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男倒地半個鐘無人理 唯一停低只為偷手機
1 :
GS(14)@2016-08-14 14:29:13一個視人命如草芥的社會,叫人極度心寒。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名男子遭車撞倒,一小時過去,有403輛車駛過、45名途人走過,全都無動於衷,唯一停下來的人,卻只是彎身撿走男子的手機,任由他失血過多而死。36歲的馬蒂波爾(Matibool)10年前來到新德里打工,打兩份工只為寄錢回鄉養活太太與4名子女。事發在上周三,馬蒂波爾上完通宵班後,在清晨5時40分左右步行回家,結果被一輛車從後撞倒,他被拋上半空,撞柱後倒地。司機落車見到馬蒂波爾倒臥地上後,檢查完汽車就馬上開車離去,如果他當時有查看他的話,就會發現其實馬蒂波爾仍有脈搏。倒臥血泊一小時,有140輛汽車、82輛人力車、181部電單車及45名途人經過奄奄一息的馬蒂波爾,卻無人伸出援手。終於一輛人力車停下來,車上有人落車,卻只為撿起馬蒂波爾的手機,發現手機斷成兩截後,他返回人力車離去了。直到馬蒂波爾的朋友發現他出事報警,警員在早上7時左右才到場,馬蒂波爾獲送到半公里外的醫院,可惜他已傷重不治。涉嫌撞死馬蒂波爾的司機經已被警方拘押。美國《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4/19735785
【迎中秋】失傳紙紮燈籠 靠澳門唯一菲籍師傅傳承
1 :
GS(14)@2016-09-07 21:48:21艾飛度在菲律賓土生土長,十年前到澳門定居,現是紙紮燈籠師傅。
在兔仔燈籠展覽內,一個個燈籠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他在菲律賓土生土長,有一個中文名字叫艾飛度,是一個紙紮燈籠師傅,在展覽場刊經常找到他的名字。「我是他們作品的工藝師,藝術家會將他們的設計給我,我會想辦法將它們的設計做出來。」艾飛度說。他在菲律賓原是教師,為了生活,十年前離鄉別井到澳門定居,在婆仔屋文創空間工作,替老闆兼建築師馬若龍做私人助理,協助製作藝術品。馬若龍是葡萄牙人,精通中文,喜愛中國傳統文化,對兔仔燈籠情有獨鍾,耳濡目染下,艾飛度漸漸喜歡紙紮燈籠的工作。在菲律賓只有當地華人才會慶祝中秋節,在聖誕時則會製作紙紮擺設,大多是星形圖案以竹製成。來到澳門,艾飛度才首次學習製作紙紮燈籠,曾跟從紙紮師傅蘇華貴學藝。兩年前蘇師傅過身,澳門政府曾出悼文表揚其藝術成就。這兩年間,艾飛度接手製作展覽內的紙紮燈籠,接替蘇師傅擔任紙紮燈籠工作坊的導師,希望將這份傳統傳承下去。「雖然我是菲律賓人,但我很喜歡製作中國傳統燈籠,過程好有趣,雖然是好簡單的東西,但在製作中會感受快樂及寧靜。」他說。
現在竹枝難尋,所以燈籠便以鐵線代替。「最難製作是結構,這是最困難的,其次是怎樣去裝飾。」他邊示範邊說。他的作品大部份以兔子造型為主,以鐵線繞成外框便要用三小時,完成一個燈籠便要花大半日時間。「如果我沒有熱誠,我不能做得很好,這是一個沉悶的工作,要花很多時間,不斷重覆動作,做到熟能生巧,但都是一種享受。」在九至十月澳門分別有兩場花燈及兔仔燈籠展覽,邀請不同藝術家參展,其中會有艾飛度的作品,要感受中秋節的氣氛,不容錯過。(一)「澳門花燈節」日期:即日起至10月10日地點:澳門壹號廣塲(二)「兔仔燈籠-馬若龍和朋友們彩燈展」日期:9月21日至10月15日地點:婆仔屋文創空間A2展覽廳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
艾飛度曾跟從紙紮燈籠師傅蘇華貴學藝,兩年前蘇師傅過身,澳門政府曾出悼文表揚其藝術成就。
艾飛度的作品以兔仔燈籠為主。
製作燈籠,最難是結構,其次是裝飾。
今次在澳門的花燈節,有二十多位藝術家參展,其中包括艾飛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7/19762661
【中秋搭牌樓】最老資歷搭棚師傅 復興建澳門唯一牌樓
1 :
GS(14)@2016-09-13 00:21:01趙德兆今年67歲,是全澳門年紀最大、資歷最深的搭棚師傅,要數最難忘卻是在中秋節前搭牌樓。
「我叫趙德兆,出生在珠海,十歲來澳門定居,搭棚由12歲入行,甚麼棚都搭過,游泳棚、賽車棚、建築,甚至是昔日中秋牌樓,入行已有54年,現在還要繼續做。」一身古銅膚色的趙德兆說。他今年67歲,是全澳門年紀最大、資歷最深的搭棚師傅,搭過的棚數量無從考究,但要數最難忘卻是在中秋節前搭牌樓。「以前牌樓主題每年都不同,有『嫦娥奔月』、『八仙賀壽』、『三打白骨精』等等,美工製作加上耀眼燈飾,在那個物資不甚豐富的年代,『睇牌樓.過中秋』是主要娛樂活動。」
澳門牌樓,不同於香港大同餅家用木方砌成的傳統設計,是以竹棚搭成的立體裝飾,是當地特有的傳統工藝。牌樓在澳門消失三四十年,除了中秋外,亦會在雙十、國慶等節日搭建牌樓。在中秋節,餅家對中秋節前的宣傳十分重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英記與現已結業的顯記在大馬路兩旁以中秋牌樓互相較勁,其後多家餅家相繼仿傚,以相若的宣傳手法推銷中秋月餅,後來一度因政治問題而禁建,今年英記邀請趙德兆重新搭建新牌樓。別看輕這門粗活,中秋多在九月,經常有颱風,要紮得穩陣,經得起風吹雨打卻不容易。「我學師最初的三年,都是在地下遞竹。我細路仔入行,枝竹幾斤重,那會夠力!唯有學借力,將竹豎企遞給師傅,這樣力度可以慳好多。竹打橫又怕弄傷人,斜又要用好多力,所以一定要豎企。」他邊示範邊說。今次英記的牌樓花約40萬元,搭棚要花大半日時間,之後便由設計師裝上新式設計,但趙德兆卻說今不如昔。「英記三十多年的牌樓,我都有搭過,以前是用手工藝,真的做得好完美。由昔日毛筆字改為電腦字,畫亦是電腦噴墨,弄到好像花牌,又像普通的聖誕裝飾,不像以前般技術性,不是好美觀。」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
今年英記邀請趙德兆重新搭建新牌樓,花約40萬元。
牌樓在澳門消失三四十年,英記與現已結業的顯記在大馬路兩旁以中秋牌樓互相較勁。圖為英記昔日牌樓。
英記今年新建的搭樓,採用較新式設計,有別昔日傳統工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2/19767840
【中秋搭牌樓】全港唯一綵燈牌樓 83歲師傅:「會堅持做落去!」
1 :
GS(14)@2016-09-13 00:21:02大同在元朗已紮根73年,每年中秋仍堅持架起綵燈牌樓,已是全港唯一的老牌樓。
行船爭解纜,月餅我賣先。中秋前夕,鋪天蓋地都是月餅廣告,昔日的彩燈牌樓必定是各大餅家的互相競技的項目。牌樓,提醒大家一年又到中秋月,年年掛上大紅大綠的字款,添些紙花燈泡,吸引到客人買月餅。月圓,團圓,一家人會圍桌吃飯。由於昔日娛樂節目不多,牌樓是一家大細的中秋餘興節目,是老一輩人的集體回憶。現今科技發達,牌樓作用已日漸式微,但在元朗一間老餅家依舊每年架起綵燈牌樓,已是全港唯一的老牌樓。趁她在,好珍惜。
大同在元朗已紮根73年,每年中秋還是那老樣子,彷彿在歲月沒留下痕跡。每年中秋前夕都會花大一整日時間搭牌樓,都成了元朗街坊的景點,是不少元朗人的回憶。「我小時候見到牌樓,便知道中秋節又來,那時我還是一個細路,第一時間掛住豬籠餅,她的牌樓題真的好有氣氛。」華嫂冰室老闆趙麗璇(華嫂)說。本地時裝設計師鄧達智曾在專欄指自己和家人都是大同的熟客,尤其對牌樓記憶猶新,甚至影響自己的作品風格。「我們小時候記得牌樓有好多花、好多燈,感覺上整件事很燦爛,一見到牌樓的花便想起我們的私伙(豬籠餅),牌樓設計很有傳統的中國色彩,是獨一無二。」農曆七月二十左右,大同如往年一樣,依舊在外牆架起花牌綵燈。牌樓師傅陳新華和大同老闆謝禎原同年出世,大家同是83歲,1963年陳新華便替大同做牌樓,是全港最老資歷的牌樓師傅。「識了60多年,我們小朋友都變了頭髮白的老人家,他做老人家,我又做老人家了,哈哈!」謝禎原說。牌樓是手工藝,亦是一門學問,要寫書法又要畫畫。「從前我們的花牌有幾層高,一條條蝦蘇燈泡扯過去對面大廈,很大陣仗。每年主題畫都不同,好像有齊天大聖大鬧天宮、三英戰呂布、趙子龍百萬軍中藏阿斗最有氣勢,因為不能重覆,一直畫連中國歷史故事題材都用盡了,後來年紀太大,精神不夠,先採用相同題材。」陳新華說。陳新華年事已高,便交由散工架起。各項配件準備妥當,才前往餅家逐件組裝。上午完成組裝,下午便由電工拉電線,將逐個掛上燈泡,共有300個燈泡,一直至晚上才大功告成。謝禎原每年花8萬元搭牌樓,因為曾經被人投訴阻街,規模被以前已大為縮細,擺放時間由個半月縮減至只有20日。牌樓是一個傳統,亦是一種藝術。「現在好多是電腦噴畫,我們又不是這類型。牌樓傳統在我有生之年都想一直做落去,我做得到,寧願搭細些都要搭一個,如果有一日陳師傅不再做,可能都會停下來,已無人再接手,真是無辦法,那真是要停了。」他唏噓地說。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
各項配件準備妥當,才前往餅家逐件組裝,花一個上午才完成組裝。
(左)牌樓師傅陳新華和大同老闆謝禎原同年出世,大家同是83歲,1963年陳新華便替大同做牌樓,是全港最老資歷的牌樓師傅。
每年中秋前夕都會花大一整日時間搭牌樓,都成了元朗街坊的景點,是不少元朗人的回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2/19767827
【香港鞋匠】馬師傅造鞋大半世 製衣業訓練局唯一導師
1 :
GS(14)@2016-10-16 08:22:40馬師傅用展示以機器掹鞋。
五十至六十年代的香港,造鞋業逐漸興盛,70歲的馬澤坤師傅便是那個年代成長,「我爸臨終之前,都叫我媽別讓我造鞋,但他離開了不到一星期我就做了。他知道我很拼搏,不讓我造鞋,但我想放膽一試做老闆,便出來造鞋。」馬師傅是製衣業訓練局(CITA)的製鞋導師。他生於四十年代,經歷了香港造鞋業興衰。爸爸是鞋匠,自小在工場長大的馬師傅,14歲便開始幫忙製鞋,「小時候發夢當老闆,於是開了工場,做了八年,誰知做生意和造鞋是兩回事。」工場叫「永安鞋廠」,賣當時十分便宜的漆皮鞋。以為鞋廠必定是大大間?其實就只在東京街租一間板間房,由三至四個員工,一人做鞋面,一人造鞋底,落手落腳做起鞋廠。五十年代的鞋匠多在中環、上環,因很多賣皮及鞋料的店舖集中在摩羅街,後來許多鞋廠才轉移到深水埗。到了七十年代,一些大型工廠接下大定單,使工人工作較穩定,造鞋業漸上軌道,「我的年代是五十至七十年代。以前分得很清楚,天熱做涼鞋,天冷多做密面鞋、綁帶鞋。天冷的時候想買涼鞋也沒有,不像現在,甚麼鞋都有人賣。」以前沒有鞋設計師,因鞋廠老闆不捨得付錢請人畫鞋辦,製鞋師傅得同時負責「諗板」(設計鞋款),沒有靈感時如何是好?「當時面皮薄,走去鞋店看鞋辦,男人之家去看女裝鞋,有點尷尬,有些店員知道你來抄設計,會出來問:『看甚麼看?來拍照是嗎?』你可以反駁:『夠膽就落閘別讓人看!』」說起當年,眉飛色舞。
掹鞋令皮革緊緊包裹鞋楦,需靠機器輔助。
馬師傅以刀片、木片、皮革及繩自製工具,聽說比較順手。
海關上堂為洞悉鞋如何藏物
八十年代初中國大陸開放,造鞋定單北移,因經營越見困難,馬師傅決定關了鞋廠,轉做散工。1988年起加入CITA,當二級製鞋工場導師。直到九七年退休,因CITA缺乏造鞋導師,始轉而當兼職導師至今,一做便是28年,「當年CITA有兩名造鞋師傅,現在只有我一人。全香港教造鞋的師傅,連同教手作的,不會超過十至二十個。」馬師傅教授入門班,平均一年有廿名學生,年齡由20到60歲都有,學造鞋的原因主要是興趣,或從事相關行業如服裝設計、售貨員、洋行跟單員、懲教署及醫管局的義肢部門;有些學生則是想創業做手作,「試過有一位海關人員上課,原來是為了解鞋的哪些位置可收藏東西!」馬師傅更即場示範製鞋過程,只見他手法利落,由畫紙樣、開料、鏟皮、上漿摺面,到車縫修剪、掹鞋、壓底,動作毫不馬虎,展現訓練大半生的造鞋技術,「造一對靚鞋要多方面配合,工具、材料及場地都要配合,實在不容易。」
以自製工具切割鞋皮。
課程教授製作的綁帶皮鞋。
記者:封愷瑜攝影:劉永發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6/19802091
【家長盲搶膠】唯一不含塑化劑擦膠 施德樓Mars教協存貨一掃空
1 :
GS(14)@2016-10-19 05:50:22每次消委會check嘢,巿民都提心吊膽,今次輪到每個小朋友都一定有嘅擦紙膠喇!消委會以台灣做標準,檢測咗市面上25款擦膠,發現超過一半樣本所含的塑化劑超標,於是提醒家長唔好畀小朋友咬、舔或者吮擦膠。
消委會檢測嘅25款擦膠當中,有一款完全沒有檢驗出塑化劑,就係施德樓Mars Plastic Eraser白色擦膠。消息一出,巿面上嘅深藍Mars擦膠隨即被搶購一空!查實施德樓的Radar型號喺塑化劑超標名單中亦榜上有名。讀者沈太見到新聞,今日(18日)就立即去到油麻地教協,見到文具架啲施德樓Mars擦膠冇晒,問問職員,發現入咗嘅幾百嚿一朝被買清,最後死搵難搵先喺倉底搵到兩粒畀佢咁話!家長緊張都理解嘅,但係其實只要教好小朋友唔好食擦膠已經冇問題;仲有,就係寫少啲錯字,咪可以用少啲擦膠囉。記者:容慧心
讀者去到油麻地教協,發現施德樓深藍Mars擦膠已被搶購一空。 讀者沈太提供圖片
職員指幾百嚿施德樓Mars一朝內被人買晒,最終喺倉底搵到最後兩粒。 讀者沈太提供圖片
消委會報告話25款擦膠當中,有14款所含的塑化劑超出台灣標準。 資料圖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9/19805125
【全港唯一】50周年Miura身價800萬 經典大牛翻生玩撞色
1 :
GS(14)@2016-10-28 06:24:49Lamborghini Aventador Miura Homage全球限量50部,身價800萬以上,但已賣清光。
說到林寶大牛V12引擎的始祖,大家都會想起Miura。於1966年面世的Lamborghini Miura,是全世界認同的第一款「Sports Car」,讓Aventador車系一直承傳。今年正正是Miura誕生50周年,廠方除了早前搞了一個The Italian Job活動慶祝,更特別找來個人化定制部門Ad Personam,打造了一部50周年特別版,名為Aventador Miura Homage。這車早於六月在英國Goodword Festival已第一次亮相,相隔幾個月終於運到來港現身發佈。這車全球限量發售50部,香港只得一部配額就是青綠色襯銀色,身價由800萬元起跳,都是那一句已經賣完。
這部紀念版大牛,其實是以現代Aventador為基礎作改造,上下半身同門檻玩Two Tone撞色,這是復刻了1966 Miura的經典元素。連同前20後21吋的輪圈,可以揀選啞金色或啞銀色組合。Signature Car是紅撞金成部Iron Man車咁,你又覺得紅撞金靚?還是青綠襯銀有味道呢?叫得做特別版,當然要有嘜頭認證,除了車側底部有Miura50的標記,車廂中控台右邊會有個碳纖牌,寫上「Miura50 Serie Speciale1 of50」字樣。內裝佈局亦是跟現代大牛相同,只是座椅可揀選金線或銀線,繡上Miura50字樣,還有在真皮中控台繡上Lamborghini字樣,感覺未算十分特別。不過它的全碳纖襯啡色真皮打造的戰鬥機艙,實在令人百看不厭。最後數到性能,動力系統採用 Aventador LP700的6.5公升V12引擎,性能輸出700匹馬力以及690Nm峰值扭力,0-100km/h加速僅需2.9秒,最高時速可以達350公里。相信香港車主最大的煩惱都是究竟可以揸去邊才不會浪費了它。
車身下半身及門檻只可選啞銀色或啞金色組合,這部香港唯一選了青綠撞銀。
車廂中控台右邊這個碳纖牌寫上「Miura50 Serie Speciale1 of50」字樣。
椅背可選金線或銀線繡上特別版標記。
內櫳跟現代大牛相同,只是有些繡花點綴一下。
採用 Aventador LP700的6.5公升V12引擎,性能當然比50年前的Miura進化得多。
60年代的Miura同樣有青綠襯銀色的配搭。
Lamborghini Aventador Miura Homage規格:引擎︰6,500cc V12馬力︰700hp/8,250rpm扭力︰690Nm/5,500rpm波箱︰七速PDK雙離合器自動波,後驅售價︰$8,000,000起記者:許維雅攝影:黃子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8/19814936
習近平特朗普通電話「中美合作是唯一選擇」
1 :
GS(14)@2016-11-16 04:51:31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圖),與在競選中多次攻擊中國操控人民幣的特朗普,昨天首次通電話,習近平祝賀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表明高度重視中美關係,「兩國合作是唯一的正確選擇」。兩人同意保持密切聯繫和盡早安排會面。據內地官媒報道,習近平表示中美在很多領域擁有合作潛力,雙方應加強協調推進兩國關係,造福兩國與各國人民;特朗普感謝習近平祝賀並同意其說法,指中美可望實現互利共贏。特朗普辦公室則發聲明指,特朗普指雙方已「建立互相尊重的共識,相信兩人能為兩國帶來最緊密關係」。身處土耳其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前日表示,中方願與特朗普團隊溝通,不斷增進了解和合作共識,就如習近平早前在賀電中所說。中國中央電視台於美國大選後曾報道習近平已「致電祝賀」特朗普,惟特朗普早前受訪稱尚未跟習近平通話,央視被質疑報道用字不準確。
蔡英文普里伯斯曾會面
另外,台灣總統蔡英文被指四年前投機看好希拉莉當選押錯寶,特朗普勝出恐導致美台關係惡化,如今普里伯斯出任白宮幕僚長,對蔡是好消息,因為普里伯斯去年10月訪台時曾與蔡會面,也有份推動在共和黨黨綱列入美國對台六項保證。新華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5/19833908
大劉唯一女友 聲明風波的早晨甘比疲態現身湊子女
1 :
GS(14)@2016-11-16 05:47:52【7:20am】■甘比昨日早上親自陪囡囡返學,更為她背書包。
現年65歲的超級富豪劉鑾雄(大劉)風流半生,昨在多份報章發聲明與舊愛呂麗君斷絕關係,強調他們於兩年前已分手;而現獲獨寵的紅顏知己甘比(陳凱韻),陪在大劉身邊14年,先後為他誕下一女一子,37歲的甘比是娛樂記者出身,搖身一變成為大劉身邊的紅人,昨早如常親湊一對子女返學,一臉疲態的她封嘴拒談聲明風波。
坐擁逾1,200億身家的華置大股東劉鑾雄,自92年跟寶詠琴離婚後,現年65歲的他至今未有再婚,但數十年來身邊女伴車輪轉,近十多年獲他寵愛欽點陪在身邊的,就有兩位公開的紅顏知己呂麗君和甘比,兩女同為大劉誕下一子一女,本來平分春色的她們,近年呂麗君卻日漸失寵,今年8月本報獨家爆大劉與呂麗君已分手,昨日大劉更豪擲逾百萬,於多份香港的報章發聲明,公告與呂麗君於2014年已經正式分手,兩人互不拖欠。
【8:30am】■湊完大女返學,甘比回家後再帶細仔返幼稚園。
【9:00am】■忙完一朝早,甘比終於有時間到酒店食早餐醫肚。
■大劉與甘比三母子現住在高士美道大宅,保安森嚴。
頻撲進出
現時陪在大劉身邊的紅顏知己,就只有相依相伴14年的甘比。昨早約7時20分,戴黑超遮疲態的甘比送囡囡返學,兩母女由司機和保鑣陪同下,坐「1M1SSU」車牌的白色七人車離開大宅,孭Hermès手袋、着牛仔衫褲的甘比拖着囡囡,兩手還要幫女兒孭書包及拿小袋,她送囡囡抵學校後離去,保鑣用紙巾幫她推開玻璃門,記者問她有否回應?甘比說:「冇呀,唔該晒!」再追問知否大劉登報、事前有否跟她商量?甘比都封嘴拒答,匆匆上七人車返大宅。個半小時後,甘比輪到湊囝囝返幼稚園,當她拖着囝囝下車後,終於開腔:「你哋唔好再繼續跟啦,唔好影到啲學生同學校。」問到大劉身體情況怎樣、她對呂麗君有甚麼評價?甘比只說:「冇啦!冇啦!唔該晒!」甘比湊完囝囝返學後,才到港島香格里拉酒店食早餐醫肚,逗留約25分鐘就走,於早上10時05分返抵大宅,昨早甘比於短短3小時出入大宅四次,十分頻撲。
■甘比多年來對大劉細心照顧,難怪獲大劉獨寵。資料圖片
罕有割席
至於大劉在昨日的聲明中,指自己會繼續履行父親的責任,照顧與呂麗君的一對子女,並爆呂麗君是超級富婆:「分手前,本人一直照顧呂小姐的起居飲食,並且送給她大量現金、首飾及其他禮物,總值超過港幣20億。」兩人去年簽訂書面協議,同意各不相干!由於大劉罕有發聲明跟前度女友割席,昨日吸引約10位傳媒到他位於高士美道大宅守候採訪。37歲的甘比出身娛樂記者,當年因採訪而接觸大劉被垂青,甘願無名無份跟在大劉身邊,被大劉金屋藏嬌做背後女人,先後為大劉誕下8歲囡囡秀樺和3歲囝囝仲學。採訪、攝影:陳順禎、羅德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6/1983482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