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樂視網公告稱,截至目前,新樂視智家已達成投資意向的投資方包括騰訊、京東、蘇寧體育、TCL等。
樂視網稱,已達成投資意向的投資方(尚未簽署正式協議)及擬增資金額為:林芝利創擬以現金增資3億元;京東邦能擬以現金增資3億元;蘇寧體育或其指定其他主體擬以現金增資3億元;TCL 集團或其控股子公司擬以現金增資3億元;佰億投資擬以現金增資3億元;世嘉控股擬以現金增資2億元;弘毅弘欣擬以現金增資0.50億元;金銳顯以現有債權作價1.46億元及現金377.1萬元投入合計人民幣1.5億元。
截止目前,已確定的投資方(已簽署增資協議)及增資金額為:樂視網以現有債權作價投入人民幣3億元;天津嘉睿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嘉睿”)以現金增資人民幣3億元;江蘇設計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設計谷”)以現有債權中的人民幣2.40億元進行增資。
新樂視智家原名樂視致新,是樂視網旗下控股子公司,也是孫宏斌所看好的樂視電視的運營主體公司。2017年12月5日發生公司名稱變更,法人也由賈躍亭變更為張誌偉。
周四早盤,樂視網高開近7%,截至發稿,該股漲5.38%,報4.90元。消息面上,樂視網確認騰訊、京東、蘇寧等將聯手投資新樂視智家。
4月18日晚間,樂視網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新樂視智家已達成投資意向的投資方包括騰訊、京東、蘇寧體育、TCL等,合計增資19億元;增資後樂視網持股比例從40.31%下降至33.46%。
目前,已簽署增資協議的投資方包括:樂視網債權入股3億元;天津嘉睿以現金增資人民幣3億元;江蘇設計谷以現有債權中的人民幣2.40億元進行增資;金銳顯數碼以現有債權及少量現金投入合1.5億元。
達成投資意向、但尚未簽署協議的還有7家公司,騰訊、京東、蘇寧等此前傳聞的投資方均在其中。
具體有:林芝利創、京東邦能、蘇寧體育(或其指定其他主體)、TCL 集團(或其控股子公司)、佰億投資擬以現金增資3億元;世嘉控股擬以現金增資2億元;弘毅弘欣擬以現金增資0.5億元。
目前,樂視網是第一大股東,占比40.3%;天津嘉睿是第二大股東,占比33.5%;樂視控股是第三大股東,占比18.4%。
本次增資完成後,公司的註冊資本預計增加為人民幣407,577,201元。
如按本次意向完成增資,以上三家依然是前三大股東,不過占比分別降為33.5%、28.2%、14.1%。其他股東最高占比為僅為3.1%。具體持股比例如下:
新樂視智家引來頂級互聯網企業參與增資的傳聞,終於落定。
據18日晚間樂視網(300104.SZ)公告,騰訊子公司林芝利創、京東邦能、蘇寧體育、TCL集團、深圳佰億投資擬分別向新樂視智家註入3億元,此外,世嘉控股、聯想控股旗下的弘毅弘欣等也有參股。
此次多個互聯網、零售業、制造業巨頭一起參股新樂視智家,頗有聯手拯救樂視的味道,減少了樂視網破產的風險,有很大的社會意義。對它們而言,既可以分別獲得一定的資源,進入智能家庭多了一個路徑,又出資不大、分散了風險。但樂視能否真正複興,還需觀察。
2016年底,樂視整體危機爆發,樂視品牌嚴重受損,關聯公司的應收款回收困難,導致公司現金流極度緊張。樂視網2017年預虧116億元,樂視電視業務瀕臨生死存亡的邊緣。2018年3月,樂視網董事會通過議案,新樂視智家估值由此前120億元縮小至90億元,並按此估值以現金及債權增資的方式,引入新一輪資金不超過30億元。
近期,新樂視智家本次增資方案達成新進展。截至目前,已確定的投資方(已簽署增資協議)及增資金額為:樂視網以現有債權作價投入3億元;融創旗下的天津嘉睿以現金增資3億元;江蘇設計谷公司以現有債權中的2.40億元進行增資。
截至目前,已達成投資意向的投資方(尚未簽署正式協議)及擬增資金額為: 林芝利創、京東邦能、蘇寧體育、TCL集團或其控股子公司、深圳佰億投資擬分別以現金增資3億元;世嘉控股、聯想控股旗下的弘毅弘欣分別以現金增資2億元、0.5億元;深圳金顯銳以現有債權作價1.46億元及現金377萬元合計投入1.5億元。
本次增資完成後,新樂視智家的註冊資本預計由3.125億元增至4.076億元,股權結構變為:樂視網控股33.46%;天津嘉睿持股28.23%、樂視控股持股14%、寧波杭州灣新區樂然投資持股約3.1%、TCL集團持股2.56%、林芝利創持股2.56%、京東邦能持股2.56%、蘇寧體育持股2.56%、深圳佰億投資持股2.56%;江蘇設計谷、世嘉控股、鑫樂資產、深圳金顯銳、華夏人壽、北京貝眉鴻科技、弘毅弘欣分別持股2.04%、1.7%、1.52%、1.28%、0.87%、0.51%、0.43%。
樂視網認為,本次增資可一定程度緩解新樂視智家資金緊張狀況,有助於恢複公司及新樂視智家品牌、信譽,提升新樂視智家經營實力,為新樂視智家引入戰略投資者,同時優化新樂視智家的債務結構。
完成本次增資後,新樂視智家的董事會人數為4人,其中樂視網有權提名3名董事,天津嘉睿有權提名1名董事,因此樂視網對新樂視智家仍具有實際控制權。事實上,樂視網對新樂視智家的持股比例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為其第一大股東,並對它合並財務報表。
從上述新樂視智家的增資方案看,騰訊、京東、蘇寧、TCL、聯想等互聯網和制造業巨頭聯手拯救樂視的意味很明顯。樂視風波影響很大,在資本市場牽動了樂視網以十萬級計算的投資者;在產業層面牽動著千萬級的樂視超級電視機的用戶,還牽動著樂視電視上遊的供應商、下遊樂帕數以千計的經銷商。如果樂視真的被迫走到破產這一步,對整個社會都會帶來巨大的負面效應,所以巨頭們聯手救樂視具有很大的社會意義。
那麽為什麽要采取現在的方式呢?首先,此輪融資各家共同出力,總融資額約27.4億元,可以緩解新樂視智家、即樂視電視業務目前資金極度緊張的局面;其次,騰訊、京東、蘇寧、TCL、聯想分別能獲得一定的資源,像騰訊視頻、蘇寧體育的內容就多了樂視超級電視這個分發的窗口,京東線上線下的渠道就多了樂視超級電視的貨源,TCL旗下華星光電的液晶面板多了一個出海口,聯想進入智慧家庭多了樂視電視的途徑;第三,各家巨頭的出資額都不超過3億元,對它們而言都是小額投資,分散了風險。
有意思的是,此前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樂視網前董事長孫宏斌,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唱衰”樂視,強調自己“願賭服輸”,平抑資本市場遊資對樂視網投資的賭博心態。現在看來,既是向社會發出拯救樂視的呼喚,也是為新樂視智家新一輪融資鋪路、降低融資門檻。
獲得近30億元的新融資,並且得到騰訊、京東、蘇寧、TCL、聯想等巨頭的“加持”,對樂視電視業務的重新激活、品牌信譽的恢複會有幫助。但是,經過2016年、2017年的動蕩和波折,樂視如今在中國電視行的的地位與高峰時期無法相比,許多份額已被對手搶去,因此要恢複到2016年約400多萬臺的年銷量水平,估計至少要兩三年,樂視電視能否真正複興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一位證券市場的資深分析人士則認為,新樂視智家成功增資有利於企業今後正常經營發展,對樂視網而言,影響偏正面,利於穩定股價,但影響有限。
4月19日上午,樂視網的股價上升6.02%,至4.93元。
5月24日下午3時,蘇寧物流在上海奉賢基地封閉園區內完成了無人重卡低速自動駕駛測試。
看起來和園區內並無二致的重卡,最大的亮點就是沒有司機。而與普通的重卡相比,這輛卡車的頂部多了5個攝像頭毫米波雷達以及中部左右兩個激光雷達。
物流成本縮減60%
“這是國內首個L4級別倉對倉無人駕駛重卡測試。”蘇寧物流研究院副院長欒學鋒向第一財經強調。
根據自動化的程度,無人駕駛共分為L1-L4四個等級,其中L4級的自動駕駛智能化程度最高。而倉對倉行駛路線是指,無人駕駛載貨車從一個物流園區倉庫,駛出園區上高速,再抵達另一個物流園區。
據欒學鋒介紹,在此之前該重卡已經在中汽中心鹽城汽車試驗場完成高速場景高級輔助駕駛測試。“在高速場景下,最高駕駛速度可以達到80km/h時,在300米外識別障礙物,並以25ms的反應速度來控制車輛進行緊急停車或者繞行避障等措施。”
在無人駕駛領域,更多的研發集中在乘用車領域。自動駕駛卡車技術鮮有人問津,也在於其自身存在的技術難點。
首先重卡自身的構造給無人駕駛帶來新的課題。
“重卡需要外掛,以測試重卡為例,車頭重2.5噸,載重40噸,與小轎車一體化的模型模擬不同,在行駛過程中,重卡車頭和車身會形成夾角,在掉頭的過程中,車輪不是在轉動而是在平移,沒有針對這些特征專門的研究,模型就比較難建立。”智加科技研究員唐宇瀚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智加科技是蘇寧無人重卡技術支持方。
其次是攝像頭的擺放和聚焦問題。卡車比較高,人站在車前面司機很難看得到,攝像頭如何看見並聚焦。與此同時卡車的減震效果非常差,行駛路況也比較複雜,強烈震動下攝像頭雙目焦距容易失焦,如何自動校準聚焦比較難。
不過,相較於乘用車市場而言,物流重卡承擔物流轉運、調撥環節的業務,應用場景大部分在高速公路內,相比乘用車使用場景工況較簡單,這也是智加科技選擇將重卡物流作為商業化第一個落地方向的重要原因。
欒學鋒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從物流成本來看,傳統的長途貨運卡車內需要兩到三名幹線司機,蘇寧的無人重卡只需一名司機觀察特殊情況,其余駕駛都能由無人重卡自行完成。燃油成本可以打個八折,算下來與傳統模式相比,無人重卡節省了約60%的成本。
更具體而言,“10000個司機減少到5000個,一個司機的平均年收入大約為10萬元,一年的人力成本就縮減了5億,哪怕一萬個司機保留,也相當於為企業增加了5億的效益。”智加科技研究員付強補充道。
對於改造成本,欒學鋒告訴第一財經,只要卡車符合電子控制轉向、手自一體、電子剎車穩定程序這些基本條件,就可以進行無人駕駛改造,整套改造下來的成本不超過1萬美元,目前蘇寧改造了兩臺重卡。
政策成掣肘
在以物流為利器的電商行業,無人科技又邁進了一步。
此前菜鳥、京東均有透露在進行無人卡車駕駛技術布局和研發,但在這場電商物流爭奪戰上,蘇寧的這次公開測試算得上是國內電商企業在大型無人車領域的第一次探索。
但即便能夠產生如此巨大的效益,無人卡車依舊處於測試狀態,商用時間表無法確定。
“目前處於技術比法律先行的情況,政策不允許是最大問題,如果政策允許的話,這款無人重卡從技術層面講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付強告訴記者。
雖然今年4月由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制定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發布,北京、上海先後發布了地方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推動半封閉、開放道路的測試驗證。
但實現重卡無人駕駛落地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上百萬公里的測試等各方面的準備,做出樣車上路測試可能只需要花費一年時間,但還需要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將產品做到量產。
而在測試階段,司機仍舊是重要的參與者。“車如果沒有油需要司機拉進加油站去加油,收費站交錢也需要司機來完成,同時如果車子本身出現故障,例如發動機出現問題,還是需要司機來處理的。”無人駕駛車工程師韓坪良告訴記者。
欒學鋒認為我國現行法規並不允許無人駕駛上路,其中安全是最大的考量,現有的大部分政策法規與無人駕駛發展還不相適應。但隨著技術進一步成熟以及國家政策法規的完善,無人重卡在物流場景有望最先落地。
5月30日,蘇寧易購晚間公告稱,完成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收到股票出售價款合計約15.04億美金,預計可實現凈利潤約56.01億元人民幣。本次出售完成後,公司仍將持有阿里巴巴集團股份13,164,689 股,占其目前總發行股份比例為0.51%。
蘇寧率先打響818購物節第一槍。
“告別電商購物節,下一個十年將進入場景互聯時代。”7月27日,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在蘇寧818發燒購物節媒體發布會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較於純電商平臺,蘇寧易購線上線下雙渠道的場景互聯,更能夠保障品質,提供沈浸式的的場景化體驗。
在“人、貨、場”三大核心要素中,場景是連接人和貨的橋梁,也是最為關鍵的一環。2017年底,蘇寧啟動大開發戰略,提出到2020年實現互聯網門店總數達到20000家的目標。截至今年6月底,蘇寧已經累計開店超過2000家。
為了實現線上線下、隨時可見可觸,蘇寧將蘇寧易購、蘇寧小店、蘇寧紅孩子等涵蓋的6億生態會員打通。
此外,蘇寧宣布進軍社交電商領域。
今年818期間,蘇寧將上線蘇寧拼購產品,主打正品低價,並將每年的8月8日確立為拼購日。“拼便宜不等於沒品質。” 侯恩龍表示,用戶可以在蘇寧拼購上面購買到“8塊8包郵”的爆款商品,價格更低,品質缺絕不馬虎。
對於如何激活蘇寧拼購這一社交電商模式,侯恩龍稱,將與目前年輕人熱衷的短視頻緊密結合。
不過,目前社交電商競爭者林立。
2018年上半年,淘寶推出了一款名為“淘寶特價版”的App,直接對標拼多多的拼團模式。今年3月,京東推出類似拼團模式的“京東拼購”,並開放獨立招商入駐。4月23日,分銷型社交電商“雲集”宣布已完成B輪融資1.2億美元融資;4月19日,工具性社交電商“有贊”借殼中國創新支付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多家社交電商平臺接連完成融資和借殼上市,社交電商會得到資本的這般青睞,主要是在平臺獲取用戶流量方面。”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傳統電商平臺以內容營銷、競價、廣告推廣等獲取流量的方式的成本,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多變得越來越高,盈利的難度也加大,資本更傾向於流量成低,發展空間和潛力大的社交電商。
對於外界普遍關心的蘇寧進軍二手房交易市場的問題,侯恩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蘇寧要推出新品牌“蘇寧有房”並率先落地南京。
蘇寧有房定位為沒有中介的二手房交易平臺,每套房交易服務費一口價9999元。在南京以一套300萬的房子為例,按房屋總價的2%至2.4%收取中介費,購房者要交6萬~7萬元的中介費。同時,蘇寧有房采用C2C(個人對個人)的創新業務模式,整合了蘇寧平臺、數據、服務、金融、小店、銀行等優勢。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蘇寧的快遞員將上門登記房屋的買賣信息,目前全國擁有300萬名快遞員,蘇寧“分鐘級”配送覆蓋48個城市。在線上,買賣雙方可自由溝通;在線下,蘇寧小店能為用戶提供咨詢接待、房源發布和查看等服務,線下簽約中心還配有專業團隊提供全流程簽約、貸款、過戶、交房等服務。
為何要依托蘇寧小店?侯恩龍表示,蘇寧小店打透了離消費者最近的最後一公里,依托蘇寧小店龐大的線下渠道,蘇寧有房不僅能節約開店成本,還能有效利用小店的高頻客流沖擊傳統中介門店的低頻客流。
侯恩龍指出,收取的9999元服務費還將以蘇寧購物券的形式返回給消費者一部分,消費者可以用其來購買家電、裝修等商品。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本次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蘇寧將扮演參展和采購的雙重角色。” 近日,蘇寧方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參展方面,作為博覽會的官方組展機構之一,本次通過蘇寧參展的企業共10家,涵蓋家電、體育文化、郵輪旅遊等多個領域,涉及品牌產品超過了1000種;在采購方面,蘇寧帶著兩支采購團隊參展,包括加入江蘇省采購團的集團層面采購團隊,以及加入上海市商務委組織的四大采購聯盟的上海蘇寧采購團隊。
據悉,蘇寧在采購方面將以集團層面的團隊為主,瞄準大快消品等進口產品,將它們帶入蘇寧國內的線上線下平臺銷售。蘇寧方面透露:“預計將至少引進1000余種國內市場尚未有銷售的進口產品入駐旗下電商平臺。”
記者了解到,蘇寧通過本次博覽會引進的進口產品,並非全是中高端的高單價商品,有些甚至比國內同類產品價格更便宜。以產自東歐的2升裝菜籽油為例,在當地只需要9.9元人民幣,引進後售價也僅為20元左右,而同等質量、規格的國產產品單價普遍在20元~30元。
對於後續海外采購計劃,蘇寧最近發布的2018-2020直采計劃當中,將拿出100億元人民幣(約13億歐元)用於歐洲采購,這意味著蘇寧將在輕奢、服裝和配飾、保健品、家居用品、快消品等領域的歐洲品牌上投資。
事實上,十年前蘇寧就將目光瞄向海外。2009年前後,蘇寧相繼收購了日本LAOX(樂購仕)和香港鐳射,開啟了國際化之路。2016年6月,蘇寧集團旗下蘇寧體育產業集團將以2.7億歐元的總對價,購買國際米蘭俱樂部約70%的股份。
此次博覽會期間,蘇寧旗下樂購仕和國米作為參展方進行參展布展。其中,樂購仕將進行APP項目推廣(集合了餐飲、交通、旅行、購物、酒店於一體的資源服務平臺)、寶山郵輪港模式(為出境旅遊用戶提供線上預約,到店提貨的新服務模式)、供應鏈服務合作(展示樂購仕向蘇寧、天貓平臺提供優質的Made in Japan 商品,體現LAOX對日本產品供應鏈方面整合輸出能力)。國際米蘭將進行品牌文化宣傳和介紹、展示國米目前與在國內國外成熟的商業合作產品、推廣國米青訓模式。
作為智慧零售企業,蘇寧能夠為進口品牌提供線上線下融合,全品類經營、全渠道運營、全球化拓展的渠道,目前蘇寧易購線下連鎖網絡覆蓋海內外600多個城市,擁有蘇寧雲店、蘇寧易購廣場、蘇寧易購直營店、蘇寧超市、紅孩子門店、蘇寧小店、蘇寧極物等業態近5000家自營門店和網點。
不止蘇寧,阿里巴巴也在積極備戰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自創業以來就確定的使命。此次博覽會期間,阿里巴巴集團邀請如Sunmoon(易果集團)、麥德龍、英特爾、漢高、露華濃、MTG集團等200多家世界頂級品牌及集團參會,覆蓋實物商品及服務貿易各個相關行業,招展面積和數量在所有電商類招展合作夥伴中排名第一。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蘇寧布局多年的智慧零售進入收割紅利期。
7月30日晚,蘇寧易購(002024.SZ)發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29%,至1107.86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57.38%。
今年5月31日,蘇寧易購公告稱,已經通過紐交所完成出售所持有的阿里股票,出售價款合計約15.04億美金,扣除初始購股本金以及股份發行有關成本及相關直接費用後,實現凈利潤約人民幣56.01億元。
蘇寧易購表示,若不考慮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帶來的利潤影響,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96億元,同比增長35.85%。
“告別電商購物節,下一個十年將進入場景互聯時代。”7月27日,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在蘇寧818發燒購物節媒體發布會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較於純電商平臺,蘇寧易購線上線下雙渠道的場景互聯,更能夠保障品質,提供沈浸式的的場景化體驗。
得益於公司在線上、線下多年的布局,蘇寧易購今年前六個月實現商品銷售規模為1513.19億元,同比增長44.63%。
2018年上半年,蘇寧易購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規模為883.22億元,同比增長76.51%,其中自營商品銷售規模634.53億元,同比增長53.40%;開放平臺商品交易規模248.69億元,同比增長186.71%。
此外,通過有效運用樂拼購、推客等營銷工具產品,公司新用戶獲取能力提升。截至6月30日,公司零售體系註冊會員數量3.57億。
在線下,今年以來,蘇寧加快落實“一大、兩小、多專”的店面業態產品,實現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縣鎮市場的全面覆蓋。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蘇寧易購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店面4813家,蘇寧易購零售雲加盟店765家,上半年蘇寧易購“大開發戰略”累計新開各類店面近1900家。
侯恩龍透露,為了實現線上線下、隨時可見可觸,蘇寧將蘇寧易購、蘇寧小店、蘇寧紅孩子等涵蓋的6億生態會員打通。
除了線上、線下零售業務,蘇寧的物流及金融業務也保持高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6月末,蘇寧物流及天天快遞擁有倉儲及相關配套合計面積735萬平方米,擁有快遞網點達到23416個,蘇寧物流社會化營業收入(不含天天快遞)同比增長118.49%。今年上半年,蘇寧金融支付業務新增綁卡會員數同比增長48%,供應鏈金融累計交易規模同比增長29%。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7月30日晚間,蘇寧易購(002024.SZ)發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快報。2018年1-6月,蘇寧易購實現營業收入1107.86億元,同比增長32.29%;實現商品銷售規模為1513.19億元(含稅,下同),同比增長44.6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57.38%。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蘇寧易購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店面4813家,蘇寧易購零售雲加盟店765家,上半年蘇寧易購“大開發戰略”累計新開各類店面近1900家。進入2018年以來,公司商品銷售規模連續兩個季度實現40%的同比高增長,營業收入增速也連續兩個季度突破30%;利潤方面,蘇寧易購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持續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同比暴增19倍。
2018年上半年,蘇寧易購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規模為883.22億元,同比增長76.51%,其中自營商品銷售規模634.53億元,同比增長53.40%;開放平臺商品交易規模248.69億元,同比增長186.71%。報告期內,開放平臺繼續聚焦百貨、超市、母嬰、家裝建材等品類,新引入該類商戶數量占整體引進新商戶的比例為71%。
此外,截至6月30日公司零售體系註冊會員數量3.57億。2018年6月蘇寧易購APP月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64.34%。2018年618大促期間蘇寧易購移動端訂單數量占線上整體比例達到92.86%。
2018年上半年,公司物流和金融業務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截至2018年6月末,蘇寧物流及天天快遞擁有倉儲及相關配套合計面積735萬平方米,擁有快遞網點達到23416個,蘇寧物流社會化營業收入(不含天天快遞)同比增長118.49%。
報告期內,蘇寧金融支付業務新增綁卡會員數同比增長48%,供應鏈金融累計交易規模同比增長29%。蘇寧銀行保持快速發展,存、貸、匯、投等基本業務全面上線,截至2018年6月蘇寧銀行總資產較年初增長28%,客戶數較期初顯著增加。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蘇寧金融以超300億元人民幣估值位列榜單22名。
隨著蘇寧完善場景互聯網零售模式,優化店面商品結構、增強門店互動性、開展精準營銷等,各業態店面經營質量繼續提升。報告期內,公司家電3C家居生活專業店、蘇寧易購直營店、蘇寧紅孩子店可比門店銷售收入分別增長5.26%、24.74%、49.08%。
華泰證券8月3日晚間發布《非公開發A股股票發行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稱,本次公司發行數量為1,088,731,200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4,207,942,160.00元。發行價格不低於13.05元/股。
公告顯示,阿里巴巴、蘇寧易購、安信證券等6家發行對象參與認購,認購總金額超過142億元。其中阿里出資約35億元,蘇寧易購出資約34億元。
公司表示,本次發行前,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第一大股東為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實際控制人和第一大股東不會因本次發行而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