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VR】【蘋果22】一份《蘋果》的誕生 45分鐘由印刷到讀者手

1 : GS(14)@2017-06-22 07:42:26

印刷報紙第一步就是製作印版。自動製版系統包括出版機、沖版機和彎版機。



《蘋果日報》由1995年創報,已跟香港人並肩走過廿二年。在這八千多日裏,總印刷量近二十四億份的《蘋果》,印刷過程是怎樣?只要點擊以下《蘋果VR》連結,立即一同體驗:
http://bit.ly/2rMFR2l每晚九時,製版房似乎風平浪靜,其實每一份《蘋果日報》就在這裏誕生,因為印刷的第一步是製作印版。以往平版印刷要用菲林曬版,現在已是全自動製版,紅、黃、藍、黑四色鋅版就在這裏沖印出來。



每個印版會分別印成紅、黃、藍、黑四色。

於印報機掛上鋅版也講究技巧,所以會由有經驗的印刷部同事負責。

存放紙捲的紙倉。

另一邊廂,印刷部同事會由紙倉將紙捲推上紙架,每卷紙重585公斤,長18.647公里,相等於五條彌敦道!鋅版在印報機逐一裝掛好後,就會正式開動。首批印出來的報紙俗稱「車頭紙」,印刷師傅會根據「車頭紙」的印刷效果,調整油墨色彩、濃度等,準備就緒就可以大規模印刷。通常A1頭條(A疊)會在凌晨十二時半左右開始印刷;而一組印報機最高印刷量是每小時廿五萬份,兼有自動切紙、疊紙功能,每次最多可以疊八張紙,即三十六版紙。每疊印好的報紙,會經夾報鍊在印刷廠遊走500米後,來到「齊報機」打包。新鮮出爐的報紙,會在凌晨二至三時,運到港九新界六個集散地,再由客貨車送到報攤和便利店,部分報紙更會經海路運到澳門發售。



紙卷長18.647公里,相等於5條彌敦道。

首批印出來的報紙俗稱「車頭紙」。

同事根據「車頭紙」的印刷效果,調整油墨色彩和濃度。

至於全港最早買到《蘋果日報》的地區原來是旺角,因為有客貨車會由印刷廠直接速遞報紙到位於旺角區的報檔;由開始印刷至送到讀者手上,最快只要45分鐘。就算天未光就出門的打工仔,都有《蘋果》與你打氣!



經過夾報鍊,報紙會來到「齊報機」包裝。

凌晨二至三時,報紙就會由印刷廠送到全港六個集散地。

印刷廠共有六組印報機。

只要點擊上面連結,就可以360°親身見證一份《蘋果》的誕生。電腦用戶可選用Google Chrome瀏覽器,以滑鼠或方向鍵上下左右移動,360°欣賞片段。手機讀者,可率先下載全新《蘋果VR》程式,立即體驗壹傳媒集團旗下製作之所有360°影片及VR互動資訊:
iOS:https://itunes.apple.com/hk/app/ping-guovr/id1194504717?mt=8
Android: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 ... ledaily.apple360.hk採訪:何宛珊(表妹)攝影:馮峰、Kaman編審、後期:Kama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1/200627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208

【從前今日】比堅尼今日誕生曾因太暴露被禁

1 : GS(14)@2017-07-07 02:42:16

比堅尼,大家見得多、穿得多,但原來今天是比堅尼71歲生日。史上第一件比堅尼,是由「比堅尼之父」法國工程師Louis Reard,在1946年設計。而Micheline Bernardini,就是第一個穿上比堅尼的人,她是一位脫衣舞女。當年的比堅尼,跟現在的差不多,都是由3塊布、4條帶組成。而比堅尼這個名字是從何而來的呢?當年美國在Bikini Atoll試爆了第一粒原子彈,所以Louis就將它命名為Bikini。但過往由於比堅尼被指太暴露,加上當時社會風氣保守,所以在1951年第一屆世界小姐比賽之後,比堅尼差不多全面被禁。當中包地中海沿岸國家、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澳洲、美國,梵蒂岡更加將它列為罪。隨著社會風氣慢慢開放,加上電影明星、時裝雜誌的推動,大眾亦開始接受比堅尼。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5/20079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309

陳德霖指6年前已誕生 人幣股票交投不配合

1 : GS(14)@2017-09-25 04:10:04

【明報專訊】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上周撰文,提出香港股票市場引進用人民幣計價、交易及結算,再度引起市場對港元地位的討論。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回應,香港在6至7年前已有人民幣股票,並認為市場對港元的信任度仍然很高。

明報記者 廖毅然

任志剛上周撰文,指外資關心他們利用港元交易時的貨幣風險及對冲有效性,建議香港應發展人民幣計價、交易及結算的股票,由於他以往曾提倡檢討聯繫匯率制度,故有關言論再引起市場對港元地位的討論。

強調港元地位沒下跌

陳德霖昨日出席財資市場高峰會後表示,相信有關言論與聯匯制度無關,並認同交易所應朝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不過他強調,香港在6至7年前已有人民幣股票的制度,但這類股票交投量不配合。他相信,隨着香港的人民幣業務繼續發展,以及愈來愈多內地企業來港上市,會有更多企業使用人民幣發行股票。他強調,港元的地位沒有下跌,「大家日日都在用港元,包括出糧、交易、買賣樓宇及證券等,市場對港元的信任度仍然很高」。

買賣比特幣注意有否涉洗錢

早前比特幣熱炒,引致內地監管當局大幅打壓。陳德霖昨日則稱,在香港買賣比特幣未必違法,強調香港對比特幣這類產品的定義一直沒變,它是虛擬商品,並非貨幣,而投資者須留意,並沒有任何金融機構為這些虛擬商品的價值給予實質支持。由於比特幣在轉讓時是不具名的,故他亦提醒,當銀行或金融機構就這類商品進行交易時,必須留意有否違反反洗錢的要求。

至於近日有傳多間銀行停止為海航集團的貸款延期,他表示香港銀行的流動性很充裕,當局一直就銀行的信貸風險與業界溝通,不覺得出現問題。

陳德霖在峰會上發言表示,政府去年針對企業的財資業務作出稅務減免,目前境內外都有不少大型企業對該稅務安排反應良好,超過30家表示正積極考慮來港成立或擴充企業財資中心,他預料隨着財資中心的設立,可帶動更多企業將區域總部搬來香港。但他指出,在港府提出把相關利得稅由16.5%減至8.25%後,新加坡迅速把相關稅率由10%減至8%,反映區內金融中心之間的競爭激烈,發展財資中心業務是長線工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88&issue=201709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379

國策透視:國師是如何誕生

1 : GS(14)@2017-11-05 15:23:56

1993年的新加坡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題目是「人性本善」,正方為台灣大學。復旦大學抽到反方,需論證「人性本惡」。按賽制,辯題幾個月前已經派發,兩間大學均組織專家團隊幕後準備,實質是兩岸學者就中國文化核心問題的一次大比拼。當時復旦大學辯論隊的教練王滬寧,事後將比賽過程寫成《獅城舌戰》一書,該書之後紅遍大江南北,在內地學界影響極深。復旦大學的贏面極低。人性本善是儒學基礎,人性本惡則為法家觀點,在中國傳統文化形象負面,而當時評判包括哈佛大學東方語言學教授杜維明、東亞哲學研究所所長吳德耀等,均是國際知名儒家學者,另一位評判為武俠小說家金庸,作品講懲惡揚善。上陣後,台大辯手以儒家經典做論據,而復旦方則以多位西方哲學家理論,舌戰群儒,講人的欲望無窮,人性本惡,要靠法治和道德自律,才能推動文明。當時主辯蔣昌建以顧城的一句詩做結尾,「黑夜給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堪稱神來之筆!蔣昌建之後轉撈電視界,至今仍為內地當紅主持人。當時比賽由央視轉播,復旦奇跡般獲勝後,在全國引起轟動,各間大學紛紛成立辯論隊,熱潮至今未散。而當時復旦辯稿的內容,以西方思想戰勝儒家倫理,對內地學界造成極大衝擊。1995年,王滬寧被江澤民欽點為智囊,相續提出「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思想」,成為三朝帝師,最終位極人臣,成為政治局常委。《獅城舌戰》曾打動無數學子,但當學問徹底為權力服務,思想光輝就蕩然無存。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30/201984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97

薈蕎首輪105伙沽七成 地王誕生後首開售新盤

1 : GS(14)@2017-11-18 09:04:37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135&issue=20171118


【明報專訊】長沙灣新地王誕生後,多個新盤乘勢搶灘,其中宏安地產(1243)以呎價貴絕沙田上車盤姿態開售、昨晚首輪推出105伙的大圍薈蕎,市場消息指,項目全日料售約70伙,佔可售單位約七成,銷情較之前中環MY CENTRAL、將軍澳日出康城晉海II等大型新盤首輪均告清袋,明顯慢熱。此外,據代理指,該盤亦明顯缺乏大手客,以上車用家為主。

明報記者 林可為

遠離港鐵站、且鄰近不少殯儀設施的大圍薈蕎,昨天首輪開售,共分3輪進行,A組買家屬大手客、最多可買4伙;B組買家最多可買2伙;C組為散客。市場消息指,項目截至晚上11時,B組售近60伙,連同日間的A組買家,估計全晚售出約70伙,即佔首輪可售單位總數約七成。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薈蕎A組大手成交不多,反映項目以自用買家為主。

代理指薈蕎上車客為主 乏大手客

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亦指,薈蕎用家比例佔約八成,該行錄得有客戶連購2伙。分別為1翼中層A07室及D03室,按價單定價計,成交價逾1300萬元。

薈蕎開售前累收約700張入票,超額約5.7倍。可留意的是,薈蕎折實平均實呎高逾1.8萬元,屬區內近期呎價水平最貴的上車盤,實用面積252方呎開放式單位折實入場費428萬元起。

恒地(0012)鰂魚涌君豪峰昨晚亦進行次輪銷售推38伙,全晚售約8伙,惟是次售價最低、折實486萬元的5樓實用2218方呎J室,未有售出;而項目累售增至約35伙、估計套現約3億元。

至於另一港島新盤、賭王四太梁安琪尚嘉控股旗下灣仔壹嘉,有本地客斥資3996萬元掃入4伙中層戶,以單位總樓面涉1472方呎計,實呎逾2.7萬元,為項目7月開售以來最大銀碼單一成交個案,據悉上述買家為中環MY CENTRAL向隅客;連同另兩個透過招標售出單位,壹嘉單日套現逾6000萬元。

本地客近4000萬掃壹嘉4伙

另中海外(0688)東九啟德1號I、II,有4伙實用560餘及812的標準單位撻大訂(買家簽訂正式合約後取消交易),各買家料遭發展商沒收10%訂金,估計涉沒收總額逾448萬元;有關單位於去年9月至今年8月售出,成交價1020萬至1168萬餘元,各買家遭殺訂102萬至116萬餘元不等。

中海外已將上述4伙單位的定價調高2%至37%,其中1座15樓A室加幅最高,新定價1846萬元,比去年舊價1347萬元,大幅提高499萬元或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269

魚樂無窮:慢牛醫療股誕生

1 : GS(14)@2018-01-28 18:48:55

港股越升越有,完全冇諗過回氣,唔少戰友都問係咪要食糊,這個好視乎閣下投資取態。保守投資者先行獲利無可厚非,進取投資者繼續坐貨亦未嘗不可,只能夠話,難得大牛市在眼前,點都要有強勢股傍身,錯過今次大升浪,唔知要等到幾時。半新股希瑪眼科(3309)技驚四座,最多較招股價高出6倍,一石擊起千重浪,不少醫療股份乘勢而起,當中同屬半新股的新世紀醫療(1518),值得留意。新世紀醫療主打內地兒科及婦產科醫療市場,於北京私立兒科及中高端兒科醫療市場收入排首位,絕對是二胎政策及中產崛起的雙重受惠股。新世紀醫療最新通過,以2億元人民幣收購成都新世紀婦女兒童醫院85%股權,務求將醫療網絡由北京擴展至另一經濟金融重心成都。事實上,該項目去年上半年收入大升五成,更成功轉賺580萬元人民幣,反映業務已上軌道,集團此刻入場,timing一流!還有一點要留意,新世紀醫療去年初上市,至今較招股價高出四成,慢牛走勢靚絕,首五大券商持股接近九成,貨源夠晒歸邊,還有國企中國再保險(1508)坐鎮(持股逾6%),只要守住10蚊大位,有力繼續拾級而上。唐牛
http://fb.com/tongcow88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3/202831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597

金融中心:ICO籌幾千萬?港產加密貨幣誕生

1 : GS(14)@2018-03-06 03:46:43

■高重建盼LikeCoin可以解決創作往往無錢落袋的問題。

高重建,土生土長Start up人,是港產ICO項目LikeCoin發起人。隨着加密貨幣熱炒,ICO(首次代幣發行)成為最灸手可熱的集資途徑,2017年,全球Startup利用ICO集資金額,已經超越風險投資。LikeCoin在今年1月初,完成好比是Pre-IPO的Early Beilever集資階段,首階段籌得至少1,200枚以太幣(ETH),即是超過800萬港元。


港產ICO項目LikeCoin不日公開發售,目標是籌集12,600枚以太幣,用昨天市價看,相當於8,300萬元,比不少創業版IPO集資額還要多。如果你未聽過ICO,難免覺得集資額太誇張,但一個月前,另一家本地公司Matrix,透過ICO集資,成功籌得相當於1.2億港元的加密貨幣。新股上市前會做Roadshow,高重建最近一周也忙於走訪全港,對象不是甚麼基金經理或是分析員,而是走入大學、書店、Cafe,和學生、創作人和傳媒人推廣LikeCoin。只不過,將IPO比作LikeCoin,高重建無論如何,是無法認同的。因為對他來說,LikeCoin的本質,並不是投資。

本質不是投資

高重建另一個身份是拉闊遊戲辦公室創辦人,在中港開發手機遊戲起家。去年他開發新平台Oice,把拉闊遊戲過去創作遊戲角色、美術圖像、音樂等素材庫,開放供其他創作人二次創作視覺小說。他希望Oice可成為「課金」平台,讀者能夠有途徑支持視覺小說,把收益拆賬予美術、音樂原創者。可是問題接踵而來,「課金」多為小額,經過信用卡、支付平台抽佣,原創者剩不了多少,如果拆賬涉及在不同國家,既要兌換貨幣,又要從不同銀行海外轉賬,費時失事。「我想公平、高效率拆賬,用法定貨幣無法做到。」用加密貨幣做得到。加密貨幣用到的區塊鏈,核心特性是「分散共識」,用數學演算法,令獨立的「區塊」能準確地記錄每一筆資料。聽起來沒甚麼大不了,但實際卻做到「去中心化」,數據庫不再是由單一機構或個人所控制,而是分散在每一個參與的個體上。透過加密貨幣錢包,在區塊鏈上收費拆賬,完全避開了支付平台、信用卡、銀行,效率快得多。在區塊鏈上,高重建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區塊鏈不是萬能,也不是仙丹,但可以是切入點,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

■LikeCoin不日公開發售。

LikeCoin是甚麼?

LikeCoin利用區塊鏈技術,用來紀錄內容(圖像、文字、音樂、影片等)。放在LikeCoin體系的內容,當有人引用、轉發等,區塊鏈紀錄便會修改,做到溯源的作用,它同時是創作者、用戶、內容平台等組成的生態圈,當網民向作品打賞畀Like,LikeCoin便流入創作者電子錢包。就算是引用原創作的「二次創作」,基於溯源網絡,LikeCoin也可以分賬予原創作者。
LikeCoin更大的野心,是解決創作往往無錢落袋的問題。高重建也是創作者,他的文章多年透過Creative Commons方式發佈,放棄收入;他很清楚創作人有空前廣闊的發佈平台,卻沒有行得通的收入模式。「我不靠寫文章搵食,但其他創作者呢?我明白,有創作者覺得(互聯網的開放)模式好離地,開放作品授權,但又無答案(收入模式),咁我食蕉咩?」高重建希望LikeCoin成為答案。在LikeCoin發行的初期,讀者不用付出,便可在LikeCoin的生態畀Like支持作者,創作者得到的LikeCoin,可兌換成其他加密貨幣或法定貨幣。和大部份加密貨幣一樣,LikeCoin供應會封頂,十年之後,新增 LikeCoin供應會漸漸減少,讀者要打賞創作者,就需付鈔購入LikeCoin,目標就是用十年時間,成就這種讀者願意付出,也有途徑付出的生態。這刻你問高重建,有了LikeCoin之後,寫一篇文章會收到多少錢,他無法給你答案。「但我希望,相對目前的生態,是better off的」。

區塊鏈就是「改變」

區塊鏈的核心就是帶來顛覆,尤其在權力越集中的地方,中介利益越大,區塊鏈帶來潛在的改變也越大,這是高重建最看重的價值。所以當畢菲特說加密貨幣價格是泡沫,高重建毫不上心,「通常disruptive的技術,都會有畀人炒賣一刻,或者所謂泡沫化的一刻。」就像1999年的Dot-com bubble爆破之後,互聯網或者圍繞互聯網基建的價值,不但未有因價格泡沫爆破而受影響,今天這些行業的價格更是不斷上升。作為ICO發行人的高重建,覺得自己的工作不應去捕捉加密貨幣的價錢,「我只在意區塊鏈帶來甚麼價值,我只會在意它能解決甚麼問題。」

LikeCoin出糧不是為有型

高重建希望,參與團隊也可以相信加密貨幣的價值。因此,團隊以至他自己日後出糧,也不會收港紙,而是收LikeCoin。「這不是為有型。」高重建強調,要別人相信LikeCoin的價值,自己應該坐言起行,「舉個例,就算你有1萬蚊人工,因生活需要,要兌返99%做法定貨幣,我覺得不是問題,你可以兌。」「但你首先要認同呢個是有價值的token,技術上要熟識在不同貨幣之間轉換等等,這當中有技術考量。」這也是高重建堅持叫CryptoCurrency作加密貨幣,而不是虛擬貨幣的原因,「我相信,不一定是法定貨幣,才是真實的。」
ICO這種新興集資模式,有不少弊病,無監管,無保障,項目質素良莠不齊,失敗率高,甚至有人集資後捲款而逃。內地去年更叫停首次代幣發行(ICO),南韓緊隨其後,美國開始出手嚴管ICO,連本港證監會2月也發表聲明,警告涉及證券投資的ICO違規。高重建當然知道這些風險。說實在,他也覺得不少ICO項目很有問題。高重建眼中,ICO好比一把刀,「在乎你怎樣用」。

「ICO如一把刀 在乎你怎用」

他提出監察ICO是可行的,ICO有社群監察,有技術方法可作盡職審查,當然有一定門檻,「但難道看招股書,看投資產品尤其衍生產品的分析,門檻就不高的嗎?」在LikeCoin而言,負責發行的LikeCoin foundation本身是非牟利,日後財務報表會公開,讓出資者及公眾知道錢用在那裏,還會引入兩名第三方董事監察。高重建選擇用ICO,最現實功能是提供開發資金,更大考慮的是,要集結更多的人參與。ICO沒有股東這概念,有錢的你可以參與買入LikeCoin,沒有出錢的你也可加入做創作者,用創作賺LikeCoin。若項目成功,LikeCoin升值,不但出資的你賺錢,做創作的你也可以受惠。那高重建以及參與LikeCoin發行團隊,又有何得益呢?長遠看,LikeCoin約一成發行量,是預留製作團隊的LikeCoin,「我們做好這件事,手頭有LikeCoin,對 LikeCoin的需求存在,LikeCoin會升值。」說到底,LikeCoin升值與否是果,最重要還是它能否帶來disruption,是否能改變行業的生態。「如果成功,我都是作者,當然有得益。」高重建說。註:本周開始,全新〈金融中心〉專題將於《蘋果日報》逢周一刊出(公眾假期順延一日),敬請留意。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5/203228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