之快及累升幅度均令人驚訝,現時再追入新興債風險難免會比今年初大。

新興債市升幅勁 高追風險大

如果投資者希望尋求高收益之餘又希望買入較穩定的債券作投資,相信亞洲債券尤其是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將是不錯的選擇。自今年6月24日英國脫歐以來,環球經濟及金融市場震盪,目前歐洲經濟前景不穩定、美國股市高處不勝寒,相信投資者仍會將資金東移至亞洲地區,當中受益的是亞洲股、債,因此亞洲股票及債券未來仍值得看好。雖然聯儲局主席耶倫於Jackson Hole央行年會上表示即將加息,但是相信美國加息步伐仍會較緩慢,而且加息將推升美元匯價,如是以美元計價的亞洲債券影響亦不大。

事實上,在歐洲、日本等實施負利率政策、央行放水的情况下,「資產荒」令仍提供正利率回報及較穩健的亞洲債券備受追捧。自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不少亞洲國家均進行重大經濟改革,國家的信貸評級已大幅改善。現時中國、印度、新加坡、韓國等均已達到投資級別,可見地區政府信貸穩健。而且亞洲主權債券信貸評級仍持續被提升,財政及經濟狀况亦持續改善,對比起新興市場更能增加投資者信心。

違約率較歐美低 需求龐大

另外,亞洲債券的違約率更低過歐美市場,過去10個月中亞洲公司債包括中國離岸債券未出現違約事件。而且亞洲債券無論是高投資評級及高息債券的整體收益率均高過歐美市場所提供的債券。更重要的是,亞洲債券的波幅顯著較股票為低,可在市況動盪的環境下發揮穩定作用。

市場對於亞洲債券的需求仍然龐大,近日星展銀行原預計發行5億美元債,但因為需求龐大,結果將發債量上限定為7.5億美元,其提供約3.65%利息。市場反應熱烈,認購金額高達65億美元,超額認購8.7倍。可見市場對亞洲債券的渴求,而當中的投資者更包括保險公司、對冲基金、主權基金及私人銀行等。預計亞洲債券息差將與過往幾年平均相若,市場需求仍有增無減,加上負利率及央行量寬政策,相信市場對亞洲債券需求仍然强勁,故此亞洲債券可望繼續為投資者提供理想回報。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529&issue=201609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516

評級機構穆迪惠譽 看淡內銀前景

1 : GS(14)@2016-12-07 07:24:39

【明報專訊】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及惠譽不約而同唱淡中國銀行業。惠譽發表報告表示, 對中國銀行業前景持負面態度,因內銀盈利能力薄弱及強勁的信貸增長,將持續令其資本狀況受壓,另外,企業不斷上升的槓桿率亦是中國銀行面對的主要風險。惠譽表示,低利率、貸款轉讓、「債轉股」等旨在減輕借貸企業債務負擔的措施,令中國債務解決方案的時間表一再拖延,只要中國GDP增長目標仍然依賴信貸支持,企業槓桿率將持續上升。

惠譽:GDP目標依賴信貸 槓桿持續上升

穆迪亦發表報告,表示對中國銀行體系前景不感樂觀,穆迪稱隨着內地企業架構重組、國家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個別領域資產價格上升,在未來12至18個月,中國銀行業將會面臨更多挑戰。穆迪預測,中國明年GDP增長將由今年首三季的6.7%,下降至6.3%,另外,考慮到企業貸款需求下降,及中國政府致力實施企業去槓桿化,預期信貸增長將會適度增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60&issue=20161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388

百達:機械人股前景佳

1 : GS(14)@2017-01-24 01:59:52

【本報訊】百達資產管理一年多前推出投資「機械人股」的策略,聚焦發展無人駕駛車、用於微創手術的醫療機械人等股份。相對於市面上另一隻「機械人股」ETF,百達認為,該策略由基金經理親手揀股,更加具抗跌力。


主動型基金抗跌強

百達2015年底推出機械人科技策略,已於盧森堡、歐洲等地註冊,至今管理資產規模約26億美元。百達高級副總裁謝志豪表示,該策略揀股最着重「純正」及流動性。與納斯達克上市的機械人股ETF(ROBO.US)相比,該ETF由軍工科技至機械人零件生產廠商都投資,較為蕪雜。百達則要求至少20%收益須與機械人直接有關,而且不沾手私募股權,只投資已上市股份,又持有可觀水平的現金,流動性較高。若市況轉差,ETF或須以低於資產淨值的價格成交,故謝志豪認為主動型基金較能抗跌。負責該策略的百達高級客戶投資組合經理Peter Lingen指出,機械人股投資期雖較長,但增長前景佳。以半導體技術為例,由於投資極大,新企業入場門檻極高,而短期或有行內併購潮,此後估值會趨向理性。反而金融科技(例如機械人財務顧問等)則因為多數並未上市,故該策略暫未參與投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3/199058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770

利字當頭: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1 : GS(14)@2017-01-26 18:18:27

會計哥哥到公司埋數,大家循例也會講講業務近況:「近幾個月做唔少清盤,似乎經濟前景真係有少少隱憂。」聽到他這樣講,也嘗試從不同渠道打聽,甚至到「閒聊會計師協會」的facebook group留言,我得出的結論是大家對今年的前景,大概是八二開,悲觀者佔八成。但話雖如此,「目測經濟」有很大的主觀成份,反正我是信了,信不信由你。正當我想將這個「會計師測經濟」的題目好好記下的時候,說時遲,那時快,電話就響起:「喂,世民,有嘢搵你幫手。我哋有個工程三判走佬,我怕班工人會叫我哋出住糧畀佢哋過年……」這位朋友在地產界也有好幾十年經驗,我聽得出他的擔憂,不是個別一、兩個判頭走佬。「唔啱規矩喎,佢哋係唔係應該第一時間去勞工處睇吓點樣向破欠基金申請咩?」其實當我講這句話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九七香港寒冬前的境象。「乜今時今日仲有人講規矩咩?我哋作為業主,工人一定有大食大,你多計仔,幫我哋睇睇可以點拆呢單嘢啦」。結果,事件沒有鬧大。畢竟建築業好景了一段日子,與其抗爭,工人倒不如做多幾工。不知道他們是否也心知肚明,花無百日紅,趁好日子賺多兩個錢,才是上算。說到底,在經濟好的日子,社會矛盾是政治問題。可是在經濟差的日子,社會矛盾就是你死我活。老實講,要是說過去五年難管治,我很難想像一旦經濟真的轉差,失業率上升的日子,這個特區會變成怎樣。迷信一點說,由金融海嘯至今,快要九年;下任特首要「硬食」這棍的機會極高,我也不知道選上的那位是禍是福。當然,仇商情緒在經濟轉差時,也會更加激進。過去幾年我們見到的,其實只是school picnic,真正好戲在後頭。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6/199086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232

大企業看淡前景 道指微升

1 : GS(14)@2017-02-11 18:33:30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意外降至3個月低位,同時多間公司對前景預測黯淡,惟美股周四早段表現向好,道指昨日早段最多曾升40點,報20095點。


美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減

美股周四早段造好,開市後10分鐘(約本港晚上10時40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報20089點,升35點。標普500指數報2299點,升4點,納斯達克指數昨日續破頂,升15點,報5697點。法興去季純利按年倒退41%至3.9億歐元,惟去季壞賬撥備減少,宣佈增加派息一成至每股2.2歐元。歐股尾市向上,英、法、德股分別升0.19%至0.66%。數據方面,截至上周六(4日)止,美國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減少1.2萬人,至23.4萬人,為去年11月以來最低,低過分析員預期24.9萬人。截至1月28日止,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則增加1.5萬人,至208萬人。公司業績方面,全球最大飲料生產商可口可樂季績對辦,惟公司對業務前景預測差過分析員預期,股價於美股交易早段最多曾跌1.43%。可口可樂去季淨收入按年跌6%至94億美元(約733.2億港元);經調整後每股盈利為37美仙。另外,Twitter去季收入按年升1%至7.17億美元,或每股盈利16美仙,略差過市場預期7.401億美元收入。但公司預測今年首季盈利為7,500萬至9,500萬美元,遠差過預期1.91億美元。Twitter股價昨日開市前跌近一成,美股早段續跌1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0/199237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24

道指七連升 美儲局唱好前景

1 : GS(14)@2017-02-19 12:25:56

【本報綜合報道】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收市造好,道指錄得七連升,收報20624點,升4點,貼近上周四紀錄新高20639點;納斯達克指數續創收市新高,收報5838點,升23點。標普500指數亦貼近紀錄高位,收報2351點,升3點。總結上一周,美股三大指數累升1.17%至1.75%。美匯指數由上周四低位100.41反彈,上周五收報100.95,升0.51%。分析指,市場樂觀情緒受惠美國經濟轉好迹象增強,包括聯儲局主席耶倫及多位儲局官員上周發表看好美國經濟前景的言論。商品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擬延長減產協議,卻未能抵銷供求失衡的憂慮,國際油價上周全周下跌。紐約期油上周跌1%,上周五收報每桶53.4美元,升0.07%。倫敦布蘭特期油收報每桶55.81美元,升0.29%,全周累計跌2%。金價大致靠穩,現貨金價上周五收報每盎斯1,234.6美元,跌0.36%;現貨銀價則收報每盎斯18.03美元,跌0.3%。全球最大型黃金ETF、SPDR Gold黃金持倉本月至今升5.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9/199330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957

雄安前景與習近平掛鈎

1 : GS(14)@2017-04-13 22:37:31

■有專家指雄安可能成習近平頭號政績工程。 資料圖片



【財經專題】雄安,一個大多數中國人未聽過的名字,隨着中央在愚人節宣佈將成立與深圳和浦東同級的新區後,引發投資新概念。新區橫空出世,當局不單沒有規劃諮詢,也未經人大審議,過程神秘。有專家指,雄安有可能成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頭號政績工程,又由於與習的政治前景掛鈎,反而面對更多不明朗因素。雄安矚目處是官媒以「千年大計」形容,對上一次要數毛澤東1958年形容三峽工程「這不是百年大計,而是千年大計」,但最終三峽經過幾十年論證,在1992年人大通過後才上馬。據新華社通報,習近平在今年2月23日已到河北省安新縣考察並拍板通過雄安新區,但3月初全國兩會未見任何討論。


發展全靠行政指令

中國改革開放後共成立4個經濟特區,其後有18個國家級新區,雄安為第19個,但成功的只有沿海有外商支持的深圳和浦東。而身處內陸的雄安既沒產業基礎,外商亦聞所未聞,沒有明顯優勢,故發展料須全靠行政指令,而非市場主導。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指,雄安是習近平改革突破口,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已大部份停滯,中央需找新的改革落地點。不過,由於雄安發展是行政主導,需強勢領導才能護航,內地有傳只剩五年任期的習近平正尋求長期執政。胡星斗指,五年時間實難以保證雄安新區的政策貫徹實施。不過,中石油(857)、中石化(386)、聯通(762)等近30家央企已表態支持雄安新區,概念股金隅(2009)亦累飆四成,基建水泥股亦大升。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則潑冷水,指新區旨在將北京非核心功能疏散,當地人口約100萬,即使按規劃最終人口達300萬,粗略計最多帶動約2萬億元人民幣投資,且要攤分30至50年,對基建股作用不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3/199889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69

本土思潮令中港更互不信任一國兩制前景堪憂

1 : GS(14)@2017-05-19 05:27:48

香港回歸中國即將20周年,惟港人對中央政府信任每況愈下。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崔大偉(David Zweig),應邀到美國紐約出席講座。他接受《蘋果》訪問表示,北京過份憂慮香港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力,惟本土思潮湧現令互不信任情況火上加油,崔大偉坦言,對香港一國兩制前景「擔心多於樂觀」。駐紐約記者:鄭柏齡還有不足兩個月,香港便回歸中國20周年。操得一口流利普通話、經常到中國不同大學演講的科大社會科學部講座教授崔大偉,應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 China Relations)邀請,到紐約出席講座,吸引不少政商界人士如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成員、駐紐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柏嘉禮(Steve Barclay)等到場「取經」。崔大偉會後接受《蘋果》專訪指,中央政府雖賦予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承諾,但近年施政向「一國」方面愈走愈近,「有些人還在問,2047年(回歸50年)會怎樣,可能10年後已變得很不一樣了」,他認為「一國兩制」漸失平衡,對香港前景「感到憂慮多於樂觀。」崔大偉指,中央政府過份關注香港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力,經常錯判形勢,把港人政治訴求歸咎於「海外勢力」;但另一方面,香港在「兩傘運動」後捲起本土思潮,他引述去年調查顯示,在18歲至29歲的港人中,竟有40%認同香港應該獨立,「中央對香港的評估,本來就有『神經質(paranoid)』,而本土、港獨等情緒愈來愈高,根本在『邀請』北京進一步插手香港政治。」以777票當選下任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將於7月1日正式就任。崔大偉認為,她當務之急是解決多項社會民生問題,包括房屋、退休保障、教育及公共醫療,並尋求與青年對話,「讓條他們覺得留在香港仍有希望。梁振英競選時說過會跟市民對話,但最終做不到,港人覺得政府已不關心他們,是很可悲的事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8/200253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5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