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履約方案遲遲未出 投資者怒斥一汽股份“無作為”

6月初一汽股份違約事件雖然在6月27日迎來了中小股東的“階段性勝利”,但一汽股份解決同業競爭、實現整體上市的問題卻依然懸而未解,後期具體履約計劃引發投資者的關註。同時,鑒於一汽股份於6月28日正式觸發實質性違約,超期未履行承諾該如何補償投資者也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

7月4日下午,一汽轎車(000800.SZ)和一汽夏利(000927.SZ)兩家公司同時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進行投資者說明會。記者註意到,絕大多數提問的投資者均指向了控股股東一汽股份的違約事件,具體內容包括後續如何履約、履約的事件安排、針對本次違約如何賠償等。

不過,在近一個小時的說明會上,兩家公司卻始終未能拿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一汽轎車總經理安鐵成和董秘陳清華反複強調稱,“一汽股份在公告中明確說明解決同業競爭初衷未有改變,公司一直在尋求解決同業競爭機會”,“針對一汽股份承諾事項,公司會密切關註承諾事項的履行情況,持續加強與一汽股份溝通和提醒,如出現實質性進展會按照規定履行審批和披露義務。”

記者註意到,這一並無實質性內容的回複似乎成為兩家公司兩次延遲回複深交所關註函的“擋箭牌”,同時也引發了投資者強烈的不滿。今日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指責一汽“無作為”、“敷衍中小股東”。

繼6月6日向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6月20日向一汽轎車下發關註函之後,6月24日,深交所再度向兩家公司同時發出關註函,要求一汽轎車、一汽夏利和一汽股份股東大會召開前,即27日前,披露延長承諾履行期內確保兌現相關承諾的具體措施,以及超期未履行承諾的具體補償措施。

不過,截至今日記者發稿,兩家上市公司及一汽股份仍未回複24日的關註函。記者自27日至今,多次致電一汽轎車董秘辦詢問何時能夠回複交易所並公告,該公司工作人員也多以前述內容予以回應。對於深交所6月6日發出的第一封關註函,兩家公司彼時也是延期回複,而延期理由也和前述內容差別不大。

作為一汽轎車中小股東維權行動中的領頭人,深圳明曜投資便曾經公開表示,“一汽轎車延期回複交易所關註函,且無任何實質性的內容,是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漠視,也是對監管機構的蔑視。”

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明曜投資先後6次發聲,對一汽股份延期履行承諾的議案提出反對並公開征集投票權,也曾於6月16日向一汽轎車董事會提交臨時提案,而後被一汽轎車以“複印件無法確認真實性”為由拒絕。

中小股東維權聲勢浩大,監管層問詢關註連連,但一汽股份目前在公眾視野中卻依然沒有實質性作為。7月1日,兩家公司同時公告,吉林證監局及天津證監局對一汽股份逾期未履行承諾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中小股東否決議案並不是終點,但我們還是傾向於溝通的方式來真正解決問題,希望他們能在在適當時間內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今天的回複基本是沒什麽實質性內容,但我們還是打算再給他們一些時間,等到他們回複了交易所的關註函再決定下一步該怎麽辦。”明曜投資董事長曾昭雄向記者表示。

此外,也有證券律師向記者表示,鑒於一汽股份已經觸發實質性違約,若公司遲遲拿不出解決方案,中小股東可以聯合要求上市公司對控股股東提出訴訟,追究違約責任。“如果上市公司仍受控股股東控制,上市公司方面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中小股東可以聯合起來代表上市公司起訴控股股東,提起股東代表訴訟法律上也是可行的。”該律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091

東北多地空氣汙染“爆表” 有城市遲遲不啟動預警

環境保護部6日晚透露,近期,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多地相繼出現重汙染天氣,東北地區多個城市“爆表”,但有些城市遲遲不啟動應急預警。

近日,受大範圍靜穩、大霧天氣的影響,氣象條件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多地相繼出現重汙染天氣,在京津冀區域重汙染天氣尚未消退的同時,東北地區重汙染天氣今年又卷土重來,從哈爾濱開始,沿哈大線一路向西南偏南方向傳輸,直至山東半島、江蘇和安徽北部,波及6個省30多個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個城市“爆表”,汙染程度之重、影響範圍之廣為歷年少有。

環保部介紹,11月2日起,該部相繼派出12個督查組持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省市的重點地區開展督查。現場檢查發現,各地普遍存在重汙染天氣預測預報能力不足、響應級別偏低。

有督查組稱,哈爾濱市嚴重汙染持續26個小時,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500持續14個小時,但按照哈爾濱市的預警分級標準,僅啟動了藍色預警;大慶市實際重度和嚴重汙染持續37個小時,其中AQI達到500持續24個小時,應啟動紅色預警。但大慶市僅預測到一天重汙染,實際啟動了橙色預警;內蒙古通遼市近2天AQI指數持續達到500,在環境保護部及自治區環保廳督促下,才啟動藍色預警。

環保部介紹,督查還發現,一些城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不完善。大慶市對重點大氣排汙企業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沒有強制性或約束性要求,重點排汙企業也沒有按照預案要求制定配套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實施方案,應急響應措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吉林省本級及多個市州未按要求對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進行修訂,應急響應啟動條件偏高。

此外,企業排放問題仍較突出。環保部介紹,黑龍江省是全國唯一大型燃煤電廠沒有安裝脫硝設施的省份,省內各城市熱電聯產機組熱力管網覆蓋的地區仍存在大量燃煤小鍋爐。東北三省獨立的采暖燃煤鍋爐基本沒有安裝脫硝設施,在一些中小城市甚至連脫硫設施也沒有安裝,超標問題突出。吉林省現場檢查的10家企業中有8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遼寧省沈陽市熱源廠在線監控數據顯示超標排放;山東聊城、江蘇徐州面源汙染管控不到位情況較為普遍。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為切實分析此次重汙染成因,摸清來源,研究提出下一步防控建議,環境保護部6日組織召開了會商會議。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室主任宮正宇研究員表示,這麽大範圍同時發生重汙染天氣,主要原因還是大氣汙染物排放量過大,這是內在原因,而不利的氣象條件是重要誘因。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介紹,東北地區冬季發生的大範圍極重汙染天氣過程,已經連續出現了4年。此次東北、華東地區大範圍的汙染過程,始於11月3-4日黑龍江省哈爾濱、綏化和大慶一帶,重汙染主要源於當地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質燃燒排放,這是導致區域性大範圍重汙染的“元兇”。

5日下午,受東北方向氣流影響,汙染氣團向西南偏南方向持續傳輸,經長春、沈陽至大連一線,跨過渤海灣到達山東半島,並在6日上午影響到江蘇和安徽北部地區。汙染氣團的長距離傳輸,疊加本地的燃煤、工業和機動車排放貢獻,是吉林、遼寧、山東、江蘇和安徽等地多個城市出現重度甚至嚴重汙染的原因,部分城市PM2.5濃度受汙染氣團傳輸的影響可能高達30-50%。

對京津冀地區本次重汙染過程的分析表明,有機組分和硝酸鹽仍是本次過程中PM2.5的主要組分,工業和機動車排放是此次重汙染的主要來源。但隨著各地逐漸啟用燃煤采暖設施,在夜間近地面的高濕環境下,硫酸鹽的二次轉化加劇,對PM2.5的貢獻有所加大。

針對此次重汙染天氣應對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突出問題,柴發合認為,今後大氣汙染治理應著力提高冬季防控措施的針對性,提高冬季汙染治理措施的針對性,特別要關註居民燃煤散燒、供暖設施起爐過程、稭稈露天焚燒等汙染防控。

柴發合說,目前,環保部針對京津冀地區已采取了三大措施:燃煤電廠全部實現超低排放、重汙染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和持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特別是大規模用電和天然氣替代散煤),以確保北京及周邊城市不會出現極重汙染“爆表”現象。但其他地區缺乏重大減排措施支撐,在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若不提前采取更加有力的應急管控措施,仍有出現“爆表”的可能。

柴發合認為,應強化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現在的《大氣汙染防治法》僅明確了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負責,但未規定其導致的區域性大氣汙染責任。對這種情況要有法律條款,有問責的要求。同時,建立區域性的大氣環境管理機構,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厘清各地相互影響,切實落實責任,才能有效應對區域性重汙染天氣。

“還要盡快完善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柴發合說,應以保障公眾健康為根本目標,降低重汙染天氣預警啟動門檻,提升預測預報能力,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措施的可行性和針對性,做到應急措施的有效減排。如遇到極重汙染天氣,要立即啟動有效的管控措施,切實將汙染峰值削減下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90

樸槿惠遲遲不接受獨檢組當面調查,青瓦臺:正在協調,並非抵制

韓國“親信門”獨立檢察組原計劃9日對樸槿惠進行當面調查的計劃最終流產,有人猜測樸槿惠今後會繼續拒絕接受當面調查。對此,青瓦臺一位負責人9日表示,青瓦臺並不抵制當面調查,只要與獨檢組形成信任就會接受調查,雙方繼續就當面調查事宜進行協調。

據韓聯社9日報道,青瓦臺另一名負責人也表示,接受當面調查是總統已經承諾的事宜,若雙方就調查日程達成一致,樸槿惠將堂堂正正地接受調查,當面調查可能將在不久的將來進行。

日前,韓國一家媒體報道稱獨檢組對樸槿惠的當面調查定於9日,之後青瓦臺方面譴責獨檢組泄露相關信息並提出強烈抗議,拒絕接受原定於9日進行的當面調查。此前報道稱,樸槿惠的律師團還指出經證實是獨檢組的一位檢察官向該電視臺泄露了當面調查日程。

樸槿惠接受獨檢組當面調查的日期一推再推(資料圖)

韓聯社分析稱,若樸槿惠拒受當面調查,輿論的批評之聲會進一步高漲,且會給憲法法院彈劾案審判結果帶去負面影響,因此,樸槿惠接受當面調查在所難免。據預測,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樸槿惠很有可能在下周初接受當面調查。

另一方面,樸槿惠在接受當面調查前不會公開露面,而是在青瓦臺與代理律師就如何應對獨檢組調查進行商討。部分觀點認為樸槿惠接受當面調查後會通過開記者會等形式公開表明自己的立場,但青瓦臺負責人對此表示,正在考慮許多方案,具體事宜尚未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957

獨家|華林證券IPO過會3個月,核準批文卻遲遲未來

華林證券於今年2月6日過會,截至目前已3月有余遲遲未拿到證監會核準批文,與之相比,過會更晚的南京證券在過會1個半月後已成功拿到IPO批文。

這引起了市場人士的猜疑。但也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可能是因為IPO審查程序的關系。華林證券相關人士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IPO的節奏是由證監會把控,我們也在積極地關註自身的IPO進程。目前華林證券仍處於靜默期,所以不方便做出回應,靜觀其變比較好。”

此前華林證券於2011年著手沖刺過IPO,但由於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原董事長薛榮年被處罰,華林證券登陸IPO的夢破碎。時隔7年華林證券再次沖刺A股,目前仍在等待證監會IPO批文,公司表示近期發展目標是“抓住時機求轉型”。

遲到的IPO發文

今年以來,已有5家券商成功過會,其中包括華林證券、南京證券、中信建投、長城證券以及最新過會的天風證券。而今年第一家過會的華林證券遲遲沒有收到證監會核發的IPO批文,而在3月13日上會的南京證券也於4月27日拿到了發行批文。未上會的證券公司中,國聯證券、紅塔證券目前處於“預先披露更新”狀態,中泰證券為“已反饋”狀態。

一般而言,企業遲遲未拿到證監會的IPO批文有幾大原因。某中型證券公司投行部人士對記者分析稱:“一種情況是企業規模較大、融資規模較大會對資本市場造成抽血的效應引發股市震蕩,譬如在3月8日過會的富士康,就是由於其融資規模過大——達272.5億元,加之當前A股並不穩定,因此截至目前還未拿到IPO批文。另一種情況是公司發生了一些事情,譬如涉及公司內部管理層發生變動、公司涉案、遭遇立案調查等,但這就很難說了。”此外,公司遇到突發事件也會影響到IPO進程,比如在過會後遭遇他人舉報證監會就要求其進行核查,等待核查後再下發IPO批文,但這類事情比較少,因為一般遭舉報多發生在過會之前。

此次華林證券IPO擬發行2.7億股,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以滿足業務規模擴大對資本金的需求。業內人士表示,華林證券體量較小,此次IPO募集的資金也較小,因此應該不是第一種情況。

北京一家中型券商投資銀行事業部的執行董事表示,公司遲遲未拿到IPO批文,可能與IPO的審查程序相關。該執行董事稱,一般企業過會分為有條件過會和無條件過會。有條件過會則是企業在審核一家企業時認為該企業存在一定的瑕疵,但這件事情不足以影響該企業過會則會進行有條件過會,遺留兩三個問題等待其回複或整改,等塵埃落定之後證監會再予以其IPO批文。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拿批文的速度。

該執行董事說,無條件過會則是正常情況即企業按照一般流程過會即可。一般而言,從過會到批複,發行人與保薦機構還要做的工作包括會後事項審查、重大事項提示、封卷等三個步驟。據悉,各家投行會後事項審查主要解決的問題還是集中在運作方面的瑕疵。譬如在這一過程中或存在流程性的步驟比如封卷等會影響其拿批文的速度。如果這些流程比別人晚,譬如部分文件蓋章比較晚或材料提交晚會影響其拿IPO批文的速度。但影響時間不會太長。

但是,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華林證券屬於無條件過會。

上述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只有券商遭遇行政處罰、重大處罰會對IPO的申報產生影響。第一財經查閱,盡管華林證券人員在2016年和2017年由於違法買賣股票等原因遭遇行政處罰,但這均屬於個人遭遇行政處罰而非華林券商本身。前述中型投行人士表示:“這些處罰在券商經營中較為常見,並不會對其IPO產生影響。”華林證券在招股書中稱,在2014年至2017年華林證券穩步在B類BBB級以上,有2次被評為A類,公司不存在因違法違規受到證監會及派出機構行政處罰、監管措施或是被司法機關處罰而在分類評級中被扣分的情形。

2月初在發審會上,發審委會議對華林證券提出詢問的問題主要涉及華林證券發生多起業務風險事件、開展承攬業務涉及的經濟糾紛、2017年發行人經營業績出現下滑等問題。

對於華林證券已有3個月之久未收到IPO發文,市場有諸多猜疑。

對此,華林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清者自清,“IPO期間是企業比較特殊的時間段,華林證券敬畏資本市場。IPO的節奏是由證監會把控,我們也在積極地關註和了解自身的IPO進程。很感謝各界對華林證券的關心,受信息披露有相關規定和程序的影響目前華林證券仍處於靜默期,所以不方便做出回應,靜觀其變比較好。”

另外,記者致電華林證券此次IPO的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但兩位負責華林證券的註冊會計師沒有接聽電話。

華林證券兩次沖刺IPO

華林證券發源於公司前身為成立於1988年的江門證券,2003年2月通過增資擴股後更名為華林證券。值得註意的是這家中小券商在2011年就有登陸A股的打算。這與一位遭遇過被處罰的投行大佬薛榮年密不可分。

2011年曾在平安證券任職11年、曾擔任平安證券總經理的薛榮年加盟華林證券,擔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跟隨他的投行團隊也集體跳槽到華林證券,平安證券的諸多保薦項目也隨之被華林證券“挖了墻腳”。彼時華林證券想借薛榮年的實力籌備登陸A股的事宜,卻不料2013年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事發,薛榮年則在2015年12月因涉嫌內幕交易被監管部門調查,其涉嫌內幕交易非法獲利總金額超5億元。該投行大佬被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被迫辭去華林證券董事長職務,華林證券登陸IPO的夢破碎。

7年後再次發力IPO。當前該券商實際負責人為林立,其此前也與平安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自2006年至2015年曾任“平安系”的監事。自2016年3月至今任華林證券董事長,天眼查顯示林立旗下有34家公司。

華林證券三大股東,最大的股東為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71.62%,其背後的掌舵人為林立和鐘菊清,第三大股東方為深圳市希格瑪計算機有限公司持股8.43%,其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是鐘納。值得註意的是,華林證券招股書顯示,鐘菊清為林立的母親,鐘納和林立是表兄弟關系。

(華林證券股權結構。圖片來源:華林證券招股書)

從整體上看,當前華林證券屬於中小型券商。Wind資訊顯示,2017年其總資產為145億元,凈資產為37億元、凈資本為33億元,在可供比較的89家券商中排名66、70、56名。與其他33家上市券商相比華林證券排在最後一個梯隊,2017年中信證券歸母凈利潤為114億元,華林證券2017年戰績並不理想,僅略高於中原證券、第一創業、山西證券,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2億元、4.23億元、4.09億元 ,緊隨其後的是國海證券和太平洋證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76億元、1.16億元。

從歷年的戰績來看華林證券業績突飛猛進在於2015年。從2008年至2014年其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在0.2億元到2.37億元之間跳躍。2014年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88億元,2015年大幅飆升至8.16億元,漲幅達3.3倍,此後又呈現逐漸滑落之態,2016、2017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89億元、4.63億元,降幅分別為27.8%、21.4%。從歷史上來看,2015年受益於資本市場的上揚,券商在2015年的業績普遍較好,隨後2年又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不盡相同。其業績主要依賴於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

華林證券在招股書中表示,近期公司的發展目標是抓住時機求轉型,通過IPO、再融資等多種方式補充凈資本,同時繼續新設營業部、覆蓋全國主要大中城市,提升核心業務能力,並完善業務資質,積極申請公募基金牌照、主經紀商(PB)業務資質和其他業務資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52

【冇蟹食?】內地大閘蟹遲遲未放行 蟹商徬徨食肆索性唔賣

1 : GS(14)@2017-10-30 00:43:26

內地大閘蟹遲遲未放行,市面仍未見有售江蘇大閘蟹。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以往臨近中秋,已見江蘇大閘蟹賣到成行成市,但因上年內地大閘蟹被驗出二噁英後,內地大閘蟹遲遲未有內地政府批文供港,前幾日市面多間蟹店仍出現空雪櫃,或只見賣日本蟹。「永富食品有限公司」老闆陳錦輝說:「以往我們會有七至八個雪櫃賣蟹,現在只有一個雪櫃在賣,大概一百隻以下,都是賣日本進口的大閘蟹。賣大閘蟹的同業都感到很徬徨,江蘇蟹或國內的蟹都未能供港,現在已是大閘蟹當造的時間,其實我們已遲賣了差不多兩個月。」另一名店「新三陽」老闆陳晀明則說:「應該是中國政府和香港的食環署,在商討檢測中有分歧意見,還未有圓滿共識,因此一直拖延來不到香港。」記者向食環署查詢過,他們以書面回覆指一直與內地溝通,但暫時沒有收到進口商通知有關內地大閘蟹到港的具體時間。而台灣大閘蟹上星期又被食安中心驗出含有二噁英,有問題的批次都被封存。除蟹商受影響外,多間酒樓也頭痛往哪找蟹賣。酒樓如鴻星大酒樓、稻香集團今年決定全線不賣大閘蟹,而東海海鮮酒家及帝京軒就轉賣北海道石狩川的大閘蟹。不過無論吃甚麼都好,食物安全任何時候都是最重要的。



永富食品有限公司老闆陳錦輝。

帝京軒轉賣北海道石狩川的大閘蟹。

記者:張佩君攝影:周芝瑩、徐振國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6/201944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