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容哥復出●2】我係原裝正版vs我都好淒涼 新舊舖恩怨情仇

1 : GS(14)@2017-04-04 08:59:52

容哥以50萬元轉讓給魏貴東(東哥),並易名為新容記。



去年四月易偉容(容哥)宣佈退休,深水埗容記結業不夠3日便火速重開,原來容哥以50萬元把招牌轉讓給魏貴東(東哥),新店易名為新容記,而容哥則剛在太子重開容記。東哥說:「當初頂手以為容哥不做,他說執笠結業,現在最慘是這樣,他頂了招牌給我,然後去了另一處開新店,我都好淒涼,生意有機會受影響。」東哥曾在深水埗開牌檔又做過酒樓部長,一心圓夢開餐廳,新容記現有8個廚房師傅,其中有6個是容哥的舊夥計。「舊夥計仍在,為甚麼味道不會一樣呢?除了保留到質素,我還有新菜式呢!」燒腩仔仍有,均以電爐焗製,問過熟客分別不大,還有可樂鵝,用秘制汁鹵大半日,味道甜得來很惹味,不會很膩。「我真的好辛苦,每日要做14小時,一年來未曾休息,我可以捱到一年,別人已說我是叻仔。」想知這場風波的來去脈?容哥又如何回應?請留意動新聞。新容記小菜王深水埗福華街118-120號地下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東哥每日要做14小時,一年來未曾休息,捱到一年,別人已說他是叻仔。

容哥剛在太子重開容記,新店6千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03/199781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186

【動畫】強國女「產地直試」丹麥蠔大讚生熟都好味道

1 : GS(14)@2017-05-13 01:56:17

早前丹麥海岸生蠔泛濫成災,當地官員公開邀請中國人到丹麥吃蠔,日前真的有在當地居住的中國人去挖生蠔吃,難道真的要「吃到你滅絕」?中國女網民Fiona上周六在微博po出去丹麥海岸挖蠔的相片,「最近刷爆國內媒體的丹麥生蠔。今天總算見到廬山真面目了。3個半小時左右的車程,慢慢悠悠地開過去了,帶了四個大箱子,兩個人累的半死才挖了一箱。主要是因為不熟悉導致了戰術上的失誤,再加上我戰鬥力太弱。雖說如此,其實這一箱的量還是很大很大的。又是生吃又是烤的,完事還剩大半箱。說真的,這是我這輩子吃到最好吃的生蠔,也許是因為夠新鮮,但真的是又肥美又香甜。唉,如果這片海就在我家門口該是多好啊。」她和丈夫駕車從哥本哈根出發,來到丹麥西部海域,當時沙灘上亦有很多丹麥人已在挖蠔。據悉,當地吸引了很多「蠔客」,除有華人外,也有當地人及來自歐洲的遊客。網民見到Fiona的帖文後紛紛留言,「話說丹麥的生蠔味道咋樣啊?和國內的口感有啥不同?不好吃我們就不去了。」Fiona回覆說:「國內我只吃過熟的。」但她亦有提到味道:「不腥。生蠔還是活的,打開都很費勁。沒有沙子的」「非常非常甜。」另有人問:「姐姐,能告訴我具體地址嗎?我也想去!」「我要嫁過去,快幫我!」「我也想去丹麥旅遊,聽說在那邊調味料不好買,是不是真的,要不要從中國帶點過去?」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2/200191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84

【最低消費】 每個位都好值錢 vs 管客不夠大方 食肆點睇?

1 : GS(14)@2017-08-06 18:43:32

早前有網民出post大鬧小店收最低消費引來網上罵戰。



早前一女子與九名親友到長洲一餐廳開餐,因不滿餐廳設的最低消費而在Facebook貼文,引發網絡公審。絕大部分網民都支持餐廳,認為不想畀最低消費大可離開。中環米芝蓮一星「一樂燒鵝」負責人朱太,看過報道後很生氣:「那人鬧店主係唔啱,好差好低能呀。」她說她們是開餐廳不是開商場,客人只想嘆冷氣就不要來。



「其實我哋每個位都很值錢,尤其繁忙時間,四個人先叫一份餐,我們點樣做。」餐廳的開資很大,租金、人工都高,所以她早在開店時已設最低消費,並在客人點菜前講清楚,「同意就留下來食,不同意就走,無問題的,做生意就是如此。」不過她也很有人情味,最低消費在老人家和小孩都不適用,「他們都吃不下甚麼,隨意就好了。」與一樂燒鵝兩街之隔,在昭隆街開業逾40年的永樂園餐廳,對最低消費這四字嗤之以鼻。經理葉生認為對待客人要將心比己,「如果餐廳夠大方,令客人賓至如歸。他們來到,發覺你對他們好怎會不點菜呢?」他覺得禮貌最重要,賺錢要看長遠。其實去得餐廳,就算不設最低消費,叫一杯飲品也是應有的禮儀吧。



一樂燒鵝設有每人$50最低消費,負責人朱太說舖租、人工都很貴,所以每個座位都很重要,希望客人體諒。

永樂園的葉生不認同最低消費這一套,他認為與客人建立良好關係更重要,「今次唔幫襯咪下次囉。」是他們做生意的信念。

記者:吳宛蔚攝影: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806/201127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919

【詠物誌】文藝之都好污糟 巴黎拱廊擋「甘露」?

1 : GS(14)@2018-03-12 01:55:02

雖然沒有證據顯示,巴黎因街上經常天降「甘露」,令「拱廊街」興起於十八世紀末,但昔日花都屎尿橫飛的確記載在歷史中。拱廊街最後也敵不過百貨公司而式微,剩下不到20條。

【文化籽:詠物誌】巴黎無疑是文藝與浪漫的代名詞,但每次走在花都街上都要打醒24分精神,一不留神隨時會踩到「黃金」,地鐵內的氣味如同公廁,更衍生一句抵死潮語:沒有踩過狗屎的肯定不是巴黎人。當我每次遊走巴黎感嘆徘徊天堂與地獄之間,當地毒舌閨蜜就會一句KO我:「若早生100年,你穿着華麗晚裝去看歌劇,隨時被街上的天降屎尿兜頭淋,C'est la vie。所以後來才有了拱廊(covered passages)出現,為我們購物狂遮風擋雨避『甘露』。」


巴黎名物拱廊(文化界前輩張錦滿賜優雅稱號「樓內胡同」)的出現是否因上述原因查無根據,但巴黎人掟屎尿出街的歷史則狠狠地記載在文獻,而且沿襲幾百年。1372年法律規定,居民將糞便與垃圾扔出窗外之前,必須大叫三聲:「小心有水!」(Gareà eau),(英國人會加多句God bless you)溫馨提示(其實唔多溫馨)路人彈開咪中頭獎。這是當時巴黎人文明的表現,更多人隨便在街上就地解決,就算住在凡爾賽宮的上等王族也是在草坪大小解,寧願每月搬一次家避臭,成件事很不巴黎吧?如此看來,東方「倒夜香」這個工種就「雷鋒」得多,君不見雨果的經典小說《悲慘世界》裏,不但用幾萬字來講巴黎有幾污糟,更以千字文讚揚中國人懂得用糞便施肥將之變黃金,直斥法蘭西人暴殄天物。其實,自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巴黎才出現清潔和衞生概念。之前巴黎人一直將垃圾、排泄物、廚餘全部扔進塞納河,市民也不流行洗澡,認為毛孔張開就會生病,只狂噴香水辟味。直至1347年發生大瘟疫(黑死病),導致八萬人死亡,整個巴黎消失一半人口,政府才積極處理衞生問題,設立排污和飲用水系統,不妨去「巴黎下水道博物館」(Musée deségouts de Paris)看看巴黎花了逾一個世紀修建、成為全球學習典範的下水道系統歷史。講番始現於十八世紀末巴黎的「拱廊街」或者叫「遮篷走廊」,她們絕對是世界上百貨公司的始祖。這些規模小卻文人氣息豐富的走廊給巴黎人提供了好hea處,因為她們都開闢在建築物群之中,頂上鑲嵌了擋風擋雨又能取光的玻璃,讓大家在驕陽和下雨天也能盡情「鳩嗚」。最輝煌時期,巴黎有成一百五十多條遮蓬走廊,而且部份很有個性,賣古董、藝術書或設計小店,但隨着十九世紀中葉之後,拿破崙三世開始整頓巴黎市容,加上不敵「老佛爺」、「春天」等百貨公司的競爭,遮篷走廊開始式微,就像香港消失的小店,現在巴黎剩下的拱廊不到20條,我每次到巴黎都會去緬懷一番。位於巴黎二區的「Galerie Vivienne」是我的最愛之一,她在1974被列為法國歷史古蹟,曾經進駐裁縫舖、酒莊、賣布店和糖果店等。80年代翻新後更吸引了Jean Paul Gaultier等著名時裝設計師,猶如昔日香港的「百利」和「太平山街」,但最吸引我會定期去探她的,是從1826年起就屹立不倒的老書店「Librairie Jousseaume」。


撰文:鄭天儀攝影:潘志恆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0/203270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