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前景與習近平掛鈎
1 :
GS(14)@2017-04-13 22:37:31■有專家指雄安可能成習近平頭號政績工程。 資料圖片
【財經專題】雄安,一個大多數中國人未聽過的名字,隨着中央在愚人節宣佈將成立與深圳和浦東同級的新區後,引發投資新概念。新區橫空出世,當局不單沒有規劃諮詢,也未經人大審議,過程神秘。有專家指,雄安有可能成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頭號政績工程,又由於與習的政治前景掛鈎,反而面對更多不明朗因素。雄安矚目處是官媒以「千年大計」形容,對上一次要數毛澤東1958年形容三峽工程「這不是百年大計,而是千年大計」,但最終三峽經過幾十年論證,在1992年人大通過後才上馬。據新華社通報,習近平在今年2月23日已到河北省安新縣考察並拍板通過雄安新區,但3月初全國兩會未見任何討論。
發展全靠行政指令
中國改革開放後共成立4個經濟特區,其後有18個國家級新區,雄安為第19個,但成功的只有沿海有外商支持的深圳和浦東。而身處內陸的雄安既沒產業基礎,外商亦聞所未聞,沒有明顯優勢,故發展料須全靠行政指令,而非市場主導。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指,雄安是習近平改革突破口,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已大部份停滯,中央需找新的改革落地點。不過,由於雄安發展是行政主導,需強勢領導才能護航,內地有傳只剩五年任期的習近平正尋求長期執政。胡星斗指,五年時間實難以保證雄安新區的政策貫徹實施。不過,中石油(857)、中石化(386)、聯通(762)等近30家央企已表態支持雄安新區,概念股金隅(2009)亦累飆四成,基建水泥股亦大升。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則潑冷水,指新區旨在將北京非核心功能疏散,當地人口約100萬,即使按規劃最終人口達300萬,粗略計最多帶動約2萬億元人民幣投資,且要攤分30至50年,對基建股作用不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3/1998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