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據國際在線消息,匈牙利總理歐爾班10日向該國國會提交憲法修正案,內容包括禁止向匈牙利集體安置移民等。
本月2日,匈牙利就是否同意歐盟強制性分攤難民問題舉行全民公決後,歐爾班就表示,匈牙利將對憲法進行修改。9日,歐爾班在接受匈牙利電臺采訪時表示,他希望在修憲問題上得到所有的國會議員的支持。
歐爾班強調,憲法修正案中的條款將包括:只有個人申請依據國會制定的法律程序作出裁決後的人,才能夠獲得匈牙利的居留權。修正案中還寫明,憲法賦予匈牙利族人對本國領土和人口以及國家制度的統轄權,任何外部法律規定都不能對此進行更改。歐爾班說,他認為,修正案將有利於匈牙利憲法,而且明確地表達了人民的意願。
預計,匈牙利國會將於本月17日對內閣提交的由執政兩黨支持的修改憲法草案進行討論,11月8日投票表決。在獲得國會支持的情況下,相關修憲條款將於11月中旬生效。
由於匈牙利有關難民的全民公決投票率沒能達到法定有效的50%,因而公投被認為無效。但是,在有效的選票中,對歐盟強制性分攤難民說“不”的選票超過了98%。
9月,匈牙利派遣2100名警察在邊境巡邏,阻止難民入境。(圖:《每日郵報》)
自去年移民危機爆發後,歐盟出臺了移民安置計劃,涉及16萬人。匈牙利被要求接受1294人。但匈牙利不滿該移民配額制度,還曾於去年12月到歐洲法院提起訴訟。
此前,據法國《費加羅報》5月4日報道,歐盟委員會表示,根據都柏林公約,應建立“共同分擔”機制,任何不願意接受歐盟內庇護申請者自動分配的國家,都應繳納最高達25萬歐元每人的罰款。這筆款項將悉數發放給代替該國家接收這些難民的成員國。
而匈牙利稱這一舉措為“勒索”。當天,匈牙利外交部長西亞爾托(PeterSzijjarto)將這一舉措稱為“勒索”,認為該建議無法接受。他表示,配額計劃本身就是一條死胡同,希望歐盟委員會不要陷入僵局。
據新華社快訊,第71屆聯合國大會13日以鼓掌方式通過決議,正式任命葡萄牙前總理、聯合國前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為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
言辭犀利雷厲風行 精通四種語言
據悉,古特雷斯,1949年4月30日生於里斯本,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大學主修物理和電氣工程。1971年,他以接近滿分的優異成績從葡萄牙最大的工科高校里斯本高等技術學院畢業,成為一名助理教授。
1974年4月,統治葡萄牙40余年的薩拉查獨裁政權被推翻,葡萄牙開始民主化進程。古特雷斯也正式步入政壇,積極參與組建葡萄牙社會黨,成為該黨創始人之一。
1992年,古特雷斯成為葡萄牙社會黨書記。1995年,他帶領社會黨贏得大選,就任葡萄牙總理。2001年12月,社會黨在葡萄牙全國市政選舉中失利,他先後宣布辭去總理和社會黨總書記之職。2002年4月起不再擔任葡萄牙總理。
在競選聯合國秘書長期間,古特雷斯言語犀利,直指聯合國目前一些弊端:“我們應該清楚,我們召集太多的人開了太多的會,討論了太多的問題,決定卻很少,聯合國秘書長最重要的工作是取得成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古特雷斯擁有出眾的語言能力,除葡萄牙語外,還精通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他掌握了一半。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13日報道,土耳其總理比納利•耶伊爾德勒姆發出的信號表明,土耳其現任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將推進修改憲法和加強其本人權力的計劃。
耶伊爾德勒姆表示,一個強大的總統制對於穩定至關重要。
“土耳其必須給予事實上的現狀一個法律地位,”耶伊爾德勒姆12日表示,“我們將立即朝著這個方向采取行動,然後讓議會或者人民來決定。”
耶伊爾德勒姆的言論為公投鋪平了道路,這樣的公投可能擴大數百萬埃爾多安的支持者和他的反對者之間的裂痕。
在土耳其7月份的一次未遂政變導致270人死亡後,土耳其的西方盟友和外國投資者表示,他們日益因一個重要北約成員國和新興經濟體的制衡制度受到侵蝕而恐慌。
土耳其現任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自2003年以來一直主宰土耳其政治舞臺的埃爾多安長期且明確地表示,他希望將該國從議會制轉為總統制。埃爾多安共同創立的土耳其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AKP)青睞美國式的由總統掛帥的行政當局,這樣的體制將為強勢決策打開大門,避免回到過去幾十年動蕩的聯合執政的政治。
此前引入總統制的嘗試因為反對黨和公眾的敵意而受阻。該計劃是2015年6月正義與發展黨競選綱領的核心,曾被認為是該黨意外地未能贏得絕對多數席位的原因,那是自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正義與發展黨在5個月後的提前選舉中重新取得多數席位,但並未贏得修憲所需要的三分之二的議會席位。
然而,如果再多14個席位,該黨掌握的席位就將超過舉行公投所需要的330個席位。
歷經波折的中泰高鐵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前開工。泰國民主黨主席、前總理阿披實表示,中泰雙方都在加緊推進這個項目盡早開工落實。
“2016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10月13日至15日在重慶舉行,出席此次對話會的阿披實13日在媒體聯合采訪中回答《第一財經》提問時作出上述表示。
中泰高鐵項目可謂一波三折。2013年,中泰兩國總理發布《中泰關系發展願景規劃》,提出“高鐵換大米”的計劃。後來經歷了泰國政局動蕩,2014年中泰雙方又簽署《中泰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然而,在開工時間上卻一推再推。今年3月,泰國又突然宣布,出於對貸款利率等因素的考慮,決定自籌資金投資中泰鐵路項目建設工程,不再向中方貸款,同時決定僅建設曼谷—呵叻段一段,全長250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
中泰高鐵項目的延遲及變故引起阿披實的關註。據媒體報道,阿披實就此在寫給泰國總理巴育的一封信中說,政府把鐵路線縮短三分之二以上,且不修建北段的出境鐵路線,將使這條鐵路的經濟價值大幅縮水。
阿披實回答第一財經提問時說,“中泰高鐵是在我執政的時候啟動的,之所以今年早些時候我表達過疑慮,其實是擔心中泰高鐵為什麽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盡早推動,我認為開展中泰高鐵合作對中泰兩國人民都是一件好事,對東盟和本地區國家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今年9月下旬,中泰鐵路合作聯合委員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雙方明確了年底開工的目標,就項目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進行了梳理,並按此商定了任務分工和工作計劃。會後雙方簽署了會議紀要,並約定於10月下旬在泰國舉行中泰鐵路合作聯合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
阿披實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據我說知,中泰雙方都在加緊推進這個項目盡早開工落實,我也抱有這樣的期待,希望盡快的開工實施,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即使不在政府工作,我也會敦促我們政府盡快來推動這個項目早日實施。我也希望這個項目的實施能夠進一步拓展我們兩國各領域的合作。”
中國政府網是中央政府面向社會的窗口和政府與公眾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其頭條新聞往往因具有風向標意義而備受關註。
10月31日,中國政府網頭條以一篇名為《李克強:給企業減稅降費同樣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的評論文章為主,並配《李克強:同心協力打贏全面實施營改增改革攻堅戰 發揮結構性減稅促發展調結構的關鍵作用》、《5月起!總理力推減稅5000億的政策要落地》、《總理力督,國務院開出減稅降費清單》三篇以往文章,再次釋放國務院重視減稅降費的最強信號。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其實上述李克強減稅降費言論並非最新表態。
比如,上述中國政府網頭條文章引用的文章提到李克強總理的話語,“我再強調一次,不是只有增加赤字、搞大工程才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我們給企業減稅降費,同樣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是來源於今年2月25日李克強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發言,那次春節後首次國務院會議上出臺了減稅降費新舉措。
此次中國政府網引用署名“仲海評”的評論文章,再次將李克強總理減稅降費言論放在頭條位置。這一安排,可能既同當前面臨的經濟形勢相關,似乎也釋放出督促落實減費降稅的強烈意願。
最新出臺的財政部9月份財政收支數據顯示,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8243億元,同比下降0.7%,該數據是自2015年2月以來的首次下降。
稅收收入下降與今年5月份推開的全面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直接相關。今年前8個月營改增累計減稅2493億元,預計今年全年將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
在積極財政政策下,一般人認為擴大政府支出,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才是政策要義。但在當前減稅降費的政策下,減稅方向的財政政策,看似在短期內無法達到提升GDP的效果,甚至還會影響一段時期的財政收入增長。
從三季度經濟數據保持穩中有進就能看出,減稅其意義不僅在於為企業減負,而是通過減稅,構建起一個企業負擔合理、不影響中國經濟競爭力並有利於創新和民生的稅制結構。
特別對於盤活實體經濟而言,稅負問題是影響企業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企業人士表示,盡管享受到了國家減稅降費優惠政策,但面對當前企業效益下滑的局面,企業稅費負擔仍很沈重。
另外,近日民眾“對高收入者加收個稅”的謠言的反映強烈,也體現了當前個人對稅費的敏感。
在上述背景下,中國政府網重提李克強減稅言論意義重大,可能也是對上述情況予以回應。
評論員仲海平在上述頭條文章中稱,美國經濟學家阿瑟·拉弗提出,當稅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時,提高稅率能增加稅收收入,但超過這一限度時,再提高稅率反而導致稅收收入減少。因為較高的稅率將抑制經濟增長,使稅基減小,稅收收入下降;反之,減稅可以刺激經濟增長,擴大稅基,稅收收入增加。從這個角度來說,減稅確實是最積極的財政政策。
仲海平認為,為企業減稅減輕企業的負擔,就是在減輕中國經濟前行的包袱。在這種環境下,減稅不僅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從人們對於“加稅”謠言的意見反彈中,我們也能看出減稅更是民心之所向。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述,為企業減免稅負可能會暫時減少財政收入,但卻可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是“放水養魚”,長久來看是在涵養稅源。
仲海平提出,未來財政政策的著力點,應放在逐步減輕經濟增長對擴大政府投資規模的依賴。這方面可供選擇的措施很多,如有序推進銀行的消費信貸;適當增加財政對刺激居民消費需求的支出比重,特別是增加對低收入者的財政轉移性支出數量等等。
“以減稅而非以擴大政府支出為重心,才是未來經濟發展最大的信心和底氣所在。”仲海平稱。
2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府青瓦臺今日就韓總統樸槿惠提名國民大學教授金秉準為新任國務總理表示,這意味著樸槿惠總統將退居二線 ,由金秉準擔任“內治”總統。
青瓦臺相關人士指出,樸槿惠將為填補國政空缺放下一切,接受相關要求。分析認為,此舉意在為應對總統親信幹政事件引進分權型總統制,由候任總理金秉準打理國內事務,樸槿惠則負責對外事務。
據報道,青瓦臺一位參謀表示,樸槿惠將通過多種方式宣布將總統權限移交給新總理。預計現政府的政策會發生很大變化。金秉準一直對改用國定韓國史教科書持有反對意見,因此現政府推進的各項重大政策或被延遲、停止。
青瓦臺相關人士還表示日後內閣改組將由金秉準主導。此外,青瓦臺就在野黨反對召開金秉準人事聽證會表示,希望在野黨為收拾局勢給予配合和支持。
今日早些時候,據韓聯社消息,為穩定當前因崔順實事件動蕩不安的韓國政局,韓國總統樸槿惠繼10月30日改組秘書室後,今日提名盧武鉉政府時期總統府政策室室長、國民大學教授金秉準為候任國務總理。金融委員長任鐘龍被提名為候任經濟副總理。
韓國務總理提名人金秉準(圖:韓聯社)
此外,報道還稱,對於樸槿惠是否會同意就“親信幹政門”接受檢方調查,青瓦臺有關人士說,現階段無話可說,如有必要會在深思熟慮後做出決定。這暗示根據檢方調查的進展,不排除樸槿惠同意接受檢方調查的可能性。
韓國青瓦臺2日發布消息稱,韓國總統樸槿惠新任命韓國國民大學教授金秉準擔任國務總理職務,任命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嚴鐘勇為財長兼副總理,任命前女性家族部副部長樸承柱為國民安全處處長。
對於此任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韓國青瓦臺官員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本次任命,可以認為是樸槿惠總統為了克服現有的政治亂局,而提出的一個對策。”
這位官員表示:“新上任的金秉準國務總理,將成為實際上的‘責任總理’,相比於韓國國務總理原本具有較小的權限,本屆總理將掌管除外交安保之外的國家大部分事務,並將保障法律規定的總理的所有權限。”
韓國總理手無實權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韓國的國務總理是韓國內閣的最高首長,由韓國總統直接任命,並經韓國國會表決同意後方可上任。韓國憲法規定,韓國國務總理擁有:輔佐總統、統管各行政部門、建議撤銷國務委員、向國務會議提出議案、提名行政各部部長人選、頒布總理令等七大權限;並有權參與制訂重要的國家政策。
但事實上,韓國的國務總理經常被冠以“禮儀總理”、“影子總理”、“代讀總理”等稱號;韓國總理沒有人事權和預算權等實權,但需承擔較大政治責任。韓國歷任總理大多數是政治基礎背景相對單純的人士,學者占了很大一部分,大部分權力都被集中到總統的手中,因此韓國也被部分政治研究人士稱為‘總統制’國家。
一項統計顯示,自上世紀80年代,韓國政治制度在經歷軍事獨裁的終結以來,韓國總理的平均任期不到兩年。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盧武鉉與李明博都分別更換過3次總理,而樸槿惠總統至本次更換前,也已經更換過三任總統。
但是,韓國的國務總理雖然面臨過尷尬的地位,但也有國務總理曾經受到過關註。
例如,在金大中總統時期擔任總理的金鐘泌,因多次發聲不同於總統的意見,並利用憲法的權利將其貫徹到底,曾被韓國的政治界人士稱為“具有實權的總理”;而盧武鉉總統時期擔任過總理的高建,因為在“盧武鉉彈劾案”而代理履行總統職權的期間,顯示出了較高的政治水平,並盡力“力挽狂瀾”,使韓國國內政治的混亂最小化,而一度成為下一屆總統的熱門人選。
樸槿惠已四面楚歌
金秉準作為總理,仍然受到關註,主要是基於在現有‘閨蜜幹政’的混亂情況下,其背負著整理國家政治混亂的責任。
據韓國媒體本月2日發布的民意調查顯示,樸槿惠總統的民意支持率繼續發生了下跌,截至2日早上,已經跌落至9.2%,而這是繼樸槿惠總統上臺以後,樸槿惠支持率首次跌破10%;僅次於因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的處理不當,而使韓國經濟陷入泥潭的金泳三曾在同期獲得的6%的支持率。
與此同時,該調查顯示,80.9%的民眾認為,現階段青瓦臺提出的人員大換血將無益於解決“閨蜜幹政”所帶來的政治影響;在樸槿惠的出生地、政治根基的大邱地區,樸槿惠的支持率甚至低於全韓平均,僅為8.8%;而另外一份民意調查甚至顯示:樸槿惠在20~30歲青年的支持率僅為2.2%。
而另一方面,韓國民眾們的怒火也在通過遊行、時局宣言等方式被爆發出來。繼上周六,韓國首爾市區聚集了兩萬民眾,要求樸槿惠下臺的遊行以後;韓國文化界、宗教界、學生等多個群體紛紛發表時局宣言,認為“只有樸槿惠的下臺、崔順實的嚴懲,才能夠使民眾們恢複對於國家的信心”。
除此之外,韓國的朝野兩黨也紛紛要求青瓦臺做出更多的行動,以減少對於國內政治的影響。而接受采訪的青瓦臺人士,對於樸槿惠民意支持率跌到個位數的情況,甚至以“無可奈何”四個字來形容,並以個人意見為前提,表示“樸槿惠的支持率跌破兩位數,在內部也一直認為肯定會發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與此同時,上述青瓦臺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階段,樸槿惠總統正在盡量減少對外活動,與參謀、執政黨人士和在野人士多次接觸,每見一個人就強調‘想聽最真實的民意’,相信在新任總理和參謀正式上臺以後,將以新任命的總理為中心,會著手解決現有的亂局;我們也知道有輿論要求樸槿惠需要親自露面作出解釋,對此樸槿惠總統也在不斷地進行考慮,相信近期會有一個說法。”
新任總理背景受關註
金秉準新任總理人選被外界關註,還有一個原因是基於他的背景:其曾在與樸槿惠理念相左的前任總統盧武鉉政府中,擔任青瓦臺政策室長和副總理職務。
據韓國媒體的報道,金秉準因與盧武鉉認識近10年,因此曾在總統競選期間,鼎力相助盧武鉉總統。
後來盧武鉉擔任總統後,在當時的總統職務交接委員會中,金秉準曾擔任政務交接小組的幹事;當時因顯露出與盧武鉉的配合程度高、以及政治能力強等特點,被韓國媒體稱為“盧武鉉政府的大腦”。
在日後的幾年里,金秉準與盧武鉉的執政理念之一“地方分權”相匹配,先後擔任韓國政府直屬的“政府革新地方分權委員會”的首任委員長、掌管韓國大局政策,位高權重的青瓦臺政策室長、副總理等職務。
後來,盧武鉉總統下臺後,金秉準回到大學,在學界也持續闡述地方分權的必要性,並被稱為“韓國地方行政學的開山鼻祖之一”。
在“閨蜜幹政”事件發酵並被曝光後,韓國輿論就曾預測,如果樸槿惠希望通過人事變動,進行“舉國內閣”來打破現有的困局,則很有可能將基於學界的威望、象征性及行政能力來看,選擇金秉準為新任的總理,並給予該總理憲法保證的所有權力。
韓國高麗大學教授鄭韓律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今,樸槿惠政府已陷入了‘跛腳鴨’的境地,特別是在其主要支持階層的中老年人群中,支持率跌破30%,實際上意味著她已經無法掌握國內政治的主導權了。”
鄭韓律回憶道,此前,任期第四年的支持率比樸槿惠還要低的只有前總統金泳三和盧武鉉。“金泳三的7%支持率主要歸咎於韓國在亞洲金融風暴受到的重大打擊;而當盧武鉉的支持率跌至12%,他迅速失去了政策推進的動力,被迫退出執政黨。”他說。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樸槿惠2日提名盧武鉉政府時期總統府政策室室長、國民大學教授金秉準為候任國務總理。金融委員長任鐘龍被提名為候任經濟副總理。
青瓦臺發言人鄭然國表示,為穩定當前因崔順實事件動蕩不安的韓國政局,韓國總統樸槿惠繼上月30日改組秘書室後,決定今日任命新任國務總理、經濟副總理和國民安全處長官。
報道稱,深陷親信門的樸槿惠迅速提名總理和副總理體現了穩定政局的決心。青瓦臺有關人士表示,上述人事安排接納了政界提出的組建中立內閣的要求。
金秉準
連日來“閨蜜幹政”持續發酵,樸槿惠的支持率直線下滑。據韓國《來日新聞》與民調機構The Opinion1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樸槿惠的支持率僅為9.2%,首次跌破10%。對此,青瓦臺相關人士表示無可奈何,稱支持率跌至一位數是遲早的事情。
目前,“閨蜜幹政”當事人崔順實正在接受韓國檢方調查,但據韓國檢方1日透露,崔順實否認自己的嫌疑,也否認自己是外界所稱的“幕後實權人物”。
11月3日據韓聯社消息,韓國國務總理被提名人金秉準3日在首爾舉行記者座談會時就韓國總統樸槿惠是否有必要因親信幹政門接受調查表態,雖然各方對憲法規定解釋不一,但他認為可以實施調查。
金秉準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總統也不例外,但樸槿惠是國家元首,因此在程序和方法方面,需要慎之又慎。
金秉準(圖:韓聯社)
2日,韓國總統樸槿惠提名盧武鉉政府時期總統府政策室室長、國民大學教授金秉準為候任國務總理。
據悉,現年62歲的金秉準是行政學專家,生於慶尚北道高靈郡,嶺南大學政治系畢業。1986年起在國民大學任教授。金秉準是盧政府要人,曾擔任過總統府政策室長,統籌管理盧政府政策,後任總統特別助理等職。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發言人鄭然國評價稱,候任總理金秉準兼具學識與政務經驗,其價值觀和才幹有助於實施接地氣的政策,相信他能成為滿足國民新期待的總理。
青瓦臺有關人士表示,上述人事安排接納了政界提出的組建中立內閣的要求,總統將向總理大幅分權,使其專司內政事務。
昨日,青瓦臺就韓總統樸槿惠提名國民大學教授金秉準為新任國務總理表示,這意味著樸槿惠總統將退居二線 ,由金秉準擔任“內治”總統。
外交高訪,但凡“首次”,必定具有不凡意義。當地時間11月4日上午,李克強抵達拉脫維亞首都里加,開啟了中國國務院總理首次訪問拉脫維亞之行。
地處波羅的海沿岸中部這個人口只有200多萬的小國,隨著中國總理到訪,展示出該國初冬最風姿綽約的一派景象。此前,里加下了整整一天的雪,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銀裝素裹,妖嬈迷人。專機降落前,從窗口望去,機場飄著不小的雪花。但待到李克強總理走出機艙揮手致意時,天已放晴,陽光從厚厚的雲層透了出來。
4日上午,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漫天飛雪,拉總理庫欽斯基斯在紀念碑廣場舉行隆重儀式歡迎來訪的李克強總理
隆重的歡迎儀式隨後在市內紀念碑廣場舉行。李克強乘車抵達時,里加又開始飄起漫天雪花。放眼望去,廣場周圍樹木枝頭,霧凇晶瑩剔透。現場一位老資格外交人員在紛飛的雪花中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跟隨總理出訪這麽多次,這是他見過的最特別的一場歡迎儀式。總理隨後在會見拉脫維亞總理時也引用中國諺語說,瑞雪兆豐年,這預示著漫天飛雪會給兩國帶來"雙贏"。
兩國總理檢閱儀仗隊時,軍樂隊奏響的中拉兩國國歌旋律,隨著雪花漫卷在風中飄揚。某種意義上,中拉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前景,也可以借用剛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歌手那句著名歌詞:答案在瑞雪的風中飄揚——“互利雙贏”。
今年恰逢中拉建交25周年。中國總理的首次到訪,將把兩國關系推至一個新的高度。李克強還將在這里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他帶著16+1互利合作的最新藍圖而來。具體到中拉兩國合作,作為歐盟成員國以及地處波羅的海腹地的拉脫維亞,拉總統和總理都表達了同樣一個意思:拉脫維亞願意成為中國同歐盟開展貿易的重要中轉站,開創彼此互聯互通的新格局;而對拉脫維亞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波羅的海鐵路、三海港區等基礎設施建設,依托國際產能合作框架,中方在鐵路、港口建設領域的高性價比裝備和豐富經驗將會大有用武之地。
李克強在與拉總理庫欽斯基斯舉行會談時強調,雙方合作要“實現互利共贏”。這並非一句套話。事實上,在國與國合作中,李克強一直倡導,堅持“義”“利”並舉,遵守商業原則,實現互利雙贏。只有把雙方需求和彼此發展戰略深度對接,這樣的合作才有堅實基礎,也更有可持續性。
兩國總理會談後,共同見證了經貿、交通、文化等領域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如果說坐在桌前簽字的部長們很好地體現了“合作”,那麽站在他們身後默契交流的兩國總理,則是“雙贏”的最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