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點睛丨物聯網網號確定 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物聯網的監管和服務體系正在完善。工信部正在編制新版《電信網編號計劃》,新編號計劃增加了物聯網網號。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後的第三次信息產業浪潮,被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之所以明確物聯網網號,是為了給物聯網產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屆時,三大運營商的物聯網網號將根據需要核配啟用。

三大運營商日前陸續公布了2017年在物聯網領域的目標和規劃,2017年三大運營商將發力物聯網的大發展態度確定,預期上半年全國的物聯網網絡基本升級完成,下半年有望看到應用數目的大規模起量。2017年物聯網將成為產業投資的趨勢,在細分子行業領域業績也將有所體現。

根據愛立信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規模將達到甚至超過500億,萬物互聯概念已經漸漸成為現實。短期來看,物聯終端設備廠商將受益物聯網建設增長加速;長期來看,基於物聯網數據運營平臺的企業將創造更多的價值。

隨著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業態的融合發展,物聯網產業鏈上的企業將迎來廣闊的市場空間。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新大陸(000997.SZ)、宜通世紀(300310.SZ)、梅安森(300275.SZ)以及天澤信息(300209.SZ)等值得關註。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907

一財點睛丨加速制造業與互聯網結合 龍頭前景可觀

工信部2月27日公告,為推動基於互聯網制造業技術、模式、業態等創新和應用示範,決定組織開展2017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工作。

“互聯網+”是對“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支撐,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將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起到推動作用。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改變傳統制造業,將會顯著提高傳統制造業企業的創新水平。

此次工作目標包括培育一批工業雲、工業大數據等試點示範服務平臺,工業雲企業用戶年均增長20%;培育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大企業采購銷售平臺和第三方工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平臺交易額年均增長35%;信息物理系統技術支撐和測試驗證能力顯著提升,培育一批可推廣、可複制的行業應用模式。

“互聯網+制造業”融合發展是我國未來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國家也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互聯網與制造業的結合無疑將有助於突破制造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將智能制造技術應用於高端數控機床等領域,將促進汽車、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領域的水平提升,而這些行業均有完備的產業鏈和巨大的市場需求。

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加速,行業龍頭將持續受益。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東土科技(300353.SZ)、亞威股份(002559.SZ)、東方國信(300166.SZ)與光環新網(300383.SZ)等值得關註。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410

電商巨頭動作頻出,無人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前景光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2/161623.shtml

電商巨頭動作頻出,無人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前景光明?
矽谷密探 矽谷密探

電商巨頭動作頻出,無人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前景光明?

中國無人機快遞:農村居民有福了

本文由矽谷密探(微信ID: SVS-007)授權i黑馬發布。

最近,無人機鬧出了不少事兒,首先是又一架發燒友操縱的無人機勇闖了昆明機場,險些危害到了正常航班的起降;另外,UPS在佛羅里達州的一個草莓農場測試無人機送貨。第一架成功了,用了13分鐘將一個包裹從貨車上送到了農場深處的房子頂上;而第二架,不幸的,一頭栽了下來,原因是受到了信號幹擾。

1

不管怎樣,也許,明天一睜眼,無人機把熱咖啡熱牛奶送到你的窗前,就已經從科幻變成了現實。畢竟,不僅是矽谷的大佬們例如谷歌,亞馬遜,UPS等在大力投入無人機送貨;國內的巨頭們,比如京東、順豐等,也熱火朝天地推進著自己的無人機服務。

今天,密探就從矽谷大佬們的無人機試驗講起,看看無人機這塊香餑餑,對中美快遞行業現有的商業模式,會帶來哪些革新?並且,從技術的角度,還有哪些釘子,是吃螃蟹的大佬們必須要碰的?

先看看美國快遞業老大UPS剛完成了這個測試,了解一下無人機送貨是什麽畫風吧。正如視頻[1]中,UPS的司機將貨車開到了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Tampa的一個草莓農場邊上。往常,司機必須要開著貨車,深入農場的崎嶇小路,遞送包裹。但這次,她將車停下,把包裹放入無人機的置物架上,點擊自己的操作臺上的觸屏,發出向目的地起飛的命令。

無人機自動飛出,將包裹送到位於農場內部一所房屋的房頂上。釋放包裹後,無人機自動飛回貨車,降落在車頂的充電設備上,開始充電為下一次飛行做準備。

UPS測試用的無人來自其合作夥伴Workhorse Group,名叫HorseFly,機重9.5磅,有8個旋翼,可以連續飛行30分鐘,最大載重量為10磅。

2

國內的朋友可能覺得,無人機送快遞肯定既貴又不方便。快遞小哥們開著摩托呼呼沖過,去一個小區能送好多件,便宜又方便,不是很好嗎?

但是,在美國情況可不是這樣的。大部分的地區與大農村無異,人口密度和住宅密度都大大小於中國,送貨路途遠,人工成本也高。

雖然無人機送快遞乍一聽很高大上,但是對於大型電商來說,規模效應還是存在的。

無人機送貨,成本或可低於1美元/單

基於2015年的數據,美國ARK投資咨詢公司對於亞馬遜在美國用無人機送貨的成本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平攤到每一單無人機送貨,亞馬遜的成本甚至不到1美元。

3

這個商業模式的重點之一就是規模。ARK估算,亞馬遜每年有大約4億件包裹是符合無人機派送要求的(估算方法請看註釋)。

什麽要求呢?簡單來說,第一是輕,不超過5磅;第二是,離亞馬遜的倉庫或站點不超過10英里(約16公里),畢竟目前無人機的飛行距離有限。

亞馬遜的CEO Jeff Bezos曾表示,86%的亞馬遜包括都在5磅以下。同時,ARK估算,有約為25%的包括,遞送距離都在無人機可處理的範圍內。

這樣,假設一臺無人機每天可以遞送約30件十英里內的包裹,如果所有這些符合要求的包裹都用無人機遞送,則需要大約3萬至4萬臺無人機。

而亞馬遜使用的Prime Air 無人機每臺成本在1000到3000美元之間。這樣,將無人機的硬件成本電池、軟件、基礎設施、燃料、人工管理成本等分攤到每架次無人家包裹遞送上,成本只有0.88美元。

那麽美國人民對於無人機派送費的心理預期是多少呢?

美國公司Walker Sands Communications 2016年做的“未來零售業”調查顯示[5],79%的美國消費者願意讓無人機遞送他們的包裹,只要這能使他們在一個小時內收到包裹;而73%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願意付費10美元給這樣快速的無人機送貨服務。

可以說,如果政策允許,技術足夠靠譜,亞馬遜的基於派送站往外派無人機的模式,是大大的有利可圖啊!

當然,目前這個模式還是有很多挑戰的。政策方面最大的挑戰來自於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美國的監管是出了名的嚴格。FAA規定,無人機不可以飛出操作員的視線外!也就是,目前亞馬遜還不能將無人機直接從倉庫中放出去,而是要像UPS的實驗中的模式那樣,從開到遞送地點的卡車上起飛無人機。

但是政策是會變的,隨著技術的成熟,總會有放開的一天。

不過,對於缺乏規模的小型電商或者私人用戶來說,使用無人機送貨的成本和風險還是太高。畢竟,要準確的完成送貨,並不只放飛無人機這麽簡單,還需要實時的數據采集,設計飛行線路,以及精準的追蹤和操控等。

舉個例子,UPS的HorseFly在實際送貨中將會用采用自己的在路整合優化導航系統(ORION)規劃路線;這個導航系統,會結合不僅是空域,地形,天氣,風速風向等數據,也會整合無人機上的感應裝置傳輸來的數據,例如來自GPS指南針,光學雷達(LIDAR)和用於降落的紅外攝像機的數據,對飛行路線進行規劃。

5

這種系統非常複雜和昂貴,是普通民用無人機的系統所無法比擬的。此外,運送快遞時,對無人機的可靠性和避開障礙的能力的要求很高,也需要傳感器等昂貴的配件來捕捉和傳遞數據。

因此,為了攤低將無人機用於快遞服務的成本,也許未來會出現專門的無人機快遞服務提供商,來為眾多中小電商、快遞公司甚至個人提供包裹遞送服務。

甚至,另一種可能的商業模式,是亞馬遜這樣的巨頭將自己的無人機服務體系以付費的形式提供給商業用戶用戶,就像亞馬遜現在將雲計算平臺作為服務租用給客戶一樣。

這樣的未來可不是不可能,誰知道這些大佬們會玩多大呢?

2016年底,亞馬遜就申請了一項“飛行倉庫”的專利。基本的概念就是,一個像飛船一樣的“倉庫”將飛行在空中,並從空中發送無人機,給地面的地址送貨。

6

(圖片:來自supplychain247的概念圖)

“飛行倉庫”的飛行高度是大約1400米。可以設想,有了這個可以移動的飛行倉庫,將解決無人機飛行距離不遠的問題。

屆時,亞馬遜可以用無人機遞送的包裹,將遠超4億件;經濟規模大了,成本便還會下降。

中國無人機快遞:農村居民有福了

在美國,預估無人機可遞送包裹的規模時,主要考慮的因素一個是包裹重量,一個是遞送地址離倉庫站點的距離;而在中國,恐怕還要考慮一個因素,那就是將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的包裹先排除。

不同於美國,大多數的家庭都有獨棟的House,還有院子,對於無人機來說,目標好辨認,包裹一次扔到位。在咱們中國,城里的居民大部分都居住在公寓樓里,陽臺還是封閉的,這對現有的無人機技術來說,挑戰還真不是一點點。

此外,中國快遞小哥的熱情高效,以及人力成本之低也是有目共睹的。國內媒體近日就報道了,江蘇省蘇州市的快遞小哥每派送一個包裹,勞務費是1塊人民幣!

7

但中國的電商和快遞業大佬們在無人機用於快遞服務方面的腳步是領先於全球的。因為中國不僅有城市,還有廣大的農村。在美國的電商們還在羞答答做測試的時候,中國的無人機送貨已經在農村地區成功運營了。

電商大佬京東的無人機戰略首先打的就是農村市場。去年6月,京東在江蘇宿遷農村送出了無人機配送試運營的第一單。

而到了雙十一,京東無人機在宿遷、西安、北京等多地就開始正式送貨了。根據國內媒體[4]的現場描述,京東M系列機型的無人機飛到某村上空,在1米高的位置懸停,拋下一件包裹後升空離去。而鄉村配送員打開包裹,將里面的商品送給訂貨的村民。

京東的無人機與亞馬遜所用的只能載重5磅的無人機不同。京東的M系列無人機的載重達到最大30公斤。而飛行距離則為亞馬遜無人機的2倍左右,能達到30公里。

這樣的“體質”,使京東的無人機可以一次運送多個貨品。

京東做過調研,發現在農村地區,快遞配送站到村莊的直線距離往往不超過10公里,但如果快遞員去送,需要翻山越嶺,耗去半天以上時間才能完成一次配送,時間成本很高。而這些貨物通常都是中小型貨物,無人機完全載得動。

與京東不謀而合的,快遞大佬順豐也將無人機速遞服務的服務範圍首選圈定在山區和農村偏遠地方,通過無人機,解決農村和山區存在的、最後一段路的配送難題。

無人機的技術挑戰

當然,現實中的問題還很多。

在UPS的無人機測試里,第二次的試飛,無人機可能收到了攝影師的器械的信號幹擾,起飛失敗,並在試圖回到UPS卡車車頂時,摔了下去。

另外,UPS也透露,無人機的回收是一個挑戰。在UPS的車頂,有一個小型的端口,在那里的機器系統可將飛回的無人機接住,並幫它開始充電。但是,這個步驟的精確性並不容易掌握。

可以說,技術方面的挑戰還很多。如果一個攝像機的信號都可以幹擾到它們,那誰又能保證我們走在路上不被失控的無人機砸到呢?

此外,由於是在室外飛行,環境帶來的挑戰也是巨大的。刮大風、下大雨時,無人機還能出去送包裹嗎? 即使風和日麗,萬里無風,空中的原住民,例如鳥類,蝙蝠呢對於無人機也是路途中的威脅。

8

這些技術難題,對於講求時效性的無人機送快遞業務,是尤為重要的挑戰,還有待行業大佬和各個創新企業,在無人機障礙感知和規避、自動導航、自助航跡規劃、多機協同等技術方面的研究,來應對和解決。

無人機 派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09

兩會前夕A股再迎調整 多空激辯春季攻勢前景

隨著兩會召開的日益臨近,A股市場的走勢也不可避免的受此影響出現一些波動,在市場政策預期較為強烈的背景下,一些謹慎性的資金開始提前兌現離場,這也使得滬深兩市股指在3月2日出現小幅回調,同時市場人士對於股指後續走勢也開始出現分歧。

3月2日,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盡管以次新銀行、券商為代表的藍籌股全天走勢保持活躍,但在快遞、建材、地產、保險、煤炭等多數藍籌板塊出現休整的情況下,滬深兩市股指全天走勢以震蕩回調為主。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30.03點,下跌16.90點,跌幅0.52%,成交2230億元;深成指報收10367.31點,下跌51.31點,跌幅0.49%,成交263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20.40點,下跌11.57點,跌幅0.60%,成交704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86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減少。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稹等維持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上證指數3270-3330點和創業板指數1970-2050點之間極有可能形成上半年高點,並帶來3月份整體調整走勢的觀點。其認為國外利空有提前出現的可能,國內利好則有落空的可能。因此,謹慎是未來兩周最合理的策略。

財富證券分析師李孔逸則通過研究發現,股市資金流入規模漸收窄。春節後,在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改善下,股市資金流入亦明顯增加,但熊市存量大環境並未改變,持續大規模的新增資金不可期,資金流入規模漸收窄。

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是帶動市場本輪反彈的重要因素,而風險偏好的改善主要來源於節後資金相對充裕以及兩會窗口政策紅利預期漸強。但從股市資金流動來看,當前仍為熊市存量博弈大環境,新增資金流入規模逐步收窄,投資者已處於高倉位水平,後續持續大規模流入或不可期。兩會臨近,相關預期若被證偽,市場面臨回調;若被證實,靴子落地前期市場亦已較為充分反映,市場仍面臨調整。因此,整體來看風險偏好持續改善已承壓,監管則持續收緊,躁動回歸調整或為大概率事件,維持震蕩盤整判斷。

宏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偉則認為,流動性中性趨緊,房地產調控加碼,大類資產重配下A股仍存結構性重配可能。央行春節前後上調MLF、逆回購、SLF政策性利率,變相加息更加體現了央行防風險和金融去杠桿的信號,貨幣政策由之前的名義穩健、實質寬松向實質穩健中性的轉向,流動性中性趨緊,各類資產價格帶來壓制,同時房地產調控政加碼下或迎來拐點,居民財富和企業投資行為也將隨之調整。A股市場在2015年經歷了貨幣寬松、流動性外溢、加杠桿環境,2016年經歷了貨幣中性、流動性相對寬松環境,在2017年則將經歷貨幣穩健中性、流動性趨緊收縮,勢必會壓制A股的估值,但從各類資產風險收益比來看,A股存在的相對估值優勢又具備主動吸引資金的可能。

而長周期下經濟改善及企業盈利恢複支撐A股估值中樞。由價格上漲帶動的名義GDP大幅度反轉說明長周期下經濟供求關系步入新平衡狀態,上市公司非金融企業盈利修複預計仍能延續至2017年上半年,長周期視角下經濟改善和盈利在經歷了2016年的修複後或將同步進入新平衡狀態,短期雖有波動但中期趨勢穩固。

宏信證券預計2017年GDP實際增速在6.5%左右,A股全年盈利增速將回升至6.5%左右(其中金融2.0%,非金融13%)。經濟改善和盈利恢複反映在目前A股估值中樞的上移之後,在2017年或將更加體現為新平衡狀態下對A股估值中樞的支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97

電商巨頭動作頻出,無人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前景光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2/161623.shtml

電商巨頭動作頻出,無人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前景光明?
矽谷密探 矽谷密探

電商巨頭動作頻出,無人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前景光明?

中國無人機快遞:農村居民有福了

本文由矽谷密探(微信ID: SVS-007)授權i黑馬發布。

最近,無人機鬧出了不少事兒,首先是又一架發燒友操縱的無人機勇闖了昆明機場,險些危害到了正常航班的起降;另外,UPS在佛羅里達州的一個草莓農場測試無人機送貨。第一架成功了,用了13分鐘將一個包裹從貨車上送到了農場深處的房子頂上;而第二架,不幸的,一頭栽了下來,原因是受到了信號幹擾。

1

不管怎樣,也許,明天一睜眼,無人機把熱咖啡熱牛奶送到你的窗前,就已經從科幻變成了現實。畢竟,不僅是矽谷的大佬們例如谷歌,亞馬遜,UPS等在大力投入無人機送貨;國內的巨頭們,比如京東、順豐等,也熱火朝天地推進著自己的無人機服務。

今天,密探就從矽谷大佬們的無人機試驗講起,看看無人機這塊香餑餑,對中美快遞行業現有的商業模式,會帶來哪些革新?並且,從技術的角度,還有哪些釘子,是吃螃蟹的大佬們必須要碰的?

先看看美國快遞業老大UPS剛完成了這個測試,了解一下無人機送貨是什麽畫風吧。正如視頻[1]中,UPS的司機將貨車開到了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Tampa的一個草莓農場邊上。往常,司機必須要開著貨車,深入農場的崎嶇小路,遞送包裹。但這次,她將車停下,把包裹放入無人機的置物架上,點擊自己的操作臺上的觸屏,發出向目的地起飛的命令。

無人機自動飛出,將包裹送到位於農場內部一所房屋的房頂上。釋放包裹後,無人機自動飛回貨車,降落在車頂的充電設備上,開始充電為下一次飛行做準備。

UPS測試用的無人來自其合作夥伴Workhorse Group,名叫HorseFly,機重9.5磅,有8個旋翼,可以連續飛行30分鐘,最大載重量為10磅。

2

國內的朋友可能覺得,無人機送快遞肯定既貴又不方便。快遞小哥們開著摩托呼呼沖過,去一個小區能送好多件,便宜又方便,不是很好嗎?

但是,在美國情況可不是這樣的。大部分的地區與大農村無異,人口密度和住宅密度都大大小於中國,送貨路途遠,人工成本也高。

雖然無人機送快遞乍一聽很高大上,但是對於大型電商來說,規模效應還是存在的。

無人機送貨,成本或可低於1美元/單

基於2015年的數據,美國ARK投資咨詢公司對於亞馬遜在美國用無人機送貨的成本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平攤到每一單無人機送貨,亞馬遜的成本甚至不到1美元。

3

這個商業模式的重點之一就是規模。ARK估算,亞馬遜每年有大約4億件包裹是符合無人機派送要求的(估算方法請看註釋)。

什麽要求呢?簡單來說,第一是輕,不超過5磅;第二是,離亞馬遜的倉庫或站點不超過10英里(約16公里),畢竟目前無人機的飛行距離有限。

亞馬遜的CEO Jeff Bezos曾表示,86%的亞馬遜包括都在5磅以下。同時,ARK估算,有約為25%的包括,遞送距離都在無人機可處理的範圍內。

這樣,假設一臺無人機每天可以遞送約30件十英里內的包裹,如果所有這些符合要求的包裹都用無人機遞送,則需要大約3萬至4萬臺無人機。

而亞馬遜使用的Prime Air 無人機每臺成本在1000到3000美元之間。這樣,將無人機的硬件成本電池、軟件、基礎設施、燃料、人工管理成本等分攤到每架次無人家包裹遞送上,成本只有0.88美元。

那麽美國人民對於無人機派送費的心理預期是多少呢?

美國公司Walker Sands Communications 2016年做的“未來零售業”調查顯示[5],79%的美國消費者願意讓無人機遞送他們的包裹,只要這能使他們在一個小時內收到包裹;而73%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願意付費10美元給這樣快速的無人機送貨服務。

可以說,如果政策允許,技術足夠靠譜,亞馬遜的基於派送站往外派無人機的模式,是大大的有利可圖啊!

當然,目前這個模式還是有很多挑戰的。政策方面最大的挑戰來自於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美國的監管是出了名的嚴格。FAA規定,無人機不可以飛出操作員的視線外!也就是,目前亞馬遜還不能將無人機直接從倉庫中放出去,而是要像UPS的實驗中的模式那樣,從開到遞送地點的卡車上起飛無人機。

但是政策是會變的,隨著技術的成熟,總會有放開的一天。

不過,對於缺乏規模的小型電商或者私人用戶來說,使用無人機送貨的成本和風險還是太高。畢竟,要準確的完成送貨,並不只放飛無人機這麽簡單,還需要實時的數據采集,設計飛行線路,以及精準的追蹤和操控等。

舉個例子,UPS的HorseFly在實際送貨中將會用采用自己的在路整合優化導航系統(ORION)規劃路線;這個導航系統,會結合不僅是空域,地形,天氣,風速風向等數據,也會整合無人機上的感應裝置傳輸來的數據,例如來自GPS指南針,光學雷達(LIDAR)和用於降落的紅外攝像機的數據,對飛行路線進行規劃。

5

這種系統非常複雜和昂貴,是普通民用無人機的系統所無法比擬的。此外,運送快遞時,對無人機的可靠性和避開障礙的能力的要求很高,也需要傳感器等昂貴的配件來捕捉和傳遞數據。

因此,為了攤低將無人機用於快遞服務的成本,也許未來會出現專門的無人機快遞服務提供商,來為眾多中小電商、快遞公司甚至個人提供包裹遞送服務。

甚至,另一種可能的商業模式,是亞馬遜這樣的巨頭將自己的無人機服務體系以付費的形式提供給商業用戶用戶,就像亞馬遜現在將雲計算平臺作為服務租用給客戶一樣。

這樣的未來可不是不可能,誰知道這些大佬們會玩多大呢?

2016年底,亞馬遜就申請了一項“飛行倉庫”的專利。基本的概念就是,一個像飛船一樣的“倉庫”將飛行在空中,並從空中發送無人機,給地面的地址送貨。

6

(圖片:來自supplychain247的概念圖)

“飛行倉庫”的飛行高度是大約1400米。可以設想,有了這個可以移動的飛行倉庫,將解決無人機飛行距離不遠的問題。

屆時,亞馬遜可以用無人機遞送的包裹,將遠超4億件;經濟規模大了,成本便還會下降。

中國無人機快遞:農村居民有福了

在美國,預估無人機可遞送包裹的規模時,主要考慮的因素一個是包裹重量,一個是遞送地址離倉庫站點的距離;而在中國,恐怕還要考慮一個因素,那就是將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的包裹先排除。

不同於美國,大多數的家庭都有獨棟的House,還有院子,對於無人機來說,目標好辨認,包裹一次扔到位。在咱們中國,城里的居民大部分都居住在公寓樓里,陽臺還是封閉的,這對現有的無人機技術來說,挑戰還真不是一點點。

此外,中國快遞小哥的熱情高效,以及人力成本之低也是有目共睹的。國內媒體近日就報道了,江蘇省蘇州市的快遞小哥每派送一個包裹,勞務費是1塊人民幣!

7

但中國的電商和快遞業大佬們在無人機用於快遞服務方面的腳步是領先於全球的。因為中國不僅有城市,還有廣大的農村。在美國的電商們還在羞答答做測試的時候,中國的無人機送貨已經在農村地區成功運營了。

電商大佬京東的無人機戰略首先打的就是農村市場。去年6月,京東在江蘇宿遷農村送出了無人機配送試運營的第一單。

而到了雙十一,京東無人機在宿遷、西安、北京等多地就開始正式送貨了。根據國內媒體[4]的現場描述,京東M系列機型的無人機飛到某村上空,在1米高的位置懸停,拋下一件包裹後升空離去。而鄉村配送員打開包裹,將里面的商品送給訂貨的村民。

京東的無人機與亞馬遜所用的只能載重5磅的無人機不同。京東的M系列無人機的載重達到最大30公斤。而飛行距離則為亞馬遜無人機的2倍左右,能達到30公里。

這樣的“體質”,使京東的無人機可以一次運送多個貨品。

京東做過調研,發現在農村地區,快遞配送站到村莊的直線距離往往不超過10公里,但如果快遞員去送,需要翻山越嶺,耗去半天以上時間才能完成一次配送,時間成本很高。而這些貨物通常都是中小型貨物,無人機完全載得動。

與京東不謀而合的,快遞大佬順豐也將無人機速遞服務的服務範圍首選圈定在山區和農村偏遠地方,通過無人機,解決農村和山區存在的、最後一段路的配送難題。

無人機的技術挑戰

當然,現實中的問題還很多。

在UPS的無人機測試里,第二次的試飛,無人機可能收到了攝影師的器械的信號幹擾,起飛失敗,並在試圖回到UPS卡車車頂時,摔了下去。

另外,UPS也透露,無人機的回收是一個挑戰。在UPS的車頂,有一個小型的端口,在那里的機器系統可將飛回的無人機接住,並幫它開始充電。但是,這個步驟的精確性並不容易掌握。

可以說,技術方面的挑戰還很多。如果一個攝像機的信號都可以幹擾到它們,那誰又能保證我們走在路上不被失控的無人機砸到呢?

此外,由於是在室外飛行,環境帶來的挑戰也是巨大的。刮大風、下大雨時,無人機還能出去送包裹嗎? 即使風和日麗,萬里無風,空中的原住民,例如鳥類,蝙蝠呢對於無人機也是路途中的威脅。

8

這些技術難題,對於講求時效性的無人機送快遞業務,是尤為重要的挑戰,還有待行業大佬和各個創新企業,在無人機障礙感知和規避、自動導航、自助航跡規劃、多機協同等技術方面的研究,來應對和解決。

無人機 派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101

走向實用化:谷歌量子計算的三大商業前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6/161699.shtml

走向實用化:谷歌量子計算的三大商業前景
機器之心 機器之心

走向實用化:谷歌量子計算的三大商業前景

人類正在打造終極量子計算機:一個可以容忍誤差和錯誤,解決一切問題的量子計算機。

本文由機器之心(微信ID: almosthuman2014)授權i黑馬發布。

從量子糾纏到與大分子化學反應,無法使用傳統二進制計算機有效描述的世界特征有很多。解決這一難題的辦法,正如物理學家 Richard Feynman 在 30 年前意識到的,就是使用量子處理器,這種處理器同時混合了傳統狀態,恰如物質所做的那樣。然而,這樣的量子機器投入使用前需要克服很多技術障礙,其中包括誤差控制以及根據編碼信息的量子狀態運行保真度的提升。

人類正在打造終極量子計算機:一個可以容忍誤差和錯誤,解決一切問題的量子計算機。理論上講,這樣一臺由很多量子比特組成的大型處理器為核心的機器要比普通計算機更快,計算能力至少領先 10 年。糾正錯誤需要冗余,量子比特的數量需要大幅度擴展。例如,1 天時間內對 2000 位數進行因式分解是經典計算機難以勝任的,而這也需要 1 億個量子比特進行計算,而且這是在每 100,000 個操作中只有 1 個量子位出錯的前提下。目前,我們還沒有組裝出具有數十個量子位的量子處理器的能力。

關於量子計算的保守觀點使得投資者認為這項技術只能在遠期獲得回報。但我們認為,如果這個小裝置在未來 5 年內出現,短期回報也不無可能,即使它們無法糾正全部錯誤。

理論保證的缺乏並不妨礙成功。結合了量子和經典方法的啟發式混合方法可以支撐強大的未來應用。神經網絡在機器學習方面的最近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上世紀 90 年代,訓練深度神經網絡的計算機還不存在,有著強大理論基礎的 convex 方法(以帶有清晰最小化解決方案的函數為基礎)在這一領域甚是流行。今天,這些方法並不適用於深度學習。神經網路的基礎算法很難改變,但是,多虧了摩爾定律,我們取得了一些令人稱奇的里程碑式的新成果。

相似地,盡管今天沒有證據表明非完美量子機器可以計算的足夠快以解決實際問題,但情況也許在改變。模擬和數字量子硬件的規模、保真度和可控性正在穩步提升。我們預測在幾年內,基於 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技術的可控量子系統執行特定任務的速度就會超過傳統計算機。

今天關於早期量子計算裝置,我們提出了三個可行的商業化應用:量子模擬、量子輔助優化和量子采樣。這些領域內的更快計算速度將在人工智能、金融和醫療方面形成商業化優勢。

量子計算機的發展不僅需要多學科互動,而且需要學界和業界緊密配合。制造足夠可靠、可控、商業化的裝置需要硬件水平的提升。解決現今硬件限制的實際問題需要啟發式量子算法。

af0ba554e4f4e18188a0becba5eb88f7

谷歌的低溫恒溫器在 10mK 溫度下運行量子處理器

三大商業前景

如果一些可行的技術進步成為現實,新興的量子處理器將有可能勝任以下幾類任務,並在未來幾年內具有商業價值:

量子模擬。對化學反應和材料進行建模是量子計算最有可能的一個應用。研究者可以在計算機中研究數百萬的候選而不用再花費數年,投入數億的美元制造和定性少量材料。不管目標是用於飛機的更強的高分子材料,用於汽車的更有效的觸媒轉換器,用於太陽能電池的更好材料,更好的醫學品還是更透氣的纖維,更快的發現途徑將會帶來巨大價值。

計算材料發現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產業。量子計算將為它帶來根本的轉變:從質量和描述到數量和預測。化學反應率對分子能量極其敏感,且橫跨的範圍已超出經典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如果穩健的算法成為現實,或許無需充分的量子錯誤糾正就可以完成材料模擬的任務。例如,已知的算法(例如量子力學變分計算的方法)有可能不需要量子位錯誤控制。

很多種商業模型可以提供量子模擬器。實驗室可以允許付費訪問。計算機公司可以充當顧問。一些企業也許會交換股權,以換取量子輔助的突破並帶來創新材料的發展。

量子輔助(Quantum-assisted)優化。在物理、社會科學和各行業所有涉及量化計算的學科中,最核心也是最困難的計算任務就是優化。這些優化問題很難用常規計算機解決。因為算法只能緩慢地遍歷所有數學上可能的解決方案,而優良的解決方案可能隱藏在難以克服的計算障礙之後。最常見經典的算法就是使用統計學方法(如熱能分布/thermal energy distributions)來「越」過這些障礙。我們認為這種經典類型的采樣(classical sampling)能通過引入量子現象的偶發性(如量子隧道,穿過障礙傳遞量子信息)達到加強的效果,從而找到也許很少見但十分高質量的解決方案。

e79969d30bde0bf56e4685ef539f772e

這些芯片只有 6x6mm 的尺寸,控制 6 個量子比特

例如:推薦系統和廣告競價策略需要使用最優化的算法為消費者提供最及時有效的信息。基於量子計算和普通計算機的混合方式可以提高此類任務在很多領域中的服務質量。物流公司可以用新的方法每天優化他們的日程安排,計劃和產品分配,醫療診斷也將變得越來越快捷準確。在新架構的幫助下,科技公司如谷歌、微軟、亞馬遜和 Facebook 提供的搜索或產品推薦質量都會得以提高。

量子采樣。從概率分布中抽樣的方法廣泛應用與統計和機器學習領域。理論上,理想的量子電路可以比普通計算機更快地對更大概率分布範圍進行采樣。我們的計算表明,即使是相對小電路的高保真量子門(7 × 7 量子比特,深度 25)也可以對經典架構無法觸及的概率分布進行取樣。

事實上,從淺量子電路中對概率分布進行采樣或許是「量子霸權」的一大例證——這一術語是由理論物理學家 John Preskill 創造的,用以描述量子處理器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明確的數學任務的能力。此類任務即使是經典架構的超級計算機(如我國的神威·太湖之光)也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我們相信在未來的幾年里,證明量子霸權的實驗就會出現。

量子采樣的潛在應用是機器學習中的推理和模式識別。為了促進學界和業界的發展,谷歌計劃開放雲計算接口,向開發者們提供接觸量子計算的機會。

技術障礙

量子計算目前距離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一些技術挑戰必須得以解決。量子計算機硬件需要擴大規模以與目前的計算機硬件競爭,而目前架構的計算機已經在摩爾定律之下發展了數十年。量子比特需要量子相幹性以形成量子糾纏,這相當於經典計算機需要有增益的晶體管。如何實現大規模和相幹性是量子計算機系統面臨的最大挑戰。這些問題即使在理論上也是難以解決的,因為量子信息無法被複制,而量子計算機中的子系統相互糾纏,這導致所有設計都要以全局的角度來思考。

我們認為超導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機最有前景的形式。基於標準集成電路和超導技術,這種架構相對而言容易被構建和掌控。這種架構已經存在多種不同的模擬量子處理器了,它們可以滿足不同的任務需求。此前,10 量子比特的高保真系統已經研制成功,這也證明了超導方式的可行性。

同時,一些新的技術正在幫助超導量子計算解決擴展性的問題,如超導撞擊禁錮(superconducting bump bonds),這是一種包含信息處理單元和和控制電路的雙層架構。目前,1000 量子比特的「量子退火」原型機已經進入商用,這些機器是模擬量子處理器,可為找到某些任務的最優解決方案提供便利。

目前還不完美的量子計算機還需要獲得更多改進。淺量子電路需要更高的柵極保真度和更多穩定性以限制去相幹。量子退火機器則需要在連接性,控制精度和相幹時間方面得到改進。此外,我們最終需要的仍是一個能夠替代量子退火的方案。

89d1a9c885f0c94f26279748d6f3bf90

谷歌使用射頻和微波電子設備制造可擴展的控制硬件

商業機遇

一個新技術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加入市場提升業務:即增加利潤、降低引入新技術或降低基礎生產設備的投資。在數字化時代,引入一種新技術可以造成指數級的影響:即使只會提升產品 1% 的質量,同樣能幫助公司在用戶量或利潤上帶來壓倒性的增長。這就是「超新星效應」,它在市場的競爭、透明度和效率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如果早期量子計算設備只要能給現行的計算速度或功率提升一點點,早期采用量子計算的公司將會獲得很大的利潤。其競爭對手也會面臨著很高的進入壁壘才能提供相同質量的服務或產品,這也因為只有少數專家才能編寫量子算法,企業也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設計新算法。對這種壟斷(disruptions)最為開放的市場是多信息(information-rich)和數字化的市場,並且還涉及到依賴於許多變量的商業挑戰。這種開放性市場就有如金融服務、健康醫療、物流和數據分析。

公司需要審視自己的需求和供給才能制定商業案例。需求分析可以用以下方法來評估:首先需要確定「最小可行性產品」,因為早期量子創新僅僅只是憑借著核心特征加入市場。然後評估該量子創新是不是解決市場現有的需求(擬合產品和市場)、產品商業化所需要的時間(上架速度)和市場的反響(業務跟蹤)。

例如,破解加密(通常媒體宣稱為數字化量子計算機的「殺手級應用」)就在市場契合度方面得分不高。也許該應用某一天會被免疫量子攻擊的密碼系統所淘汰。並且大多數私營企業對破解加密系統並不感興趣。相比之下,證券投資組合優化和風險管理需要即時的數據反饋,而這些需求都能從量子強化模型(quantum-enhanced models)中受益。更加高效的量子化學(quantum-chemistry)計算將變革制藥的發展、催化轉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s)、太陽能電池和肥料。

量子輔助(Quantum-assisted)優化和推斷技術能增強新型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系統。這些系統不僅能加強對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的管理,還能提升遙感衛星和早期預警系統的的工作效率。這些技術還有助於對在線商品和服務的動態定價、倉庫自動化及自動駕駛汽車。

而在供給側,公司還將通過評估他們團隊和技術的質量來區分定位自己。量子計算的開拓學者與企業家需要一起工作。也許這一點很具挑戰性,因為學術的激勵通常和初創文化或工業界並不一致。

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通常能幫助企業脫穎而出。為了吸引風險投資,優秀的量子產品應該是擁有少量資產的商業模式,其制造成本低廉並能很明顯地幫助客戶創造價值。通過雲端,將經典求解器(solvers)應用到簡單任務,並在需要的時候調用量子處理器,公司就能從使用現有的雲數據中心獲得收益。

下一步

量子計算機領域很快就會出現爆發性的技術突破。但新硬件技術需要的相應算法能否及時出現還有待探討。但隨著量子計算機變得實用化,對其進行專門優化的算法必將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在下一個十年里,學界、業界以及國家實驗室會同心協力開發新的量子計算模擬方式和量子機器學習算法。谷歌計劃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提供基於雲端的量子處理器服務,為缺乏必要資金、專業能力和設備的開發者提供幫助。

原文鏈接:http://www.nature.com/news/commercialize-early-quantum-technologies-1.21583

量子計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80

法巴銀行中國市場再布局 汽車租賃前景廣闊

當前,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傳統商業銀行以利差收入為支柱的盈利模式面臨巨大挑戰,以創造中間收入為特色的資產管理業務迅速崛起。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繼在中國布局汽車金融、保險業務以及頻頻出手內地股權投資後,又開始在汽車租賃領域進行新一輪布局。

3月7日,法國巴黎銀行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法巴安諾和上海汽車巴士租賃的合資公司——安諾久通正式開業,啟動在中國的全服務經營性車輛租賃業務。

目前,國內全服務性汽車租賃業務尚在起步階段,市場發展空間巨大。法巴安諾首席執行官Philippe Busmut對第一財經表示,此次布局中國車輛租賃行業,是因為十分看好汽車租賃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潛力,目前在歐洲,租賃滲透率約25%,但這一數據在中國僅僅只有1%,因此,中國市場的潛力巨大。

“與歐洲成熟的市場相比,汽車租賃行業在中國要面臨很多的特殊性”,安諾久通總經理Tero TAPALA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用戶目前處於更習慣買車和擁有私人車輛的階段,租賃汽車的需求還很少,發掘客戶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法巴安諾是法國巴黎銀行旗下全資子公司,歸屬於法國巴黎銀行核心業務之一——零售業務,在全球28個國家擁有租賃汽車超100萬輛,在全歐洲占據12%左右的市場份額,在汽車租賃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中國是法巴安諾開設分公司的第25個國家。

而安諾久通現有超過4000臺車輛,160名經驗豐富的行業人才,和覆蓋53個城市的強大服務網絡。安諾久通配備了先進的車隊管理系統,將向國內的地方及國際性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全服務車輛租賃方案。同時,安諾久通在中國擁有廣闊的服務網絡,可以為各地客戶提供標準化的綜合性服務。

事實上,銀行布局汽車租賃行業雖然在國內尚且還是個新鮮事,但在歐洲,由於傳統商業銀行以利差收入為支柱的盈利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很多銀行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布局汽車租賃行業以實現銀行業務的多元化。Busmut告訴記者,在歐洲,不僅是巴黎銀行,法國興業銀行(SG)和西班牙第三大銀行(Bankia)都有在汽車領域進行布局,這是銀行實現業務模式多元化的一種有效手段。

Busmut表示,法國巴黎銀行不僅會在資金上支持法巴安諾的運營,同時,銀行和汽車租賃公司之間也會分享客戶信息,汽車租賃公司可以通過銀行渠道來了解客戶的租賃需求,而銀行業可以從汽車租賃公司獲取客戶資源,從而實現雙贏。

此前,法巴銀行旗下個人金融公司與吉利汽車合資成立汽車金融公司,為一手和二手汽車市場提供融資服務,布局中國汽車金融領域。同時,在消費金融方面也與南京銀行以及蘇寧電器保持緊密合作。近年來巴黎銀行也頻繁出手內地金融股權投資,包括連續增持南京銀行並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收購中荷人壽50%的股權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44

拋開互聯網+,網易未央豬模式前景幾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9/162242.shtml

拋開互聯網+,網易未央豬模式前景幾何?
田野觀察AgriReview 田野觀察AgriReview

 拋開互聯網+,網易未央豬模式前景幾何?

丁磊要養豬,那可是8年前的事情。

本文由田野觀察AgriReview(微信ID:ishengtaiwang)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鄭倫。

丁磊要養豬,那可是8年前的事情。2009年2月,丁磊公開宣布,網易將投資數千萬元在浙江建立養殖場,將農業與互聯網相結合。不過,此後養豬的道路並不順暢,一起創業養豬的團隊散夥走人,到2013年才養了400頭豬。丁磊養豬一度成為笑柄。

2016年底,沈澱了7年的網易豬終於養足了底氣,開始高調面世。先是在11月底的一次拍賣中,拍出27.7萬一頭的天價;之後,12月底又聯手外婆家的吳國平,在“宴西湖”餐廳擺下全豬宴。

互聯網+養豬,套路不錯

今年3月21日,在網易的眾籌平臺“三拾”上,又發起了網易豬的眾籌,而且在眾籌模式上進行了金融創新,不單是產品的訂單眾籌,還搞起“投1元得1.1元”的金融產品。截至筆者發稿時,而這次眾籌已經籌集了1344萬元的資金。

網易當初承諾,當眾籌金額達到888萬,便會對養殖場進行直播。

3月28日,網易的養豬場直播如期而至。

微信圖片_20170329145004

(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的網易養豬場鳥瞰)

由於之前網易的養豬場很少對外界開放,關於養豬場的照片和視頻資源更是寥寥無幾。所以這次直播還是吸引了很多人的關註。整個直播分為養殖場的巡覽和丁磊對話吳曉波兩大部分。

微信圖片_20170329145009

(網易養豬場豬舍)

在養殖場的巡覽直播中,更多的是介紹了養殖場的特色豬舍、養豬的飼料、糞便處理等環節。可以說,相比於傳統的工業養豬場,網易的養豬場在環境、安全、營養和生長周期上都有所提升;豬舍的設計有巧妙利用自然環境的地方;糞便排汙處理更安全更環保。

剝掉互聯網外衣,來點實在的對比

如果拋開這些互聯網+的手段,網易味央豬究竟是什麽水平?

首先,味央豬選用的是中國傳統的黑毛豬,黑豬的生長周期為一年左右,通常一年達到生理充分成熟。而我們大部分養殖場的是白豬(杜洛克或大約克),白豬生長周期短,長得快4-5個月長成。生長周期長,自然味道香一點。

通常我國黑毛豬多為散養方式,市面上很多有機散養豬,大部分都是黑毛豬。而網易則是采用工業化籠養的方式來養黑毛豬。

相比有機散養,工業化養豬或許在效率上更高,在成本上更低。但這並非一概而論,筆者將在下文中繼續比較兩者的優劣。

網易味央豬的售價在60元/斤左右。這一價格跟有機散養的黑毛豬在一個價格區間。但是顯然籠養的品質上不如有機散養的。刨去網易品牌的光環和新鮮感,這個價格不具備長久的競爭力。

PSY和料肉比,養豬技術很重要

首先我們從工業養豬的兩個重要指標PSY和料肉比來看。

(Pigs per sow peryear)即母豬每年可提供斷奶仔豬數量,這個網易方面並未透露。

微信圖片_20170329145015

(據說一天40元的小豬飼料)

那我們來看料肉比。在直播中透露了兩個比較重要的信息,一是這里的小豬每天的飼料成本是40元;二是這些豬基本5個月後體重不怎麽增加,到10月出欄,之後的5個月不長肉,但是會在體內形成芳香物質。這就是為什麽耗費長周期養成的豬肉,會更香的原因之一。顯然,按照這個生長周期來算料肉比,那肯定不如5月的豬,更不用說,普通農戶養豬,一天飼料成本僅在5-6元左右。

但是,網易味央豬並非要跟工業養殖比效率、比成本,而是要突出品質和安全。那麽,我們再來跟生態散養的黑豬做一比較。

我們來列舉幾種生態散養方式:

第一種,初級生態散養,也就是種養結合的生態養豬方式。比如把農作物殘余發酵來做豬飼料,在配合其他飼料餵養,然後豬的糞便發酵堆肥作為種植的肥料;又或者養豬-養魚結合,把豬糞尿來養魚,糞尿養了魚,魚又清潔了水。這種生態循環既經濟又環保。跟網易的比起來,糞便處理需要技術,需要資金。而這里,糞便反而成了養殖或種植有用的部分。

第二種,綜合生態散養。這里舉兩個例子,安徽小團山生態農莊是一個綜合生態農企,他們開發出了一套獨辟蹊徑的養豬方法。豬的飼料主要是農場牧草、大薸、葉菜等;豬的糞便一部分排泄到水中,一部分用來堆肥;養豬廢水和生活廢水一並進入一個生態凈化池,凈化池養殖了大薸,大薸可以很好的吸收這些廢物,包括生活廢水中的化學物質;大薸再作為養豬飼料;另一部分糞便用來施肥,這里不用堆肥而是直接給康複利施肥,康複利吸肥能力強,然後在把康複利做成液體肥給其他作物。這是一個巧妙的整體生態循環設計。這種情況下,一天的飼料成本在3元左右。

微信圖片_20170329145021

(小團山生態農場的綜合生態循環)

另一個例子是奧地利的科梅霍夫(Krameterhof)農場,他們除了在養豬上采用生態循環外,還給小豬好幾份工作,這里的小豬常年在外覓食,在地上拱來拱去,幫助農場翻土,這里不用拖拉機耕地。農場如果要在灌木叢中種果樹,也不需要自己去開路和挖坑,只要把想栽樹的地方拋幾個玉米,小豬就會去拱開灌木叢,然後在地上拱個坑。這種做法是樸門農業(Permarculture)中常有的豬拖拉機(Pig Tractor)。

夾層中的未來

這麽兩方面一比,網易的養豬模式就有點尷尬了。與工業化養殖相比,PSY和料肉比沒有優勢;與生態散養相比,成本、品質、價格、甚至環保里面方面也沒有什麽優勢。

分析網易味央豬的做法,有點像是在傳統工業養殖和生態散養之間,做出一個不同的選擇,但是這個夾層中的未來並不明朗。

在解決人類吃肉問題上,有兩個方向卻是日漸明朗。一個是矽谷新寵“人造肉”,一個是智能生態農業。

微信圖片_20170329145031

(跟真牛肉相差無幾的人造牛肉)

就在不久前,矽谷著名食品科技公司ImpossibleFoods宣布量產“人造牛肉”,每月可以出產100萬磅,相當於一個兩千頭牛的農場。這種人造牛肉通過提取植物中的蛋白質、脂肪等物質,達到跟真牛肉類似的營養成分,然後用食品工業進行合成。其人造牛肉產品跟真牛肉在營養、質感和口味上相差無幾,而且隨著技術不斷提高,生產成本會不斷降低。這樣的人造牛肉在PSY和料肉比秒殺工業化養殖場。怪不得比爾蓋茨和李嘉誠都熱衷投資這類人造肉公司。

在上文中提到兩個生態散養的例子,比工業養殖更環保、更經濟,但是由於比較難以工業化,因此在人工成本和規模效益上有劣勢。不過,這種狀況正在慢慢改變,因為一方面隨著仿生學和生態農業技術的進步,生態農場可以更加穩定地設計巧妙的生態循環;另一方面,智能設備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態農業中非單一種植難以機械化的難題。由此,生態農業在各方面的成本也會下降。

在這兩方面技術的不斷進步下,夾層中的網易味央,或許不容樂觀。

網易 丁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09

騰訊入股特斯拉 看好電動車和人工智能前景

騰訊近期正在加大布局電動車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以提升未來的競爭優勢。在這些領域,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是很多企業的“夢中情人”。

根據特斯拉交給美國證券委員會的文件顯示,今年3月騰訊入股特斯拉5%的股份。文件顯示,3月17日,騰訊通過旗下黃河投資以17.78億美元在公開市場收購了特斯拉816.75萬股,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目前特斯拉最大的股東仍是創始人馬斯克,持股超過20%。

昨天消息爆出後,特斯拉股價收盤大漲近3%。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經上漲了26%。本月初,特斯拉開始轉向鞏固資產負債表,公司發售了2.5億美元的普通股和7.5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

騰訊投資特斯拉的時機非常值得玩味。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商正在加速大眾電動車市場的布局,售價3.5萬美元的Model 3今年下半年即將發售,特斯拉創始人CEO馬斯克也正在面臨能夠實現交付目標的信任投票。馬斯克的目標是到今年四季度,每周電動車產量實現5000輛的目標。這意味這特斯拉進入了一個資本密集的汽車行業。特斯拉預計到2018年,債務將達到20億美元,而且公司還在開發新車型。騰訊此時入股無疑是對馬斯克最大的支持。

據了解,騰訊的股份是“被動股權”,這也意味著騰訊並不擁有董事會席位或者會對特斯拉的決策產生影響。因此,從騰訊的持股比例來看,此次投資主要是看好特斯拉的前景。去年特斯拉26億美元並購了太陽能企業SolarCity,並且將“特斯拉汽車”更名為“特斯拉”,表現出公司的多元化戰略,不僅僅是做電動車。

騰訊昨天也對收購特斯拉股份做出回應稱:“特斯拉是電動汽車、無人駕駛、共享車輛、數字化現實世界信息、可持續能源生產和可擴展能量存儲等新技術的全球先驅。結合了願景、野心及執行力,特斯拉CEO馬斯克先生是創業者的典範。”

很顯然,騰訊最為看重的是特斯拉的汽車業務。此前騰訊海外收購的資產中,遊戲占比突出,在收購了《英雄聯盟》的開發者Riot Games之後,去年騰訊又86億美元收購了芬蘭手遊公司Supercell,成為全球最大的遊戲發行商。然而,在政府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途中,BAT三家的角逐更為激烈。騰訊此前已經投資了電動車行業的NextEV和Future Mobility。從過往來看,騰訊和被投資公司除了單純的股權關系外,也會演化出一些商業層面的合作。騰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騰訊與特斯拉眼下並無具體的合作計劃,未來可能視雙方發展情況做適當考慮。”

據特斯拉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的消息,公司目前正在積極研發多款全新車型,Model Y和下一代Roadster以及一款微型電動巴士。Model Y將會取消鷗翼式車門,其將比Model X更小,定位為一款緊湊級電動SUV,價格也更為便宜。

另一方面,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近幾年騰訊已先後在互聯網造車、人工智能等領域進行了布局,其在自動駕駛的感知和決策兩個重要部分或將能和特斯拉形成巨大的合作空間。巧合的是,昨天第一財經消息稱,馬斯克已經成立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新初創公司Neurallink,該公司將致力於開發基於神經網絡“人腦計算機”。

對於特斯拉而言,拉攏中國最大的合作夥伴騰訊也有助於其未來在中國的擴張。中國是特斯拉潛在的最大市場。特斯拉今年3月對外宣布,其2016年在中國的營收突破1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兩倍。特斯拉2015年中國市場營收為3.185億美元。去年特斯拉70億美元的收入中,有超過15%來自中國。美國仍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場,去年為特斯拉貢獻了多達60%的收入。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人工智能近兩年已成為全球投資者關註的熱點,騰訊也十分看重該領域的發展,預計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業內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公司整體技術人員都在不斷積累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經驗,該技術最終能否有效廣泛應用,主要取決於數據及使用場景兩個因素,而騰訊受惠於多元化業務,擁有眾多合作夥伴及平臺式服務,因此在數據及使用場景方面占據優勢。”馬化騰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58

特朗普稅改前景不明 美股漲勢或受抑制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醫保改革議案遭遇重大挫敗之後,華爾街對美國將實施大規模減稅的預期開始降溫,這可能會讓投資者為全球股市下跌做好準備。

路透中文網30日報道,在共和黨領導人上周五被迫撤回美國醫保體系改革議案後,白宮已將註意力轉移到稅收改革上。醫改議案旨在廢除奧巴馬政府在2010年通過的醫保法案。

稅改案或縮水

減稅(包括下調企業稅)是特朗普2016年競選總統時的一項主要承諾。特朗普在11月8日的大選中獲勝,刺激了企業和投資者的胃口,市場也由此開啟了一輪“特朗普行情”。

但共和黨人的內訌導致醫改議案被眾議院領袖撤回,以及醫改料將帶來的支出節省預期幻滅,這些都導致改革努力面臨更多問題。

“現在稅改議案的一些條款似乎不得不縮減甚至刪除,”獨立稅務分析師Robert Willens表示。“很顯然,計劃必須得溫和點。”

其他人則不那麽樂觀。

“2017年完成企業減稅的可能性由大變小,”Weeden & Co首席全球策略師Michael Purves表示。“減稅對潛在獲利是一個巨大貢獻因素。”

高盛分析師團隊認為,他們起初對未來10年降稅約1.75萬億美元的預期面臨“一些下行風險”,不過他們仍認為會達成協議。

特朗普曾表示,他希望將企業稅率從35%降至15-20%之間。

美國股市估值過高

縮水版的稅改目標可能激發基金經理人的擔憂,認為美國股市估值顯得過高。

據湯森路透數據,分析師預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今年獲利料增長11%,比2016年僅1.4%的增幅大大提升。不過許多分析師的預估中尚未將減稅因素納入考慮。

“(醫保改革議案失敗)在我看來,等於為投資國際和新興市場股票提供了更充分的理由。”BMO Private Bank投資長Jack Ablin說。

以預期市盈率來看,美國市場和英國、歐洲及新興市場相比,已來到多年來最貴的水準;相比日本,則為至少六個月來最貴。

以未來12個月預期獲利來看,美股市盈率將近18倍,英股、日股和歐股略高於14倍,新興市場股票則為近12倍。

歐洲股市今年仍有望進一步上漲。周三公布的路透調查顯示,從現在到年底,美股料只有不到3%的漲幅,但泛歐STOXX 600指數及Euro STOXX 50指數漲幅料在5~6%左右。

“現在論證歐洲股市比美國股市更適於投資非常容易,”ThornburgInvestment Management的資產組合經理Matt Burdett稱,該公司管理著490億美元資產。

Sierra Strategic Income基金的聯席投資組合經理Dave Wright表示,美國市場看起來“估值過高”。該基金管理著23億美元資產。

路透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Lipper)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的這一周,設在美國的歐洲股票基金總共吸引了6.36億美元資金,流入規模為2015年12月以來最高。這也折射出美國投資人對海外資產興趣越來越高。

截至最近一周,這些基金流入資金的四周移動均值達3.28億美元,為2016年1月以來最高。理柏數據還顯示,同期設在美國的股票基金凈流出資金超過10億美元。

不過,投資人不大可能僅僅因為特朗普稅改法案的結局而徹底退出美國股市。

Albion Financial Group投資長Jason Ware表示,“如果你看大局的話,他們能否把公司稅率降低20%或25%不太重要。”

全球主要經濟體企業獲利預估顯示美國最低

標普500指數較泛歐STOXX 600指數絕對估值溢價目前處於自2009年本輪牛市開始以來最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