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若百度把貼吧分拆,估值遠超“微博+陌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1/151635.shtml

最近一段時間,百度股價幾番波動,但看起來百度進行戰略升級的決心已定。先是李彥宏在6月底百度糯米的一次戰略發布上豪言將拿200億現金做好糯米,押寶O2O生活服務,而後在7月份百度外賣宣布對外融資2.5億美元,繼續與美團外賣和餓了麽在餐飲O2O市場上上演三強爭霸。

百度貼吧若分拆,估值超微博+陌陌?

不過,除了百度糯米、百度外賣這兩個百度O2O戰略的橋頭堡之外,百度還有一塊重要的資產,那就是百度貼吧。或許是百度作為互聯網三巨頭之一的光環太過耀眼,人們往往會忽略百度貼吧作為一大社交化平臺的市場份量。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假如百度貼吧被分拆,按照社交網絡平臺上市估值的算法,到底它的價值有多大?

一般來說,MAU(月活躍用戶數)是社交網絡產品最重要的指標,也是投資者們最為看重的。根據知名市場研究機構Statista於2015年3月發布的《全球社交網絡活躍用戶數量排名》數據分析報告顯示,微博月活用戶為1.67億,百度貼吧月活用戶數為3億。百度貼吧的用戶活躍度是微博的1.8倍,甚至超過了twitter。目前微博市值約30億美元,如果通過MAU換算的話,百度貼吧的市值應該是微博市值的兩倍左右。

事實上,考慮到微博的媒體屬性更大一些,而貼吧的產品更偏向於網絡社交。百度貼吧可能與陌陌更有可比性。根據陌陌201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2015年3月,陌陌的月度活躍用戶人為7810萬人,而其目前的市值為30億美元。如果與陌陌相比,按照MAU換算的話,百度貼吧的市值更是可能高達115億美元。

顯然,對比國內目前已經上市的微博和陌陌,按照MAU折算,百度貼吧的市值甚至會超過兩者之和。而放眼全球,與WhatsApp、Line、Snapchat、Kakao等國外幾大主流社交軟件相比,按照百度貼吧目前的MAU,百度貼吧的估值甚至還可以更高。例如Line目前MAU只有1.75億,而估值達到100億美元等等。

當然,如果單純以MAU來論社交網絡平臺的估值有可能還有點武斷,更多的可能還需要看產品背後的商業想象力。陌陌上市時,媒體曾為陌陌到底值不值30億美元而爭論,最後的結論是陌陌的產品價值在於能夠消除人們的孤獨感,而微博上市的概念是中國活躍度最高的社交媒體。那麽,百度貼吧的產品價值到底在哪?

事實上,翻翻熱門貼吧就能看到,百度貼吧上匯聚大量因興趣而社交的年輕人群,這些人群在貼吧上尋找同好,追逐明星和影視劇,討論熱門事件等,貼吧里無所不包,只要是與興趣有關,就能找到同類。所以,如果非要給百度貼吧做一個概念定義的話,那它就是年輕人的興趣社交陣地,其產品價值在於既排除了年輕人成長過程中的寂寞孤獨感,又培養了興趣,拓寬了視野,還結交了朋友。

因此,從這一點上來看,百度貼吧的產品價值其實是微博和陌陌的之和。特別是百度貼吧基於興趣、地區、高校等社區里有超高的用戶活躍度。比如基於熱門遊戲、電視劇、超級偶像等興趣聚集的社區,這其中用戶非常活躍,營銷價值巨大。而覆蓋全國各地的地區貼吧更是具有市場潛力,特別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地區貼吧甚至可以看作是當地影響力最大的門戶網站,這使得百度貼吧的滲透力遠超過微博和陌陌。

百度貼吧不拆分更符合百度大戰略

不過,盡管百度貼吧的估值如此誘人,理性來看,百度目前也絕無拆分貼吧獨立上市的可能。因為一般來說,互聯網公司進行分拆只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分拆優良資產單獨上市,為集團謀取更大的資本回報,比如當年搜狐分拆暢遊,盛大分拆遊戲業務;而另一個目的則是分拆後的子公司可以脫離開母體的影響獨立發展,從而激活創新能力。顯然,百度對於貼吧並不存在這兩個訴求,相反,目前百度最大的訴求則是集中一切優質資源,推動公司業務全面向“連接人與服務”戰略升級,而拆分貼吧容易分散資源,顯然並不符合百度的整體訴求。

目前百度正在由“連接人與信息”向“連接人與服務”進行戰略升級。這就意味著,一方面需要通過線下商家的開拓,提供更多優質的線下服務,另一方面則要聚集海量的用戶。而眾所周知的是,社交平臺的活躍度最高,用戶的粘性最高,最容易聚集用戶,而且基於興趣社交的平臺屬性,經過十多年的沈澱和積累之後,百度貼吧已經聚集了超過三億的月活躍用戶。百度貼吧可以與百度糯米、百度地圖等幾大用戶量龐大的產品一起,成為百度all in O2O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和依仗。

百度戰略升級,貼吧擔當重任

百度不僅不可能拆分百度貼吧,而且還很可能更加重視百度貼吧的發展,從而讓百度貼吧在百度整體戰略升級當中擔當更重要的角色。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百度貼吧可能是百度O2O平臺的又一潛在入口。而且這種入口已經初具雛形,百度貼吧地區吧中已經有“團購”的入口,雖然現在實現的還是一個對於糯米的簡單連接,但是隨著百度O2O戰略繼續推進,一邊是百度貼吧3億月活用戶,另一邊是百度O2O平臺上豐富的生活服務,一旦實現有效閉環,百度貼吧的入口能力甚至可與百度糯米和百度地圖齊驅並駕。

其次,百度貼吧作為一個“羽翼逐漸豐滿”的社交平臺,不僅僅是百度在業務縱向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布局,還可能發展出各類垂直的社交化電商平臺,繼而成為百度戰略升級的一個重要支撐點。這不僅僅是因為百度貼吧龐大的用戶數,更重要的是百度貼吧上數以百萬計的各類興趣社區,這些聚集海量用戶的興趣社區是社交化電商生長的天然土壤。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移動端支付便捷性的提升,這種社交化電商目前已經開始在一些母嬰社區迅猛發展。而在百度貼吧中一些活躍度較高的明星貼吧、電影貼吧、遊戲貼吧等,很可能會形成基於興趣購買的社群化電商生態。

還有,百度貼吧正在發力垂直行業,進行商業化探索,最終很可能為百度戰略升級“造血”。事實上,百度貼吧在去年就推出企業平臺,通過向企業提供粉絲營銷互動服務進行商業化方面的探索。目前主要在科技、金融等幾大垂直行業進行深耕,這其中不僅僅包括華為、OPPO、魅族等手機企業將百度貼吧作為營銷陣地,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官方貼吧,與貼吧合作活動;一些傳統銀行,如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也開通建立官方貼吧,甚至還有更深入的合作。不過,目前看來,百度貼吧的商業潛力遠未被完全釋放出來,因為與百度貼吧活躍度相當的twitter等社交平臺的年收入均已在20億美元以上。

當然,百度的O2O布局並非朝夕之功,貼吧想要完成作為O2O入口、渠道和平臺的重任,必須保持自身蓬勃的發展前景。而恰在這一點上,貼吧可以帶給百度足夠的信心。從成立至今,貼吧已經創建近12年,至今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完全看不到其它社交平臺盛極而衰的規律。這種常青現象,在於貼吧產品自身能夠不斷滿足互聯網新生代的深層社交需求——即基於共同興趣和話題的社群化社交需求。人以類聚是人類本能,是一種近似永恒的行為模式。貼吧的產品特質,正是緊緊抓住這一本能需求。所以在貼吧,只會看到個別吧的興衰,但貼吧大平臺卻可以長盛不衰。因為興趣點是多變的,但“類聚”的需求不會改變。

所以,百度只需放心的讓貼吧實現其在O2O以及商業化中的作用,甚至在O2O之外,百度去運營任何一種商業模式,只要涉及流量、搜索、社群、連接等任何一種需求,貼吧都可實現即插即用。

總而言之,盡管百度貼吧發展正如日中天,分拆出去可能成為一家市值百億美元以上的公司,但是並不符合百度目前的整體戰略,而且在百度正在向“連接人與服務”戰略升級的重要當口,百度貼吧分拆上市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相反,百度貼吧很可能會充當百度在戰略升級當中一個重要的“殺傷性武器”,繼續留在“母後”百度體內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李東樓,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514

廊坊環京樓市漲幅遠超北京 推出九項調控措施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02/995387.html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在去庫存等政策的影響下,3月份以來,河北省廊坊市的房地產市場快速“回暖”,尤其是環京縣市的三河、大廠、香河、固安等地房價漲幅較大,引起社會廣泛關註。昨晚,廊坊市推出九項調控措施來穩定環京樓市的價格。

Pbu255432_10thumb_head.thumb_head

央廣網廊坊4月2日消息(記者 杜震)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在去庫存等政策的影響下,3月份以來,河北省廊坊市的房地產市場快速“回暖”,尤其是環京縣市的三河、大廠、香河、固安等地房價漲幅較大,引起社會廣泛關註。昨晚,廊坊市推出九項調控措施來穩定環京樓市的價格。

因為區位優勢,廊坊環京樓市的漲幅遠超北京,大廠的樓盤已經突破1.5萬/平方米,部分甚至高達1.8萬/平方米;三河燕郊也出現單平方米將近3萬元的項目。可是在一年前,這些區域的樓盤價大概是8000多或者1萬多的單價。樓市價格的瘋狂上漲,催生出投機炒作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規範市場秩序、穩定住房價格、遏制投機炒作成為必然。

在九項措施中,廊坊特別提到要嚴格規劃管控妥善處理房地產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生態保護的關系。主動加強與北京有關方面溝通聯系,建立聯動機制。

廊坊還提出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且購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要求開發商限期一次性公布全部可售房源,實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限定申報預售價格上漲幅度,有效遏制和防止倒賣房號等投機行為;嚴厲打擊無證預售、違規銷售、虛假廣告宣傳、哄擡房價、囤積房源、捂盤惜售和投機炒房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嚴禁互聯網金融企業、小額貸款公司、開發企業、中介機構等從事首付貸、過橋貸、自我擔保、設立資金池等場外配資金融業務;廊坊市的措施還包括盤活存量土地,加大棚改力度,增加住房供給。加強信息公開,盡量避免和減少“跟風”消費。

  • 央廣網
  • 姚茂敦
  • 杜震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28

滴滴總裁柳青:本輪融資遠超uber的35億美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390.html

Uber今日宣布了獲得來自沙特主權財富基金的35億美元“大單”,很巧的是,其在中國的老對手滴滴總裁柳青,正好在美國的Code Conference大會上談到了滴滴的融資進展。

上月,滴滴剛剛獲得來自蘋果的10億美元戰略投資,柳青透露,滴滴本輪的融資並未結束,“已經募集到的資金總額遠超Uber剛剛宣布的新一輪35億美元的融資額。”

值得註意的是,在阿里發布的2016財年年報中顯示,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將分別認購滴滴出行2億美元優先股,總計4億美元。不過,這並未得到滴滴方面的正面回應。

在今天舉行的Code Conference大會上,柳青表示滴滴一直在尋找像騰訊和阿里巴巴這樣的戰略投資者,原因是移動出行領域剛剛起步,中國市場的滲透率僅為1%,“盡管空間巨大,但並不是滴滴自己就能單槍匹馬做成的,能帶來最大戰略價值的合作者才是滴滴想要的。”

而獲得新的融資後,滴滴是否會用這些錢來繼續補貼?對此柳青承認,當前的補貼比起兩、三年前已經大幅減少。“補貼不斷下降的原因是,滴滴平臺的網絡效應越來越強勁,如果平臺上沒有足夠的司機,乘客可能需要等一個小時才能坐上車,因此在行業初生之時,需要給予用戶特定激勵來進行市場教育,但是當滴滴已經到達日訂單1400萬這樣一個水平,就不再需要了。”

“中國是獨特的市場,技術將成為制勝關鍵,補貼不再是重點,沒有人為了拿30%的補貼而願意等上30分鐘。”柳青進一步表示,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滴滴在中國專車市場上占據的份額已超過87%,網約出租車市場份額近乎100%。而在技術層面,滴滴已經從一年前開始大舉投入,滴滴所有員工中有一半是工程師。

柳青還透露,目前在滴滴覆蓋的中國四百多個城市中,已經有兩百多個盈利。“中國有13億人的市場,我們和Grab一起服務近20億人,投資於這樣的市場是非常明智的。”

柳青所說的Grab,是滴滴在全球範圍內投資的企業,去年8月,滴滴參與了Grab一輪3.5億美元的融資。截至目前,滴滴已在全球範圍內投資了Lyft、Grab及Ola,並正在逐漸實現與這些本土服務的互聯互通,四家公司提供的服務幾乎覆蓋全球50%的人口。

柳青認為,滴滴和這些合作夥伴在一起的理由有很多,“比如我們的順風車產品,司機預設目的地,接送順道上下班的同行者。很幸運中國市場這麽大,我們的算法能得到比較充分的測試和磨礪,這些都可以分享給夥伴。”

與柳青同臺進行圓桌互動的Grab CEO Anthony也證實了柳青的說法,他表示,Grab也在東南亞上線了類似的順風車服務。Grab目前覆蓋東南亞6個國家,在整個東南亞的市場份額超過75%。

而滴滴投資的另一家公司Lyft,在美國的市場份額較去年幾乎翻番,今年一季度增了40%,在舊金山等城市的份額已接近45%。

在談及中國城市交通環境時,柳青表示,美國是汽車輪子上建立的國家,有深厚的汽車經濟和汽車文化,但中國並非如此。雖然中國的汽車保有量還不到10%, 但其增長卻已經遇到瓶頸,已經只是個位數增長。這是因為城市已經太擁擠,道路、停車場都已經不敷所需。柳青透露,自己回北京工作好幾年了,但直到現在還沒搖到車牌。

而在談及當下最熱門的領域無人駕駛時,柳青透露,滴滴和行業里所有參與者都有對話,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都在主動找滴滴。“我們的平臺是開放的,技術上是中立和多樣性的。”柳青認為,無人駕駛技術會走在前面,但如何商業化是關鍵。當無人車成本下降,傳統汽車也會更便宜。滴滴正在密切跟蹤這些很有意思的進展,但目前還沒有直接投資於無人駕駛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74

德銀股價再創歷史新低 歐洲銀行業風險遠超英國退歐?

本周三(6月29日)以來,市場風險偏好開始明顯好轉,英國股市大幅反彈至公投前水平,英鎊低位企穩,全球股市、匯市告別此前的大幅震蕩,種種跡象表明英國公投結果對市場的整體沖擊或暫告一段落。

然而暴風雨後短暫的平靜,可能暗潮湧動。近年來,歐洲銀行業“慘淡”的經營狀況早已引發市場關註,在退歐後連續兩日歐洲銀行股跌幅再創歷史新高,投資者對銀行業違約風險的擔憂快速飆升,唯恐其成為下一輪全球金融風險的源頭。

IMF在昨日發布針對德國的《金融穩定報告》中提出,在全球主要銀行中,德意誌銀行(下稱“德銀”)似乎已經成為系統性風險最重要的凈貢獻者,其次是匯豐銀行和瑞士信貸。而昨日美聯儲剛剛公布的年度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也顯示,德銀與桑坦德銀行兩家歐洲銀行未能通過“考核”,再次令歐洲銀行業成為業內關註焦點。

作為德國最大的銀行——德銀近年來一直在“斷臂求生”。一位接近德銀的消息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行在3年前啟動的成本削減計劃已初見成效,近日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對德銀進行考核後認為,該行的經營狀況“完全在軌道上”。雖然2015年德銀巨虧68億歐元,成為7年來首次虧損,但去年該行在亞洲地區營收則大漲14%至44億歐元,毫無疑問,亞洲區將成為該行未來全球戰略部署的重中之重。

退歐或令歐洲銀行業損失320億歐元

回顧上周五(6月24日),因英國公投意外退歐導致歐洲銀行股遭遇血洗。

英國股市當天開盤下跌9%,德國股市跌約10%,法國股市跌11%,西班牙股市重挫約17%。投資者的瘋狂撤資導致歐洲銀行股損失最為慘重,6月24日當天整體下挫17.4%。其中,巴克萊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股價一度下跌逾30%,法國興業銀行一度跌25%,德意誌銀行下跌約18%。這一暴跌情況知道6月28日才有所好轉。

高盛在近日報告中提出,由於此次英國退歐公投帶來的波動,將導致歐洲銀行業在2018年前收入大幅減少320億歐元,利潤較此前下降11%。其中英國銀行業受到的沖擊最大,退歐損失可能高達100億歐元。在歐元區,高盛預計,德國銀行業受退歐影響最大,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以及北歐的銀行業受影響相對較小。

“歐洲銀行業的前景將更加暗淡”高盛認為,除信用風險上升外,歐洲銀行業的預計利潤率和費用收入將會下滑,同時銀行業務“活躍度”降低,對於資產的吸引力也將明顯下滑。

在“傷痕累累”的歐洲銀行業中,德銀無疑是重災區。盡管搬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仍不乏業內人士擔憂德銀是否會成為“第二個雷曼”。當年,雷曼在倒閉前並沒有明顯跡象,其在宣布巨虧39億美元後的一星期內立即申請了破產保護,雷曼帝國的崩塌似乎發生在一瞬間,在某種程度上引燃了震驚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機。

昨日,IMF在《金融穩定報告》中提出,德國的金融業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而德意誌銀行和安聯保險這兩家來自德國的巨頭金融機構,更是對全球金融穩定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經過與眾多全球大型銀行進行比較,IMF提出,在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中,德銀似乎是系統性風險最重要的凈貢獻者,其次是匯豐銀行和瑞士信貸。

(圖說: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風險排名,從左至右風險依次遞減 來源:IMF)

IMF認為,像德銀這樣對於全球系統性風險具有重要影響的銀行,需要更加強調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加強監管,密切監控跨境風險,以及培養對於新的解決機制的快速應對能力。

對於德銀而言,雪上加霜的是,昨日美聯儲公布2016年度銀行業壓力測試最終結果,在33家被測試的大型銀行中,30家順利通過考核,只有德銀和桑坦德銀行(Santander)的美國子公司連續第二年未通過該壓力測試,此外,來自美國本土的摩根士丹利則成為唯一一家需重新提交資本返還計劃的銀行。

自2009年開始,美聯儲每年對幾十家大型銀行進行壓力測試。該測試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定量測試”,即在假設的極端情況下,銀行一級資本率需達到相關要求。第二階段為“定性測試”, 要求銀行有完善的業務環節,能夠及時發現並抵禦風險,而只有通過這一輪測試的銀行,才可以通過提高股息率或股票回購將更多利潤返還投資者。

美聯儲認為,通過此次測試發現,德銀與桑坦德兩家銀行的資本規劃不足以抵禦沖擊,在補足劣勢和滿足監管期望方面未能取得明顯進步。

由於未通過美聯儲壓力測試,德銀和桑坦德銀行美國子公司的資本分配方案未獲得美聯儲批準,無法向各自投資者派發股息和回購股票。

在昨日IMF與美聯儲兩則負面消息影響下,德銀股票價格再創歷史新低。6月30日收盤,德銀股價報13.73美元每股,下跌2.56%。年初至今,德銀股價已貶值超過40%。

(圖說:年初以來,德銀股價走勢)

德銀:期待重獲新生

近日,據媒體報道,德銀已經同德國勞資結合委員會舉行首輪會議並敲定協議,將裁減約3000個全職崗位,約占今年3月底本土員工的6.5%,占預定裁員規模的90%以上,其中2500個崗位來自私人和商業客戶業務部門。

去年10月,德銀公布新的經營戰略包括——削減獎金、裁員以及出售資產並修整技術平臺。德銀宣布截至2020年,將關停設在墨西哥、挪威、新西蘭等10個國家的業務, 同時,陸續關閉該行在世界各地的支行,預計將關閉188家小型支行,剩余535家支行。

在降低銀行傳統業務的同時,德銀大舉進攻數字科技。據悉,到2020年,德銀將斥資7.5億歐元開拓數字與移動銀行服務,計劃在2017年開設七家新型支行、客戶中心,雇用員工360人。日前,德銀還推出了機器人顧問——AnlaGEFinder,成為該行網絡投資平臺拓展服務的舉措之一。機器人顧問可以利用問卷調查和電腦設計的程序算法,為該行網絡投資平臺的客戶提供股票投資組合的相關建議。

此外,拓展亞洲業務依然是德銀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

今年1月28日,時任德意誌銀行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的於爾根•費琛(Jürgen Fitschen)在德意誌銀行年度記者會上強調,德銀將一如既往發展在亞洲的業務。

於爾根•費琛表示,在德銀研究未來全球戰略部署時,決定讓亞洲區保持現有戰略,“德銀在亞洲發展超過三十年,建立起了強大的業務網絡,此競爭優勢非朝夕可以複制。”

他強調,2015年德銀在亞洲地區營收上漲14%至44億歐元,所有業務部門業績均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德銀對亞洲以及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任一市場的關註和發展不會有絲毫減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11

獎金遠超諾貝爾獎 袁隆平獲得首屆“呂誌和獎”

首屆“呂誌和獎—世界文明獎”(簡稱“呂誌和獎”)26日公布獲獎者名單,“持續發展獎”由袁隆平獲得,“人類福祉獎”由無國界醫生獲得,“正能量獎”由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獲得。

“呂誌和獎”創辦人、嘉華集團董事局主席呂誌和表示,成立該獎項的目的是為了推動世界和平,互相尊重、互助互諒,讓大家好好珍惜和享受地球美好的天然資源。他希望三位獲獎者能夠繼續發揚精神,讓更多人獲益,向世界發出更多正能量。

每名獲獎者將獲2000萬港元獎金、證書及獎座,頒獎禮將於今年10月3日在港舉行。

獎項推薦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劉遵義表示,獎項邀請了1000多人提供提名,經過三層架構嚴謹評核及審議選出三位獲獎者,屬實至名歸。他鼓勵獲獎者利用獎金繼續做對世界有貢獻的事。

首屆“呂誌和獎”共三類獎項,“持續發展獎”關註世界糧食供應的安全及可靠性,表揚袁隆平在高產雜交水稻技術研究上的成就,為飽受饑荒困擾的地區提供更穩定糧食供應;“人類福祉獎”關註醫治及控制疫癥、傳染病或慢性疾病,授予無國界醫生,表彰他們近年在控制2010年海地霍亂和2014年西非伊波拉疫情上的貢獻;“正能量獎”關註行為及成就能啟發、激勵別人的個人或團體,得主則為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表彰他成立卡特中心的優秀工作,對促進積極人生態度和提升正能量有卓越貢獻。

呂誌和捐20億港元弘揚正能量

2015年9月24日,香港企業家、嘉華集團主席呂誌和創辦的“呂誌和獎——世界文明獎”在香港宣布成立。呂誌和宣布為該獎項出資20億港元,每年獎勵6000萬港元予三位個人或機構以向世界宣揚“正能量”。

該獎為一跨界獎項,共設有三個獎項類別。每個類別於每個授獎年度獎確定一個關註領域,最終將有一位個人或機構獲得相應的獎項。

香港企業家、嘉華集團主席呂誌和

“呂誌和獎”設有一個三層架構的評審遴選機制,包括獎項理事會、獎項推薦委員會及三個獎項類別的遴選專責小組。除呂誌和外,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美國前國務卿康多莉紮·賴斯、前世界銀行行長詹姆斯·沃爾芬森,以及英國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院長羅雲·道格拉斯·威廉斯擔任理事會成員。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劉遵義、英國牛津大學榮休校長科林·盧卡斯爵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等擔任獎項推薦委員會成員。

(綜合來源:中新社、新華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224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遠超預期 美元暴拉黃金重挫

周五美國公布數據顯示,7月非農就業人口錄得25.5萬人,遠好於預期,但失業率為4.9%高於預期的4.8%。

具體數據如下:

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變動25.5萬,大幅強於預期,預期18萬,前值從28.7萬修正為29.2萬。

美國7月失業率4.9%,預期4.8%,前值4.9%。

美國7月勞動力參與率62.8%,前值62.7%。

美國6月貿易帳-445億,預期-430億,前值-411億。

美國7月私營部門就業人口變動21.7萬,預期17萬,前值26.5萬。

美國7月制造業就業人口變動0.9萬,預期0.4萬,前值1.4萬。

受此影響,美元指數短線拉升突破96關口。

美元指數

數據公布後,現貨黃金日內跌幅超過1%,最低觸及1347.70美元/盎司,白銀跌破20美元/盎司關口,跌幅逾1.5%。 

黃金

數據公布前,經濟學家普遍預計,7月份的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將回歸到2016年的平均水平。彭博調查得出的預估中值為18萬,今年上半年該數據的均值為17.2萬;失業率為4.9%,與6月持平。

美聯儲通訊社希爾森拉特(Hilsenrath)數據公布前表示,若美國7月非農數據超20萬,那麽美聯儲(FED)可能在9月加息;若遠遠低於20萬人,則會采取觀望態度;而且若7月失業率降至4.8%,那麽也將為美聯儲采取行動增添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22

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變動25.5萬 遠超預期

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變動25.5萬,預期18萬,前值29.2萬。

美國7月失業率4.9%,預期4.8%,前值4.9%。

美國7月勞動力參與率62.8%,前值62.7%。

美國7月私營部門就業人口變動21.7萬,預期17萬,前值26.5萬。

美國7月制造業就業人口變動0.9萬,預期0.4萬,前值1.4萬。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遠超預期,美元指數、10年期美債收益率、美股期貨短線拉升,黃金短線大跌。

在數據公布前,華爾街日報記者Hilsenrath曾表示,除非今晚的薪資增長數據尤為強勁,不然美聯儲不會急於加息。

他指出,若今天的非農數據高於20萬,則美聯儲將保留9月份加息的可能。而若非農數據遠低於20萬人,那麽美聯儲或將繼續采取觀望的態度;雖然美聯儲仍將傾向於在今年加息,但在缺乏其他積極經濟數據的情況下將不會急於采取行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59

零售數據遠超預期 英鎊漲逾100點創兩周新高

英國7月零售銷售環比1.4%,前值-0.9%;同比5.9%,前值4.3%。同比變動與環比變動雙雙強於預期。

受此消息提振,英鎊/美元短線漲逾100點,報1.3164,創8月4日以來新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47

一試就靈:廣東九成投資實現備案制 民間投資增速遠超全國

作為國家發改委批複的首個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試點省份,廣東從2015年3月1日開始全面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網上備案,截止到2016年7月底,全省共辦理備案項目1.32萬個,項目總投資3.21萬億元。

廣東省發改委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改革以來,備案項目數量占全部企業投資項目數量的比例從2011年的60%提高至目前的90%左右。

“備案效率的大幅提高,還促進了我省投資的增長。2016年1—6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60.53億元,增長13.5%,比全國投資增速高4.5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完成8591.07億元,增長19.6%,比全國增速高16.8個百分點”,該負責人說。

僅極少數重特大項目保留環評作為前置審批

2013年,廣東印發《廣東省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及4個配套文件、《廣東省企業投資項目管理分類改革目錄(暫行)》等,取消省管權限內企業投資項目核準,規定除需報國家核準的項目外,廣東省核準權限內的28類項目將進行分類改革,其中不涉及公共資源開發利用的項目一律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

2015年,廣東省政府又發布了《廣東省企業投資項目實行清單管理的意見(試行)》以及企業投資項目準入負面清單、行政審批清單、政府監管清單三份清單。

這三張清單各有用途,準入負面清單就是按照“非禁止即可行”的原則,進一步放寬各類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以外項目區分不同情況實行承諾準入備案和告知性備案,負面清單內的核準準入類項目,實行核準制管理。行政審批清單,就是規範政府審批權責和標準,優化企業投資審批流程。政府監管清單,就是按照“各司其職、依法監管”的原則,加強企業投資活動事中事後監管。

企業只需登錄廣東省企業投資項目網上備案系統後,上傳相關證照並填報項目信息就可完成備案。最快的幾分鐘就能完成,一般數小時就能辦結,大大低於5個工作日的規定期限。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信息部部長鄭宇劼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投資項目審批時間長,主要是因為大量的前置審批和串聯審批,而廣東不僅僅是實行投資項目備案制,而且壓縮了很多前置審批事項,許多項目審批流程也由過去的“串聯”變為“並聯”。

據上述廣東省發改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負面清單內的核準準入類項目,廣東已經取消了18項屬於企業經營自主權範圍的前置手續,一律不再作為核準前置條件。“同時,除極少數重特大項目保留環評作為前置審批外,只保留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兩項前置手續,其他手續與項目核準實行並聯審批,待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修改後即可付諸實施。”

走出簡政放權“一放就亂”的怪圈

2015年2月,時任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李春洪曾說,廣東的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將建立一種新的企業管理體制,避免走入以往簡政放權“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惡性循環怪圈。

而第三份清單就是專門針對這個問題做的制度安排,其核心內容是構建協同監管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據悉,廣東制定了《廣東省創新投資管理方式建立協同監管機制工作方案》、《廣東省企業投資項目監督管理辦法》、《廣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實施方案》等,明確監管主體、監管內容、監管方法、監管程序和處罰措施。

上述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省級企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已經建設完成並開通運行,並實現了發改、經信、國土、環保、水利、交通、住建等14個省直部門和中山、惠州、佛山3個試點市的聯通,並與國家平臺聯通,實現數據對接。

此外,突出了信用監管的地位,企業一旦失信,將處處受限。廣東目前基本建成覆蓋全省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統,歸集了37個省級部門、14個地市共2.5億條信用數據,初步搭建了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重點人群數據庫。建立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歸集170萬“老賴”身份信息,限制失信被執行人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目前,省科技、民政、司法、國土、環保、交通、水利、稅務、質監、海關、安監、食藥監、人行等近20部門在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工商、食藥監、稅務、環保等近10個部門將嚴重失信主體列入黑名單並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還補充道,廣東試點一年多來的經驗表明,在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清單管理改革過程中,必須同時註重相關改革的協同推進,比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市場監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以及全省統一的網上辦事大廳等等。

推進投資項目建設全周期在線審批監管

不過,該負責人也坦言,廣東省企業投資項目清單管理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在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比如,部分市縣投資項目審批事項的標準化仍未完成,同一審批事項在各地的審批權限劃分、審批流程、申報材料要求等差異仍然存在;部分市縣的投資項目審批監管平臺仍未建立,只有中山等試點市已實現投資項目網上全流程辦理。這使得投資項目網上全過程監管的推進受阻。

另外,法律法規和部門權責規定,決定了對投資項目的監管,是各司其責、依法監管,地方、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需要進一步加強;各地各部門對投資項目的管理,仍然偏重於項目審批上,事中事後監管沒有完全跟上,同時監管手段和方式也需改進和創新。

“為此,我們將進一步清理規範審批事項,保留和整合的審批事項,要按照行政審批標準化要求,編制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並向社會公布;除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事項外,均要精簡申報材料,縮短辦理時限,便利企業辦事”,該負責人說。

行政審批標準化方面,下一步廣東將統一事項名稱,明確辦理依據、受理範圍和標準、申請條件、申請材料、審批標準和流程、審批時限等內容,壓減自由裁量空間。同時,將涉及投資項目立項、報建、施工、竣工驗收等各環節的審批事項,納入平臺統一管理,通過投資項目統一編碼,關聯各環節審批事項和相關審批、監管(處罰)、建設實施進展等重要信息,實現投資項目建設全周期在線審批監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30

八月份PMI遠超預期 英鎊創7月15日以來新高

英國今日發布8月PMI數據:服務業PMI52.9,預期50,前值47.4;綜合PMI53.6,預期50.8,前值47.5修正為47.6。

英鎊/美元大幅上漲,日內漲幅達71個基點,創7月15日以來新高。

美元指數不斷下挫,跌幅擴大至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