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輪到誰天價 3.45億背後的拍賣市場暗戰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6419

《黃山湯口》創作於1915年,是黃賓虹繪畫生涯的絕筆精品,曾藏於故宮博物院。2017年6月19日,《黃山湯口》在﹃嘉德春拍﹄以3.45億元人民幣成交。(南方周末記者/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8月3日《南方周末》)
2017年春拍,傅抱石《茅山雄姿》在保利取得了1.869億高價,但很快,就被嘉德拍賣會上黃賓虹《黃山湯口》3.45億的成交價碾壓。
2017年6月19日,黃賓虹的重要作品《黃山湯口》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以3.45億元人民幣成交,領銜2017內地春拍藝術品最高價,賺足了公眾的眼球。
每年分為春拍和秋拍的內地藝術品拍賣,每次都會出現一件高價位作品,引領下一個半年甚至未來幾年的話題方向,持續給拍賣市場打入新的雞血。2011年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4.255億)、2015年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2.43億)、2016年任仁發的《五王醉歸圖》(3.036億),都是近年來嘉德拍賣或保利拍賣輪流推出的具代表性的天價作品。
《黃山湯口》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拍賣市場。早在2011年翰海春拍中,這件作品就以4700萬的價格成交。時隔6年,買家再度拿出這件作品,在嘉德拍賣拍出3.45億元。
3.45億的成交價,其中有0.45億是買方付給拍賣公司的傭金,有0.3億是賣方支付給拍賣公司的傭金,有0.03億保險費用;如果拍賣收入打入賣家私人賬戶,賣家還將支付3%的稅費,約0.08億元。去掉所有的費用,賣家實際得到的畫款應該是2.59億元。4700萬的投資,6年增值至2.59億,年化收益率達到驚人的32.9%。
南方周末記者咨詢了嘉德中國書畫部的幾位工作人員,基本都用“完全沒想到”、“出乎意料”來形容。這場拍賣結束後,嘉德拍賣副總裁兼中國書畫部總負責人郭彤女士掩飾不住喜悅,在微信朋友圈感慨這是“多年不遇的痛快淋漓”,“同時也見證了一個‘更替轉折’的到來”。
從2010年開始,徐悲鴻、張大千、黃胄、傅抱石、李可染……你方唱罷我登場,輪流創造高價,造就了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上近現代藝術作品的價格“崛起”。7年之後,就算是排隊也似乎輪到黃賓虹了。
看起來一切似乎並非偶然,然而,如果對比其他藝術家高價拍品的價格,就會發現細節上的差異。其他創造了高價的藝術家,作品的價格都是階梯形的,6000萬、8000萬、1個億……價格平穩升高。而黃賓虹的作品以往的拍賣價格大多集中於3000萬-6000萬區間,《黃山湯口》此次拍賣的估價也只在0.8億-1.2億,為什麽它會最終脫穎而出,創下3.45億的天價呢?
天價之後生疑雲
改革開放後中國恢複藝術品拍賣至今已有25年,天價成交的作品,基本都會引來一些非議。尤其是近十年來的市場上,在大眾的質疑聲中,拍賣現場落槌成交但最終沒有付款的作品不勝枚舉。例如2011年以4.225億元拍出的齊白石《松柏高立圖》,買家最終並沒有付款。
在拍賣史上,買家最終拒絕付款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故意阻撓拍賣,也可能是買家反悔。2008年2月,法國佳士得拍賣公司拍賣英法聯軍從圓明園盜走的鼠首和兔首,中國藏家蔡銘超以高價舉下這兩件作品並拒絕付款,一度被國人譽為“愛國之舉”。但隨後諸多拍賣公司紛紛上調保證金數額,或采取其他類似措施,事實上增加了國內藏家參與藝術品競拍的難度。
《松柏高立圖》未能最終交割的原因有兩種說法。對外公開的說法是買家質疑嘉德拍賣誇大宣傳,要求嘉德出具證據證明該畫作的確是齊白石贈送給蔣介石的,而嘉德無法提供。這個交易因此被大量媒體公開質疑。而拍賣市場專家趙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件作品的成交當年被質疑為“內幕交易”——買家的母公司是正在謀求定向增發的湖南電廣傳媒,而賣家是被稱為“定增之王”的劉益謙。盡管沒有最終交割,但在雅昌藝術網等所有的可查數據上,這件《松柏高立圖》的成交價,仍是赫然在目的4.255億元。
2017年6月19日,嘉德春拍結束的當晚,就通過雅昌藝術網對外公布:《黃山湯口》的買家是山東雷丁新能源汽車集團。這家企業多年前已在園區內興建美術館,買過很多藝術品,此次巨資購買黃賓虹的作品也是理所當然。但趙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黃山湯口》的賣家是新疆廣匯集團董事長孫廣信,他是2011年翰海春拍上該件作品的買家。而在2014年,有財經媒體指出:2013年起孫廣信將其收藏的500幅書畫作品中的200幅分三批註入廣匯集團,第一批70張作價35億元人民幣計入公司資本,此後分四次發行了總價45億元的短期融資券。
這個舉動曾被質疑為“龐氏騙局”,業內人士指這些成為公司資產的作品是“天價做局,很難賣掉”。3.45億成交的《黃山湯口》是不是這200幅中的一件並不可知。但以“汽車服務”為三大主業之一的廣匯集團或其老板所出售的作品,被一家以“生產汽車”為主業的企業高價買走,這到底是巧合還是另有貓膩,目前還尚不可知。如果是巧合,孫廣信在藝術收藏中的戰略眼光和膽量,也許可以讓藝術圈重新審視。
你第一,我第一
如果沒有《黃山湯口》的一鳴驚人,2017年春拍的熱點應該是傅抱石的《茅山雄姿》。這件18年來四度易手的重量級拍品在今年的保利春拍取得了1.869億的高價,在《黃山湯口》的強力碾壓下屈居第二。
這個數字壓得保利拍賣公司有些尷尬。
保利拍賣比嘉德年輕十幾年,但在誕生2年後的單季拍賣成交總額就超過了嘉德,並一直都處在領先地位。
作為中國內地最大的兩家拍賣公司,保利拍賣和嘉德表面上的和氣與相互捧場,掩蓋不了暗自競爭的事實。自2007年春拍開始,保利就把拍賣時間推到嘉德拍賣的半個月之後,並幾乎一直力壓嘉德。除了2009年秋拍,從2007年秋拍開始到2016年春拍,保利拍賣的成交額都高於嘉德拍賣。2009年秋拍,兩家的拍賣日期趨於一致,保利的成交總額也就略低於嘉德。
每到年底,藝術行業媒體獲得的新聞稿,幾乎都是保利拍賣成交額穩居全國第一。嘉德拍賣總是在保利“穩居第一”的新聞稿出來後,傲嬌又不失低調地向外界宣布:嘉德拍賣納稅額居拍賣行業第一。
2017年春拍,按照原來的時間表,嘉德應早於保利。然而為了配合“一帶一路峰會”的順利進行,嘉德拍賣延至保利拍賣之後。持續十年的“先嘉後保,各爭第一”的局面被打破。保利春拍結束後放出新聞稿:24億元圓滿收官!今年的藝術市場並不景氣,24億的總額讓人驚喜。沒想到十天之後,嘉德拍賣放出新聞:29.39億!總成交額和最高單價雙超保利拍賣。
不過,在保利廈門分公司春拍收官之後,似乎憋屈了好幾天的保利拍賣把保利香港、保利廈門以及以前從不統計的精品拍都匯集在一起,重新給了媒體一篇新聞稿:保利拍賣系上半年總成交額38.4億,穩居亞洲第一!趙濤告訴記者:“誰都知道這個‘亞洲第一’針對的是誰。”
收縮還是擴張
老牌拍賣公司嘉德一度成為泰康人壽的最大股東,又通過泰康人壽成為蘇富比拍賣公司的最大股東。藝術界至今只有被別的行業跨界持股,還沒有第二個跨界持有其他行業股份的例子。盡管嘉德拍賣直接和間接持有了很多行業、公司的股份,但主營業務依然還是藝術品拍賣。隨著拍賣公司對優秀拍品征集戰爭的白熱化,嘉德在上海、天津、日本和北美都設立了辦事處,但是,除了為適應國際形勢的嘉德香港拍賣之外,所有的拍賣都只在北京進行。各地辦事處成為維護當地藏家、征集當地藏品的大本營。
和民營的嘉德不同,保利拍賣擁有強大國資背景,發展迅猛。2006年保利秋拍,俏江南老板張蘭以當時的天價2200萬拍得劉小東的油畫作品《三峽新移民》。但隨後的付款和交畫,雙方卻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扯皮甚至鬧上法庭。在《三峽新移民》交接後的2007秋拍,保利拍賣在成交額上就完成了對嘉德的首次超越,並將這種成績保持了十年。
2012年,保利拍賣和嘉德拍賣的暗戰升級。在幾乎和嘉德同時進入香港後,北京保利拍賣又迅速拓展了保利澳門、保利山東、保利廈門和保利華誼(上海)等拍賣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拍賣市場專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保利拍賣在全國開了那麽多分公司,本意是用保利的品牌與當地的藏家甚至拍賣公司建立更深的合作,但似乎忽略了分公司之間的競爭。高精尖的拍品,是拍賣公司唯一垂涎的東西,廈門藏家的精品,到底放在北京保利合適還是留在廈門拍賣更好?
早在2000年,在日本軟銀等機構的投資下,嘉德拍賣就做了嘉德在線。創辦伊始,嘉德在線還拍賣一些金融資產、房產甚至汽車的大眾產品,後來隨著藝術市場的發展,嘉德在線砍掉了其他業務,將主營業務回縮到藝術領域,只進行藝術相關拍賣。
直到2012年,保利拍賣才著手創辦自己的電商平臺——藝典中國。通過該平臺,保利拍賣先後推出張信哲珍藏織繡、張鐵林書法、姚貝娜私人物品等吸引大眾眼球的專場拍賣,迅速在藝術圈和大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它進一步成為整合各個拍賣公司的線上拍賣網絡端口。在2017春拍拍賣季,很多藏家都是通過上述平臺了解各大拍場情況甚至參與競拍的。
作為拍場暗戰的重要一方,嘉德拍賣並沒有參與這個看起來很美的拍賣工具,而是悄悄地在官網上增加了一個欄目:實時網絡競投。
嘉德接連放棄其他業務,專做藝術品拍賣,保利拍賣卻在今年春拍結束後,悄悄發布了要涉足資產拍賣的征集信息,不斷擴大自己拍賣的種類。到底是保利拍賣又一次踩中市場的鼓點,還是只是為了再次成為“拍賣總額第一”的盲目擴張?答案也許不會那麽快揭曉。
註:1.本文所有相關數據均來自雅昌藝術網;
2.尊重相關受訪者意見,趙濤為化名。
中環在線:今日輪到挺彤大會
1 :
GS(14)@2011-11-28 23:32:2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840730
政界噚日有挺振英大會,財金界都唔弱,今日會有挺彤叔大會,就係周大福珠寶嘅投資者推介會。華華收到風,雖然周大福最後都冇基礎投資者,但彤叔鄭裕彤一眾好友今日會親自撐場。
先數班富豪老死,排名不分先後,有華置( 127)主席劉鑾雄、賭王四太梁安琪、恒大( 3333)主席許加印、麗新發展( 488)主席林建岳、渝港地產( 1224)主席張松橋、金利豐( 1031)大股東朱太李月華、星島( 1105)主席何柱國,同英皇集團大股東楊受成等。
大孖沙畀晒面
除咗班大孖沙,同彤叔關係非比尋常嘅平保( 2318),今日當然有高層畀面出席,聽講話其他講得出名嘅大 fund,都覆咗話今日有代表出席。
個市咁 chok,歐洲又好似唔係好掂,為確保周大福順利上市,唔知彤叔呢班友好,除咗撐場做生招牌,會唔會認購返多少呢。
2 :
龍生(798)@2011-11-29 02:08:52實有啦, 唉, 呢班人, 無眼睇
3 :
GS(14)@2011-11-29 08:06:21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1871
原來同呢間7樓的人差唔多
4 :
GS(14)@2011-11-29 08:06:47
今日經濟日報有邊個人影相呢?
鄭裕彤、張松橋、劉鑾雄、朱太朱生、林建岳、夏海鈞、莊紹綏(莊士國際董事、莊重文之子、此前那家能達科技(即後來的基金實業)即被新世界購入,然後私有化)、葉德銓、楊受成、鄭家純、魯連城、洪漢文、林一鳴、莊家淦(莊紹綏之子)、紀曉波(嘉輝化工股東、亨鑫科技主要股東)、莊天龍(VMS Capital負責人,今日經濟無寫到)
能達科技故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23685
367的確是莊士集團的前身,根據我手上的資料及分析,莊士集團原本搞餐具,後來分拆了莊士置業,莊士置業後來變成能達科技,劉鑾雄就狙擊此公司,後失敗,不久就賣掉此公司,易名基立實業(65),不久估計已私有化。
莊士集團在1981年又多分拆一間莊士發展,莊士發展在1987年和莊士集團合併,成為現時的367。
迪生創建當年未買殼上市,當年叫順福企業,但我看不到有。
5 :
idsdown(1658)@2011-11-29 08:21:433樓提及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1871
原來同呢間7樓的人差唔多
唔係差唔多喎, 係排位都一樣, 除咗右二兩位
6 :
reference(1610)@2011-11-29 10:53:015樓提及
3樓提及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1871
原來同呢間7樓的人差唔多
唔係差唔多喎, 係排位都一樣, 除咗右二兩位
The same dressing too.....probably photoshop work
7 :
idsdown(1658)@2011-11-29 11:10:34果然好眼力, 應該係ps的
8 :
亞力士(1473)@2011-11-29 14:51:57咁係新定舊ps work
9 :
reference(1610)@2011-11-29 18:00:218樓提及
咁係新定舊ps work
The Chow Tai Fook's photo is 99% PS work
- No shadow
- Touch-up on face
- Most important, other newspapers' photos show that the dress-up of all these guests during CTF roadshow are different.
10 :
GS(14)@2011-11-29 21:59:17但是又無話演示圖片,仲以為真,但是真實又是差唔多,咁點算是真實呢?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c27a0d72a2cc-443172

周大福珠寶上市推介會,鄭氏三代同堂出席,包括鄭裕彤(右三)與長子鄭家純(左三)、長孫鄭志剛(右二)、次子鄭家成之子鄭志恆(右一)。左一、二分別為公司財務總監鄭炳熙及董事總經理黃紹基。(車耀開攝)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c4df17db28bc-443631

彤叔四叔拖手合照 「大Dee會」撑場
周大福珠寶(新上市編號︰01929)昨於灣仔會展舉行上市推介會,在場展示多件珠寶都不及來捧場富豪搶風頭。鄭裕彤的「鋤大Dee」朋友一如預期地全體撑場,個個都口頭表示會落飛。
富豪之中以恒基地產(00012)主席李兆基與彤叔、協興建築榮譽主席(新世界創辦人之一)冼為堅及協成行主席方潤華的輩份、年紀最接近。同是順德人的四叔單人匹馬到場,他與彤叔手拖手合照後,便趕住離開。
推介會筵開36席 逾400人捧場
四叔表示「多多少少」都會認購周大福新股,實際認購額則含糊帶過。恒地副主席林高演則代四叔在投資者午宴坐足全場。
周大福推介會昨吸引近百名記者採訪,筵開36席共逾400人出席,單是周大福便佔8圍,保薦銀行只能各佔數圍。據悉主家席中以彤叔的「鋤大Dee」朋友為主,包括華人置業(00127)主席「大劉」劉鑾雄、英皇集團(00163)主席楊受成等(見表),這班「大Dee」富豪過往多次聯袂出席新股推介會。
一直愛穿深藍色圓領綫衫的「大劉」,昨破格地盛裝穿上白襯衫及灰西裝外套,並與彤叔一樣西裝襯波鞋。在保鑣包圍下的大劉,隔着電梯以口形回答記者,會認購「好多好多」周大福股份。
出席推介會者除本地富豪外,亦不乏內地發展商,包括新加入彤叔「大Dee會」的恒大地產(03333)主席許家印、富力地產(02777)兩大股東張力及李思廉等。另外彤叔身為澳娛大股東,何鴻燊家族成員何超瓊及梁安琪都有出席。
11 :
idsdown(1658)@2011-11-29 22:03:27奇怪, 馬雲都有份?
12 :
GS(14)@2011-11-29 22:05:02都是扯岳哥衫尾,雲鋒基金入股8075呀
13 :
GS(14)@2011-11-29 22:05:37所以3818個老婆離婚都可能關少少事,識埋班財技友,真是好難唔學壞,唉
14 :
GS(14)@2011-11-29 22:06:12大陸出名那些上市名人學壞埋,第時點玩股票呢,真是擔心
15 :
亞力士(1473)@2011-11-29 23:10:359樓提及
8樓提及
咁係新定舊ps work
The Chow Tai Fook's photo is 99% PS work
- No shadow
- Touch-up on face
- Most important, other newspapers' photos show that the dress-up of all these guests during CTF roadshow are different.
咁奇 做乜要咁整
16 :
GS(14)@2011-11-29 23:10:57生果想博頭條吧
17 :
費根(9475)@2011-11-30 02:29:02D人D衫是一樣的,唔會咁齊心著番同一套衫吧....
18 :
passby(15493)@2011-11-30 06:25:34麻煩將個出席名單貼去周大福
對揀股好有用
19 :
GS(14)@2011-11-30 07:49:4018樓提及
麻煩將個出席名單貼去周大福
對揀股好有用
你試下打周大福做tag search睇下點
20 :
GS(14)@2011-11-30 07:54:05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5844248
昨日於周大福上市推介會上,因為要招呼好朋友而「滿場飛」的鄭裕彤,首次就「分身家」作回應。有記者問他,上市是否分身家時,他想也不想便說:「分咩身家呀?」他強調,周大福能夠上市他感到「開心」,其實他自己都「唔捨得賣㗎」,還表示國際配售首日「反應好好呀」。
...
據有份參與推介會的基金經理表示,鄭家純昨「無厘頭」講起自己與叔父輩的合作,「都無人問佢,係佢(鄭家純)無啦啦用廣東話自爆佢啲仔同啲叔呀、姪呀相處得好好,理念好一致,但就唔知第時啲孫呀、姪孫呀,大家嘅睇法會唔會一樣囉。」
他又說:「鄭家純話,為咗公司嘅長遠發展,為咗減免人事出問題,所以咪要將周大福上市囉……佢仲話,做咗上市公司有其他股東監察,又有獨立非執董監察咁話喎。」該基金經理又表示,個人感覺鄭家純的潛台詞是上市可防止第三代爭產。
...
一名外資基金經理說:「噚日都幾特別,一向啲推介會都係會講公司呀、發展呀,今次啲老臣子都只係介紹自己點出身,只係鄭志剛同個 CFO講咗少少咋……可能佢哋覺得大家都識周大福啩,聽完之後我個人感覺就好『新世界』囉。」
投資音樂椅 輪到炒商品 盧志威
1 :
GS(14)@2016-04-24 23:52:132016-04-21 HJ
上周說到〈吼通脹概念商品股〉,有色金屬、煤炭、農產品果然急漲,尤其是國內投資者有沾手的大宗商品,漲勢更兇猛,市場似乎在醞釀一些變化,往後重心可能從股票及外滙,轉移到商品。
目前未清楚商品的強勢,是來自追落後、報復式反彈,還是真的重啟牛市。個人則認為,這波升浪投機性濃厚,主要購買力來自投資者對央行信心不足,轉而買入不會違約,且槓桿高、投機性強的商品,由於個個都是以投機心態行動,當連電視台都以大蒜暴升作為新聞,如果沒有實質需求支持,恐怕升幅已近乎中後段,故暫時不要再加注。
最後派對 要懂走位
現時只有美股能逼近歷史高位,歐、 日、港、中股都只能在低位徘徊,投資者在這種飄忽的市況,首要是定出大方向;至於相信現時是牛市初期,或是漫漫長熊中間,則是個人取向。
看基本因素,是完全感受不到牛市的傾向,現時貨幣政策模糊不清,愈來愈令人對股票、債券、貨幣失去信心,所以才會發生資金轉投商品的跡象,按照劇本這次是最後派對,如果連商品也炒完,意味着資金完全對風險失去興趣,之後真的難以再找下個題材。
派對總有完結的一天,至於邊位去埋單,就要視乎走位,炒爆後難以收科,當數香港樓市。小弟早前參加足球賽,午飯時打算在中上環一帶找間運動店買球鞋, 在由中遠大廈附近的皇后大道中出發,一直走到蘇杭街回頭再走,發現這短短十幾分鐘的路程,吉舖量顯著增加,有些直頭變了舖位開放日,即是業主執靚內櫳,讓路人自行入內參觀,旁邊放一疊卡片,有興趣的租客自行打電話聯絡,都可算是一道數年前難以想像的風景。最後行了半小時,都找不到運動店, 問人才知已光顧數年的小店也結業,變成了得小貓三數隻的酒吧。
泡沫中圖利後趕緊離場
最近老牌零售股包浩斯(00483)的老闆黃銳林也表示,「計唔掂數」去開店, 一些小店在租金狂潮下,只要舊約一到期,業主說要加租兩成已經可以執笠,如果執笠後又租不出,其實到頭來除了投資有損失,社會亦都失去了就業職位。一門生意需要人才、資金、時機、商業模式才可以建立,如果結業了,不是減租兩三成就輕易吸引回來,最起碼也要幾年修復期,如果將來要找香港經濟走下坡的原因,高樓價肯定逃避不到責任。
看見過去幾年商品狂跌的先例,香港舖市、樓市的情況,不似會像某些分析所言,跌一陣就見底。從中得到的啟發,是泡沫市必須知足,懂得離場,否則賬面升幅只如過眼雲煙,只能當作發了一場美好的夢。要抓緊機會,一定是在泡沫中衝一浪,然後設法在中後段離場,加注買實業股。今次押注商品股,亦要謹記上述想法。
?
#盧志威 #港股分析 #鴻鵠財誌 - 投資音樂椅 輪到炒商品
【未輪到陳德彰】蔣志光幫Raidas和音黃耀光:最先同佢傾
1 :
GS(14)@2017-05-18 02:08:20蔣志光係Ken口中唔算係影子成員,但同陳德彰都係唱得之人。(資料圖片)
80年代組合Raidas雖然出道兩年、只推出1張EP《吸煙的女人》,同2張大碟《傳說》《Raidas‘87》,但事隔30年仲有好多人搵番佢哋嘅經典歌嚟聽。而且有人仲會研究佢哋嘅歌、歌詞同成員,有說蔣志光係影子成員o添:「志光嗰陣時係我助手嚟o架,亦都係好朋友,我哋早前嘅工作係一齊做,係Raidas嘅時候佢冇一個主力嘅參與;編曲上,係我嘅idea但佢幫手做programme;而好多時候我哋兩個嘅聲音係比較協調,所以啲和音部份,全部都係我哋兩個唱o架。」而Raidas嘅大碟上面,蔣志光亦以「小光」之名擔任助理監製及混音工作。
Ken同阿蔣鮮有合照,除咗當年有一齊出席活動。(網上截圖)
呢張係《吸煙的女人》EP黑膠碟。呢首歌係黃耀光第一次作曲,林夕第一次填詞。(網上圖片)
到第二張大碟《Raidas'87》就見到小光擔任監製同混音工作。(網上圖片)
Ken又話當年好多歌曲上都會問阿蔣攞意見,甚至乎係第一個聽,佢話:「好似《別人的歌》,因為我哋都曾經唱過酒廊嘛。」既然咁friend,點解一開初唔係同阿蔣參加《亞太流行曲創作大賽》繼而入行?「係同阿志光傾先嘅,大家想有個機會將自己專長發揮出嚟,參加比賽就最好,不過究竟邊個作曲呢?都係分散投資比較好,是但一個贏都好嘛!」佢仲透露當年解散Raidas之後,阿蔣都有提議另組組合,只係Ken有另一啲想法,唔太想喺幕前演出而告吹。
Raidas首張大碟《傳說》都會見到蔣志光以「小光」之名擔任助理監製。(網上圖片)
最終阿蔣同Ken都組唔成組合。(資料圖片)
之後推出個人大碟。(網上圖片)
此外,林夕(夕爺)當年都係Raidas嘅鐵三角,皆因除咗黃凱芹填詞嘅《傾心》,全部歌曲都由夕爺填詞:「嗰陣時佢未叫夕爺啦,當初大家都唔認識,經朋友介紹,就寫咗我哋嘅第一隻歌《吸煙的女人》。我覺得個合作係好有聯系,有啲字佢覺得好嘅,但啲音唔係好夾嘅我會改音。」
蔣志光同韋綺姍合唱《相逢何必曾相識》仲唱到街知巷聞
林夕當年係Raidas嘅御用詞人,有人話林夕嘅身價就係《傳說》一曲。(資料圖片)
音樂曾經係黃耀光第一生命,但現時佢將心思放喺正念瑜伽上面
好多Raidas舊相都發現黃耀光(右)唔望鏡頭,原來佢望到強光會不停眨眼,所以寧願避開。(資料圖片)
場地:city oasis採訪:余燕儀、懷鈺攝錄:馮峰 Neo拍攝:沈健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6/20022620
真心真話:輪到美國被剪羊毛
1 :
GS(14)@2018-02-20 21:11:37美股在2月5日曾下跌了1600點,引來了環球股災,今次股災證明了美國經濟神話已經走向沒落。美國經濟的問題不只是股票市場泡沫過多,美債也過多卻開始不受市場支持,加上美元下跌,我們看回最新的數據,美債最大買家中國及日本在最近幾個月都是減持美債,只要市場不增持美債,美國經濟甚至政府運作可能都要停頓。自從2014年美元因量化過多而停止QE後,各國至今仍不斷量化貨幣,所謂收水只是敷衍美國的口術,偏偏在各國繼續量化貨幣的同時,各國貨幣匯價卻上升而不是正常的貶值,這個反常現象出現的原因極可能是在2009年後美國大量QE,各國的經濟系統已經日益對美元減少依賴,甚至很多國家都直接兌換,美元因此已過剩。當過剩的量多於其他國家的量化了的貨幣量的時候,其他的國家就可以在持續QE情形之下升值,即是說美國今次是被人「剪羊毛」。在美債減少需求、美匯下跌、美國股市泡沫爆破下,仍有很多評論員高唱美國神話。我們的官員仍然叫我們小心美國收水引起經濟動盪,雖然這個忠告是合理的,但是我們是否應該要放更多的力量、準備更大的資金氾濫進入香港避險?看數據去評估風險,好過永遠當美國是老竇或是神。這幾年信美國加息還輸不夠嗎?資金若湧入香港避險,樓價更加易升難跌啊!汪敦敬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4/2030535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