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深淵 百萬倉 - Start from One Million

http://www.philipleung168.blogspot.hk/2012/06/blog-post.html

呢排係咁磨, 有尐話睇番萬四. 其實呢半年都係得個六月三四兩日低過年初個位, 咁都算反覆向上卦, 雖則每月都有舊料再炒過, 仲未低得過上年下位 16250 住. 年初升既都係美國尐增長指標做得唔錯, 其實呢半年都無乜點甩轆, 回得快反而係上高同巴印, 夾埋愛琴海就將個市做低. 如睇住尐新聞同情緒去做買賣今年又剷多一層皮而已, 倒不如靜待其變, 都係一種磨練同策略黎既, 好過大巴大巴咁輸.

阿爺話可以推香港 etf, 香江又有 a 股 etf, 咁即係不久起碼又多一重套戥兩市既工具, 2823 有溢價, 但翔龍 (820) 都話要沽鬼哂尐 h b 股黎買 a, 好追番尐折讓, 封閉基金香江無幾多隻, 折讓由九折到五折都有, 咁都怕且唔少遐想既空間卦.

照劇情到呢頭十五年, 應去到第二任既一半者, 但都要俾隻 hello kitty 從無犯錯既狼上場. 唔係對佢無幻想過, 但一件事過到骨算你 ok, 但加下十件八件, 下下都唔關佢事, 尐口供仲夾到無縫, 技術上無犯過錯, 咁既機會率好似田雞話齋, 真係椄近零囉. 今次變陣明眼人都睇得出, 係革左尐本地一線地產, 連合本地同植入既左營黎做全面渣旗, 睇今次打唔到尖就知乜事勒. 你話一線仲有運行咁真係太 naive, 人地都係咁移動畀二仔勒, 咁怕且紅色同二線尐機會高尐囉. 但一個人從來無錯都幾恐怖, 仲要自己猛咁話先得人驚, 咁又幾似佢個老祖宗既, 唔係點會有 ab, 57, 64, 71 同旺陽呢? 短線港人可能有尐 so, 但有尐線係唔可以退, 后面就係萬丈深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84

獨立電影界的百萬寶貝

http://magazine.cyzone.cn/articles/201207/2616.html

儘管擁有美國在線名譽副主席泰德·萊昂西斯(Ted Leonsis)以及媒介總監裡克·艾倫(Rick Allen)這些大名鼎鼎的高水準製作人保駕護航,《流浪漢世界盃》(Kicking It)這部社會科學類紀錄片在爭取發行資金時,遭遇反對之聲的幾率依然很高。這部紀錄片投拍的初衷是想運用足球的力量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人——顯然,這不 是一個熱門題材。

該紀錄片的最終命運是只能在2008年聖丹斯電影節上進行首映,但這次令人焦慮不安的經歷卻為萊昂西斯帶來了寶貴的財富:他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運用科技的力量為獨立電影贏得更多的觀眾群。

也就是在這一年,萊昂西斯和艾倫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創立了SnagFilms公司,旨在為獨立電影打通發行渠道。在獨立製作人群體越來越壯大之 時,SnagFilms希望能夠通過拓展更多媒介渠道的方式,為他們贏得電影上映的機會。據艾倫透露,公司會與獨立電影製片人針對性地簽署一些發行協議。 主推獨立電影《踏浪者》(Splinters),是SnagFilms第一部在院線公映的電影。成立伊始,該公司便收購了獨立電影網站 Indiewire,後者被艾倫譽為「每日實時更新的獨立電影風向標」。據他介紹,收購完成之後,Indiewire的流量增加了二十倍。

如何盈利?

在獨立電影領域,SnagFilms如今已成為了一個題材包羅萬象的影像圖書館,獲得了超過3000部獨立電影的發行權。其盈利模式主要有兩個:其 一是在網絡及平板電腦、聯網電視、智能手機、機頂盒、遊戲操作平台等渠道中,播放電影時所搭載的廣告收入;另一個則是發行費用,比如,在有線電視、衛星及 智能手機終端上的付費點播、租賃和下載等。iTunes和亞馬遜,以及付費影視渠道Hulu Plus、電影租賃平台Netflix都是他們新的營收來源。

未來有何打算?

今年1月,SnagFilms傳出好消息:他們獲得了一筆總額為700萬美元的投資。而2010年末,SnagFilms剛剛完成了一筆1000萬 美元的融資。當時,美國在線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凱斯(Steve Case)及其身為慈善家的夫人吉恩·凱斯(Jean Case),以及康卡斯特風險投資公司(Comcast Ventures)等三家投資機構共同對其進行了投資。今年的這輪融資又吸引了兩位新的重量級人物加盟:雅虎前CEO托裡·塞梅爾(Terry Semel),以及熱衷於在科技領域投資的風投機構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的聯合創始人大衛·菲阿爾科夫(David Fialkow)。

「在網絡上,Snag擁有很多最高水準的內容。」康卡斯特風險投資公司的總經理大衛·霍洛維茨(David Horowitz)對其予以了高度評價,「很多獨立電影人在開拓發行渠道,或者與類似康卡斯特電視網這樣的機構洽談合作等方面缺少經驗。設立一個能夠代表 獨立電影人的中介機構,承擔電影發行以及商業化運作等方面的工作,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好點子。」

2011年,SnagFilms在技術創新上不遺餘力,在網絡平台、新應用平台構建等方面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因此,這筆新投資的重心將是獲得更多更 好的內容,同時進行廣泛推廣,以提升旗下電影的下載率及觀看率。艾倫還表示,公司將會持續進行技術研發,並打通更多的發行渠道,以便獨立電影能夠在更多屏 幕上放映,大螢幕到手機屏幕都是他們發力的方向。譯|文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18

抓住女人心思 創造四千五百萬用戶 讓LINE一夕暴紅的幕後功臣

2012-7-23  TWM



「用LINE打電話、傳簡訊統統都免費」。今年二月,LINE才在電視密集播送廣告,不到半年,LINE已經在亞洲掀起熱潮,幕後推手是今年才三十五歲的舛田淳。

撰文‧翁書婷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廣告中的氣質女星桂綸鎂,抖動頭部對著手機大叫,讓人一頭霧水,原來這是免費通訊App(應用軟體)LINE的廣告。

LINE是NHN Japan公司開發,可跨越蘋果、谷歌、微軟平台的免費應用軟體。若你和朋友的智慧型手機中裝有這個程式,互傳簡訊或打電話完全免費。

LINE在全球已經有四千五百萬用戶數,每個月還以五百萬人的速度增加,光在日本就有兩千萬用戶,在台灣也有六百萬用戶,每兩支智慧型手機就有一支裝有LINE。

不過這種通訊軟體並非創新技術,如美國推出WhatsApp、中國推出的微信,比LINE還早上市,預估用戶數破億,但LINE以後起之秀的態勢直追,引起市場注意。

為此《今周刊》專訪LINE開發靈魂人物、NHN Japan網路服務部策略行銷長舛田淳(MASUDA Jun),看他如何帶領團隊後來居上?

他,讓LINE後來居上LINE和當紅的WhatsApp有明顯的市場區隔。「打開WhatsApp,你會發現畫面單一,線條俐落簡單,適合男性和商務, 而不是針對女性和休閒使用。」舛田淳看準女性比男性愛講電話、愛傳簡訊,有使用免費通訊軟體的需求,他想專為女性設計能傳遞情感的軟體。

有趣的是,十幾人創始團隊中,大男生居多,為了揣摩女性細膩微小的心思,舛田淳逼迫團員們整天想著「假設我是女性,會有哪些需求?」團隊發現女性心思敏 銳,易察覺到情感變動,「但這些微小的變動,很難用言語表達,表情符號剛好派上用場。」LINE團隊設計了饅頭人(Moon)、熊大(Brown)、兔兔 (Cony)及詹姆士(James)等可愛卡通角色,每個角色都表情豐富又逗趣可愛,女生可選用這些圖案傳遞心情。

「貼圖創造一種KUSO(惡搞)、塗鴉式的表達方式,讓LINE在同類型的軟體中異軍突起。」之初創投合夥人詹益鑑分析。

現在LINE內有一二○款貼圖,甚至成立貼圖商店,兩個月已經創造三.五億日圓的商機。而LINE不僅在線上販賣貼圖,在線下也操作可愛元素。

「LINE賣起可愛的熊娃娃,設計周邊商品,貼圖還結合實體照片發布到臉書,讓LINE的品牌流通更快,曝光率更高。」台灣創意工場合夥人兼投資長,也是創新工業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何明彥觀察。

他,曾是李彥宏手下的大將領導這一切的幕後靈魂人物舛田淳,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社會學系,今年三十五歲。在進入NHN Japan之前,是日本百度董事會成員,也是百度創辦人李彥宏手下重要大將。七年前,李彥宏進軍日本,忙著尋覓人才,他對媒體透露,「日本百度高階主管, 一定要是日本人,並且要擁有年輕、親和、善學、明決條件。」而接過大大小小無數行銷案,對於市場需求敏感度高的舛田淳,剛好符合這些條件。不過,在雅虎與 谷歌雙重夾殺下,日本百度發展並不如預期順利,後來舛田淳遞出辭呈,沒想到就在低潮期, NHN Japan向他招手。

NHN Japan除了看上舛田淳行銷與趨勢觀察專長,還有他對網站使用者細緻的觀察,以前李彥宏就常稱讚舛田淳,「你真的很會為用戶著想。」而舛田淳本身是個網 站迷,從一起床張開眼睛開始,到閉上眼睛睡覺前,都盯著網站或App看,「我喜歡逛各式各樣的網站與App,就算語言不通也沒關係,在上面我可以調皮、自 由自在發言,網路是我的遊樂場。」他瞇著眼睛,笑得甜甜沉醉地說。

舛田淳所帶領的LINE團隊則是日韓混血,雖然來自NHN Japan,但母公司則是NHN Korea,是全球第五大、韓國最大的搜尋引擎,占有七成市場,一年營業額高達新台幣五六七億元。

他,是讓電信公司頭痛的人物有富爸爸相挺,LINE團隊銀彈足夠,據估在台灣砸下的電視廣告費用就達新台幣二千萬元以上,還跨足發展相關商品。「大公司的 資源充足,讓競爭對手WhatsApp相形失色。」何明彥說。相較於LINE,WhatsApp成立於○九年,由兩位從雅虎出走的主管所創辦,沒有富爸爸 加持。

舛田淳雖然得到母公司的全力支援,卻沒有忘記保持創新公司的彈性。為了搶開發速度,LINE沒有繁瑣的會議和沉重的業績壓力。「十幾人的團隊,座位聚集在一起,有問題時就走到夥伴身邊七嘴八舌地討論。」就是這樣的彈性,讓LINE在短短一個半月內就開發完成。

噗浪創辦人雲惟彬就說,「LINE有大公司資源,卻保有新創公司的速度和彈性,很不容易。」隨著LINE不斷成長茁壯,LINE也成為讓電信公司頭痛的對 象。「打電話、傳簡訊免費的趨勢已不可避免,電信公司要考量,是要自己提供這樣的服務,還是要和LINE合作,否則電信公司可能成為dumb pipe(指辛苦砸大錢架設基地台,卻連打電話、傳簡訊的錢都收不到)。」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加值處科長謝嘉吾說。

不過,對擁有四千五百萬用戶的LINE來說,能否如預期將LINE延伸成臉書這樣的平台,讓數位內容上架,並從中獲利,將是未來最大的挑戰。

舛田淳

出生:1977年

現職:NHN Japan網路服務部策略行銷長經歷:IT專業智囊班子研究員、日本百度董事兼副總裁學歷:日本早稻田大學社會科學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45

從網路跨足手機業 半年狂銷三百萬支 小米科技雷軍 撂倒華為、宏達電的關鍵

2012-7-23  TWM




網路產業出身的雷軍,打著蘋果供應鏈製造,價格只有蘋果的一半,半年內,讓小米科技單一款手機在中國熱銷三百萬支,連中國第一品牌華為都追不上。

更遑論台灣品牌宏達電了,到底雷軍如何辦到?

撰文‧翁書婷

上周,台灣科技業最熱門的話題人物,就是小米科技創辦人「中國賈伯斯」雷軍。

星期四的晚間,暑氣熾熱難忍,但到台灣訪問的雷軍,心情卻興奮無比。一來是至上個月成立甫兩年的小米科技,進行第三輪募資,規模超乎預期,達到二.一六億 美元,換算小米科技市值將近四十億美元;二來,上半年結算後,在中國單靠一款手機,就讓銷量衝破三百萬支,以智慧型手機排名來說,不僅把中國第一品牌華為 甩在後頭,更直追蘋果、三星,而宏達電手機的市占才剛剛登上第八大。

「這個紀錄是我們原本預估的十倍以上。」雷軍開心之情,全寫在臉上,為順利達到今年六百萬支手機的銷售目標,鞏固供應鏈成了首要任務,讓雷軍這趟台灣行,格外重要,因小米就是標榜「採用蘋果供應鏈」,但價格只要一半。

在台灣,雷軍的名氣不算大,但在大陸網路業,他可稱得上是響叮噹的一號人物。從金山軟件起家,創辦卓越網、投資凡客誠品等電子商務事業,都有不錯成績,但雷軍卻不以此自滿,他還要攀上更高峰,就是成為中國的蘋果!

關鍵一:

每周更新 活化作業系統穿著深藍色POLO衫、牛仔褲,整齊的頭髮,十足的斯文書卷氣,雷軍說起話來有條有理,可是,他做的事業,卻很不同於他的外表。雷軍的企圖心很強,選用蘋果供應鏈,打出高品質手機,但價格卻不到iPhone的一半。

聽起來很像是幾年前,深圳華強北路那些山寨廠們,做的山寨蘋果、橘子機,那你就太小看雷軍的野心了。端出與蘋果iPhone相同的硬體品質,價格卻低得驚 人,對比蘋果賣一支iPhone,賺進五五%的利潤,雷軍賣一支小米機,卻只賺兩百人民幣,利潤一○%,「我不靠手機硬體賺錢。」雷軍話裡聽不出一絲猶 豫,取而代之的是堅定。

這樣能成功嗎?多數人都有著相同的疑問。賣手機卻不從硬體賺錢,雷軍看得更遠,「Google、亞馬遜的成功,那才是他要的。」觀察雷軍已久的業內人士直言,賣手機賺不了幾個錢,但軟體、服務、人流,這才是雷軍賺錢的來源。

只是,一家成立才二年的公司,如何養出千萬人流,讓華為害怕?讓宏達電望塵莫及?他有什麼祕密招數嗎?

雷軍分享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我遇到諾基亞的一位副總,很開心地和他分享了很多我對手機設計的看法,不過,我想他轉身就忘了。其實宏達電、 三星、蘋果也是一樣,你的意見他們會聽嗎?不會,但小米會,而且還是你說了算!」從網路起家,雷軍太了解消費者行為,消費者是片刻不能等的,只要網站上有 一處功能不好用,消費者意見就會蜂擁而至,所以臉書每天都在更新功能、Google時常有新介面,但顯然手機大廠們,並未領悟這個道理。

因此,雷軍反向操作,從使用者意見出發,每周舉辦網路論壇投票,把重要意見更新至手機作業系統。「你每周都會發現小米機不一樣了,我們每周更新,不好的功能就淘汰,這個作業系統是活的。」他說。

關鍵二:

利用社群 養出百萬「米粉」雷軍很聰明,要打造自己的作業系統不容易,小米機用Android當基底,卻不斷做更新,不管是淘汰使用者抱怨的功能,或是增加微博、 QQ等大陸用的軟體,把大陸的消費者成功綁在小米機上,讓他們一個個成為「米粉」(編按:指小米機的粉絲)。

就像大陸崇尚蘋果的人,叫作「果粉」;雷軍很清楚,小米機要長久,也得有一票忠實的「米粉」支持。為了讓消費者黏在小米機上,雷軍不只籌辦小米機特有的網路論壇,還舉辦各式行銷活動、發行網路雜誌,讓「米粉」們隨時都有新話題。

「這些『米粉』其實是網路的意見領袖,影響力很大。」雷軍要「米粉」就像病毒傳播般,先侵入核心,再擴散到周圍。這樣的營運方式,看在軟體產業分析師眼 中,「說穿了,雷軍是用經營網路的方式,在賣手機,在網路世界裡,擁有人流的人,才是贏家。」所以,雷軍不用靠硬體賺錢,養出百萬「米粉」支持小米機,源 源不絕的人流湧進,金流也將跟著來。難怪不管是國際大廠安謀(ARM)、高通,抑或是負責製造的台廠富士康、宸鴻,都緊抓雷軍不放,他們太清楚,小米引領 的一場新革命,才正要展開。

雷軍

出生:1969年

現職: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 經歷:優視科技董事長、金山軟件董事長

學歷: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47

討厭 百萬倉 - Start from One Million

http://www.philipleung168.blogspot.hk/2012/07/blog-post.html

成個月由萬九又彈番去牛熊, 唔理大海潚咁恐落去, 都係要執番張地圖咁估, 不離上落市咁睇法.  既然歐盟同花旗同新興都係唔畀個市跌落去, 就算唔番生, 最差都係要上落咁磨. 如果低位唔敢加, 真係唔知點可以有得贏, 唔通識高位去沽, 似乎高難尐囉. 呢一季民企同尐中投愛股係咁跌, 尐賊股真係無得估底, 咁就揀尐有背景跌到討厭階段既咁博一下, 預左仲要調, 咁就用一成咁去溝一溝, 賺就開心, 再調咁就再搵位再溝, 死守同佢鬥長命.

梁營上場, 雖則都係改唒口, 但推多尐地同居屋都係無得走, 唔係仲有乜師奶支持佢.  新世界睇位沽之, 咁去溝先前沽既碼頭同已持有既水泥.  廈門話要斬件畀人做郵輪, 跌去咁殘, 乜都反映唒, 咁就當佢無咁狼死咁去搶卦, 1893 早就想去溝, 估吾到可以跌個八成你睇, 溝就唔好估底勒, 眯眼就算咯.

過一個月就好似過左一世紀, 月頭月尾兩次大遊行, 同阿梁生增慶.  呢排睇書咁話, 主權打散左就等於無物, 咁阿老毛都怕且后悔起左個天安門廣場. 開頭都奇怪綠衣點解唔把把聲咁放, 好似個時百萬大遊行咁早收工咪仲好, 又可以畀尐小民出下氣, 但敵我觀咁督促下, 分明已經變左對壘, 禁少總好過開大, 交差都易尐. 咁都好, 起碼畀其他市民知道咪叫做乾煎. 但煎下焗下, 遲早出火, 怕且好似湖南咁, 無高官會信, 但事實終歸會事出來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27

人氣部落客自創「高低控盤點」追飆股 三階段加碼 鬼山人用百萬累積數億家產

2012-8-20  TWM




三階段加碼 鬼山人用百萬累積數億家產筆名「鬼山人」的股市人氣部落客田本杰,行事向來低調神祕,手握四億元資金的他,以基本面選股、技術面作為進出研判,還自創了一 套「鬼山人高低控盤點系統」,希望藉由分享投資觀念,提醒讀者在致力提高投資勝率的同時,也要做好風險控管。

撰文‧林心怡

初次見到人氣部落客「鬼山人」,時尚的穿著打扮,實在很難與其筆名連結在一起,「你們應該是把我想成六、七十歲的老人吧。」或許是看出記者一行人內心的驚 訝,本名田本杰的鬼山人打趣地說。的確,眼前這位一九六四年出生,憑藉著股市投資賺進數億元身價,且目前手握四億多元資金操作規模的投資高手,與絕大多數 印象中的「股市老仙覺」,形象確實有些不同。

「我很喜歡這裡的環境,除了離家近,也因為這家飯店的緣故,買了太子建設的股票,賺了一點錢,當然要常來這邊消費呀(笑)。」坐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知名的 潮牌W飯店裡,鬼山人一開始就幽默地分享,除了技術分析以外,如何在生活中發現股市投資賺錢機會,不到四個月獲利六成,光是這檔投資就讓他賺進上千萬元。

原來,二○○九年,鬼山人觀察到統一集團即將引進阪急百貨,且W飯店的主建築已經動工,進而觀察到投入興建的太子建設有機會受益,因此在十五元以下就開始分批買進。

從生活發現股市投資賺錢的機會「當時每日的成交量才二、三千張,但我卻從基本面看出它的價值,搭配價量加碼投資,而且直接設定在一○年十月七日、阪急百貨 開幕當天要賣出股票。」鬼山人笑著說,現在回頭來看,雖然沒有賣在最高點,但「賣在可以賣的地方,在買進理由消失的時候出場,才是投資獲利的王道。」就像 今年初一樣,台股在封關之前,鬼山人就從技術線形看到翻多訊號,率先小小試單約三成,當大盤指數來到七四○○點則進一步加碼至七成至八成;相反的,當指數 跌破八千點時,他看到技術線形走弱的訊號,開始降低持股。七九○○點徹底減碼至僅餘一成資金,並用空單避險。所以,雖然今年台股讓他大呼「操作難度很 高」,但目前依舊有三成的獲利水準。

「當時我除了大幅降低持股,手上的空單標的還包括中石化與宏達電等,這些都是基本面與技術線形轉弱的個股。」格外重視「順勢而為」與「遵守紀律」的鬼山人,面對後來多轉空的行情,出手後就只告訴自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做好風險管理永遠是第一優先走進鬼山人看盤的戰情室,除了堆積成山的財經書籍,還可以看到桌上擺放著用金石雕刻「上善若水」字樣的藝品。「我覺得在投資觀 念上,要有︽道德經︾『上善若水』的心理;簡單來說,投資想法的最高境界就好像水一樣,永遠保持靈活、順勢而為。」鬼山人笑著說,其實在投資的啟蒙上,影 響他最大的長輩有兩位,「先祖父是早年政府播遷來台的立法委員,在書香門第的薰陶下,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而本省籍的先外祖父則曾任棉業有關的工會理事 長,專營棉花買賣,據說當時還因股票買太多,變成老字號鼎康證券的監察人。」「小時候的印象就是祕書一直拿著本子在記載股票的帳目……。」鬼山人回憶道, 雖然有這些家學淵源,啟發他好學的習慣與對股票的熱情,但真正讓他操作獲利的原因,還是來自於自己的苦心鑽研。

而年輕時曾在股市瞬間賠光資金,也讓鬼山人有最深切而重要的領悟,從此開啟真正的投資道路。原來,大學時期,鬼山人就開始對股市投資有著濃厚的興趣;一九 八○年代台股正逢大多頭,從較早期的農林、工礦、中纖,都是他印象深刻的賺錢標的,資金一度從一百萬元快速累積到四百萬元,但終究還是因為沒有做好風險管 理而全數歸零。

「還記得那時有人在身上掛了個牌子,要跟你買兩根漲停板以後的價格,手上買的幾乎都賺錢,野心就越變越大,融資以後就變成墊丙(提供資金給投資人炒作股 票,並且質押其股票為擔保品的地下金融),擴大槓桿倍數,沒想到一次性的崩盤,就賠光了資金。」鬼山人回想起過去「那些年,我們一起蒸發資金的日子」,說 起來還是有些難為情。

掌握好公司、技術面、加減碼 穩操勝券原來,八八年突然發生課徵「證所稅」的「郭婉容事件」,讓台股一口氣從八千多點跌到五千多點,鬼山人賠光了所有資金。「當時不懂得做資金控管,想 要停損也停損不了,錢一下子就沒了!」後來台股經過整理以後,再一鼓作氣漲到一二六八二點,不過已經沒有參加的門票(本金)了。大趨勢即使看對,但資金管 理不當,讓自己無法繼續參加比賽。

隨後經過當兵、在社會上歷練,以及更廣泛的涉獵與閱讀,幾年以後,終於了解,金融市場所交易的東西,其實就是「人心的變動」,也就是市場貪婪和恐懼的情 緒。「後來,我還是很不好意思的硬著頭皮向家裡借了一百萬元的資金試試看,」鬼山人回憶表示。「幸好,後來一切很順利。」在經過幾次起落與沉潛後,他悟出 操作要高人一等,就得藉由「交易方法、資金管理、交易心理」三者組成。

「正如同香港首富李嘉誠所言:『知識改變命運』,知識不斷的堆疊,有一天就會靈光一閃,變成投資智慧。多年來累積的厚度,也讓他找到一套自己獨創的獲利心 法。由於多空操作靈活與資金控管得宜,多年下來幾乎年年正報酬,就算在金融海嘯期間,因反手作空,整體績效仍維持正數。」「其實,我最想表達的是,資金控 管跟順勢而為的重要性。」鬼山人強調,從投資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很多人會大賠,過度重押持股而沒控制好風險,或者是當趨勢反轉時,還用合理化的藉口說服自 己繼續持有。他也體悟到,「人生是靠著不斷的學習,然後透過學習練就一身的好功夫」。

在選股上,鬼山人會有三個投資步驟。首先,先找出基本面好的公司;其次,再以技術面作為進出買賣的依據;第三則是搭配階段性「加減碼」策略。在技術線形方 面,他慣用五十五日與二○○日均線研判多空方向,並以自創的『鬼山人高低控盤點系統』,作為研判股市多空噴出的指標,以及進出股市的依據。

所謂「鬼山人高低控盤點系統」,是利用「高低控盤點」來衡量資金水位的高低。他解釋,其概念是可用來觀察,過去十二月(或周)裡,對於高點或低點推動的能力,藉以偵測大盤或股票,目前的多空方向和走勢強弱的狀態。

至於為何用「十二」為參數,他的邏輯是,上天運行有一種更大的秩序與自然的規律,比如說有黃道十二宮(西洋占星學的十二星座)、十二生肖、一年有十二個 月、十二周為一季、一天有十二個時辰等等。有效的鎖定「時間」,讓它變成一個常數,才可以專心衡量「價格」這個變數。鬼山人笑著說,十幾年以來,他都偏好 這個概念與數字,連他成立的投資公司英文名字「TAO 12 (道十二)」,也來自這樣的靈感。

資金三等份 賺錢加碼,失敗馬上停損另外,他也把這兩條「高控線」與「低控線」寫成程式,分別代表多頭(藍線)與空頭(紅線)。當股價站上日、周或月高控盤點時,代表 多頭要噴出;當股價向下跌破日、周或月低控盤點時,代表空頭已占優勢,股價偏弱,宜停損或反手作空。指數或價格在高低控盤點間,表示盤勢正在整理。

「在使用任何一種交易系統以前,我認為,要先了解組成的理念,內容不清楚的黑盒子,就不是一個可以讓人信服的交易系統。」鬼山人指出,一個好的交易系統,至少要經過三次完整的多空循環,且可以穩定獲利,才算是好的交易系統,他所研發的這套系統就是依循這樣的邏輯。

其次,在資金操作策略上,他用的是「賺錢加碼法」,一旦試單失敗就會停損出場。首先,他會先將投入資金分為三等份;初期試單二成,趨勢明確加碼至六、七成;最後仍會保留至少一、二成的資金,靜觀其變。如果初期試單時,發現原先投資的理由消失,就會斷然停損。

至於在基本面選股上,傳產股與電子股也有不同的投資邏輯。在傳產股方面,他主張「是在經濟循環谷底,買進未來一定會發生的生活趨勢」。例如他曾大賺四倍的南僑、裕融,及目前仍長期持有的裕融、F-中租等股票,均符合這樣的投資邏輯。

像○九年六月,南僑當時在七元附近徘徊,他看好未來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後,轉投資的餐飲業將受惠,尤其股價同時站上五十五日和二○○日線,就開始投資布 局。當股價來到十二元附近又站上「周高控線」的位置,因此再次加碼至七、八成。一○年世博會開幕時,當天南僑已漲到四十多元,開始獲利了結,光這一役就讓 鬼山人賺進上千萬元。

至於挑選電子股方面,鬼山人主張要買「有『護城河概念』與EPS(每股稅後純益)好的公司。」所謂護城河概念,就是產業技術有獨特競爭力,且未來趨勢看好 的企業。例如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做熱感應紙的鼎翰,及有機會搭乘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s,近距離無線通訊)趨勢的力旺,都是屬於這樣的公司。

鬼山人以去年操作獲利四成、專做熱感應紙的鼎翰為例。他認為,這家公司產業不但具有獨特性,毛利率還逐年走高,加上當時EPS表現突出(全年每股稅後純益 為九.一九元),且預估次年(一二年)獲利可望挑戰十元;尤其大股東持股約有四十三%,搭配買進前成交量小,籌碼經過適當整理。他在股價八十元附近開始小 量試單,而後搭配股價陸續站上五十五和二○○日線再加碼,直到技術面轉弱,才獲利了結。

空頭市場才是最好的朋友

而今年鼎翰再度回跌至八、九十元附近時,鬼山人又開始重新試單進場,看好的就是該公司長線的獲利發展,以及今年配發七元現金股利、殖利率高達七%,加上毛利率三成以上,明年營收還有二○%以上的成長,因此認為長線持有獲利可期。

「空頭市場才是你最好的朋友,買進成交量低迷時的好公司,往往會有四、五倍的獲利,但多頭確立買的股票,賺了三、四成就該居高思危!」鬼山人認為,股市投 資不用擔心量小的問題,例如金融海嘯時他布局的宇峻,在五十元以下成交量一天只有幾十張,後來賣在三百元以上時,市場行情好,股票成交量自然會放大。

在投資觀念上,喜歡看書的鬼山人,相當推崇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所著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書中提到:股票不需要頻繁的買賣,只要幾次正確的投資就能創造財富的觀點,相當符合他本身的投資心境。在過去 幾個月作空大有斬獲後,現在他已經降低空單比重並轉為作多,準備在第三季中期反彈再賺一波;至於長線布局,鬼山人認為時機尚早,投資人應繼續觀察。

鬼山人

高低控盤點的計算邏輯

公式原理:

1. 先算出高低控盤區間值=過去12個月(日或周)的最高價-最低價╱分三等份2. 由從股價高低點,畫出三等分,並畫出二條高低控盤線,作為多空分界點

說明:

假設大盤指數過去12個月最高點為8100點、最低為6600點,則高低控盤區間值=(8100-6600)/ 3=500點高控盤點7600點=8100點-500點低控盤點7100點=8100點-(500點×2)若大盤指數在7500點,較接近7600點,代 表多方力道強勁股價在前1/3區間:代表多頭起風噴出的狀態。

股價中段1/3區間:表示多空均衡,時間整理的狀態。

股價在後1/3區間:代表空頭向下噴出的狀態。

鬼山人

出生:1964年

現職:金百鋒管理顧問(TAO 12 )執行長

學歷:輔大心理系

家族資金操作規模:約4億元

投資資歷:約24年

投資口袋名單

1.中長線多單布局:

鼎翰(3611):為有特殊利基的高EPS成長型電子股。

裕融(9941)、中租(5871):為大陸內需政策歡迎與支持的租賃業。

神隆(1789):生技業要買正派的大型龍頭股,該公司有生技業的台積電之稱。

2.中長線空單布局:

.產業競爭力消失,最好是法人還滿手股票者。

.現在與未來都沒有技術作為護城河的電子產業。

.公司治理疑雲重重,且產業趨勢向下者。

標的:宏達電、中石化

投資看法

全球股市

全球股市有QE3與美國總統大選保護,11月以後保護網就會撤除。

資金不願意主動流入風險資產,是因為經濟基本面持續衰退,與隨之而來的通貨緊縮,明年的狀況目前看起來比今年差。

中級反彈

操作策略

台股正進行長空裡面的中級反彈,正式突破7651點才有長線翻多的機會。近一個月電子股操作,以蘋果iPhone 5供應鏈的軟板與其上游為相關標的,其中以台郡(6269)、臻鼎(4958)、達邁(3645)為首選。

台灣股市

江陳會簽約,就是金融股與中概股中短期利多出盡的時候。大陸經濟的著陸狀況,不會比一般投資機構預測的要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94

一攻一守 三十三歲夫妻協力創造高績效 節流、投資分工控管 每年多存一百萬


2012-8-27  TWM




六年級後段班、自行創業的王傑民,與太太羅婷玉剛結婚時,都想搶當「家庭財務長」,經協調後,他們決定用共同帳戶的方式經營,再依各自的個性和專長來負責「開源」和「節流」兩個面向,讓家庭資產年年穩健成長。

撰文‧何珮郁

「Jimmy,你這星期的消費紀錄快彙整給我吧!」「還有,這兩周和朋友聚餐的費用已經快超支了,下半月social(應酬)的場合可能要少去一點了!」 這是每逢周日晚上,王傑民(Jimmy)和羅婷玉夫妻二人結婚四年多來,每周固定的「晚餐會報」。夫妻倆總是時間一到,就很有默契地坐在餐桌前、打開電 腦,討論家庭收支狀況,並在每一季檢討投資績效內容。

「算算每年的儲蓄,以及每年投資報酬率都有二成左右的績效計算,我們每年的結餘,至少都能存到一百萬元。」王傑民笑著說。其實結婚後,他的理財計畫想得更長遠了,因為存下來的這筆錢,他們將拿來作為未來退休與孩子的教育經費。

和大多數夫妻一樣,剛結婚時,王傑民與羅婷玉一直認為,家裡的錢「理所當然」應該由老婆管,「但我發覺老婆的理財方式太保守了,我們還年輕,可以多冒點風 險、創造更高的收益。」六十七年次的王傑民指出,雖然太太擅長收支控管,卻不善於投資,幾乎所有的儲蓄都放在定存,不僅很難為家庭資產淨值創造更高的成長 率,定存所得的微薄利息,還很容易被通貨膨脹吃掉。

各退一步 開共同帳戶、訂遊戲規則「後來,我們決定各退一步,乾脆開一個共同帳戶,建立『雙財務長』的制度。」王傑民笑著說,為了給太太多一點安全感,他用太太的名 字開了一個家庭共同帳戶,並且約定每月各自匯入五萬元,作為家庭開銷和投資的基金,其餘則各自保有用錢的空間,像購買名牌精品或送禮給對方,就屬於私人開 銷範圍。

除此之外,兩人還協議分工合作的方式,王傑民自認個性較大而化之,無法勝任記帳這類的細節,於是就由擅長投資的他負責「開源」的任務;而婚前就有用Excel軟體記帳習慣的羅婷玉,則負責「節流」的監控任務,以「雙財務長」的形式,各自負責自己擅長的領域。

「要讓規則持之以恆運作下去的動力關鍵,一定要先設定好財務目標和共識。」羅婷玉認為。制定好「遊戲規則」後,兩人就開始確實執行,只是,考量到目前王傑 民仍在創業初期階段,現金流較不穩定,他們先訂下「十年內先存到一千萬元」的短期目標,換句話說,每年至少要存下一百萬元;而長期目標則是在退休時,能夠 擁有三千萬元的資金。

有了具體目標後,羅婷玉在年初都會先製作預算表,將共同帳戶中每月十萬元的資金按比率分為三類,有四成是家庭生活固定開銷,三成的資金用來投資,另外三成 則為儲蓄,作為出國旅遊計畫和緊急準備金。此外,兩人在國外投資的房地產租金收入,每月約三萬五千元也會進入共同帳戶。

每周查帳 隨身記錄消費明細並檢討為了能精確地掌握每月收支狀況,羅婷玉不管再忙,都一定堅持每周日晚上記帳的習慣,彙整一周以來所有的消費帳單和發票,輸入到電腦 的Excel表中,自動算出各項比率。她認為,婚後兩個人的消費狀況比單身時複雜許多,如果沒有每周及時記錄,難免會有漏網之魚,甚至連婚前沒有記帳習慣 的王傑民,也開始用手機的App程式記帳,隨身記錄消費明細。

「剛開始,我們連買一瓶牛奶都會記下來。」王傑民對於如此細節的記帳方式曾經大感吃不消,但力行記帳一段時間後,開始較能掌握每個月大概會花多少錢,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消費項目中,較容易「失控」超支的部分在哪裡。

同時,羅婷玉也會固定在月中和月底各檢視一次「消費進度」,確認花費是否已超過當月預算,「像水電瓦斯費這種金額都很固定,如果不小心超支,大都是花在 social場合的錢。」羅婷玉說,如果在月中就發現和朋友聚餐的花費已經瀕臨上限,她會立即和先生商量,有默契地推掉一些邀約,三餐也盡量在家裡開伙, 才能確保每月不超支。

謹慎節流 當月透支下個月嚴格省回來「萬一真的不小心超支或是有意外支出,下個月當然就要更嚴格地『省』回來!」羅婷玉不忘補充道。他們同時也以自己的心得建議,若 要使用家庭共同帳戶,除了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記帳明細要清楚,讓兩人都對錢的去向了然於心;另一方面,對於哪些項目由共同帳戶支出,哪些 項目屬於個人支出,也可以趁輕鬆的氣氛下討論釐清,以免心生芥蒂,「情願先講好,好過後來吵。」羅婷玉心有戚戚地說。

王傑民舉例,例如太太近視,有戴隱形眼鏡的習慣,到大賣場採購家庭日常用品時,通常也會一併購買結帳。不過王傑民認為,隱形眼鏡並非共同必需品,在與太太討論之後,兩人都認同這筆金額應由太太個人支出,才不失公平原則。

不只在日常生活消費習慣上進行討論,兩人在非必要性的奢侈品消費也有調整。原本在婚前,兩人各自擁有一輛車,婚後,為了節省油錢、稅金和停車位費用,他們 也決定只留一輛車,每年因此省下數萬元的費用,「我精算過,如果只是應付偶爾交通需要,搭計程車還是比養一輛車來得省錢。」羅婷玉肯定地說。

顯然,在雙財務長的制度下,羅婷玉負責將上游的水龍頭拴緊,王傑民則負責積極提升家庭帳戶淨值的成長。婚後兩年,兩人便決定先減少負債比,用過去累積的儲蓄一起將房貸還清,降低應付的貸款利息,讓每月現金流規畫更單純。

投資開源 趁年輕積極創造高投報在投資帳戶中,王傑民強調,自己和太太都還年輕,所以大部分的投資標的屬性都偏向積極,其中有四成投資於美國股票,四成配置在加幣和人民幣等外幣投資,其餘則是配置在收益穩健的私募基金和現金部位。

而美國股票的投資風險較高,他也相當注重資產配置和避險的重要性;持股的內容約五成五在中長線投資的標的上,短線波段操作的標的只占三成,另外一成五的資金則是用來避險。

會有這樣的風險意識,王傑民坦言,是從大學時代的「慘痛」投資經驗而來。在二○○○年網路科技股正盛時,他用自己的儲蓄加上向父母借來的錢共四十萬元開始投資,獲利一路上升,累積最高金額一度達五六○萬元。

「我那時候真的覺得投資太簡單了,以為只要把錢丟進去,看著錢滾錢就好了。」王傑民苦笑,因為太得意忘形,完全忽視風險,在網路泡沫化之後,他的資金只剩二十萬元,反而慘賠本金的五成。

有了這樣的慘痛經驗後,王傑民意識到財務規畫的重要性,所以不論自己的投資性格多麼「積極」,都會配置部分的資金在避險標的上。即使在○八年美國次貸風暴剛爆發時,王傑民的投資虧損也能降到最低;景氣反轉向上時,不但能損益兩平,甚至創造更高的報酬率。

首先,美國次貸風暴後,王傑民除了多單部位,也同時放空房地產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和金融股ETF,為資產組合進行避險,也正因這層避險保護,讓他在○八年股市重挫超過三成時降低虧損,到年底結算時,整體資產報酬率為負一○%。

歐債爆發後,股市震盪難測,他也選用與VIX指數(恐慌指數)相關的標的進行大方向的避險操作。整體來看,從○九年至一一年期間,王傑民每年的投資報酬率分別是一六%、三○%及二三%,符合他每年投資成長率至少一五%的目標。

循序漸進 逐步運作順利再加碼在建立家庭財務模式的過程中,王傑民認為過程並非一步到位,而是在溝通和嘗試中逐漸建立共識,像兩人約定要提撥到共同帳戶的金額,一開始是以實驗精神,先放入二萬元,後來運作順利後才逐漸增加。

他也分享,雖然是採分工的方式,也別忘了約定每月或每季一起檢視、討論,才能有共同參與感。「我們除了看投資獲利狀況,偶爾也會一起討論持股的財報和市場。」「不過,也不要過度頻繁地檢視,以免讓投資市場的短期波動影響彼此心情!」王傑民笑著補充。

現在,羅婷玉完全放心將投資全權交給另一半,也是因為王傑民已做好分散風險的配置,即使有小幅虧損,也不至於影響感情。兩人都覺得,透過分工合作的方式,擁有共同努力的目標,感情也更緊密了!

王傑民

出生:1978年

現職:iGen愛居人創辦人

經歷:台積電資深工程師

學歷: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資管碩士、台大化工系

家庭:已婚

羅婷玉

出生:1978年

現職:諾華公司人力資源顧問經歷:帝亞吉歐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經理學歷:英國德蒙特福大學企管碩士

家庭:已婚

王傑民、羅婷玉的

家庭財務計畫書

步驟1 家庭財務目標: 60歲退休時,擁有3000萬元資金。

步驟2 階段財務目標: 每年家庭帳戶結餘至少100萬元。

步驟3 可行性收支目標: 夫妻每月各提撥5萬元至共同帳戶,再將資金分成家用40%、儲蓄30%、投資30%(投資帳戶績效設定15%)。

步驟4 定期檢視程序: 預先規畫家庭年度預算,每周詳實記帳;每月檢視收支表,檢討超支原因,下個月嚴格將超支部分省回來。

王傑民、羅婷玉的

財務整理3心法

設定共同帳戶:初期可試行提撥少數金額,運作順利後再逐步擴大。

分工合作:由細心的一方負責收支控管,擅長投資的一方主導投資理財,並約好一起定期檢視,雙方都有參與感。

記帳明確:一方面確實掌握消費狀況不超支,另一方面讓雙方都了解錢的流向,避免模糊地帶而產生爭執。

王傑民的私房投資要訣

1. 重視資產配置,將資金分為三部分,四成投資美股,四成投資外幣,其餘則配置在私募基金和現金部位上。

2. 美股以中長線投資為主,並根據市場變化,固定配置避險部位。

3. 投資與工作領域相關或較熟悉的產業股票,深入了解產業趨勢和基本面,作為買賣判斷依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93

暗湧 百萬倉 - Start from One Million

http://www.philipleung168.blogspot.hk/2012/08/blog-post.html

谷哥唔再 update 本地股價, 咁就唯有沽哂尐美股, 專心咁用 editgrid 炒港股去咯. 其實花旗尐官債行都變番黑, 樓價又開始止跌回升, 唔怪得咁鬼強, 現實點都要留尐睇門口, 想套戥都唔使哂冷咁轉, 兩三成慢慢轉都得, 橫掂個 game 都係成世咁玩, 使乜急呢.

a50 跌嚇跌嚇又去番個傳說既鐵底, 咁就用美股跌無咁多嚟守一半先, 點知會唔會跌去煉獄咁低. 尐二三線跌去未升時同幾年新低, 見位就自動做嘢. 珠江做內河運輸同珠三江既近海客運, 無乜競爭又有被收購概念. 廣南馬蹄鐵做得唔錯, 又有專賣豬牛, 咁低隻現金年仲想點. 金碟就古古惑惑, 但呢行其實同印銀紙差唔多, 入咗局都幾難唔畀落去, 用過 ERP 你就知乜事嘞.

820 獅王四成咁以淨值回購, 睇落唔會唔食啩. 市面好似見唔到 A50 期指嚟做對沖, 但有類似既 A50 或 A 股基金, 食個無風險既四巴仙唔好 (前提當然期內為淨持貨者), 都係個十日八日啫. 133 係咁做就呵呢吉帝囉.

前幾日睇報紙畫個恆指圖, 見到呢三四年由歷史高位三萬二, 壓二萬六, 到二萬四, 到近來既 20500, 下低就係一萬一, 一萬六托到最近既一萬九, 為超大型三角 WEDGE, 雖則最近波幅變少成交創新低, 怕且都係大波動前既暗湧而已. 用指甲咁亂畫, 個爆炸點就係九月尾, 遲至十月, 怕且買尐 CALL 可以博嚇大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782

搭上《犀利人妻》 華航賺百萬廣告效益


2012-9-3 TCW



當紅電影《犀利人妻最終回》全台熱映,十天票房破新台幣億元,創今年春節後國片之最,老字號的華航竟然跟著受惠!

原來,只出空姐、餐點、模擬客艙等場地,頂多再加免費機票,幾乎可說「無本置入」的華航,換來電影中主角在客艙上大啖自家新推出的米其林飛機餐,並放送華航加入天合聯盟的台詞。從廣告效益推估,少說滾出至少百萬元宣傳效益。

利用偶像劇或是電影的置入式行銷方式,華航已經不是第一次。去年最高收視達六‧九七(收視人數約二百六十二萬人)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中,飾演華航地勤督導的大仁哥的深情形象,同樣讓華航曝光破表,連帶賺進不少姊姊妹妹與師奶的心。

不只近期置入眼光精準,在航空業第三季大補丸的挹注下,華航七月營收破一百二十四億元、寫下近兩年單月新高,法人預估,七月份獲利將超過十億元,彌補上半 年虧損,讓老大哥面子與裡子兼備。只不過當電影與偶像劇落幕後,低迷許久的股價也得要跟著營收起飛,華航十五萬小股東才會眉開眼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41

陽澄湖大閘蟹利益鏈:蟹農難賺錢 販蟹年入百萬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20/xMNDE4XzUyNTgxMA.html

失落的蟹農

防偽戒指的倒賣,塘蟹和外地蟹混作陽澄湖蟹賣,林林總總,就圖一個「利」字。

在陽澄湖鎮,大大小小的蟹業公司雨後春筍般地湧出,隨著陽澄湖大閘蟹的名聲遠颺,價格也水漲船高,市場售價以每年5%~10%的幅度攀升。

與這些喧鬧相比,蟹農始終是最沉寂的一方。就在大閘蟹價格飆升的這幾年中,普通蟹農的收益並沒有增長。大閘蟹的產業鏈中,他們是收入最微薄的一環。

養蟹16年,蟹價年年攀升,蟹苗降價10倍,由16年前10元一個蟹苗降到現在的1元一個蟹苗,儘管如此,養殖蟹的蟹農都說賺不到錢,與此同時,販蟹者卻能年入百萬。

9月4日,陽澄湖蟹農梁才寶的妻子周素珍講述養蟹經歷。夫婦養蟹十幾年,起早摸黑,今年他們總共買了8000個蟹苗,但是預期存活率基本上只能達到一半,到最後一年下來收入也只能有3萬~4萬元。

9月13日,許鳳珍在船上做家務。許鳳珍一家養了10多年蟹,連年虧本買不起房子,只能搬到一艘由漁船改造的房子裡生活,如今他們夫妻和女兒女婿外孫女五口人擠在10多平方米小船上。

陽澄湖鎮沺涇村,蟹農梁永青在家裡休息。他從事養蟹這行已經10多年,但基本不賺錢。他告訴記者說「養蟹人都是白發,販蟹人都是黑髮」。

陽澄湖鎮沺涇村,王佳蘭趴在父親的肩膀上休息。蟹農後代有的在工廠打工,有的做起生意,也有的回家賣蟹。不過他們都不願像父輩那樣養蟹,因為「太辛苦了」。

陽澄湖一年只有兩個季節,淡季和旺季。每年一月到九月中旬是淡季,此時,除了每兩天喂一次蟹,在多數日子裡,蟹農並沒有太多事可做。陽澄湖周邊漁村,白天像一座空城。

不過,寧靜很快將被打破。9月22日,大閘蟹開捕,陽澄湖將迎來旺季,蜂擁而至的食客將擠滿所有的農家樂餐館。一個小小的大閘蟹,帶來了一整條吃喝玩樂的大閘蟹產業鏈,這條產業鏈的源頭陽澄湖鎮的蟹農,卻說養蟹其實「賺不了錢」。

陽澄湖邊的1000多戶蟹農,祖祖輩輩靠在此捕魚為生。這個120平方公里的遼闊水面,每年都帶來很多財富,但這些財富卻和蟹農無緣。

撈野蟹豐收年一去不返

姚阿三是陽澄湖鎮沺涇村的蟹農,今年50多歲,他已經養了16年螃蟹,是陽澄湖上第一批養螃蟹的人。

姚阿三說,1996年之前,陽澄湖的漁民還沒有養殖的概念,當時整個湖面上都是野生魚和漁政部門放的魚苗。姚阿三回憶,到了收穫的季節,全家出動捕魚撈蟹。他說,除了漁船和漁具,沒有其他的前期成本,就在那幾年,他家積累起了幾萬元資金。

1996年,湖裡的資源已經不多,漁政部門中斷無序捕撈,讓漁民從事養殖。姚阿三一家把前幾年掙的錢全投入到了湖面養殖中,一次交了4萬元的承包費。從那時開始,姚阿三真正開始養殖大閘蟹。

他清楚地記得1996年,自己第一次去買蟹苗時,蟹苗還是緊缺貨,一個嬰兒手掌大小的蟹苗要賣到10元錢,他買了5000多只蟹苗,建圍網又花了六七萬。那一年,姚阿三一家賺了四五萬,把投入的成本撈回了不少。他說,16年來養螃蟹只有兩次賺了錢,那年的豐收算一次。

第二年,姚阿三去買蟹苗的時候,蟹苗價格已經降到七八元錢一個,但隨後的一年養殖中,螃蟹沒收成多少,只能賺個生活費。到了第六年,蟹苗價格已經降到四五元錢,那年陽澄湖大閘蟹的聲名鵲起,是姚阿三養殖後除卻生活費兩次賺錢的另一次。

隨後,蟹苗繁殖技術進步,蟹苗一直降價,一直到去年,蟹苗已經低至1元錢左右一個。與此同時,這幾年大閘蟹的名聲和價格一路走高,市場售價以每年5%~10%的幅度增長。

但就在大閘蟹價格飆升的這幾年中,蟹農連嘆養蟹「賺不了錢」。蟹農每年的收入中,大部分年份養蟹只能是把圍網和飼料錢賺回來,一年的利潤主要看附帶養殖的魚蝦。

養蟹戶一般年入三四萬

姚阿三算了一筆賬,在陽澄湖裡,一個20畝的圍網配上外圍的蝦籠要4萬元左右,圍網建好可以用三四年,但喂蟹的費用卻是一筆沒底的數目。

他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末剛開始養蟹時,陽澄湖水質清澈可見底,養蟹大多只用玉米飼料。但隨著後期投養量增加,水質變差,現在幾乎沒有一家養殖戶能只靠 投喂玉米就養出好蟹。漁業村的蟹農65歲的梁才寶說,螃蟹除了喜歡玉米,還喜歡吃小魚和螺螄,喂養螃蟹,每兩天就得去一次,一船小魚和玉米就得300元左 右。

讓螃蟹吃好,還得讓螃蟹住好,螃蟹蛻殼期間更加需要大量水草,蟹農每隔一月半月的,就要給圍網投放水草,一船水草高達600元左右。「水草有時候一次放一兩船,有時候一次要放五六船。」姚阿三說。

即使這樣簡單算來,一年中僅投入的成本也已經達到4萬元左右,而一個20畝的圍網,放養一萬隻螃蟹一般能撈到三分之一,要是碰上旱澇、病荒等收成更是少得可憐。

梁才寶說,約三兩重的雌蟹、四兩重的公蟹,去年賣給熟客的出水價格約100元一對,這已經算收購價格比較高的了。「出水價不能太高,蟹農這麼多,大家都這 個價格,你不賣,別家自然會賣。」而距離村子僅三四公里外,當地蟹王批發市場中,這種同等規格的大閘蟹,會以120元一對出售給前來批貨的客商,到了市場 其零售價格就已經達到170~180元左右。從出水到市場,其中大部分利潤都為蟹商所得。

總的算下來,蟹農養殖20畝水面的螃蟹一般能賣個七八萬,刨去成本,一年能賺個三四萬。當然也有做得好的,清水村63歲的蟹農金先生說,他們村裡蟹農純靠養蟹,最多年收入七八萬,不過這個已經是封頂的了。

新一代都不願做蟹農

9月22日大閘蟹正式開捕的日子快到了,姚阿三的希望也增加了。太陽下山,姚阿三吃完晚飯,和大舅子梁永清坐在湖邊的老屋裡抽煙閒聊。

湖邊的兩間瓦房老屋伴隨了他們30多年。養殖螃蟹16年來,姚阿三沒能給老屋添置太多家具,屋中的桌椅還是上世紀90年代的老款,白色的牆面早已被油煙熏成了灰黑色。

這幾年養蟹收入與16年前剛養蟹時相比,只能算持平。姚阿三沒有太多選擇,想賺錢,擺在眼前的只有三條路:販蟹,開餐館或者繼續養蟹。

同是蟹農的梁永清嘆氣說,有時真羨慕那些能「倒蟹」的人。「我們村裡也有做得好的,又養又賣,一年二十七八萬。」 梁永清說,有人僅靠販賣螃蟹,一年能掙上百萬,「不過像我們沒有門路(銷售渠道),也做不來販蟹,就只能這樣繼續養螃蟹。」

對於他們來說,賣蟹的活兒做不了,「沒那麼多路子」,電腦操作也太複雜了。開餐館更不是條容易的路,本錢、門路、頭腦、精力樣樣都要有。梁才寶的弟弟一直琢磨想花20萬「搞一條船」開個農家樂,但是村裡的審批已經越來越嚴。

梁才寶說,現在村裡的蟹農幾乎沒有40歲以下的年輕人。前幾年,村裡的年輕人寧可去附近電子廠打工,也不願養蟹。這幾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名氣越來越響,不少蟹農子女大學畢業後沒有留在城市,而是回家賣蟹。

不過,對姚阿三這些老蟹農來說,多年前,就已經失去了在陽澄湖發財的機會,現在守著陽澄湖20畝的蟹塘,只是一家餬口生活的保障而已。

這些依湖而生的蟹農,離開了陽澄湖,已經難以維持生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