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瑞士樓價穩中有升 防守力強 瑞銀:日內瓦蘇黎世超買 未見泡沫

1 : GS(14)@2017-10-08 21:55:28

【明報專訊】瑞銀邀請多家亞洲傳媒到訪其蘇黎世總部,在多日會議中闡述未來的發展,筆者也從中了解當地房地產市場。瑞士曾被喻為全球快樂指數最高的國家,香港快樂指數可能與能否上車掛鈎,不過,瑞士人多是租樓為主,佔整體六成,四成才是自置物業。筆者與瑞士地產經紀談及瑞士居民入息高,樓價平均是6500瑞郎(約5.2萬港元)一平方米,城市樓價約10,000瑞郎(約8萬港元)一平方米,在過去15年升了80%,在低息情况下,仍然看好瑞士樓價。瑞銀首席經濟師及瑞士區域資訊總監Daniel Kalt認為,瑞士最大長期風險是利息上升令樓價受壓。

瑞銀上周發表最新對全球樓價前景看法,樓價長期看升的預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全球主要城市的房地產投資需求。很多市場參與者預期,長期來看,最好的地段將可受惠於高淨值人士的增長賺取最大的價值增長(超級明星模型)。按揭貸款利率在過去10年不斷下降也使得買樓變得極具吸引力。只要供應不會快速增長,很多買樓人士會認為「超級明星城市」的樓價將持續與租金、收入和全國樓價水平脫鈎。由於國際投資需求激增(尤其是來自於中國)並且蓋過當地買樓需求,近幾年「超級明星城市」獲得額外的推動力。過去3年樓價平均漲幅近20%,確認了最樂觀投資者的預期。這種思維激化了估值過高的情况,甚至導致全球已開發經濟體大多數主要城市的樓市出現泡沫風險。

「超級明星城市」樓價3年平均升兩成

Daniel Kalt認為,瑞士日內瓦及蘇黎世樓價超買,但未算有泡沫。瑞士在2005年至2017年經濟增長指數(以2005年基準為100計算)較其他歐洲鄰近地區,如德國及英國還要高,甚至高於美國。雖然早前歐洲央行可能有機會縮減QE(量寬),甚至歐洲有加息期望;不過,歐元仍受到圍繞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政治和社會動盪的擔憂影響。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譴責加泰隆尼亞的分裂主義領導人破壞民主規則,分裂加泰隆尼亞社會。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普伊格德蒙特(Carles Puigdemont)稱,該地區將在幾天內宣布獨立。在不明朗地緣政治下,歐元有壓力,這反而對瑞郎有利,發揮了其避險貨幣的角色。投資海外物業其中一個關心是貨幣不要貶值;若該國經濟平穩對樓價也有利。

政府補貼租樓 減當地人買樓壓力

Daniel Kalt提供資料顯示,瑞士居民只有40%擁有自己物業,筆者在瑞士問過很多人,他們都以租樓為主,即使是銀行管理層也不貸款買樓,他們主要有幾個論點認為租好過買,因為買樓先要有一大筆首期;另外就是買樓是向銀行借錢,租樓是向將錢交給保險公司,因為保險公司手持三分之一的出租物業,其他房東是個人、房地產公司及銀行等。瑞士有些規例是保障租客,因業主每5年就要幫租出物業裝修,同時政府限制加租幅度,由於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政府對租樓採取各種補貼政策,使得很多人不用擔心居無定所,自然降低了買樓的巨大壓力。同時,瑞士物業代理指租客可享受政府補貼,當向銀行交付一筆保證金,每個月僅需交納數百瑞郎的物業管理費。如果退租,還可以把當年所交的保證金連本帶息取回。

歐盟居民湧入 增瑞士物業需求

不少瑞士人都認為以日內瓦及蘇黎世樓價、加上財產稅等各種費用,相較當地租金還算合理。舉例在蘇黎世一個約140平方米(約1500方呎)的3房單位,每月租金約2300瑞郎(約1.84萬港元)。瑞士的樓價一直保持平穩,即使在歐債危機,西班牙及希臘樓價大跌,瑞士的樓價仍然上升,在2000年至2015年以日內瓦為例,升幅超過100%。主要是歸功於瑞士對歐盟開放邊界後,歐盟居民湧入,對瑞士物業需求大增。

雖然,瑞士租樓比例較買樓為高,但過去幾年置業比例上升,主要是按揭貸款利息偏低,約1.35厘起,瑞士日內瓦州規定,持有房屋兩年內售出要徵50%的增值稅。根據抵押和投資諮詢公司MoneyPark資料,在瑞士置業的人士平均首期17.2萬瑞郎(約137.5萬港元),而在2016年底數據,家庭別墅平均樓價為120萬瑞郎(約959萬港元),公寓為84萬瑞郎(約671.3萬港元)。其實瑞士有很多中介公司代找合適物業,讀者或可以瀏覽immo-check網站尋找一些合適單位。

明報記者 龍彩霞

[龍彩霞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60&issue=201710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694

霸菱:盈利續俏 中港股未超買 或有健康調整 來年仍看好內險科技股

1 : GS(14)@2017-11-19 15:03:15

【明報專訊】今年中港股市表現出色,市場開始擔心估值會否超買,引發大調整。霸菱香港中國股票主管羅瑩表示,中港股市估值仍然相對美國低,對投資者具吸引力。她相信內地及香港相關企業盈利在明年繼續增長,即使今年以來MSCI中國指數累積升幅已達50%水平,有機會調整,但見不到會崩盤式下跌的風險,2018年仍然看好內險及科技股。

內地企業盈利在2016年不斷被分析員調低,但上年年尾開始轉為調高,主要是因為中國生產價格指數(PPI)反彈及環球央行繼續推行量化寬鬆等因素,未來盈利增長仍可達15%左右。MSCI中國指數估值相對全球股市仍然偏低,去年MSCI中國納入ADR股份如阿里巴巴,該類股票估值較高,因而拉升了MSCI中國指數的估值,因此投資者不用擔心指數股份估值突升是否意味過熱而有調整風險。羅認為,健康調整是會出現的,但暫未見股市有大跌因素。

MSCI中國飈升 因納入高估值ADR

羅瑩表示,一向管理基金投資策略方面,會留意盈利透明度高及估值合理的企業,關注具有本土化及獨特商業模式,而且業務範疇在離岸市場少見的企業。她採取「由下而上」的投資方式,在金融行業、資訊科技及非必需消費品中繼續找到投資良機,因為自2016年第四季以來,以上數個行業的企業盈利向好,優勢延續至下年第一季。她繼續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從上游工業到下游消費公司,多個行業的基本因素出現改善迹象。然而,當局加強對銀行及保險公司的監管力度,引發市場波動加劇。她預計中港股市仍然有增長潛力,主要是企業盈利會持續得到分析員的調高。

歐美經濟轉強 中國觸底反彈

美國經濟日漸增強及歐洲經濟趨於穩定,均為環球經濟增長復蘇帶來支持。當然,中國經濟放緩的步伐觸底反彈,亦為宏觀經濟帶來重要支持。其次,區內盈利基本因素有所改善,尤其是在資訊科技公司方面,這些公司受惠於智能手機升級周期及零件供需狀况的正面改善。具有吸引力的估值仍然是推動市場向好的動力之一;動力強勁主要由於亞洲各國的內需增長前景強勁及具持續性、估值具有吸引力及企業盈利基本因素改善,羅瑩繼續看好中港股票。

相較其他新興及已發展市場,目前亞洲經濟增長普遍表現更為強勁、穩定及相對較具可預測性。區內各國政府紛紛採取促進增長的財政政策,繼續有利於改善經濟,而溫和的通脹環境為各國央行提供調整貨幣政策的空間。

繼多年停滯之後,亞洲企業盈利的基本因素正在復蘇,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長維持於更緩慢、但更可持續的增長步伐。展望未來,她相信金融企業的盈利及生產價格指數均出現正面改善,支持經濟復蘇,企業盈利有望繼續向上修訂。此外,外圍環境利好,加上受惠於去產能措施及穩健需求,科技行業呈現周期性復蘇,亦有望為企業盈利帶來支持。

臉部辨識未普及 手機生產商機大

不過,羅瑩提醒,受到區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環球宏觀不明朗因素影響,市場料仍然波動,但她相信亞洲股市仍可受惠於強勁的基本因素,並維持穩健表現。而且無論市帳率還是市盈率,相較環球其他股市,亞洲股票的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儘管整體股市自2017年年初以來表現強勁,但亞洲股票的估值只是從低位輕微上調,仍然徘徊在遠低於歷史長線平均水平。

雖然,今年手機設備股升幅驚人,但羅瑩仍然相信該行業繼續做好,近期蘋果新推出iPhone X推出臉部辨識功能,且暫時只有iPhone應用,若果未來其他手機也會引進這項技術,將會對相關生產商帶來新商機,無論價格及數量都會提升,對盈利有幫助。

龍彩霞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36&issue=201711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328

9天RSI逼90水平 非常超買

1 : GS(14)@2018-01-22 06:06:08

【本報訊】連升14日後,恒指9天RSI(相對強弱指數)已攀升至88.82,不僅遠超70的超買定義,更與90的極度超買水平僅一步之遙。

昔日升至90後 僅短暫調整

回顧過往20年,恒指9天RSI原來只有四次升至90或以上水平,分別是在1999年11月、2005年8月、2007年10月及2015年4月。每次恒指9天RSI觸及90或以上水平後,恒指都會在翌日或數個交易日內出現調整。除2007年的一次調整僅錄0.6%跌幅外,其餘三次調整幅度均較大,2007年的一次,恒指更在兩日間累計蒸發過千點。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恒指經歷上述四次超買調整後,升勢依然尚未告終,而是繼續上揚,且在調整完成後的一周至數個月後,創出多年高位、甚至是當時的歷史收市高位。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15/202749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10

港股大超買短期料調整專家:仍未轉勢 宜趁整固撈貨

1 : GS(14)@2018-01-22 06:23:28

【本報訊】港股大時代後最超買,專家指倘現調整可吸納。恒指及H指的9天RSI(相對強弱指數)已升至90以上之極度超買區,前者見91.3,是2015年4月大時代後最高,後者更屆94.3的12年來最嚴重超買水平。分析不排除大市短期有調整,但相信仍未轉勢,若調整屬撈貨機會。記者:余倩敏 莫亦熙


恒指早前14連升斷纜後,僅跌一天即再展升勢,上周收報32254點,按周升842點或2.7%,已連升六周;16連升未斷纜的H指按周升710點或5.7%,收報13179點。在美上市的港股預託證券(ADR)上周五全線造好,匯控(005)升1.3%,綜合主要藍籌場內外表現,預示恒指今高開202點或0.6%,報32457點。

建行金沙匯控RSI逾80

升市多時後,多隻股份已屆超買水平,農行(1288)及建行(939)9天RSI分別高見97.5及96.1,金沙(1928)、匯控(005)及港交所(388)亦處80以上。星展唯高達研究部董事兼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聲揚同意,從RSI水平看,港股短期大有機會調整,但因估值不算特別貴,料縱回調幅度亦未必太深,「跌一千點我諗好多人都已經飛身走入去(撈貨)」。他維持對恒指本年33000點的目標,但指隨着分析員早前上調盈利預測,大市有機會較其目標水平「再上少少」。獨立股評人陳永陸亦在本報專欄指,港股累積大量升幅後,短時間或現技術調整,但屬趁低吸納好機會多於轉勢。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認為,人行定向降準下內地資金面鬆動,加上投資者風險胃納升溫,恒指本周料上試32500至33000點,調整或要待下周才出現。他指現時大市唯一負面因素是牛證未被大戶收割,而美國政府停擺已多次發生,美股上周五亦未受影響。溫鋼城指過往數十年恒指9天RSI觸及90後,最少仍有2.5%升幅。另據本報統計,不計今次,恒指9天RSI過往廿年曾四次見90或以上,恒指每次都會在翌日或數個交易日內調整,惟其後都能回升並創多年甚至是歷史收市高位。

沈振盈唱淡:一股不留

另外,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昨出席城市論壇時表示恒指接近見頂,今年最低可見二萬點以下,自己目前「一股不留」。他解釋,港股估值偏離合理水平且投資者情緒高漲,料大市隨外圍收水而轉勢。他續指,北水持貨力度減弱,而內地資金可能收緊,意味北水不會長遠湧港。同場的資深獨立股評人胡孟青表示,近日大市常於尾市「用重磅股吽上嚟」,情況「唔係好妥」,料下半年隨着加息、歐美央行退市等風險因素,恒指將「溫水煮蛙」式回落,樓市明年或「爆煲」。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2/202821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