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針對媒體報道“工商銀行因撥備覆蓋率連續低於150%,在央行對商業銀行的MPA考核上被扣了分”一事,工行向《第一財經日報》回複稱“對此事不予置評”。
去年末,央行宣布從2016年起將現有的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和合意貸款管理機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下稱“MPA”),全面關註資本和杠桿、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等方面內容並形成綜合評價結果。
而工行2016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此次工行被扣分項——撥備覆蓋率下降至143.02%,撥貸比為2.21%,均低於銀監會撥備覆蓋率150%、撥貸比2.5%的監管標準。
不僅工行,從今年年中的財報來看,五大行撥備覆蓋率普遍逼近150%的監管紅線。交行撥備覆蓋率逼近了紅線為150.45%。中行、建行分別為155.10%、151.63%,僅農行還在177.72%。
對於撥備覆蓋率低於監管標準,工行董事長易會滿在今年年中業績發布會上做出解釋,一是工行動態真實提取撥備,二是結構調整陣痛期大環境下,銀行通過適度釋放撥備資源,加大處置不良貸款是穩健經營的正常舉措。
同時,易會滿也表示,“工商銀行這種處理方式,也得到了監管部門理解。”
事實上,當下宏觀經濟運行處於下行周期中,銀行不良上升蠶食撥備,同時銀行面臨凈利潤增速降低的壓力。此前銀行業就曾討論將銀行撥備覆蓋率下調至120%,不過今年監管層面並未做出明確的監管調整。
某國有大行人士告訴記者,今年銀行不良貸款壓力還會繼續增加,適當釋放此前銀行計提較高的撥備覆蓋率來對沖銀行壞賬較為合理。“不良”釋放,撥備在一定程度上“反哺”銀行利潤,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穩定金融的作用。
隔夜Shibor報2.2220%,上漲1.4個基點;七天Shibor報2.4010%,上漲0.4個基點;三個月Shibor報2.8096%,上漲0.42個基點。
公開市場方面,央行將進行700億元7天期、4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5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另外,今日將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投放1200億元,連續第三日凈投放,本周累計投放955億元。
今日Shibor品種繼續普漲,隔夜shibor報2.2310%,上漲0.90個基點;7天shibor報2.4040%,上漲0.3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8130%,上漲0.34個基點。
公開市場方面,央行進行700億元7天期、6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4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另外,今日將有9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投放800億元。
央行公開市場本周共有425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本周(10月24日-28日)共有3250億元人民幣7天期、500億元14天和5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無央票和正回購到期。10月25日(周二)還將有1660億元6個月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
10月24日,上海市經信委發布消息稱,上海工業投資連續28個月下降後首次實現增長。
上海市經信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海市經信委建立重大產業項目推進機制,主動服務重大產業項目,上海市工業投資持續回升,1-9月上海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30.4億元,同比增長0.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14個百分點。此為上海工業投資連續28個月下降後首次實現增長,預計全年上海工業投資可以保持小幅增長。
其中,大項目投資支撐明顯。數據顯示,1-9月,上海全市總投資超過億元的工業項目有526個,完成投資507.4億元,同比增長12.9%,占工業投資比重為80.5%。其中總投資超過10億元以上項目有64個,完成投資181.7億元,同比增長23.9%。
此外,重點行業投資逐步回升。1-9月,六大重點行業投資共完成342億元,同比下降6.8%,增幅同比回升約10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繼續快速增長,同比增長29.1%,上汽通用新車型改造等項目規模較大。精品鋼材制造業小幅增長,主要是寶鋼實施的節能減排、技術升級改造大項目完成投資較多。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制造業投資由負轉正,主要是化工區部分大項目開工建設。
中國央行今日進行1150億元7天期、8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35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有6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今日凈投放1750億元,央行連續五日凈投放。此外,今日還有1660億元6個月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
Shibor利率連續六個交易日全線飄紅,隔夜shibor利率漲幅仍居首。隔夜shibor漲0.7個基點報2.2380%;7天Shibor與上日持平;14天Shibor漲0.40個基點報2.5600%;1個月Shibor漲0.2個基點報2.7265%;3個月Shibor漲0.1個基點報2.8140%。
長城信息27日晚間公告,中國長城計算機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電腦”)換股合並長城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 或“長城信息”)的方案已經長城信息於2016年3月 28日召開的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和2016年7月 1 日召開的 2016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並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許 可[ 2016] 1968號批複的核準。
根據本次換股合並方案,長城信息被長城電腦吸收合並、長城信息不再具有 獨立主體資格並註銷。根據中國證監會《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 制度的若幹意見》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公司符合主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後續將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股票(證券簡稱:長城信息, 證券 代碼: 000748) 終止上市。
公司股票將自 2016 年 11 月 1 日起開始停牌,此後將進入現金選擇權派發、行權申報、行權清算交收階段, 不再交易,直至實施換股後,轉 成中國長城計算機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股票代碼: 000066)在深圳證券交 易所上市及掛牌交易。
2016 年 10 月 31 日為公司股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敬請廣大投資者註意。
11月1日,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在臨界點之上明顯回升,創2014年7月以來數值新高。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5%,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仍為今年第二高點,走勢平穩;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9%和48.3%,高於上月1.7和2.2個百分點,收縮幅度明顯收窄。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臨界點,從業人員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低於臨界點。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3.3%和52.8%,比上月上升0.5和1.9個百分點,均為今年以來的高點。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四季度首月,10月份中國官方制造業PMI大幅好於預期,已連續3個月高於臨界點,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這幾個月大型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了制造業的發展,原材料價格回升,市場需求回暖。二是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效果,去產能使傳統產業經營有所好轉,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始發力。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陳中濤表示,總的來看,10月份PMI指數回升明顯,走勢表現好於預期,預示四季度經濟走勢繼續保持穩中向好。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度擴大總需求,進一步鞏固經濟穩定基礎。同時要利用好經濟穩中向好的有利時機,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註重企業“降本增效”,保持經濟活力。當前,市場環境有所改善,企業訂單不足矛盾有所緩解,生產活動擴張有所加快,但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又有所加重,一些企業雖有增產,但不見增效,不利於提高經濟活力,不利於實體經濟恢複。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10月份,制造業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上升幅度較大。一是生產和市場需求回暖,擴張有所加快。二是新動能加速聚集,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PMI分別為53.7%和52.3%,比上月提高1.3和0.4個百分點,均為一年以來的新高。其中醫藥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行業PMI均在52.0%以上。
三是供給側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部分傳統行業生產經營狀況有所改善。近期市場供求關系發生積極變化,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傳統行業的生產指數均高於上月,且處於擴張區間。
四是價格持續回升,進一步刺激生產。受去產能去庫存和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回暖的影響,近期原材料價格持續回升。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2.6%,比上月大幅上升5.1個百分點,相關企業效益有所好轉。
五是企業預期繼續向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8.5%,高於上月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上升,市場信心有所增強。
胡遲表示,盡管中、小型企業PMI明顯回升,但仍在臨界點之下。中小企業仍存在著成本高、融資難等問題,融資因素的約束對中小企業更大。此外,由於受國際環境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疲弱,發達經濟體需求不足的情況尚未好轉,進而影響力中國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
趙慶河也指出,企業生產經營中仍面臨一定困難。由於全球經濟複蘇乏力,進出口形勢依然嚴峻。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分別為49.2%和49.9%,均在臨界點之下。反映資金緊張、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例仍超過四成,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反映資金緊張的狀況還有所加劇。
隔夜shibor報2.2450%,下跌0.42個基點,連續四個交易日回落。
7天shibor報2.4080%,下跌0.60個基點。14天Shibor和1個月Shibor分別下跌0.1和0.19個基點。
公開市場方面, 中國央行將進行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
今天將有165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950億元,連續兩日維持凈回籠。
中國10月外匯儲備3.12萬億美元,環比減少457億美元,連續第四個月縮水,降幅為1月份來最大,前值31664億美元。
以SDR計價,中國10月外匯儲備22714.69億SDR,環比增加29.84億SDR;前值22684.85億SDR。
(自2016年4月1日起,除按美元公布官方儲備資產外,增加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公布相關數據, 2016年10月 USD/SDR=0.727882)
中國10月黃金儲備753.48億美元,前值781.69億美元。中國10月黃金儲備5924萬盎司,前值5911萬盎司。
中國海關總署8日公布的10月份進出口數據顯示,我國單月出口已連續七個月下滑。考慮到10月已進入下半年聖誕出口旺季,可以預見全年出口實現正增長壓力較大。
而中國商務部幾天前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6年秋季)》(下稱《報告》)顯示,當前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相對2015年9月以後的月度進出口基數普遍較高,四季度進出口下行的壓力依然較大。
不過,《報告》預計2016年中國進出口有望實現回穩向好,2017年中國外貿占全球市場份額有望保持基本穩定。
對此,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世儉稱,之後兩個月經過努力,全年出口實現正增長還是有可能的。由於新的出口退稅政策來得稍晚了一些,最快也要等到春節才能見效。
對美出口下滑是主因
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出口1.19萬億元,同比下降3.2%;進口8606億元,同比增長3.2%。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5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11.22萬億元,下降2%。
占據中國出口份額一成多的美國市場在10月份表現不佳。
數據顯示,前10個月,我國對歐盟、東盟、日本等貿易夥伴進出口增長,但對美國進出口卻出現下降。美國是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美貿易總值為2.75萬億元,下降3.2%。其中我國對美國出口2.06萬億元,下降2%;自美國進口6920.1億元,下降6.7%;對美貿易順差1.36萬億元,擴大0.6%。
《報告》指出,美國經濟複蘇放緩,2016年,美國經濟開局不利,通脹未達2%的預期目標,就業數據波動性較大,複蘇的基礎並不牢固。
然而“逆全球化”升溫、國際貿易投資環境惡化。當前國際市場競爭加劇,再加上英國脫歐、歐洲極右翼政黨興起、美國大選走向都表明發達經濟體民粹主義思潮盛行,主要經濟體在經濟政策上“逆全球化”傾向愈發嚴重。
加之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對中國貿易負面影響加大。中國已成為一些國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首要對象,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產品共遭遇來自21個國家(地區)發起的91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同比上升44%;涉案金額109億美元,同比上升90%。中國的鋼鐵、鋁業和光伏等領域成為遭受國外貿易摩擦的重災區,嚴重影響相關行業出口。
從整體看,世貿組織報告顯示,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實施了145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有近21項新措施出臺,月均新措施數量為2009年世貿組織開始監測貿易限制措施以來的最高水平。
出口退稅政策需春節才能顯效
在下行期,仍有一些值得關註的利好政策。
2016年,得益於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新興經濟體發展的外部環境有所改善,資本外流減少,匯率總體趨於穩定。
11月4日剛結束的第120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到會和出口成交相比2015年雙雙增長,形勢趨穩向好。其中出口成交18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這一數據,相比於春交會同比增速的0.1%,狀況有所好轉。
日前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宣布,將機電、成品油、玩具等共418種產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提至17%,調整自2016年11月1日起執行。值得註意的是,前10個月機電產品和紡織品等部分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這些政策具有針對性。
周世儉評論說,由於外貿政策一般需要3個月到半年才能顯出效果,最快也要等春節期間才能看到,此項政策是國際慣例。
《報告》分析稱,中國外貿傳統競爭優勢正在減弱,新的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產業發展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雙頭擠壓”。一方面,中國與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2016年前8個月,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美國和日本進口市場份額比2015年同期分別下降1.4個和2.6個百分點,而同期越南產品在美、日進口市場份額分別上升0.7和1.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資本、技術密集型領域以互補為主的關系將發展為互補與競爭並存關系,尤其新興產業發展將面臨發達國家更嚴苛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