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西方國家政府入不敷出,加稅幾成唯一解決辦法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510

歐洲、日本和美國政府支出和債務已經遠遠超過了它們的能力,這已經不再是一個秘密。

IceCap的Keith Dicker稱,

將目前債務和未來無資金準備的債務考慮在內,美國的債務規模超過87萬億美元,歐元區國家的債券規模超過89萬億美元

對比來看,美國政府每年的稅收收入為2.5萬億美元,歐元區國家每年稅收收入為5萬億美元。

由此得出,美國債務規模是稅收收入的34.8倍,歐元區債務規模是稅收收入的17.8倍

我們從每個家庭來看待美國的債務:

據OECD數據顯示,美國家庭年收入約為3.1萬美元。如果將美國政府的債務平均分給每個家庭,那麼每家的債務將達107.8萬美元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家庭很難從銀行借到這麼多的債務。

然而,歐洲、美國和日本政府的開支仍然大於收入。當利率上升的時候,政府支付的利息成本也就越高,市場的擔憂情緒就會上升。

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它們要償還債務不違約,那麼這些國家將被迫增加稅收,降低財政支出,減少政府服務。最後,每個人都要為政府債務埋單

下圖顯示部分國家2010年來的稅收趨勢(點擊放大)。

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有非常多「向上」的箭頭,這意味著稅收增加。Dicker稱,這種趨勢還將繼續,短期內不會改變。

令人遺憾的是,在稅收增加的背後,經濟並沒有走強。下圖是全球製造業PMI數據:

如果經濟出現令人欣喜的增長速度,那麼一些跡象應該早就出現。

首先,美國、加拿大、英國、歐洲和瑞士的央行應該已經開始加息。其次,就業市場應該普遍走強。再次,通脹也應該加速走高。投資者常用通脹判斷經濟狀況。

但遺憾的是,這些跡象都沒有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887

中國分部業績拖累西方跨國企業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506

WSJ報導稱,近幾年來美國和歐洲企業在中國大舉投資以拓展業務,尋求從中國中等收入階層的擴大和經濟的快速增長中獲益。全球陷入衰退以來,中國業務的增長幫助這些企業抵消了在歐元區利潤大幅下降以及在美國收入停滯的影響。

但最新公佈的季度收益報告顯示,對於許多公司而言,中國業務構成了拖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政府對奢侈品和製藥等行業採取政治和法律行動加劇了西方公司中國業務的增長放緩。

中國三季度GDP增速小幅回升至7.8%,仍遙遙領先其他主要經濟體,但和2007年曾達到的14.2%峰值相比顯著降低。除經濟增長放緩外,一些西方企業在中國還受到其他因素影響,例如製藥企業受到賄賂相關調查,嬰兒配方奶粉企業遭到安全性擔憂打擊,奢侈品行業因政府實施的反腐行動而銷售減少。

包括Pernod Ricard、賽諾菲安萬特(Sanofi-Aventis SA)和陽獅集團(Publicis Groupe SA)在內的大型歐洲企業三季度在中國的銷售大幅放緩,一些公司還警告稱這一放緩可能拖累全年業績。微軟、禮來製藥(Eli Lilly)和國際商業機器(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等美國公司也表示中國業務疲軟。

不過也有一些行業在中國的狀況相對不錯。與汽車相關的產品銷售強勁,保健和環境改善方面的支出也依然穩健。

通用電氣三季度在中國的訂單增長17%,保健設備產品需求增加33%。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在中國的銷售增長11%,得益於電梯需求增加。美國德事隆有限公司(Textron)也稱,受來自中國的良好需求推動,他們三季度售出14架直升機。

法國化妝品生產商歐萊雅在中國的銷售也保持兩位數百分比增長。該公司首席執行長Jean-Paul Agon說,

「中國經濟增長率降低約一個百分點不會給我們帶來顯著影響。」

但其他一些公司的管理人士表示,過剩的產能和疲軟的定價狀況引發了有關中國工業領域增速將放緩的擔憂。科技企業在中國的表現凸顯出中國宏觀經濟環境已變得不利。

微軟稱,第三季度中國業務疲軟,因中國經濟環境具有挑戰性。當季該公司在中國業務的收入較上年同期全面下降。思科系統和惠普也公佈中國業務表現不佳。

國際商業機器在中國面臨的需求全面減少,尤其是電腦設備業務銷售下降40%。中國業務收入佔國際商業機器總收入約5%,該公司在中國的總體銷售減少22%。

國際商業機器首席財務長Mark Loughridge在公司討論業績的電話會議上稱:

「來自中國國有企業和公共領域的需求顯著放緩。該公司預計中國的需求要到明年春天才可能回升。」

與此同時,奢侈品行業也因中國政府打擊腐敗和提倡節儉的行動而受到影響。Kering SA的古馳(Gucci)品牌最近季度公佈2009年以來的首次銷售下降,受到中國業務拖累。

藥品製造商們在中國也面臨壓力。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因賄賂遭到中國政府調查後,其他製藥企業也在接受審查。葛蘭素史克已表示,幾名在中國的管理人士可能觸犯了法律,公司正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受賄賂調查影響,其在中國的藥品和疫苗銷售銳減61%。

賽諾菲安萬特今年以來第二次下調了全年業績預期,因最近季度在中國的銷售僅增長5%,而此前幾年增長率均達到兩位數。

禮來在中國的銷售增長率也放緩至11%。

此外,達能下調全年業績預期,因一家乳品供應商發佈的缺乏根據的安全性警告導致該公司在亞洲的嬰兒產品銷售下降。此前在因價格操縱而被監管部門處罰後,達能已經下調了旗下嬰兒配方奶粉在中國的售價。

雅培製藥也是上述事件的受害者。該公司首席執行長Miles White表示,要讓消費者重新選擇其品牌並非易事。不過,雅培在中國的發展策略並沒有因此改變。

「我們對中國的預期沒有變化,投資計劃也沒有改變,公司已在中國建設了一座大型工廠,還打算建造更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888

現貨黃金乾坤大挪移:從西方流向東方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693

世界黃金協會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從消費者需求來看,黃金正從西方國家轉移至東方國家。

首先,我們來看全球黃金儲備狀況:

紐約時報《貨幣戰爭》作者James Rickards今年7月表示,目前美國擁有8000公噸黃金儲備,歐元區國家累計擁有10000公噸

中國央行最近一次公佈黃金持倉是在2009年4月,當時公開數據顯示黃金儲備有1054公噸

彭博Bloomberg Industries記者在計入中國大陸由香港淨進口黃金及國內產量調節因素後統計認為,中國如今持有的黃金接近5086公噸彭博估計,只要十年時間,中國的黃金持倉就可能趕上美國。

 

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顯示:「黃金市場出現了最新動態。金價下跌(部分由黃金ETF流出導致)促使亞洲對現貨黃金的需求上升,這使得現貨黃金從西方流向東方。」

下面是黃金從西方轉移至東方的途徑:

通過瑞士的精煉廠,黃金由倫敦認可的可交割金條變成了單位更小、亞洲投資者更青睞的金條。通過供給鏈,黃金由西方國家正流向東方國家。這種過程已經被最近的貿易數據所證實。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英國出口至瑞士的黃金增長了10多倍,至1016.3噸。

中國和印度的黃金需求笑傲群雄。年初至今,東方國家的黃金需求達到2167噸,遠高於西方國家402噸的需求。如圖:

另外,中國大陸大規模從香港進口黃金也進一步支撐了黃金正從西方流向東方的觀點

香港統計處數據顯示,2011年9月到今年9月,中國由香港進口黃金合計2232噸。下圖可見兩年來中國每月由香港進口黃金的規模有何增減變化。

今年前9個月,中國由香港進口黃金合計1113.1噸,比去年同期的規模581.5噸高出9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108

制裁俄羅斯?盤點普京反擊西方的五大手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953

上周,俄羅斯外長Sergey Lavrov表示,由西方主導的對俄羅斯的任何制裁都將“自食其果”。但俄羅斯具體可能怎麽做呢?通過以下幾個手段,普京完全可以讓美國及其盟友的日子不好過。 1、加大對中國軍售力度。此前,俄羅斯已經同意向中國出售蘇35和先進的常規性核潛艇。如果美國繼續在烏克蘭問題上施壓,那麽莫斯科大可以將與中國的合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既然中俄兩國都在發展高超聲速武器,為什麽不能聯合研發呢?如今,一個國家單獨研發第五代戰機並不容易,為什麽中俄不能就此啟動一個新項目呢?如果事態變得很糟,俄羅斯甚至可以退出中導條約(INF),將A2/AD武器系統賣給北京。總而言之,如果俄羅斯覺得軍費不夠,想讓美國難受一下時,這麽做是輕而易舉的。 2、滿足中國的天然氣需求。雖然中國已在去年底與俄羅斯達成大規模合作協議,但中國仍願意更多地購入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和任何天然資源。雖然此前中俄貿易進展因為價格問題而放慢甚至暫停,但這一次莫斯科可以更靈活一些。 3、向伊朗出售武器。莫斯科如欲尋求給華盛頓制造更多麻煩,可以軍售伊朗並在其核問題上做文章。普京甚至可能暗示出售非常先進的軍用武器S-400系統給伊朗。試想一下,若核談判失敗且伊朗擔心西方會攻擊其核設備,此時俄羅斯提供先進武器,美國能不擔憂嗎? 4、給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所有想要的武器。雖然俄羅斯去年夏天對敘利亞化學武器事件的解決方案令美國不悅,但若普京打算報複,則美國及其同盟無法從俄羅斯得到任何好處。俄羅斯甚至可能給敘利亞提供更多化學武器以作為威懾。 5、殺手鐧——停止對歐洲供應天然氣。除了英國、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幾乎所有國家都要仰仗俄羅斯的天然氣度日。下圖顯示了歐洲各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顏色越深,說明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占該國需求的份額越高。想象一下如果沒有了俄羅斯的天然氣,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90

中國警告西方不要制裁俄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837

中國駐德國大使警告西方不要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因為該舉動可能引發一系列危險的連鎖反應,導致局勢失控。 史明德是在昨天接受路透采訪時進行的這一表態,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官方對於烏克蘭事件最強硬的警告。當天,歐盟通過了一個制裁方案,該方案將對破壞烏克蘭領土完整的人和公司拒發簽證並凍結資產。 史明德稱:“我們不認為有制裁的必要。制裁可能導致報複行動,並引發一系列難以預料的連鎖反應,我們不希望看到這些。”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除非俄羅斯接受歐盟的建議,化解烏克蘭危機,否則歐盟將於下周一開始進行制裁。默克爾周四在議會發表了危機以來措辭最為嚴厲的講話,警告俄羅斯如果在接下來幾天內不改變態度,那麽可能遭受“巨大的”政治和經濟損失。 俄羅斯經濟部副部長Alexei Likhachev爭鋒相對地指出,莫斯科將以“對稱性制裁”作為回應。 史明德還敦促雙方保持耐心,即便在周日克里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之後,也應繼續敞開對話的大門。默克爾等西方領導人認為該公投不合法,並要求取消公投。 不過,中國在烏克蘭的利益有限。除了呼籲各方保持克制和對話,在此次事件中,中國依然保持了在其他國際事務中的低調策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三月下旬訪問德國等歐洲國家。如果西方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對峙進一步惡化,可能為習近平的此次訪問蒙上一層陰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05

美國天價罰單淫威 西方銀行倉惶與新興市場代理人“斷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106

即使法國和歐洲政界領導人有心相助,法國巴黎銀行(法巴)也沒能逃過美國政府近90億美元的天價罰金。美國仗美元逞威,“人在屋檐下”的西方銀行“不得不低頭”,已切斷新興市場數百家代理行的業務聯系。 華爾街見聞本月初文章曾總結,在國內最大銀行法巴被罰後,法國央行行長、法國石化巨頭道達爾(Total)CEO和法國財長多位該國政壇商界要人均表示,要減少對美元的依賴,質疑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霸主地位。 但說歸說,歐亞的大型金融機構表現得現實,他們選擇了遵守美國法規。對那些美國政府反感的國家,這些機構索性中斷與當地客戶的業務往來,唯恐因為涉及那些國家的業務上了美國打擊的黑名單,甚至被美元系統拒之門外。 英國銀行協會(BBA)估計,西方銀行已為此切斷與新興市場數百家代理行的業務關系。該協會CEO Anthony Browne說: 擺在銀行面前的要求是,了解客戶的客戶,甚至在那些沒有日常記錄的國家也不例外。這意味著銀行幾乎別無選擇,唯有終止業務關系,否則就會面臨巨額罰款的風險,那種金額足以改變資產負債表。 與此同時,盡管遭受美國監管方和司法機關的嚴厲打擊,被迫接受種種要求,西方國家的銀行仍竭盡所能,保證在全球金融中心美國的市場不容有失。 圍繞法巴洗錢案的調查與和解談判曾上升到美國與法國高層政府級別。今年,包括法國總統奧朗德在內的多位法國官員都表現出積極的姿態,可還是沒能說服美國官方對法巴從輕發落。 奧朗德今年6月4日說,對法巴過重的懲罰不僅傷害這家大銀行,也可能波及整個歐洲的金融系統。此後他也在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時提到這個問題,但奧巴馬說不會幹預調查。 CNN報道曾披露,一位了解美方調查的官員稱,這次重罰與法巴多年來缺乏與美方合作有關。甚至在美國政府機構開始調查以後,法巴還在繼續進行那些美方認為違法的交易。 根據懲罰協議,法巴美國分行的美元清算業務將暫停一年,兩年內不得充當紐約與倫敦第三方銀行美元清算業務的代理銀行。目前法巴在紐約成立了金融安全部門,確保旗下員工遵循一切美國的制裁,以及所有美元的資金最終通過法巴紐約分行處理及管控。此前全球多家法巴分行均可以處理這類資金。 法巴被罰的罪名是違反美國對伊朗、古巴、蘇丹等國的制裁措施,幫助客戶規避制裁進行美元交易。因此,法巴事件無疑會影響正遭到美國制裁的俄羅斯。 華爾街見聞上月文章就曾援引外媒消息,美國與歐盟耗時數周,大致完成了全面經濟制裁俄羅斯的書面計劃,直指能源、金融和國防三大俄羅斯關鍵領域。不管俄羅斯有沒有致力於緩解烏克蘭危機,歐美的制裁“大棒”都準備就緒。 美國律師事務所Morgan Lewis駐莫斯科的管理合夥人Brian Zimbler就認為,美國對法巴開出天價罰單是給俄羅斯敲響警鐘: 全球的銀行都很害怕美國政府機構。他們不大可能想和俄羅斯的任何客戶做生意,除非很了解對方。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預計,未來三年,大銀行因違反美國政策法規支付的罰金可能高達750億美元,目前累計的這類罰款已經達到2100億美元。 但上述預測還有很大變數。比如法巴今年2月為應付美方制裁指控撥備了11億美元,誰知最後了結官司還要再付出將近80億美元。 面對美國類似金融帝國的霸道手段,頭疼的不止是銀行,還有其他國家的監管機構。 英國央行的一位高官上周就向路透表示,因為可能面臨罰款,央行更難以了解,到底該讓國內貸款機構至少保留多少資本金。 智庫JWG Group統計數據顯示,英國監管機構去年全年開出的罰單也只相當於法巴今年創紀錄罰金的8%。 以下華爾街日報圖表可見,此前美方對違反制裁及洗錢的銀行最高罰金是匯豐的19.21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214

美國制裁重創俄羅斯石油公司 更波及西方能源巨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132

(俄羅斯石油準備與埃克森美孚合資開發北冰洋油田) 美國制裁大棒揮向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不僅沈重打擊了該俄羅斯能源巨頭全球化的雄心,還讓那些試圖和俄羅斯做大買賣的西方石油公司日子不好過。 周三美國政府宣布制裁俄羅斯大型銀行、能源和國防企業。美國新一輪打擊目標直接瞄準俄羅斯經濟命脈。 就在被列入制裁名單之前,俄羅斯石油公司剛剛發布雄心勃勃的發展藍圖,它要在20年內把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翻一倍。遭受制裁意味著俄羅斯石油公司未來在美國的融資渠道完全被切斷。 但是普京暗示美國人自己將為制裁付出巨大代價。 他說:“我們給了美國人公司開發北冰洋大陸架的巨大機會,現在美國人不希望同我們合作了?” 普京是指埃克森美孚公司與俄羅斯石油公司,合資開發北極圈附近油田的計劃,第一口油井預計就在今年夏天開挖。 除了埃克森美孚,英國石油公司(BP)持有俄羅斯石油19.75%的股份,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ENI)均與俄羅斯石油有合資公司。 俄羅斯石油同樣是意大利倍耐力集團(Pirelli)的最大股東,並且正與摩根士丹利談判石油交易業務。 目前美國政府的制裁限於俄羅斯石油公司不能獲得來自美國銀行的長期貸款,俄羅斯石油的合資企業不在制裁範圍內。 但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一位長期從事俄羅斯能源服務業務的律師稱,未來俄羅斯石油合資項目美元融資將變得極端困難。 “這些合資公司必須絞盡腦汁搞定大項目的融資,事實上俄羅斯石油這類國際項目融資已經被切斷。” 至少從表面上看,俄羅斯石油的西方合作夥伴反應依然冷靜。埃克森美孚稱在北冰洋的鉆探不受影響。英國石油說目前正在研究制裁條款,但是表示這不會影響已經展開的項目。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 ,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ENI)均沒有做出回應。 但制裁勢必讓西方企業更謹慎的看待合資公司。Clyde & Co律師行合夥人 John Whittaker稱: “盡管目前制裁還沒有對任何一個特殊項目造成影響,但是未來任何想要和俄羅斯石油打交道的公司都將望而卻步。” 去年俄羅斯石油為550億美元買下了秋明英國石油公司(TNK-BP)背負巨大債務,到今年三月底公司凈債務為1.5萬億盧布(440億美元)。 除了北冰洋的項目外、俄羅斯石油還有頁巖氣項目,東西伯利亞石油項目,分析師說現在俄羅斯石油可能必須尋找亞洲的銀行融資,或者拿到更多歐元借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05

西方重壓不無代價 俄羅斯將如何反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974

周二,美國和歐盟宣布了對俄羅斯的新制裁。面對制裁,俄羅斯政府暗示,正準備把在俄羅斯開展業務的西方公司作為目標,從經濟上予以反擊。 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將擴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的銀行、國防和石油工業都將受到影響。歐洲也加大了對俄羅斯的制裁,覆蓋行業相同。 對此,一些俄羅斯議員呼籲制定一項法律,禁止來自“侵略國”的頂級會計師事務所在俄羅斯開展業務。俄羅斯還以衛生問題為由,可能在下周一對進口自歐洲的水果及美國的雞肉實施貿易限制。目前,俄羅斯正對麥當勞的芝士安全進行調查。 據俄羅斯媒體周二報道,該法案所附的註釋稱,為了保護憲法秩序、國家防衛和安全,以及保護國內市場和本國經濟的發展,俄羅斯聯邦政府應該被賦予批準侵略國名單的權力。 據報導,這項尚未提交給國家杜馬的法案將明確把提供審計服務的公司作為報複目標。該法案若獲得通過,則四大美國會計師事務所德勤、畢馬威、普華永道和安永及其他會計師行將不可能在俄羅斯繼續開展業務。 Wolfe Research的董事總經理Paul Sankey說, 事實上,我們過分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而全球都依賴俄羅斯石油。如果你把對伊朗的制裁和對俄羅斯的制裁進行比較,這些制裁根本不算什麽。 盡管Sankey對最新的制裁不以為意,很多歐美公司已經感受到了制裁帶來的影響。 英國石油(BP)在其財報中宣布,盡管公司利潤高於預期,該公司可能會受到制裁俄羅斯升級的影響。BP在財報中稱, 如果歐美進一步針對Rosneft,或者更多俄羅斯個人、企業采取制裁,這將對我們在俄羅斯的投資、與Rosneft的關系以及我們的財務狀況造成負面影響。 BP擁有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20%的股份。 而法國汽車制造商Renault的股價已經下跌超過4%,因其今年上半年在俄羅斯的銷售額有所下跌,而更糟糕的情況正在到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58

俄羅斯反制裁西方設“航空禁區” 殃及中美航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540

昨日俄羅斯公布針對歐美的反制裁措施,威脅將禁止歐洲和北美航空公司班機飛經俄羅斯西伯利亞領空。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當天向國內議會表示,禁令是“擺在臺面的”考慮措施。

如下圖所示,彭博統計全球航空定位數據查詢網站Flightradar 24的數據發現,禁飛可能影響每周飛經西伯利亞領空的900多航班。

制裁, 禁飛, 俄羅斯, 歐盟, 航空公司

Flightradar 24數據還顯示,有些中美航線也是受害者。例如美國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 Inc.)的北京到底特律航班和北京到華盛頓航班,它們都飛經西伯利亞。

俄羅斯發布上述禁飛威脅後,航運量排名全球第二和第三的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和達美航空都表示,在權衡其他替代選擇。全球最大包裹配送公司UPS也說在制定應急方案。

美國芝加哥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法學院教授、研究國際事務的副院長Brian F. Havel評價,俄羅斯與西方這些你來我往的制裁性質很嚴重,是嚴重的冷戰思維。航空必然會淪為制裁的犧牲品。

除了威脅以上西方航空公司的班機禁飛,俄羅斯昨天宣布,禁止烏克蘭的航空公司航班飛經俄領空。俄方還宣布,禁止從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進口水果、蔬菜、肉類、魚、牛奶和乳制品。禁令即日生效,為期一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276

無視西方嚴厲警告 普京派遣救援隊進入烏克蘭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057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表示,俄羅斯正派遣一支救援小分隊前往烏克蘭東部地區。不過,俄羅斯是在無視西方國家警告的情況下派出救援隊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路透社報道,歐美警告稱,俄羅斯是以人道主義救援為借口,實際卻是入侵烏克蘭。

8月11日,烏克蘭政府發言人Andriy Lysenko稱,俄羅斯當前在俄烏邊境地區大規模囤兵45000人,並集結大批重型武器,包括160輛坦克、1360部裝甲車、390枚火炮系統、150個Grad導彈發射系統、192架戰鬥機和137架攻擊型直升機。

北約表示,俄羅斯軍事幹涉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概率很高”。目前,烏克蘭軍隊正圍攻親俄派要塞城市——位於東部的頓涅茨克。

西方國家認為,自3月克里米亞宣布並入俄羅斯以來,普京就一直煽動民族主義情緒。現在,他派遣武裝力量進入烏克蘭東部是為了阻止親俄派反叛行動失敗,以令其顏面無光。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周一與普京通話時直言不諱地警告:

不要以人道主義等任何借口在烏克蘭采取單邊軍事行動。

白宮援引奧巴馬的話稱,俄羅斯任何未獲得烏克蘭政府同意的介入行動都將是不可接受的,也是違反國際法的。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支持派出救援隊,但他明確表示,這項任務必須在ICRC的保護下展開,其中也包括歐盟與俄羅斯的努力。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及,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有三千名官兵參與的空降部隊大規模演習於周一啟動。這是兩周以來的第二次軍演。

此外,烏克蘭政府軍目前已切斷叛亂分子重要補給線。親俄派節節敗退。周日,親俄派提出停戰請求,遭烏政府拒絕,並要求叛軍投降。

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如今已有數百萬民眾搬離以躲避戰亂,更有超過一萬名居民被斷電,因40座變電站被炸毀。而Luhansk也沒有電力可供使用,同時,供水和電話服務也在一周多之前就被切斷。

北約懷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言論發表後,烏克蘭本幣Hryvnia暴跌至歷史記錄最低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