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鋼鐵、煤炭產業“去產能”持續推進以及環保限產等政策影響,周一國內商品期市午盤多數走高,黑色系集體大漲,焦炭封漲停報1217元/噸,創逾兩年新高,焦煤漲4.74%,熱軋卷板、螺紋鋼、鐵礦石、動力煤分別漲3.8%、3.55%、2.88%和2.74%。
消息面上,國家發改委8月8日在網站上刊文指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決策部署,嚴格控制新增,加快淘汰落後,引導有序退出,落實減量生產,推進兼並重組和轉型升級,市場供大於求矛盾得到了緩解,煤炭價格有所回升,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貨款回收有所好轉。
一是煤炭產量明顯下降。上半年全國煤炭產量16.3億噸,同比下降9.7%,降幅同比擴大3.9百分點。其中4月、5月、6月產量降幅分別為11%、15.5%和16.6%,呈逐月擴大態勢。二是庫存出現“三降”。6月末,煤炭企業、重點發電企業、環渤海五港(秦皇島、京唐、曹妃甸、天津、黃驊)存煤分別下降8.6%、16.6%和45%。三是價格穩中回升。目前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價格420元/噸,比3月末上漲30元/噸,比年初上漲50元/噸。四是企業利潤降幅收窄。前5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35億元,同比下降73.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3個百分點。五是煤炭消費繼續下降。據行業協會測算,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18.2億噸,同比下降5.1%。六是受國內外差價影響,進口有所回升。上半年煤炭進口1.1億噸,同比增長8.2%。其中5月、6月同比增速均超過30%。
A股市場評級為“減持”的券商研報並不多見,首次覆蓋的深度報告就建議“減持”更是鮮有。更為奇特的是,建議“減持”卻並非實際看空,研報做出的利潤預測還高於公司預期、市值預期亦高於同行預測;這一怪相即發生在國泰君安交運團隊的一則研報中。
針對順豐控股借殼鼎泰新材,國泰君安交運團隊近日發布了首次覆蓋的深度報告,對商務快遞行業發展空間、順豐的商業模式和行業地位給予肯定;但報告卻對該股做出“減持”評級,並直言若鼎泰新材股價下跌50%、順豐控股估值更具誘惑力。上述報告立即引發市場極大關註和爭議。
然而,這並非是首家對鼎泰新材做出謹慎評級的券商。在中原證券今年7月出具的個股報告中,亦對鼎泰新材給出“觀望”評級。綜合報告觀點來看,股價漲幅過快、估值過高,是影響個股評級判斷的重要因素。
首次覆蓋即建議減持
國泰君安交運團隊在8月5日發布了《當下可小憩,靜待王者歸》的個股報告,首次覆蓋鼎泰新材,並對擬借殼的順豐控股做深度分析。報告的導讀觀點極為鮮明,“如果股價下跌50%,順豐控股作為具備世界級快遞企業基因和潛力的企業,其估值將具備吸引力。”隨即,“國泰君安看空順豐、股價將繼續大跌50%”的消息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
然而,從研報正文內容來看,上述研報並非不看好借殼鼎泰新材的順豐。相反的是,對於順豐所處的商務快遞行業前景和公司發展進程,報告更是毫不吝嗇溢美之詞。報告稱,順豐在股權變更、資本開支上的決策都踩在了恰當的時點,企業家的戰略思維可見一斑;認為順豐“已成為商務快遞領域的佼佼者”,還稱“順豐創始人王衛有著異於常人的冒險精神與勇毅”。
此外,報告還預計順豐控股2016至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26.5億元、33.7億元、40.7億元,同期EPS分別為0.54元、0.69元、0.83元,報告的預測均高於此次重組方案中公司的預測數值。
但與此同時,報告根據PE和PB兩種估值方法,給予鼎泰新材“減持”評級。看好卻不看多,究竟是噱頭還是另有原因?
在針對上述兩種估值的詳細分析中,上述研報稱,參考2016年物流行業可比公司30倍的平均PE, 考慮順豐控股行業中的龍頭地位和品牌溢價,給予公司40倍PE,對應市值為1068億。按照鼎泰新材重組前預計2016年EPS 0.12元計算,考慮重組預期,給予180倍PE,對應的股價是21.60元/股。
若參考2016年可比公司3.14倍的平均PB, 考慮順豐控股重資產的特征,給予順豐控股2.6倍PB,對應市值為1379億。按照鼎泰新材重組前2016年預計每股凈資產2.96 元計算,考慮重組預期,給予9.5倍PB,對應的股價則是28.12元/股。
考慮順豐的重資產特性,報告最終取PE估值法下的22.86元/股為目標價。然而,8月5日當天收盤價為39.53元/股;若以此推算,上述報告的目標價較市價的跌幅在42%。若以鼎泰新材複牌後的階段最高價51.15元/股計算,距離目標價的跌幅在55%。
那麽,國泰君安的這一測算是否合理呢?在順豐擬借殼鼎泰新材的方案公布後,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券商發布過首次覆蓋報告。其中,民生證券研報在5月底時給出“強烈推薦”的評級,長江證券研報則給予“買入”評級和重組後1090億的市值預測。同期的安信證券報告認為,公司短期合理價值約為1000億,按定增後49億總股本計算出的股價為20.7元/股,首次覆蓋給予了買入-A評級。 至6月上旬,國金證券發布報告給予“買入”評級,並稱順豐上市後合理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
然而,複牌後鼎泰新材的連續漲停,其股價不斷飆高,遠超賣方研報的預期值。伴隨這一落差的加大,券商分析師紛紛“恐高”,評級下調。今年7月,中原證券發布首次覆蓋報告,給予鼎泰新材“觀望”評級。對於此評級的原因,報告稱雖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良好,但目前估值水平較高。
而國泰君安上述“減持”但不看空的研報,亦是如此。對比來看,國泰君安報告中的目標股價和市值預測,高於此前多份研報的預期。“我們選擇了保守但與我們當下能力相符合的估值”,研報末尾總結稱。
A股鮮見研報實際看空
有券商分析師表示,由於交易機制的差異,A股市場中看空個股的賣方報告極為少見;不看好的個股“最多是不推薦”,一般不會出具“減持”甚至“賣出”評級的報告。這與境外市場的賣方研究有很大不同。
查詢公開資料也可見,在過去一年內,評級為“賣出”的A股公司研報均不是出自內資券商之手,而主要由瑞銀證券等外資行發布。此外,評級為“減持”的個股研報也多由高華證券發布;中銀國際在今年內發布有多個“減持”評級的個股研報,主要涉及中海油服。
以中銀國際7月底發布的中海油服報告為例,報告稱,二季度公司主業凈虧損環比收窄,但盈利改善幅度低於預期;預計今年上半年公司虧損約84 億人民幣,下半年業績難有明顯複蘇。報告下調了該股的盈利預測,並對H 股和A 股重申了“賣出”評級。
周三早盤,煤炭板塊全線大漲。截至發稿,山西焦化漲停,大同煤業漲逾8%,陜西黑貓、潞安環能等漲逾6%。
消息面,周末人民網報道山西七大省屬煤企的銀行貸款將全部重組為轉型升級中長期專項貸款。銀監會就《關於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金融債權債務處置的若幹意見》征求意見。近期動力煤價格延續強勢,焦煤價格漲勢初現,供給側改革預期提升疊加基本面改善,板塊表現強勢。
從中線來看,煤炭期貨價格上行來源自近期現貨市場走勢樂觀、成交強勁。國內煤炭現貨價格的指引性指標——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上周末刷新了一年半的新高,至436元每噸,已經連續六周走高。而半年走勢中,煤炭價格指數與國際油價的關聯度下降,近期並沒有跟隨國際油價的走跌而走跌。
長江證券認為,下半年供給側改革將加速。供給側改革主要內容包括去產能、去人員(分流)以及去杠桿,其中去杠桿涉及範圍更廣,難度相對較大,相比上半年去產能以及人員分流政策的持續深化及推進,債務處置進展相對較慢,一定程度上影響改革進一步推進的速度。此次山西煤企貸款轉型升級以及銀監會政策出臺顯示政策在債務處置方面已經取得明顯進展,預計後續將進一步深化,並帶動下半年行業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
周五萬科A經過3天調整後重拾升勢,盤中再度強勢拉升,盤中大漲逾5%。截至發稿,萬科A報21.68元/股,漲4.68%,成交44億元。
另外,恒大概念股集體飆升,截止發稿,廊坊發展再度漲停,嘉凱城漲逾8%,騰達建設、粵宏遠A漲逾5%。
在恒大三次舉牌廊坊發展,並表示將繼續出資5000萬元增持後,廊坊發展原控股股東廊坊控股也開始積極增持,打響股權“保衛戰”。廊坊發展今日複牌開盤於24.9元,上漲1.8%.隨著買盤推動,股價正一路上升,最大漲幅逾9%。
廊坊發展8月11日晚間公告,公司於8月11日收到廊坊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廊坊控股”)發來的。公告顯示,廊坊控股於7月21日至8月9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系統累計增持廊坊發展744.3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6%,成交均價為23.62元/股,增持總金額為17582.75萬元。此次增持後,廊坊控股持股數量增至5817.37萬股,持股比例由13.34%增至15.30%.
對於增持目的,公告稱,廊坊市國資委和廊坊控股一直非常支持上市公司的發展,廊坊發展在廊坊控股整個戰略規劃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此次增持是基於對上市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為滿足廊坊控股以城市開發為主體,以產業運營和資本創新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廊坊控股堅信,廊坊發展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優勢會越來越明顯。廊坊發展作為廊坊唯一一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國資委熱切期望廊坊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在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推進廊坊市國企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此外,廊坊控股董事會於7月13日做出決定,計劃自公司股票複牌之日(即7月21日)起6個月內,擬使用自有資金通過交易系統擇機增持廊坊發展股份,增持金額在5000萬元至5億元之間,並承諾6個月內不減持。由於截至目前,廊坊控股增持金額約17582.75萬元,尚未達到增持計劃金額的上限,廊坊控股不排除在上述增持計劃限額內,繼續增持廊坊發展股票的可能性。
公告顯示增持資金來源於廊坊控股的自有資金,不存在向第三方募集的情況,也不存在直接或間接來源於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的情況,不存在通過與上市公司進行資產置換或者其他交易獲取資金的情形。本次認購的資金不包含任何杠桿融資結構化設計產品。
後續計劃方面,廊坊控股尚無在未來12個月內改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者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作出重大調整的計劃。尚無在未來十二個月內對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出售、合並、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計劃,或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等。
今日開盤後,深港通概念股延續前一交易日的漲勢,板塊漲幅居前。當中,萬科A大漲8.38%,海信科龍漲6.16%,浙江世寶大漲8.27%,承德露露漲1.76%,金風科技漲1.75%。
深港通漸行漸近,A股市場熱度也在逐步升溫。機構普遍認為,深港通的開通有利於資本市場的開放,將影響A股市場投資者的結構和投資氛圍,建議關註低估值的大市值股票、港股稀缺標的及券商行業這三大領域的投資機會。
分析人士認為,深港通的開通不僅可能吸引增量資金入場,同時也標誌著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有利於實現資金互通。興業證券王德倫策略團隊則表示,國內宏觀經濟周期和貨幣環境預計短期將維持現狀,深港通的開通對吸引增量資金入市的作用或比較有限。更大的看點在於其對A股市場的長期影響,隨著資本市場開放程度提高,A股市場估值體系有望從“中國特色”逐漸轉換至“與全球接軌”,投資者結構和投資氛圍將更加健康。
蘇州住房限購令出臺,再次將暴漲的蘇州房價拉入公眾視野。
今年以來,蘇州房價領漲全國。根據標準排名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均價萬元以上城市房價漲幅榜》顯示蘇州2016年6月份房屋同比漲幅50.69%,上半年漲幅達到31.43%,排名全國第三。
據筆者觀察,蘇州房價大幅上漲背後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是大量人口湧入。新進入蘇州的人口,結構上不同於普通城市以務工人員為主,而是有相當大部分的“海歸”式高端人才。
筆者連續數年受邀參加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活動(下稱“創業周”,此活動為蘇州最重要的高層級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平臺),發現蘇州早已拋棄傳統招商引資模式,而往往以“風險投資+招商引智+產業集聚”作為區域產業發展模式。高端產業集聚帶來高端人才集聚,新進者成為房價推力。
自2009年舉辦至今,“創業周”已成功吸納2318個高層次創新創業項目落地蘇州,累計註冊資本超過186億元。2015年,蘇州全市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3400多個,99%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
由此,蘇州目前可能已經成為海歸等高端人才最喜歡的城市。今年的2016(第八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共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87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共攜帶3042個項目應邀參會,其中2223人是國際知名高校的海歸博士。參會人才和項目數量均再創歷史新高。產業方面,主要集中在九大重點新興產業領域人才。其中生物醫藥占22.2%、電子信息占21.6%、裝備制造占15.7%、新材料和新能源均各占7.7%。
這些項目多是科研型導向。以在2016創業周上正式揭牌的“中美大學國際技術轉移與創新協作(蘇州)中心”為例,該中心將開展中美大學國際技術轉移合作,形成以蘇州為基地、輻射長三角的美國大學國際技術轉移區域布局,推進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和商業化。來自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21所美國一流科研院所,以及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院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助推國際技術在蘇州的轉移合作。
圍繞科研、創業人才,風險投資等經濟要素“自動”前來匹配。整個活動期間,蘇州市的17家省級以上開發區、80多家國家級孵化器和產業園、百家創投金融機構以及千余家重點企業參與項目對接。
在經濟大環境低迷的背景下,2016年的蘇州創業周卻呈現出迅猛增長勢頭:已正式簽約項目達到689個,比去年同期增長27.3%(其中投資創業項目597個,合作創新項目92個),達成合作意向項目701個,正在洽談對接的項目1157個。
蘇州為了吸引高端人才,還推出不少特色主題活動,如昆山組織深化兩岸人才合作交流會活動、吳中區舉辦首屆“百名海外博士吳中行”活動、太倉開設成立“引才直通站”、常熟組織創業競賽、姑蘇區組織社區治理供需對接會等等。
“大批海內外精英在蘇州安家落戶、開創事業。”蘇州市官方文件稱。
這些簽約或達成意向的合作項目背後,就意味著又一批高端人才的聚集和落戶,顯然改變蘇州流入人口的結構層次。這些人口流入則一步步對蘇州的產業、科研、經濟,以及房價產生影響。
以蘇州生物納米園為例,短短數年間,蘇州生物納米園已集聚了400余家企業,8000余名生物醫藥專業人才,納米領軍人才創業團隊220多個,其中“千人計劃”團隊64個。目前,同時有多家企業籌備在國內外證劵市場上市。
“海歸”人才持續流入,是驅動蘇州房價領漲全國的背後邏輯之一,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蘇州房價暴漲就是合理的或可持續的。2011年蘇州也曾出臺限購令(全國調控計劃,與多個城市同時),2014年9月取消。此次限購令影響幾何,則尚待觀察。
期貨收盤,焦煤收漲2.91%,鄭煤漲1.35%,焦炭漲1.28%,白糖、雞蛋等收漲;螺紋鋼收跌2.18%,玻璃跌2%,塑料、菜粕、PVC、鐵礦石跌超1%,滬鉛、熱卷、滬鎳、橡膠、鄭棉、豆粕等收跌。
煤炭去產能出標桿 下半年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日煤炭再度延續漲勢,截至收盤,焦煤收漲2.91%,鄭煤漲1.35%,焦炭漲1.28%。
消息面上,山西昨日發布煤炭去產能時間表,全省將關閉退出15座煤礦,大部分將在8月底之前實施停產,可化解產能1060萬噸/年。
山西省煤炭工業廳最新發布《關於對山西省2016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目標分解及時間進度安排的公告 (第一批)》。據公告,2016年上半年,山西煤炭產量同比減少6000多萬噸。但煤炭去產能全年目標任務量2.5億噸,截至7月底,全國累計退出煤炭產能9500多萬噸,僅完成全年任務的38%。
在後半年去產能任務非常艱巨的情況下,山西的做法將成為行業的表率和標桿,其他地區也將對任務做進一步細化。
中信建投李俊松團隊評論稱, 在後半年去產能任務非常艱巨的情況下,山西的做法將成為行業的表率和標桿,其他地區也將對任務做進一步細化。
鋼鐵陰跌不止:螺紋鋼鐵礦石五連陰
螺紋鋼收跌2.18%,鐵礦石跌1.18%。兩品種均錄得五連陰。
近期,二線城市密集出臺樓市收緊政策,一線城市上海、北京也存在較強的收緊預期,房地產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業內人士表示,對螺紋鋼期貨來說,這將在一定程 度上影響多頭的預期,不過近期鋼鐵去產能政策繼續密集推進,鋼鐵大省河北、江蘇8-10月份去產能進程將明顯提速,對鋼價整體走勢依然將形成支撐,預計鋼 價走勢將延續震蕩整理。
倫敦布倫特原油大漲4.72%,報49.04美元/桶。
美原油大漲4.85%,一舉收複多條均線。
消息面上, 據路透援引消息人士,沙特和俄羅斯將在中國的G20峰會期間就支撐油市發表共同聲明。
本月OPEC將舉行非正式會談。另外,俄羅斯很可能派出代表,參加11月份下一輪OPEC會談。
證監會發文為貧困地區開通IPO綠色通道後,多只符合條件的新三板掛牌公司成為“扶貧概念股”,受到市場追捧。9月12日,新三板創新層做市企業宏源藥業(831265.OC)開盤暴漲86%,根力多(831067.OC)開盤大漲71%。
9月9日,證監會發言人鄧舸在例會上表示,證監會系統為履行扶貧責任,對貧困地區企業IPO、新三板掛牌、並購重組等開辟綠色通道。
根據證監會發布的《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下稱《意見》),對註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繳納所得稅滿三年的企業,或者註冊地在貧困地區、最近一年在貧困地區繳納所得稅不低於2000萬元且承諾上市後三年內不變更註冊地的企業,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
根據中泰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的梳理,有34新三板掛牌公司滿足上述條件,並同時滿足IPO條件,其中包括5家創新層企業,做市轉讓企業有14家,大約三分之一的企業來自農產品、食品加工和醫藥行業。
在34家公司中,目前只有根力多公開了轉板意向,於去年9月宣布進入上市輔導。半年報顯示,公司前六月歸母凈利潤達到2635萬元,同比提高24%,營業收入近1.7億元,同比下滑7.4%。根力多股價去年8月曾達到20元,但今年以來股價腰斬至11元左右,9月12日開盤暴漲到18.8元後回落。
在34只新三板扶貧概念股中,9月12日有交易的14只股票全部上漲,漲幅最高的宏源藥業開盤後成交價從每股10.3元躍至19.3元。半年報顯示,宏源藥業前六月歸母凈利潤為3446萬元,同比增長8.6%。
華東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扶貧概念股屬於主題性刺激,其中真正能IPO的公司數量不會很多,有的股票市值已經被推高,以現在市值進入,即使IPO成功可能收益也有限。”
對於貧困地區企業掛牌新三板,《意見》也開辟了捷徑。《意見》稱,對註冊地在貧困地區的企業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實行“專人對接、專項審核”,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掛”政策,減免掛牌初費。
不過國海證券深圳經紀分公司機構業務部總經理範國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時間對掛牌新三板不是首要問題,掛牌通常6個月就能完成,不存在類似IPO的排隊問題,在新三板監管趨嚴的情況下,中介機構考慮最多的是風險。
他表示,一些貧困地區企業質量相對較差,財務相對不規範,農業、園林綠化等行業企業偏多,科技型企業較少,風險程度較高。在貧困地區,券商更青睞利潤較高、體量較大的企業,這樣的企業風險承受能力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