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秋搭牌樓】最老資歷搭棚師傅 復興建澳門唯一牌樓

1 : GS(14)@2016-09-13 00:21:01

趙德兆今年67歲,是全澳門年紀最大、資歷最深的搭棚師傅,要數最難忘卻是在中秋節前搭牌樓。



「我叫趙德兆,出生在珠海,十歲來澳門定居,搭棚由12歲入行,甚麼棚都搭過,游泳棚、賽車棚、建築,甚至是昔日中秋牌樓,入行已有54年,現在還要繼續做。」一身古銅膚色的趙德兆說。他今年67歲,是全澳門年紀最大、資歷最深的搭棚師傅,搭過的棚數量無從考究,但要數最難忘卻是在中秋節前搭牌樓。「以前牌樓主題每年都不同,有『嫦娥奔月』、『八仙賀壽』、『三打白骨精』等等,美工製作加上耀眼燈飾,在那個物資不甚豐富的年代,『睇牌樓.過中秋』是主要娛樂活動。」



澳門牌樓,不同於香港大同餅家用木方砌成的傳統設計,是以竹棚搭成的立體裝飾,是當地特有的傳統工藝。牌樓在澳門消失三四十年,除了中秋外,亦會在雙十、國慶等節日搭建牌樓。在中秋節,餅家對中秋節前的宣傳十分重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英記與現已結業的顯記在大馬路兩旁以中秋牌樓互相較勁,其後多家餅家相繼仿傚,以相若的宣傳手法推銷中秋月餅,後來一度因政治問題而禁建,今年英記邀請趙德兆重新搭建新牌樓。別看輕這門粗活,中秋多在九月,經常有颱風,要紮得穩陣,經得起風吹雨打卻不容易。「我學師最初的三年,都是在地下遞竹。我細路仔入行,枝竹幾斤重,那會夠力!唯有學借力,將竹豎企遞給師傅,這樣力度可以慳好多。竹打橫又怕弄傷人,斜又要用好多力,所以一定要豎企。」他邊示範邊說。今次英記的牌樓花約40萬元,搭棚要花大半日時間,之後便由設計師裝上新式設計,但趙德兆卻說今不如昔。「英記三十多年的牌樓,我都有搭過,以前是用手工藝,真的做得好完美。由昔日毛筆字改為電腦字,畫亦是電腦噴墨,弄到好像花牌,又像普通的聖誕裝飾,不像以前般技術性,不是好美觀。」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


今年英記邀請趙德兆重新搭建新牌樓,花約40萬元。

牌樓在澳門消失三四十年,英記與現已結業的顯記在大馬路兩旁以中秋牌樓互相較勁。圖為英記昔日牌樓。

英記今年新建的搭樓,採用較新式設計,有別昔日傳統工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2/197678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7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