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聖誕,香港 市面十分熱鬧,酒店自助餐一早訂滿,23日與家人到尖沙嘴賞燈飾,趁大減價買些過農曆新年的衣物。香港人就是那麼cheap,要等到減價才掃貨,與內地大 款不問價就掃十個八個LV,筆者當然自愧不如。 聯滙令經濟難自然調節 經過廣東道的名店,發現多了日本、韓國、歐洲等遊客,再 不是清一色內地大款。多了非內地遊客,相信是港元滙率跟隨美元下跌有關,香港無法恢復過去八、九十年代的經濟增長,聯滙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年 近40或以上的讀者,對90年代負利率造成樓價飛升應該還有印象,當時供樓利率達10厘,樓價每月上升,情況比現在嚴重得多,受制於聯滙,香港不能加息。 最奇特是,香港在泡沫越吹越大時,還要跟隨美國減息,香港人就這樣過了荒謬的90年代。 回歸後,香港簡直就墜落到谷底,對於中產有樓階級, 聽到董建華說甚麼香港地貴、人工貴,由於聯滙,資產貶值是唯一出路之類的話,就真的火燒心。香港就因聯滙,失去超過10年的經濟自然調節機會。 直 到現在,政府始終沒有解釋堅持聯滙這個貞節牌坊的理據,新加坡的經濟規模比香港小,但坡元是自由浮動的貨幣,又有甚麼問題?新年又到,本來有親友邀約到深 圳玩樂,但想起有很大機會喝到假紅酒、坑渠再造油、化學蛋、荷爾蒙海鮮,最慘是價錢跟香港差不多,筆者就沒有興趣了。 Uncle Ray |
|
||||||
今年聖誕,香港市面十分熱鬧,酒店自助餐一早訂滿,23日與家人到尖沙嘴賞燈飾,趁大減價買些過農曆新年的衣物。香港人就是那麼cheap,要等到減價才掃貨,與內地大款不問價就掃十個八個LV,筆者當然自愧不如。 聯滙令經濟難自然調節 經過廣東道的名店,發現多了日本、韓國、歐洲等遊客,再不是清一色內地大款。多了非內地遊客,相信是港元滙率跟隨美元下跌有關,香港無法恢復過去八、九十年代的經濟增長,聯滙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年近40或以上的讀者,對90年代負利率造成樓價飛升應該還有印象,當時供樓利率達10厘,樓價每月上升,情況比現在嚴重得多,受制於聯滙,香港不能加息。最奇特是,香港在泡沫越吹越大時,還要跟隨美國減息,香港人就這樣過了荒謬的90年代。 回歸後,香港簡直就墜落到谷底,對於中產有樓階級,聽到董建華說甚麼香港地貴、人工貴,由於聯滙,資產貶值是唯一出路之類的話,就真的火燒心。香港就因聯滙,失去超過10年的經濟自然調節機會。 直到現在,政府始終沒有解釋堅持聯滙這個貞節牌坊的理據,新加坡的經濟規模比香港小,但坡元是自由浮動的貨幣,又有甚麼問題?新年又到,本來有親友邀約到深圳玩樂,但想起有很大機會喝到假紅酒、坑渠再造油、化學蛋、荷爾蒙海鮮,最慘是價錢跟香港差不多,筆者就沒有興趣了。 Uncle Ray |
|
||||||
聖誕過後,天氣依然寒冷,但萬里無雲,日光普照,與市場氣氛有點互相輝映,就是「清晰」中帶點「低溫」。突然看到冬日下,螞蟻還在努力搬動食物,還是早點調整情緒,準備迎接春戰。 有 感市場比較明朗,多謝中央的加息決定,假如消息提前公佈,想必影響西方友人放假的心情。不過,在假日第一天發放,正好「有事留待回來再說」,中國人美德, 又一實例。果然,西方市場反應循例──微跌,反而中國和香港股市,2%的波動,向國家交個差,盡了力。行文之時,香港方面,更加收復失地,又一次表演 「V」型反彈,但成交金額僅四百多五百億元,殺傷力有限。筆者相信,部份勤力的看官,這份遲來的聖誕禮物,真是要感恩。 保險業明年千億入市 禮 物收下,生活還是依舊,更加重要的,卻是下回如何。觀乎中外評論,中國再來數次加息,好像已經加印在2011年月曆上。這些預期,完全源於內地通脹,把利 率提高,讓資金停留在銀行系統內,是對抗惡性通脹的不二之門。不過,過程中由於種種統計和行政偏差,對於投資者的獵食結果,勝負往往只在時間的拿揑。可以 想像,往年除了歐美等西方國家的負面消息,今年加上預期頻繁的中國加息壓抑通脹,2011年股市,能平靜嗎? 從內地的報道看,國家除了對抗 物價暴漲,同樣關心資金流動,這些直接影響資產價格的投資,不單止筆者之前提過,在內地算是違法的熱錢,現在還有合法的熱錢,比如從保險業收取的保費,單 由1到11月,全國1.3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1.6%,就算保費跟今年持平,2011年將會有超過1000億元投入資本市場。 事實上,還有其他國企、央企的投入,2011年的股市,看來只會更加「多姿多采」,看官,不要做螳螂了,冬天真的沒見過! 因念 |
|
||||||
新年開始,有不少對歐美國家在2011年的展望,去年希臘的國債問題,引起一連串對歐元區其他國家債務問題的關注,作為主權實體,國家是不會破產,最差的情況只是債務重組。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南美洲國家,例如巴西、阿根廷,都曾經無力還債。由奢入儉,很不容易,亦相當痛苦。很多評論都集中在歐美國家的債務問題。其實,中國亦不遑多讓。 印銀紙可解決問題 去年,路透社有報道指出,中國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債務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20%,比起歐美國家還嚴重。 國 內財經網引述,11月21日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指出,2009年3000個地方融資平台向中央銀行借貸8萬億元人民幣,他所擔心的是,如 果中央打擊房地產太厲害,使地價下跌,地方政府不能通過賣地還債,稅收受影響,引發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像美國加州政府一樣。 目前中國的地方政府,表面上只能夠通過中央政府代為發債,然而,地方政府可以成立國內外公司,以公司的名義舉債,避開中央的審批,相信股齡比較大的讀者還記得GITIC(廣信)爆煲時,王岐山到香港債權人會議賴賬的場面。 中國的統計數字從來都十分「X-File」,相信沒有人會知道或者接近真實情況,這些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統計數字。但無論如何,地方政府的債務,肯定遠高於8萬億元人民幣。 人民幣不是自由兌換,再大的壞賬,中央都可印銀紙來解決,可以想像,內地通脹及資產泡沫,只會繼續。 Uncle Ray |
||||||
|
||||||
新年伊始,祝願看官事事順境,夢想一一實現!最近拜訪廣東廠家,部份忙着節日補貨追單時,都一如既往,在筆者面前申訴外資企業在內地越來越難做。 不要說生意受環球經濟影響,單是中央對待的態度亦有改變,80、90年代曾經「熱烈歡迎」,今天則要求「內外合一,無分彼此」,把所有實施多年的優惠政策,一一撤除。 香港老闆說着不禁無明火起,直指中央過橋抽板,利用完外資的資源,現在國富民強,立刻不理這些曾幫助中國重新站起來的同志。 外資企業徵附加稅 令外資企業頭痛的,原來是兩個月前,國務院發佈的《關於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從2011年12月1日開始,對外資企業徵收兩種稅項,按現有稅收制度,作為附加稅種,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以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主稅實際繳納額為計徵依據。 城市維護建設稅根據納稅人所在地分別按7%、5%、1%,三個稅率徵收(市區為7%,縣、鎮為5%,其他地區1%),教育費附加目前統一按3%比率徵收。 就這一《通知》,幾位廠佬計過,每年支出在原來稅費上增加4%至10%,就是500萬元人民幣的稅賦,現在多給20萬至50萬元。廠佬說,2011年是自己沒有工資的一年!不過,真正下來,廠家面對成本一年比一年上升,只有從降低成本或壓縮開支着手。 如 筆者拜訪的其中一位廠家朋友,對於廠內水電成本,看得非常仔細,所有與用電用水相關的地方,基本上每天監查。這種對於工人覺得帶來不便的工作,廠佬說是外 人不知道的苦衷。中央「為人民服務」,不是新鮮事,從改革開放第一天,立下「內」、「外」之分,今天對中國人民一個交代,只有一視同仁,管你以前所作所 為,香港人還是中國人嘛。 因念 |
|
||||||
新年開始,有不少對歐美國家在2011年的展望,去年希臘的國債問題,引起一連串對歐元區其他國家債務問題的關注,作為主權實體,國家是不會破產,最差的情況只是債務重組。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南美洲國家,例如巴西、阿根廷,都曾經無力還債。由奢入儉,很不容易,亦相當痛苦。很多評論都集中在歐美國家的債務問題。其實,中國亦不遑多讓。 印銀紙可解決問題 去年,路透社有報道指出,中國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債務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20%,比起歐美國家還嚴重。 國 內財經網引述,11月21日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指出,2009年3000個地方融資平台向中央銀行借貸8萬億元人民幣,他所擔心的是,如 果中央打擊房地產太厲害,使地價下跌,地方政府不能通過賣地還債,稅收受影響,引發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像美國加州政府一樣。 目前中國的地方政府,表面上只能夠通過中央政府代為發債,然而,地方政府可以成立國內外公司,以公司的名義舉債,避開中央的審批,相信股齡比較大的讀者還記得GITIC(廣信)爆煲時,王岐山到香港債權人會議賴賬的場面。 中國的統計數字從來都十分「X-File」,相信沒有人會知道或者接近真實情況,這些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統計數字。但無論如何,地方政府的債務,肯定遠高於8萬億元人民幣。 人民幣不是自由兌換,再大的壞賬,中央都可印銀紙來解決,可以想像,內地通脹及資產泡沫,只會繼續。 Uncle Ray |
||||||
|
||||||
由於舊居水渠滲漏,需要大翻新,把一些舊照舊物搬到其他地方,以便工程進行。重讀一大堆舊書及筆記,年紀大了,感覺也不一樣。 上世紀80年代,亞洲四小龍崛起,像現在中國崛起一樣,香港及台灣學者,大談新儒學與港台經濟騰飛的關係,現在回頭看,根本與甚麼新儒學無關。 中國正重複港歐美步伐 由於美國經歷電腦革命,為降低生產成本,美國公司找台灣公司代工(OEM),造就台灣成為亞洲電腦生產業龍頭,Acer、Asus及鴻海等,都是這樣起家。 成本下降,Apple II 售價可以從原本2萬元一部,跌到2000元一部,與筆者同年紀的讀者都應該試過,到深水埗的高登商場購買山寨版的Apple II電腦。今天深圳華強路一帶各式各樣的山寨貨,是20年前高登商場的延續而已。 在塵封的書櫃中,找回已忘記了的3冊1900年版《馬克思資本論》,當年在巴黎西岸St Michele小巷一間古老二手書店見到,驚為天人,極具投資價值。 大學二年級時研讀Marxism,教授見到這3冊1900年版《馬克思資本論》,願以高10倍價錢收購,當然不為所動。 馬 克思理論中有一點是同意的,就是所謂「concentration of capital」,在20多年前的英國城市,街道上全是一式一樣的商店,例如Marks & Spencer、Boots、Tesco,情況跟現在香港一樣,滿街都是美心、百佳、萬寧等等,一脈相承。 企業壟斷其實就是資本主義發展的自然現象,不一定是官商勾結的結果。 太陽底下無新事,中國只是在重複香港及歐美國家發展的步伐,你說投資者應留意哪一類內地股票? Uncle Ray |
|
||||||
內地最近出台的一個標題為《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等通知》的文件,居然讓內地報紙頭版報道,抓到筆者「癢根」,一於作研究。 不到300字的《通知》,從標題理解只是一份關於殘疾人的財稅政策,但內容所涉及的,卻跟標題風馬牛不相及,有關部門假如「認真」執行《通知》,對房地產的影響相信不只是如標題僅「殘疾人」那麼簡單! 理清房產稅法律問題 《通 知》分三部份,只有第一部份是有關標題的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城鎮土地使用稅問題;第二部份卻是關於出租房產免收租金期間房產稅的決定,就是對這段在租賃合 同上約定的免租期,按房產原值繳納房產稅;第三部份是說明將地價計入房產原值徵收房產稅,地價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的價款、開放土地發生的成本費用等; 宗地容積率低於0.5的,按房產建築面積兩倍計算土地面積計入房產原值地價。 《通知》後兩部份,被認為是日後推動房產稅的「前哨兵」;第二部份容易理解,因為現在內地企業對租金收入,要求繳納12%房產稅,個人出租住房則按4%優惠稅率徵收。 為 了避稅,免租期是一個「普通」做法,《通知》這部份是堵塞蓄意逃稅的漏洞;第三部份的產生, 是因為在2006年開始的新會計準則中,對土地以無形資產形式與房屋價值單獨核算,房產稅是按照賬面價值計算繳納,企業房產稅變成按房屋建造成本計稅,導 致企業繳納的房產稅中不含土地價值。 看完有關《通知》,奇怪為何「利用」殘疾人作掩護,把政府應做的「理清」法律問題工作,變得偷偷摸摸,說好聽點是不希望「炒家」利用政府作為興波作浪的工具,說不好聽點就是讓「下面」工作的人又有機會「以權(明白知道政策真相之權)謀私」! |
|
||||||
剛過聖誕,不到個半月就是農曆新年,打工的、做生意的,還是歡天喜地,中國人嘛,過年大過天!不用等到年三十,筆者今周已開始團年活動,與各個工廠客戶、廣東友人乾杯、乾杯! 頭炮是廣東投資友人,和他的一幫自稱「小康」但身家數億的有色金屬行業老闆,中午在廠內到會團年,跟數百工人載歌載舞!老闆高興起來,本來筆者對杯中物過敏,也給他不留面子的指罵:「不是請你過來吃飯的,是請你喝酒的。」筆者知道話已出口,再不喝會反枱的,只好捨命。 平時很少見到老闆如此兇猛,有點不服氣,但不敢報仇。跟他的拍檔問個究竟,原來2009年公司受累金融危機,有色金屬商品價格暴跌,虧損之大從未試過。終於熬過2010年,把所有輸掉的全贏回來,而且還每個股東有錢分,老闆不高興才怪。 努 力有成果,當然為他們錦上添花,乘機追問2011年預測,沒想到回覆是:「你沒見到老闆喜中有悲嗎?多跟他喝酒你就知道喇!」原來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內地 有色金屬價格追不上國際價格,出現行內所謂的「倒掛」現象,對於他們以進口材料為主的貿易加實業公司,可以想像,入貨價比賣價更貴,能笑乎?但做這行不能 停下來,進口貨源只可拖慢,比如延遲發運,到貨後租用保稅倉一個短時間等,但這些都是費用,且誰敢保證延遲後的價格可升。 供求問題 國策影響大 這個情況,根據友人分析,全因國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財政收緊政策,把國內需求一下子壓住,結果形成供過於求的現象。至於國外價格,由於美元持續貶值,商品價格只是反映這個事實而不斷上升,正是此起彼落。 對 於我們這些沒有直接參與商品投資的,中國與海外市場差距,理應不會有甚麼影響。不過,倒掛如一直維持,理論上市場力量肯定會把其中一方推往另外一方,以達 到平衡,所以2011年商品價格走勢,也是一如既往,讓中國發揮最大影響力。看官,手頭上持有有色金屬股或投資,不能不注意這方面的發展。 因念 |
2011-1-18 AD
|
||||||
國泰(293) 又爆罷工潮,春節外遊要有心理準備。今次國泰資方態度強硬,認為加薪4.5%已很合理,更認為員工在春節高峯期按章工作,是犧牲旅客的利益。如果按政府預 計明年通脹5%,國泰員工的要求亦算人之常情,反而欣賞國泰員工十分克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工會發言人以「責任全在資方」這類內地外交部流氓式語言,有 失斯文。 要保障工人不一定要工會 上世紀70年代,工會把英國經濟推到崩潰邊緣,戴卓爾夫人挾民意向工會開戰。80年代中,筆者在英國居住時,就是London的High Street都是很破落,商舖貨式不多,與現在的繁榮景象,有天壤之別。可能因為英國的經驗,香港商家對工會一直懷有敵意。 在中國,工會運動是由共產黨統領,不成氣候。美國的工會勢力,亦比歐洲弱得多。現實似乎證明工會或拖慢經濟發展,保障低收入工人,幾乎沒有人反對,有些人會認為工會最能保障工人利益,但事實是,工會最後只會發展成利益集團,權力掌握在小部份人手裏,挾天子以令諸侯。 電視上見到曾財爺言笑晏晏,要求市民對明年財政預算發表意見,大惑不解,幾百萬年薪,就養這些貨式的高官。要求曾俊華明年每人派錢,不是所謂派糖,是「回水」,如果每名罷工的國泰員工獲回水二萬元,相信不會有工潮,要保護低收入家庭,有很多方法,不一定需要工會。 Uncle R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