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西屋電氣啟動破產程序 東芝預計將損失達620億元

據日本共同社3月29日報道,相關人士29日透露,處於經營重組期的東芝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決定申請適用《美國聯邦破產法》第11條,已經啟動相關程序。東芝也在當天的董事會上予以批準。預計提交申請後當天將立刻適用。這是相當於日本《民事再生法》的重組型破產處理,東芝將確定預計達1萬億日元(約合620億元人民幣)的損失金額。

今後,東芝將把西屋電氣從合並結算對象中剔除,並退出海外的核電業務,重振財務基礎。

作為西屋電氣的母公司,適用破產法可使東芝最初預計的逾7000億日元損失大幅縮小,但東芝將提供約8000億日元債務擔保,損失也可能進一步加大。為填補虧空,東芝將抓緊出售半導體業務。

若適用破產法,對西屋電氣的債權回收及訴訟將自動停止,西屋電氣將在繼續業務的同時制定重組計劃。若能得到債權人和法院的同意,或能實施計劃盡早實現重組。

東芝2006年斥資6000多億日元收購了西屋電氣,但由於美國核電建設陷入困境,導致了巨額損失。

西屋電氣曾向美軍核動力航母與核潛艇提供反應堆。美方擔心根據支援西屋電氣重組的企業的不同,軍事力量機密或有可能泄露。路透社華盛頓電28日援引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已表示關切,認為“這是潛在的國家安全問題”。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29日的記者會上指出“日美政府正在緊密合作開展應對”。他表示,為實現西屋電氣重組“期待(相關人士之間的)建設性討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54

氣候變暖放大全球環境風險 致GDP年均損失1%-3%

“氣候變暖放大全球環境風險。”4月6日,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表示,氣候變暖不僅對全球生態環境帶來影響,更利於霧霾的形成,從經濟指標來看,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在當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等主辦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發布會上,巢清塵說,由於經濟發展總量不斷增長,實際上造成的損失也在不斷增長。

但她同時表示,因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占全國GDP的比例正在呈不斷減少的趨勢。“上個世紀平均是3%-6%的損失率,到了本世紀基本上降到1%-3%。”這說明如果很好地控制氣候風險,應該有能力來適應氣候變化,減輕損失。

“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發布會現場。攝影/章軻

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危機和嚴峻挑戰,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公報,確認2016年成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年”,刷新2015年創下的最熱記錄。同時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溫度再創新高,突破400ppm的警示線。

巢清塵表示,“氣候變暖放大了自然和社會經濟系統目前面臨的風險,並產生各種新的風險,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同時氣溫升高造成我國華北地區靜穩天氣增多,加劇了重汙染天氣的頻發。”

2016年秋冬季節,除中國之外,歐洲的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亞洲的印度、伊朗、印度尼西亞等全球多個國家的城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全球92%的人口生活在空氣質量低於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安全標準地區。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介紹,2013年以來,特別是近兩年是我國大氣汙染防治力度最大,並且是取得的成效和變化最大的幾年。比如長三角、珠三角,特別是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得到改善。2016年,京津冀年均PM2.5濃度比2013年下降了33%。長三角和珠三角分別下降了30%和31%。實際上,整體環境質量處在一個改善的通道之中。

“但是為什麽我們還感覺改善不夠?就是重汙染頻發現象還沒有徹底治理。以北京為例,確實是藍天越來越多,但是重汙染的時候,特別是到采暖季,這種情況還沒有避免。”柴發合說。

柴發合認為,對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還是要有信心。同時也要耐心,要認識到解決這個問題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只有真正的做到汙染物排放和GDP的發展相脫鉤,環境質量才能得到一步一步的改善。” 柴發合說,“大氣汙染是一個長期形成的過程,治理空氣汙染,破解霧霾難題,需要打持久戰和攻堅戰。”

發布會上,環境保護部環境發展中心主任任勇表示,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全球關註的熱點話題。如何在世界經濟面臨重大轉型的時期,解決資源環境的壓力,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議題。

美國環保協會中國項目負責人張建宇也表示:“盡管目前美國的能源氣候新政可能給清潔能源發展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但綠色清潔能源發展的大局已定,勢不可擋。”

“雖然全球環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國際社會共同應對環境問題的決心更加明朗,綠色發展已成為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發展的共識。”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賈峰說。

6日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為:《巴黎氣候協定》正式生效;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關註綠色可持續發展;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引領可持續發展;空氣汙染侵擾全球多個國家;全球就HFCs提出減排要求,推動保護臭氧層和減緩氣候變化協同應對;美國《清潔電力計劃》懸而未決,新一屆政府環保立場恐有變;中國共產黨力推生態文明,成為全球最具環保意識政黨;中國出臺多項重磅環保新政,迎來環保制度大變革時代;英國重啟大規模核電建設,用清潔能源應對氣候變化;2016年成為史上“最熱年”,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變化等。

這些熱點涵蓋了2016年度全球環境領域最熱的話題,涉及與環境相關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若幹重要領域,包括了氣候變化、空氣汙染(霧霾)、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清潔能源等諸多關鍵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447

特朗普欲改革H1B簽證 矽谷直呼損失的將是美國丨視點

4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國北部威斯康星州簽署一份行政令,要求對H1B工作簽證進行改革,嚴格按照其在競選期間所做的“美國優先”承諾。H1B簽證是美國面向高技術外籍人才發放的簽證,是美國最主要的工作簽證類別,采取抽簽制度發放。最初發放此簽證的目的是滿足國內企業對高技術人才的需求。美國每年共發放約8.5萬份H1B簽證。

 

 

特朗普在演講時表示,現在是時候輪到聯邦政府來為美國工人提供服務了。“買美國貨,用美國人”的行政令將保護工人和學生的利益。他將此次行政令的簽署稱為“最有歷史意義的行為”,這意味著政府大力推廣並使用美國人制造的美國貨。同時,他還強調工作崗位一定要優先雇傭美國工人,以此保護美國工人的工作和薪水。此外,對於與留學生息息相關的H1B簽證,他表示,現在完全隨機的發放模式是不恰當的。H1B應該發放給最有技能、酬勞最高的申請者,而不是發放給和美國人搶飯碗的人。

 

 

特朗普計劃縮緊H1B簽證,對此矽谷專家表示無法理解政府的做法。卡內基梅隆大學矽谷分校研究員維韋克•瓦德瓦認為,美國政府又在幹同樣的蠢事,就像之前頒布禁穆令那樣。若真縮緊H1B簽證,在美求學的許多優秀學子便無法在國內找到工作,這對美國來說是一種損失。此外他認為,由於一大批高技術人才正在流失,美國正在失去建立創新公司的能力。

 

 

巧合的是,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同在當天向外界宣布,計劃將廢除457簽證,采用新的臨時簽證取而代之。據悉,457技術移民簽證允許有技能的移民在澳大利亞工作4年。特恩布爾表示,本國人應當享有就業優先權,雇主應當優先考慮澳大利亞人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28

暴跌損失142億港元市值 瑞聲科技否認沽空機構指控

在Gotham發布沽空報告後,瑞聲科技5月11日港交所發布澄清公告,瑞聲科技否認該報告中的有關陳述,稱其“並不屬實及具誤導性”。瑞聲科技表示正就此事征求法律意見,並保留對采取法律行動的權力。公告還確認公司將於5月12日發布今年一季度財報。

 

瑞聲科技5月11日港股股價收盤下跌10.45%,報99.40港元,創出2010年以來最大跌幅,損失了142億港元的市值。在此之前,瑞聲科技曾是是今年香港恒生指數上表現最好的股票,收益率達到58%,本月初剛剛創出116.5港元/股的歷史新高。

此前,沽空機構Gotham City Research對這家蘋果供應商的利潤率提出質疑,並指稱該公司與未列入蘋果供應商名單的相關方進行沒有披露的交易。

“我們很好奇,因為該公司的利潤率比一些全球最好的公司都更高,更平滑,”Gotham的創始人Daniel Yu在表示。“以我的經驗,這通常意味著這確實是一家會改變世界、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優秀公司--要麽就是其他。根據我們的調查,我們認為事實情況支持後一個可能性。”

該機構表示,自2014年以來,瑞聲已經使用了20多個未披露的關聯方和可疑的會計報表來誇大和平滑利潤;至少有20家未披露的關聯方供應商由瑞聲首席執行官的家庭成員或員工擁有或管理,這些未公開的關聯方供應商不在蘋果的供應商名單中列出,盡管有其他聲明。一些未公開的相關實體提供與瑞聲相同的產品,它們位於與瑞聲相同的位置,並以瑞聲的名義聘請員工。瑞聲已經使用這些隱藏的實體來規避蘋果供應商行為準則中規定的蘋果勞工標準。

一些分析人士對Gotham的結論表示懷疑。中銀國際的Tony Zhang給予了瑞聲科技持有評級,他認為Gotham的報告沒有根據,並表示許多蘋果供應商的利潤率都很高。Sanford C. Bernstein & Co.的David Dai對此亦有同感。他對瑞聲科技的評級為“中性”。

當日,花旗向客戶發出短訊稱,只有很少原因令其改變對瑞聲的正面看好,故維持“買入”建議。花旗指出,瑞聲之所以能在聲學及觸控產品享有高毛利,乃因其在這方面供應處於支配地位,因瑞聲是3間符合蘋果公司要求,能供應聲學及觸控產品的公司之一,故能較其他部件有較佳的議價能力;而瑞聲的競爭對手如 Goertek 的產品亦可享有高毛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705

矽谷專家:勒索病毒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或達80億美元

​​橫掃全球的病毒攻擊的擴散態勢明顯減緩,政府部門和公司已開始計算相關損失。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矽谷網絡風險建模公司Cyence的首席技術官George Ng稱,此次網絡攻擊造成的全球電腦死機直接成本總計約80億美元。他表示,Cyence是在考慮了電腦系統平均備份比例以及遭攻擊公司的業務範圍後做出這一估計的。

Ng稱,勒索病毒侵入電腦系統後,一家公司平均需要1-12個小時才能恢複正常運營。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公司在遭到攻擊後通常會升級網絡安全軟件,即使是向黑客屈服交了贖金。Ng說,不能認為交了贖金就天下太平了。

一小部分受影響的用戶似乎屈從了贖金要求,向黑客指定的比特幣錢包中存入贖金,有時只有300美元。比特幣錢包實際上是匿名在線賬戶。據比特幣追蹤機構稱,截至周一晚間,贖金總額剛超過5萬美元。不過,這些贖金只占此次網絡攻擊所產生實際損失的一小部分。

如果受影響的用戶不交贖金,勒索病毒就可能破壞其文檔。只要文檔經過了備份,即使是文檔遭破壞這一極端後果可能也不會帶來巨大財務損失。不過,各公司整個周末都紛紛組織信息技術團隊保護未受影響的系統,重啟遭到攻擊的系統,並評估損失。有些情況下,電腦癱瘓可能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風險顧問機構Aon Risk Solutions駐芝加哥的高級副總裁Stephanie Snyder稱,目前就估算勒索病毒攻擊所造成的影響為時尚早,因為各公司仍在應對網絡被鎖的余波。她表示,還不能確定這次特殊的勒索病毒襲擊的影響期已接近尾聲。

本次網絡攻擊對歐洲和亞洲的打擊尤為嚴重。不過Snyder稱,全球近90%的網絡保險都是由美國的公司購買。即使一些受影響的公司沒有購買網絡保險,這些公司或許可以將損失計入與贖金或敲詐相關的已有保單。

近日,成千上萬用戶的電腦被一種名為WannaCry的勒索病毒感染,這種病毒在侵入受害者電腦之後將文檔加密,並要求受害者支付比特幣作為解密文檔的贖金。這種惡意病毒上周五開始在全球擴散,到周末擴散態勢有所減緩。 到周一晚間,網絡安全專家稱,該病毒已基本上得到遏制。但即便如此,隨著政府部門和公司對本次網絡攻擊的規模有進一步了解,未來數日或數周,可能會繼續公布受感染的個案。而後續攻擊也可能發生。 英國打擊有組織犯罪的政府機構國家打擊犯罪調查局(National Crime Agency)周一稱,並未發現第二波勒索病毒來襲,但這並不意味著病毒不會卷土重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10

特朗普陷危機沖擊市場 全球富豪一夜損失350億美元

不斷發酵的特朗普政治危機震動市場:FBI前局長科米的一份備忘錄內容周二被曝光,科米稱特朗普之前要求他停止對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的調查。

“特朗普交易”樂觀情緒降溫,投資者迅速撤回最近幾個月對特朗普政策將提振經濟增長和通脹的押註。全球避險情緒大爆發,黃金日元飆漲。與此同時,6月美聯儲加息的概率驟跌,似乎一覺醒來,全世界都變了。

圖片來源:彭博

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美國政治動蕩導致全球股市周三下跌,富豪們因此損失350億美元。以623億美元身家位列第五的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損失最大,這個社交媒體股價下跌3.3%,他的財富因此縮水20億美元。擁有868億美元身家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茨損失10億美元,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損失17億美元,財富降至819億美元,富豪榜排名因此降至第三位。

受特朗普“泄密門”和“恐科門”的發酵影響,恐慌指數VIX漲破15關口,創4月21日以來盤中新高,也是去年英國公投脫歐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Facebook、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等握有大量海外現金的科技股巨頭下跌。蘋果股價一度重挫3.5%至日低150美元,創2016年4月以來的最大單日百分比跌幅。標普500信息技術指數下跌1.2%,納斯達克100科技分類指數下跌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694

「厭惡損失」的毛病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7-13

課堂上,我問學員:「假如你買入的股票,股價下跌了超過10%,你會否止蝕沽出?」

有位學員答:「因為我是技術走勢派,股價下挫10%,很大機會代表自己看錯市,為了避免股價再下跌帶來更大的損失,我會止蝕。」

另有一位學員這樣回答:「因為我是聽消息或財經演員的貼士買股,還未懂得基礎分析及計算公司的內在價值,股價下跌了,我也會止蝕,務求保本。」

然而執行止蝕,說易行難。假如他們真的可以貫切執行止蝕,問題可能也不算太嚴重,每次最多都是虧蝕了本金的10%。最大問題是業餘投資者,甚至專業投資者,往往都會犯上「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的毛病。

行為學家指出,由於人們總是不喜歡損失的,當面對潛在損失時,他們願意尋求風險搏一鋪,希望可以反敗為勝。這種人性,很容易便會產生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的行為。不少投資者在處置手上持有的股票時,都傾向賣出賺錢的股票,卻繼續持有蝕錢的股票,因為他們覺得股票一天未賣,也不算虧損,未來總有一天股價會回升,一於跟它「鬥長命」。這意味著當投資者處於盈利狀態時是「風險迴避者」,而處於虧損狀態時是「風險偏好者」。

太早沽出優勝股,不願止蝕沽出虧損股(不是採用價值投資法而買入的股票),這種源於「厭惡損失」的投資策略,解擇了散戶為何在股票市場往往都是「贏粒糖、輸間廠」,注定失敗收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20

勒索病毒致世界航運巨頭馬士基損失2億至3億美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16/1139190.html

世界航運巨頭丹麥馬士基集團16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因航運價格走高,集團二季度營收達到96億美元,同比增長8.4%,但6月底爆發的勒索病毒預計給三季度業績造成2億至3億美元損失。

馬士基集團二季度實際利潤為3.89億美元,但因馬士基油輪和馬士基碼頭公司進行了7.32億美元的資產減記,財報顯示二季度虧損2.64億美元。

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施索仁稱,馬士基航運、馬士基碼頭和丹馬士等子公司受病毒影響最大,集裝箱航運業務深受其害,但集團仍維持今年全年實際利潤將高於去年7.11億美元的預期。

施索仁表示,在能源業務板塊,將重點優化石油和天然氣業績並探尋新業務模式,增強集團在現有市場條件下的競爭力。

馬士基集團總部設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在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業務包括集裝箱航運、石油勘探和開采、物流、超市零售和相關行業。

來源:新華社 記者:石壽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802

多家共享單車企業資金鏈斷裂 用戶押金損失超10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06/1168675.html

隨著悟空、町町、酷騎、3V bike、小藍、小鳴6家共享單車企業相繼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用戶押金成了共享單車領域的“火山口”。據機構統計,目前共享單車企業倒閉造成的用戶押金損失已超過10億元。

“打了水漂”的押金如何討回?消協組織能否提起公益訴訟?目前正常運營的企業該如何保障用戶押金安全?圍繞巨額押金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引發了社會廣泛關註。

企業競爭失敗讓消費者買單?

繼12月1日舉行共享單車問題座談會商討消費者押金問題解決辦法之後,中消協今天再次就共享單車押金等問題約談摩拜、ofo、永安行、哈羅等7家共享單車企業,要求各企業承擔消費維權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采用安全透明的資金監管方式,確保消費者押金和預付資金的安全,並建議各企業盡可能采取免收押金的方式提供租賃服務。

中消協副秘書長董祝禮表示:“悟空等6家共享單車企業遭遇經營困難之後,造成了用戶押金難退問題。涉及範圍非常廣,資金數額也非常巨大。”據芝麻信用提供的數據,粗略統計造成用戶押金損失已達10多億元,亟須盡快拿出應急解決方案。

“盡管各地消協組織都在幫消費者清退押金,但由於各種原因,預計最終仍將有大量消費者會遭受財產損失。”中消協法律與理論研究部主任陳劍對記者說,“在消法執法檢查中,我們也註意到預付費安全性問題,必須在法律層面進行相應的規定,否則很難從根本上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北京市消協投訴部主任陳鳳翔指出,單車企業作為第一責任人理應依法退還消費者的押金和預收款。

“企業不能一走了之,要及時向消費者說明真相,制定可行的措施和時間表,償還款項,定期通報。任何一個企業都無權動用消費者的押金和預收款。共享經濟的殘酷競爭不能由消費者來買單。”陳鳳翔說,光靠消協是不能根治的,需要社會共治,建議政府協調行業主管部門,一方面督促單車企業承擔主體責任,另一方面采取行政措施,借助司法手段,推動問題盡快解決。

消費者咋討回押金?

共享單車企業倒閉後,消費者押金難以退還。單個消費者起訴有些力不從心,多個消費者起訴又容易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為此,一些消費維權人士建議,消協組織應代表消費者提起公益訴訟。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肖建國指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對經營者侵害眾多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或者具有危及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才能提起公益訴訟,而共享單車企業的用戶雖然很多,但是人數是特定的,因此消協組織無法提起公益訴訟。

“即便不能提起公益訴訟,消協組織仍然可以積極作為。數量眾多的特定消費者不把求償權轉讓給消協組織,而是把訴權和訴訟實施權轉移給消協組織,這時候消協組織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以消協組織為原告,單車公司為被告,訴訟請求為要求單車公司退還押金。”肖建國說。

中國政法大學開放教育辦公室主任吳景明表示:“企業不退還押金,是因為沒有一個退還押金的合理機制。消協組織可以提起訴訟,請求法院責令共享單車公司建立退還押金的合理機制,並且必須保證及時退還。這個訴訟請求就針對不特定的潛在的消費者。”

消協組織提起公益訴訟後,如果企業申請破產了該怎麽辦?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企業通過收取押金匯集的資產必須跟企業的自有資金分開。應當在《電子商務法》中明確:消費者押金不屬於破產財產,如果被企業挪用,在破產清算時,應該優先退還給消費者。

如何亡羊補牢保障押金安全?

要想保證用戶押金的安全,事前監管會比事後處置更加有效,這是不少專家的共識。那麽,有關部門該如何亡羊補牢,保障消費者押金安全?

此前,交通部、國家發改委等10部門發布的《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要求在企業註冊地開設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行專款專用,接受有關金融部門的監管,防止用戶資金風險等。

“如果共享單車企業按照意見的要求做了,那沒問題。但問題是,現在一些企業把押金挪作他用。”國家法官學院原副院長曹三明表示,如果不對押金加以妥善管理,特別是不由第三方來監管,則將產生極大的風險,會給消費者造成極大的損害。“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制定有效的實行第三方監管的法律制度,此類規範性文件最低也應是行政法規。”

中國社科院大學張嚴方教授建議,在《電子商務法》里增加有關資金存管的內容: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對預收資金進行存管,並確定一個商業銀行的賬戶作為資金存管賬戶,同時要與對應銀行簽訂協議,存管資金比例為預收資金的20%~25%;經營者為業務發展可申請支取存管資金,當消費者要求提供預收資金存管相關信息時,經營者不得拒絕。

不過,有企業代表表示,將積極加強與人民銀行、銀監會等金融部門的聯系,主動接受窗口指導和監督管理,確保消費者押金安全。

(來源:工人日報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603

“出軌”李小璐PG ONE形象崩塌,“踩雷”的商家損失有多慘重?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09/1181065.html

每經影視記者 陳耀霖

每經編輯 杜蔚

最近,娛樂圈的新聞狂轟濫炸。即使不關註娛樂圈的人,也應該認識PG ONE了。這個本來以嘻哈音樂出身的歌手,如今與“睡嫂子”、出軌、吸毒、侮辱婦女等字眼聯系在一起,並被多家黨媒點名批評,可以說形象幾乎崩塌。

藝人“出事”,損失慘重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背後的公司和客戶。以PG ONE為例,自己本身在地下音樂界摸爬滾打多年,從大紅大紫到形象坍塌,僅僅不過半年的時間。現在又連累了“大哥”“嫂子”賈乃亮和李小璐,令人唏噓。

▲2017年年底PG ONE曾發微博感謝姐夫賈乃亮和姐姐李小璐的照顧(@紅花會PG_ONE微博/圖)

作為《中國有嘻哈》雙冠軍之一的PG ONE形象徹底崩潰,也給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嘻哈界一個巨大的警醒。實際上,有著類似PG ONE作品的Rapper不在少數,如今嘻哈歌手逐漸“從地下到地上”走進大眾視野後,他們應該如何維護自身形象,代言公司又該如何選擇藝人,值得深思。

PG ONE 代言了多少品牌

在“出事”之前,PG ONE是眾多商家的寵兒。

據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不完全統計,雅詩蘭黛、寶潔、oppo、禦泥坊、麥當勞等公司,在PG ONE走紅後都與其有合作。

其中,去年9月份,時尚芭莎和雅詩蘭黛的合作企劃,找到PG ONE代言口紅,引發了一波輿論反響。此後,PG ONE又和寶潔合作,在雙十一時成為“寶潔嘻哈店長”,該廣告還登陸了紐約時代廣場。

▲時尚芭莎微博截屏

隨後,OPPO 手機又和PG ONE有廣告合作,OPPO放出文案“你用一個夏天認識我,我卻用了23年成為 PG ONE ”成為微博熱搜話題。PG ONE也專門為OPPO手機出了一首歌。

此外,PG ONE走紅之際,還簽約摩登天空,為《蜘蛛俠》《英雄聯盟》和《大唐無雙》唱過推廣曲,從美妝產品、日用品再到電影遊戲,PG ONE的商業合約可謂拿到手軟。

如今,代言藝人形象崩塌,客戶方面顯然損失慘重,不僅僅是代言費損失,還有品牌形象、戰略口碑的負面影響。記者註意到,在PG ONE出事之後,雅詩蘭黛、麥當勞等代言商緊急下架多個廣告,並迅速刪除相關微博,代言視頻、歌曲也均已經無法播放。

▲PG ONE的廣告登陸紐約時代廣場(寶潔微博截圖)

有業內人士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有涉及代言的公司正在與PG ONE方面談判解約,並就其近期曝出的一系列負面事件是否涉嫌違約進行商議,不排除未來有索賠的可能。

除了PG ONE之外,受到影響的顯然還有李小璐和賈乃亮。李小璐在新浪微博擁有4000余萬粉絲,微博顯示,李小璐親自打廣告的產品就包括“Let’s diet”秋褲、“親潤”護膚品等。

此前,李小璐曾於2012年擔任“瑞大福”珠寶品牌擔任形象代言人,一年期限的代言費為100萬元。如今受到被曝“出軌”事件的影響,李小璐、賈乃亮夫婦的各種代言想必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嘻哈應如何走向商業

在種種負面事件之後,損失的不僅僅是PG ONE和賈乃亮夫婦,可能還有中國嘻哈樂的形象。

近期,在原定於1月6日晚《中國有嘻哈》的長沙演唱會籌備中,長沙體育館門口的演唱會海報PG ONE就直接被糊上了人工馬賽克。演唱會舉辦單位發布聲明稱“原定演出嘉賓之一PGONE因不可抗力因素無法參加演出”,又一度成為一波熱搜話題。

PG ONE被糊上了人工馬賽克(@八哥專用微博截圖)

有人指出,這次PG One連續的負面事件,或許對中國嘻哈樂進行一次洗牌,讓中國嘻哈音樂人認識到問題的所在,對於嘻哈如何走向商業,業內也應該有更加清晰的思考和轉變。

實際上,中國的嘻哈音樂人,在走紅之前大多沈寂於“地下音樂圈”,部分作品偏激露骨,只是因為傳播範圍小,而沒有受到大眾關註。例如PG ONE備受批判的低俗歌曲和侮辱藝人事件,就均發生其成名之前,只是因為被曝“出軌”事件後,突然獲得大量關註,而重新被媒體和粉絲“挖”出來,導致其形象瞬間崩塌。

因此,像PG ONE一樣有著“黑歷史”的嘻哈歌手,其實不在少數。而隨著《中國有嘻哈》等綜藝節目的走紅,嘻哈音樂人越來越走進大眾視野,收獲了一波流量和商業代言,可以說和大眾明星已經無異。這種時候,藝人們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形象,實在值得深思。

▲第五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愛奇藝的高級副總裁陳偉坦言《中國有嘻哈》大熱,催生嘻哈商業符號(每經影視記者 杜蔚/攝)

“地下的歸地下,商業的歸商業。” 有業內人士評論稱,地下嘻哈音樂人要急需發展,要做商業性的嘻哈人更要適應中國文化,找到面向大眾化的契合點。只有如此,藝人才能健康發展,而看上嘻哈音樂市場的公司也才能避免繼續“踩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