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選戰起跑專訪》端出財經政策、火線回應王如玄爭議 朱立倫還有絕地反擊籌碼?

2015-12-07  TWM

總統與立委選舉登記截止隔天,國民黨總統提名人朱立倫接受《今周刊》專訪,從延燒不斷的王如玄爭議、與蔡英文的兩度對壘與宿怨,及未來經濟策略,他逐一提出反駁及理念,背負著國民黨未來的朱立倫,他準備好了嗎?

十月十七日,距離總統大選不到一百天,國民黨臨時全代會通過,廢止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參選總統的提名,徵召黨主席朱立倫參選。一個多月以來,朱立倫既要四 處跑攤固樁,還要處理不分區立委提名紛爭,以及副手王如玄軍宅風波,腹背受敵。然而,民眾最在意的政策牛肉,朱立倫準備得如何?以下為朱立倫接受《今周 刊》專訪重點,提供讀者檢視。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今年GDP成長勉強保一%,你的經濟政策為何?

朱立倫答(以下簡稱答):一方面經濟有循環因素,另一方面台灣經濟有幾項瓶頸必須突破,第一是區域整合,我一直主張台灣整個要開放,與區域合作,不管與哪國簽FTA(自由貿易協定),或加入經貿組織,對台灣都是關鍵。

談勉強保一的「凍經濟」

貨貿到開放市場 我們別無他路貨貿(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非常重要,另外,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兩者缺一不可,因為TPP主要 與美國、日本及相關國家,但RCEP以東協為主,我們不能只看中國大陸,東協和印度都是台灣未來的潛在市場,TPP與RCEP要齊頭並進,這部分台灣相對 落後,我們會產生競爭性的壓力。

第二是台灣產業轉型,上一代以代工為主,現在代工榮景已不再,下一世代要轉型為創新研發、軟體取代硬體、服務取代生產。舉例而言,台灣服務業相對仍為low end(低階),還未變成high end(高階)。在軟體研發上,仍有許多政府管制,這都還要突破。

問:你若當選總統,會有比較大的政策突破困局嗎?

答:第一要大膽開放,要與全民溝通,過去大家對兩岸或全球化、開放有疑慮,可是我們沒有其他路走。

首先,支援計畫要完整。民眾會有疑慮,是因為對自由貿易受害的產業,支援體系不夠完整,過去政府太過相信官僚體系提的方案,各部會也都編有預算,可是那些 受影響的產業沒有信心。歐美現在對產業的補償計畫比較完備,對受害產業提供該給予的補償,甚至再高一點,讓它得到保障之後,民眾就會願意開放。

其次,策略上,與中國保持非常和平穩定的關係,因為若中國放下路障,我們很難突破,兩岸穩定關係,台灣比較可能在TPP或RCEP第二回合加入談判。

第二,政府角色要改變,簡單就是力量,政府的規範、法令、限制越少、越簡單越好。我是標準的「市場導向」,希望能讓年輕人的創意很快市場化、募資、上市,創造很有利的創業、創意環境問:台灣有哪些問題必須優先處理?

答:最優先還是兩岸關係,尤其今年馬習會給兩岸關係奠定新里程碑,大家到底要不要支持兩岸持續往前走?這牽涉到台灣是否願意與陸方談經貿、國際空間或投資 合作。以前兩岸關係密切,但互信基礎低,只能說是和平關係,不是合作關係,可是大陸經濟地位已經起來,譬如一帶一路、亞投行,我們要扮演什麼角色?

談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

持續往前走 讓眾人共享和平紅利或者,大家對紅色供應鏈崛起有很多疑慮,就要讓政府開始與大陸談產業分工的問題,才能逐漸建構產業鏈如何合作,否則紫光事件只會一再發生;產業方面也要有共識,否則完全開放、自由競爭,也會讓產業受很大衝擊。

從太陽花學運之後,反中、反開放情緒很濃厚,要解決公平正義這一塊,就是把和平紅利讓眾人共享,兩岸因為經濟發展的成果,怎麼讓勞工、社會大眾感受到,要 透過修法給企業誘因和壓力去加薪,一方面讓低薪問題能解決,一方面讓獲利回到勞工手中,也許民眾面對兩岸持續開放或國際開放,會比較正面。

問:九合一選舉迄今,國民黨壓力沉重,很多人覺得關鍵在於馬英九總統執政、國會又居多數,兩岸關係更是空前友好,但經濟猶是困局,兩岸和平真的是解方嗎?

答:國會改革非常重要,從陳水扁時代一路走來,台灣國會運作已碰到僵局。馬政府這八年大家疑慮很深,與國會缺乏效率極有關係。我們要克服問題,從兩部分開 始做,修法調整國會運作議事規則、議長警察權、協商制度;回到憲政層面,我主張走向內閣制,至少要回復閣揆同意權,讓行政院長回到修憲前的院長,比較像總 理,而不是現今執行長的角色。

兩岸關係、經濟開放、國會改革,這三者是互動,也是我認為最急迫的。

問:你的主張與現狀看來差異不大,能解決未來的問題嗎?

答:兩岸關係只是基礎,我在這基礎上,去談現有要檢討的部分。我擔任黨主席至今十個月,推動的案子都與公平正義有關,如加薪、工時降到四十小時。

被批評的施政內容,最近立刻就改的就是證所稅,另外是十二年國教,去年選舉,很多家長的不滿是來自於此。有四○%的孩子要考明星學校、受精英教育,就讓這 四成去考,但不應讓其餘六成的孩子陪著去承受壓力,讓他們在地就學,適才適所,政府要做的是把社區高中變多、變好,改善技職教育。

還有油電雙漲等政策不一定獲得民心,我們可以改,朱立倫與馬英九雖然都是國民黨,但施政上我會做得更有感、更能讓民眾接受,民眾可以思考其中的差異。

談卡關的年金改革

回到儲金制 就不會再惹抱怨問:年金改革是人民關切的問題,你會如何處理?

答:年金改革要重建大家對「行業正義」、「世代正義」的觀念。

行業正義,係指過去大家認為軍公教獲得比較高,勞工、農民比較低;世代正義,是指控上一代獲得比較高,這一代獲得比較低,這觀念要重新建立。

十八趴(退休軍公教優惠存款利率一八%的簡稱)被汙名化,因為十八趴是給一九九五年以前的公務人員,早期是恩給制(政府負擔退撫經費),現在的公務員早就沒有十八趴了,都是儲金制(由政府與公務人員共同撥繳費用),不能現在一竿子打翻二十年前的事。

行業正義,即是回到儲金制,儲得越多領越多,就沒有什麼好抱怨了。世代正義,則要重新建立觀念,即何謂「誰領得多」。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在國民黨中常會說,年金最大問題是人的生命越來越長,我們上一代平均六十歲退休,當時平均壽命七十歲,這些人領十年;現在平均活到八 十歲,等我們這一代退休時,是活到九十歲,更年輕一代說不定九十幾歲,也就是工作的時間一樣,退休有人領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以總額給付制來看,哪一個 公平?

所以年金改革還要包括個人帳戶、個人總額的觀念,儲金總額多少,該獲得的退休金是多少。所得替代率超高,是這幾年才有的情況,都是民國六十幾年、七十幾年 進入公務員體系,薪資再加上年資的累計,還有十八趴,集合起來替代率就超過百分之百,再過幾年又沒有了。需要讓各產業與各世代代表,共同面對這超越黨派的 問題,台灣才可能解決年金問題;否則,只要有政治人物煽風點火,年金改革永遠被卡住。

談國民黨黨產清理

一一追究各地黨產 變清算過去歷史問:《今周刊》曾為文討論不當黨產,例如帝寶這塊地原屬於日本放送協會,國民黨政府來台後,一紙公文交給中廣,中廣為黨營事業,就成了國民黨黨產;如今成為豪宅用地,當年是以九十億元成交,這算不算不當?國民黨願不願意面對?

答:今年一月我接手黨主席後,做所有的清理,凡屬於陳水扁執政時代行政院調查、監察院調查、法律訴訟,認為有所不當,共兩百一十七筆,我全部都歸還了。

國民黨現在的黨產主要是辦公大樓,我如果要一一去追究各地黨產,就要去承擔當時誰取得、誰買賣該處財產、錢何去何從,這變成清算過去歷史。處理後剩下黨員集資蓋的市黨部,來源都是很確定的,你不可能要求任何一個政黨黨產全數歸零。

中央投資公司目前淨值兩百億元出頭,其實光十八趴(國民黨退休黨工享有的優存利率)、黨保等是最大的負擔。曾有人建議要提撥一筆錢,把退休金扣除,問題是好幾千人還在領,一年要十幾億元,他們願不願意接受?

談王如玄軍宅風波

別用高標準 看她未任公職時的事問: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的軍宅問題,為什麼沒辦法清楚解釋,像是擠牙膏?

答:看一個人要看完整,現在談的都是十年、二十年前的事,王如玄是工人家庭出身,她的理財行為、法律與道德標準,與很多市民一樣。二○○八年她擔任勞委會 主委開始受檢驗,當時監察院有一份報告,提到王如玄、她的妹妹各一戶被檢舉,最後結論是法律上沒有問題,也無明顯道德瑕疵。

她擔任公職後的表現,才是真正該關心的重點。她參選副總統,將財產公開,綠營不需要一直追打,理財、財產管理標準,法是基礎,道德也是基礎,但不要用現在參選副總統的高道德標準,去看二、三十年前未任公職時的事,變成糾纏在這邊,台灣選舉不需要走向這一步。

如果國民黨也用一樣的方式對民進黨,大概也沒完沒了,可是我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很遺憾蔡英文主席都裝得一副好像……(編按:未說完),卻縱容周邊的人在打負面選戰,作為一個領導人,要知道負面選戰對民主是很大的傷害。

問:你與蔡英文二度對壘,如何看待這位對手?

答:新北市長選舉時,蔡英文陣營連續打我桃園的弊案,結果沒有一件案子成案,包括桃園國際棒球場,民進黨當時說那是台灣最爛的球場,但現在被評為最好的球場,民進黨可曾道過歉?

民進黨長期習慣用這樣的方式選舉,蔡英文擔任領導者,尤其與我一樣是學者出身,我常說我們要面對的不是自己,而是下一代。星雲大師推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最困難的是心,要存好心、存善念,她若心存善念就會明白,負面選舉對台灣、對下一代傷害很大。

問:不分區立委提名,受很大壓力?

答:反彈在預期之內。不分區全體名單的專業人士超過一半以上,安全名單中專業人士也超過一半;政治組扣掉國會議長,一位新人排第十四,因為中間那五位大家可能有不同見解,就全部打翻名單,但這五位在區域上代表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及花東,有其代表性。

撰文 / 郭淑媛、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64

選戰倒數 他們為何開始挺川普? PayPal創辦人、球隊老闆、地產大亨都表態

2016-08-01  TWM

從路透、《經濟學人》到CNN民調,都顯示川普與希拉蕊相近, 原被矽谷創業家視為災難的他,逐漸有企業家押寶,這場大賽還有得看。

七月二十一日,美國共和黨全國大會正式提名川普成為總統候選人;七月二十八日,希拉蕊也將在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發表提名演說,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正式開跑,目標是十一月八日投票後,成為白宮的主人。

無疑的,川普不是一個讓人喜歡的總統候選人,或者更精準地說,川普根本是個引發強烈厭惡感的爭議人物。

就拿相距一周的共和、民主黨代表大會來比較,希拉蕊的場子名人匯聚,四天的大會,上台演講的州長、參議員等政治領袖,名單長到可組好幾個大聯盟球隊,外加女神卡卡、辛蒂•勞波等巨星獻唱,還有NBA天鉤賈霸,及著名的柯林斯兄弟(哥哥傑森是首位公開出櫃的NBA球星,弟弟杰倫則在勇士隊任教練),都呼籲粉絲支持希拉蕊。

政界咖不太挺他

提名大會,名人紛紛爽約相較之下,川普提名大會的政治領袖人數不到希拉蕊的一半,原本演講名單上的名人例如前阿拉斯加州長裴琳、職業拳賽的大老闆金拳王(Don King)等,都臨時抽腿。列名黨代表大會的十九位「領銜主講」者,有六個是川普的家人,包括他太太、兒女。

川普的場子不只寒酸,他太太演講還爆發抄襲事件!川普太太很喜歡歐巴馬夫人蜜雪兒,擬稿的寫手竟把蜜雪兒在二○○八年講稿的兩個段落,原句原意加入講稿。川普太太原本就沒啥政治理想,上台還抄講稿,更讓人哭笑不得。

在共和黨提名川普之前,一百四十五位矽谷創業家包含推特、臉書早期股東、eBay的創辦人,聯名發表了一封反川普公開信,認為:「川普是創新的災難!」不只是矽谷的反川普情緒高漲,連一輩子只支持共和黨的死忠企業家,也無法接受川普。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查爾斯.柯克(Charles Koch)。(柯克是家族企業柯克工業集團的董事長,堅持股票不上市,多次被彭博、《富比世》等列入全球十大首富名單。)柯克是美國共和黨最大的金主,多年來慷慨捐贈巨款給共和黨歷任總統、州長、參議員。但是,今年面對川普「借殼上市」,柯克至今堅持不捐一毛錢,並說選擇川普或是希拉蕊,就像在「心肌梗塞或是癌症之間選擇死法」,那樣令人絕望。

在企業界人氣漸旺

競選基金,一票巨賈出錢好玩的事情來了,在眾人皆曰國恥的氣氛中,川普的聲勢也維持高檔不墜。根據《哈芬頓郵報》的民意調查,希拉蕊的支持率四三•五%,川普也一直維持在四○%上下,其他的民調例如路透、《經濟學人》、CNN等,都呈現同樣的趨勢,川普只稍微落後希拉蕊幾個百分點。

川普不是傳統共和黨員,卻在初選中總共獲得了一三四○萬票,比四年前的羅姆尼多出三成、比○八年的麥坎多四成,把整個共和黨的氣勢都帶起來了。加上沿途與他競爭的對手票數,共和黨今年初選的投票總數,竟然比上一屆多出一千一百多萬票,川普用最少的錢財,卻蓄積了最高的人氣,讓全國選民都認真聽他的「政見」。

七月二十一日川普的提名演說充滿了張力,他高喊「美國優先」,宣稱要對美國嚴重的社會犯罪、經濟衰敗的現象,提出真正的改革,而且抨擊「我即將提出的一些改革,將會遭到我國最為強大的一些特殊利益集團的反對。」他根本不在意柯克,或是華爾街的大亨唱衰他。

川普把他的訴求,越過企業家、傳統政治人物、越過《紐約時報》等傳統精英媒體……,直接訴諸人民,他說:「我每天早晨醒來,想到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民遭到忽視與拋棄,我越堅定自己的信念,必須為人民發聲。」川普也毫不遮掩地揭穿政治人物不敢碰觸的議題,他說,十個非裔兒童中有四個生活在貧窮線下,非裔的整體失業率已經來到驚人的五八%,從歐巴馬執政至今,拉丁裔的貧窮人口增加了兩百多萬人。

他批評柯林頓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是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在一九九二年簽署的三國貿易協議),是我國史上最糟糕的經濟交易。」他誓言要停止這些摧毀美國中產階級的錯誤經濟政策,要讓工作回到俄亥俄州、回到美國,他不會讓企業搬出美國,更不會讓逃離美國的企業不計後果地解僱員工。

川普因此旗幟鮮明地反對「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他說美國「不會再有這種幾萬頁、根本沒人理解的文件。」簡單而言,如果川普所描繪的美國困境屬實,那麼他直接訴求底層人民的戰略,將可囊括窮人的選票,給希拉蕊致命的一擊。

在川普繼續衝向白宮的最後四個月內,逐漸有一些企業家,開始押寶川普。

在二十一日的共和黨代表大會中,矽谷創業家彼得•提爾(Peter Thiel)為川普站台,提爾是PayPal的創辦人、臉書最早期的投資人之一,至今還擔任臉書的董事,更重要的是,提爾在大會中公開表明同性戀身分,川普藉此表態支持同性戀社群,也翻轉了一向反對同性戀的共和黨傳統。

川普在五月底,成立募款金額目標十億美元的「川普勝選基金」,允諾參加的有美式足球紐約噴射機隊的老闆強生、威斯康辛富豪亨德利克家族、佛羅里達地產大亨山伯樂等人。

聲勢近五五波

反川派恐一路揪心到年底

最引發外界想像的則是高齡八十歲的伊坎(Carl Icahn),他是靠企業掠奪發財的華爾街大鱷,近年被他狙擊的企業,有時代華納、Netflix、摩托羅拉,以及賀寶芙。

還有,賈伯斯過世後,伊坎宣稱蘋果股價低估,用盡力量壓迫蘋果執行長庫克,採取發放股息等,賈伯斯生前抵死不從的友善華爾街政策,今年四月,伊坎在蘋果大漲之後賣光所有持股,再度大獲全勝。

數度破產的川普,當然是伊坎的禿鷹掠奪對象,○九年伊坎試圖拿走川普的大西洋城、拉斯維加斯物業,雙方對簿公堂,兩年前,伊坎成功奪走川普企業的控制權。但是奇妙的是,伊坎卻相當挺川普,並和妻子合捐十萬美元給川普勝選基金,川普甚至對外宣稱,要請伊坎擔任財政部長。

還有德州擁千億身價的銀行家畢爾(Andrew Beal),他夥同伊坎奪走瀕臨破產的川普企業控制權,卻率先力挺川普競選總統。畢爾早在今年三月就公開呼籲企業家支持,與其他十三位企業老闆,分別捐獻給川普四十四萬九千美元,是川普勝選基金的最重要金主。

如果這樣的趨勢繼續下去,川普將繼續與希拉蕊打出五五波的選舉,一大票反川普、痛恨川普人士,恐還得一路擔心到十一月八日投票日。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支持川普的理由,他們這樣說……他(川普)將在立法上,為婦女爭取同工同酬。他將為職業媽媽爭取可負擔、良好的育嬰系統。

川普之女 伊汪卡(Ivanka Trump)川普是唯一能解決華爾街僵局的候選人,並讓國會再次運作。

華爾街大鱷 卡爾.伊坎(Carl Icahn)沒有人在這場選戰中誠實,除了唐納•川普。

矽谷名人 彼得.提爾(Peter Thiel)

撰文 / 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25

立會選戰凸顯會計師階級矛盾

梁繼昌(中)在會計界組別勝出。(資料圖片)
4年前,還是會計界立法會議員的陳茂波決定不競逐連任,議席由4位會計師爭奪,以當年候選人編號排序,分別是梁繼昌、黃宏泰、陳普芬及林智遠。論當時知名度,說林氏最高相信沒有人反對,廣受業界重量級巨頭支持,被看高一線。但最後卻由泛民背景的梁繼昌當選。

4年後的今天,同一議席由梁氏和陳弘毅對壘。陳氏雖標榜自己是獨立人士,但卻得到業界一眾巨頭支持,程度更較去屆有過之而無不及。如選舉日前幾天,幾個業界團體通過不同渠道為其拉票。在認識的會計師中,粗略估計逾七成表示支持他,聲勢可謂一時無兩。結果不用多說,梁氏衛冕成功。但始料不及的是票數差距甚大,梁氏取得12,131票,反觀陳氏僅得6,836票。問題來了,林智遠和陳弘毅均是業界翹楚,不論在那裡定能獨當一面,為何獲業界巨頭垂青卻無助選情?與幾位朋友分析後得出相同結論:梁氏連任當然與他過去4年表現有關,但另一重要原因相信是業界積存已久的階級矛盾。

雖然不知會計界選民的年齡分布,但從會計師公會資料所見,39歲或以下會員人數有16,554人,佔總人數達43%。眾所周知,會計師工作時間長,經常要無償加班,但待遇比其他專業並不優厚。為此年輕會計師早已滿腹牢騷,對手握大權的會計師老闆更是心存不滿。行業生態遲遲未見改善,年輕會計師豈不絕望?老闆們支持某候選人嗎,偏偏就要你們不能如願,愈鋪天蓋地宣傳就愈反感,投票時自然反其道而行。再講,陳氏政綱主打維護業界利益,無疑打動不少業界老闆的心,如倡議「造大個餅」就是一例。但不少年輕會計師仍在打拼階段,加上會計師人數以商界專業會計師佔最多,縱使餅造大了,我們又能分到多少餅碎?這也解釋為何陳氏得到巨頭支持,卻不能進一步贏取會計選民的心。綜合而言,選舉結果其實是選民對會計業界不滿的投射,是階級間的鬥爭。不論是誰,若有意為下一屆參選作部署,如何爭取年輕會計師認同是要務。

梁氏順利當選,選民如瓜瓜者有3個期望。首先,功能組別議員代表業界服務社會,理應以全港市民利益為先。除運用專業知識參與制定法律外,希望繼續為我們把關,好好監管公共開支和監察政府工作。其次是兩個關乎業界未來發展事項,說的就是上市實體核數師監管改革及公司條例第408條。核數師監管改革迫在眉睫,政府的方向很明確,一切從嚴,日後監管機構不單將全由非執業人士掌管,職權更是缺乏制衡,將集調查和判罰於一身。儘管業界普遍反對,但看來事在必行。若政府一意孤行硬推方案,希望梁議員能協助業界爭取支持。至於第408條更被業界視為惡法,若有核數師觸犯相關核數師報告遺漏罪行,連負責的審計員也有機會負上刑責。希望梁議員繼續跟進力求修訂法例,至少不讓審計員受株連。

最後是會計界選民基礎。按職業訓練局統計,目前全港逾10萬人從事會計和核數工作,但只有會計師公會的逾4萬名會員合資格登記成會計界別選民,以今屆選舉為例,已登記選民人數是26,008人,佔從業員人數僅26%。為使議員更具代表性,希望梁議員爭取擴大選民資格,以及在聽取業界意見時,不要忽略另外的74%。

在此恭喜梁議員連任成功,謹祝未來4年議會工作順利。此外,也請陳弘毅先生不要氣餒,你在選舉中的表現實在出色,請繼續為社會和業界出力。

原文刊於:am730 2016-09-09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253

學生撐《選戰》:夠薑講政治

1 : GS(14)@2014-11-20 22:33:18



【本報訊】魔童闖蕩電視圈,商業成果尚未可知,但肯定贏得年輕人歡心。昨港視開台劇《選戰》首播,浸大三年級生Curry稱劇集開首字幕稱2017年港人只得到有限制的普選,及以碼頭工潮為藍本的劇情和場景,均與香港面對政改陰霾的現況一致,猶如「神預言」,「一兩年前睇未必咁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517

對開拍《選戰II》信心十足王宗堯:麒麟都顯靈啦!

1 : GS(14)@2015-02-23 15:01:11





■王宗堯前晚相約一班《選戰》演員食開年飯兼睇大結局。


【維基解密之上天有眼】向來憑良心做事的男神王宗堯,前晚相約《選戰》一班演員廖啟智、麥子樂、陳逸寧及總導演黃國強和幕後人員等在銅鑼灣食開年飯兼睇大結局。席上大家都談論《選戰II》會否開拍,宗堯對此信心十足並語帶雙關說:「唔怕開唔成,我有信心呀,麒麟都顯靈啦!當時我喺泰國旅行,好多朋友都send畀我,笑到我吖,證明香港政壇有希望。」宗堯所指的「麒麟」似乎是指年初二在車公廟求籤活動上,將葉劉淑儀撞到飛起的「麒麟」。前年年底港視不獲發免費電視牌照,有指當時身兼行會成員的立法會議員葉劉有份拒絕發牌予港視。



■王宗堯提起「麒麟」顯靈事件,笑指香港政壇有希望。資料圖片

■總導演黃國強指《選戰II》的劇本一早已有,能否開拍還是未知之數。



智叔認港視聲勢跌


智叔則直言開拍續集要打鐵趁熱,他解釋:「香港人節奏較快,一係就快啲怕,一係就開第二種戲路,我唔難度期,宗堯難度啲,《選戰》靠佢。」他直認港視聲勢沒有開台時好,他說:「都係呀,一個禮拜播得一集,但整體製作都比以往好好多。」陳逸寧則帶二十一個月大的囝囝到場,由於第一輯有好多大膽鏡頭,她笑言要喼弗迎戰第二輯,問可擔心將來囝囝會看?她說:「都係一個心理關口,自己會同囝囝解釋。」《選戰》總導演黃國強已離開港視,對於會否開拍續集,暫時未敢講。開拍會否加入麒麟新元素?他笑說:「小修改可能會有,劇本已經一早有,始終有個骨幹喺度。」採訪:黃曉妍攝影:葉君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223/190511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42

樓價高成選戰關鍵「儲到70歲也買不起」

1 : GS(14)@2015-03-18 02:11:23





內坦亞胡在今次選戰一如以往大打「國安牌」,但似乎不奏效,因為他未能把握社會脈搏,當前以色列人最關心的議題,其實跟香港人一樣,那就是「樓價高、上車難」。他二○○九年上任以來一直擺出不與巴人妥協、不讓伊朗獲得核武的姿態,但卻忽視民生,以致樓價和物價飆升,尤其是樓價在二○○八至二○一三年間因低息而飆升55%,去年又再升5%,令很多年輕人無法置業。選民埃利澤身兼四職,妻子在大學任研究助理,但一家四口只能在耶路撒冷近郊租房子。他慨嘆說:「就算每月儲到七百五十到一千美元,也不夠付房子首期。沒父母幫忙肯定買不到房子。」妻子悲觀地說:「儲錢儲到七十歲也買不起樓。」以色列人平均月薪是二千二百七十美元(逾一萬七千港元),不吃不喝也至少要一百四十八個月工資才能買得起樓,比英美法國要儲六十四至七十六個月工資才能置業還要長。以色列樓價各地不同,一個四房單位最平是海法市,要賣三十五萬美元(二百七十三萬港元)。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7/190790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28

浸大師生觀選戰內地生感受民主

1 : GS(14)@2016-01-14 13:28:24

70多名浸會大學的師生近日專程到台灣觀察選舉。當中包括10多名內地生,他們多是首次親身感受台灣民主選舉氣氛,多表示感覺很好,並感受台灣市民在民主選舉氛圍中,面對吵鬧聲音的看法。


■賴同學

港生做採訪 了解台政治狀況

「感覺學到好多嘢!」在浸大讀經濟,來自深圳的賴學生表示,在內地未經歷過直接選舉,感受唔到這種熱烈的選舉氣氛。在台感受到民主選舉在另一個社會,對每一個百姓的影響都咁大。她途中也與的士司機和商舖老闆聊天,問他們對選舉看法,以及蔡英文當選後生意和生活有甚麼影響,發覺他們除了錢外,考慮更多的是公平和民主。來自浙江的潘學生也說,感受深刻,覺得台灣人民都很關心選舉,無論甚麼年齡的人都很關心各種政策,並有自己不同的態度,感覺氣氛很好。港生蔡同學則表示,這次觀選對國民黨和民進黨的認識多了,自己不帶政治立場,觀選期間會做些採訪,了解台灣政治狀況。過去兩日分別去兩黨競選總部和立法院參觀外,之後會做自己的採訪。她表示,台北市面選舉氣氛不是太濃厚,但在競選總部氣氛仍是很濃。帶團的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表示,帶着學生拜訪了不同陣營,了解他們的政綱理念和對兩岸議題的看法,另外參觀立法院,了解立法院的基本運作。他說,雖然今年選情較冷,但對媒體態度友善,在香港未必咁易約到的人,在台灣比較易約到,且受訪者也較友善。■記者蕭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4/194509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165

艾奧瓦選戰爆冷 希拉莉桑德斯成均勢克魯茲挫特朗普氣勢

1 : GS(14)@2016-02-03 14:43:09

■克魯茲稱自己贏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戰首仗,是「草根的勝利」。路透社



【總統提名戰】美國大選總統的提名戰,在艾奧瓦州寒冬夜裏展開首場角逐,結果也吹起冷風,兩大黨之前的熱門分別氣勢受挫。共和黨民調領先的富商特朗普,除遭德州參議員克魯茲後來居上先拔頭籌,亦被佛州參議員魯比奧追貼,成三強競逐格局。民主黨大熱門希拉莉,亦遭挑戰者桑德斯緊迫至幾乎打和,爭出線勢要花一番氣力。


艾奧瓦州前晚分別舉行兩大黨的黨團會議,按黨員意向分配選出總統候選人的全國代表票。克魯茲(Ted Cruz)在共和黨得票率28%,力壓特朗普(Donald Trump)的24%,魯比奧(Marco Rubio)23%排第三,克魯茲至少分得8張全國代表票,特朗普和魯比奧各有7張。



這是「草根的勝利」

克魯茲身為極端保守茶黨運動旗手,挾福音派教徒支持和強力催票組織,在艾州壓過譁眾取寵的特朗普,宣佈勝利時高呼「榮譽歸於主」,稱這是「草根的勝利」,共和黨候選人和總統「不是由傳媒選,不是由華府建制選」。特朗普這次敗選令人質疑單靠「做騷」贏人氣只是虛火,始終難入白宮。他稱一早已不預期會在艾州贏,目光放至下周二新罕布什爾州初選。屬主流保守派的魯比奧,首仗表現比預期好,擔心克魯茲和特朗普太偏鋒贏不了大選的主流共和黨人,或會集中支持他,他也將這次結果說成是一次勝利。阿肯色州前州長赫卡比(Mike Huckabee)贏不到代表票退選。今年大選被視為對建制憤怒選民出氣的一年,分析指投票率左右艾州大局。共和黨這次有18.5萬人參加黨團會議,比四年前舊紀錄多五成。會場調查顯示45%共和黨出席者是首次參加黨團會議,尋求「局外」新臉孔,但這些「首投族」對特朗普的支持不似預期大。民主黨方面未有整體出席數字,但有得梅因選區出席人數比預期多兩倍。會場調查顯示身兼前第一夫人、前參議員和前國務卿的希拉莉(Hillary Clinton)得溫和派和較年長黨員支持,自認「民主社會主義者」的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則得年輕人和「極端自由派」支持。





希拉莉搶先宣佈勝出

這結果造就艾州民主黨黨團會議史上最接近的一戰,希拉莉得票率比桑德斯多約0.3個百分點,按推算兩人各分得22和21張全國代表票,希拉莉州內險勝或額外多一票成23張。縱未有官方結果,但希拉莉陣營已率先宣佈勝出。未能贏代表票的馬里蘭州前州長奧馬里(Martin O'Malley)退選。桑德斯稱首仗「實際是打和」,反映美國人已準備接受「激進思想」,「政治革命」已開始。希拉莉避過重演2008年首仗大熱倒灶的歷史,前晚表示鬆了一口氣,稱這次真正有兩條思想路線的競爭。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3/194770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34

獨立選民主宰新州選戰桑德斯先拔頭籌

1 : GS(14)@2016-02-10 14:17:26

【總統提名戰】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昨日在新罕布什爾州舉行總統初選,全州88萬選民中,40%登記為獨立人士,法例規定他們可自由投票予兩黨任何一位候選人,成為主宰勝負的關鍵。在最先舉行投票的選區中,民主黨桑德斯與共和黨卡西奇在小鎮克斯維爾諾奇先拔頭籌勝出,全州結果預料在本港時間今日公佈。



■卡西奇前天冒雪拉票。


上周六公佈的兩項選前民調顯示,民主黨桑德斯與共和黨特朗普在新州支持度大幅領先,但波士頓公共廣播電台(WBUR)民調指,23%獨立選民未有投票意向,民調中心負責人科采拉認為,倘若他們一面倒地投向其中一方,將足以改寫這場選舉。如在2000年初選,州內62%選民在共和黨初選投票,令參選人麥凱恩壓倒喬治布殊勝出;但在2008年,這批選民卻轉向民主黨,助希拉莉以62%得票率打敗奧巴馬。



大雪或影響投票意欲

有選民表示會在初選和正式選舉投予不同政黨,也有人稱因民主黨的桑德斯篤定大勝希拉莉,他們會策略性在共和黨初選投票,令自己一票有較大影響力。他們的共通之處是對政黨的忠誠度普遍很低,像64歲獨立選民威爾遜坦言自己既喜歡民主黨兩名參選人,也支持共和黨魯比奧,「坦白說,我完全未決定投票給誰」。截至周一下午,新州依然大雪紛飛,或影響選民的投票意欲。三個不足100選民的選區,昨日依例在當地時間凌晨零時率先接受投票。在僅得9名登記選民的克斯維爾諾奇,桑德斯全取民主黨的4票;而共和黨的卡西奇則以3比2險勝特朗普。新罕布什爾州是歷屆初選重要轉捩點之一,勝利者將聲勢大壯,有助接着的南卡羅來納州及內華達州選情;相反選情低迷者,則面臨資金不足及被勸退壓力。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0/194855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716

新州選戰拋離對手20個百分點反建制桑德斯 特朗普大勝

1 : GS(14)@2016-02-11 10:19:51

■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大勝一仗,揚言「我們將令世界再次尊敬美國」。美聯社



【總統提名戰】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提名戰的第二場結果揭盅,乘着選民不滿現狀的怒潮,兩名反建制的「局外人」、民主黨的參選人桑德斯與共和黨的特朗普,前日雙雙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初選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不約而同大幅拋離對手大約20個百分點勝出。


這個結果,在幾個月前難以想像: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的74歲參選人桑德斯,不只上仗令到一直被視為「當然候選人」的前國務卿兼前第一夫人希拉莉要靠擲毫取勝,今仗更憑高達六成得票率將她擊潰,憑的正是獨立選民和年輕人力撐。



「政府非只是一小撮金主」

票站調查顯示,桑德斯無論在男性、女性、18至45歲、有或無大學學位、槍主及非槍主各組別,得票都多過希拉莉;希拉莉只在白人、家庭年入逾20萬美元、65歲或以上等選民群組勝過桑德斯。桑德斯在勝利演說中就形容今次是「政治革命」;他的勝利證明「政府屬於所有人,並非只是一小撮富有的金主」。





事實上,兩人勝負之明顯,幾乎是投票一結束、主流傳媒就宣佈桑德斯勝利,希拉莉陣營亦是隨即發備忘承認落敗。「我知道我有工作要做,尤其是年輕人方面。」希拉莉恭賀對手得勝之餘,強調自己才是說到做到、能改變現狀的人:「民眾有權發怒,但他們亦渴望有解決方法。」儘管希拉莉在全國民調仍領先,而且大部份分析都認為,希拉莉可憑着民主黨建制及少數族裔支持而獲得黨提名,但桑德斯在新罕布什爾表現優秀,意味民主黨提名戰將較預期長。共和黨方面,欠公職經驗又經常口出狂言的特朗普,今仗一雪前恥,在九名參選人中取得重大勝利,將上周一艾奧瓦州黨團會議大熱倒灶的恥辱洗掉。他的勝利演說亦以一連串的「嘩嘩嘩嘩嘩」來顯示他的興奮心情。「我們將令世界再次尊敬美國。相信我!」儘管選前民調已預期他會勝出,但他以幾乎20個百分點壓倒第二高票的卡西奇,就證明了他那群熱情反建制的粉絲並非只是喊喊口號就算、證明他連月來在民調的優勢確可化成選票。共和黨策略師登內希說:「這是特朗普重大勝利,清晰傳達出共和黨人想將華盛頓徹底推倒的訊息。」但特朗普要最終取得提名,前路仍漫長,尤其是全國性調查顯示選民普遍對他欠好感。



希拉莉穩袋394黨代表票

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戰,實質是黨代表票爭奪戰。黨代表分兩種,一是普通黨代表,在各州按參選人成績分配;另一種是超級黨代表,即是黨高層,可按自己的意願支持參選人。民主黨方面,取得至少2,382名黨代表票的參選人就可贏得提名,希拉莉因獲逾300名超級黨代表表態支持,現已穩袋至少394票,拋離桑德斯的42票。共和黨方面要1,237票才勝選,特朗普以17票領先,克魯茲以10票緊隨其後,之後是魯比奧(7票)、卡西奇(4票)及杰布布殊(3票)。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1/194865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7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