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代核電投產越來越近:評審專家組確認三門一號機組冷試成功

第一財經記者從有關權威渠道獨家獲悉, 8月18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會同科技部、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國防科工局在京組織召開會議,對AP1000依托項目三門1號機組冷態功能試驗進行專家評審,全面分析和評估論證三門1號機組冷試數據,評價符合性。

由13名權威專家組成的專家組最後形成的意見稱,三門1號機組作為AP1000技術世界首堆,目前,冷試已完成,熱試也已經啟動,取得這樣的建設成果實屬不易;冷試階段,主泵、非能動堆芯冷卻系統、非能動安全殼冷卻系統等設備及系統的相關試驗結果正常,滿足設計要求。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5月份,三門1號機組成功完成冷試,這標誌著中國AP1000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取得重要突破。

AP1000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是中國從美國西屋公司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也是目前唯一一項通過美國核管理委員會最終設計批準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國家核電旗下國核工程有限公司是首批AP1000核電項目工程管理的主體單位,承擔浙江三門、山東海陽的四臺核電機組的建設管理任務。

據國核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此前介紹,冷試是核電站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主要是對承壓邊界內的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和部分輔助系統的設備/管道,在高於設計壓力下進行強度和密封性考核,並對相關設備和系統進行功能驗證。三門1號機組在冷試過程中,反應堆冷卻劑泵(主泵)運行良好,振動和噪音非常低,各項參數滿足要求。冷試的成功完成,為後續的熱試、裝料及並網發電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門1號機組冷試成功,有望加快中國核電的建設速度。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發生後,中國已經確定未來將把AP1000機組投入到更多的核電項目建設當中。因為這種技術在理論上安全性更高。

此外,三門1號機組冷試成功,也有望使得位於山東的CAP1400示範工程實現早日開工建設。國家核電官網顯示,CAP1400作為在AP1000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開發的完全非能動的第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從安全性、經濟性和環境相容性指標上看,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CAP1400示範工程項目現場準備早已經就緒,萬事具備,正在等待國家的核準。”國家核電一位知情人士對記者說 。

CAP1400是中國當前致力向海外推廣的拳頭核電技術之一。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從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獲悉,3月24日,土耳其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部長貝拉特·阿爾巴伊拉克一行造訪了該院,並對CAP1400核電技術感興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61

中國防氫爆核電設備首次成功進軍發達國家市場

中核集團自主研發的非能動氫複合器首次成功打入俄羅斯核電市場,這也是國內同類產品首次進入國際核發達國家。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獲悉,8月17日,該院與俄羅斯LLC GPS公司簽訂了非能動氫複合器催化板的供貨合同。這也是繼電氣貫穿件供貨西班牙核電後,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又一次獲得國際核發達國家的供貨合同。

非能動氫複合器是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與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核電安全相關的關鍵設備,於2011年12月23日通過中核集團鑒定,現成功應用於秦山、田灣等多項國內核電工程,其應用反饋和技術評價良好。

2012年9月30日,江蘇核電有限公司與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正式簽訂了田灣3、4號VVER機組非能動氫複合器設備供貨合同。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稱,在項目執行中,俄羅斯聖彼得堡設計院消氫系統首席專家到該院見證了非能動氫複合器產品制造及性能試驗,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其消氫效率優異、防氫爆能力高、催化板結合力強,綜合性能可與俄羅斯當前采用的法國同類產品媲美,遂將產品推薦到俄羅斯核電工程。

中國核動力設計研究院一位工程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說,非能動氫複合器是核電站諸多安全設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反應堆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氫氣,如果反應堆出現事故,水在高溫下會產生大量的氫氣,一旦氫氣超過5%的含量就很容易引起爆炸。”他解釋說,在日本福島事故中,當時的核反應堆產生了大量的氫氣,並發生爆炸,使得事故進一步惡化。

資料顯示,在2011年發生的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中國出臺了《核安全法規》,對核電廠安全運行及相關設備提出了新的要求。非能動氫複合器作為核電廠安全殼內重要的安全設備,可以消除核電站嚴重事故下安全殼內的高濃度氫氣,從而防止由於氫氣爆炸而引發的核事故。

這位參與中國核動力設計研究院非能動是氫氣複合器研發的工程師向記者介紹,所謂的非能動,是指非能動氫氣複合器在“消氫、防氫爆”的過程中,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電源和動力,依靠自身的熱力學和化學原理就可以把核反應堆安全殼內的氫氣消耗掉。

中國核動力設計研究院非能動氫氣複合器此次成功進軍俄羅斯市場,意義非同凡響。“這說明了我們的能力水平和設備水平已經與國際水平比肩了。”這位工程師說,“我們的很多設備以前都是從法國和德國等國家引進,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向發達國家輸出設備了。”

資料顯示,此前,國內的非能動氫複合器市場被法國阿海琺公司和中船重工壟斷。2013年,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承擔的秦山一期安全整改項目非能動氫複合器供貨項目通過業主組織的出廠驗收。由此,該院非能動氫複合器從研發過渡到產品批量生產制造,具備了批量化生產的能力,順利打入國內市場,打破了非能動氫複合器供貨市場的格局。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稱,截止目前,該院已建立了海外銷售渠道,並陸續參與了俄羅斯列寧格勒、新沃羅涅日等多個核電工程的非能動氫複合器、氫濃度監測系統、取樣系統、電氣貫穿件等項目的投標,開始全面進入海外核電產品競爭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64

央企合作好夥伴:中國核建與中國一重共推四代核電

中國核電行業即將迎來第四代技術——高溫氣冷堆——產業化的時代。作為該技術在海外推廣的唯一責任主體,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下稱“中國核建”)正在牽手國內核電設備供應商巨頭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下稱“中國一重”)推進這一技術的產業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獲得的資料顯示,在近日舉行的中央企業產業合作座談會上,中國核建董事長王壽君表示,中國核建與中國一重的產業合作取得了可喜進展。

自主技術推向世界

 “雙方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拉開了合資建設高溫堆主設備制造基地的序幕,將成為兩家央企之間產業合作戰略落地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推進裝備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益嘗試。”王壽君說。

官方資料顯示,8月5日,中國核建與中國一重在京就高溫氣冷堆項目開發建設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標誌著這兩家央企在共同推進高溫氣冷堆技術產業化上邁出了關鍵步伐,對推動該技術立足國內、走向海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核建主要從事軍工工程、核電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術研究、服務,已成為中國核工業完整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溫氣冷堆的工程建設和項目推廣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中國一重是目前國內能夠生產核電大型鑄鍛件的企業和提供全套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穩壓器及蒸發器的企業之一。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國產核電鍛件、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由中國一重生產。

據王壽君介紹,高溫堆技術是具有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核能技術,以其固有安全性、模塊化建造、多用途、布局靈活等特點,被國際公認為第四代核電技術,是中國長期保持領先地位的先進核電技術。國家能源局明確表示:高溫堆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作為核電“走出去”主力堆型之一進行推廣,中國核建是高溫堆海外推廣的唯一責任主體。

王壽君透露,商用高溫堆技術已經在國際國內推廣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重要進展。

本報記者了解到,正在建設中的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將在2017年實現並網發電。中國核建參股了該工程。在國內市場方面,中國核建在福建、廣東、江西、湖南、浙江、山東、河北等多個省市不同程度完成了廠址踏勘、普選、初可研等工作;在國外市場方面,中國核建與沙特、阿聯酋、南非、印尼等國家簽訂了高溫堆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

“高溫堆是國家高度重視和支持的核電走出去主力堆型,每個項目的落地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個企業之間的密切配合。”王壽君說,“因此,懇請國資委繼續搭建平臺,支持和幫助中國核建與金融、市場開發、設備制造等領域的央企開展產業合作,構建產業聯盟。通過抱團出海、形成合力,將中國自主的高溫堆核電技術推向世界。”

中國一重借力轉型

王壽君表示,相比於其他堆型,高溫堆主設備的尺寸規格大、單重高,對制造工藝有很高的要求,由於采用模塊組合的建設方式,壓力容器、蒸發器等主設備的數量較多,需要批量制造。作為高溫堆電站建設的核心環節,標準化、批量化的設備制造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最為關鍵、最為緊迫的瓶頸問題。

他表示,高溫堆電站建設對裝備制造業發展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根據當前的商業推廣進展,中國核建計劃在國內開展兩個項目的建設、在海外開展一個項目的建設。按照核電廠址通常采用的規劃布局,每個廠址規劃建設6臺60萬千瓦的機組。每臺機組需要配備6套核蒸汽供應系統,一個項目共計36套系統,國際國內三個項目共計需要生產108套系統。

據其測算,按照10年建設規劃、考慮到三個廠址的建設節奏、主設備的生產周期,平均每年可以帶動壓力容器、蒸發器、主氦風機、堆內構件等主設備制造的產值約為18億元。中國一重近三年的平均營業收入在70億元上下,未來,高溫堆主設備制造可以為其提供四分之一的任務量,如果考慮到輔助設備生產和輔機制造,帶動作用將更加明顯,有利於制造業務的可持續開源。

“中國一重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骨幹企業,此次合作對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也將發揮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有效地解決高溫堆產業化過程中的裝備制造瓶頸問題。”王壽君說。

與中國核建的合作,對於正在轉型中的中國一重而言,意義非同尋常。同在上述中央企業產業合作座談會上,中國一重董事長劉明忠表示,高溫氣冷堆項目是中國一重提升核電制造能力的首要任務,成功與否,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也關系到國家核電發展戰略的順利實現。

為此,劉明忠表示,中國一重將做好科研攻關、工藝改進、老基地改造、新生產基地建設等相關工作。

央企合作優勢互補

劉明忠認為,中央企業開展產業合作,一方面,可以通過央企之間資源專業化整合,有效推動上下遊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促進各企業之間低效資產和閑置資產的合理流動。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合作開發戰略性新興產業或業務相關聯的子公司之間聯合重組,實現過剩產能的消化利用。

在劉明忠看來,央企間開展產業合作,改變了以往各自為戰的發展方式,更多地強調企業間的強強聯合、強化產業鏈之間的有機融合,以資金、技術和產業優勢為紐帶,實現優勢互補和協作共贏。

王壽君說,圍繞高溫堆主設備生產基地建設,中國核建將與中國一重一起開展前期工作,按照《中國制造2025》的要求,以自主制造、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為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在開展設備制造的同時,註重科研攻關,持續改進關鍵工藝、優化關鍵技術,推進高溫堆主設備的工業標準化,促進高溫堆系統優化和主設備的設計優化,服務於自主核電技術“走出去”以及設備成套出口。

王壽君表示,在合資公司的建設、運營過程中,合作雙方將圍繞“商業推廣,技術優化”,發揮各自主業優勢、精誠合作,利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開發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而劉明忠在上述講話中透露,7月27日,雙方主管領導和戰略規劃部門通過協商,明確了合資在廣東深圳百安建設高溫氣冷堆制造廠的合作意向。8月11日,中國一重與中國核建、清華大學組成專家團隊赴廣東,與廣東省能源局進行了協商,進一步明確了在百安工業區投資建設制造工廠計劃。

值得關註的是,有核電人士此前向記者表示,憑借高溫氣冷堆在國內外打開市場,中國核建有望成為下一家擁有核電站運營牌照的企業。

目前,國內只有三家企業擁有核電站運營的資質,分別是中核集團、中廣核和國家電投。

核電效益較好,是吸引包括中國核建在內的多家央企爭相獲得核電運營資質的主要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925

福島核電站故意關閉警報器 日本東電公司遭警告

隸屬於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第二核電站因此前被查出故意關閉警報器,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12日以違反核物質防護規定為由,對東京電力公司發出書面嚴重警告。

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12日宣布,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二核電站故意關閉警報器,導致難以確認外界人員的侵入,有可能發展成重大事件,這違反了有關核物質防護規定,因此給予東京電力公司書面嚴重警告。

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認為,這反映了東京電力公司的組織管理能力下降。

2015年10月的檢查中,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發現了當年9月和10月福島第二核電站數次故意將感知外界人員入侵的警報器關閉。起因是警報器很敏感,頻繁發出錯誤警報音,該核電站的警備室嫌煩而將警報器關閉。

福島第二核電站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以南約12公里,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該核電站的4個機組全部停止運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90

韓國南部地震造成至少6人受傷 核電站暫時停運

13日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報道,韓國當地時間9月12日晚發生在該國南部的兩次地震已造成至少6人受傷。此外,公共安全部已接到近100起損失報告,包括水管爆裂、房屋天花板坍塌等。

雖然位於慶州市的月城核電站沒有受到破壞,不過為安全起見,該核電站還是暫停運行。

據韓聯社消息,韓國總統樸槿惠已下令設法平息公眾恐慌並確保核電站安全。國民安全處已啟動中央災害安全對策本部第一階段預案,以迅速掌握災情,采取應急措施。

同時,韓國氣象局也發布通告,提醒民眾可能會發生余震。13日上午,韓國氣象廳廳長高允和針對昨天在慶州市發生的5.8級地震表示:“這次地震很可能已經結束了,但是隨時有可能再次發生5.8級—6級的地震。但發生6.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小。”

9月12日晚,在臨近慶州的大邱市壽城區一處小區,居民們出外避險不敢輕易回家。(來源:韓聯社)

韓國氣象局通報,12日19時44分,慶尚北道慶州市發生里氏5.1級地震,20時32分在該市附近又發生里氏5.8級地震。氣象局官員表示,第二次地震是韓國1978年有觀測記錄以來最強的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64

中英核電項目擱淺 韓國躍躍欲試英國核電新項目

雖然中法英三方合作的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因為種種原因被擱置,但並沒有阻礙英國人對核電項目的熱情。

據英媒報道,在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被擱置後,英國另一座位於坎布里亞郡的新核電站項目正在投資洽談階段。目前有許多投資者對此項目感興趣,其中韓國國有企業韓國電力公司(Kepco)是有力角逐者之一,Kepco也希望通過此項目打開國際核電能源市場。

這一項目由合資企業Nugen主導,Nugen公司目前由日本的東芝(Toshiba)控股60%,另外40%由法國的Engie集團(前身為蘇伊士環能)所有。

在談到投資前景時,Nugen公司表示,它們正在和銀行以及海外核能公司接觸,有“非常廣闊、豐富的選擇可能性”,並將會在2018年之前確定最終投資決策。

這個毗鄰塞拉菲爾德核電站的新項目建成後將能為600萬個英國家庭提供電力,成為英國尋求能源轉型的新核心。

能源求轉型

目前,英國政府已經將核電作為其能源政策的核心內容。在未來的幾十年內,汙染嚴重的燃煤發電工廠和老舊的核反應堆都將陸續停止工作。要保證能源供應穩定,新核電站項目勢在必行。

據報道,目前英國政府提出的目標是在2035年之前新反應堆的建造電力產能達到140億瓦特。單就位於坎布里亞郡的這個新建核電站來說,其設計目標是38億瓦特的發電產能,高於此前欣克利角核電站的32億瓦特。

這一核電站計劃將於2025年左右建成投產,項目整體雇傭工人總數將達2.1萬人,同時其提供的電量將滿足英國總體用電需求的7%。而這一核電站的三個反應堆將由日本東芝的子公司——美國電氣(Westinghouse)提供。

同時Nugen公司也希望能利用鄰近塞拉菲爾德核電站現有的基礎設施。這一老牌核電站雇傭人員數超過1萬,並且宣稱擁有歐洲最集中的核能研究區。

事實上,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的擱置讓Nugen公司看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如果能先一步建成,這將是20多年來英國首個新核電站。這也有助於Nugen公司在與法國電力公司(EDF)間的博弈占上風。但EDF在確保融資及註冊審批等方面的經驗仍然領先於Nugen公司。

韓國躍躍欲試

雖然核電站建造已成為英國能源轉型的重頭戲,但政府拒絕註入公共資金使得核電站項目必須依靠海外投資。

此前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便是由中法兩國投資,而在梅上任後,這一項目則因為成本過高等原因暫時擱置,等待進一步審查。

這也給其他類似的項目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如果坎布里亞郡的這個新建核電站能夠順利獲得投資並開始建造,那麽將會給英國核電領域帶來新的動力。

在這些海外投資者中,Kepco的熱情高漲。Kepco希望借此項目打入英國市場,以作為全球市場戰略的開局。同時韓國也致力於在2030年之前成為世界第三大核反應堆出口國。此前,韓國已經獲得了阿聯酋首都阿布達比200億美元的合同。

但Kepco的信譽度也存在爭議,三年前曾被曝出偽造驗收圖表的醜聞。而Kepco和Nugen的投資商談也在三年前便開始進行,但當時並沒有成果。有知情者稱,商談已經重啟,而Kepco很有可能獲得這次機會。

除了這兩個核電站項目,日本日立集團也計劃在英國建設兩個核反應堆。同時法國電力公司(EDF)及中國廣核集團(CGN)也在籌劃新的核反應堆項目。

這些外資項目也引起了英國政府的密切註意和審查。另外英國國內也有批評者稱,核電能源成本高昂,而使用可再生能源及天然氣混合能源也能夠保證電力供應,而且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依然減少了碳排放量。

另外,梅日前也表示,將在本月內決定是否繼續推進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66

英媒:英國政府批準欣克利角核電項目 中國投資占1/3

9月15日,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消息,英國政府批準欣克利角核電項目。

據報道,一位消息人士說,法國和中國政府已被告知,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將在有附加條件的情況下繼續進行。

此前,據英國《每日郵報》引述英國政府消息人士指,首相特雷莎•梅最快周四(今日)批準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電項目,她亦會就能源政策和如何應對中國投資訂出條件。

英國欣克利角C站核電項目自2005年開始尋找投資者,2015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時確定中廣核集團的參與,法國政府持股84.5%的法國電力集團(EDF)也於7月底通過投資決議。該項目總值180億英鎊,中廣核集團為此項目出資60億英鎊,占總投資的三分之一。

今年7月29日,特蕾莎·梅決定推遲批複欣克利角核電項目。隨後,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表態稱,中英關系正處在一個“關鍵時刻”。

在杭州的G20領導人峰會前,特蕾莎·梅稱,會在仔細權衡後,在9月晚些時候得出欣克利角核電項目的政策決定。當時特蕾莎·梅強調,她未對欣克利角核電項目表態,不應該被解讀為她反對這一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92

外交部:歡迎英政府正式批準欣克利角核電項目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5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英國政府批準欣克利角核電項目答記者問,她表示中方歡迎英政府作出正式批準該項目的決定,希望在中英法共同努力下,欣克利角及業已達成的後續核能合作項目能夠盡快順利實施。

欣克利角核電站(來源:英國衛報網站)

記者提問:9月15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布批準欣克利角核電項目。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欣克利角核電項目是中英法三方本著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精神達成的重要成果,一直得到三國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中方歡迎英政府作出正式批準 該項目的決定,這符合各方利益。希望在中英法共同努力下,欣克利角及業已達成的後續核能合作項目能夠盡快順利實施,實現互利共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108

推遲近兩月 中國核企獲準投資英國欣克利角核電站

等待近兩個月後,在中秋節這天,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收到了一份來自英國政府的“禮物”。

“英國政府正式批準中廣核與EDF(法國電力)合作建設HPC(欣克利角核電站)等核電項目。”9月15日,中廣核通過官網發布消息稱,這意味著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繼續推進的障礙已經全部掃除,中廣核正式進入英國核電市場。

這則題為《英國政府批準中廣核參與新建核電項目,中廣核成功挺入英倫》的消息顯示,中秋節當天,英國政府正式發布聲明,稱在對HPC項目開展了綜合的審查,以及與EDF展開協商後,政府決定繼續推進英國二十年來的首個新建核電項目。

HPC項目原定於英國當地時間7月29日上午正式簽署合同,但就在落筆敲定的11個小時前,英國方面意外宣布項目暫停,“推遲到秋季再做決定”。

英國媒體稱,英國政府當時這樣做的原因是,讓新首相特蕾莎·梅有時間評估該項目的高成本、未經驗證的技術以及中國投資者在項目中所扮演的角色引發的擔憂。

與鼎力支持HPC項目的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不同,這位新首相在上任數周後就決定對該項目展開審查。

2015年10月,中廣核和EDF正式簽訂了該項目的投資協議。中廣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將與EDF共同投資興建英國HPC項目,並共同推進塞茲韋爾 C(SZC項目)和布拉德韋爾B(BRB項目)兩大後續核電項目。其中BRB項目擬采用中國的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根據協議,HPC項目總投資高達180英鎊(約1800億人民幣),其中中方擬出資60億英鎊,占總投資的1/3。

HPC項目因此成為了有史以來世界上最昂貴的核電站。其造價是中國臺山兩臺同樣使用法國的核電技術——EPR核電機組——的2倍還多。來自2014年11月中廣核電力(01816.HK)披露的信息顯示,臺山這兩臺機組的工程總造價約為731億元人民幣。

而正因為其極其昂貴,英國內部以及EDF內部都曾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導致該項目在推行的過程中一波三折。比如,有英國媒體就曾撰文指出,該項目“在經濟上不科學”。

經過兩個月的考慮後,特蕾莎·梅最終還是選擇放行了HPC項目。畢竟這一項目除了擔負全英7%的電力輸出重任、惠及600萬英國家庭外,將幫助英國填補2025年後關閉所有燃煤電廠所導致的電力缺口。

但為安全起見,英國政府在此次聲明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在項目建成前,如EDF要出售控股權,需要得到英國政府的批準,而在項目建成後,英國政府也將有權幹預EDF的股權出售。對於此後包括核電項目在內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英國政府將實施新的保障措施,如英國政府將占據一定的股份,並有權對核電站控制權發生變化時進行幹預以確保國家安全。

多位核電專家曾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對於中廣核而言,如果能夠在英國核電市場有所作為,將提高其日後開拓其他國家核電市場的競爭力。他們表示,中國核企參與投資建設HPC項目的一個終極目標是,為日後華龍一號在BRB項目上得到使用提供基礎,提升該技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進而為該技術日後在發展中國家與美國等西方核電列強競爭時,獲得更高的勝出概率。

“英國對核電的要求,特別是安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原局長趙成昆曾向記者分析說,“(如果)華龍一號能夠進入英國,標誌著我們(的核電水平)與世界先進國家已經非常接近。”

中廣核此前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華龍一號是中廣核與中核集團共同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其安全水平與美國、法國、俄羅斯等世界主流三代核電技術相當。與這些國家的核電技術相比,華龍一號的經濟性更具優勢,是中國核電出口的重要選擇。

但與此同時,接受記者采訪的核電專家也提出建議:在參與造價如此高的核電項目過程中,中國核企需要謹慎,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46

英國批準中法合資核電項目 期待更多中國基建投資

在合同原定簽署時間延遲一個多月後,英國政府終於批準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

9月15日,英國政府發聲明稱,批準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並表示將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項目安全水平。

聲明強調,英國政府已與法電集團達成原則一致,在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完工前,該集團不得出售“控股股權”;在核電站開始運行後,英國政府有權幹預法電集團的股權出售。但聲明並未提及涉及中國的投資部分。

今年7月,公投脫歐後上臺的英國新政府突然宣布推遲批準中法合作在英投資的欣克利角核電項目。

再次歡迎中國企業參與英國投資,核電項目並非特例。9月14日早上不到8點半,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茅傑飛勛爵就來到了北京東直門的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下稱“承包商會”),向已經以及有意向投資建設英國基礎設施的中國企業代表強調,英國新首相特蕾莎·梅“對基礎設施和貿易的重視毋庸置疑”。

茅傑飛向參加“脫歐背景下的中國英基礎設施合作機遇與挑戰”圓桌會的中國交建、中信建設、北京建工等中國基建巨頭企業呼籲,“我們不僅要面對當下的機會,還要放眼脫歐後英國更多的機遇。”

不確定性增加

今年6月英國退歐公投決定退出歐盟後,特蕾莎·梅取代開啟中英關系黃金十年的前首相卡梅倫上臺。今年7月末,特蕾莎·梅推遲批準欣克利角C核電站,一度被認為是英國新政府對中國對英投資特別是對中國企業在英基礎設施投資態度趨於保守的信號。

上周來華參加G20杭州峰會的特蕾莎·梅首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會見。

特雷莎·梅表示英中正處於發展關系的“黃金時代”,兩國合作領域廣泛、潛力巨大。英方致力於積極深化英中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期待著同中方密切經貿、投資、金融、安全、執法等各領域合作。

去年10月,習近平訪問英國,中英政府達成了多項重要共識,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雙方簽署了多項實質性的項目合作文件,涉及金融、能源、交通、文化等諸多領域,總金額達400多億英鎊。

承包商會是代表中國基建企業的核心組織,其會員企業的境內外業務占中國企業工程建設和投資業務的95%以上。承包商會的會員企業是中國進行海外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的主力軍。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房秋晨介紹,承包商會聯合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在新形勢新背景下,舉辦本次圓桌會議,旨在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了解“英國脫歐”對中英基礎設施合作未來發展的影響,並及時把握英國政府對於外商投資的有關最新政策,尤其是新一屆政府對於中國投資的態度。

安睿國際律師事務所駐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兼合夥人、中國區公司業務主管昃傑認為,雖然脫歐對英國造成短暫的挑戰,他相信英國會很快應對這些挑戰。在脫歐和梅首相的領導下,英國會成為中國基建和其他領域的合作夥伴。

昃傑承認,英國退歐對中國在大型基建項目會有一些影響。

“英國脫歐導致英國經濟短期受影響,不確定性增加。貨幣貶值,新首相上臺改組,加上欣克利角C核電站被延遲,(這些)增加了英國對吸引中國大型基建項目的不確定性。中國國企央企不喜歡不確定性。”昃傑說。

昃傑認為,短期來說,由於英國脫歐,中國企業會更嚴格審查自身在英國的投資計劃。但他同時指出,這種遲疑是非常短期的,中國對英國經濟的長期發展長期看好。

在昃傑看來,現行政府應該對英國能源和基建政策進行闡釋。英國新的政府應該更多、更頻繁地與中國和中國政府打交道,中英關系會不斷發展下去。

長期影響仍要研判

3年前北京建工國際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建工”)投資了曼徹斯特機場城項目,是中國企業在英國基礎設施領域的一個股權投資項目。

北京建工總經理邢嚴介紹,北京建工目前在英國已經投資的三個項目沒有任何改變,三個項目不同的合作夥伴都對英國退歐的影響表現出了比較謹慎和積極的態度。

但他同時表示,目前正在談判的之前打算下一步要做的項目進程暫緩,特別是一些投資項目。“停下來了,看一下形勢再說。”

邢嚴認為,脫歐的影響是長期和長遠的,當前很難進行具體的準確判斷。真正對英國市場和外來投資者的影響需要在脫歐進程完成後才會真實顯現出來。

談到脫歐對英國具體基建的影響,邢嚴認為,脫歐後,英國可能無法繼續享受歐盟內相對優惠比較平穩的的工程材料價格。同時,脫歐後可能造成當前基建勞動力回流,勞動力成本可能會增加。

邢嚴也指出,在接下來幾年英國與歐盟調整關系的時間窗里,確實會給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帶來一些機會。

三方合作有望繼續推進

茅傑飛此前在上海訪問期間回應媒體欣克利角核電站項目擱置是否造成中英兩國關系冷卻時表示,“沒有看到兩國關系有任何冷卻 。”

相比於存在不確定性頗有波折的中英雙邊基礎設施合作,英國仍然熱衷的是中英共同開發非洲等第三方基礎設施市場。

茅傑飛強調英國在基礎設施標準和設計領域的專長。

“英國的地理位置,穩定的法律環境,具有競爭優勢的稅率,高技術含量的勞動力和世界領先的基礎設施項目經驗和它的配套專業性服務,都意味著英國是一個安全、健康、可持續的基礎設施投資的地方。”

茅傑飛同時提到,英國看到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會增加未來更多高質量基礎設施工程交付的需求。

茅傑飛還表示,英國政府非常欣賞習近平主席在訪英時簽署的中英基礎設施三方合作的聲明,以及英國在中國國內開展 PPP 的培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