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開殺戒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6.html


大開殺戒,中環人形容,內地一邊打貪,一邊打外資,隔岸觀火,份外精彩之餘,不禁問:有咩影響,日後會點?

家有家規,中國強調歡迎外資,但外資近年在華殊不好受:工資上漲、工人罷工、中央臺標籤報道、內地抄襲,未有喘息之餘,中國近月使出兩大護法,以求令外資貼貼務務。

反壟斷法內地只有六年歷史,但威力無比,令外資品牌聞者色變。單以今年計,月前馬仕基牽頭環球航運聯盟,先正在中國六年歷史反壟斷法底下、近日有高通、有微軟、連一眾外資汽車品牌亦相繼下馬,影響偏佈近乎海、陸、空、及新舊經濟。

外資市場靠中國、尤其歐資汽車品牌,年前,歐資幾大汽車商,正正因為會追單起貨,滿足中國訂單需求,連冬季長假亦主動放棄,China有幾重要可想而知。

正如內地學者指,反壟斷、或支配市場呢家野,抽象異常,定義亦不劃一,正因如此,方可殺人於無形!!!

於是,奔馳、克萊斯勒、奧迪等等,被發改委點名後,相繼投誠。譬如,克萊斯勒旗下Jeep,即將主動減價每部六萬多人民幣,理由是答謝用家、至於奔馳,則選擇大減維修或零部件費用:擋風玻璃減兩成九、散熱器降價一成六。

但你又會問:違反反壟斷,佢地衰咩??發改委其實未有披露詳情,但內地學者就話,不披露細節,箇中原因可能涉及太多利益關係。咁玄??

左面反壟斷護法,為數超過「半打」外資品牌先後臣服,而右邊新加入國家安全強攻,近期份外惹人關註。

IBM、微軟先後被政府機構採購部門SAY NO MORE之後,連蘋果亦盛傳被剔出政府機關採購名單之列。

如果特區跟中央睇齊的話,尤其安全至上,其實可以問問香港行政署,及物料採購部門!!

無疑,政治不離經濟,兩者可以混而為一,中美角力,外資當災,正如黃金戰士一直強調,現時全球根本進行強化版貿易戰。

有人問,中國四出點火,怕嗎?答案當然否定,都係果句,十三億人口市場,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市場缺口搵邊個填補。

對內地而言,主攻消費型經濟,豈能沒有中國品牌。蘋果似乎被打壓,但中國有AFFORDABLE APPLE--小米 。

外資汽車被搞,但內地太多Affordable 合資Audi、BM及VW......

即使內地機構擔心科網及軟件難以填補,Come on!!騰訊、巴巴,十年左右時間已經成功複製很多美國科網模式,連北韓金仔都成功研發北韓版本作業系統Red Star,中國怕咩!!!

原來外資對中國有貢獻,他們的存在,正正令中國有更多Affordable中國版的原外資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83

錯完再錯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7.html


事後回想,渾水哥卡臣仔,當日揚言一註獨沽渣打,不無道理:
內部混亂、重整後架構既亂亦重疊、罰款未完、更弊資本表面OK,但計及潛在壞帳,情況截然不同,每項因素將股價扣減五個巴仙的話,渣打豈非最少要再跌兩成??

渣打昨日強調,管理層支持冼博德,呢句說話形同廢話,做細既,唔通唔捧老細??

渣打需要,是來自主要股東支持。從媒體報道,淡馬鍚未表態、而第二主要股東安本,卻棄冼,要莊,支持主席莊貝思。

錯完再錯,冼博德承認兩年前發生洗黑錢事件後、銀行的監察系統執行並不理想,主動透露紐約金融服務局已經介入,商討有關監察洗黑錢程序。

渣打強調事件受控、不過金融時報話,預計渣打最終要交額外過億美元罰款,而主要股東對冼博德表現深感不滿、認為無就兩年前罰款事件受到教訓。

按此推斷,Sands總隨時半年左右倒數,留底與否完全視乎能否達到今年定下目標、收拾殘局。

二零一一年中期業績,即渣打仲未出事前,半年稅前盈利三十六億美元,今年只得廿三億,即三年內少三成半,反而撥備由四億美元多,急升至今年上半年八億五左右,增幅高達一點零五倍。

由此可見,渣打除盈利能力,及應付罰款之外,壞帳及其資產質素,隨時屬於一個未充份引爆的大炸彈!!

為保盈利年年創新高,渣打資產負債表三年多以來擴大超過兩成,但基於資產質素,及因應監管要求,對資產組合重新劃分,該行風險權重資產RWA今年以來升近一成、更大問題在於已批出的貸款,變成不良貸款個案逐步增加。

上半年,渣打集團不良貸款餘額按年升兩成半,跟去年底比,亦多一成一,多間大行關註,此乃業務進取,內部監控不足後遺癥。

無疑,用渣打資本比率超過百分之十計,仍然屬於充裕,但結論充裕之前,不能忽視潛在資產重訂,及構成更多風險權重資產,繼而要求更多資本緩衡問題。

有一點值得一提是,新資本要求下銀行內部風險評估要重新細分,按新標準下為資產質素再進行界定。根據渣打完成Credit Risk Migration,上半年要被重訂及列入最低第十二級別的貸款,較去年年底大幅上升兩倍,即時帶出兩個問題:
一,之前渣打做咩嚟?
二,有幾大影響?

德銀指,結果將呢批第十二級別貸款,假設全數列入不良貸款的話,渣打的不良貸款比率,會由目前百分之二點三,升至百分之四點四,內地跟渣打比,內銀係咪質素好高呢??

的確,撇除數字信與不信,內銀除不良貸款比率低之外,撥備覆蓋率平均兩倍半以上。

唔該睇睇渣打,撥備對不良貸款餘額覆蓋,平均只有五成二,多個地區更出現不良貸款比率升,但覆蓋率下跌情況。

歐智華將加息列入任內暫時最有願景,成功取得投資者歡心。反觀冼博德,在任倒數日子之內,都寄望千萬不要加息,否則好容易出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84

人仔強勢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8.html


全球最難了解貨幣及央行,必是為人民幣及人民銀行。

年初貶值?到目前為止,仍然眾說紛紛,但近幾個月升值,動機亦未明。

人民幣在岸價近日越戰越勇,先破617、再破616,帶連一向較在岸CNY有溢價的離岸CNH價,被多度被拋離,星期四一度較在岸價低近百點子,情況實為罕見。

無疑,貨幣升就等於資金流入,但是否適用於匯價仍然由央行主導的人民幣,似乎需要打個折扣。

肯定,海外對人民幣需求上升,原因建基於股市升、經濟回穩、滬港通等等,再者今年為止,非居民人民幣存款餘額達一萬四千多億人民幣,數字可觀,惟第二季增加金額顯著減慢,一旦情況擺動的話,購買力不能忽略。

但疑問歸疑問,「賓卡」指,如果屬於外來大規模流入,或增持人仔的話,理應更反映於離岸價之上,並且令離岸價格較在岸價高,但事實不然。

故此,適用於人民幣匯價走勢的合理解釋,一切視乎政策,亦即顯示於中間開價之上。

好明顯,內地要人民幣由貶改升,已反映於中間開價上,交易員甚至形容,近日人行中間價越開越勇:以星期五為例,開市中間價為6.1562,較周四中間價高近百點子,而基於開價相當貼近前收市價,人行方便升值,避免中間價偏離市價,從而觸發一開即停。

何解人仔由貶要升?內地當局為什麼忽然要人仔升勢重新建立?

留意今日內地公布進出口數據,出口居然錄得出符意外14%增長,不過內需未復元,進口出乎預期由升轉跌,結果令貿易順差擴大至47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資金持續流入,加埋順差增加,自然有利人民幣持續強勢,估計到今年年底,兌美元將會見「六算」。

路透社近日一篇報道,指內地拍板,要人民幣自由兌換時間由二零一五,延長到二零二零。表現上,延遲兌換,跟加快升值本應互不相幹,但留意報道的話,其實慣切當局思維,外圍越亂,維穩越要緊,君不見,區內貨幣加快跌幅之際,正正是人幣加快升值之時。

貨幣得、股市得、兼且有滬港通三個字,國產催化已漸形成。

要留意包括,內地流動性相當氾濫,當局不斷否認QE,某程度上代表QE已行。

雖然人行再進行資金回籠,但資金太多,導致一星期計,隔夜、七日及十四日利率,分別大跌二十二、四十三及六十一點子,作為平衡效應,抵消流動性充裕,人行將貨幣升值,理順內地資金利率曲線,未必沒有根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85

不求轟烈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1.html


相比陳德霖五年總結,五年宏願系列文章,小加一系列有關滬港通問題網誌專題,更惹人興趣。

滬港通既然被包裝成為全球股市入秋之後最大盛事,資本帳試點另一大舉措,亦無人會反對。

但形容外資基金以滬港通避險,萬億資金雲集,該等報道、形容、有否帶有水份,應分清楚,不然的話,必定犯上主觀願意訴諸新聞寫作大忌。

概念歸概念,問題歸問題,李小加用意無疑貫切其列車要開得穩穩陣陣目標,只求順利,不求轟烈。

人人話滬港通Very Good,大方向有,但凡舉幾個假設,在在道出大框架之下存在極多細節問題。

譬如李加加提到「霸額度」問題。簡單講,每日僅僅數百億,如果肯定其門如市,聰明券商必然會製造大量指示盤霸Quota,以令自己較對手佔優,甚至出現七、八十年代製衣quotes炒賣翻版!!

另一個問題是追價又點先?老散愛高追,市價越高,指示買入價更改次數越多。本應市場是市場,追價永遠存在,但滬港通由於有額度,任何指示按盤已經攤佔當日額度的一小部份,為免混亂,小加表明,追價可以,但要先取消,然後再「排隊」才可以追,即將攤佔Quote勾出,有剩額度才會容許追價等相關涉及重新指示按盤進行。

零七年直通車,股市最亮點在於宣佈後,並假設即將進行之前的一段日子,可惜當年無幸見機制是否令股市見光即熱。

今次雖然無殺死呢回事,但市場一旦將一個概念Inflated ,某程度上等於自行將機制本身應有的正能力,及催化,自行消滅!!

市場較少提及還包括匯率問題。內地按滬港通買港股,計價港錢,但匯率報價由指定銀行負責,每日預期最少更新一至兩次。

但觀乎人仔官價及離岸價近期波幅之大,一個形同僵化的匯率報價,是否構成問題,及造就不必要的幹擾,甚至另類套利,值得再考慮。

瑞信列舉三十八隻潛在受益股,內地基金提建議三大操作概念,當中內容大部份新意欠奉。

指數升與跌,並非由滬港通定奪一切,大部份還看資金及基本面。值得觀察是,基於各種原因,其他考慮,滬港通開通後,更多內地個體散戶,會將戶口搬到本港操作,這亦可以解釋,撇除炒作之外,純本港港證券股咩事會喪升喪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86

港美息差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2.html


逆周期之父陳德霖曲線證實,六輪逆周期措施其實失效,甚至失敗!

So what's next? 樓價越升,市場越恐慌買入,政府再出招,機會越大。

純粹推測的話,甚麼SSD, DSD,商界反響極大,再過立法會亦受制肘,於是陳德霖可能再推逆周期或者進行倒數!!

供應多了、利率醞釀加了、稅務成本貴了、按揭緊了,樓價仍然上升,理應還有背後更多原因,而非單單供應、按揭承數等因素左右。

幣值偏弱,資金流入,套入任何一個市場,均是觸發資產價格向上主因。

可惜,逆周期之父為首的金管局,就連資金流入原因解釋,一時一樣,予人我們特區央行,在市場把脈、掌握資金流向情況方面,極之Limbo!!

無論阮國恒及彭醒棠均質疑資金流入本港為部署滬港通之說,甚至認為「不合邏輯」、「並不成立」,但逆周期之父反過來不排除確有其事,其實問題不大,最大問題在於,點解連央行都解釋唔到錢流入動機?

點解當日一開波就要為熱錢來意定性,為資金熱錢重投中港炒作降溫? 唔出聲無人話你啞? 但今日又變成受市況左右想法。可能小加與88樓真係唔太相熟?

完美風暴跟過萬億流入資金何時外流劃上等號。逆周期之父提到,若港美息差有一厘的話,期時會構成重大誘因,觸發資金會大舉外流。

問題正正出自一厘息差?陳總講緊係咩息先?聯邦基金利率及金管局基本利率的話,目前兩者近零,基於港美息率政策同步,呢方面出面的一厘息差,機會是零!!

如果以美國債息,及本港外匯基金票據利率做比較的話,老實,去年曾經試過近一厘差息,但完全無出現任何Outflow,莫講大規模。

至於Hibor及Libor兩者息差,目前兩者三個月同樣為0.36厘。「賓卡」形容,要出現一厘機會實屬罕見,以現時結餘水平作緩衝,一厘之說,更近乎Impossible!

觀乎聯匯底下的貨幣發行局機制,Hibor及Libor息差有變化的話,會觸發套戥。假設Libor較本港同業拆息高的話,資金會外流,市場會沽港元買美元,貨幣發行局機制下,港息終會跟上,到貼近番美息水平。

試問,如果能夠容許一厘港美息差出現的話,難道意味聯匯報廢,貨幣發行局失效??

又或者,有人會提,喟! 一旦香港出現完美風暴等異常震盪,咁點先!!

無錯,九八試過香港三百厘,但當年係港息高、而且當時係任白頭專登「夾息」!! 其時,零五年強化聯匯及引入雙向兌換保證後,中環「賓卡」當時已揚言,港美息差別只會Tight,不會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87

離奇回落?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86.html


不論由人行公布信貸增長、以及國統局公布既「三頭馬車」,即係投資、零售同工業生產,都「反高潮」差過預期。

其中經濟師、都以震驚形容信貸表現,以新增貸款計,降至09年12月以來最少,只是原來預期一半。

而社會融資按月更大跌近1.7萬億人民幣。

政策是定向寬鬆、數據卻顯示流動性收緊,令市場大惑不解。

可能人行都知、市場對信貸感到震驚,於是罕有評論,指數據回落是基數效應,認為整體信貸仍處於合理區間。

為令市場安心,人行更罕有透露,踏入八月分貸款基本上、每日保持300至500億增量,未來信貸規模會持續增長。

六月「沖高」、其實都有跡可尋,因為當月人行加大定向寬鬆力度,加上國務院批出大量「微刺激」,到七月自然會出現回落。

但完全歸疚於季節性因素、就似乎難以解釋咁大幅度回落,更合理解釋似乎是經過五、六月異常的寬鬆政策後,因當局發現過左火位,七月分要進行沖銷、限制信貸供應。

值得留意係、七月信貸雖然大跌,但觀乎拆息近日並無抽高,反映流動性仍充裕。

有經濟師就關註,是反映信貸需求減弱速度過大,加上有70個城市GDP都出現回落、反映逐漸失去經濟復蘇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88

阿里與小微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3.html


阿里巴巴宣佈,將小微企貸款業務抽離集團,出售予馬雲個人持有,資產主要包括支付寶的「小微金服集團」後,隨即傳出美國上市日,定在「九一六」,似乎暗示兩點:
一,早前上市呈現膠著,正正是架構問題,及部份資產敏感。
二,現有股東之間,尤其雅虎,要求極高,於是商討需時。

雅虎經過早年支付寶被馬雲「自然流失」,調離阿里巴巴後,早有介心。

觀乎今次出售小微企信貸,作價五億多美元,另加七年服務費,令分享利潤範圍,擴大到整個「小微金服集團」逾三成七利潤。

好明顯,阿里為求上市,一切順從股東利益,做個好形象,但反過來看,雅虎、軟庫在保障利益之餘,惠及未來潛在股東,為股東權益出力,未必是馬雲。

同屬金融,亦是國家級戰略行業,支付寶當日抽離,但小微信貸業務原來留在阿里巴巴公司內,由此反映,阿里系內架構其實異常混亂,馬雲最初亦未有細仔部署。

小微企信貸,其實形同銀行,在改組前,小微企信貸,形同屬於一間即將美國上市的公司,於是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首批民營銀行牌,未有馬雲份!!

外國評論,改組後的阿里系架構,仍然混亂非常,但最少消除小微企信貸業務帶來的潛在不明朗因素,包括壞帳、借款企業、以至旗下大量貨幣基金運作等等。

阿里巴巴上市文件經常出現一個字,此乃Parent。當年香港的阿里股份,全世界以為,現在籌備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是Parent,而原來阿里巴巴集團亦有一批二批Parent。

因此,「九一六」阿里巴巴上市之日,並不是馬雲上市步伐的終結。

而事實上,阿里在修訂上市文件中,最大消息並無上市日、集資額、及改組,而是提及包括支付寶及小微企信貸在內的「小微金服集團」亦有上市可能。

一間很快會從事民營銀行、全球最大貨幣基金、支付業務、及形同高利貸的公司,跟阿里巴巴純E-commerce業務比較,誰更具吸引?  答案不言而喻。

失阿里,得「小微金服」可能才是小加真正目標,於是乎要留前鬥後 !!

但面即將美國上市一批潛在新投資者,架構混亂,業務隨時離抽,連上市文件亦承認,馬老闆大股東、管理層、及作為阿里多間有業務往來公司的大股東身份,利益衝突的確存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89

兩面不是人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4.html


人行雖則強調貸款急降、社會融資總量急瀉無問題,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轉個頭,國務院隨即發佈十項指導意見,要求各部委幫幫手,著力解決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似乎,內地信貸問題,正正篤中當局要害。

十點指導意見,某程度上屬於This is an order!!!

亦是繼昨天要二零一二年,打造中國成為美國以外最大保費收益市場的「國十條」後,一日內第二度再來多個「國十條」!!!

觀乎降融資成本「國十條」:流動性要平穩、提升直接融資比例之外,最要緊在,指令五大部委,監察貸款資金流向,確保錢能流入實體經濟,這跟內媒有關小微企獲批貸款後,進行再貸業務,轉貸予其他行業做高息貸的報道,不謀而合!!

這十點指導要求,繼早年強化資本市場指導意見後,國務院再次每項工作中,列明對口及負責單位。

上次,人行佔最多,惟反觀今次,十項要求內連同共同負責項目,人行僅佔六項,銀監反而佔最多,有八項。

好聽一點,是身負重任,但另一角度睇,國務院似乎暗示銀監在配合提升貸款,降低融資成本工作上,似有失職,依家點名要尚福林搞番掂!!

十項要求列明,要落實好定向降準、要繼續支持有需要行業、要降低小微企及三農企發債門檻,要著力減低融資成本,均可以理解為利好消息;
一,經濟師無講大話,水繼續放、
二,內地一線企業平均發債成本實在太高,動軏五、六厘,一定要減。

如果水繼續放、貸款成本下降,從而增加貸款需求,對內銀無疑利好!!

可是,留意國務院公佈中第六點,當局表明,要引導銀行糾正單從追逐利潤,擴大資產規模理念!!

呢點,是否可以解讚為,希望'銀行幫手之餘,要放下在商言商原則,賺錢之數,做社企銀行更要緊??

同樣第六點,當局同時要求銀行降低存款、及資產規模指標的權重,並且設定金融機構存款偏離度指標。

哈,如果咁,匯豐為首國際銀行死硬!!

用國務院構想,很大程度上希望銀行提升風險資產權重比例,放鬆對貸存比限制等等。繼剛在賺錢次要之外,現在形同風險管理同樣次要!!!

總之,放貸要多、貸款要快!!

要保經濟,就要保貸款,明顯是當局思路,而昨天多項數據忽然走樣,肯定觸動部委神經。

但內地當局到目前為止,仍然對貸款少,影響經濟、抑或經濟差,影響貸款完全拆解未清。

問題搞不清,肯定不能對癥下藥!!

尚福林比周小川更困難,某程度上,人行搞流動性控制,搞人民幣國際化,小川來得輕鬆。

反之,尚福林既要防壞帳、亦要谷銀行資本,更要防範銀行體系風險,現在又兼顧降融資成本、加大點點貸款供應,矛盾之餘,其實兩面不是人!!

降融資成本國十條,的確予人風險管理及貸款力度次序對調用意。目前內銀H股,較A股平均溢價一成一,三年最高,跟著點,無人知!!

中環人認為,內地當局要貸款量升、息降,而不製造風險,尚佳之選是成立超級國營銀行,或索性由人行向經濟實體及中小微企批出貸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90

歷史高位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45.html


政府經濟顧問表示,住宅市場喺第二季回復熾熱。

單係第2季,樓價就升咗3%,而6月整體樓價,比97年高峰期超出44%!

至於供款負擔比率,而家係54%,高於過去10年水平、經濟顧問提醒如果加息3%,負擔比率將會大幅抽升去到70%,呼籲置業人士要留意風險。

旺市之下樓價指數亦一再突破歷史高位,整體指數最新報125.66,按周上升1.3%,累積兩周升幅有1.69%。

樓價指數連續兩星期破頂、比去年高位仲要高出兩點,而且預期升勢未停。

目前只係得大型單位指數未破頂,因為受到政策市壓抑,今年以嚟豪宅走勢逆市墮後。

唔只輸喺香港市場、喺全球都係落後!

上半年全球32個城市嘅豪宅價格,平均上漲6.2%,美國主要城市超越歐洲同亞洲城市,香港豪宅倒跌,跑輸全球主要大城市。

但係踏入下半年形勢有變,豪宅有 "翻生" 嘅跡象,二手減價沽樓嘅情況有收斂。

代理話,期間有資金流向豪宅市場,豪宅新盤有稅務津貼,所以帶頭暢銷,推動埋二手豪宅升交升上16個月新高。

今年樓市係由新盤主導,表現即將突破歷史紀錄,截至8月、全港一手樓買賣總值已經近乎1000億,比舊年同期大增一倍有多! 而好戲在後頭!

因為年底之前、大約仲有6000-8000夥新單位登場,估計最終大數係15000宗一手買賣,牽涉成交總值會見 1500億,將會破頂!

樓價升,但地價低落,最新荃灣楊屋道地價低過預期批出,但正係基於地價回落,發展商都肯出手投標,試下撈平地!

屯門仁政街地皮及同區樂翠街,兩幅細地皮爆冷!

而且都位於屯門、並唔係優質靚地,呢區地價今年創沙士後新低,咁都要爭?!

如果夠細、夠平,真係無有怕! 有發展商指就係因為地價回落至合理水平,先至吸引他們入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91

騙馬雲 Money Cafe

來源: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5.html


阿里巴巴上市籌備火速進行之際,卻突然自我引爆1060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帳目有問題,需要停牌、需要延遲公佈業績。

據稱,業績公佈時間,隨時要待阿里上市後。

阿里巴巴將今次事件,包裝成為良好企業管治、推動透明度及保障投資者堅持,所以要求停牌。

但前身中國文化傳播公司的阿里影業,實際問題正如通告標題所指,出現存在不恰當財務處理,及撥備不足。

簡單概括,即帳目有問題,而撥備不足亦構成阿里當日入股,隨時買貴!!

中環人問,不恰當處理帳面,是否形同做假數??以往,入股後呻笨,發生帳目有事,涉及於中資公司例子屢見不解,經典之一是前年美資巨企Caterpiller收購年代榮機一役,前者最後才發現公司帳目假得很,Caterpliier要大舉撇帳之餘,並決定控告年代榮機前大股東。

呃鬼佬,可以因為對方認知不足,心急打入內地。但阿里影業呢個Case,予人自己人都呃感覺,在在證明1060前大老闆殊不簡單。

阿里影業總資產加盡得二億六美元,即使計及上市公司市值300多億,比阿里巴巴潛在市值二千億美元,財務上是零影響。

但國際投資者相當關註呢件事,部份更直指,要對馬雲再打折扣。

無他,入股及投資前,一定會做盡職審查,阿里影業呢件事,正正反映巴巴收購團隊盡職審查認真程度、及功力水平絕不及格。

可能是急於成事,但整件事只會證明是旦一項:董平太叻、或馬雲能力長期被外界Inflated。

財務上,阿里所受是零影響,但事實並非必然。去年,巴巴團隊做三十項投資或入股,涉及六十六億美元,今年再加七十六億。

Market一定會有疑問,Jack Ma連八億美金交易都出事,其他點算?

觀乎當日入股恒大足球隊,稱聲只用十五分鐘摸酒杯底完成商討,當時部份清醒投資者、早已深知不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