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人奶到兩歲半俾人鬧索媽反擊懶理旁人欺凌
1 :
GS(14)@2016-07-14 08:09:43澳洲一名女演員因為繼續為兩歲半兒子餵母乳而遭人批評,她發文反擊稱有關行為是欺凌餵哺母乳的母親們,強調自己不會因旁人的目光而放棄自我。30歲的帕爾默(Teresa Palmer)在個人網誌,發文反擊撻伐她在兒子過了嬰兒期(infancy)後,卻繼續餵哺母乳。「他對我來說仍是一名嬰兒,很多事情仍需要依賴我。吃母乳絕對是他最喜愛的活動,我相信這會持續一段更長時間。」她稱兒子除了吃母乳,亦會吃固體食物,估計他是想要母親的呵護多於果腹需要。她相信兒子在不久將來,可能會自動自覺放棄再吃母乳,並稱一想到這就覺得傷感。帕爾默形容在公眾場所餵哺母乳的媽媽們是受到「欺凌」,要承受旁人厭惡的眼光或討厭的言語,稱母親們要有信心及準備,才可在公眾場所餵哺母乳。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4/19694495
【國產裂車】星洲官員賴港人搞事 港媒公開信反擊!
1 :
GS(14)@2016-07-15 05:12:22新加坡中國製「裂車」運返原產地青島更換零件,事件由Factwire傳真社爆出,其後廣為本港及海外報道,不過,新加坡交通部長許文遠日前堅稱,裂紋不涉及安全問題及不影響列車運作,故認為無必要公開,更指控,事件是由於香港派系企圖為中國製造麻煩,令新加坡遭受池魚之殃。許文遠本周三(13日)在當地碧山地鐵車廠召開簡報會,其間聲稱:「香港一些派系企圖為中國大陸製造麻煩,令新加坡遭受池魚之殃。我沒收到內幕消息,未知是真是假,但這是有可能的。新加坡不幸成為別人的暗箭,與此同時又受到株連。」
Factwire傳真社昨日就事件向許文遠發公開信:「作為一家公共服務的新聞機構,當有涉嫌失職或瀆職的公職人員因為我們的報道而『惱羞成怒』,那證明我們所做的事是對的。」公開信中稱,許文遠在公開場合發表失實言論,攻擊最先揭發事件的傳真社,對其言論深表遺憾,並指Factwire由3,300名香港市民集資創辦的新聞通訊社,完全沒有商業和政治利益。公開信頂頭更引用嘲諷專權政治、英國著名小說《動物農莊》作者George Orwell的一句話:「Journalism is printing what someone else does not want printed: everything else is public relations.」「Journalism is printing what someone else does not want printed: everything else is public relations.」(新聞公開的,正是有些人想隱藏的事件。其餘的都是公關手段。)新加坡購入、由中車(1766)旗下中車青島四方製造的列車退回原產地青島替換裂紋車身,港府被爆早於一年前已知情,但以政府做大股東的港鐵(066)照常以60億港元批出合約,向中車四方訂購93列8卡車廂列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5/19696048
日擬提仲裁爭東海油氣田越南印尼欲跟隨 中國南海建核設施反擊
1 :
GS(14)@2016-07-15 05:16:22■中國在東海的「春曉」油氣鑽井平台。
【南海仲裁】南海仲裁對中國負面影響陸續顯現。日本準備向海牙仲裁庭提仲裁,要求中國停止在東海開發油氣田。越南、印尼也躍躍欲試。今日將在蒙古舉行的亞歐峯會,日本、菲律賓等表示將就南海仲裁提出討論;與會的中國總理李克強面臨四面圍攻。有北京學者指,日本若挑起東海仲裁,中國會以實際行動反制。
■李克強(左)與蒙古總統會晤,今將出席亞歐峯會料遭圍攻。
南海仲裁不但沒能阻遏北京開發建設南海決心,反而加速當局動作。中核集團官微昨透露,正全力建造海上核動力平台,將為南沙島礁提供能源保障及淡水保障。此言一旦落實,將是南沙驚天之舉。而日本媒體透露,執政自民黨決定,要求日本政府學菲律賓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向海牙常設仲裁庭提仲裁,停止中國在東海開發油氣田。
李克強亞歐峯會勢遭圍攻
過去10年中日就東海主權爭議不斷,中方仗財力在東海開採油氣,日方則指中方越界開採,兩國一度劍拔弩張。2008年兩國達成共同開發協議,但2009年釣魚島漁船衝突後中日關係急凍,中方中止談判。日指中方單方面推進開發,並於去年7月確認中方在日本主張的分界線附近新造16個油氣田設施,向中方提出外交抗議。打算仿效菲律賓提仲裁不止日本。2014年越南時任總理阮晉勇表示,針對中國在西沙部署鑽井平台,越南考慮據國際法採取行動,首次打算提出國際訴訟。本月12日南海仲裁後,越南官方學者建議越政府立即行動。同樣,去年11月印尼安全部長也表示,如不能與北京就南海主權問題對話解決,印尼可能將中國告上仲裁法庭。為期兩天的亞歐峯會今日將在蒙古舉行。菲律賓外交部昨發聲明稱,將在峯會討論南海仲裁問題,敦促中國尊重裁決。這是南海仲裁後菲發出最強回應,菲外長雅賽亦將出席峯會。日媒指首相安倍晉三,將在會上就南海仲裁提出討論,與會的中國總理李克強面臨圍攻。李昨午會見越總理阮春福時盡表撫慰之意,阮則稱通過對話解決爭端。北京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對《蘋果》表示,日本一直有打算申請仲裁,因中國反對(仲裁規定須雙方同意)未果。現在仲裁庭開了先例,日本有樣學樣不奇怪。周認為現在中國要做的是清楚告訴世界,現有國際法律體系常被某些國家操控,不能代表公義真理,「中國法學家須持續站出來,論證這種裁決的非正義性;如果日本堅持在這種沒公信力的機構訴訟,由他好了,中國將以實際行動在東海反制」。共同社/路透社/《蘋果》記者
【網民心聲】
‧有樣學樣,預料之中!‧南海如果不亮劍,後果很嚴重!‧中日必有一戰!早戰比晚戰好。‧當年他國力強大時靠搶,現在靠仲裁了?‧仲裁庭像糞池,菲律賓日本都是攪屎棍。‧中國為甚麼不學美國,退出海洋法公約?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5/19695482
政府無力反擊 難再推改革
1 :
GS(14)@2016-07-17 15:33:35【拆局】改革醫委會草案由最初十拿九穩,到後來形勢逆轉被拉倒。有泛民議員批評政府沒積極拆彈,以為數夠票而沒擺平反對的醫生團體;6月底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逾11萬項修訂被否決後,民情急轉要抗惡法;但政府警覺性不足,立法會首次恢復二讀便流會,政府反擊無力及企硬下,致玉石俱焚。
輕視醫生團體反對聲
該泛民議員稱,食衞局長高永文只出席一次法案委員會,政府以為已獲建制派支持,部份泛民站在道德高地下也不會反對,因而沒積極箍票。6月底立法會首恢復二讀前群情洶湧,政府誤判形勢,沒解決醫學界反對聲,當日流會後才急急應付輿論戰。但不少泛民議員已轉軚寧支持押後草案,加入拉布,最終草案難產。有病人組織代表也直言輕視了醫生團體的反彈,年初曾與反對的醫生團體會面及知悉其立場,但沒即時反擊,令反對派意見一發不可收拾。據悉,草案被拉倒後政府須商討如何再推動醫委會改革,包括何時再向立法會提交草案及草案內容。食衞局下半年完成的醫護人力檢討報告會提及有關改革醫委會建議,部份具爭議性建議可能須另行諮詢。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今次修訂輕微,醫生已將事件政治化,政府日後要說服醫生接受更進取的修訂,如分拆醫委會聆訊職能等更困難。之後有立法會及特首選舉,涉及政治因素更多,要再推動徹底改革機會渺茫。■記者陳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6/19697568
土耳其政變:直升機轟民眾 遭政府軍強勢反擊土叛軍政變失敗265死
1 :
GS(14)@2016-07-17 16:01:25■土耳其政變平息。
土耳其軍方派系前晚發動軍事政變但失敗,趁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度假期間起事,大舉調動兵員、坦克和軍機到首都安卡拉和最大城市伊斯坦堡,攻擊總統府、國會與機場等。但效忠政府部隊強勢反擊,加上民眾大舉上街撐政府,總理約14小時後宣告情況「完全受控」。事件中有約1,700人死傷,包括多名平民,近3,000人被捕。
當地前晚約10時,安卡拉和伊斯坦堡市面開始出現大量士兵和坦克異動,並有軍機及直升機等盤旋,其後更響起槍聲。午夜左右,國營通訊社指軍事總部內的總參謀長等多名軍方高層被脅持禁錮,同時國營電視台亦被叛兵控制,播出叛軍奪權聲明,批政府侵蝕民主和世俗法治,「和平委員會」將恢復憲法秩序和自由,並宣告實施戒嚴令及全國宵禁。
■有片段拍到直升機向民眾開火,民眾走避。
14小時後局面受控
總理耶伊爾德勒姆隨即透過Twitter強調會不惜代價敉平政變陰謀,而身在馬爾馬里斯的總統埃爾多安則透過視像通話接受訪問,籲民眾上街反政變。他聲言會趁機會清理門戶,叛亂者要付沉重代價。特種部隊高層強調只是一小撮人「叛國」,軍方並不支持政變陰謀。而包括反對派在內的所有政黨亦表明反對政變,多國亦表明支持土耳其政府。但叛兵攻勢強勁,派軍用直升機開火,安卡拉市中心傳爆炸聲,又用坦克包圍國會大樓和炮擊。國會三度爆炸,內有多名議員藏身,有人受傷。特種部隊總部亦遇襲,至少17名警員殉職。伊斯坦堡機場亦傳來槍聲,市區有爆炸。據指情報機關總部也受到直升機襲擊。但效忠政府的軍隊反擊,派F16戰機將叛兵的直升機擊落。在伊斯坦堡佔據塔克西姆廣場的叛兵在被武裝警察包圍後,約30人棄械投降。而徹夜佔領博斯普魯斯海峽主要橋樑的約50名叛兵,亦在黎明過後離開坦克舉手投降。軍方總部有200人投降。埃爾多安則在深夜3時後飛抵伊斯坦堡,數千人機場迎接。他指其度假地點在他離開後受轟炸,相信叛兵意圖謀殺,敦促國民上街抗議「叛國」行為。民眾無視宵禁令上街示威,有人甚至伏地擋坦克,亦有人將叛兵自坦克中扯出扔到地上。有叛兵投降後遭毆打。但亦有平民被殺,有直升機向平民開火。在政府陸續重奪國會等地的控制權、救出總參謀長後,耶伊爾德勒姆在事件發生約14小時後宣佈局面「完全受控」。博斯普魯斯海峽和機場重開。但有指仍有軍官被脅持。
2,839名叛軍被捕
署理總參謀長指叛兵主要來自空軍、憲兵隊、部份「裝甲部隊」。事件中有265人喪生,當中有104名叛兵,據報有記者殉職,另1,440人受傷。當局拘捕2,839涉事軍人。國營電視台指叛兵領袖是被解職的總參謀長法律顧問,埃爾多安指幕後黑手是流亡美國的政敵居倫。當局昨大清洗涉支持居倫的法官,2,745名法官免職。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7/19698442
證監破例 逐點反擊大孖沙 歐達禮:上市審批非完全披露為本 沒走回頭路
1 :
GS(14)@2016-08-06 00:31:12【明報專訊】上市審批架構改革掀起金融界「寒戰」。面對代表多名城中富豪的上市公司商會表態反對,證監行政總裁歐達禮昨日反駁,指新架構不會擴大證監權力,並指數據顯示每年只有一成個案符合交由上市監管委員會(LRC)的條件。歐達禮態度強硬,坦言會聆聽市場意見,但「諮詢不是公投」,表明諮詢方案是推動本港市場發展所需要的方案。
明報記者 徐寶文
上市公司商會副主席羅嘉瑞、港交所(0388)獨董李君豪等業界人士先後表態反對諮詢方案,認為是一大退步。對於證監昨日的「反擊」,上市公司商會昨日則稱對證監在諮詢期內作出評論表示不解。
上市委員會負責主要上市審批 證監不過問
歐達禮表示,證監一般情况下不會在諮詢期內評論市場反應,不過今次某些市場意見,或令公眾被誤導,故認為有必要向公眾澄清。對於被指新架構下證監擁有更大權力,上市委員會(LC)淪為「橡皮圖章」,歐達禮反認為LC將成為核心,因為根據過去資料,涉及「合適性」問題的申請平均每年僅約10%,由上市監管委員會(LRC)審批的申請屬小量,主要審批工作仍由LC負責,同時LC作出的審批,證監亦不會過問,故證監的權力不變。
至於新制度是否違背「披露為本」原則,歐達禮澄清認為本港並不是完全奉行「披露為本」,因為本港還加入了「合適性」測試,以判斷一些非單靠披露便可解決的問題,且過去亦行之有效。歐達禮又表示,新架構下上市政策委員會(LPC)會為上市部評核表現,相信上市部會盡責地根據相關指引作出正確判斷,市場應信任。
歐達禮稱,證監及港交所均篤信「較少人的小組可作出更佳的決定」,因為能較易取得共識,令效率提高,LC雖有28人,但每周會議時,兩個小組均各只有約6至7人,而不是28人。至於李君豪提出反建議,將3名證監代表加入LC中,歐達禮直言不能達到「改善上市監管及決策架構」的目的。
「小組較少人 作更佳決定」
被問到會否擔心諮詢方案得不到大部分人支持,歐達禮強調,方案經過證監及港交所6個月商議,深信是推動市場發展所需要的,因此雖不排除會調整,但亦強調「諮詢不是公投」,不是多數獲勝,除考慮正反雙方比例外,具建設性的意見同樣重要,與支持或反對的比例無關。
上市公司商會:諮詢未完否決意見奇怪
香港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回應稱,對於證監在諮詢期仍未結束,便即否決某些市場意見感到不解。他希望證監會能認真考慮市場回應;商會只是盡市場組織責任,表達所了解的情况,市場人士和業界可自行作出正確的判斷。但商會強調LRC「3+3」的方案仍未能做到真正制衡效果,證監在LC正、副主席的任命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67&issue=20160805
歐達禮高調反擊港交所友好
1 :
GS(14)@2016-08-07 01:56:45【本報訊】近年證監會、港交所(388)不咬弦已是市場共識,但前者少有如今次般沉不住氣。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承認,在諮詢期間評論市場初步反應較少有,但部份評論「建基於錯誤理解、曲解建議」,可能誤導公眾。弔詭的是,出言反對者多數與港交所關係非淺,部份更被視為「局內人」。打響「反擊」頭炮的羅嘉瑞,曾擔任上市委員會主席,更有份創立現時常被詬病的創業板。對於羅氏指處理問題股應加強執法,歐達禮直斥若香港靠執法聞名,會損害金融中心聲譽,靠事後執法不可能糾正全部錯誤。
指監管機構已商議
擔任港交所獨董16年的李君豪昨日強調,自己「非常理解諮詢文件,同背後嘅理由」。他上周表示港交所董事會無權過問上市改革建議,但「唔好假設交易所所有董事都支持」。隨着羅嘉瑞、李君豪等港交所「自己人」表態,不少股評人甚至正在參選的議員,都紛紛高調表示反對建議。歐達禮昨表明建議由證監會與港交所全職行政人員、高層商議6個月之久,「我們相信這是最好的建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5/19723668
【No Show無品】廚師絕地反擊 黑名單趕絕失約者
1 :
GS(14)@2016-08-10 07:55:27由Bishop Sessa發起,在Twitter上開名指摘失約兼無通知的食客,還加上hashtag#noshowshame,有不少廚師亦跟隨。
撥個電話訂枱食飯是平常事,但訂枱後no show,其實很多人也當是食生菜般的常事,為許多餐廳老闆及廚師帶來困擾而食客毫不在意。有外國餐廳因此向食客收罰款,甚至大廚們憤怒得在網上開名勁鬧食客,大家覺得太誇張嗎?
美國《華爾街日報》曾報道,餐飲業的平均淨利率大約只有3%至5%,但大城巿如紐約,餐廳的訂座失約率卻高達20%,即每五張枱就有一張no show,嚴重打擊生意。世界各地的餐廳因此各出奇謀,除了一般預付定金或要詢問信用卡資料外,紐約有三星餐廳Le Bernardin就需要收取「取消費(cancellation fee)」,英國就由一星餐廳The Clove Club帶領,開始了使用餐票系統,有些就徹徹底底取消訂座服務。曾經在東京三星米芝蓮餐廳龍吟工作的佐藤大廚表示,日本人很少會no show,會臨時取消訂座的大多是遊客,「第一本東京米芝蓮指南出現之後,取消訂位的情況就越來越多,所以近年越來越多高級日本餐廳開始收取消費,而人氣極盛的餐廳如龍吟,更只接受酒店禮賓部為住客訂枱,並不接受外國人直接預訂,確保臨時no show的話,餐廳能透過酒店收所需費用。」而越來越普遍的訂座網,則被指因為減低了甩底食客的罪疚感,而成為no show加劇的幫兇。有見及此,大型訂座網站例如Opentable實行起刪除經常no show的用戶,而澳洲新訂座網Dimmi亦讓餐廳有權拒絕曾失約或態度不好的食客再訂枱。此外,就連澳洲的小店廚師亦忍不住,由Bishop Sessa的店主Erez Gordon發起,在Twitter上開名指摘失約兼無通知的食客,還加上hashtag#noshowshame。對此,坊間當然有反對聲音,有食客提出no show是餐廳營運需要承擔的其中一種風險,但當大廚們認真對待每一枱訂座,我們作為食客亦應該尊重。記者:黃穎妮攝影:許先煜
Ta Vie店主佐藤秀明來自東京龍吟,他坦言日本人甚少會臨時缺席餐廳訂位,但自第一本東京米芝蓮指南出現之後,情況越來越嚴重。
紐約有三星餐廳Le Bernardin訂立訂枱條列,凡於48小時內取消訂座,就需要支付50元美金取消費。
一星餐廳The Clove Club,於去年成為英國首間引入餐票系統的訂位的餐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10/19729799
指言論遭曲解 否認為選特首暗批財爺 林鄭反擊:我百毒不侵
1 :
GS(14)@2016-08-16 06:21:01【特首跑馬仔】【本報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主動反擊有報章錯誤引述她不同意《基本法》第107條規定港府須「量入為出」的條文,斥有人把她的說話無限上綱,反映社會泛政治化和太多陰謀論,同時指有人以為她想選特首而發表一些言論,斥他們枉費心機,強調指自己已百毒不侵。有學者指,林鄭高調反擊是想停止有關言論發酵,不想影響中央對其信任。記者:姚國雄
林鄭上周五出席基本法大使培訓計劃活動時發表演講,指沒有理由要求所有人同意《基本法》所有條文,她當時稱「例如107條『我』就唔同意你,乜叫量入為出,你有大把儲備」。《明報》翌日以頭版報道,標題引述林鄭指「個人不認同107條公共財政,林鄭質疑量入為出,倡用儲備」,其後有報道及評論指她為了選特首,暗批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日前出席活動亦指,林鄭有關言論是針對曾俊華的理財哲學,疑為其特首戰造勢。
指有人挑撥離間
林鄭昨離港外訪前在機場接受傳媒訪問時不點名指,對一份中文報章如此演繹其說話感奇怪,指其他報章並沒如此報道,故她請新聞秘書聯絡該報總編輯,提示該報錯誤理解其說話。但林鄭指,其後有人「以訛傳訛,斷章取義,無限上綱」,甚至藉這一點向她作人身攻擊。林鄭解釋當時所指的「我」並非指自己,「喺呢一段口語化嘅說話入面,其實嗰個『我』唔係政務司司長,我係話:你去挑戰或者唔認同《基本法》,你或者會認為你唔同意,所以,嗰個『我』係講緊另一個人」。她認為演講遭解讀錯誤,然後遭人無限上綱,反映香港社會太過泛政治化、太過多陰謀論,繼而提到自她5月出訪四川後,有人以為她很有野心、或認為她很想選特首而製造了一些言論:「我想同呢啲人士講,佢哋係枉費心機,我喺呢個問題嘅立場係非常清晰,如果有人不斷衝擊特區政府官治嘅意志,不斷挑撥離間主要官員之間同埋主要管員同公務員之間嘅關係,只會令社會更加紛爭。」林鄭聲言自己對今次事件「冇乜所謂」:「經過呢4年多做政務司長嘅歷練,我都大致上係做到百毒不侵。」林鄭5月四川之行時與多位傳媒老總見面,據知她席上暗踩梁振英對政府運作一竅不通;而她回應是否選特首後又無正面回應,被認定一改年初表明不選的立場,蓄勢靜待機會。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近日有傳林鄭和曾俊華被薦參與特首選舉,而林鄭高調反駁其言論被曲解,料是不想自己成為特首選舉中的箭靶,免言論再被發酵:「我估林鄭唔想喺呢個階段,因為呢類傳聞影響佢同CY(梁振英)嘅關係,甚至中央對佢嘅信任,令中央以為特首選舉已經開始拳來腳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16/19738219
反擊《紐時》報道:這份報章將要落地獄
1 :
GS(14)@2016-08-16 06:27:47特朗普(圖)的言行充滿爭議,屢成媒體的關注和攻擊焦點。《紐約時報》上周引述消息指特朗普厭倦政治,為人陰沉。特朗普對報道相當不滿,作出參選以來對媒體最猛烈的抨擊,指這份報章「將要落地獄」。
擬取消發採訪證
《紐時》引述消息指,特朗普對政治感到「疲憊、洩氣和迷惑」,意志消沉,另有助手指他陰沉並難以捉摸。特朗普上周六在康湼狄格州出席活動時反擊:「這份報章將要落地獄。他們有一兩個記者很差勁,沒有才華。我們或要開始考慮取消他們的採訪證。」特朗普翌日在社交網繼續發炮,指媒體腐敗、令人反感、偏幫希拉莉,又從來不會正確地報道他和他的團隊。他更斥《紐時》的報道簡直是在「寫小說」。言論在網上引起頗大反響,特朗普再補充:「所謂新聞自由,並非指報章和其他媒體可以隨意報道一些明顯是假的新聞!」特朗普與美國媒體大多關係惡劣,他過往數月曾多次批評媒體對他的報道不公。《亞特蘭大》雜誌記者法羅斯(James Fallows)就認為,任何選舉都有個定律:一個候選人指「問題在於媒體」時,就表示這人的選情在走下坡。美國《紐約時報》/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6/1973804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