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業界大事件】
OPPO已是東南亞新巨頭 僅次於三星
IDC最新數據顯示,東南亞智能機市場較上季增幅達到18.1%,年同比增幅也達到了6.5%。廠商方面,三星是東南亞智能機市場當之無愧的統治者,其市場份額達到了20%,緊隨其後的則是中國新興巨頭OPPO,前五名中,還有來自泰國的True,華碩和印度的Lava。OPPO拿下次席也是公司的新里程碑,幾年前它還默默無聞,但現在已是世界第四大智能機生產商,年銷量增長甚至達到過恐怖的136%。IDC市場分析師傑森認為,OPPO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源於該公司“積極的市場營銷舉措”。
小米手機成為印度第三大線下品牌
據印度媒體報道,小米與合作夥伴富士康已在印度安得拉邦設立第二條手機生產線,預計可將印度手機產能提高至少兩倍,推升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排名。小米目前在印度每季可賣出100-150萬臺手機。如果以非在線銷售平臺來看,小米已成為印度當地第三大智能手機品牌,其2016年第二季度市場占有率為8.1%,僅落後於三星的28.5%,以及Micromax的11.9%。小米新手機工廠占地6.5萬平方英尺,預計每個季度手機產能至少在兩百萬臺以上。
211.50噸iPhone7已從中國出貨
據河南日報9月6日消息,9月2日,首批蘋果新品手機從新鄭綜合保稅區口岸作業區順利出貨,貨物共計8.47萬部,總重46.69噸。截至5日淩晨,鄭州綜保區海關已連續監管新品手機92車次,涉及新品手機37.10萬部,總重211.50噸,主要運往美國、英國、荷蘭、意大利等地。
下面,來集中了解幾條公司高層的人事變動信息。
諾基亞技術部門總裁宣布離職
諾基亞負責手機和VR等數字化創新科技業務的總裁Ramzi Haidamus,從9月1日起不再擔任該職務。此前,其主管的專利業務部門和芬蘭HMDGlobal達成了品牌授權交易,而這個協議的細節就是HMDGlobal將幫助諾基亞再次推出移動設備。對此,Ramzi Haidamus曾表示:“在移動行業,諾基亞依然是真正具有象征意義的名字。諾基亞本身不會重返手機制造行業,HMD global Oy計劃利用諾基亞在全球市場的品牌價值生產手機和平板電腦。”出人意料的是,還未等到新的移動設備問世,Ramzi Haidamus就突然宣布離職。他本人回應稱,諾基亞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他自己希望去尋找其它機會和激情。
李寧前CEO張誌勇出任樂視體育總裁
9月5日,樂視體育發布內部郵件稱,李寧公司前CEO張誌勇加盟樂視體育,出任總裁一職,向樂視體育CEO雷振劍匯報。此外,樂視體育內容中心即日起更名為媒體事業部,央視前主持人劉建宏擔任樂視體育聯席總裁,負責樂視體育媒體事業部、彩票事業部、票務事業部,對流量及收入目標負責,向雷振劍匯報。除了新加盟高管,有媒體報道稱樂視體育香港公司CEO程益中目前已離職,加上此前離職的負責賽事運營的副總裁邱誌偉和生態商業副總裁沈威,樂視體育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高管流失現象。
食藥監總局前副司長將加入?餓了麽稱不知情
9月6日,有消息人士稱,食藥監總局食監三司前副司長王三虎將加入餓了麽,擔任首席食品安全官一職。經第一財經記者確認,餓了麽方面人士表示,目前對此事並不知情。第一財經記者在查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時看到,在2010年9月2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關於王三虎、顏敏、段慧萍任職的通知,其中王三虎為辦公室副主任(試用期一年);網站還顯示,2015年5月14日中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黨組研究決定,免去王三虎同誌食品安全監管三司副巡視員職務。
韓春雨:《自然》已證實NgAgo可重複
9月5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在接受成都商報采訪時回應質疑稱,《自然》雜誌已證實實驗可重複,但還有不確定因素影響實驗結果。他介紹,《自然》是第三方,調查是公正、正式的,結果是公開的。《自然》的結果就是,這個實驗是可以重複的,但有的能夠做出來,有的做不出來。目前,至少已經有3名科學家重複了該實驗,但3人在接受《自然》調查員戴衛的調查後,不希望被打擾,要求匿名。他認為,《自然》的調查訪談結果已經相當於公開回應。韓春雨承認,NgAgo這個工具目前確實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影響實驗結果的還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做這個實驗需要一定的門檻。他的科研組正在尋找更好的方式和檢測手段,改進平臺,完善實驗。
英特爾將收購視覺芯片公司Movidius
9月6日,英特爾宣布收購計算機視覺芯片公司Movidius,借助該公司技術,英特爾將確立自己從虛擬現實(VR)到自動駕駛汽車等多個領域的話語權。Movidius此前已與谷歌、聯想、大疆、FLIR等建立合作關系,它可以為客戶的智能設備增加視覺功能,包括無人機、安全攝像頭、VR和AR頭盔等。Movidius打造的芯片靠人工智能來理解周邊環境,此前其產品就被集成在大疆精靈4無人機上,作為感應和實時避障的利器。此外,Movidius的芯片還能讓無人機在接收不到GPS信號時懸停在固定位置上。同時,Movidius掌握的技術還能應用在多個領域,眼下火熱的自動駕駛汽車也是其中之一。
教育部正式增設電子競技專業
9月2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高等職業學校擬招生專業申報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的13個增補專業,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代碼670411,屬於教育與體育大類下的體育類。新增專業適用於高等職業學校(含高等專科學校、其他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專科層次的學歷教育),將於2017年實行。多家媒體認為這意味著“電競的春天”正式到來。電子競技於2003年經國家體育總局批準,成為我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並在2008年被重新定義為第78號體育運動項目。今年8月,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電競館在內蒙古揭牌,據悉該場館總投資500萬元,目前已投入使用。
【Tech|奇點】
谷歌無人駕駛新專利:可識別警車
谷歌近日曝光一項與無人駕駛有關的專利。該項專利可以讓用戶知道警車正在靠近自己,以此來避免用戶被交警開罰單,同時也表明谷歌正在考慮為其自動駕駛汽車開發一款警車探測系統。從谷歌這次曝光的專利文件描述可知,這款探測系統能夠根據閃爍的燈光自動探測到靠近的車輛。與此同時,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可以識別出警車發出的藍色和紅色燈光,並及時做出相應反應,如果發現警車靠近,會選擇停靠在路邊或是選擇避讓。
第一財經客戶端網友互動精彩回放:
一財網友 提問:是不是中國人口紅利沒了,手機廠商們都去東南亞再吃人口紅利?
記者關健 回答:無論硬件中的手機,還是軟件中的電商,坐享人口紅利的黃金期已經過去,拓展海外市場一方面是看重當地的人口基數,不只是東南亞,像華為手機在歐洲的擴張力度也非常大,德甲西甲等聯賽上輕易能看到它的廣告。另一方面,也是國產手機品牌在蘋果三星市場擠壓之下尋求一個錯位競爭的舉措。
一財網友 提問:好奇這些專業會具體教什麽內容?這次電競走入課堂,難道真的會出現“安德羅妮猜奧秘”、“如何不錯過斬殺之類嗎?””
記者關健 回答:怎麽玩遊戲可能只是專業中很小的一部分,畢竟電競高手不是從書本里誕生的。就像大學里的廣告學專業並不僅僅教你設計廣告,那是平面設計專業的必修課。估計電競專業會圍繞整個產業鏈上下遊所需培養人才,比如賽事組織運營、體育經濟、內容生產與傳播等。
一財網友 提問:電競的春天要來了嗎?
記者關健 回答:為時尚早。2004年廣電總局曾對電競節目下過播出禁令,一直到2011年才解禁,就像當年封禁了15年的主機遊戲一樣,在全民普及的黃金期是斷檔的,導致電競仍是一個非常小眾的領域。這兩年,體育經濟被蘇寧、樂視、阿里巴巴一些互聯網公司熱炒,電子競技有了資本的扶持,但離春天還有時日。
歡迎掃碼下載第一財經App參與互動!
http://www.xcf.cn/syms/tt/201703/t20170322_780063.htm
O2O蹲O2O蹲,O2O蹲完VR蹲,VR蹲VR蹲,VR蹲完直播蹲,直播蹲直播蹲,直播蹲完狼人杀蹲……
2017年,创投圈的风口瞄准了哪个方向呢?答案是——“狼人杀”!“狼人杀”这款诞生于2001年一度已经过气的桌游近期又火了起来。无论是综艺、桌游、还是手游都收获了大批年轻粉丝的追捧,更是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眼球。甚至有人调侃说,这游戏将会取代麻将成为这一代年轻人退休后的娱乐必备项目。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狼人杀”线上产品已经从去年底的蓝海一路杀成了血海。新财富君(ID:newfortune)尝试以“狼人杀”为关键词在App Store中搜索,结果有40多家同品类产品在竞争。从《狼人杀》,到《天天狼人杀》,再到《狼人杀Online》,这些有着不同名字,内容却大致相同的手机游戏正在迅速蔓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大部分“狼人杀”的首次上线时集中在今年1月前后。
图为市场上的多款狼人杀产品
那么问题就来了,“狼人杀”为何突然走红?资本纷纷将其奉为座上宾,看中的究竟是什么?“狼人杀”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行业爆发点?
一款过气的小众游戏如何走红成为最火社交APP?
要说“狼人杀”游戏的历史,约莫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据了解,杀人游戏正是由苏联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的迪米特里·达维多夫于1986年发明。之后灵感于狼人的传说,科幻作家安德鲁.普洛特金对“杀人游戏”的规则做了一些改进,第一版狼人杀游戏就此诞生。而在中国大陆,“狼人杀”游戏则可以追溯到2000年初。当时的大学生之间风靡杀人游戏和狼人杀,但当时没有网络和综艺的普及,也并不为太多人所知。
转折发生在2016年下半年。
从百度指数可以看到,“狼人杀”的指数从2016年4月开始上涨,并且在9月时到达了一次小高潮,并从2017年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除了大量游戏同期上线、百度指数暴涨以外,从头部产品的下载趋势上,也能看出“狼人杀”在当下的火爆。以在App Store下载榜中最为靠前的《狼人杀》(上海假面科技旗下)为例,截止2017年3月,这款 APP已经位列于AppStore社交免费榜的第三位,仅在微信和QQ后面,直接秒杀探探、陌陌和微博。另外,根据安卓应用商店数据显示:《狼人杀》APP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千万,而这距离它上线时间只有3个月。
为何“狼人杀”会在2016年爆红互联网?
首先,得益于综艺节目的频频曝光。
2016年9月,马东的米未传媒推出了一档名为《饭局的诱惑》的明星访谈节目。和一般访谈节目不同的是,除了正常的交谈,主持人马东还会邀请参加节目的明星一起玩狼人杀桌游。这可能是狼人杀游戏第一次出现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之中,并成为一个公共热点。随着《饭局的诱惑》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累计达到5亿次,狼人杀游戏在网络上的搜索次数也从2016年末开始飙升。
当然,除了《饭局的诱惑》以外,包括战旗TV制作的《lying man》(首播于2015年)、熊猫TV制作的《Panda Kill》也凭借一众游戏主播以及网络红人的号召力,吸引了不少玩家的关注,也为“狼人杀”的高速发展出了一份力。
“狼人杀”与lying man的百度指数高度相关
百度指数的暴涨、直播和网综节目的兴起,将一度出没于线下聚会场合的桌游迁移到了屏幕,与“狼人杀”相关的App成为社交手游中的黑马,迎来一个小的爆发期。
资本纷纷下注,看中的究竟是什么?
谁也没想到“狼人杀”火了。数十家手游公司先后入局,其中排名稍微领先的《狼人杀》、《天天狼人杀》、《玩吧》在短短几月间,从不起眼的小团队,一跃成为风投界的座上宾。
前不久,《狼人杀》制作团队上海假面科技就对外宣布,继洪泰基金、Newgen Venture天使投资后,再次获得青松基金的数百万A轮融资,且下一轮融资也已经敲定。
资本开始抢滩布局
嗅觉敏锐的资本纷纷开始抢滩。短短的三个月内,目前已知的投资过“狼人杀”类型App的机构有洪泰基金、Newgen Venture、青松基金、天鸽互动等。根据新京报的报道,游戏巨头腾讯等也开始私下联系小型的创业团队,有意进行投资。
资本入局,投资人看中的是什么?除却游戏本身的属性,“狼人杀”似乎显示出了一些独特的基因,比如同社交和表演的天然嫁接优势。
十几位玩家素不相识,只是借由语音或视频在游戏中展开对话,从这一点来看,“狼人杀”确实是一种很直接的社交行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App Store的分类中,“狼人杀”的定位是一款娱乐型语音社交产品。而在《天天狼人杀》的才艺表演区里,“表演”的特质似乎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在这里,逻辑和推理已经退居其次——好玩、卖力的表现才是自证身份的最好方式。
基于陌生人的社交,“狼人杀”的想象空间在哪里?《饭局的诱惑》创始人马东就直言不讳地表示,盯上“狼人杀”就是为了社交,并透露“米未的狼人杀游戏将是一款融合音频视频、交友、智力博弈等功能的移动产品”。
毋庸置疑,陌生人之间的社交给“狼人杀”带来了强烈的新鲜感。上海假面科技CEO徐伟凡就曾在接受猎云网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陌生人社交的看法,“陌生人社交领域始终会是蓝海,因为和熟人社交产品微信、来往等不同,陌生人社交产品没有排他性。所以这个领域永远有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狼人杀”App火爆的当下,资本给任何一款产品的估值都并非仅仅从游戏产品的角度产生,更多的是基于社交平台的角度来考量。也就是说,狼人杀使投资人看到了弱关系社交的可能性。
“狼人杀”能活多久?它会成为下一个香饽饽吗?显然,热闹的市场下,真正的大公司还没有入场。试想,如果有一天腾讯出品一个“全民狼人杀”,是不是会一把收割“狼人杀”市场崛起带来的所有红利?
天黑请闭眼,“狼人杀”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盡管合資車企基本上是按中外雙方各占50%股份成立,但外方一直以來牢牢掌握“話語權”,無論是品牌、技術還是產品導入皆是由外方來掌控。
不過,中方在近年隨著技術等方面成長迅速,開始謀求與外方平等的地位。
在本屆上海車展上,廣汽集團帶來多款新品參展,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SUV祺智的身份較為“特殊”,該款新車不僅是廣汽三菱的首款新能源汽車,還是從廣汽集團導入到廣汽三菱進行生產制造的首款車型,廣汽三菱因此成為首個由中方股東方導入品牌和技術的合資企業,這意味著中國汽車合資企業進入新的階段。
廣汽三菱是由廣汽集團、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三菱商事株式會社三方合資經營的中外合資企業,合作年限30年,註冊資本19.47億元人民幣,其中廣汽集團持有50%股權、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持有30%股權、三菱商事株式會社持有20%股權。去年,三菱汽車因排放造假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陷入經濟困境,日產汽車以2370億日元收購三菱汽車34%股權,從而成為後者單一最大股東。而作為三菱汽車在華的合資企業,廣汽三菱的發展備受關註。
因新品導入較慢,廣汽三菱去年上半年在華銷量暴跌,之後隨著歐藍德於去年8月國產上市,帶動銷量逐步回升,去年銷量為5.59萬輛,微跌0.76%。不過,廣汽三菱這位曾在去年拖了廣汽集團整體增長後腿的“差等生”,今年第一季卻迎來報複性增長,累計銷量達2.6萬輛,同比增長429%, 成為廣汽集團旗下銷量增長最快的車企。中外股東方為提升廣汽三菱銷量,做出許多努力,並不斷深化合作。就在今年2月,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造訪三菱汽車,與三菱汽車董事長卡洛斯·戈恩進行了交流會晤。這是暨三菱汽車首席運營官特雷弗?曼恩於1月份來訪廣汽三菱與廣汽集團之後,廣汽集團與三菱汽車高層的第二次會晤,加快推動平等互利的深入合作。而祺智的導入意味著廣汽三菱的股東方合作已經超越了資本或技術等的層面,進入了技術+品牌層面的合作階段。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上海車展媒體溝通會上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祺智用的是GS4PHEV的平臺,廣汽集團這兩年在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電動車對外講的少,做了很多工作。三菱汽車方面覺得這個車型在這個平臺上開發是比較合適的,於是他們選擇導入到廣汽三菱生產。至於其他合資公司未來是否導入廣汽集團的產品,則由對方自願選擇。目前,合資公司已經進入到比較理性導入和選擇產品的階段了,另外,隨著廣汽品牌這幾年的發展,消費者對廣汽品牌的認可度和價值感和合資的品牌相比,越來越接近了。
繼去年廣州車展對廣汽豐田、廣汽三菱換標、加入廣汽集團“G字 ”標識之後,廣汽集團在本屆車展上進一步在品牌方面有大動作,發布品牌的全新戰略規劃,正式啟動全方位品牌升級行動,將通過技術升級、產品升級、產業升級,不斷提升廣汽的品牌力。掛著“G字 ” 標識的祺智闖入廣汽三菱產品陣營,意味著廣汽三菱的股東各方步入平等、合作、共贏的發展新階段。
與此同時,三菱汽車在核心技術方面也更加開放。一直以來,發動機技術都是三菱的核心技術優勢。就在上月底,廣汽三菱發動機工廠已開工,預計2018年下半年正式投產。發動機的國產化,顯現三菱汽車加碼中國市場的決心。廣汽三菱副總經理杜誌堅談到,一個整車廠如果沒有發動機,那意味著核心成本不可控,新開工的發動機廠到明年下半年能達到15萬臺的規模,將大大降低廣汽三菱的采購成本,為未來進一步提高企業效益以及提升品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