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供求放緩 中國PMI回落分析:遏房產去槓桿 經濟恐受壓

1 : GS(14)@2017-05-01 11:40:55

【本報訊】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五年高位回落,報51.2,較3月份降0.6,官方解釋為供需雙雙放緩。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則為54,按月回落1.1。分析認為,在嚴管房地產行業、槓桿太高受關注等因素下,4月份數據或預示全年增長先高後低,難敵放緩。記者:黃翹恩



反映中國商務活動的PMI最近兩年屢在榮枯分界線上下徘徊,繼三月份創下51.8的五年新高之後,四月份後勁不繼,回落至51.2,仍高於50,意即生產力仍在擴張。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釋,PMI按月下跌是由於市場供需增速雙雙放緩,而高耗能行業生產力跌破50,僅為49.3,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PMI為45.1,按月大幅跌6.9,重回榮枯分界線以下,亦創今年最低點。



出廠價9個月新低

另外,進出口擴張同樣輕微回落、以及受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及部份行業供求等影響,4月份PMI明顯回落,例如主要原材料買入及出廠價格指數均單月下跌數個百分點,創9個月新低,後者更跌至50以下,意味開始收縮。彭博經濟師Tom Orlik認為,內地四月份PMI轉勢,意味首季的強勁經濟增長或已成強弩之末,加上房地產面對政府嚴管、首季銷售疲弱,加上國內槓桿過高惹監管關注,預期全年經濟增長難敵放緩之勢。儘管四月份生產數據轉弱,裝備、高技術、消費品製造業PMI高於平均,帶動升勢,而小型企業PMI企穩50,為近兩年來高位,顯示外貿有改善,大中型企業更分別報52及50.2,顯示全國企業均處於擴張水平。


非製造業指數下跌

非製造業方面,4月份指數報54,比3月份跌1.1,但按年微升0.5,統計局指主由是服務業擴張速度放緩,其中道路運輸、房地產、居民服務及修理業跌至50以下,業務重回收縮水平。金融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6,比3月份大跌7.1。內媒報道,人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指,內地債務槓桿率惹關注,主要國企及產能過剩行業高槓桿、增長快,金融機構槓桿上升及潛在風險,反而未受應有重視。他認為在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同時,應淡化經濟增長目標,以免令短期宏觀經濟政策受過度刺激,「百害而無一利」,去槓桿要循序漸進。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則認為,近期金融機構致力去槓桿,令短期經濟受壓,但隨着供求復蘇、新政治周期開始,經濟增長料短期呈W形、中期呈L形,而企業資產負債表持續修復,將為中期經濟增長帶來動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01/20007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118

美製造業PMI遜預期 美股早段窄幅上落

1 : GS(14)@2017-06-24 11:41:21

【明報專訊】美國上月經濟活動出乎市場意料放慢,6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跌至52.1,是9個月新低。綜合PMI初值為53,為3個月低位。IHS Markit指出,雖然次季增長仍可能高於首季,但PMI相對疲軟的數據顯示,次季的反彈程度仍有風險。不過美國5月新屋銷售增長2.9%,達61萬戶,勝於預期。

由於新屋供應可能維持緊張,按揭貸款利率維持較低,就業市場穩健,持續推動新屋需求。美股早段窄幅上落。

製造業指數勁 歐元升穿1.12

歐元區的經濟活動上月亦稍為回落。IHS Markit的歐元區綜合採購經理指數初值從6年高位下滑,由5月的56.8跌至本月的55.7,是5個月低位。歐元區服務業活動下滑推低了綜合PMI數字,但製造業仍然是亮點。本月工廠活動從5月的56.8升至本月的57.3,創74個月新高。歐元兌美元升0.5%,升穿1.12。

歐盟領袖昨形容歐盟峰會有進展。德國總理默克爾稱,峰會釋出樂觀的信息,預期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合作有正面作用。昨公布的法國首季GDP增長率上修至0.5%,是一個月內第二次上修,反映法國經濟增長加快。IHS Markit表示,歐元區整季PMI表現仍是6年最佳。

歐元區今年GDP增長料加快

IHS Markit高級經濟師Chris Williamson表示,隨着歐元區GDP上季增長0.6%,按6月的PMI數據推算,次季GDP增長率可能加快至0.7%,增長的層面廣泛。

Capital Economic分析師Jessica Hinds預計,歐元區今年GDP增長將加快至2%,可望是2015年最快,但預料歐洲央行在2019年前也不會收緊貨幣政策。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86&issue=201706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664

內地6月官方PMI略勝預期

1 : GS(14)@2017-07-01 10:41:54

【明報專訊】中國6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7,較市場預期51.0為高,為年內第二高點,環比上升0.5。國家統計局指出,數據反映中國供需增速加快,市場環境逐步改善。

反映供需增速加快 市場環境改善

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4.4和53.1,按月上升1.0和0.8,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上升7.2和5.3。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2.0和51.2,為年內高點。其中醫藥制造業、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PMI均位於54.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行業發展動力較強。

調查亦顯示,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行業PMI連續位於臨界點以下,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傳統行業經營仍困難

此外,反映資金緊張企業的比重連續4個月超過四成,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仍需進一步增強。6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4.9,較上月高0.4,連續兩個月上升,非制造業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擴張態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41&issue=201707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29

中國製造業PMI指數創3個月新高

1 : GS(14)@2017-07-01 10:49:16

【本報訊】據國家統計局公佈,中國6月製造業PMI指數創3個月新高,按月升0.5個百分點至51.7;非製造業PMI指數亦連升兩月,6月份升至54.9點,按月增加0.4個百分點。有分析認為,6月PMI指數回升,反映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估計今年次季GDP有望達6.8%。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6月製造業PMI指數按月升0.5個百分點,至51.7,高於市場預計的51。其中,生產指數升1個百分點至54.4,新訂單指數升0.8個百分點至53.1,原材料庫存指數報48.6,從業人員指數回落至49。另國內外需求回暖,進出口繼續回穩向好,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2%和51.2%,分別高於5月1.3和1.2個百分點。此外,6月官方非製造業PMI指數亦按月升0.4個百分點,至54.9點,連續兩個月錄得升幅。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陳中濤表示,PMI已連續9個月保持在51以上水平,6月份PMI主要分項指數也多見回升,顯示國內經濟穩定增長,預計次季GDP有望可達6.8%。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1/20075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72

內地PMI報捷 鋼鐵汽車股漲

1 : GS(14)@2017-07-05 03:37:02

【本報訊】資金炒復蘇,鋼鐵及汽車股跑出。內地上月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擴張水平的50.4,較預期錄收縮49.8為高,汽車及資源類股份借勢狂炒,吉利(175)再破頂,狂飆逾4%,為表現最佳籃籌,馬鋼(323)亦飆逾6%。但分析指部份相關板塊超買嚴重,提防股價波動性大。


吉利破頂 正通升8%

除吉利創新高外,正通(1728)昨亦升近7.7%,長汽(2333)彈高2.4%,比亞迪(1211)升2%;鋼鐵股除馬鋼外,重慶鋼鐵(1053)、洛鉬(3993)及中鋁(2600)等升幅亦介乎4%至6%。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認為,鋼鐵及汽車板塊上半年早已受到追捧,昨表現強勢未必與PMI數據優於預期有關,惟投資者短線仍可留意鞍鋼及廣汽(2238)「有無機會追落後」。但他補充,部份股票如吉利、馬鋼等超買情況嚴重,未來股價相對波動,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雖然部份板塊表現不俗,惟恒指昨牛皮,昨低開逾百點後,一度倒升57點,收市升19點,收報25784點;H指跑贏升0.5%,報10412點,主板成交額751億元,沽空佔約9%,連續七個交易日沽空不足一成。沈慶洪表示,港股現時「炒股唔炒市」,焦點仍然落在個別股票身上,若無特別消息催化,恒指短期將維持在25500點至26000點水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4/200782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838

外需放緩 內地7月PMI回落

1 : GS(14)@2017-08-02 04:46:03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7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4,略遜預期 的51.5,亦較6月的51.7回落。分項指數顯示,生產和新訂單指數分別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及0.3個百分點,主要在於新出口訂單顯著減少1.1個百分點,反映外需出現放緩,但內需仍然穩定。

另一方面,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大幅增加7.5個百分點,與近期國際油價上漲有關。

高溫暴雨影響生產

官方表示,由於近期部分地區高溫、部分地區則受暴雨洪澇災害,加上一些企業例行設備檢修,令生產有所放緩。九州證券宏觀首席鄧海清表示,近期日歐經濟高位見回落,對外需有一定影響,上半年中國經濟勝預期,也使市場對7月形勢出現過度樂觀。

大企業擴張 中小企收縮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9%,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中型企業PMI為49.6%,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跌落至50以下的衰退區域;小型企業PMI為48.9%,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繼續處於衰退區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12&issue=201708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48

港8月PMI再跌破50 半年最差

1 : GS(14)@2017-09-10 15:41:50

【明報專訊】雖然香港今年上半年錄得GDP增長4%的高位,但據Markit昨日公布的日經香港8月份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本港營商環境轉差,該月PMI跌至49.7%,為半年新低,而且是自3月以來,再度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水平。

需求疲弱 產出新訂單就業回落

Markit指,8月PMI下跌,主要受到產出、新訂單與就業同時回落所拖累。8月份的產出活動受需求疲弱的負面影響而逆轉,惟整體跌幅輕微。因產出減少,企業對增添人手的意欲不大,甚至將自行離職的崗位懸空,導致就業水平錄得4個月以來首度下跌。

另外,整體新業務出現大幅回落,是5月份以來首次見收縮,本地需求減弱是下跌的主要因素,同時也受內地銷情放緩所拖累。另外,投入成本通脹月內有所加快,原材料價格飈升和薪資上漲是推動成本向上的原因。此外,企業將部分成本轉嫁予銷售價格,不過幅度溫和。

IHS Markit經濟師Bernard Aw表示,當中國市場對香港產品和服務出現增長放緩,香港私營經濟的增長動力便於8月份有所減退。另一方面,日經香港PMI指數自今年第二季以來一直向好,卻在臨近第三季時轉差,令人關注未來數月的經濟增長;若以前瞻數據來作壞打算,那麼企業對未來一年繼續悲觀的局面便會浮現。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26&issue=201709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52

港9月PMI升至51.2 重回擴張區

1 : GS(14)@2017-10-08 21:51:59

【明報專訊】香港營商景氣好轉,日經Markit公布,9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受企業產出及新訂單量恢復增長帶動,由49.7的半年低位回升至51.2,踏入50以上的擴張區間。調查數據顯示,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年度增長率接近4%,明顯較去年同期佳。根據調查數據,企業已連續10個月增加採購,最新增長率達6年半最高,企業預期銷情上升,因此為累積庫存作好準備。

企業連續10月增加採購

然而,數據顯示內地訂單5個月以來首次下跌,相信受人民幣貶值及政策限制影響,以致內地需求被壓抑。另外,9月就業指數連續2個月下跌,跌幅是3月以來最大,但程度仍屬輕微。企業經營成本連續15個月上升,投入價格是3年半來最高,受訪企業表示,原材料價格上升、匯率轉強和薪金上升等因素均推高投入價格。

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 Aw稱,第三季尾香港私營經濟嶄現復蘇,惟企業未看好前景。信心低迷相信與網上業務競爭激烈、匯率偏強、本地政治氣候等有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24&issue=201710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691

港PMI錄51.2 營商環境回暖

1 : GS(14)@2017-10-08 23:40:43

【本報訊】本港私人營商環境回復擴張趨勢,9月日經香港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1.2,好過8月份49.7,主要受惠於本港出產和新定單量同時回升。


經營成本連升15個月

日經/Markit昨日公佈,香港9月PMI錄得51.2,超越50的盛衰分界線,反映整體市場持續擴張。
IHS Markit首席經濟師Bernard Aw表示,本港勞動市場仍面臨挑戰,但今年第三季私人營商環境回暖,去季本港生產總值(GDP)按年增幅近4%,最新PMI指數反映本港出產及定單量恢復擴張。
Bernard Aw又指出,擔心港元持續轉強,將會影響本港對內地出口市場,使生意成本增加,而本港商界對業務前景仍然感到悲觀。不過,有本地業界受訪者指整體市場對香港產品與服務需求增加,來自內地定單量卻出現縮減。事實上,本港經營成本連升15個月,投入品通脹率達3年半以來最高,主因鋼材價格與紙價上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7/201753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82

中國9月PMI錄52.4勝預期 創5年新高

1 : GS(14)@2017-10-09 03:20:18

【本報訊】國家統計局公佈中國9月官方製造業PMI指數,由上月的51.7升至9月的52.4,好過市場預期的51.6,是自2012年5月以來新高。統計局表示,9月供應及需求繼續向好,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4.7%和54.8%,分別比上月增長0.6和1.7個百分點,均為近年來最高,且新訂單指數年內首次超過生產指數,供需關係更趨於平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1/201696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