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只有國內大學學歷的台灣小工程師,如何打造出亞洲最大的專利服務公司? 他是張智為,專利服務公司宇東集團(Transpacific IP)副總裁。交大應用化學系畢業的他,沒唸過一天MBA與法學院,卻能管理公司內部技術團隊與旗下八十多家律師事務所,協助宇東在短短七年內完成八萬多項專利服務與交易。這個數字僅次於全球最大專利交易公司高智發明(Intellectual Ventures)。 世界一百強科技公司中,有超過五成是宇東的客戶,其中包含台灣半導體、IC設計與PC代工界的龍頭大廠。全球專利權威雜誌《知識資產管理》(IAM Magazine),稱宇東是「亞洲專利市場的拓荒者」、「亞洲最大的專利服務公司」。 不像高智、RPX等廠商只專注買賣市場,也不像大多數的專利蟑螂靠訴訟得利,宇東的業務範圍更廣,替客戶開發、評估、仲介、管理,挖掘出專利各種價值。 工研院有一半以上的專利發明,原本只是一張張貼在牆上的壁紙,在宇東的鑑價、仲介之後,轉化成高達上億元的有價資產。「他們知道怎麼讓專利發揮價值,」工研院技術移轉中心主任王本耀說。 「比起其他人,我們更像是專利界的房地產仲介商,」張智為說。一般專利市場上,買家就像玩大富翁一樣,靠專利收取高昂的過路費,然而這必須擁有充足的銀彈。像高智,從矽谷募了五十億美元,在市場上大肆蒐購,才奠定今天的地位。 而規模只有高智八分之一不到的宇東,玩不起這樣的遊戲。為了生存,他們想出了各種不同的專利房地產模式。 第一招:賣「預售屋」七年前嗅4G商機,先佈局 例如「賣預售屋」。他不跟這些「大傢伙」們正面衝突,而是像一個地產開發商一樣,往源頭去搜尋未來可能會增值的地段。張智為早在二○○七年就開始主導宇東集團與數間香港知名大學的合作案,兩年間砸下新台幣近八千萬元,組建了一個具規模的4G專利組合,包含近百件發明。一般專利買賣業者,根本不會把錢投在還沒商品化的學校專利上,張智為的做法當時被許多業界人士笑,沒想到後來4G成為顯學,他把這棟預先蓋好的「房子」反手轉賣,獲利將近兩倍。 第二招:團購集中買家,談價更有彈性 另一種是團購。「這就像買帝寶,一戶一戶談,價格都很死,但如果可以把買家集中在一起,談判空間就很大。」張智為說。 二○一二年,專做電腦韌體的鳳凰科技(Phoenix),釋出一項包含九十二項專利與公開案的專利組合,這是亞洲第一次跨公司集體收購案,張智為帶領技術分析團隊全程主導了當中最複雜的專利評價與技術支援工作。 第三招:物業管理活化專利,讓客戶收租金 他還幫客戶做物業管理。大部分亞洲公司買下或研發出專利,卻不知道怎麼用,只消極的放著做為哪天上法庭的工具。但張智為卻能幫他們活化這些專利,出租給其他公司,客戶收租金(授權費),他則賺取管理費與服務費。 這些做法,許多都可稱為業界創舉。「看到有什麼缺乏,有什麼gap,有什麼無法克服的難處,我們的嘴角就會開始上揚微笑,因為我們知道有事可以做了,」張智為說。 交通大學專利開發策略中心主任黃經堯指出,專利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它橫跨技術、法律與商業三大領域,而張智為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能同時整合這三個領域,再根據客戶需求去做創新。 關鍵一役:網威案和蘋果交手,業務增兩倍 加入宇東之前,張智為只是一個小工程師,但他非常拚命,一般律師一年能處理一百件專利申請案件就算非常厲害,但他卻在六年間處理了近千件。 紮實的實戰經驗,讓他能在極短時間內掌握到專利的價值。別人眼中看起來充滿數學公式、艱澀法條的天書,張智為卻能迅速分析出其文意結構,對應市場需求,創造出利潤空間。 讓他聲名大噪的關鍵一戰,是二○一一年的網威案(Novell deal),這是一個涵蓋四百多件專利,總值數千萬美元的案子。除了張智為代表的客戶外,還有蘋果、甲骨文、易安信(EMC)等世界級對手在競爭。張智為必須在短短幾週內,像NBA球探選秀般,替客戶分析出每項專利的價值,並給予其排名建議。一個評估錯誤,就可能造成上百萬的損失。 他與團隊在除夕夜卯足勁加班。事後證明,張智為提出的「選秀報告」,與蘋果、甲骨文非常類似,讓客戶大為讚賞,肯定其分析能力足以與頂尖公司平起平坐,宇東的業務量也因此大幅提升,二○一三年經手的案件超過六萬二千件,是前一年的兩倍多。 宇東集團創辦人蓋‧保羅(Guy Proulx)出身美國一家創投。二○○四年第一次來台時,原本只想競標幾個專利、撈一票後走人。當年他甚至連辦公室都沒租,只窩在飯店裡談業務。他或許從未想過,手下一個台灣員工,會一路開疆闢土,幫他把事業推向高峰。 |
| ||||||
「環境保護」、「社會公義」、「公司治理」,這些聽起來八股的企業永續概念,不只是企業該負的責任而已;現在,全球的銀行、保險公司與證交所等大型金融機構,已開始為企業的永續推動打分數,做得好,才能真正與國際接軌。 撰文‧鄧 寧 友達、台灣人壽日前先後宣佈,從今年起都將依循聯合國制定的「全球永續性報告第四代指南」(簡稱GRI G4),以此標準編製企業永續報告書,兩公司各為台灣首家採用此國際標準的製造業與金融業者。 如預期的,這些生硬冷門的消息,沒有獲得國內資本市場太多關注,但企業對於「永續」這件事的致力狀況,其實已和外資買盤的強弱有相當程度連動關係,國外的大型金融機構與投資人,普遍開始以企業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投入程度,來決定是否給予貸款、投資或是保險,此概念也被稱為「永續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 與國際接軌 已落後亞洲鄰國「很多企業常誤解企業社會責任只是捐錢做公益,將其窄化為公關活動,但現在早已不是如此而已了。」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王金來指出,新世代的資本市場已將企業永續與商業結合,「國際投資人現在不只看技術與獲利,如果一家企業賺很多錢,但是汙染環境,可能也無法獲得資金挹注。」「尤其現在許多和企業永續有關的『國際原則』,已獲得各國銀行、保險公司與證交所的全面支持,永續和金融的結合趨勢十分明確。」王金來所謂的國際原則,包括歐美國家已發展出的「赤道原則」、「責任投資原則」、「永續保險原則」與「永續發展指數」等評量指標。 其中,由聯合國所推出的「責任投資原則」規模最大,截至二○一四年四月為止,世界上已有一二六六個機構投資人簽署這份投資原則,他們所管理的資金部位,達到四十五兆美元;這代表的是,四十五兆美元的資金,都將以聯合國所制定的標準為投資判斷。 所謂企業永續,大致涵蓋「環境保護」、「社會公義」與「公司治理」等面向,撇開道德層面不說,在「永續」與「金融」相互結合的國際趨勢底下,若一個市場裡的企業永續表現不能與國際接軌,那麼,這個市場受到海外資金的認同度必然也將有所折扣,「可惜,台灣在這方面的表現並不及格,甚至已遠遠落後亞洲鄰國。」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說。 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已經連續七年舉辦「台灣企業永續獎」,今年邁入第七屆;簡又新頗感無奈地提出他這七年來的觀察:「相較其他國家,台灣真的進步太慢了。」大企業帶頭 小企業才能跟進攤開安侯建業(KPMG)的調查數據,台灣前一百大公司中,僅有五十六家已固定出版企業永續報告書,遠不及日本、法國、丹麥等績優國的九十九家,甚至連馬來西亞與印尼,也因政府強制規定,在前一百大公司中各有九十八家和九十五家出版企業永續報告書,「我希望剩下的四十四家公司能加緊腳步。」簡又新說。 企業永續報告書是每家公司可自行選擇要不要發佈的資訊,但也是外部投資人唯一可參考的非財務訊息。台灣人壽總經理林欽淼表示,﹁企業永續報告書還得經過專業的第三方國際認證單位實地評核,而不是閉門造車。﹂事實上,馬來西亞與印尼在三年前連一份永續報告書都交不出來,但在當地政府強制推動之下,去年百大企業幾乎全部乖乖交出報告,「當然,其中可能存在作假的疑慮,但有總比沒有好,而且,大企業起了帶頭作用,小企業也才可能跟進。」簡又新舉中鋼為例,「中鋼董事長鄒若齊非常有心推動企業永續,他們開始編製報告書後,集團相關企業中鋼結構、中鋼鋁業、中龍鋼鐵、中聯資源也就紛紛響應。」從企業永續報告書再上一階,全球的資本市場也已陸續推出永續指數,最知名的當屬美國道瓊永續指數,已授權給超過十五個國家與數十個投資機構,作為篩選投資標的指標。國內去年有七家企業躋身道瓊永續世界指數成分股中,分別是中華電信、中鋼、友達、台達電、台積電、光寶、聯電。從這份名單來看,僅有中鋼算是傳產業者,其餘皆為電子產業,暴露出國內傳統產業對企業永續的觀念仍顯不足,這個結論也符合簡又新的觀察:「電子業多須與國際公司競爭,所以多半能較快趕上企業永續發展潮流。」王金來則建議,國內主管機關應盡快倣傚國外推出永續指數,才能有效督促上市櫃公司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目前證交所有『台灣就業九九』與『台灣企業經營一○一』等指數,金管會也推出『公司治理藍圖』,但訴求仍不夠明確。」王金來進一步解釋,目前台灣證交所、金管會推動的方針多偏向公司治理層面,但企業永續還包含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台灣已經跨出第一步了,未來若能再納入環境、社會考量,將更能吸引長期資金投入。」不論是企業永續報告書或永續發展指數,台灣在數量、質量上都還有進步空間,參照國外的發展經驗,在諸多層面已遭遇邊緣化困境的台灣,也到了加速迎頭趕上的時候了。 永續與金融結合趨勢明確 ——歐美國家關於「永續」的評量準則永續金融指標 內容 規模 赤道原則 (EPs) 2003年花旗銀行、荷蘭銀行等私人銀行,制定了一套企業永續準則來進行專案融資管理。 全球有79個金融機構加入會員。 責任投資原則(PRI) 2006年聯合國所發表,將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納入投資決策過程。 截至2014年4月止,全球簽署的投資機構達1266個,總管理資產達45兆美元。 永續保險原則(PSI) 2012年聯合國制定的保險準則,目的為支持企業永續發展。 目前共有42家保險公司簽署。 永續發展指數 全球證券交易所皆有推出與企業永續發展相關的指數。 美國道瓊永續發展指數與倫敦富時指數為代表性永續指數。 資料來源: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 ||||||
一項用以衡量人民幣風險和回報的指標夏普比率顯示,人民幣是亞洲最有吸引力的套利交易貨幣。(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夏普比率為8.6%,在新興市場貨幣中僅次於夏普比率為25%的阿根廷比索。泰銖夏普比率為3.9%,而印度盧比則僅為0.1%。夏普比率體現的是經調整後的回報率。
人民幣魅力增加,促進了點心債券的需求。英國富時集團和中國銀行數據顯示,在香港發售的人民幣點心債已連續第21周持續獲利,自3月28日以來,回報率為2.3%。
中銀香港資產管理駐香港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Ben Yuen對彭博新聞社表示:
隨著中國經濟動能提升,人民幣波動性保持低位,人民幣套利交易再度變得具有吸引力。點心債需求增長與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相符。而人民幣近期也的確在上漲。
今日,人民幣兌美元走強,即期匯率早盤升破6.14關口,創下3月13日以來新高,這是人民幣連續第五天上揚。中國央行允許人民幣在央行中間價上下2%的範圍內浮動。人民幣本季度升值0.9%,年初至今累計貶值1.5%。
八個月以來,期權交易商最看好人民幣。近期,因中國央行減少買入美元,人民幣持續升值,市場猜測央行在暗示其將默許人民幣升值。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本月曾表示,央行正在退出常態化外匯幹預。
在此背後,是部分中國經濟數據的出色表現。7月制造業以2012年4月以來的最快速度擴張,而貿易順差則創下歷史記錄新高。決策層也采取了一些所謂“微刺激”措施,比如繼續削減小企業稅收以及定向降準。
亞洲發展銀行本周二發布報告稱,如果不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南亞經濟將在未來數十年內遭受重創。(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報告對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和馬爾代夫六國進行了研究,並發現如若當前全球碳排放狀況延續,這六國的GDP將在2050年之前平均下降1.8%,到本世紀末,這個數字會變為8.8%。而如果計入極端天氣可能導致的各種損失,上述南亞國家經濟受創將會更為嚴重。
亞洲銀行表示,如果世界各國能夠削減石化燃料使用量,並將全球平均溫度增長速率限制在2009年哥本哈根和2010年坎昆兩次氣候大會上所協商達成的水平,南亞各國在2100年時所需承受的GDP縮減將僅為2.5%。然而,大部分分析師都認為“坎昆—哥本哈根”所協商達成的目標難以如期實現。
盡管2012年時已有英國和印度的科學家就印度在本世紀末年平均溫度的升高幅度發出了警告,但亞洲發展銀行的研究報告,卻是首次就氣候變化對南亞地區的經濟影響作出評估。據悉,南亞地區目前共有17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這一地區人口稠密,受季風影響,降雨強度大,溫度上升較明顯,其所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會較其他地區更為顯著。
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及孟加拉國沿海地區受預期海平面升高的影響,可能在未來不得不承受進行人口遷徙、濕地和農業用地劇減、淡水受到侵蝕的壓力。而由此造成的旅遊業和漁業的損失更是難以計量。
南亞六國未來四十年中為應對氣候變化所需付出的財力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為限制氣候變暖所采取的行動。如果氣候持續惡化,南亞將為應對這些變化支付近兩千億美元,約為其GDP的2.3%。
下圖顯示了南亞六國為應對這種變化所應支付的費用:
(上圖來自Quantedge的新加坡母公司Quantedge Capital 網站。)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新加坡宏觀對沖基金Quantedge Global Fund管理資產規模達10.5億美元。該基金2006年成立時僅管理300萬美元資產,八年來規模翻了350倍,以其出色業績躋身亞洲最大基金之列。(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除了以上資產規模,Quantedge的新加坡母公司Quantedge Capital昨日還向彭博透露,該基金誕生以來年回報率為33%。據新加坡數據供應商Eurekahedge統計,Quantedge的業績在亞洲所有宏觀對沖基金之中排名第一。
據Quantedge介紹,該基金目前有19名員工在新加坡工作,還有9名紐約的員工。其接納的投資者包括高凈值富有人士、家族辦公室和一些基金。Eurekahedge的分析師Mohammad Hassan這樣評價Quantedge:
他們投資的風險比大多數競爭對手都高。在捕捉市場走高時機方面,他們做得很成功。
宏觀對沖基金投資債券、外匯、股票和大宗商品,利用經濟發展轉向或是財政或貨幣政策改變獲利。因全球央行貨幣寬松降低了市場波動率,宏觀對沖基金獲利空間縮小。
但截至上月,Quantedge今年七個月來回報率還高達36%,同期Eurekahedge追蹤宏觀基金表現的指數僅上漲0.5%。
Hassan認為,近幾年,全球主要央行都在向市場註入流動性,壓低收益率,降低波動性。在央行如此積極幹預的環境下,宏觀對沖基金難以押註基本面獲利。
華爾街見聞上月文章也曾提到,今年以來,宏觀交易基金獲利不到1%,含股息在內MSCI全球指數的收益達到6.5%。
該文章提到宏觀對沖基金Balestra Capital Partners LP的例子。該基金創始人James Melcher曾因成功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大量獲利。如今,投資日本股市以及日元使這家基金蒙受損失,二季度投資者撤資6億美元,管理資產不到4億美元,僅為兩年前的五分之一。
瑞信資產服務部主席Bob Leonard評論當前宏觀對沖基金的困境稱:
目前沒有一個單一強勁的主題或趨勢讓宏觀投資者獲利。
| ||||||
靠烤盤、麵包夾、烘焙模具,竟也能成就一家年賺兩億元的大公司。來自台中大里工業區的三能食品,靠著全系列產品完整性、物美價廉的競爭優勢,成為亞洲最大的烘焙器具廠商。在站穩中國市場後,還打算前進東南亞。所謂小兵立大功,三能食品就是典型的代表。 撰文‧林麗娟 超級賣萌的愛心型吐司模、能烤出炸彈麵包的橄欖型模具、擠出兩百種不同形狀鮮奶油的花嘴……,這些都是三能食品器具的明星商品。再走進任何一家烘焙坊,拿起托盤、麵包夾,從籐籃取出麵包……,台灣逾一萬家的烘焙門市裡,店面用具也有高達七成來自三能。 從店後烘焙模具到店前用具,三能產品一應俱全。你能想像,這些看似簡單的烘焙產品竟也能成就一家年賺兩億元的大公司? 新麥董事長謝順和就觀察:「在中國,開辦一家烘焙店,至少要跑十家器具廠才能買齊東西,三能的貨色齊全,買方可以一次購齊。」新麥是亞洲最大烘焙機廠商,同時也是三能大客戶。這幾年新麥成功打進中國市場,當新麥銷售大型烘焙機械時,也附帶提供小型烘焙模具的服務。 靠著產品多樣與價廉物美的定位,如今,三能也成為亞洲最大的烘焙器具廠商,而這一切努力的成果都來自今年六十一歲的董事長張瑞榮。 回憶起創業往事,張瑞榮說小時候家境貧困,身為長子,他總想著要如何改善家中經濟狀況。退伍前夕,利用假日到飯店應徵工作,張瑞榮清楚記得,當退伍從金門搭船返台時,身上只剩八塊錢。向飯店經理報到後,張瑞榮省吃儉用,領到的月薪幾乎都投入跟會賺利息錢。 股東求去丟爛攤 張瑞榮辭飯店主管 坐鎮三能一九七六年,正是台灣推行「家庭即工廠」的時代,親戚楊德灥(音同泉)、楊瑞芳在烏日三合院住處創立三能,用手工開模製作模具,接到貿易商代替中東客戶轉來的一張大訂單,要供應六千個多聯式吐司模。 訂單都有了,卻苦於沒錢買油壓機等模具開發設備,於是一九七八年,原始創辦人找張瑞榮傾其標會所得五十萬元入股,張瑞榮讓弟弟張瑞卿進工廠當技術工。他心想,弟弟學一技之長、自己等著分紅,這樣投資也很不錯。 客戶第二批一萬兩千個吐司模的訂單接踵而至,生意愈做愈順,然而好景不常,三能的技術跟不上花錢開模的速度,以致麵包模具不合用又得再開新模,就這樣,即使產品增加到二十多種,卻沒辦法獲利、年終分紅,親戚還大喊急缺資金,「壞了,壞了,做不下去了!」楊瑞芳轉出自行生產五金零件,要求退股,楊德灥也緊接著要求退股,另有兩位親友小股東也想跟進散夥,讓三能陷入了潰散無主、雪上加霜的困境。張瑞榮不甘心:「別人開工廠都有賺到錢,我問過弟弟瑞卿,三能不是沒訂單,技術門檻並不高,怎麼會做到虧錢?我認為從技術到管理都出了問題。」不信邪的他,就此「撩落去」,辭掉當時月薪高達三萬元的飯店主管一職,再起會籌足錢把股份都頂過來,專注地坐鎮三能主事。 他一頭栽進烘焙器具工廠裡探究才發現,公司產品的精緻度確實有問題。僅有小學學歷的張瑞榮主動拜訪貿易商,自費到國外參觀烘焙器具商展了解趨勢。觀察後,他對三能開出首張藥方:工夫十八招,樣樣不精通,不如把錢花在刀口上,把研發心力投注最新型的烤盤上,並找來遠親蔡瑞豐入股一起經營三能。 烤盤革命翻轉倒店危機 申請十項專利 大受歡迎一九八一年,張瑞榮注意到,當時坊間廣泛使用的黑鐵烤盤總容易因沾水抹油就生鏽。因此他和蔡瑞豐、張瑞卿討論,如果能把烤盤做得像本身鍍了一層烤盤布般地發揮防鏽功能,必定行得通。 一九八七年,張瑞榮帶動烤盤革命,引進陽極處理技法,從日本進口鋁材料,催生鍍鋁烤盤,以波紋設計增加烤盤抗變形力,堅固耐撞,壽命比坊間烤盤延長了三分之一,除了烤盤,張瑞榮還使用鍍鋁的鐵氟龍材質製作多款小蛋糕模,因為這關鍵的研發成果,大受烘焙業界歡迎,三能谷底攀升,勢無可擋。 一九八八年,三能推出不沾黏系列的烤盤、吐司模,並且自行開發方條烤盤,申請專利。三能前前後後共取得十項模具的台灣、中國專利,而從這十項關鍵性專利延伸出的同質性產品共二一二種,約占總品項的一一%,所創造的銷售金額比重高達四五%。 同時期,蔡瑞豐也從日本進口Cakeland品牌的活動蛋糕模、Vitantonio品牌的糕點烤盤、Maquino品牌的食物調理盒等相關產品。三能從代理銷售眼界大開,自我挑戰技術再升級,逐漸把改良的鍍鋁模具再升級為鋁合金材料模具,材質穩定度極高,強硬不變形,加上要求專業的表面加工處理,更能呈現工藝時尚的美感。 隨著三能烤盤革命史的演進,三能晉級台灣商用烘焙器具的一哥,新麥、統一麵包、便利超商、85度C、義美以及各大飯店點心房、市面叫得出名號的烘焙坊都逐漸成為他的客戶,張瑞榮在重整工廠時曾發下豪語:「未來,只要是烘焙店在使用的,我都要能做。」他真的做到了,更做成了香噴噴的大事業。 只不過,台灣的市場仍然有限,三能的大客戶新麥早已打進中國烘焙市場的上游,張瑞榮要供應新麥,也得考慮跟著往西移動。 張瑞榮二○○○年在中國江蘇正式成立三能無錫廠,讓蔡瑞豐一個省、一個省地開班教授烘焙課程帶動器具銷售,快速拓展業務,奠定亞洲稱冠的基礎。 做到別人做不到的 便宜、耐操又能全盤供應 打天下當先鋒的蔡瑞豐搖搖頭:「那時候很辛苦,強迫自己忘記三能在台灣的成功,在中國一個個據點從零開始地拓展,白天就是拜訪烘焙店、經銷商、教烘焙課附帶介紹器具款式和用途,晚上住最便宜的招待所,三能產品價位合理又美觀耐操,全盤供應,讓烘焙店享受到極大的便利。」三能的行銷系統是八○%經銷商、二○%透過自有的二九二個店頭直銷,面對烘焙店家,就像醫生對著求診者開藥單,協助他們解決製作、營運甚至賣場動線的問題,結成事業夥伴一般的關係,生意可以做得長長久久。 進軍天貓購物網 一天業績就有一萬元人民幣三能從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起上線在淘寶網旗下的天貓購物平台販售產品,一天就能創造一萬元人民幣的業績,張瑞榮很自豪地說,下個目標是前進印尼、馬來西亞設廠,以及海外回台股票上市。 一三年底,三能把豪華級的總部、全線上線的廠房遷到大里,同時宣告打出新的家用UNOPAN品牌產品線,三能的烘焙器具不僅要攻進家庭,未來更渴求餐飲器具的大餅,追求十數倍的成長與利潤,張瑞榮篤信「要拚才會贏」,當初他沒放棄三能,一心求逆轉勝,堅持不懈,終於拚出亞洲第一大的榮耀,足證小兵向前衝,小器具也能立大功。 張瑞榮 出生:1953年 現職:三能食品器具股份有限公司、三能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學歷:南投縣草屯鎮中原國小家庭:已婚,育有三女一子 三能 成立:1976年 負責人:張瑞榮 資本額:台灣大里廠0.3億元、中國無錫廠2.5億元主要業務:烤盤、吐司模、炸彈麵包模等2000多種烘焙器具 近三年營收(新台幣): 2013年 大里廠3.9億元、無錫廠11.3億元2012年 大里廠3.3億元、無錫廠9.9億元2011年 大里廠2.8億元、無錫廠8.4億元 |
周三,路透社援引俄通社塔斯社報道稱,俄第一副總理Igor Shuvalov表示,俄羅斯對亞洲所有新出口都應以盧布結算。Shuvalov還表示,中國已要求俄羅斯放寬外資對俄戰略性部門投資的法律要求。Shuvalov沒有透露俄羅斯政府最終是否會同意上述提議。(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烏克蘭危機促使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一系列制裁,包括嚴厲的經濟制裁。當前,新一輪西方經濟制裁可能到來,雖然歐盟對俄最新制裁取決於俄烏停火協議,但仍有諸多官員們認為應對俄實施新制裁。值此之際,俄羅斯加速去美元化。
據路透社報道,周二,Shuvalov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承諾加大盧布和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的應用。Shuvalov指出,過去大多數合同都以美元計價,今後不會改變原有合同,但會鼓勵中俄企業多采用本幣結算,避免使用第三國貨幣。周三,路透社援引俄通社塔斯社報道稱,Shuvalov公開表示俄羅斯對亞洲所有新出口都應以盧布結算。不過,俄羅斯政府最終是否會同意該提議尚不清楚。
此前,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俄羅斯外貿銀行CEO表示,擴大使用美元以外貨幣是該銀行的主要任務之一,5月以來重點工作是發展盧布和人民幣結算。除人民幣外,俄羅斯在亞洲貿易活動還有不少以港幣和新加坡元結算。俄大型公司對去美元化加大亞洲貨幣使用有著濃厚興趣。
據路透社報道,今年6月起,俄羅斯與北朝鮮開始使用盧布進行貿易結算,預計兩國貿易額在2020年時可達10億美元。
除加速去美元化外,中俄企業間的合作也更為緊密,包括中石油或將以10億美元持股俄大型油田、國開行等中國銀行有意為俄高鐵項目投資百億美元、俄鋁業聯合公司與中國鋁業研議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成立合資項目。Shuvalov透露,中國已要求俄羅斯放寬外資對俄戰略性部門投資的法律要求。
據澳大利亞Financial Review報道,中國正在施壓澳大利亞最快下月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是有中國所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AIIB被視為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亞洲開發銀行(ADB)的主要競爭對手。IMF和ADB主要由發達國家(美國和日本)控制和主導。
中國為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已經大約有20個成員國,註冊資本為500億美元。該機構的經濟官員正在和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14個國家進行磋商,以期更多的成員國加入。上述14個國家均有有意加入AIIB,但是尚未簽署最終協議。有消息稱,中國的財政官員希望可以10月和澳大利亞簽署諒解備忘錄(加入AIIB)。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周和印度總理莫迪會晤中或向印度施壓,邀請其加入AIIB,中印兩國均是金磚四國(BRICS)的成員。
澳財長Joe Hockey 和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曾在6月就相關問題進行過討論,澳大利亞對於金磚四國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想法和發展表示了認同。不過澳大利亞對於加入AIIB是否會現有的ADB造成負面影響有所擔憂。因此至今為止尚未有實質性的結果公布。
在本周舉行的G20財長會議上,基礎設施投資和發展是主要議題。不過外界普遍預計中國不會利用此機會在正式場合拉攏其他國家加入AIIB。(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亞洲國家貨幣三周連跌已成定局,將創下今年1月以來最長跌勢。因美國加息預期升高,新興市場資產吸引力下降。
自美聯儲(Federal Reserve)9月17日將201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預期提升了25個基點後,印尼盾及馬來西亞林吉特領跌亞洲貨幣,國際資金本周合計從印尼、韓國、臺灣、菲律賓、印度股市撤出9.06億美元。
新加坡大華銀行(UOB)經濟學家Ho Woei Chen表示,“市場最擔心資本從亞洲流向美國,美國的加息步伐可能快於預期。”
彭博-摩根大通亞洲美元指數追蹤了亞洲10個國家地區的貨幣(除日元)對美元匯率,該指數本月跌幅近1%,其中印尼盾最近一周以下跌1.5%,馬來西亞林吉特下跌1.4%。菲律賓比索昨日下跌1.2%,該國金融市場今日因洪水關閉。
馬拉西亞對於外資流出的抵抗能力在新興市場國家里可謂最弱,央行數據顯示截止7月其32%的國債掌握在外國投資者手中,相比之下泰國只有17%。
馬拉西亞央行昨日將利率維持在3.25不變,此前7月為3年多來首次加息。 馬來西亞豐隆銀行高級經理Choong Yin Pheng表示,“美聯儲暗示其升息路線,俄馬來西亞央行原地不動,這使得林吉特下跌。”
韓元本周下跌1%,也創下2013年5月以來最長跌勢。
韓國國民銀行外匯交易員Kim Dong Wook表示,“因蘇格蘭公投結果出爐,今天晚些時候的貨幣市場波動性將上升。”
上海方面,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今日人民幣/美元下滑0.03%至6.1387,本周合計下跌約0.07%。此前據傳中國央行本周向五大國有銀行提供5000億人民幣資金。(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