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回應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預言 PC將死 台灣科技廠如何浴火重生?

2012-4-9  TWM



當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擘畫出未來一千天的科技趨勢,他斬釘截鐵地預言著PC榮景已不再,握有全球超過九○%電腦生產權的台廠,將如何蛻變重生?

撰文‧賴筱凡

科技業快速變化,競爭速度不再是以年計,而是以分秒計算,五年後的世界科技版圖會大洗牌嗎?依據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的預言,未來不僅會發生翻天覆地的 大變化,而且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個人電腦(PC)即將死亡,台灣科技業應該如何面對這場劫難?

對於大師的警告(詳見《今周刊》第七九五期),有人認為危言聳聽,公開駁斥,有人則早已聽到大師的警鐘,默默開始轉型,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如果五年前有人說「光碟已死」,大概會被人視為瘋子,但是蘋果、華碩在二○○七年推動新革命,將光碟機及鍵盤消滅,在台灣PC生產供應鏈的光碟機、鍵盤、 軸承、機殼、電源器產業中,首先中箭落馬的就是光碟機、鍵盤與軸承。

求轉型

光碟一哥強攻車用電子

「你看看我們做過的產品,從CRT(傳統顯示器)、LCD(液晶顯示器),到光碟機,沒有任何一樣產品,能讓我們安心立命二十年,轉型、改變就是IT產業 的宿命。」建興電執行長廖學福早就從昔日的PC榮景裡醒來,去年,建興電以全球第一大光碟機廠之姿,衝出六一二.八億元的營收,改寫歷史新高,可是他沒有 半丁點興奮之情,因為危機已迫在眉睫。

建興電,全世界第一大光碟機廠商,握有三○%的市占率,不論是內建在PC、筆記型電腦,抑或外接式薄型光碟機,可說全球每三台光碟機裡,就有一台是建興電 出品。然而,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卻抵不過科技革新的浪潮!

一張、一張地秀出正在開發中的醫療器材照片,建興電執行長廖學福語帶興奮地介紹新生力軍,為了趕上變化,建興電決定大舉轉型,「今年我們要將三○%資本支 出投進車用電子,三○%拿來投資開發醫材,剩下的一樣用來研發新產品。」廖學福很清楚,不轉型就注定被淘汰。

他逐一檢視建興電的各項產品線,既然PC的光碟機需求不如以往,車用光碟機成了建興電轉型的第一步。

○六年,建興電花了二十一億元,從飛利浦手上買來車用光碟機部門,坐擁地利之便的車用光碟機部門,成了建興電轉型的急先鋒。「從飛利浦手上接下來的德國團 隊,他們一直都與歐洲車廠有高度的合作,車用光碟機只是轉型的第一步,後面其他類的車用電子,才是關鍵。」廖學福說。

去年底,建興電開發出車用的智慧型手機無線充電器,相中消費者離不開智慧型手機的趨勢,又善用了建興電開拓車用市場的優勢,「原本要花一年以上的認證時 間,我們壓縮到一年以內,無線充電器只是起頭,我們甚至希望它能成為另類揚聲器,不用拿著手機就能通話。」如何搶進汽車裡的資訊產品市場,廖學福已有好些 個想法,今年建興電要將光碟機營收貢獻比重再往下降到七成,車用電子營收貢獻可望衝上一○%,一步步推動建興電的寧靜轉型。

於是,原本站在PC淘汰賽邊緣的建興電,瞬間領先跑在前頭,成了全球科技大變遷下,轉型的領先者,更從凱文.凱利口中的被淘汰者,變為率先走在趨勢的先行 者。

在過去的五千天中,凱文.凱利預言過許多科技大趨勢,仔細聆聽的如蘋果賈伯斯、臉書的馬克.佐克伯都成為科技贏家,在新一波的改變浪潮中,台灣還有哪些人 聽到改變的聲音?

拚整合

多合一功能產品新主流

在凱文.凱利全球科技大變遷的預言裡,除了PC將消失,被智慧型手機取而代之外,還有另一項重要觀點,便是科技產品終將整合在一起,智慧型手機將集多數科 技功能於一身,甚至有朝一日,我們連智慧型手機都不需要,處處都將是螢幕,讓我們隨時可以登入網路,邁向雲端。

凱文.凱利的話聽起來很抽象,然而,就在三年前的北美消費性電子展(CES),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曾這麼說過:「為了讓數位家庭成為 可能,家裡所有的牆壁都將變成螢幕,鏡子也可能成為顯示器。」施崇棠口中的一席話,無疑是呼應了凱文.凱利所提出的「鏡子世界」理論。於是乎,當華碩從變 形金剛的平板電腦,到今年西班牙世界通訊大展(MWC)提出的PadFone,都開始看得到凱文.凱利預言裡的趨勢逐一兌現。

「很快地,NB將不再是你想像的那樣。」去年《今周刊》專訪施崇棠時,他在最後露出一抹微笑,留下這個看似懸疑的線索,其實,他只是在預告,PC已經回不 去了。

宏達電今年的關鍵大作「One系列」,也呼應了凱文的預言,整合的趨勢已經開始威脅到數位相機的生存,宏達電行銷長王景弘不諱言,「新產品媲美單眼相機的 高品質,就是要消費者拍照時只需要One,不再需要數位相機。」這也難怪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會逗趣地說:「我們也只能跟相機廠商說抱歉了。」總之,在凱 文.凱利所預言的全球科技大變遷裡,轉型將是全球科技廠都需要面對的問題,當然身為PC生產大國的台灣,尋找新產品更是迫在眉睫,但也不全然地悲觀,因為 在凱文.凱利看來,台廠還是具有相對優勢,「可喜的是,台灣擁有完整的生態環境,整體供應鏈一旦發動轉型,競爭力也遠比其他國家強,端看台廠能否走出自己 的路。」看來,台廠如何在後PC時代重新找到定位,關鍵還是握在台廠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44

科技大師凱文.凱利兩個多月前即精準預言 臉書股價直直落 獲利模式是關鍵

2012-6-11  TWM




全球最大社群網站臉書掛牌,投資人不買單,股價從掛牌價三十八美元一路跌。而《今周刊》四月十一日邀請來台的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早就預料,他直指:「問題出在獲利模式。」

撰文‧賴筱凡

六月第一個交易日,位在美國西岸的矽谷是個大晴天,但東岸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卻宛如烏雲罩頂。以團購聞名的Groupon大跌八.九%,創下掛牌以來的新低,才剛掛牌兩周的臉書(Facebook),從掛牌的三十八美元,直落至二十七.七二美元。

看壞臉書上市

網路創新不等於獲利能力

當臉書投資人看著股價直直落,邊罵邊為投資虧損傷神時,臉書創辦人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則和新婚妻子在義大利南部馬爾菲海岸享受蜜月旅行,絲毫不為所動。

許多人不禁想問,網路創業夢破碎了嗎?

就在五月十八日臉書掛牌的前兩個月,初春的舊金山透著微寒空氣,坐在堆滿書籍的工作室裡,捧著三十年前寫的文章。那是第一次,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 (Kevin Kelly)預言「網路國家即將誕生」,他緩緩地開了口,「我並不看好臉書,即使至今,它都還沒找到獲利模式。」他曾是最準確預言社群網站誕生的觀察家, 卻也是最不看好臉書公開發行的人,這樣的答案或許令人意外,但凱文.凱利始終沒有改變他對臉書的看法。

分享、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些是凱文.凱利觀察網路社群得出的最真切心得。他很清楚,分享將讓更多人「自願」地在網路上創造內容。

而臉書確實成功運用了這些要素,卻不代表臉書能用這些內容,進一步從中獲利。

看在凱文.凱利眼中,佐克柏與當年一手創辦Google的佩吉(Larry Page)、布林(Sergey Brin)一樣,都想改變世界。佩吉與布林曾經堅持搜尋網站可以靠著廣告獲利,「我們堅信,人與人的分享與連結,將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認同分享、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絕對是社群網路裡重要的一環,但重點是然後呢?如何從中獲利?這應該是資本市場最關心的議題。」凱文.凱利兩個多月前的分析一針見血。

就在臉書掛牌前幾天,巡迴法說也還在進行,摩根士丹利證券分析師Scott Devitt就出手下修臉書的營收預估,理由無他,當越來越多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上臉書,手機版的臉書貢獻獲利卻有限。

幾天後,臉書股價大跌,身為承銷商的摩根士丹利證券成為箭靶,而Scott Devitt則是一炮而紅,被喻為「網路天后」米克(Mary Meeker)離開摩根士丹利證券後,新一代的接班人。

姑且不論Scott Devitt發報告的時間點,試著冷靜一想,他所點出臉書的隱憂,不就是所有網站的共同問題——獲利模式。

不可諱言的,臉書帶起新一波網路創業潮,這是繼二○○○年網路泡沫後,前所未見的榮景。所以Groupon能以每股二十美元之姿掛牌,吸金一二七億美元; 臉書遊戲開發商Zynga用每股十美元掛牌,成功募到十億美元;甚至臉書得以改寫Google紀錄,成為史上最大IPO(首次公開發行)募資案。

資本市場現實

急於擴張不見得是好事

但激情過後,資本市場開始回歸冷靜,投資人要的不再是摸不著、看不見的夢,而是扎扎實實的獲利。於是,Groupon在員工持股閉鎖期結束的六月一日,股 價僅剩九.六九美元,Zynga股價則來到六.○一美元,臉書股價跌破二十八美元,誰又能想見數月前,Groupon、Zynga是何等風光掛牌。

網路創業大浪一來,身為老船長的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不忙著高興,卻把舵抓得更緊,「我們得更小心,Groupon的例子告訴我們,急於擴張不見得是好 事。」他分析,Groupon在美國的商業模式能成功,到了亞洲後卻又是另一回事,成功在資本市場募資,反而讓Groupon更有獲利的壓力。

不論如何,佐克柏確實寫下科技史的一頁傳奇,看盡Google、臉書等網路巨擎起落的米克,格外淡定,「狂熱、失望之後,回歸現實和成長,向來是科技股的正常循環。」或許,在臉書股價大跌,投資人失望情緒湧現後,就等著佐克柏帶領臉書回歸現實與成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7

復盤+新的預言----Squash--iphone5/很是八卦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ls2.html
貼個以前寫的八卦。不過東西還是錯鳥,iphone5是用Liquid metal做背板,不支持NFC
但是我相信這是國內比較早聊Liquid metal的時間是2011-02-15 
對NFC的看法轉變更多是基於和玩石的交流他是這方面大牛。我們對移動支付上的看法基本達成一致。
NFC已經不是技術問題。是社會問題。是結構問題。
任何非公交系統的NFC都需要非常長時間才能形成ecosystem。這是人性的弱點。和技術無關。
所以大家別炒這個題材鳥。
同時國內第三方支付完的都是留存金因為國內資金緊張有東西可以炒,國外利息低信用體制完整所以沒必要也沒人為了留存金搞事情。這是商業環境使然。
同時NFC一定在大城市才有機會人口密度足夠高才讓公交成為沒個人必選項才能導致基於交通卡的NFC支付系統自我完善。所以呢,大家就別做夢鳥!

另外說兩個新趨勢
GF送我的鑰匙圈是用了swarovski水晶
壞消息和好消息

好消息是我確認水晶是真品
壞消息是吧我的iphone4的大猩猩玻璃劃出痕跡。

so大家懂的。回顧當時Jobs為毛用大猩猩?據說是為了防止鑰匙磨花。
ok那個故事一說也幾年鳥。
那麼新的故事和新的玩法是啥呢
其實也簡單,看看更高端的Vertu 用啥屏幕

you got it 
藍寶石
Sapphire!
大家懂了嗎?
這就是未來的玩法。不過時間不確定。因為藍寶石製備過程還是比較難控制要幾千度高溫。
還有價格問題。
短期看是大規模使用1年內是看不出。但是我相信3年後100%都是藍寶石玻璃
八卦一個
第一次知道藍寶石玻璃做的是雷達表的永不磨損型。最近一次去錶店已經找不到非藍寶石玻璃的表面鳥!
時代就是在推陳出新。
未來很明確,時間不知道。

第二個呢其實和認證有關係
當下我用iphone4s最差的用戶體驗是不斷輸入密碼
soapple收購authentec估計也是和fingerprint有關係。
Authetec沒啥其他特長VPN肯定不如Apple法眼。也就fingerprint裡有點花樣。
難道下一代iphone6 會用上fingerprint sensor?
?

Squash--iphone5/很是八卦
Squash--iphone5 Squash和iphone5是風牛馬不相關的兩個事情。但是作為投資者確能在兩者間找到關聯。 Squash即壁球。 有一個很有名的壁球牌的牌子叫HEAD也生產網球牌。 06年出過一款 Liquid Metal 120 Squash Racquet 我就用的是這款。 革命性的用了Liquid Metal的這中液體金屬 我們來看下Liquid Metal Liquidmetal Technologies, Inc. (Public, OTC:LQMT) http://www.liquidmetal.com/  這是一種特別的液體金屬彈性特別好。包括omega也用過他做表圈。當然公司一塌糊塗。 2010年8月。Apple和他簽約拿到了他的使用權。一次性付了幾千萬買斷。 那麼Apple為何買入者個呢? 很有意思。因為Apple 的iphone 5上NFC是肯定的。 但是NFC的射頻信號無法穿透金屬因為是13.56M 但是如果手機背板不是金屬的那麼必須是塑料的。那麼會有磨花的問題。 正如他的機殼表面用了garila有機玻璃康寧的產品。號稱是直升飛機的玻璃。 一個道理。核心是防磨花。 所以最理想的動作是在機殼背板的塑料上塗上耐磨的 liquidmetal,這樣又可以支持NFC又耐磨!答案揭曉。這就是壁球和iphone5的關係哈吃飯遛狗去了!

A Revolutionary Class of Materials
Liquidmetal alloys are a revolutionary class of materials that redefine performance, process, and design paradigms. Liquidmetal alloys represent the first enabl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since the creation of thermoplastics and possess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them superior in many ways to other popular 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s. First, they have an "amorphous" atomic structure, which is unprecedented for bulk structural metals. Second, they include a multi-component chemical compositions, which are optimized for various properties and processes. Finally, our metal alloys are the first commericially available metals with process technologies similar to plastics.

The technology of Liquidmetal alloys provide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roperti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by tailoring the combination of process, chemistry and atomic structure. The technology of Liquidmetal alloys is proprietary and covered by numerous existing or pending patents.
Unique Material Properties

This amorphous atomic structure leads to a unique set of characteristic properties for the family of Liquidmetal alloys.

These performance advantages include:

High Yield Strength
High Hardness
Superior Strength/Weight Ratio
Superior Elastic Limit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High Wear-Resistance
Unique Acoustical Properties
Low shrinkage rat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57

2013年香港投資市場大預言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2/12/2013.html

貧道夜觀天象,昨夜極星異動,乃沐浴更衣,設壇祭神向黃大仙求籤問卜。就2013年香港投資市場運勢,求得黃大仙靈籤第六十九簽《韓文公祭鱷魚》,中吉。籤詩曰:忠義存心官十載,年豐民樂惠難忘;鱷魚毒害都能息,禱告長江北海王。

韓愈,雖因直言而被皇帝貶官潮州,但因文、德、政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貢獻,後被尊為文公。韓文公在潮州為官,勤政廉潔,為國為民。當時潮洲沿海一帶常有鱷魚出沒,威脅人畜的生命,韓愈寫了一篇祭鱷魚文,虔誠祭之,並限日鱷魚遷徙,結果,奇蹟出現,從此不再見有鱷魚出現。

求得此靈籤者,凡事心誠志堅,定可逢凶化吉。韓文公在潮州為官十年,心存忠義令當地人民安居樂業,誠心禱告之後,連惡毒的鱷魚也平息。求得此靈籤者,務要自己存一點善心,宜多行方便則善氣所感,可逢凶化吉。劫運可消除矣,就此靈籤論,平穩無礙,有吉而無凶,但要防避小人是非口舌。

病與孕,當禱禳,蠶與畜,無損傷,問謀望,亦無妨宅平穩,積善昌,行人動,漸回鄉,求財者,大吉昌。

流年:天時好,如果心地好,則運氣更好。
事業:謀事順利,可轉換更具挑戰性的工作或行業。
財富:財運非常好,正財順利,亦有小偏財。
自身:多祈神作福,凡事盡心盡力。
家庭:在好景之年,別忘了多些時間在家中。
姻緣:經過多時的互相瞭解,終於被對方誠意感動,宜結婚。
移居:不要主動找門路移民。命中有時,工作上會帶來機會。
名譽:靈籤暗示多年的服務,會獲得回報。
健康:靈籤暗示多作運動,游泳釣魚都對您有益。
友誼:以誠以真待人,朋友滿天下。
風水:好心得好地。
遺失:原物或可得。
自身:修善可平安。
天時:善者多順利。
出行:忠直者可去。

2012年適逢瑪雅曆法「長曆法」一個週期的結束,年內國際政經局勢詭異多變。然而環顧歐、美、中、日已完成改選,政治關係已成定局,亦預示未來日子乃眾父母官、政客和殷商齊心「擱置爭議,共同掠水」的新紀元。黃大仙靈籤第六十九簽《韓文公祭鱷魚》是正式宣告在股海蠺食好友的大鱷已經被韓文公收服。在歐、美、日齊齊放水,中共繼續保八下,2013年全球乃至香港投資市肯定開始啟動新一輪牛市升浪!

俺代表黨中央、國務院,謹祝各位今年金、股、匯、樓樣樣皆愈炒愈旺,賺過盆滿砵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96

2013預言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866453
又到十大預言的時候, 今年只睇到上半年, 下半年未睇得通, 6個月後睇下中唔中。如果有時間, 有心機既話考慮詳細寫。

1. 谷物價格下跌甚至崩盤, 肉類價格上升, 食物成本總體上升。

2. 固定資產類公司業績會好差, 全無起息。

3. 現貨煤價格平穩向下, 電力尢其是水電又是一個豐年。

4. 在30年來最冷的冬天影響下, 冬天發達類公司普遍做得不錯, 但零售類就有點麻煩。

5. 2013年10月前中央都不會有真正的大政策出

6. 出口很差, 大陸工資上漲速度是近幾年來最高, 繼續大量工業由沿海流向內陸

7.  城鎮化最受惠的不是鋼筋水泥, 而是醫療教育類

8. 香港樓價繼續創新高, 6個月內至少要再升5%, CY 會又再出新招

9. 油價下跌

10.  香港零售類普遍死火, 內地體育股火種都冇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47

蛇年(癸巳年)中國投資市場大預言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9.html
貧道夜觀天象,昨夜極星異動,乃沐浴更衣,設壇祭神向黃大仙求籤問卜。就蛇年癸巳年中國投資市場運勢,求得黃大仙靈籤第九十二簽《孔子聞韶樂求籤吉凶》,中吉。籤詩曰:至聖周遊列國行,在齊得聽奏樂聲;三月不知嘉肉味,善哉大道可功成。

昔孔子周遊列國,在齊國聞人作詔樂,令他心神陶醉,因之學作詔樂,有三個月之久,每餐飯中,竟不知肉是什麼味道,其專心為此,必得成功矣,專心致志去研究韶樂的製作,所謂廢寢忘餐,終於大功告成。

仙機:
婚可合。病可醫。
財亦有。行漸至。
畜與蠶。皆有利。
問六甲。亦無驚。
問家宅。亦安寧。
謀望事。有功程。
問風水:可以發丁財。
問遺失:尋之亦可得。
問自身:調養要得宜。
問天時:風雨合人意。
問出行:去之亦大利。

自繼承大統後,習總書記外向倭人示武,內以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肅貪,大有把紅色王朝推向下一個高峰之勢。惟上半年歐美仍受債務危機影響,倭人亦諸多挑釁,習總書記必須領導正直、偉大、無私的黨,以孔聖學作詔樂的精神,在內政、經濟和科技攻關,那中國大治可期,上證50在其任內見100,000點非難事矣!

俺代表黨中央、國務院,謹祝各位今年金、股、匯、樓樣樣皆愈炒愈旺,賺過盆滿砵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03

《推背圖》裡關於中國經濟和股市的預言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4252707
《推背圖》其實寫的明明白白,現在是第四十三象:君非君,臣非臣,始艱危,終克定。 頌曰:黑兔走入青龍穴,欲盡不盡不可說,惟有外邊根樹上,三十年中子孫結。
我來解之:「君非君,臣非臣」,是指君子道消,小人道長,臣僕凌駕於君主之上。創業板小盤股本來都是給大企業做配套供應,邊緣化生存,結果借助創業板炒作,估值極度膨脹,凌駕於君子之上。
「始艱危,終克定」,是指這個本末顛倒的怪象會讓市場很艱危,但有藍籌股的價值在,中流砥柱,最終會安定市場。
「黑兔走入青龍穴,欲盡不盡不可說」,兔年是2011年,龍年是2012年,黑、青,都是陰線,熊市之兆,這兩年「君非君,臣非臣」的現象興起到「不可說」的地步;「惟有外邊根樹上」重點是「外邊」,也就是跑出場還能保本把根留住,「三十年」是隱語,倒過來就是十三年,也就是兔年、龍年之後的2013年,「三十年中子孫結」,就是2013年到頭了,跑出來保留勝利成果,「子孫結」嘛!

緊接著是《推背圖》第四十四象:日月麗天,群陰懾服,百靈來朝,雙羽四足。頌曰:中國而今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成,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
我來解之:其實寫的很直白了!「日月麗天」,日月為明,明者,巨陽,股市大陽線;「群陰懾服」,陰線伏了,空頭爆倉。
「百靈來朝,雙羽四足」,是指中國經濟強勁發力,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龍頭,萬國來朝。「雙羽」,中美兩大國合作,雙極體制形成;四足,金磚四國,成為世界經濟四根基石。其實這句話,還暗含著盛世國主之名號,雙羽指的就是習大大,習的古體字寫作「習」。
「中國而今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成,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四句頌不用說了,全都是好詞兒,中華民族復興之象!習大大帥領中國成為超級大國,股市否極泰來,大牛市,九州皆春!

《推背圖》結尾有詩曰:「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一命二運三風水,信哉斯言![鼓鼓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69

預言大市有幾準?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5134.html#more
今天止凡走過雜誌舖, 看見今期 imoney 的封面寫道什麼財演的大膽預言「股市見 24000點, 樓市跌一半」。這是雜誌賣紙的要素, 最出位的言論都會被登出, 同時亦有不少人跟風, 看看雜誌內財經名人說什麼就跟著做。

回想一下, 到底有多少個財經名人的預言是準繩的呢? 當然有啦, 但細節我倒是說不出來, 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沒有人的預言能長期命中, 好彩的就只能命中一兩次, 我怎能記得起眾多預言的細節呢?

不知道何時開始, 大家都以大市預言命中率作為財經人的功力指稱, 能命中的就是高手, 不能命中的就一沉百踩, 報章、forum、blog界都是這樣。由於這樣的氣氛及文化之下, 發表者都對自己的說話及文章非常小心, 最好運用語言藝術, 說一些兩面話, 不幸言錯亦能解釋。

這樣的文化之下, 沒有對大市作出預言的說話及文章都好像沒那麼受歡迎, 難以生存。討論一些「大道理」、理財知識之類的地方, 都難以留住讀者, 這是令我感到可惜的。

跟雜誌報章一樣, 我留意到較高瀏覽量的投資blog, 可能有最新市場情報不斷更新, 或是有後市看法, 甚至有股票組合分享。這樣把消化完成品登出, 直接把答案給讀者, 都是吸引人流的方程式。

朋友間傾談, 不少都會直接問「你認為後市如何?」。大家都受香港的文化影響, 追求準確的分析及預言, 認為跟分析及預言走就是發達之路, 到底這是對是錯呢?

記得有一次跟朋友討論金融海潚時匯控的價值, 我說當時匯控如何有價值及抵買, 而在金融海潚前我已有不少匯控, 當時我選擇全數供股, 亦在低位增持, 認為這就是價值投資的好時機。這位朋友問了一個問題 :「如果從未擁有匯控的話, 在金融海潚時才買入, 不是更賺錢、回報更高嗎?」。我聽完立即滿面通紅, 氣得說不出話來。

真是千言萬語, 有理說不清, 但當時亦沒有打算多加解釋, 只是笑笑點頭而已。很明顯, 這位朋友的思維是認為成功預言才是賺錢的要素, 亦假設了世上是有人靠分析能不停準確預言大市。跟他說多少價值投資也是徒然, 因為他只著眼於時機, 能靠分析而成功避開金融海潚的才是高手, 其他的都只是廢言。

我發覺這類人在香港是佔大多數的, 追求預言者本身沒多大問題, 問題是世界上有多少個預言者能不停命中後市走向呢? 債王? 股神? 大摩? 香港的施生? 陸生? 李生? 政府官員? 誰的命中率能超過50%的話, 已經算有很強的分析力了。

沒有人可以改變香港人的文化, 況且習慣要「快、靚、正」並不是壞事, 只不過有些知識是要慢慢吸收的。我儘量把我的理解分享, 希望多些人得到啟發, 亦能糾正自己一些不恰當的思維, 加快獲得更多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460

諾基亞董事長一個半世紀的預言:手機業務賣了後,我們還可以做什麼?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274.html

150年前,這家來自芬蘭的企業正是憑藉著自己的造紙、製鞋、生產輪胎等業務發家,並最終涉足了後來使自己真正聲名鵲起的手機領域。在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席拉斯瑪專門就公司設備與服務部門被微軟收購以及此事有可能給3.2萬名員工所造成的影響這一話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在離開了移動設備和服務領域後,諾基亞將變得截然不同,但這仍然是一家強大的公司,並擁有著健康的財務表現和包括諾基亞解決方案和網絡公司(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Here地圖和先進開發技術(Advanced Technologies)在內的三大支柱業務。而且,它們中的每一項都是自己技術創新領域的領導者。」席拉斯瑪說道。

簡而言之,剝離了手機業務後的諾基亞將繼續專注網絡、Here地圖以及先進開發技術方面的業務發展。其中,諾基亞解決方案和網絡公司主要負責銷售通訊設備、移動寬帶的研發;Here地圖則屬於諾基亞的長期計劃之一,該服務已經成為了微軟Windows Phone默認地圖提供商,且諾基亞希望該服務能向車載導航領域發起進一步的攻勢;先進開發技術實際上就相當於諾基亞的一個未來產品研發部門。

在過去很長時間內,諾基亞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相當強大移動和數據專利組合,公司希望自己能夠借此而在未來進一步獲利。

「此前,我們已經成功建立起了一整套專利和技術授權流程,公司計劃在未來利用這一優勢來增加營收和利潤。」席拉斯瑪說道。

事實上,在目前微軟同諾基亞的交易中,微軟出資72億美元中就有約合21.7億美元被用於收購諾基亞的專利組合。外界擔心,在出售了自己的手機業務後,坐擁3萬個功能專利和8500個設計專利的諾基亞將有可能成為一個「專利流氓」,而這些專利的市場價值大約在60億美元左右。

目前,席拉斯瑪的主要工作是重塑已經沒有了手機業務的諾基亞,並為公司尋找到一位全新CEO。在失去了智能手機業務後,諾基亞的Here地圖技術或許是其同消費者之間的唯一紐帶。與此同時,其引以為豪的Lumia和Asha品牌現在已經歸微軟所有,因此該公司無法確保微軟會在這兩個品牌上繼續留下屬於諾基亞的痕跡。

可以肯定的是,諾基亞人可能會為公司同微軟達成的交易而傷心不已,但席拉斯瑪始終堅信「諾基亞的剩餘員工將再次提醒人們諾基亞的真正價值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81

《大師篇》兩位經濟大師預言安倍經濟學前景 日本要有活路

2013-12-09  TWM
 
 

 

啟動良性循環是關鍵

日圓先生榊原英資雖然對日本現況樂觀,但全球經濟結構的改變,讓他不禁為安倍經濟學的未來擔憂。

至於早稻田大學金融研究所顧問野口悠紀雄,更是悲觀預言,明年四月之後日本經濟恐見衰退。

整理‧楊卓翰、孫蓉萍

日圓先生榊原英資:

提振內需

才是安倍經濟學該走的路

日本一.九%的經濟成長率雖然比前二季低,但是還不算太差。別忘了,日本是一個很成熟的市場,不可能每一季都是四%的成長。因此,這不能說是一件意外的事,但若要討論日本經濟的未來,的確還有其他的事情需要擔心。

出口增加只是安倍經濟學的一個副作用,是在寬鬆政策、活絡金融目標底下的產物。今年日本股票價格漲了七○%、日圓貶值也超過二○%,由此來看,寬鬆政策至此可說是有效果的。但若問我這個「有效」的狀態是否能夠持續?我會打上一個大問號。

全球景氣衰退 安倍經濟學布陰影事實上,全世界的經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好。經濟到明年可能只會有二%的成長,在二○一一年,這個數字是三.九%,所以全球經濟成長的腳步正在慢下來。特別是新興市場,像中國和印度,衰退的速度是很顯著的。這些國家的高速成長,已經正式宣告結束,沒有了。

這很值得關注,因為全球經濟結構可能從此扭轉。新興市場沒辦法像過去十年那樣成長,現在全球經濟反而是成熟市場在拉動。同時,美國、歐洲、日本,都正在想辦法把工作帶回自己的國家,國內的經濟活動都在增加,並在想辦法減少逆差,所以我們才會看到現在出口成長率總是低於經濟成長率。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短期現象,但我會很小心地繼續觀察。因為,這對日本或是台灣這種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可以說是很危險的,很有可能會有更大的衝擊。我們的經濟成長都仰賴出口,也就是得靠其他國家的需求才能持續。至少就這個因素而言,已為日本明年經濟布上了一層陰影。

貶值只能階段

內需才是根本之道

因此,一切都要回歸到安倍的「第三支箭」,也就是實質的成長策略,藉以增加日本本土的投資、內需,而不再單靠出口。安倍政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也在準備降低投資稅目、公司稅等。他們被迫這麼做,因為這才是日本真正的活路。

貶值,無法當成一個國家的長期目標,就我看來,日圓貶值的時效性,只有二到三年,僅是「階段性任務」。安倍一定要有中長期的成長目標才行,日本已經不是製造業為主的國家了,我們的服務業占了七成,振興這些產業,方法和過去大不相同。當貶值可以讓出口製造業獲利增加,像醫療、教育、民生消費等產業,則是要靠法規解禁、引進投資等方式才能成長。

當然,薪資成長也很重要。現在這個效果可以說來得有點慢,我們需要等到第三支箭發生效用,整個「安倍經濟學」才能說成功。像我之前所說的,全球經濟正在衰退,所以日本必須更快地發展內需。

我相信不管是中國、新興市場,或是美國,未來二、三年的出口一定會減弱。因此,日本高出口成長遲早會結束,我們一定得轉型。

我不是台灣經濟方面的專家,但從貿易趨勢來看,中國或是日本、美國,當你周邊的國家都已經在轉型,都想要讓內需成長,台灣的出口表現逐年下降的機會也相當高。我相信台灣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你們需要的,是一個更好的成長計畫,增加內需才行。

早稻田大學金融研究所顧問野口悠紀雄:

不見薪資消費成長

反而更擔心惡性循環

所謂「經濟良性循環」,是指政府沒有追加刺激措施,也沒有以各種方式振興出口之下,國內的消費和投資需求仍能自動自發地持續增加。政府告訴我們:「經濟正開始良性循環!」但我在七至九月GDP報告中看到的,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假設經濟開始良性循環,應該出現以下現象。首先,實質所得增加,實質消費增加;其次長期利率走低,設備投資增加;最後淨出口擴大。

但是以上的改變完全沒出現,尤其是沒有看到薪資與消費成長,而這是安倍經濟學中最重要的一點。日本的員工報酬出現首次負成長,實質消費成長率也降低;「物價如果上升,支出也會增加」,這是安倍經濟學的基本看法,但現實卻出現相反的現象,完全脫離劇本演出。

明年四月後 經濟開始大反轉事實上,從這一季的報告來看,經濟成長主要來自住宅需求、存貨投資,以及公共事業,但這些只能算「沒有持續性」的需求;住宅需求與存貨投資增加,或許與政府預計明年第一季調高消費稅率有關,等於把未來的需求提前「逼出」,以這種需求達到GDP成長,不但稱不上良性循環,更不會觸發良性循環。

至於安倍政府祭出狂推公共事業的政策,從中長期觀點來看,並不能強化日本經濟。因為公共事業的預算分配,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政治壓力,而非實際評估未來的需求,因此,難保不會蓋出一條「沒車走的高速公路」。在蓋公路的當下,或許會增加GDP數字,但不會提高日本經濟的生產力。

換個角度想,如果缺少了「被提前逼出」的種種需求,也沒有政府在公共工程上的大興土木,那麼,日本的經濟成長率會變成負○.四%,而這個數字,其實就是現在日本的實力。明年四月後,這個實力,就會變成實際的數字,也就是經濟負成長。

接下來,反而要擔心「惡性循環」了。經濟成長率降低,要求大幅增加公共事業的政治壓力就會更強,財政赤字會進一步擴大。而且政治上也可能出現調降法人稅率的聲音,在這種條件下,財政運作更吃緊,安倍經濟學也就更難照著劇本演下去。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發表第三季GDP當天,日本股價急漲,原因是日圓貶值;成長趨緩的數字竟能讓股價大漲,實在奇怪,股價和經濟脫鉤,幾乎只受匯率影響。

榊原英資

出生:1941年

現職:日本青山大學客座教授經歷:日本國際金融局長、大藏省財務官、早稻田大學教授學歷: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

野口悠紀雄

出生:1940年

現職:早稻田大學金融綜合研究所顧問經歷:一橋、東京、早稻田等大學教授、大藏省官員學歷: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東京大學工學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