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水電企業笑中帶淚:洪災讓西電東送創歷史新高

罕見的暴雨再次襲擊南方,許多行業因此受損。但對於那些“靠天吃飯”的水力來發電企業來說,則是好事一樁——它們的盈利水平將因此大幅提升。

南方電網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一份最新材料顯示,今年以來,南方區域四大流域來水好於預期,上半年完成西電東送電量8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創歷史新高。其中,水電比重超過70%。

西電東輸之所以創歷史新高,原因是南方電網“加強省間余缺調劑,加大跨省區市場化交易力度,安排西電東送通道按最大送電能力送電,最大限度消納水電等清潔能源”。

西電東送是指開發貴州、雲南、廣西、四川、甘肅、內蒙古、山西等西部省區的電力資源,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京津冀地區。

南方電網供電區域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海南等五省區。雲南和貴州與四川的水力資源占全國的六七成。由於南方電網加大對西南地區水力資源的輸送比重,使得這些地方上半年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超過15%。

水電發電量增長與來水增多有關。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在6月29日介紹,今年中國入汛早,南方地區先後出現20多次強降雨過程,為近5年同期最多,全國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多23%,列建國以來第2位,最大點日雨量達493毫米。

中電聯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中國水電利用小時數持續增長。全國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295小時,同比增加153小時,創出近10年的新高。

與此同時,由於需求持續增長,今年前5個月,全國累計發電量達226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90%。其中,水電發電量37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7%;5月份發電量9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7%,顯示出發電量繼續高速增長的態勢。

數據還顯示,在電力完成投資中,今年1月至5月,水電累計完成投資178億元,同比下降20.1%,水電資本開支高峰已過,連續3年出現下降。

除了來水豐富給水電企業提供足夠的“糧食”之外,記者註意到,有機構分析,電改穩步推進,利好低成本水電。新一輪的電改積極支持水電行業的發展,推動電力交易的市場化,水電價格有望上漲,消納能力能夠增強。發電權交易模式將推動水電公司發電量上行,實現營業收入的增長。

此外,由於近年水電投資所需資金減少,再加上盈利增強以及財務費用的大幅下降,水電上市公司具備更充裕的資金用於股利分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86

中石化:川氣東送天然氣管道項目公開引資

中國石化8月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天然氣川氣東送管道業務引資的議案、天然氣川氣東送管道業務引資等相關議案。引資完成後,公司對管道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為50%。

附公告全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73

發改委:貴州電力外送需求十分迫切 西電東送談判十分艱難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發改委8日發布關於貴州省上半年經濟形勢的調研報告,報告稱在調研中,貴州省有關方面反映了一些經濟運行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其中,有些是全國普遍性問題,如企業融資難等問題,還有一些是貴州省特有的問題,如外送電難度不斷加大等。

6月21日—24日,國家發改委調研組赴貴州省開展經濟形勢調研。調研組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部分企業進行了座談,並赴貴陽市、貴安新區、黔東南州實地考察了等十余家企業和園區。

電力外送和直接交易協調十分困難

報告指出,外送電難度加大。近兩年來,廣東購電需求大幅下降,貴州外送需求十分迫切,西電東送談判十分艱難,送電量沒有大的提升。並且,西電東送價格隨著煤電聯動下調,發電企業盈利空間不足3分/千瓦時。

電力直接交易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靠行政幹預。目前貴州2016年省內交易簽約電量417億千瓦時,占電網售電大工業用電量的80%左右,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5.5%、發電量的21.5%;周邊地區跨省交易簽約電量50億千瓦時。1—5月實際完成交易量117億千瓦時,合同兌現率為83%。預計通過直接交易,全年可減少用電企業電費支出54億元。達到這樣的規模和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要求電力企業讓利的結果。

電力企業反映,全年發電企業讓利32億元,電網企業讓利22億元。受此影響,預計火電全年將虧損25億元。

發改委將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

報告指出,要從多方面著手,更多使用市場化手段推進改革。推進電力體制改革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行政手段使用,避免出現過度損害某一方利益的問題。要設計好相關規則並通過實踐不斷完善,探索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電力市場化路徑,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參與積極性,確保可持續發展。

盡快出臺售電公司準入和退出有關政策。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好管理辦法,明確準入和退出標準,以便售電公司有序進入市場。

盡快完善容量電費相關政策。在完成《供電營業規則》修訂前,先出臺規範性文件,簡化企業用戶電力增容、減容、暫停、變更等辦理手續,縮短辦理時限。

適當抑制電源投資沖動。盡快下發文件,規定2017年3月15日(9號文件出臺滿兩年)以後投產的火電機組,不再安排計劃電量。

推動大用戶盡快進入市場。對於220千伏全部用戶參與直接交易的地區,取消220千伏用電目錄電價,相關用戶不再通過計劃方式用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102

皖電東送調查:每年可減少上海21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鄒小民 攝)

2016年,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迎來了投運的第三個年頭。三年來,這條特高壓線路究竟給淮南和華東地區帶來了什麽?產生了哪些效應?10月19日,記者來到安徽淮南,循著特高壓的足跡,走訪了與這條線路息息相關的發電廠、煤礦企業、政府官員、普通居民,一路收獲頗多。

平圩電廠:變輸煤為輸電經濟效益凸顯

淮南,這里是皖電東送的起點。

出淮南市一路西行40公里,在潘集區淮潘路至長江路一帶,沿途密布大大小小數十家煤礦企業,以“潘三礦、朱集礦、潘北礦、潘東礦”命名的路標牌無聲地提醒人們,此地是煤炭富集區。

作為“華東工業糧倉”,淮南市坐擁豐富而優質的煤炭資源,卻倍受產業結構單一的困擾。近年來,在國家“中部崛起”和安徽融入長三角經濟圈的大背景下,淮南充分運用政策、產業、生態、能源、區位等多重優勢,在“趕”與“轉”的道路上,抓住特高壓發展機遇,從單純依靠煤電資源謀發展,到多元產業發展並進,朝著全面轉型發展升級的目標邁進。

“今年1~9月,我們廠通過特高壓向外輸送電能107億千瓦時,預計今年全年送出電能達140億千瓦時。”10月19日,在安徽淮南平圩電廠2臺100萬千瓦機組旁,伴著“轟轟”的發電聲,平圩電廠發電部主任大聲告訴記者。

平圩電廠

從附近潘集區坑口電站挖出的煤,就近送到平圩電廠轉化為電能,通過特高壓空中快速通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華東地區。

改輸煤為輸電,其中的經濟效益如何?

在平圩電廠燃料管理部主任淩光照看來,這條空中高速路,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多重的。“首先是節省了運費,以前,電煤運華東地區每噸煤運費七八十元,坑口煤礦就在家門口,每噸煤運費10元,以我們廠全年向華東輸送140億千瓦時電能為例,大約需要550萬噸原煤,只運費一項,每年節約3個多億。”

其次,對電廠而言,電煤就地消納不需要大量庫存,庫存小,對電廠現金流占用少,這對電廠而言是一項利好。以華電蕪湖為例,兩臺64萬千瓦的機組,需庫存量15至20萬噸標準煤,平均每噸400元庫存費,只庫存一項,每年需占用資金8000萬元。

淮南礦務局駐平圩電廠財務部主任張曉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煤炭價格動態波動的背景下,以平均600元每噸標準煤為例,1噸標準煤發3300多千瓦時電送出,可實現邊際貢獻630元,而直接出售1噸原煤只能實現邊際貢獻200元。以1噸標準煤為單位計算,輸電比輸煤多收益430元。平圩電廠一年通過特高壓外送電能140億千瓦時,換算成標準煤550萬噸,550萬×430元,輸電比輸煤多出23.6億元的經濟效益。

此外,一臺機組大約增加500人就業。平圩電廠圍繞特高壓工程新上的4臺機組,增加就業2000余人。

平圩電廠是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示範工程4個配套電廠情況的一個縮影。

記者從國網安徽電力發策部規劃一處了解到,自2013年淮南至上海特高壓交流示範工程投運三年來,該工程最大輸送功率達463.8萬千瓦,累計輸電量約561億千瓦時。

淮南市發改委能源辦相關負責人透露,淮南發電企業通過特高壓工程每年向華東輸送電能約240億千瓦時,銷售收入170余億元,年利稅約30億元。皖電東送特高壓工程的建設和運營,極大地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煤礦企業:加快了內部產能結構調整

出平圩電廠一路向西驅車50公里,記者來到淮南礦業集團下屬的丁集煤礦,該煤礦為“皖電東送”特高壓配套的田集電廠配套供應原煤。

這是一座井田東西長14.75公里、南北寬11公里的煤礦企業,12口礦井,地下可開采面積達100平方公里。與露天煤礦開采場景不同,進入礦區,幹凈的廣場,鱗次櫛比的辦公樓、員工宿舍區、林蔭道,這里一片安靜,完全沒有煙塵,更不見載滿煤的運煤車。

丁集煤礦的兩臺機井,工人下到地下800多米的地方挖煤。

在辦公樓4樓,丁集煤礦黨委書記方徐林打開向西的窗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兩臺高高架起的藍色機井。“工人在這里下井,深入地下800米的地方開采作業,再通過運輸皮帶將煤運到儲煤倉,裝車後通過礦區鐵路網運送到電廠,全過程是封閉的,不產生灰塵。”

以丁集煤礦為例,電煤運往上海,每噸運費70元,就地消納每噸產生運費30元,電廠年產煤540萬噸,全在本地消納,僅運輸成本一項就節省了2.16億元,且環境效益好,粉塵汙染大大減少。

方徐林告訴記者,以前是傳統的賣煤路子,2007年煤電聯營後,上下遊產業結合,特高壓投運後,打通了外送通道,煤炭資源不愁銷路。丁集煤礦年產煤540萬噸,特高壓投運後,每年為田集電廠輸送原煤400萬噸,直接產生經濟效益35億元,增值稅17%,每年給地方稅收貢獻近6億元。

資金盤活了,丁集煤礦加快了內部產業結構調整,改變原來單一煤炭開采的模式,調整為煤炭、電力、房地產、技術服務、資本運作等多元結構支撐的發展模式,在實現內部良性運轉的情況下,帶動了大量人口就業。“目前,我們在上海、廣東、香港都有投資融資項目,在物流、房地產領域發展很穩健。”丁集煤礦副總經理張衛翔說。

在特高壓產生的經濟效益鏈條中,方徐林有著自己的見解:“有了特高壓,使得我們與電廠之間的煤電聯營模式更緊密更穩固。如果沒有特高壓,煤電捆綁再緊密,發出的電輸送不出去,還是產生不了經濟效益。有了這條特高壓,它的需求量又相對穩定,我們測算過,賣電比賣煤附加值增加了6倍。煤礦、電廠、電網是三位一體的,電力需求穩定、煤炭豐富、電廠發電,三者相互支撐,是相互聯動又有機統一的,三者共同作用,促進產能結構調整,增加人員就業、拉動地方經濟等都良性循環發展起來。”

電廠發出的電從這里送出,通過特高壓輸送到華東。

環保成效:供受端環境改善看得見

在人們談“霾”色變的今天,環保一直是大眾關註的熱點與焦點。

特高壓治霾,在這條皖電東送線路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實際效果如何?

以受端上海為例,受土地資源緊張、環保因素等影響,本地電源建設無法滿足上海持續增長的用電需求,加之環境保護的壓力限制,決定了上海必須依靠大規模接受區外來電才能保障電力供應。2013年9月25日,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建設投運,這是首條落戶上海的交流特高壓線路,也是繼±800千伏複奉線後第二條向上海供電的特高壓線路,上海電網實現了“煤從空中走,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的結構升級。

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國務院於2013年9月10日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要求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除熱電聯產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電站,通過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等替代燃煤,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皖電東送特高壓工程建成後,受端上海、浙江地區除了新增受電能力600萬千瓦、新增受電240億千瓦時外,還可節約燃煤消費1080萬噸。據上海市輻射環境監督站高級工程師、資深環保專家朱重德介紹,皖電東送特高壓投運後,相當於長三角地區少投運了6臺100萬千瓦級火力發電機組,每年可減少上海地區二氧化碳排放2100萬噸、二氧化硫5萬噸、氮氧化物5.6萬噸,可大大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平圩電廠冷卻塔

在供端淮南,記者探訪的煤礦密集區潘集區,當地人告訴我,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後,許多小煤礦紛紛關停,加上電煤就地消納,前幾年馬路上煙塵滾滾、運煤大貨車排長隊拉煤的景象早已一去不複返了。在平圩電廠附近的蘆集鎮老郢湖村,路邊汽配修理店老板王遵明告訴記者:“以前拉煤車來來往往,路上煙塵多,天常年灰蒙蒙一片,連太陽都是模糊不清的,路邊樹葉積著厚厚一層灰。去年開始,我們這里的環境明顯好了,很少有運煤車,藍天白雲經常有,感覺出氣都順暢了。”

平圩電廠發電機組

老百姓的感覺是直接客觀的,在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平衡之間,環保部門對煤礦企業有著硬性指標把關。平圩電廠燃燒管理部主任淩光照告訴記者,國家對發電機組有非常嚴格的環保指標,經過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後才可投運。且隨著國家環保標準不斷提升,對脫硫、脫硝、煙塵濃度指標要求更高更嚴,目前,平圩電廠1臺100萬千瓦的機組已完成更高標準的超凈改造,2017年前,所有機組完成超凈改造。

“國家出臺了相應政策,完成機組超凈排放改造,每千瓦時可享受電價補貼1分錢。電廠機組超凈改造要經歷‘提出機組改造計劃—省、市環保部門備案—確認改造進行—改造完成驗收—環保合格出示證明—獲得超凈改造電價補貼’這六個環節,每個環節環保部門都嚴格把關,早改完早獲益。”淩光照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