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分析:2018年前難見正現金流

1 : GS(14)@2016-05-08 01:20:41

【明報專訊】儘管Tesla連年虧損,現金水平一直下跌,甚至屢次出現生產問題令交付延誤,其股價自2013年起升幅卻超過500%,預測市盈率達130倍,部分源於投資者深信其行政總裁馬斯克的遠見。《華爾街日報》形容,假設Tesla長遠取得成功,但短期內仍要面對嚴峻考驗。目前最大的指望,是平價版Model 3上市,但在明年底開始交付前,Tesla仍難望有亮麗的業績。



Tesla過去6季的支出達29億美元,至去年底只餘12億美元現金及資產。不過單是今年的資本支出,預計可能達22.5億美元,預期Model 3的訂金只能填補部分差距。由於要為Model 3量產投入資金,Tesla放棄了今年產生正現金流的計劃。

今年資本開支達22.5億美元

Vilas Capital基金總裁John Thompson稱,要滿足兩年內年產量增至50萬輛的目標,將要斥巨資提高產能。普遍分析師預期,在2018年前Tesla的營運現金流減去資本支出都難望處於正值。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6/news/ec_ecm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659

2018年意國出嫁

1 : GS(14)@2016-09-02 05:49:38

劉幸儀早前與拍拖兩年多的意籍男友Roberto(蘿蔔)訂婚,據悉婚期已定於2018年,難得二人同樣熱愛健身,將榮升外母的翁靜晶笑言最擔心女兒的婚紗不合穿,她解釋:「因為已經買咗,但佢啲肌肉越嚟越勁。」翁靜晶表示意大利人的婚禮是由女家負責,她笑言要努力籌錢:「唔係佢哋儲,係我儲呀!各處鄉村各處例,要返意大利擺,聽聞酒水就男方出,但都計唔到咁多。」問到大女萬儀有沒有着落?她笑說:「千祈唔好又揀外國人,貼埋大床咁滯!唔好兩個都要籌錢嫁,希望嫁中國人咪收禮金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02/197569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86

渣打:美2018年才加息 人幣有支持

1 : GS(14)@2016-09-14 05:21:17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將於下周舉行議息會議,各聯儲局官員早前口風轉向鷹派,上周五3名鴿派官員呼籲盡早加息,「嚇散」全球股市。不過,渣打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認為,美國要到2018年才加息,主要因為經濟疲弱,導致美國加息的窗口期逐步縮小。渣打認為,美國不加息,美元則不會進一步走強,這對於人民幣會有支持,預料美元兌人民幣年尾見6.67。

料年尾見6.67

劉健恒認為, 現時香港及美國的息差擴大,但只要本港銀行結餘水平維持在高位, 本港的銀行拆息便不會跟隨上升。另外,本港的離岸人民幣拆息居高不下,他認為,不可與1月人行離岸息口戰相提並論,這次是季節因素,一來是接近季末,資金通常較緊張,二來中秋、國慶臨近,市場資金需求也增加。他相信「十一黃金周」過後,情况會紓緩。

昨日渣打公布「離岸人民幣調查」,調查針對161名來自亞洲、歐洲以及美國的企業管理人員,結果顯示,超過四成企業管理人員表示人民幣使用情况不活躍;由於人民幣貶值預期,18%受訪者預期會減持人民幣存款,只有11%表示會增持。不過,人民幣跨境貿易方面,兩成受訪者表示過去6個月有所增加,僅11%表示減少。對於人民幣匯價走勢,53%受訪者預期未來3個月會偏軟,7%預期轉強。至於人民幣10月正式加入SDR,他相信短期影響不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71&issue=201609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953

沈祖堯2018年卸任 中大全球招聘校長 教職員斥欠諮詢

1 : GS(14)@2016-10-22 22:21:50

【本報訊】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早前表明2018年6月卸任,接班人選引起外界關注。中大教務長及秘書長吳樹培昨致函全體教職員、同學及校友,宣佈展開全球選聘校長,在今年12月5日或以前接受申請或提名。校董會期望明年完成招聘過程,中大員工總會副會長陳燕遐批評校方在招聘校長一事諮詢不足,遴選委員會成員亦欠缺社會科學和人文背景。記者:潘柏林


中大委聘招聘顧問公司Perrett Laver協助選聘,有意申請或提名推薦合適人選者,需以密函方式於12月5日或以前,經顧問公司轉交中大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其後,校長物色和遴選委員會向校董會推薦候選人,校董會安排候選人與大學成員會面,待聽取學生、教職員、校友的意見後,期望明年敲定人選。校方早前僅舉行兩場諮詢活動和接收書面意見,根據校方整理意見摘要,有人期望新任校長能捍衞中大的院校自主及學術自由、抵抗外界對教學及研究的干預;校長亦要保持政治中立,承受政治與工商界的壓力。


促列明須捍衞院校自主


但有意見希望校長需維護《基本法》、中國對香港的主權以及一國兩制。校長物色及遴選委員會強調,這些說法不代表遴選委員會的意見。中大員工總會副會長陳燕遐指,兩次諮詢時間不足,批評校方只是「做吓樣」,教職員強烈要求在招聘廣告列明校長需捍衞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記者翻查招聘廣告的職位要求,在價值觀一項列出候選人對學術自由要有承擔。她亦不滿遴選委員會組成代表性不足,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兼任遴選委員會主席外,3名成員是商界背景,包括校董會副主席利乾、校董陸觀豪及陳志新。另外3位成員學術背景來自理科和醫學,包括常務副校長華雲生、副校長霍泰輝以及醫學院院長陳家亮,遴選成員欠缺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背景。曾任中大校董、校友關注大學發展小組成員陸耀文指,歷任校長熟悉中大,只有劉遵義是「空降」,任內屢爆爭議和衝突。他分析熟悉中大歷史和書院制的人選較有利,校董會當初選擇沈祖堯,是想重塑校內和諧。沈祖堯離任後,除非校董會受政治壓力,才會再選擇「空降」新校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22/198086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80

加州獨立嚟真?「加獨」組織或2018年提公投

1 : GS(14)@2016-12-01 08:06:40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塵埃落定,但對於深藍的加州人而言,有些人正醞釀另一個抗爭。11月8日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勝出選舉,並將會成為下一任的美國總統,加州人至今仍然難以接受結果。大選過後,主張「加州獨立」的小火點一下子燃點起來,越來越多人關注以及支持加州獨立脫離美國。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特朗普當選後,除了移民加拿大的查詢人數直線上升外,在社交網Twitter上「加州脫美(#Calexit)」的話題亦極速爆紅。主張加州獨立的組織Yes California亦平地一聲響,獲不少支持加州獨立的選民加入。現時Yes California的facebook已經有近3萬個讚好,Twitter上亦有1.6萬個追隨者;未計其他有相同意向的組織及其支持者,一股「加獨」的勢力儼然逐漸蘊釀起來。蘋果訪問最新加入組織、Yes California的副總裁兼洛杉磯代表Juan Pablo Alban,他表示在大選前,已經一直留意「加州獨立」的議題,大選結果出爐後更是感到無力,雖然加州是一面倒支持希拉莉,但龐大的民意往往影響不到結果,眼白白看着特朗普將會入主白宮,以及控制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任命,他覺得加州獨立或會是另一條出路,可以更反映到民意所向。「加州有悠久的民主歷史,加州人可以隨自己意願去投票,而無論在州政府、聯邦政府,甚至國際法而言,加州申請獨立是都循合法而可行的途徑去進行。」他認為,現時加州人對於提案仍然未清晰,例如對於加州經濟上、或者國家安全的考量,所以需要更多推廣去解釋整個概念,去掃除民眾的疑慮。經濟實力上,加州脫離美國後仍會是世界上第六大經濟體。Juan表示,自80年代中後期,加州向聯邦政府支付的稅項,絕對多過所得到的福利及支持,所以加州政府「絕對不如想像中依賴聯邦政府」。過去加州「長期養其他49州」,所以獨立可能會變得更好。「就好似英國脫歐一樣,起初大家都會很惶恐,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任何事,但到現在已經穩定下來。」但Juan亦不否認,不少加州的大企業對於獨立提案未必支持,因為他們會害怕根本上改變。「有諗頭」亦都要有方法才可以實行,Juan表示,第一步已經實行了,Yes California已經向加州總檢察長提議,就加州脫離美國獨立建國作出提案,一旦獲當局首肯,就要在6個月內收集50萬個民眾簽名,然後就可以列入2018年公投選票。到底在普遍加州人心目中,獨立是否一條新出路呢?據KPIX5和 Survey USA最新發布的一項聯合民調,民調訪問了800名加州選民中,只有23%的受訪者支持加州脫離美國,而有57%選民不認同這項提議,有兩成受訪者未決定如何表態。記者在洛杉磯街頭嘗試訪問了20個途人,一提及「Calexit」這個議題,不少人都表示「不了解」、「沒想法」、「沒可能發生」拒絕訪問。有途人坦白地表示,就算受訪都不知可以說甚麼,因為對此議題完全沒有概念。唯一一位肯接受訪問的Thomas表示,雖然加州是世界上其中一個大的經濟體,但他不贊成加州獨立,因為美國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只有二百年歷史,所以需要團結,特朗普上台的影響亦未必如想像中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1/198516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821

拍《春嬌3》押後造人千嬅冒高齡風險「2018年生第二個」

1 : GS(14)@2016-12-21 23:41:59

■楊千嬅日前染了一頭金髮配合代言的首飾品牌拍攝硬照。





有現年42歲的千嬅把原來在今年年中的造人計劃推遲了。她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亦承認,因為彭浩翔邀她拍《春嬌3》,故便與老公丁子高商量押後造人大計。她說:「真係諗住今年生BB㗎,不過因為要拍《春嬌3》,加上下年又諗住搞演唱會,應該冇時間,可能要押後多一年,即係2018年先有機會再生第二個。」


「而家醫學昌明」

有現年有指千嬅後年才生B,除了囝囝Torres到時已經6歲,千嬅也年屆44歲,問她可有擔心做高齡產婦?千嬅一於冇有怕地表示:「而家醫學昌明,都應該唔驚嘅!」另外,千嬅早前替代言的首飾品牌拍攝硬照廣告,為表達五種不同性格,千嬅分別以五個不同造型亮相,還特別染了一頭金髮配合拍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21/198717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78

【上海車展】歐系強攻電動界 2018年起陸續搶灘

1 : GS(14)@2017-04-22 10:44:33

Audi第二台全電動概念車e-tron Sportback於上海車展首發。



今年的上海車展依然是電動概念車的戰場,早就表明全程投入電動車研發的Volkswagen,發表了他們首部電能SUV─I.D. CROZZ,可是他們將這部車重新定位,是跨界別多用途汽車(CUV)。外觀同樣以科幻感作招徠,C型的LED日行燈外,官方更指具備互動功能,會因應車輛的工作狀態而改變。此外,這部車提供225 kW的功率輸出,最高時速達180 km/h,充一次電後最遠的續航力可達500公里。若用150 kW的直流電充電,只需要30分鐘內就可以充滿八成電量。內櫳空間當然亦是關注焦點,使用最新的MEB電動車模組化平台,讓車軸模組和傳動系統模組相隔較遠;車輛具有較長的軸距,座椅的配置亦以高度靈活性為主。這部I.D CROZZ全於2020年量產之外,Volkswagen亦表明,會在2025年合共推出30部電動車款,到時希望充電站會充足啦。



全城追擊電動車市場,VW那部有部等?有一部近少少的,Audi繼之前宣佈將於2018年正式生產電動SUV Audi e-tron之後,今次上海車展再帶來全新電動房跑概念車Audi e-tron Sportback,並同時宣佈將於2019年正式投產。充滿流線科幻感的房跑以Audi coupe為基礎而設計,是四門四座的GT車款,長闊高達4.9x1.98x1.53米,軸距為2.93米,是C-Segment車型,近似Audi A7。此車合共三個電摩打,分別前軸一個及後軸二個,以達至quattro的四驅效果。此外,三個電摩打能合共釋出320kW馬力,0-100km/h加速只需4.5秒,而95kWh鋰電池的續航能力更可超過500公里。向來帶頭玩燈的Audi,這部e-tron Sportback亦以燈光技術作賣點,透過Matrix LED燈光技術、雷射及OLED照明技術,自動因應周圍環境而調節不同燈光,另外,當開車及打開車門時,系統會以不同LED燈組以投射出不同的歡迎圖案,大曬品牌燈光的研發科技。至於內櫳,同樣充滿科幻味道,錶板配合懸浮視覺效果的中控台,而中控台上及車門邊都備有超大超闊的觸控屏幕,未來電跑到量產時不知道科幻味會所剩多少呢?



福士SUV─I.D. CROZZ,車身線條同樣是簡約的科幻感,但車頭帶點跑格。

Benz A-Class概念房車整體設計是保留了跑味,沒有因為變為房車而轉變了應有的感覺。

今次上海車展,Mercedes-Benz並沒有新的電能概念車,可是帶來另一部有趣之作,A-Class Sedan。從官方照片的車形所看,車形有點像較早前的AMG GT Concept,不過是縮小版。或許大家亦會覺得是與CLA很相似,但A-Class Sedan的設計在整體上,C柱比CLA亦較短身,加上獨有地配上20吋輪圈,讓它更為流線以及富有動感,不過官方並未有披露動力配置。然而,暫時還沒有實際的量產日期。不過有幾多車迷會受落這部小房車呢?暫時未想通車主選擇A-Class Sedan跟CLA之間的最大分野是甚麼,有點自己打自己的感覺。記者:許維雅、梁立勤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緊貼「蘋果VR」熱潮,打開雙眼隨意門,讓「蘋果VR」陪您探索新世界:https://goo.gl/b5RQAB「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1/199962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257

大棋局:2018新貨幣秩序

1 : GS(14)@2017-05-18 02:06:01

電腦勒索病毒肆虐,令一張30年前嘅照片重現大眾眼前。該照片上面寫住一個年份:2018年。
bitcoin,勒索病毒指定嘅贖金貨幣。因着其對身份之保密性,現時部份地下交易都會用上,真係知識型經濟大環境下,黑社會都要進修學電腦。今年2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一個bitcoin價格正式超過一盎士黃金。一個大眾將信將疑、本質先於存在嘅虛疑貨幣,一個人類用咗幾千年、存在先於本質嘅實體貨幣,邊一個先係我哋將來嘅交易形態?《經濟學人》,一本知識份子推崇嘅經濟雜誌。1988年1月9日,雜誌封面畫咗隻鳳凰,心口掛住一枚老蓮咁大嘅貨幣,腳下踐踏多國銀紙,大題《Get ready for a world currency》。鳳凰心口嗰枚貨幣寫住一個年份,就係2018年。雜誌內文提及將來會出現新貨幣秩序,或由IMF的SDR開始。數字貨幣未出現前,唔少人認為該封面其實暗示黃金皇者回歸。理由係自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美元不斷超發,最終會再次面對特里芬難題,所以美元做莊嘅貨幣體系不能持久,取而代之的將會係金本位。包括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警告,只有回歸黃金,先可以制止全球央行繼續靠印銀紙呢種金融鴉片上電,制止無止境嘅債務擴張。但自bitcoin出現後,數字貨幣一度令人眼前一亮。同任何新出現的事物一樣,一開始都係被質疑同揶揄。可是經過多年實驗,德國率先於2013年認可bitcoin合法地位,日本今年4月亦承認其支付手段合法,中國則更表明央行會推出自製嘅數字貨幣。大美元台戲必須唱落去,因為美元一弱,就會有各方勢力倡議用SDR、黃金甚至數字貨幣取代美元。如無意外,聯儲局年末將會縮表,一場虛實之爭即將到來。《經濟學人》嘅預言會否實現?(待續)



Mr. Tregunter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6/200224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27

大棋局:2018新貨幣秩序(四)

1 : GS(14)@2017-06-10 12:39:19

黃金,公認為貨幣中的皇者。原因好簡單,法定貨幣壽命取決於朝代更迭,共產黨可以滅亡,共和黨可以執笠,黃金卻唔會消失。無論將黃金拎去208年諸葛亮出山之日,1963年毛澤東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之時,還是2047年後唔知點樣嘅香港,照樣有價。但黃金有一個矛盾處,因其認受性太高,無事好地地,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被囤積,直至金本位制度無法運作。故黃金雖為貨幣中的皇者,黃金無法再作為貨幣。今日我哋嘅貨幣體系不再以黃金為錨,各國貨幣之間滙率與含金量無關。不過將全球央行黃金儲備數據拎嚟睇會發現,15大黃金儲備國(或機構)中,歐美佔8個,若計埋IMF則9個,且數量遠遠拋離其他國家。15大歐美黃金儲備國除瑞士外,黃金分別佔該國外滙儲備55至75%(詳表見網上版)。一方面,不斷有經濟學說同你講黃金冇用,而且講到似層層;另一方面,貨幣世界最高權力掌舵人行動上收埋黃金,並揸到實一實。《經濟學人》30年前預告2018年會有新貨幣秩序來襲,咁啱今年發生一件事。二戰前德國將大部份黃金儲備送出國托管,到2013年德國突然話要將海外黃金拎番,期限係2020年前運回一半。德國央行今年公佈,截止2016年底已運回583噸黃金,法蘭克福央行總部黃金儲備增至1,619噸,佔其黃金總儲備47.9%。即係話,如無意外,德國央行今年就會提前達標,將一半黃金拎返老家。
QE係一場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貨幣實驗,其成敗並未知道。一旦經濟再次活躍,央行收水太慢會引嚟惡性通脹反噬,太急則會導致通縮。全球54萬億美元可交易債券中,央行已揸三分一。央行未完成收水前若出現經濟危機,將無法再次以QE救市。在兩手準備情勢下,哪國先爭奪制高點,那國就係下一代世界貨幣大莊家。(待續)



Mr. Tregunter本欄逢周二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6/200454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684

彭博調查:全球股債雙熊2018年出現!

1 : GS(14)@2017-07-29 03:21:27

《彭博》綜合多位基金經理及策略師的調查,發現出股債雙熊的預測!預期美國歷史上第二長的股票牛市,將於2018年稍後時間結束,美國信貸亦將會進入熊市。《彭博》訪問了四大洲30名金融專業從業員,當中有25位認為下一次美國經濟衰退將出現於2019年上半年。有21名認為標普500指數於2018年第四季出現超過20%跌幅。金融市場向上周期可能結束之時,更適逢美國縮表預期降臨,直至2018年中,聯儲局有可能進行縮表一段時間。對於基金經理來說,中央銀行政策為最關鍵,認為混亂的退市政策為最大風險,尤其近幾個星期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對於緊縮政策的言論仍模稜兩可。施羅德一位多元資產基金經理Remi Olu-Pitan表示,「後果可能非常痛苦...我們已經有一個流動性推動的牛市。如果流動性被撤走,就會出現壓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27/201026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8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