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的批複》(下稱《規劃》),中部地區將迎來新一輪的政策利好期。數據顯示,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2015年底人口3.65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6.5%。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何立峰9日在北京舉行的發布會上提到,2015年中部六省城鎮化率為51.2%,低於全國約5個百分點,處於城鎮化中期的快速發展階段,人口相對密集,大量農村人口需要轉移,城鎮化發展基礎良好且潛力巨大。特別是中部地區是我國外出農民工的主要流出地,是落實全國3個1億人城鎮化戰略中就地城鎮化戰略的主要區域。
那麽,中部地區哪些城市的發展空間最大?哪些城市將是未來我國城鎮化農民工流入的“主戰場”呢?第一財經研究認為,以“中部四虎”為代表的省會城市無疑將是未來中部地區城鎮化的主要流入地;此外一些次中心城市如宜昌、襄陽、洛陽、蕪湖、九江等發展空間也很大。
“中部四虎”
與沿海發達地區不同,在中西部地區,省會城市基本都是所在省份的單極核心城市,省內最好的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資源都集中在省會,在近十年的高鐵大建設大發展過程中,也都是以省會城市為樞紐展開。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近十年35個主要一二線城市的經濟增幅比較發現,合肥、長沙和武漢在所有城市中名列前茅,鄭州的增速也比較靠前,太原增速相對靠後。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在2011年“三分巢湖”後,合肥進一步做大,因此合肥的數據不具備可比性。不過合肥仍然是過去十年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例如,2006年合肥經濟總量在全國僅位列第56位,但到2010年已上升至全國第38位;2011年三分巢湖後,合肥仍繼續高速發展。
從經濟總量上看,武漢是中部唯一一個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長沙、鄭州和合肥也都進入GDP5000億俱樂部,相比之下,南昌和太原的總量仍比較小。武漢、長沙、合肥和鄭州不光增速快,目前總量也比較大,堪稱是“中部四小虎”。
交通的優勢也是一個城市對外輻射力的重要體現。在航空港吞吐量方面,武漢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894萬,位居中部第一,全國第13。長沙緊隨其後,位居第全國第14,鄭州位居第17,太原、南昌、合肥分別位居全國第28、31、35。
中心城市規模也是一個城市輻射力的重要體現。根據住建部《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13》的數據,武漢的城區人口達到了628萬,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7位,在中部各城市中遙遙領先,鄭州緊隨其後,達到了403萬,長沙、太原、合肥規模相當,都在330萬到350萬之間,南昌低於300萬。
從產業來看,上市公司是衡量一個城市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A股上市公司方面,武漢為50家,位居中部第一,全國第11位;長沙是49家,合肥36家,鄭州24家,南昌17家。武漢和長沙遙遙領先,而太原則沒有進入全國前50名。
武漢領跑中部地區
從各個重要指標來看,武漢在中部的競爭力和優勢首屈一指。作為華中大區的中心,武漢集中了中部地區最好的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資源。這種公共資源的優勢使得武漢成為中部地區最具競爭力和輻射力的城市。
對武漢近年來的變化,其在產業結構上的變化更值得關註。得益於武漢在高教方面的優勢,近年來以光谷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良好。目前東湖高新區集聚了烽火通信、華工科技等30多家上市公司,是我國上市公司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也讓武漢成為目前最具產業競爭力的二線城市之一,對人才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根據武漢名校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的研究生畢業質量報告,有43.5%的畢業生選擇留在湖北工作,這也是連續兩年就業湖北人數超過40%,其中絕大多數留在了武漢。而選擇去華南、華東的均不到20%。
在武漢大學工作的周老師說,十幾二十年前留在武漢工作的畢業生絕大多數選擇在體制內,如公務員、事業單位,去企業的也大多是到武鋼、武船等大國企,但如今留在武漢的畢業生大多數是到東湖高新區的上市公司上班,收入也較高。
盡管武漢在中部最具競爭力,不過其後的長沙、鄭州也正在步步緊追。尤其是長沙,在多個重要指標上與武漢不相上下,在人均GDP和人均純收入方面,長沙均超過武漢,位居中部第一。在上市公司方面,長沙達到了49家,僅比武漢少一家,而長沙的擬上市公司有19家,比武漢多出10家。
過去這些年,長沙主打產業裝備制造業、文化產業、醫藥、汽車等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以裝備制造業為例,近年來長沙湧現出了三一重工、中聯、山河智能等在國內響當當的裝備制造企業。由於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進行了大規模基建投資計劃,大多用於鐵路、公路及機場等建設,長沙的許多產業正是滿足了這些基建需要。
鄭州近年來空港經濟區、鄭東新區的建設不斷加快。未來五年,鄭州要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
尤其是,鄭州所在的河南省,人口規模達到1億,城鎮化率比較低,未來在該省加快城鎮化的過程中,除了一部分人口流向沿海發達地區外,大部分人口要就近實現城鎮化。作為河南的單極核心城市,鄭州無疑將是該省人口流入的核心。基於此,未來鄭州人口有趕超武漢,成為超大城市的可能。
合肥的原有基礎雖然較為薄弱,十年前合肥在中部6省會中經濟總量最小。但由於緊鄰長三角的地理位置,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較低的綜合成本、良好的高教資源、以及安徽充足的勞動力資源等優勢,合肥吸引了美菱等家電巨頭落戶,並一舉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制造業基地,區域經濟也實現高速發展。
南昌太原需努力
相比“中部四虎”,另外兩個省會——南昌和太原稍顯落寞,不僅經濟增速不如上述四個城市,在經濟總量、產業競爭力方面也遜色不少。
由於歷史因素,在長江中遊幾個省份中,江西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城鎮化水平較低,經濟體量也較小。作為江西的省會,南昌的帶動作用也比較弱。
在四個省會城市中,南昌經濟總量最小,與武漢、長沙和合肥均有不小的差距。南昌2015年GDP總量僅為4000億,僅相當於武漢的36.5%,長沙的47%,合肥的70%;人口方面,南昌城區人口不到300萬,是中部城區人口最少的省會。
不過,近年來南昌正不斷發力做大中心城市,帶動整個江西經濟的發展。今年6月,江西贛江新區獲批,贛江新區範圍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區、新建區和共青城市、永修縣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465平方公里。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耀彬對第一財經分析,江西要對接長江經濟帶,就必須要有一個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此次贛江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不僅可以促進昌九一體化,而且也可以發揮核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帶動整個江西發展。
比南昌更為落寞的是太原,作為煤炭大省山西的省會,過去十年太原的經濟增速遠不如中部其他幾個省會城市,2005年太原經濟總量仍比合肥大,但如今太原僅相當於合肥的一半左右。這一規模甚至不如河南的洛陽,湖北的宜昌、襄陽。不過作為華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太原目前也在積極加快轉型。
培育次級中心城市
中部六省人口密集,正處於加快城鎮化的過程中。與沿海省份擁有“雙子星”或“多子星”城市相比,中部省份大多只有一個中心城市,即省會。省會以外的城市與省會存在較大差距。
中部的湖北、安徽、河南等作為人口大省,城鎮化率卻較低;在未來這些地方的區域經濟增長和城鎮化,僅憑一個省會是不夠的,如何像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一樣,擁有更多的中心城市十分重要。好的是中部已有不少次級中心城市,目前正在不斷壯大過程中。
湖北在培育次級中心城市方面走在前列。近幾年來,湖北把宜昌、襄陽作為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與武漢相互呼應,形成“一主兩副”的鼎足發展格局。
從湖北省內來看,武漢市主要輻射在鄂東地區;襄陽是有著28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並有著良好工業基礎,可以帶動鄂西北十堰、隨州等地區發展;宜昌是“世界水電之都”,坐擁三峽水電能源優勢,加上區域優勢可以帶動恩施、荊州、荊門地區發展,這三座城市的輻射區域,基本可以覆蓋湖北全域。
在“一主兩副”的戰略下,宜昌和襄陽兩個城市發展迅速。去年兩城的GDP雙雙突破3300億大關。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宜昌、襄陽和武漢一起進入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100名。
在安徽,作為歷史上“四大米市”之一的蕪湖,已發展成除省會合肥之外的第二大城市,著名汽車企業奇瑞汽車坐落於此。今年初蕪湖軌交規劃獲批,成為我國內陸省份中首個結緣城市軌道交通的非省會城市。
類似的還有河南洛陽,作為六大古都之一,洛陽也成為內陸省份中第二個獲準修造城市軌道交通的非省會城市。去年洛陽的GDP超過3500億元,是中部經濟總量最大的非省會城市,甚至超過了山西省會太原。在城市人口規模方面,2013年洛陽的城區人口達到了253萬,在全國排名第31位,排在了南寧、福州、南昌、寧波、蘭州等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之前。也就是說,未來在河南,除了省會鄭州,洛陽將成為另一個城鎮化的重要流入地。
此外,類似像江西九江、山西大同、湖南株洲等城市,未來的發展空間也都比較大。不過這些城市與省會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未來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將這些次級中心城市培育壯大,以促進中部地區的平衡發展。
表1:過去十年35個主要城市GDP增幅
表2:中部6省會主城區人口數據
(數據來源: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13)
表3 中部地區部分次級中心城市2015年GDP與人均GDP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根據各地統計局制作整理)
——CNBC——
【特朗普上臺,奧巴馬醫改登記投保人數下滑】根據本周最新公布的數據,服務美國39個州的美國醫保網站Healthcare.gov註冊用戶在本周二2017年度醫保計劃購買截止日期前達到920萬人,較上一年的960萬人下降40萬人。如果算上其他全美交易點的數據,今年購買奧巴馬《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的人數將達到1200萬人,較去年減少50萬人。美國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發言人表示,奧巴馬醫改完全是失敗的,謊言一個接一個。相關產品溢價上升了25%,而參保保險公司數量則較去年下降了28%。特朗普上任後立刻叫停了“奧巴馬醫改”計劃,上周特朗普要求撤回相關醫改廣告和推薦鏈接,使得本年度醫保購買人數受到一定影響。
【瘋狂超級碗,一秒廣告17.3萬美元】本周末美國職業橄欖球總決賽“超級碗”將在休斯頓打響,比賽雙方是新英格蘭愛國者和亞特蘭大獵鷹。這場被中國觀眾稱作“美國春晚”的比賽自然吸引了眾多廣告商的矚目。根據統計,去年YouTube轉播比賽的廣告播放量達到3.3億次,此後兩周的播放量也到達1.3億次。據悉今年超級碗30秒廣告位價格已經達到520萬美元,相當於每秒17.3萬美元。這場總共4小時的較量吸引的廣告收入預計將達3.85億美元。
——金融時報——
【哈德遜灣與梅西百貨商討並購事宜】據消息人士透露,加拿大老牌百貨店運營商哈德遜灣(Hudson's Bay)正在與美國最大百貨連鎖集團梅西百貨商討並購事宜。目前雙方的討論處於初級階段,也可能采取其他方式合作,比如將梅西百貨的房地產資產加入進來,哈德遜灣考慮增發或發行債券作價40億美元。梅西百貨近期業績不佳,最新發布的假日季銷售出現回落,公司計劃關閉門店並裁員萬人。截至周四收盤梅西百貨市值94億美元,哈德遜灣市值140億美元。
——BBC——
【特朗普要求審查金融監管法令 為松綁預熱】特朗普本周五簽署總統行政命令,要求美國財政部重新審查2010年頒布的Dodd-Frank金融監管法令。後者是奧巴馬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頒布的新法令,旨在防止類似的金融危機再次爆發。但有部分批評人士表示,Dodd-Frank法令給美國金融行業套上了過於沈重的枷鎖。特朗普本周早些時候曾表示,Dodd-Frank就是一個災難,我們會對這項法令作出很大的調整。周五金融板塊表現不俗,上漲1.8%,其中摩根士丹利大漲超5%,美銀、花旗、摩根大通漲幅超2%。
——華爾街日報——
【持刀男子企圖闖盧浮宮被擊傷 高喊“真主至大”】一名持刀男子企圖闖進巴黎盧浮宮,被一名法國士兵開槍擊傷。據報道持刀男子在盧浮宮附近的一家購物中心企圖襲擊這名法國士兵,被該士兵開槍擊傷。這名男子“傷勢嚴重”。警方稱該男子在持刀行兇時曾高喊“真主至大”的口號。法國總理卡澤納夫稱,這起事件有著“恐怖主義性質”。 盧浮宮2016年共接待參觀者730萬人次,較2015年下滑15%。近兩年發生在法國的一系列恐怖襲擊是導致該博物館遊客數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凱迪拉克在華銷量首次超越美國本土】通用汽車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在華銷售18011輛凱迪拉克汽車,同期美國本土銷量為10398輛,這是該品牌史上首次在一個海外市場的銷量超過本土。凱迪拉克在中國的首家工廠於2016年投產,受此推動,該品牌2016年銷量增長46%,達到116406輛,僅次於美國的17萬輛。凱迪拉克中國業務主管Andreas Schaaf上月曾表示,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該品牌的最大市場。
——Reuters——
【美國宣布85億美元F-35訂單】美國國防部周五宣布與洛克希德馬丁達成90架F-35戰機訂購協議,價值85億美元。五角大樓表示,每架F-35的成本將被控制在1億美元以內,總額較上一筆訂單節約7.28億美元。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曾批評F-35價格過高,項目“失控”。F-35是五角大樓耗資最多的武器項目,已經為此付出4000億美元。
——Bloomberg——
【因導彈試射 美國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針對伊朗近期進行的彈道導彈試射試驗,美國財政部周五宣布了一系列新制裁措施,包括13名個人及12個公司團體因支持導彈項目、與恐怖主義有聯系或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提供幫助而面臨經濟制裁。一直以來特朗普對伊朗態度強硬,並已簽署行政命令禁止伊朗等國國民進入美國,他周五發表推文稱,伊朗這是在玩火,他們不懂得欣賞奧巴馬的“仁慈”,我可不會這樣。
21日,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中央巡視組今日集中向最高人民法院、中國紅十字會、中國作家協會等13家單位黨組(委)反饋巡視意見。13家單位黨組織被中央巡視組指出“四個意識”需進一步加強,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選人用人工作不規範、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夠嚴格等共性問題。至此,十八屆中央第十一輪巡視反饋情況已全部公布。
中央第一巡視組:中國日報社選人用人問題比較突出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黨的領導弱化,“四個意識”淡薄,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夠到位,編委會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不夠得力,對重要崗位和關鍵部門人員把關不嚴,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推進遲緩,執行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夠嚴;黨的建設缺失,黨內政治生活不規範,執行幹部選拔任用規定不嚴格,選人用人問題比較突出;“兩個責任”落實不力,管黨治黨寬松軟,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行為屢禁不止;執行采編經營“兩分開”不夠到位,資金管理不嚴格,一些部門和記者站利用宣傳資源謀取經濟利益,存在廉潔風險等。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一些涉及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二巡視組:最高法公款旅遊等問題仍有發生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四個意識”需要進一步增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執行不夠嚴,黨組領導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協調推進法院系統司法體制改革存在差距,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不夠有力;黨的建設存在薄弱環節,組織建設不夠規範,黨內政治生活不夠嚴格,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不強,有的黨員領導幹部黨的觀念淡漠,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發揮不夠;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夠嚴格,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仍然存在,公款旅遊、濫發津貼補貼問題仍有發生;選人用人不夠規範,幹部管理不夠嚴格,一些領域存在廉潔風險。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一些涉及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四巡視組:中國僑聯出國(境)團組等方面存在違規問題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黨組領導作用發揮不夠,結合實際貫徹落實中央重大部署存在差距,解決“機關化”“行政化”問題不夠有力,基層僑聯組織建設存在薄弱環節;黨內生活政治性、戰鬥性不夠強,黨建工作抓而不實,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執行幹部選拔任用制度規定不嚴格;全面從嚴治黨不夠有力,管黨治黨存在寬松軟,機關紀委“三轉”不到位,監督作用發揮不夠;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存在差距,會議培訓、國內出差、公款宴請、出國(境)團組等方面存在違規問題;對一些重點部門、重要領域、關鍵崗位監督缺位,所屬企業管理不規範,存在廉潔風險。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一些涉及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六巡視組:中國作協存“機關化”“行政化”問題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四個意識”需要進一步增強,學習貫徹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有關精神存在差距,對文學界政治引領作用發揮不夠充分,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不夠到位;黨內政治生活不夠嚴肅,有的領導幹部黨的觀念淡漠,基層黨組織建設不規範,對違規選人用人問題反映較多;“兩個責任”落實不夠到位,對有的下屬單位監管不到位,重點領域存在廉潔風險,有的領導幹部存在謀私現象;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夠嚴格,有的違規取酬、違規配備使用公車,存在“機關化”“行政化”問題。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一些涉及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六巡視組:中國記協新聞評獎等方面存廉潔風險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四個意識”不夠強,貫徹中央新聞輿論決策部署存在差距,對新聞界政治引領作用發揮不夠,推進群團改革不夠深入,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不夠到位;黨的建設存在薄弱環節,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夠規範,選人用人把關不嚴,存在違規破格提拔、檔案造假等問題;“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有的領導幹部存在好人主義思想,內部管理不夠嚴格,新聞評獎、重大項目等方面存在廉潔風險;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夠嚴格,有的公款吃喝、違規領取講課費和評審費,存在“機關化”“行政化”等問題。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一些涉及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七巡視組:最高檢“文山會海”、公車私用等反映較多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四個意識”需進一步增強,黨組領導作用發揮不夠,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一些措施不夠有力,執行不夠到位。黨的建設抓得不夠嚴不夠實,黨內政治生活不夠嚴格。“兩個責任”落實不夠到位,實踐運用“四種形態”不夠,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未能及時制止糾正。有的單位或部門管理混亂,存在較高廉潔風險;有的幹部或工作人員濫用職權謀利。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文山會海”、鋪張浪費、公車私用等反映較多。執行選任程序不夠嚴格,幹部管理監督不嚴,存在違規兼職、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不實等問題。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八巡視組:中國工程院超標準公務接待問題突出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有:黨組“四個意識”不夠強,黨的領導作用發揮不夠充分,持續推動重大咨詢項目落地不力。黨的建設虛化,機關黨建“燈下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黨管幹部不夠嚴,幹部選拔任用程序不規範,違規兼職問題較突出。履行“兩個責任”不到位,全面從嚴治黨失之於寬松軟。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意識不夠強,機關紀委履行監督責任不到位;一些領導幹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超標準公務接待問題突出。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部門。
中央第九巡視組:中國紅十字會部分下屬單位管理不嚴格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四個意識”不夠強,黨組領導弱化,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到位;一度政治定位不準,責任擔當不夠,公信力建設需進一步下功夫。黨的意識淡漠,執行黨的規矩不嚴格,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對黨組織建設重視不夠,黨建工作抓得不實;選人用人工作不規範;全面從嚴治黨不嚴,履行“兩個責任”不到位,監督管理偏松偏軟;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時有發生,“四風”依然存在;有的下屬單位管理不嚴格,存在廉潔風險。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十巡視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下屬機構攬課題牟利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黨組“四個意識”不夠強,政治站位不夠高,主責主業不聚焦,承接外部委托課題過多過亂;黨的意識不強,黨內政治生活不規範,機關黨建工作薄弱,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執行幹部選任程序不嚴格,一些幹部長期不交流,違規用人等問題時有發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到位,“四風”問題禁而不絕,濫發津補貼、課題經費中大量列支餐飲招待費等問題突出,下屬機構打著中心“金字招牌”攬課題、拉項目,經營牟利現象普遍。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十三巡視組:中央黨校校風學風不夠紮實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黨校陣地、熔爐作用發揮不夠充分;未能全面將黨校姓黨貫穿於一切辦學活動中,結合實際貫徹中央有關黨校工作部署有差距。對課堂、論壇、網站等陣地管控不夠有力。校風學風不夠紮實,部分教師對主業主責不夠上心,“名師、大家”少,學員培訓效果有待提高。黨內政治生活嚴肅性不夠強,基層黨建和學員黨建工作比較薄弱。執行選人用人制度不夠嚴格。“兩個責任”落實未到位,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國家行政學院“燈下黑”問題較突出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四個意識”不夠強,結合學院實際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有差距;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夠嚴,對陣地管控不力,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不到位;一些教師對主業不夠專註。黨的建設比較薄弱,“燈下黑”問題較突出;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不嚴格,“三會一課”制度落實不到位;執行幹部選任程序不嚴格,有的違規兼職。管院治院失之於寬松軟,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沒有壓實,監督責任落實不夠到位;有的“靠題吃題”,存在廉潔風險;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力。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十四巡視組:中央電視臺落實八項規定精神不力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黨的領導作用發揮不夠好,有的領導幹部政治擔當不足,推進媒體融合不夠有力;有的黨員幹部不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落實存在薄弱環節。基層黨建工作不嚴不實,隊伍管理不夠嚴格,選人用人尚存在一些不規範問題。主體責任履行不夠到位,監督執紀存在寬松軟現象,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力,有的領域存在廉潔風險。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中央第十五巡視組:中央文獻研究室出國(境)經費管控不嚴
巡視中,巡視組發現和幹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黨的領導作用發揮不夠充分,落實中央有關決策部署不夠到位,履行職能不夠全面,與中央要求存在差距。黨的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黨內政治生活不夠嚴格,黨性教育不深入;基層黨組織換屆不及時。幹部選拔管理不夠規範,執行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不嚴格,社團兼職管理較松。全面從嚴治黨不夠有力,監督執紀偏松偏軟,抓早抓小不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仍有發生,出國(境)經費管控不嚴,稿酬和外審稿費管理存在廉潔風險。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據悉,經中央批準,十八屆中央第十一輪巡視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央黨校、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編譯局、中國外文局、光明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行政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作家協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法學會、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紅十字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等27個單位黨組織開展專項巡視,同時對北京、重慶、廣西、甘肅等4個省區市進行“回頭看”。截止目前,十八屆中央第十一輪巡視反饋情況已全部公布。
電力行業,是推進混改的重要領域,政府工作報告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要求“邁出實質性步伐”,並特別強調“抓好”電力體制改革。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在昆明市召開全國電力體制改革座談會。作為新一輪電改啟動後首次在地方召開的現場會,會議總結了前一階段電力體制改革進展情況,分析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快電改工作。
曾參與討論中發9號文的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對第一財經表示,電改各項工作處於全面鋪開的階段,此次會議內容則再次強調了9號文的幾項“有序放開”。
新一輪電改已滿兩年。自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幹意見》以來,電力體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積極成效。
能源局網站顯示,改革主體責任全面落實,電力體制改革試點已經覆蓋有條件開展的所有省(區、市)。輸配電價改革實現省級電網全覆蓋,初步建立了科學、規範、透明的電網輸配電價監管框架體系。交易機構組建工作基本完成,為電力市場化交易搭建了公平規範的交易平臺。加快放開配售電業務,全國註冊成立的售電公司已有約6400家,首批105個增量配電項目開展改革試點,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市場化交易規模明顯擴大,2016年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9%。
價格方面,電改的推進已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去年,我國通過實施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輸配電價改革、電力市場化交易、取消中小化肥優惠電價、完善基本電價執行方式等,大幅降低電價,全年累計減少工商企業用電支出1000億元以上。
上述座談會指出,下一步加快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主要是“四個有序加快、四個規範、四個加強”,包括有序加快放開發用電計劃、有序加快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加快放開競爭性電價、有序加快放開交易機構交易業務範圍;加快規範輸配電價、加快規範優先發電權優先購電權計劃、加快規範自備電廠、加快規範局域網和增量配網;加強電力交易機構建設、加強電力行業綜合監管、加強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電力市場信息共享。
在談及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時,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於存量煤電機組,2017年有序縮減發用電計劃,2018年以後逐步擴大市場化電量比例;對中發9號文件發布後核準的煤電機組,原則上不再安排發電計劃。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
根據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煤電裝機規模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基於煤電產能過剩、電力規劃管理的要求,國家能源局先後下發《關於進一步調控煤電規建設的通知》《關於促進我國煤電有序發展的通知》等文件,嚴控新增煤電裝機規模。
3月23日消息,騰訊方面介紹,快手完成新一輪3.5億美元的融資,此次融資由騰訊領投。快手方面並未透露以百度為代表的老股東是否跟投。
據悉,除了資本層面,快手也將在產品、技術和服務等多方面,跟騰訊和百度進行更深入的合作,促進用戶體驗上的全面升級,進一步鞏固快手在生活分享領域的領先地位。
新一輪的融資將用於持續提升產品體驗和技術研發。快手會持續探索前瞻性的人工智能和視頻分析技術,以加大公司的行業領先優勢。
據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介紹:“快手專註於服務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記錄和分享,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中國移動互聯網一款非常貼近用戶,有溫度,有生命力的產品。”
在雄安新區規劃涉及的河北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外賣騎士們頻繁在縣城里來回穿梭著。“我們縣城里有很多人叫外賣,騎士們一天都能送好幾百單呢。”雄縣的一名騎士4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河北雄安新區設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雄縣、容城和安新。圖中牌坊後便是雄縣的中心區域(第一財經記者王曉東攝)
與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不同,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河北雄安新區的目標是建成國際一流創新、科技、綠色新城。
對於新區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日前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將有針對性地培育和發展科技創新企業,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打造在全國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則明確,在專項規劃實施、重大項目布局和資金安排上,對新區相關交通、生態、水利、能源、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給予支持。
事實上,新區的規劃建設工作已經迅速展開。河北省委書記趙克誌、省委副書記許勤4月3日至4日在雄安新區調研。趙克誌還明確了近期要盡快做好八項重點工作,其中包括加強規劃、土地和房地產管控。雄安新區4日發布消息稱,嚴格貫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精神,安新、容城、雄縣三縣已經依法對土地、建設、房地產交易等進行管控。
4月2~3日休假,白洋澱上的擺渡生意十分紅火(第一財經記者王曉東攝)
為何花落雄安
雄縣、容城、安新總人口不過百萬,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為何花落雄安?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任務勢不可擋。
徐匡迪表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兩地過於“肥胖”,大城市病突出,特別是河北發展與兩地呈現“斷崖式”差距。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新形勢下引領新發展、打造新增長極的迫切需要。此外,解決大城市病,國際上基本都用了“跳出去建新城”的辦法。
既然設立新區有利於集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打造新增長極,那雄安“中標”的優勢是什麽?
何立峰稱,綜合來看,該區域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現有多條高速公路、鐵路,可比較快地基本形成與北京、天津、石家莊半小時的通勤圈。
第一財經記者在雄安新區三縣的交通樞紐地圖中發現,在安新,不僅有京廣鐵路,還有京昆高速公路、107國道等入京道路;而在容城,保津城際鐵路、保津高速公路貫穿全境,1小時可抵北京和天津;雄縣則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到北京只需45分鐘車程。
產業中國研習社創始人張五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環節,位於冀中腹地的雄安新區首先要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上承擔更大的責任,因為涉及人口遷移和要素外溢,原則上選址不能超過北京150公里,即半小時交通圈。
在徐匡迪看來,選擇雄安是綜合考慮了交通、地質、水文、建設成本等方面因素,經過反複深入論證選定的,“這里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現有和已經在規劃多條城際鐵路和高速鐵路。另外,這個地方人口密度低、開發程度低,發展空間充裕,如同一張白紙,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也表示,雄安新區地處京津保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新區的能量
國際級綠色科技新城的定位已經設好,未來將聚集哪些產業受到各方關註。
徐匡迪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就表示,將有針對性地培育和發展科技創新企業,發展高端高新產業,“要發揮帶動冀中南發展,提高河北省整體發展水平,乃至影響全國的重要作用。”
鄔賀銓也表示,新區要建成高端高新產業集群地、創新要素資源集聚地、擴大開放新高地和對外合作新平臺,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打造京津冀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支撐京津冀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張五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基於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的特殊性,產業的規劃和布局要避免過多對自然資源的依賴,重點是技術、資本、信息密集型產業,這也是在京津冀區域經濟中其扮演的重要角色所決定的,即通過推動京津技術、資本、人才的外溢實現產業協同。
一位筆名為“大瑛”的保定資深文史研究學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方面雄安新區的高定位需要高新產業來支撐,但是從三縣當地發展起來的產業內在需求來看,一些產業也到了走向高端的階段,其存在高端化的需求。如果政府推動的話,是會順利完成轉型升級的。
從數據上來看,雄縣、容城、安新去年的生產總值分別為101.41億元、59.4億元、40.01億元(1~11月)。而深圳和上海浦東去年的生產總值分別為1.95萬億元和0.87萬億元。顯然,雄安新區的發展潛力巨大。
徐匡迪表示,從我國經驗看,通過建設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有力推動了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的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瞄準的是打造世界級城市群,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這項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何立峰表示,支持新區從創新載體、運行機制、發展環境等方面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吸引高端創新人才和團隊,努力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在規劃上,要達到國際一流城市的水平,同時在建築上要充分體現中華文化的元素,在建設過程當中要精雕細琢,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建築,留下千年傳承。
目前,新區的規劃編制任務正在迅速展開。趙克誌4日強調,當前新區剛剛設立,近期要盡快做好八項重點工作。其中一項便是抓緊推進規劃編制,用最先進理念和國際一流水準,集中全國最好人才,吸收國際人才,編制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規劃。此外,還要統籌雄安新區周邊的規劃、土地管控,嚴控房地產炒作,確保市場平穩有序。
據介紹,雄安新區將嚴格執行房地產調控政策,嚴厲打擊二手房和小產權房違規交易,嚴厲打擊違規建設,嚴厲打擊黑中介非法銷售、誇大宣傳、哄擡價格等行為。
對於雄安新區的設立,國際媒體認為這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紐約時報》刊文說,雄安新區的設立將有助於促進京津冀重新整合,有望改變當地過於依賴鋼鐵等低技術工業產業的局面,雄安新區未來可成長為與上海浦東新區、深圳經濟特區相競爭的區域。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刊文指出,雄安新區的核心要義絕不在於接納從北京剝離出去的產業,而在於建設一個以新移民建設力量為主、以高端和發展態勢產業為先的經濟活力帶,進而尋求由這片經濟活力帶催生出京津冀地區甚至更大範圍內的發展活力。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關系中心研究員何塞·伊格納西奧·馬丁內斯表示,雄安新區將集中發展高端高新產業,這對中國整體產業升級有積極意義,將刺激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
傳媒、市場調查公司、版權等概念即將被重新定義。
本文由刺猬公社(微信ID:ciweigongshe)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水當當。
格拉斯在《鐵皮鼓》里有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表達:“我們要去的地方,一般很有規律,並且令人愉快。”
但生活中與確定預期相伴的往往是意料之外。你無法選擇歷史,但歷史會在不經意之間選擇你。“有大需要時來,始能成大事業”,歷史的牛鼻繩往往牽在勢能高者手中。
上周五(3月31日)收市之後,權威消息披露,新一輪紅旗插中了冀中腹地——雄安。
一個原本供應了北京六成鹹鴨蛋的老區,突然被宣布將變為一個麒麟之所在。節後一開盤,30多只雄安概念股齊刷刷無量漲停,帶動大盤重拾漲勢,順利收出了一個老鴨頭。
除了股市、房市,利益格局重新洗牌布局。在傳播領域,受益者自然有騰訊,朋友圈和微信群活躍度大增,但還不止如此。
雄安新聞里的一股DGC清流
受益者其實還有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圖。後者宣布,雄安新區設立之後,雄縣出行關註熱度增長1807%。
此新聞雖堙沒在眾生炒房的喧囂之中,但媒體從業者卻不能不關註這一條簡訊。
這雖然不是傳媒跨越PGC(專業生產內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和UGC(用戶生產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進入DGC(數據生產內容,Data Generated Content)時代的肇始,但確是DGC類資訊再一次刷出了存在感。
突發熱點事件發生之後,傳統的PGC類媒體依然會手工特派專業記者采寫三真實類資訊:事實真實(專業詞叫“永遠無限逼近”)、邏輯真實(專業詞叫“立場”)、情緒真實(專業詞叫“導向”)的新聞資訊。
這些資訊在官方已披露的幹貨事實之下,雖然無法形成新的“斷言”,仍然在以極強的專業主義精神不斷進行“渲染”和“重複”,所有采訪皆靠人肉來完成。
而以UGC+算法匹配為主的平臺,除了分發PGC內容以外,大量產自“民間高手”,基於“情緒真實”而反映了“事實真實”的段子、網文,足不出戶便可誕生,生產成本最小,傳播量不可小覷,但其只是披了一層熱點資訊的假殼,本質上依然屬於草根娛樂產業的一部分。
例如,前幾日被刷屏的一個段子:
新的傳媒形態則屬於第三種——DGC。與UGC相反的是,這是一種基於“事實真實”,反映“邏輯真實”和“情緒真實”的一種媒體形態。
與PGC和UGC不同的是,這樣的新聞產生自大數據。高德並未有一個員工在前方生產資訊,但所有驅車前往雄安地區使用高德導航的的“新人”,均參與到了信息的采集當中。從披露的制圖來看,目前高德只展示了初步訊息。
理論上講,當你所掌握的數據足夠真實和豐富,DGC所產生的內容就足夠準確。
事實上,DGC最近一次大發神威是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一事件中。
不管最終美國主流PGC媒體多麽力挺希拉里,但中國浙江金華一家橡膠工藝美術廠老板,在5月份接受《天下網商》的采訪中已表示,特朗普的面具訂單已超過50萬張,遙遙領先希拉里。他大膽預測特朗普將是最後贏家,並主動加大了特朗普的面具生產。
美國社交媒體和阿里速賣通的搜索數據對金華橡膠廠老板的“斷言”,也起到了旁證的作用。
再往遠處溯源,2008年2月,馬雲在員工大會上宣布“冬天來了,我們需要準備過冬”。六個月後,美國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暴跌,金融危機開始。基於阿里巴巴外貿平臺上國際買賣雙方交易數據的“鏡射”,馬雲提前6個月判斷了這一趨勢的到來。
彼時,大數據還只能在大趨勢研判上給予佐證,但隨著又一個十年過去,在線數據的實時性、顆粒度與往昔又不可同日而語。
在線數據的商業顛覆機會
未來三十年被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判斷為“互聯網與傳統產業高度結合的三十年”,而數據作為一種“新能源”,具備兩種新特性:非自然界誕生和越用越多。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在新出版的《在線》一書中,於上述判斷的立論基礎之上“補了一刀”,將數據分為“在線”和“不在線”。他認為,數據不在乎有多“大”,真正有意思的是——數據變得實時在線了。
這種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結合,遲早也會刮至文化傳媒領域。事實上這一天已經悄然來臨。傳媒、市場調查公司、版權等概念即將被重新定義。
在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大學3月舉辦的數據特訓營上,王堅博士提到,Hulu與YouTube的區別其實不是有沒有版權的區別,而是拿離線內容做來源,還是在線內容做來源的區別。這種離線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力一定會大打折扣。
這種在線和離線的折扣有多大?不妨再舉個例子。
雄安概念股崛起之時,哪些是被股民和大戶機構認同的真正雄安概念股,哪些是被大資金“試盤”拉出的假陽線,相信除了離線時觀看交易龍虎榜以外,東方財富、同花順、大智慧搜索框里的大數據都價值不菲。這個領域里的DGC內容,未來有望在這些掌握大數據的平臺方產生。
而傳統的證券類媒體在這個領域里則暫時看不到有新的機會。
國有PGC媒體的新機遇
未來,國有PGC傳媒機構的機會在哪里?
除了體制上和激勵機制上能夠有所創新以外,數據最豐富的正是政府和國有機構。可以想見,傳統PGC媒體中新的“改革先鋒”已經不太可能在內容創新、PGC報道模式創新等領域里誕生。
如果有,也一定是個“DGC英雄”。就看誰能夠率先與國有機構和政府合作,在協同數據方完成在線化過程中,第一次基於在線數據,生產出“事實真實”的民生和服務類實用資訊,財經類資訊,甚至娛樂資訊。
事實上這樣的改革先鋒苗頭業已看到。剝離傳統媒體業務的浙報傳媒在“大數據交換中心”的項目中或許就存在著這樣的機會。
尼爾森艾瑞們的危機
不僅僅是媒體。
可以想見,尼爾森、艾瑞除了存在的品牌價值之外,這些原本基於離線數據分析的市場調查公司的商業邏輯根基,在互聯網巨頭們的快速叠代和沖擊下,正在面臨著重塑,其傳統優勢不複存在。
相信巨頭們現今真正依靠和相信的,反而是自身所掌握和擁有的在線數據。上述市場調研公司,往往更多的價值來自於與他們進行的報告“合作”,僅僅存在品牌背書的優勢。
被改變、叠代和重塑的固然還有一長串的名單。但互聯網巨頭們,誰又不是身處叠代與反叠代之中?
BAT+頭條將迎DGC四國大戰
PGC時代,互聯網企業享盡了傳統媒體的內容紅利。騰訊依靠高頻客戶端的彈框超越三大門戶,百度基於主動搜索行為習慣,壟斷了巨大的流量入口進行內容的分發。
在UGC+算法時代,誕生了新貴今日頭條,不僅完勝百度,也打得目前的老大騰訊踉蹌,後者對今日頭條投資未果之後,懟了大量資源,上線天天快報以制衡之。
阿里則通過收購的UC瀏覽器進行了戰略跟隨。在這期間,你也能看到知乎等UGC時代的曇花。
在這場競爭中,今日頭條拿走的恰恰是百度的用戶份額和騰訊的廣告份額。李彥宏2月給內部員工的一封長信中,指出內容分發、連接服務、金融創新和人工智能是百度的四個“新時代”,這是李首次將內容分發被放在首位,高於去年高喊的人工智能。
他直言:“內容分發是我們的核心,我們之所以能夠存在,我們之所以很多業務能夠做的起來,是因為我們有內容分發這樣一個堅強的大盤,這個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
道理明白雖晚,卻已很難做到“天塌不驚”。除了人事頻繁更叠的人工智能看上去還有一些優勢以外,內容分發,遭遇強敵今日頭條,連接服務早已是騰訊的天下,金融創新由於自身商業生態當中缺乏用戶賬戶體系和深度適配場景,並無確定性抓手。
今日頭條輕輕的那麽一個“下拉”動作為什麽會對百度形成這麽大的叠代效應?因為用戶從主動到被動的行為邏輯發生了本質變化。
以往用戶前往谷歌和百度搜索框時,往往知道自己需要檢索的是什麽樣的內容,而去今日頭條“下拉”時,用戶其實是基於算法的一種被動信息接受。後者的黏性和頻率大幅度高於前者的用戶行為邏輯。
而當後者數據積累和用戶黏性到達一定程度之時,今日頭條只要在上邊也加一個主動搜索框。試想一下,“貼吧”之後鮮有創新的百度的未來會在哪里?
其實,微博也必須直面頭條的競爭。今日頭條上的大V號流量往往高於微博上同名大V號的流量。因為前者是基於內容的分發邏輯,後者依然是基於粉絲關註的展示邏輯。雖然後者目前商業價值更大,但前者的前期分發效率更高。
對百度、騰訊、阿里來說,DGC時代在資訊領域里的新一輪競爭已經悄然展開。這一次,誰會更有機會?還會不會有新的強人和強人所創立的巨頭誕生?
PCB龍頭企業,深耕高階高層板及HDI板
1、專註PCB制造的本土龍頭
超聲電子成立於1997年9月並於同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專註於PCB制造的電子元器件及電子儀器類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主要從事HDI及多層印刷電路板(PCB)、超薄及特種覆銅板和觸控顯示器件及模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PCB是公司最早涉及的業務之一,自公司前身20世紀80年代引進先進印刷電路板生產技術以來,依靠自身研發水平的提高,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已經使得PCB業務成為公司的經濟效益支柱業務;覆銅板是電子工業的基礎材料,專用於制造印制線路板,特別是高性能需求的超薄和特種覆銅板對高性能PCB的制造至關重要,公司自1997年上市以來,自建覆銅板生產線,目前已經形成近千萬平方米的年產能力;公司同時生產液晶顯示和觸控器件,應用於智能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汽車電子、智能家居、工業控制等產品。
公司為地方國有控股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自上市以來未發生變化,汕頭超聲電子(集團) 公司為控股股東,持有的1.63億股占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為30.31%,實際控制人為汕頭市國資委。公司旗下有汕頭超聲印制板公司、汕頭超聲印制板(二廠)有限公司、汕頭超聲顯示器技術有限公司、汕頭超聲顯示器有限公司和汕頭超聲顯示器(二廠)有限公司等八家全資或控股公司,一起構成了公司的主要業務集群。
PCB業務歷史悠久,積累雄厚技術實力向高端化調整。公司於1985年引進國外先進的印制電路板生產技術,將PCB產力能擴大到12萬平方米,產品質量國內領先,被譽為“中國印制線路板之冠”。公司在已有汕頭超聲印制板公司的基礎上,於1998年、2001年先後建立四川超聲印制板公司和汕頭超聲顯示器(二廠)有限公司再次擴大PCB產能。目前公司PCB產品主要由汕頭超聲印制板公司和汕頭超聲印制板(二廠)有限公司生產,前者主要供應傳統雙面板和多層印刷電路板,後者則主要供應高密度互連印刷電路板(HDI),主要用於手機、車載電子等領域。受益於長時間的生產經驗積累,公司已經具備同行業領先的高水平研發技術水平,緊跟消費電子小型化、精密化和多功能化的發展趨勢,同時公司將客戶資源擴展至汽車電子廠商,為印刷電路板業務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
公司已完成高階PCB技術積累,目前高端PCB產品主要是HDI。HDI產品分為一階、二階、三階、四階等不同代際的產品,而公司的四階產品技術已非常成熟,是目前消費電子等領域應用的主流產品。公司長期積累的電鍍填盲孔、激光直接鉆銅片和多次積層工藝等先進研發技術和制造工藝使得自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技術優勢。
公司積極優化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PCB業務穩健增長。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增長疲緩影響,國內宏觀經濟環境處於下行階段,出現了整體消費需求不足、匯率波動等不利影響,但汽車電子等新需求的旺盛為公司提供了發展機遇。公司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拓展高附加值產品業務,優化產品下遊需求結構,近年來PCB業務穩步增長,貢獻了公司50%以上的營業收入。
公司具有多年從事印制電路板、覆銅板、各尺寸液晶平板顯示及觸控器件制造的經驗,建立了覆蓋不同的印制電路板、LCD及覆銅板產品的生產線。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產能擴張,具備HDI及高密度多層板、高性能特種覆銅板和電容式觸控器件(CTP)的批量生產能力。
2、技術制程持續精進,高層板、HDI業務優勢凸顯
PCB剛性板具體可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多層板以及高密度互聯線路板(HDI)。電子產品當前呈現兩個明顯的趨勢,一是輕薄短小,二是高速高頻。相應地帶動下遊PCB向高密度、高集成、封裝化、細微化和多層化的方向發展,對高層板和HDI的需求日益提升:
高層板配線長度短,電路阻抗低,可高頻高速工作,性能穩定,可承擔更複雜的功能,是電子技術向高速高頻、多功能大容量發展的必然趨勢。尤其是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深入應用,將進一步驅動PCB邁向高精度、高層化。目前8層以下的PCB主要用於家用電器、PC、臺式機等電子產品,而高性能多路服務器、航空航天等高端應用都要求PCB的層數在10層以上。以服務器為例,在單路、雙路服務器上PCB板一般在4-8層之間,而4路、8路等高端服務器主板要求16層以上,背板要求則在20層以上。
HDI布線密度相對普通多層板具有明顯優勢,成為當前智能手機主流的主板選擇。智能手機功能日益複雜而體積又向輕薄化發展,留給主板的空間越來越少,要求有限的主板上承載更多的元器件,普通多層板已經難以滿足需求。高密度互聯線路板(HDI)采用積層法制板,以普通多層板為芯板疊加積層,利用鉆孔,以及孔內金屬化的制程,使得各層線路內部之間實現連結功能。相比僅有通孔的普通多層板,HDI精確設置盲孔和埋孔來減少通孔的數量,節約PCB可布線面積,大幅度提高元器件密度,因而在智能手機中迅速完成了對多層板的替代。
HDI的技術差異體現在增層階數,增層數量越多,技術難度越大。HDI按照階數可分為一階HDI、二階HDI、高階HDI等,其層數表示為C+N+C,其中N為普通芯板層數,C則為增層次數,即HDI的階數。高階HDI布線密度更高,但與此同時壓合次數多,存在對位、打孔和鍍銅等技術難點,對廠家的技術工藝和制程能力有較高要求。
近年來高端智能機中流行的任意層HDI則為HDI之最高階,要求任意相鄰層之間都有盲孔連接,可在普通HDI的基礎上節省近一半體積,從而騰出更大空間容納電池等部件。任意層HDI需要用到鐳射鉆孔、電鍍孔塞等先進技術,是生產難度最大、產品附加值最高的HDI類型,最能體現HDI的技術水平。當前由於技術和資金壁壘較厚,生產能力主要集中在日韓、臺灣以及奧地利AT&S等大廠手中,國內起步較晚,具備量產能力的廠商為數不多。
公司技術制程持續精進,高多層板、HDI技術位居國內前列。公司技術實力雄厚,具有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以及完整的工藝鏈,擁有齊全的印制板生產線,可接單產品跨度大,產能覆蓋HDI板、任意層互連板、高密度多層板以及快板業務。作為國內最早實現HDI量產的PCB廠商,公司2004年即開始研發4次積層的高階HDI技術,並於2010年實現量產,技術制程持續精進。
以可量產的制程和階數進行考量:公司當前高層板層數已達38層,HDI增層階數能夠做到5階,最小線寬線距40/45µm。可見公司高層板和HDI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而在最能體現HDI技術能力的任意層互聯HDI方面,公司也是少數能夠生產任意層互聯HDI的本土廠商之一。
公司當前高層板和HDI產能充裕,總產能在100萬平米,一區廠房生產多層板,年產能約50萬平米,其中10層及以上占比約30%;二區廠房以HDI為主,HDI年產能約40萬平米。公司還積極進行生產線投資技改,購置自動化生產和檢測設備,進一步提高生產質量和平均層數。
量質齊備,公司將深度受益於其高層板、HDI業務優勢。在電子產品輕薄短小和高速高頻兩大趨勢共同驅動之下,PCB產業結構不斷向高端化調整,以FPC、高層板、高階HDI為代表的高端產品比重持續提升。據Prismark的數據,2015年HDI占全球產值比例已達到14.5%,而到2017年,預計將占到16%的比例。公司高層板和HDI技術水平位居國內前列,量質齊備,具備顯著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將有力驅動公司的業績成長。
3、大客戶戰略持續落地,聚焦高端PCB應用
公司持續優化客戶結構和產品組合。在客戶結構上,公司廣度與深度並重,其PCB產品應用廣泛,客戶遍布下遊各細分市場,在保證客戶多元性的同時,公司也註重客戶質量的提升,積極導入行業巨頭獲得卡位優勢,蘋果、博世等優質大客戶持續落地;在產品組合上,則聚焦高端PCB應用,主動向汽車電子、工控、智能家居等成長較快的利基市場傾斜,加大車載、工控、智能家居在公司產品總量的比例,使公司產品結構更加順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符合行業的技術發展方向。
進入蘋果供應鏈驗證公司實力。公司作為本土技術領先的PCB廠商,切入蘋果供應鏈多年。蘋果對供應商制訂了嚴格的甄選原則,建立有全面的供應商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企業業績、業務結構與生產能力、質量體系等,國內PCB廠商中僅有東山精密(收購MFLEX切入)、依頓電子和公司進入蘋果供應鏈,一方面充分驗證了公司在高層板、HDI領域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也將為公司業績提供堅實支撐。
ADAS和新能源車雙輪驅動,汽車電子成長趨勢明確,是公司當前重點發力的方向。汽車行業當前兩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是智能化和電動化。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作為實現完全智能駕駛前的過渡,已成為各大車廠和跨界而來的互聯網巨頭爭相布局的新戰略高地,其涉及到的電子裝置幾乎覆蓋了全車所有駕駛和安全相關的系統,隨著ADAS的快速滲透,汽車電子化水平將得到全面提升;而新能源車則代表著汽車電動化的方向,與傳統汽車相比,其對電子化程度的要求更高,電子裝置在傳統高級轎車中的成本占比約為25%,在新能源車中則達到45%-65%,獨特的動力控制系統(BMS、VCU和MCU)使得整車PCB用量較傳統汽車更大,三大動力控制系統PCB用量平均在3-5平米左右,整車PCB用量在5-8平米之間,價值數千元。ADAS和新能源車成長迅猛,雙輪驅動之下,汽車電子市場近年也維持著15%以上的年增長率。相應地帶動車用PCB市場持續向上,據Prismark預測,2018年車用PCB產值將超過40億美元,成長趨勢非常明確,為PCB行業註入新增動能。公司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跟隨行業大勢,將重心逐漸調整到高可靠性的汽車電子市場。在公司產品下遊市場分布中,汽車電子已占到近三分之一,是公司當前重點布局發力的方向。
受益於先進的HDI和多層板制造技術,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持續導入優質客戶,可長期分享車用PCB繁榮所帶來的紅利。汽車工作環境複雜,元器件運行電流大,廠商對車用PCB的質量和安全性要求嚴格,準入門檻較高。汽車電子裝置中大量用到HDI和4-8層多層板PCB,公司先進的HDI和多層板制造技術使其能夠順利開拓汽車電子市場,公司先後切入了博世、馬瑞利、海拉和哈曼等汽車電子巨頭的供應鏈,提供GPS、影音娛樂系統、輔助駕駛系統等車載或車身電子系統用PCB。汽車電子供應鏈相對封閉,產品要經過一系列的驗證測試,認證周期較長。而一旦通過認證,則廠商一般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訂單,利潤率也相對更高。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已率先布局完成大客戶卡位,具備顯著的先發優勢,可長期分享車用PCB繁榮所帶來的紅利。
消費電子巨頭引領,PCB擁抱新成長紅利
1、巨頭創新引爆智能手機存量大市場
智能手機驅動PCB加速成長,進入存量時代增速換擋。智能手機過去一直是PCB行業的主要驅動力。移動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用戶由PC轉向移動終端設備,PC計算平臺的地位迅速被移動終端取代,自2008年開始,隨著蘋果引領的智能手機浪潮興起,全球消費電子零組件企業快速發展,尤其是2012~2014年,智能手機進入快速滲透期,開啟了一個千億美金的市場。因此PCB上一輪的快速增長是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下遊驅動的。根據Prismask數據,2010年到2014年間,PCB下遊智能手機市場達到了24%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遠超過其他下遊行業,提供了PCB產業的主要增長動力。在高端PCB方面,以HDI為例,手機是HDI的傳統市場,以2015年的數據為例,智能手機占到了過半的比例, 而從智能手機的視角來看,目前新產機型幾乎所有的產品都采用HDI作為主板。無論是從PCB全品類角度還是高端HDI角度來看,都是智能手機的高速增長帶來了下遊的繁榮需求,從而支撐起全球PCB優勢企業的業績增長。
但不可否認的是,經歷了快速滲透的爆發期之後,智能手機逐步進入存量時代,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自2014年開始增速就已放緩;全球市場方面,據IDC2016年11月發布的最新預測,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14.5億部,增速大幅度跳水,僅為0.6%。增速數據方面,盡管PCB產業半數下遊應用仍由手機支撐,但包括HDI在內的多數PCB品類在移動終端領域的增速已換擋放緩。
智能手機巨頭創新勢在必行,功能創新引爆存量換機需求。盡管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智能手機行業步入下半場已成定局,但在大存量的基礎上,一旦領頭羊蘋果等廠商進行功能創新,由於示範效應其它廠商跟進,消費者需求增加將推動換機熱潮。智能手機的大存量市場仍蘊藏巨大潛力,各終端巨頭廠商將竭盡所能改善消費者痛點從而激發換機需求,搶奪市場份額。因而智能手機,作為過去PCB主要的下遊應用,對PCB的成長驅動在巨大的存量邊界里仍有巨大潛力。
縱觀過去兩三年來智能手機發展趨勢,指紋識別、3D Touch、大屏、雙攝等持續創新點曾不斷湧現,也不斷刺激換機升級。在手機進入存量時代的大背景下,大的體量基礎決定了賣點創新引發的相對增長仍然會帶來需求絕對數量的巨大提升。存量創新同樣會影響全球PCB,未來若智能手機在PCB方面有所創新升級,考慮現有手機的出貨規模和其他手機廠商迫切的跟進意願,創新升級會加速滲透,從而出現類似與在光學、聲學等領域出現蘋果創新引領下行業優勢廠商業績和股價齊飛的Win-Win大滿貫。
2、蘋果引領全球PCB產業創新趨勢
蘋果公司是手機乃至整個消費電子行業的技術引領者。蘋果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會給產業鏈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對於上遊供應商而言,蘋果對產業鏈的帶動作用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蘋果自身巨大的訂單需求,二是對非A廠商的示範效應。聚焦PCB行業,FPC和任意層互聯HDI的爆發,都是由蘋果堅定導入,吸引其他廠商跟進,由點輻射到面形成快速滲透的典範:
蘋果是FPC堅定擁護者,帶動FPC迅速滲透,領銜行業增長。FPC又被稱為“軟板”,是以聚酰亞胺或聚酯薄膜等柔性基材制成的一種可撓印刷電路板,具有配線密度高、重量輕、厚度薄、可彎曲、靈活度高等優點,迎合了電子產品輕薄化、靈活化的潮流趨勢。蘋果是FPC堅定的擁護者,其iPhone中使用了多達16片FPC,是全球最大的FPC采購方,全球前6大FPC廠商主要客戶均為蘋果。三星、華為、OPPO等廠商在蘋果示範下也不斷提升其智能機中的FPC使用量。智能機作為FPC最主要的成長驅動力,正是受益於蘋果及其示範效應的帶動,FPC快速滲透,09年以來每年都能保持較高增速,15年更是作為PCB行業僅有的亮點,成為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品類。
蘋果率先采用任意層互聯HDI,引領上一次主板升級。在電子產品短小輕薄的發展主線下,手機主板也經歷了“傳統多層板—普通HDI—任意層HDI”的升級過程。普通HDI是由鉆孔制程中的機械鉆直接貫穿PCB層與層之間的板層,而任意層HDI以激光鉆孔打通層與層之間的連通,中間的基材可省略使用銅箔基板,從而讓產品的厚度變得更輕薄。由普通HDI向任意層HDI的升級正是由蘋果引領,其在iPhone 4和iPad 2中首次采用任意層HDI,大幅度提升了產品的輕薄化程度。以iPad 2為例,相比iPad 1將厚度由1.34公分降到僅有0.88公分,主要原因就是采用了3+4+3任意層HDI替代普通HDI。蘋果這一技術革新迅速吸引非蘋陣營跟進,任意層HDI快速爆發,成為新一代主流的高端智能機主
十周年紀念機iPhone 8大概率導入類載板,或開啟新一輪主板革命。當前智能機中,主板所能搭載的元器件數幾乎到了極限,要進一步縮小線寬線距,受制程限制已難以實現。類載板(Substrate-Like PCB,簡稱SLP)在HDI技術的基礎上,采用M-SAP制程,可進一步細化線路,是新一代精細線路印制板。預計蘋果大概率會在其十周年紀念機iPhone 8中完成類載板的導入,主板由1片HDI分為3片小板,將采用類載板與HDI混搭的技術方案。鑒於蘋果創新對產業鏈的影響,比照蘋果對FPC和任意層HDI的助推作用,本次技術革新將有望開啟新一輪由任意層HDI向類載板的主板升級。
3、下一代M-SAP制程法類載板(SLP)
類載板(SLP)是下一代PCB硬板,可將線寬/線距從HDI的40/40微米縮短到30/30微米。從制程上來看,類載板更接近用於半導體封裝的IC載板,但尚未達到IC載板的規格,而其用途仍是搭載各種主被動元器件,因此仍屬於PCB的範疇。對於這一全新的精細線路印制板品類,我們將從其導入背景、制造工藝和潛在供應商三個維度進行解讀。
為什麽要導入類載板:極細化線路疊加SIP封裝需求,高密度仍是主線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可穿戴設備等電子產品向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方向發展,要搭載的元器件數量大大增多然而留給線路板的空間卻越來越有限。 在這樣的背景下,PCB導線寬度、間距,微孔盤的直徑和孔中心距離,以及導體層和絕緣層的厚度都在不斷下降,從而使PCB得以在尺寸、重量和體積減輕的情況下,反而能容納更多的元器件。如同摩爾定律之於半導體一般,高密度也是印制線路板技術持之以恒的追求:
極細化線路要求比HDI更高的制程。高密度促使PCB不斷細化線路,錫球(BGA)間距不斷縮短。在幾年前,0.6 mm -0.8 mm節距技術已用在了當時的手持設備上,這一代智能手機,由於元件I/O數量和產品小型化,PCB廣泛使用了0.4 mm節距技術。而這一趨勢正向0.3 mm發展,事實上業內對用於移動終端的0.3 mm間距技術的開發工作早已開始。同時,微孔大小和連接盤直徑已分別下降到75 mm和200 mm。行業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將微孔和盤分別下降到50 mm和150mm。0.3mm的間距設計規範要求線寬線距30/30µm,現行的HDI不符合要求,需要更高制程的類載板。
類載板更契合SIP封裝技術要求。SIP即系統級封裝技術,根據國際半導體路線組織( ITRS )的定義:SIP為將多個具有不同功能的有源電子元件與可選無源器件,以及諸如 MEMS 或者光學器件等其他器件優先組裝到一起,實現一定功能的單個標準封裝件,形成一個系統或者子系統的封裝技術。實現電子整機系統的功能通常有兩種途徑,一種是SOC,在高度集成的單一芯片上實現電子整機系統;另一種正是SIP,使用成熟的組合或互聯技術將CMOS等集成電路和電子元件集成在一個封裝體內,通過各功能芯片的並行疊加實現整機功能。近年來由於半導體制程的提升愈發困難,SOC發展遭遇技術瓶頸,SIP成為電子產業新的技術潮流。蘋果公司在iWatch、iPhone6、iPhone7等產品中大量使用了SIP封裝,預計iPhone 8將會采用更多的SIP解決方案。構成SIP技術的要素是封裝載體與組裝工藝,對於SIP而言,由於系統級封裝內部走線的密度非常高,普通的PCB板難以承載,而類載板更加契合密度要求,適合作為SIP的封裝載體
類載板將采用哪種制造技術:半加成法MSAP是目前生產精細線路的主要方法
目前在印制線路板和載板制造工藝中,主要有減成法、全加成法與半加成法三種工藝技術:
減成法:減成法是最早出現的PCB傳統工藝,也是應用較為成熟的制造工藝,一般采用光敏性抗蝕材料來完成圖形轉移,並利用該材料來保護不需蝕刻去除的區域,隨後采用酸性或堿性蝕刻藥水將未保護區域的銅層去除。對於減成法工藝,最大的缺點在於蝕刻過程中,裸露銅層在往下蝕刻的過程中也向側面蝕刻(即側蝕),由於側蝕的存在,減成法在精細線路制作中的應用受到很大限制,當線寬/線距小於50μm(2mil)時,減成法由於良率過低已無用武之地。目前減成法主要用於生產普通PCB、FPC、HDI等印制電路板產品。
全加成法(SAP):全加成法工藝采用含光敏催化劑的絕緣基板,在按線路圖形曝光後,通過選擇性化學沈銅得到導體圖形。全加成法工藝比較適合制作精細線路,但是由於其對基材、化學沈銅均有特殊要求,與傳統的PCB制造流程相差較大,成本較高且工藝並不成熟,目前的產量不大。全加成法可用於生產WB或FC覆晶載板,其制程可達12μm/12μm。
半加成法(MSAP):半加成法立足於如何克服減成法與加成法在精細線路制作上各自存在的問題。半加成法在基板上進行化學銅並在其上形成抗蝕圖形,經過電鍍工藝將基板上圖形加厚,去除抗蝕圖形,然後再經過閃蝕將多余的化學銅層去除,被幹膜保護沒有進行電鍍加厚的區域在差分蝕刻過程中被很快的除去,保留下來的部分形成線路。MSAP的特點是圖形形成主要靠電鍍和閃蝕。在閃蝕過程中,由於蝕刻的化學銅層非常薄,因此蝕刻時間非常短,對線路側向的蝕刻比較小。與減成法相比,線路的寬度不會受到電鍍銅厚的影響,比較容易控制,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制作精細線路的線寬和線距幾乎一致,大幅度提高成品率。半加成法是目前生產精細線路的主要方法,量產能力可達最小線寬/線距14μm/14μm,最小孔徑55μm,被大量應用於CSP、WB和FC覆晶載板等精細線路載板的制造。類載板雖屬於印制線路板,但從制程來看,其最小線寬/線距為30μm/30μm,無法采用減成法生產,同樣需要使用MSAP制程技術。
業內將有哪些潛在參與者:載板廠商握有技術優勢,HDI廠商則更具動力
類載板屬於PCB硬板,其制程則介於高階HDI和IC載板之間,高端HDI廠商和IC載板廠商都有機會切入:
載板廠商握有技術優勢,關鍵在於切入意願。載板的制程高於類載板,對於載板廠商而言,類載板的MSAP制程技術較為熟悉,從載板轉產或擴充產能投入類載板不存在技術壁壘,將在產品良率等方面占據優勢。然而類載板尚不能達到載板的精細度,應用在手機中其售價也可能會受到限制,導致利潤水平不如載板廠商原本的高端產品,同時類載板也存在無法大量普及的風險。因此載板廠商需要仔細權衡轉產或擴產的收益與風險,關鍵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其切入意願。潛在的載板廠商參與者包括景碩、斐揖電等。
HDI廠商更具動力,良率將是關鍵。與IC載板相比,HDI競爭日益激烈,逐步變為紅海市場,利潤率下滑。面對類載板帶來的契機,HDI廠商一方面可借此獲得新增訂單,另一方面可實現產品升級,優化產品組合和盈利水平,因而切入意願更強,率先布局的動力更足。由於類載板的制程更高,HDI廠商要投入資金改造或新增制造設備,MSAP制程技術對HDI廠商來說也需要學習時間,從減成法轉為MSAP,產品良率將是關鍵。潛在的參與者包括欣興、AT&S、華通、南亞等高端HDI廠商。
超聲電子具備轉型類載板的能力。公司擁有不遜於臺灣高端廠商的先進HDI制造技術、基於其多年PCB制造的行業經驗,具備轉型類載板PCB的技術實力。如果從HDI大量過渡到類載板PCB的趨勢到來,公司是最有望在新一輪的技術升級中取得先機的國內廠商之一。
4、龍頭廠商積極布局,擁抱新成長紅利
由於蘋果對產業鏈強大的帶動作用,各大廠商看好類載板的滲透前景,為分享紅利紛紛跑馬圈地提前布局:其中景碩在新豐廠生產類載板產品,公司判斷需至少20億新臺幣的資本支出,且類載板將成為明年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欣興正式宣布跨入類載板,調增資本支出,2016年第四季度投入超過15億新臺幣、開始設備進貨,以增加曝光機及鍍金等制程來提升細線化;AT&S投資1390萬歐元在重慶建設生產SLP工廠,和上海工廠一起構成公司的SLP生產能力布局;在高階HDI細線路累積了豐富經驗的華通,也已積極布局類載板產線,正在蘆竹廠試產類載板,目前進度良好,預計今年下半年將可大量出貨;揖斐電也在積極提升SLP良率,但尚無意願擴大產能。
我們研判:類載板若順利導入將改變蘋果PCB供應鏈格局,本土優質HDI廠商將迎來機遇,超聲是潛在受益標的。對於類載板自身而言,新技術大規模投產需要時間,這些早期有所布局的廠商產能不會太大,我們預計會由多家日臺龍頭企業共同供貨,本土廠商短期內進入的可能性不大;而日臺廠商轉供類載板後,HDI供應將出現潛在空位,新一代iPhone中使用了諸多新技術,為緩解元器件成本壓力,其中的HDI供應或將更多地向大陸優質廠商轉移,本土廠商的機會正在於填補HDI的空位。公司本身就是蘋果的合格供應商,HDI技術國內領先,又是少數能夠制造任意層HDI的本土廠商之一,有望借此契機提升對蘋果的HDI供貨量,而長期來看公司亦有機會切入類載板分享其紅利,是潛在的受益標的。
一體化戰略持續推進,CCL、觸控顯示多點開花,業績重回高增長
1、公司積極擴產高性能特種覆銅板,覆銅板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覆銅板(CCL)及其半成品是制造PCB的核心基材。在單/雙面PCB中,基材就是單/雙面覆銅板;在多層PCB中,基材則由銅箔、半固化片和覆銅板芯片組成,其中半固化片是指將基材浸在以樹脂為主體的粘結劑上,經加熱幹燥所制成半固化狀態的粘結片。作為覆銅板在制作過程中的半成品,半固化片既可用於進一步壓制成覆銅板,又可作為商品出售給PCB廠商用以制作多層板。
CCL按機械剛性可分為剛性基板CCL和柔性基板FCCL,其中剛性CCL又可根據增強材料進一步分為紙質基板、複合基板和玻纖環氧基板,不同的增強材料會使基材性能出現顯著差異:
紙質基板由絕緣紙作為增強材料、酚醛樹脂作為粘合劑組合而成,因強度較差屬於低端產品,主要用於電視、音響等家用電器。
複合基板的面料和芯料由不同的增強材料構成,包括GEM-1和GEM-3兩個主要的品種。GEM-1面料是玻纖布,芯料是玻璃紙,而GEM-3的面料是玻纖布,芯料是玻纖紙,性能水平和成本較GEM-1都有所提升。複合基板也主要用於家電民生類產品。
玻纖環氧基板是最常見的覆銅板類型,由玻纖布作為增強材料,環氧樹脂為粘合劑制成,強度、耐熱性、介電性都好於紙質基板和複合基板。玻纖環氧基板包含G-10、FR-4、FR-5等品種,其中FR4是PCB產業中最大宗的基板類型。
高性能覆銅板漸成大勢所趨,公司積極布局擴產。電子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電子產品廢棄物所導致的汙染問題。有關研究實驗已表明,含有鹵素的化合物或樹脂作為阻燃劑的電氣產品(包括印制電路板基材),在廢棄後的焚燒中會產生有害物質。同時隨著PCB下遊需求成長分化,汽車電子、LED等快速發展的領域對覆銅板材料提出了特殊要求。無鹵、無鉛、高 Tg(玻璃化轉換溫度)、高頻、高導熱等高性能特種覆銅板的需求日益提升:
環保型材料發展迅猛。隨著全民的環保意識覺醒,環保審查日趨嚴格,世界各國都已出臺相關法案或行規對印制板鹵素的使用進行限制。自2008年年初以來,在國際大廠無鹵時間表的推動下,電子行業要求無鹵的呼聲更加強勁,綠色和平組織每季度都會推出新的綠色電子排名,索尼、東芝、諾基亞、蘋果等眾多電子整機巨頭對無鹵板材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強烈。據Prismark的估測,2011-2016年無鹵FR4板複合增長率最高,將達到21.5%,研發環保材料已成為當前CCL行業一項重要的工作。
LED快速發展使高導熱覆銅板成為熱點。小間距LED具有無拼縫、顯示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等優勢,近年開始爆發滲透,成長很快,相應地其所需的高導熱覆銅板也成為熱點。
車用PCB對產品質量和可靠性要求非常嚴格,多采用特殊性能材料覆銅板。汽車電子是PCB重要的下遊應用。汽車電子產品首先必須滿足汽車作為一個交通工具所必須具備的特征,溫度、氣候、電壓波動、電磁幹擾、震動等適應能力要求更高,這對車用PCB的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多采用特殊性能材料(如高Tg材料、耐CAF(壓縮石棉纖維)材料、厚銅材料以及陶瓷材料等)覆銅板。
公司準確把握CCL的大勢所趨,積極進行技改擴產。2013年公司募集資金2.5億元投入高性能特種覆銅板技術改造項目,對覆銅板生產線進行升級擴建,新增690萬平米覆銅板及半固化片的生產能力,大幅提升了公司無鉛、無鹵、高Tg、高頻、高導熱等高性能特種覆銅板的產能,對公司覆銅板業務的生產規模和產品結構都產生了較好的升級作用。目前公司覆銅板月產60萬平米,半固化片150萬平米,其中約15%的產量供應自身PCB產品,對外客戶則包括奧士康、依頓電子、景旺、信利等。
公司覆銅板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體現技改升級成效。技改項目逐步投產,公司覆銅板產品結構不斷向高端化調整,盈利能力持續提升。自2013年以來,覆銅板業務的毛利保持穩步增長,毛利率水平則由2013年的12.29%提高到2016年半年報披露的20%,充分體現出技改升級的成效。未來隨著產品組合進一步優化,覆銅板業務將進一步帶動公司整體的業績增長。
2、觸控顯示業務產品線全面,積極拓展車載觸控市場
公司前身最早在1991年創建汕頭超聲顯示器有限公司,開始涉足顯示器業務。目前公司擁有多條國際先進的 TN、STN、CSTN、TFT、TP、CTP等產品生產線。其旗下子公司汕頭超聲顯示器有限公司、汕頭超聲顯示器技術有限公司、汕頭超聲顯示器(二廠)有限公司承擔了公司的觸控顯示業務。早期公司從事單色TN 型、STN液晶顯示器及模塊的研制,生產和銷售。2003年後公司開始新建CSTN、TFT模組生產線並相繼形成產能開始出貨。TN-LCD中文名稱為扭曲向列材料型液晶顯示器,它將液晶置於兩個帶電極的基板ITO1和ITO2之間,通電之後利用液晶的旋光性將入射的偏振光旋轉90°,並從面板上層偏光片中射出,從而顯示出文字等內容。STN-LCD中文名稱為超扭曲向列材料型液晶顯示器,與TN不同的是它可以將入射光旋轉180~270°,每一像素恢複過程較慢產生余輝,具有功耗小省電的優勢。在STN液晶顯示器上加上一層彩色濾光片,並將單色顯示矩陣的任意一個像素分成三個三原色子像素,並成為可以顯示彩色的CSTN液晶顯示器。TFT與前述無源顯示器不同,中文名稱為有源矩陣超扭曲向列材料型液晶顯示器,這里的有源是指在顯示器基板之間放置薄膜晶體管作為每個液晶像素的開關,利用IC控制TFT開關,產生不同的電壓使得液晶分子旋轉不同的角度來控制子像素通過三原色光(R/G/B)的多少。
目前公司為國內中小尺寸LCD行業的前5強,掌握COB、 COG、 SMT、 TAB、 TP、 CTP、 COF 等組裝技術,具備TN、 STN、 CSTN、 TFT、 OLED、 TP、 CTP、 PEM 等產品模塊組裝能力。借助PCB、覆銅板等上遊環節的配套,公司成為國內液晶顯示器領域實力強勁的老牌廠商。
公司2008切入觸摸屏領域,掌握了高精密圖形光刻、材料匹配、硬件/軟件設計等電容式觸摸屏核心關鍵技術,可以獨立完成觸摸屏上下遊的完整工藝。2013年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6億元投入“電容式觸摸屏產業化建設項目”中,計劃年產25萬平方米電容式觸摸屏。2014年4月公司冷靜分析市場形式變化,認為汽車、工控、智能家居家電等產品對配套應用電容式觸摸屏的需求日趨強烈,變更資金投向,將其中1.7億元用於新建10萬平米專用電容式觸摸屏,用於車載、工控及智能家居家電類產品。公司通過先後的電容屏募投項目,擴大了OGS式電容屏產能,帶動產品結構的改善,開發新客戶資源,保持盈利能力的持續優化。
未來公司在觸控領域瞄準車載應用,積極拓展相關市場。根據專業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統計,2012年全球觸摸屏營收將達160億美元,預計2018年全球觸摸屏營收將上升至319億美元。除移動終端智能手機外,汽車電子將成為觸摸屏應用下遊爆發的領域之一。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16年全球汽車產量達到9498萬輛,而2016年我國汽車生產量和銷售量分別為2819萬輛和2803萬輛,已成為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在剛性需求和節能車型換車潮推動下,龐大的汽車產業為車載液晶顯示器件企業提供了可觀的商機。隨著移動電視、多媒體影音娛樂和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PS)在汽車上的普及化,觸控面板在車內顯示器(Car Monitor Display)的應用也愈來愈普遍。目前公司的觸摸屏客戶中Polycom、HP、Verifone等均有項目進入量產,而Harman、Garmin等已進入工廠評審階段。
公司觸摸屏的設計方案從最早單一的雙片玻璃貼合式(G+G),逐漸拓展到包括單片玻璃式(OGS)等不同技術方案,全面掌握了小尺寸和中大尺寸電容屏各項核心關鍵技術。公司現有產品中主要以OGS(One GlassSolution,即單片玻璃制程)電容屏為主,通過化學強化、黃光制程、切割、貼膜、粘貼OCA和與LCM組合等流程,制作出光學效果好、尺寸輕薄的觸摸屏產品,定位於汽車電子、智能家居等其他領域。
目前公司在電容觸摸屏方面導入了聯想、天語、中興、海信、康佳、惠普等消費類巨頭廠商,一般與LCM組成觸控顯示器件進行供貨。其他領域,公司獲得了Continental(德國大陸)、Valeo(法國法雷奧)、VeriFone(美國惠爾豐)、Miele(德國美諾)、格力等眾多國內外知名車載、工控及家電等非消費類品牌客戶的認證和訂單。公司在觸控顯示技術產品結構持續優化,技術上的先發優勢保證調整的速度和領先。
3、一體化戰略協同效應顯著,多點開花公司業績重回高增長
公司實施一體化戰略,三大業務協同效應顯著。PCB是公司最早開始的主營業務,圍繞PCB業務公司實施一體化戰略,先後在縱向和橫向延伸布局覆銅板和顯示觸控,三大業務集群聯系緊密,形成顯著的協同效應:
覆銅板作為PCB在產業鏈的垂直延伸,可穩定原材料成本。覆銅板是PCB的核心基材,在PCB原料成本中占比最高。覆銅板行業集中度較高,供應商對下遊PCB廠商有較強的話語權,公司擁有覆銅板的產能可降低PCB的原材料的采購費用,尤其在覆銅板行業提價時,能夠鎖定原材料成本,保證穩定供應。而PCB業務反過來也可為覆銅板提供大量的產能消化保障,減少其生產的波動。
顯示觸控和PCB擁有大量的客戶協同空間。顯示觸控和PCB業務在手機、平板電腦、汽車電子、工控等下遊領域擁有大量的客戶協同空間,兩大業務可互相借助對方的渠道資源開拓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如在手機領域,顯示觸控的重要客戶中興、聯想等也是PCB的潛在客戶;車用PCB成功導入的哈曼、博世,也是公司觸控顯示業務已經供貨或正在認證的客戶。
三大業務全線推進,多點開花公司業績重回高增長。公司2015年營收不佳,主要原因是在家電與車載等領域電容屏尚處於市場培育階段,整體訂單需求不足,加上新項目投產初期生產處於磨合狀態,營銷、生產成本較高,導致項目投產後較大幅度虧損,拉低公司整體盈利水平,全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出現下降。自2015年四季度以來,由於客戶和產品結構優化、新增長點開拓順利等積極利好,公司盈利狀況逐步好轉。進入2016年,公司基本面持續向好,前3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27.23%,其中第三季度歸母凈利達到5592.37萬元,同比大漲77.62%。增長主要原因在於:1)印制板業務產品結構優化,技術研發、交貨監控、品質提升等方面得到有力推進,切入附加值相對較高的細分市場,為公司貢獻了大部分利潤;2)覆銅板業務擴產後進展順利,實現產銷利同步增長;3)觸摸屏業務前期導入的客戶群初顯成效,訂單逐步增加,觸摸屏業務經營逐步向好。公司三大業務全線推進,多點開花,驅動業績重回高增長軌道。據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2016年全年預計實現凈利潤1.42-1.60億,同比增長55%-75%。
盈利預測與推薦
我們預計公司16-18年的EPS分別為0.28/0.42/0.60元,對應PE分別為52.4/34.8/24.7。我們看好公司攜高階HDI技術制程優勢,在本輪蘋果引領下一代主板升級大潮中脫穎而出,分享iPhone消費電子新成長紅利,實現公司整體成長的升級換擋,從“青蘋果”變成“紅蘋果”,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PCB行業競爭加劇、新技術研發低於預期,滲透進度低於預期、大客戶進展低預期影響訂單。(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共享單車持續火爆,一些新競爭者不斷加入其中。
4月17日,發跡於成都的1步單車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四城投放“青騅”新車,宣布正式進軍全國,同時對外宣布引入了新一輪的戰略投資方,中海外資本、川商投興創基金參與了戰略投資。
1步單車是去年下半年在成都成立,獲得恒基浦業和眾馳投資的天使輪投資,於去年11月開始公測運營。此時摩拜、永安、OFO也紛紛進入成都市場,1步單車成為與這些全國性的共享單車企業相抗衡的唯一區域市場品牌。
兩年多以前,共享單車出現後迅速走紅,到現在這個行業已經聚集了30多家創業公司,大量投資機構也蜂擁而入,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1月到3月共享單車已融資8起,累計金額約70億元。
隨著共享單車市場的持續火爆,1步單車也決定走向全國。4月13日,1步與華為、聯通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拓展NB-loT技術在共享單車智能鎖、智能停車以及智能運維等多維度場景的深度應用。
不僅如此,1步單車與芝麻信用達成戰略合作,開啟共享單車的信用免押金模式。凡1步用戶,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無需交納99元押金,即可享受1步的騎行服務。這意味著,1步將嘗試告別“押金模式”,推行“信用模式”。
1步還與錦泰保險的合作,為每一位用戶購買了人身、財產雙保險。與此同時,1步與蘇寧金融、民生銀行、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等多家企事業單位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就倡導綠色低碳、騎行支付等領域開展縱深合作。
此次發布會上,1步推出新車“青騅”,在外觀、車架重量、減震功能、制動系統、智能鎖具五大產品體驗方面進行了精細化叠代,大幅提升了用戶在城市中的騎行體驗。
另外,1步還發布了“上帝之眼”計劃,該計劃基於AI及大數據智能在加強對單車資產、運維人員及單車用戶的全面管理,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智能化、精細化、高效化的單車運營和運維管理。
目前,共享單車以數以百萬的量級投放於市場,針對當前共享單車的運營,1步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劉億舟提出了“九分之四理論”,即實際投放的單車有三分之一可能被盜損、雪藏或騎行到偏僻地區,從而無法形成有效供給,而剩下的三分之二里又由於結構性空間錯配導致三分之一的車輛無法被有效使用,也就是說實際投放的車輛可能只有九分之四能夠形成有效運力。
“上帝之眼”具備電子軌跡遠程監測識別技術,涵蓋了車輛、騎行分布、環境等多項數據。通過“上帝之眼”平臺將利用底層高精密地圖圍欄技術對車輛進行高效精準的管控,同時,借助城市物理圖像虛擬模型技術,“上帝之眼” 通過殘差神經網絡、經過機器深度學習技術發現城市騎行規律,從而解決“潮汐現象”。“上帝之眼”平臺的使用,將自主對數據進行分析、有助於提高運行維護人員對車輛的精準調度,利用大數據分析讓百萬單車更加有效的管理。
因此,1步希望利用“上帝之眼”,通過智能化的運維平臺從根本上降低運維成本,提高資產的有效使用率,越過“運營拐點”,實現可持續的運營。1步表示,“上帝之眼”並非只是一個停留在研發階段的計劃,目前已經率先完成針對全國所有城市小區的電子圍欄建設。
本周末,全世界的目光都將聚焦在法國。4月23日,法國將舉行總統選舉首輪投票,決定誰將進入第二輪的最終對決。
首輪投票中,共有11名候選人,其中四名位於領先位置。經過周四巴黎發生的恐怖襲擊和電視辯論,周五早間,由Elabe進行的民調顯示,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將以24%的選票數在首輪勝出,而極右翼候選人勒龐也將以21.5%的票數進入第二輪。此外,保守黨候選人菲永和極左翼梅朗雄分別將獲得20%和19.5%的選票。
對於法國大選的選情,此前普遍預測勒龐會在第一輪勝出,而在第二輪落敗。對此,請聽本周的大佬們是怎麽說的。
IMF與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IMF總裁拉加德接受了CNBC采訪。拉加德表示自己會投票,但是沒有預測誰會進入第二輪,即使有預測,也不打算公之於眾。對於法國大選對經濟的影響,拉加德說,如果主張脫離歐盟的極右翼勒龐當選,一定會帶來巨大的混亂;歐盟保護了歐洲,讓歐洲免於戰亂,年輕一代需要銘記這一點。
巴黎政治學院學者Thomas Guénolé表示,即使是一頭山羊都能在總統大選第二輪中擊敗勒龐。他解釋,法國大選舉行兩輪,首輪中得票最多的兩人進入第二輪;而在第二輪中,許多選民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反對極右政黨,這也就是為什麽勒龐會不堪一擊了。
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所(IRIS)高級研究員Nicholas Dungan在接受France 24采訪時認為,勒龐有可能無法進入第二輪。他表示,法國大選目前四個領先者中,勒龐和梅朗雄分別代表極右和極左。法國人知道,如果他們投給了極右翼勒龐,那麽相當於浪費了第二輪投票機會,因為任何反對她的人都極有可能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