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後數據顯示,5月2日龍虎榜中,共19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10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9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
當天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是西藏藥業、益生股份、隆平高科,凈買入金額分別為4761萬元、3092萬元、2956萬元。
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的股票分別是黃河旋風、東阿阿膠、松芝股份,機構資金流出凈額分別是1.68億元、4523萬元、3502萬元。
詳見下表:
從詳細數據看,機構今日買入最多的西藏藥業有3家機構買入,同時有2家機構賣出,凈買入金額4761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大幅震蕩,早盤延續上一交易日跌停勢頭大幅低開,一度跌逾5%,但隨後快速反彈並一路攀升至漲停,午後封死漲停板直至收盤。
消息面,公司2018年一季度營業收入2.13億元,同比減少13.40%;凈利潤6866.33萬元,同比增長26.84%。
在賣出排行榜上,機構賣出最多的黃河旋風有4家機構進行了集中賣出,合計凈賣出金額高達1.68億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劇烈震蕩。早盤低開逾2%後直線上沖至上漲逾5%,隨即又快速會吐漲幅,並一路震蕩走低,最終收跌3.86%。成交量明顯放大,3個交易日累積跌幅近25%。
消息面,黃河旋風於4月26日披露:2015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收購而來的上海明匠在2017年度審計時未能提供財務資料。黃河旋風坦言,已無法按公司的發展思路實質控制上海明匠,擬將上海明匠100%股權轉讓給上海明匠創始人陳俊。此後,在4月27日,上交所向黃河旋風發出問詢函,重點關註上述事項。公司隨後又公告稱,陳俊希望解除新近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對此,上交所連夜進行了二次問詢。
盤後數據顯示,5月4日龍虎榜中,共8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3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5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
當天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是建新股份、高斯貝爾、*ST華信,凈買入金額分別為1790萬元、525萬元、49萬元。
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的股票分別是雙一科技、廣聯達、永泰能源,機構資金流出凈額分別是2174萬元、916萬元、519萬元。
詳見下表:
從詳細數據看,機構今日買入最多的建新股份有1家機構買入,凈買入金額1790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小幅低開後一路攀升,午後封住漲停,臨近尾盤漲停板被打開,但最終仍以漲停價收盤,股價也創出近兩年多來新高。
消息面,公司於4月26日晚發布2018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74億元,同比增長176.06%,環比增長60.72%;實現歸母凈利1.14億元,同比增長2233.25%,環比增長115.93%。預計公司2018年上半年部分產品的銷售收入及盈利能力將穩步提高,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
在賣出排行榜上,機構賣出最多的雙一科技有1家機構進行了賣出,凈賣出金額2174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延續昨日漲停勢頭繼續大幅高開,並快速漲停,但很快便炸板,午後再度封住漲停,但臨近尾盤再度炸板,成交換手率高達50%。
消息面,今日高送轉概念繼續受到資金關註,多只個股漲停。雙一科技的年報送轉方案為10轉6股,派10元,市場預期中報可能繼續進行送轉股。
盤後數據顯示,5月7日龍虎榜中,共13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6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7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
當天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是長亮科技、雲南白藥、順鑫農業,凈買入金額分別為2.39億元、1.33億元、7236萬元。
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的股票分別是泰永長征、新光藥業、廣博股份,機構資金流出凈額分別是1482萬元、1203萬元、623萬元。
詳見下表:
從詳細數據看,機構今日買入最多的長亮科技有4家機構買入,同時有2家機構賣出,凈買入金額2.39億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低開逾4%,但隨即開始快速反彈拉升,早盤便封死漲停,直至收盤。股價也再度刷新本輪反彈新高。
消息面,據媒體報道稱,騰訊公司以約4億人民幣的金額完成對長亮科技的戰略投資。未來雙方將在金融雲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推出“雲+端”整體解決方案,為全球金融機構提供智能金融解決方案。
在賣出排行榜上,機構賣出最多的泰永長征有1家機構進行了賣出,凈賣出金額1482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高開高走,午後開盤不久便直線拉升至封死漲停直至收盤。
消息面,今日次新股股午後反抽,龍頭泰永長征率先封板,隨後萬興科技沖擊漲停,七一二、中石科技快速跟漲。
盤後數據顯示,5月8日龍虎榜中,共14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3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11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
當天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是沃格光電、藍思科技、*ST華信,凈買入金額分別為2628萬元、1641萬元、21萬元。
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的股票分別是鹿港文化、廣博股份、科森科技,機構資金流出凈額分別是3993萬元、1346萬元、1137萬元。
詳見下表:
從詳細數據看,機構今日買入最多的沃格光電有1家機構買入,凈買入金額2628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平開,然後一路震蕩攀升,尾盤一度沖擊漲停但未能封板,最終收漲7.6%。
在賣出排行榜上,機構賣出最多的鹿港文化有2家機構進行了賣出,同時有1家機構進行了買入,凈賣出金額3993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低開低走,午後封死跌停直至收盤。
消息面,公司公告7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的事後審核問詢函,要求對經營情況及財務信息進一步補充披露信息。
盤後數據顯示,5月9日龍虎榜中,共7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1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6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
當天機構唯一凈買入的股票是江南水務,凈買入金額為487萬元。
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的股票分別是廣博股份、三泰控股、中材科技,機構資金流出凈額分別是1.83億元、2152萬元、1345萬元。
詳見下表:
從詳細數據看,機構今日買入最多的江南水務有1家機構買入,凈買入金額487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開盤便封死漲停,盤中雖多次炸板,但臨近尾盤再度封板。
消息面,5月8日晚間公告,江陰市政府研究決定啟動對江陰市自來水水價調整工作,預計對公司影響較大,水價調整的最終方案等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公司將密切關註並及時予以公告。據意見征求稿顯示,江陰市擬將居民生活用水到戶價格上調19%,工商服務業用水價格上調24%,特種用水價格上調22.2%。
在賣出排行榜上,機構賣出最多的廣博股份有5家機構進行了賣出,沒有機構進行買入操作,累計凈賣出金額高達1.83億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延續上一交易日跌停頹勢大幅低開,一度快速上沖至跌幅不到5%,但隨即快速回落,直至收盤,大跌8.75%,換手率高達21%。
消息面,一季報顯示,公司2018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4.66億元,同比增長1.8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21.44萬元,同比下降45.7%。
同時,公司原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杭州掌優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由於交易各方利益訴求不盡相同,部分核心條款及交易細節最終無法達成一致,公司及交易對方認為難以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在信用債違約事件密集發生的同時,信托產品無法按時還本付息風險也正在頻繁曝露。近日,中信信托公告稱,天房集團應於5月18日償還的2億本金及利息可能發生違約風險。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天房集團資產負債率高達85.81%。除了在銀行間和交易所發行債券179億元以外,截至2017年年中,天房集團累計在56家金融機構的負債超過千億元。2016年天房集團凈虧損4.5億元。2018年伊始,公司再度發布2017年預虧公告。
5月11日,天房發展發行的“15天房債”大跌逾6%,隱含收益率飆升至34.83%。
累計負債達千億規模
近日,中信信托在《中信·天房2號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第二次臨時信息披露報告》中稱,天房集團應於2018年5月18日向本信托計劃償還貸款本金2億元及相應利息,可能發生無法如期償付貸款本息的違約風險。
第一財經記者從天房集團財務報表中發現,除了這只信托計劃,截至去年年中,天房集團在中信信托的融資余額共計46億元,而這只是其借款總額的一部分。截至2017年年中,天房集團累計在56家金融機構負債達1082.2億元。
其中,渤海銀行對天房集團的貸款余額達到113億,天房集團在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等借款余額超過40億元,另外在四大行和主要股份銀行均有借款。信托類機構中,建信信托、中信信托、華能貴誠信托等債務余額居前。
在公開市場債務余額方面,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天房集團在銀行間和交易所發行債券總量達到179億元,其中,2016年第二期私募公司債規模就高達82億元。而從到期時間來看,最近一期債券“13天房債”將於今年8月6日到期。
盡管目前天房集團的存量債券外部評級尚未發生變動,但中債估值中心已經率先下調了天房債的市場隱含評級。
中債估值公司11日表示,天津市房地產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天津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目前存續債券共5只。結合市場價格和公司最新情況,將“13天房債”中債市場隱含評級由AAA調整至AA-,將其他5只無擔保債券的中債市場隱含評級由AA+調整至A+,並將持續關註發行人的最新動態。
內外因疊加致流動性承壓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天房集團此前能夠在各類金融機構順利融資,主要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方面,天房集團主營業務為房地產,在抵質押等增信措施方面具有天然的基礎;另一方面,由於天房集團的實控人為天津國資委,相比於民營企業,國企的屬性使其在債權融資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在大量舉債的同時,杠桿經營的弊端也隨之顯現。2017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天房集團資產負債率高達85.81%。事實上,2015年以來天房集團的負債率就一直維持在80%以上。
數據來源:wind資訊,第一財經整理
高額的財務費用使得公司凈利潤受到大幅侵蝕,2016年開始,公司業績急轉直下。2016年全年天房集團凈虧損4.5億元。隨後,2017年中報凈利潤再度告負,2018年伊始,公司再次發布2017年預虧公告。
數據來源:wind資訊,第一財經整理
除了內生盈利能力不濟,外部融資環境也是天房集團近期流動性承壓的原因之一。據業內人士測算,2017年房地產企業非標融資規模高達25000億元左右,而不少信托產品期限較短,在當前表外資金回表的背景下,非標融資趨冷,使房企短期內面臨不小的償付壓力。
長江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趙偉對記者表示,2017底以來,影子銀行、銀信類業務監管趨嚴,信托貸款等非標融資收縮,社融增速回落。信用收縮背景下,地方政府和房地產融資監管趨嚴進一步加大了房企融資壓力。
“考慮到基建和房地產2017年信托凈融資規模較大、余額居前,信托融資收縮將加大基建和房地產再融資壓力,”他還提到,結構性去杠桿背景下,對地方政府和房地產融資的監管趨於嚴格,也進一步加大了融資壓力。
天房債遭遇拋售
隨著負面消息在二級市場發酵,天房債近日遭遇債券投資人拋售。5月11日,天房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天房發展(600332.SH)發行的債券“15天房債”大跌逾6%,債券隱含收益率飆升至34.83%。
事實上,隨著2016年年底公司債發行審核趨嚴,天房集團從2016年9月以後暫停了公開市場發行公司債募資。直至2018年4月17日才通過發行購房尾款資產支持證券,再度在公開市場完成了14億元融資,其中優先A級資產支持證券和優先B級資產支持證券的目標募集規模分別為7億元和5.6億元,利率分別為6.7%和8.7%。
4月25日,天房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由天津市國資委更改為天津津誠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目前實際控制人仍是天津市國資委。隨後,4月26日,天津津誠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表示,擬征集1名投資者讓渡天房集團65%股權。其中通過增資擴股讓渡30%股權,通過股權轉讓讓渡35%股權。
如果本次混改方案實施完成,天房集團股權結構將由津誠資本獨資企業變為津誠資本占35%股權的企業,進而可能將導致天房發展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盤後數據顯示,5月18日龍虎榜中,共15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6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9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
當天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是海油工程、通源石油、傑瑞股份,凈買入金額分別為4016萬元、958萬元、712萬元。
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的股票分別是興業礦業、龍蟒佰利、中油工程,機構資金流出凈額分別是1.07億元、6799萬元、3981萬元。
詳見下表:
從詳細數據看,機構今日凈買入最多的海油工程有2家機構買入,合計凈買入金額4016萬元。
隔夜布油一度突破80美元,為2014年11月以來首次,今日油服概念股持續走強,海油工程午後封漲停,收報6.66元,成交額6.80億元。
在賣出排行榜上,機構賣出最多的興業礦業有4家機構進行了賣出,合計凈賣出金額1.07億元。
興業礦業發布的最新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盈利11872.81萬元,同比增長28.12%。*ST眾和日前發布公告稱,興業礦業將提供總額不超過6億元財務資助。*ST眾和由於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公司股票自2018年5月15日起暫停上市。
興業礦業收報7.85元,跌9.67%,成交額4.29億元。
盤後數據顯示,5月24日龍虎榜中,共7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3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4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
當天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是承德露露、亞夏汽車、*ST天馬,凈買入金額分別為3029萬元、300萬元、21萬元。
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的股票分別是東方園林、延江股份、明陽電路,機構資金流出凈額分別是4.77億元、1915萬元、692萬元。
詳見下表:
從詳細數據看,機構今日買入最多的承德露露有2家機構買入,1家機構賣出,凈買入金額3029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大幅上漲,早盤一度觸及漲停,最終收漲6.70%,股價創出近1年新高。
在賣出排行榜上,機構賣出最多的東方園林有5家機構進行了集中賣出,1家機構買入,凈賣出金額高達4.77億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再度重挫逾8%,最近6個交易日股價跌幅高達20%。
消息面上,5月24日早間,東方園林就償債能力發布公告稱,2018年內需兌付的未到期債券共計29億元。根據公司的歷史數據,每年的6月份和第四季度是公司回款高峰期。根據歷史數據,預計2018年6月和第四季度回款完全可以覆蓋公司年內到期債券。公司從未發生過債券和銀行貸款到期不能兌付的問題,目前公司業績良好,未來將持續保持健康的融資能力。另外,公司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是合理的。
此前,5月21日東方園林公告稱,該公司公開發行不超過15億元債券已經獲批,原本計劃發行的10億元公司債券,實際發行規模僅0.5億元。發債規模嚴重縮水引發市場關註。
6月11日晚間,華誼兄弟發布澄清公告稱,王忠軍、王忠磊自 2014 年至今未減持過公司股份,不存在拋售所持公司股份套現的行為。2015 年 11 月 24 日至今,王忠軍、王忠磊先生累計增持金額合計約 6.4 億元。股權質押不代表王忠軍、王忠磊不看好公司未來,也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股權質押的資金用途,主要用於項目投資及股權投資。
今日,有關華誼兄弟股東王忠軍、王忠磊大舉質押股權的報道刷屏,並登上了熱搜。對此,華誼兄弟做出了以上回應。
事實上,近年來影視類上市公司股東質押股權行為並不罕見,長城影視、華策影視、唐德影視、光線傳媒等都有。而華誼兄弟的從2017年至今,發布的涉及“股份質押及解押”的公告已超過10條。
有分析認為,大比例質押股權的行為在熊市中風險不小,一旦股價持續下跌,質押的股權可能被強制平倉。
上周四,蘋果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帶動美股上漲。但是投行警告稱,納斯達克指數可能在目前的水平暴跌15%。
摩根士丹利美國資本市場策略師MichaelWilson認為,目前股市正在進入一個螺旋下跌的階段,納斯達克將繼續向下調整15%以上。
隨著美股公司財報的陸續公布,美股市場也經歷了跌宕起伏。上周,Facebook公布財報後,股價連跌三日,市值蒸發1360億美元。
這引發了市場對於互聯網企業是否即將進入回調期的辯論。在全球市場上,截至上個月底,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股價已經從年初的高位下跌25%,市值蒸發超過1400億美元。僅今年7月,騰訊股價就下跌近10%,進入回調期,並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
不過筆者註意到,盡管美國科技股在標普500及納斯達克指數中的權重以及騰訊在恒生指數中的權重都非常高,但導致科技股下跌的背後原因不盡相同。
新一輪美國科技股的拋售潮反映的是與指數掛鉤的被動式投資基金勢力的擴張,並在價值投資者和指數基金中間劃了一道分水嶺。
所謂被動式基金,也叫指數基金,基金經理選擇特定的指數成份股作為投資對象,試圖複制指數的表現。指數基金經理所配置的資產比例也要與指數中的成份股的權重相對應。
比如,美國科技股風向標FAANG(臉書、蘋果、亞馬遜、奈飛及谷歌)占據了標普500指數中12%的權重,以及納斯達克指數中高達27%的權重。如果納斯達克指數下跌,那麽基金公司就要進行被動式的管理,通過拋售部分股票來維持相應的權重,哪怕這些股票的基本面沒有問題,也會面臨拋售。
相反,當指數不停往上漲,基金經理也要被迫跟隨買入權重大的公司股票,即便那些公司的基本面並不好。這樣一來,這些公司的股票就會一直被推漲,甚至出現高估。
這就會導致一個現象:當大量資產流入到被動式基金的資產配置中時,一個指數中權重偏高的股票價格在市場漲的時候會跟漲,在市場跌的時候隨之下跌,反而與其基本面沒有太大關系。但這一現象並不是此輪科技股推動的牛市中所特有的,這樣的情況也曾出現在2000年那輪互聯網泡沫前。
在上世紀90年代末,很多價值投資者相信科技股的價值被低估,大舉買入。今天,當價值投資者大舉買入FAANG股票時,他們也面臨著和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時同樣的擔憂。
和當年的互聯網盛世一樣,長達九年的牛市已經令美股市場投資者疲憊不堪,價值導向基金和指數基金的投資策略也開始產生分歧。價值投資基金經理轉向動量投資,也就是所謂的強勢股投資,而指數基金則被迫買入價格上漲過高的科技股。
一個更加值得關註的現象是,被動式基金的迅速擴張使得近年來被動買入的股票規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這主要是因為指數共同基金和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數量的增長。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截至去年6月,被動式基金管理了約8萬億美元的資金,約占全球投資基金規模的20%,而十年前的這一比例僅為8%。ETF的增長更為迅猛,占到整個被動式投資基金的40%,十年前的這一比例是30%。
被動式基金數量增長的同時,聚焦價值投資的主動式基金規模則隨之減少。這也意味著潛在的利益沖突將更為突出。ETF基金經理是以低成本、低傭金的模式盈利的,因此他們追求規模效應,把Facebook或者蘋果這一類股票納入ETF能夠幫助他們實現這一目標,因為這類股票的流水很充裕。而正因為此,市場價格才被嚴重地扭曲了——價格與指數證券的關聯度越來越高,而與公司基本面的相關性越來越小。
換句話說,如果將一個股票納入某個指數,其實就等同於人為地讓投資者去追捧這只股票。股票是否受歡迎,反過來會影響短期的股價。
不過,與2000年情況不同的是,今天的科技股都是一些收入和現金流強勁的大公司,它們擁有可靠的盈利模式,正是這些公司推動了整個科技板塊的強勢上漲。
最好的例子是谷歌。谷歌的資產負債表約1000億美元,半年凈收入126億美元,而它繳納的稅費僅占稅前收入的14.6%。也難怪谷歌引起歐盟的不滿,最終被開出45億歐元的罰單。
但被動式基金經理的投資偏好也會發生反轉,騰訊就是一個例子。從目前騰訊股價下跌25%的情況來看,騰訊的跌幅比恒生指數跌得更厲害,因此這就不是指數基金被迫調整倉位的問題了,而是騰訊股票自身的問題。
這就會引發另外一種情況:騰訊跌了那麽多,它在基金指數中的權重有可能會達不到騰訊在恒生指數中10%的權重,那麽被動式基金經理要使其倉位與指數保持一致,只有兩種選擇,要麽繼續買入騰訊股票,要麽賣出資產配置中的其他股票。
筆者認為,權重過大、風險偏好過高的公司股票未必能找到買家,尤其是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沒有投資者會大手筆買入騰訊的股票。所以他們只能通過拋售其他股票以維持騰訊的權重。但這樣一來,會導致恒生指數的其他股票面臨拋售壓力,這就是市場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