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滬深證交所開市第一天都發生了什麼? 陸一良心說股事

http://xueqiu.com/8421548463/24373740
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第一天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的當天都發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目前對於上海證交所開業當天的歷史描述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來自於上海《解放日報》記者時賽珠採寫的題目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天》的通訊:

  上海證交所開市不到1分鐘,首場交易的首筆生意成交了。上海海通證券公司拋出以前自營的50股上海真空電子股票,上海申銀證券公司以每股(即100元)356.70元的價格代理客戶買了進來。由於這兩家證券公司一個最快輸入賣出信息,另一個最早輸入買入信息,電腦就為他們「配對」了。

     在經紀人上崗考試中獲過第一名的6號經紀人(郭純)告訴記者:「昨天早上,我的單位申銀證券公司傳來了客戶要求委託買進2000手股票的信息,為了儘可能實現客戶的要求,一開市我們就急速輸入信息『搶』了買進第一名。」說話間,這位年僅26歲的經紀人頭上汗津津的。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家證券交易所首場交易中首筆買賣的「幸運兒」呢?下午記者電話追蹤採訪,得知這50股股票的買主是委託人中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兩位先生。據瞭解,那位1號張姓市民於前一天6時到申銀證券公司去委託按市價買進40股股票,他如願以償了,那位2號姓顧的市民要求買進20股,但只能滿足10股。首場交易的首筆買賣結束了。

     這種說法也被籌建上海證交所三人小組成員之一的龔浩成主編的《上海證券市場十年》①一書改採用。

     但市場上卻廣泛流傳著另外一種說法,說上海證交所開業「第一筆交易對象是電真空②股票,由海通證券公司拋出,未達3秒便被萬國證券公司搶去,被宣佈無效。再次競價,申銀證券公司吃進,成交價365.70。如此,上海三大券商都露了臉」。③此說流傳甚廣,不少媒體在回顧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歷史時,大都不加考證地直接採用了這個說法。

     筆者在梳理歷史資料和考證事實的時候,面對這不同的說法感到有些迷惑:首先,時賽珠所記錄的價格是一個不標準的概念,「每股(即100元)356.70元的價格」——究竟是100元還是356.70元?其次,王安的說法太過戲劇性,按他的描述,上海證交所開業第一天就失去了公正性;況且他在上海證交所開業10年以後出版的書中所描述的價格「365.70」,和時賽珠當年現場採寫的新聞事實又對不上。

     事實只有一個,以上兩種說法在史實上都有誤。

     筆者據此向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當年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時籌建電腦交易系統的負責人謝瑋求證。他說,上海證交所開業第一天就用電腦撮合交易,並顯示行情,那種「宣佈無效」、「再次競價」的說法除非存在於口頭競價、手工撮合的人工交易方式,而在上海證交所開市的當時是不可能出現的。

     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當天是11點整正式鳴鑼開市的,11點半前市收市。前市成交49筆,成交金額為5879008元;後市是下午2點整開市,3點半全天收市。當天全天共成交93筆,成交金額為10161622元。

     上海證交所開業當天第一筆交易的成交時間為11:00:57,是由代碼為「107」的賣方公司海通證券公司賣出證券代碼為「602」的電真空股票,由代碼為「116」的買方公司申銀證券公司買進,成交數量為50股、成交價格為100元、成交金額為5000元。

     謝瑋為此找出了他保存的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交易數據軟盤。打開這張20多年前的數據盤,其中成交編號為1的欄目中,明確地列出了以上交易數據。

     當我們倆再一次仔細逐筆核對交易記錄時,發現此電腦記錄的第一筆成交紀錄在下午3:30收市以後卻被改寫了。據謝瑋回憶分析,原因應該是在當天上午開業時,為了搶著創造滬市第一單的歷史記錄,賣出方海通證券公司的出市代表情急之中將賣出報價按當時真空電子股票的面值100元輸入了電腦,而申銀證券公司的出市代表出於同樣的原因將這個錯誤的賣出報價作為買入價輸入了電腦並在第一時間成交了,而當日該股票的市場價格為384元。

     我們倆仔細分析當日的交易記錄,看到上海證交所當日下午14:09:53第63筆成交紀錄的成交價格就是384元,這是該股票當日在上海證交所的第三筆交易。而該股票的第二筆交易,發生在當日上午11:17:05,成交序號為31,買賣雙方都是申銀證券公司,掛牌和成交價格也是100元。

     謝煒說,當日事後發現這個錯誤,買賣雙方便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安排之下,於當日收市之後進行協商,最後按照協商達成的價格365.70元交割,同時更新了成交序號為1和31的這兩筆交易成交價記錄(交易發生的成交順序不變)。

     當日由於各種原因更新成交記錄的還有成交序號為15、證券代碼為「651」的飛樂音響股票,以及成交順序號為24,證券代碼為「089」的國庫券;成交順序號為38、39、40,證券代碼為「431」的大眾汽車企業債券;成交順序號為52,證券代碼為「403」的石化債③等幾種債券。開業第一天交易中總共牽涉更改的有8筆交易。這些更改記錄也全都保存在當日交易記錄的最後。

     數據顯示,上海證交所開業第一天中股票交易的筆數為17筆,佔總交易筆數的18.28%;股票交易金額為494311 元,佔總交易金額的4.86%;股票交易的數量為131100股,佔總交易數量的94.20%。其餘成交的都是企業債、金融債和國債。深圳證交所試營業的第一天僅有一隻股票掛牌。

     這是因為在「老五股」中,安達首先辦好了託管手續,當時本著先託管、先上市的原則,安達便成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一支掛牌上市的股票。

     那一天因為場外櫃檯交易已經獲取大量利益的券商和新創建的證交所場內交易將改變原有利益格局這樣的矛盾,報進深圳證交所場內參加集中交易的只有1單(這個說法來自於深圳證交所原副總經理禹國剛的記載。但據筆者對深圳證交所創辦者、第一任法人代表王健的訪談,深圳證交所試營業第一天共成交了5筆交易)。

查看原圖
深交所試營業時採用的白板交易方式(攝影:汪景鋼)

當天,安達成交8000股,買賣雙方成交單位及出市代表分別國投基金部的溫彤筠和有色證券部的伍德民。④

     深圳證交所創辦人之一、副總經理禹國剛在多年後接受採訪時回憶說:「那一天只有一單交易,這是我們讓有色金屬證券部報進來的。所以那一天收市以後,證券商為之一震,尤其是那三家老證券部的,中行的、市國投的、特區證券的。他們說,我們都沒有報買賣單啊,哪有這麼一單?有色金屬就說是我們報的。這三家老證券部啊,底下做了工作,說交易所12月1日開業,那一天買單賣單都不給他們報到大堂裡去,叫它零成交。可這件事被我們早兩天破譯了,於是我們也不聲張,不去說他們什麼,也做了工作。假如說我們事先不知道這個事情,沒有做好這個準備,開業第一天就是個零成交,這個歷史寫下來,多具有諷刺意義。」⑤

     深圳證交所原本可以在試營業時就一舉推出股票電腦自動交易系統,但由於各種原因卻在試營業開始時,將現成的IBM大機和自動撮合軟件擱置一邊,採用了最原始的手工撮合報價方式。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交所試營業第一天,採用的就是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相結合的手工撮合交易方式。

     直到1992年2月25日,深圳證交所才採用電腦自動撮合系統替代上述手工交易查看原圖方式。

     而上海證交所在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時就採用了PC網絡系統實現證券自動交易和行情傳送的方案,從而實現了委託電腦錄入、證券委託電腦系統自動撮合成交,以及成交行情信息遠程自動傳遞等自動交易功能。

     筆者在新華社的圖片庫裡發現了一張上海證交所開業第二天交易大廳裡的場景照片,由新華社記者柳中央拍攝。畫面中最顯眼的是巨大的行情顯示屏,而在中央監管工作區端坐著的是目前在上海證交所行政服務中心任總監的殷葉亮。原來殷老師長期在上海證交所交易部擔任總監,從畫面中他穿著黃馬甲「召見」紅馬甲的神態中就可以見到當年場內監管的風采。坐在他身邊的是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半導體研究室的工程師王科峰,他的主要任務是負責維護交易大廳LED(發光二級管)行情顯示屏的正常運轉。

     這可是不可多得的上海證交所最早的場內運行實況的畫面記錄。

①詳見龔浩成:《上海證券市場十年》,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6頁。

②電真空: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現更名為上海廣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電電子。——編者注

③詳見王安:《大話中國證券市場十年》,華藝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頁。

④ 詳見禹國剛:《深市物語》,海天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頁。

⑤詳見鄭頌:《資本人物訪談錄》,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9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834

俄羅斯的良心歷史學家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hzd.html

最近美國輿論界是打了興奮劑了,在菲律賓風災上面大做文章,猛批中國。

其實這次對美國確實是一個大好機會,看美軍可不可以趁著救災的名義改變菲律賓公眾的看法,然後就落實美軍事實上長期駐軍菲律賓的目標。所以輿論上的攻勢是肯定要打的。

不過最近我看到的,倒是俄羅斯對美國的輿論攻勢很厲害。

大家知道,俄羅斯最近在兩條戰線上大獲全勝。

第一條戰線就是斯諾登。這個已經將美國政府全世界維護人權啊啥的遮羞布給徹底扯下來,算是讓美國在沙灘上裸奔了。

第二條戰線就是敘利亞。

俄羅斯成功地在敘利亞主持局面成功,搞得最後連歐洲人的和平炸藥獎也要朝普京同學的方向扔過去,給了聯合國的化武組織。

那麼這個政策成功的第一個反應,是導致了美國和沙特關係的惡化。

隨後開始的伊朗核武談判,不光讓美國和沙特關係進一步惡化,連以色列都開始緊張了,怕談判之中自己被美國賣了。

作為對斯諾登的報復,美國是用了在俄羅斯開冬奧會的事情來打俄羅斯的臉。結果俄羅斯人就把啥奧運火炬搞到太空空間站去漫步。

那麼俄羅斯和美國這種互相打臉的動作是會越來越大的。

這幾天看到了今日俄羅斯的最新打臉節目。

今日俄羅斯在網絡上還是蠻流行的,他們的節目基本上是兩手的,一個是影響美國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另一個是教育本國年輕民眾,打垮俄羅斯的親美勢力編織的虛假的美國形象。

他們針對的方向也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現實事情,一個是歷史結論。

最近一個節目就是關於美國的私人監獄。就是私人開監獄,政府送犯人進去,每個犯人政府付錢,就是納稅人的錢。那麼在這種經營模式之下,進去的犯人越多,人家的收銀機就越響亮。結果看到一傢俬人監獄去年的利潤是17億美元。

所以為了保證私人監獄企業們的錢來源滾滾,你就必須法律上將更多的同學扔到監獄裡面去。這樣美國坐牢的同學就要很多了。

然後今日俄羅斯就開始將全球保護人權模範---美國和美國經常攻擊的壓迫自己國家人民的兩個大魔頭---中國和俄羅斯做比較了。

美國,坐牢人數是223萬9千751人。

中國,人口是美國的近5倍,坐牢人數是164萬。

俄羅斯,人口差不多美國一半,坐牢人數是68萬8千800人。

估計大家說,你要是對社會有重大威脅,關起來,我們安全啊。

於是今日俄羅斯分析,美國的犯人中間,超過一半不是暴力犯罪。

最後的結論,漂亮的俄羅斯女記者說,「在自由聖地(land of free)美國」,私人監獄的利潤這麼好,現在有錢人也熱心投資,看來越來越多的人是會被關起來的。

當然,美國的黑人同學們是主要關押的對象,將來西裔同學們要加入了。

前一陣子在書店,看了看美國黑人的歷史,裡面有一段很有意思。對黑人民權運動,大家估計知道比較多的就是馬丁路德金了,雖然最後他是被美國政府的一些勢力給咔嚓掉了,但是他代表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還是被美國主流社會認可。

當然了,美國社會打開了精英黑人在政治上的通道,但是對大眾黑人估計主要的改變,就是餓你不死的福利養懶人制度。

其實大家想一下,黑人剛開始被人運到美國來的時候是奴隸啊。你做奴隸,敢懶嗎?

美國南北戰爭之後,雖然名義上不是奴隸了,但是在大部分的南部地區,黑人因為找不到工作(因為人家不給你工作),成為社會閒雜人員就被勞教中心給圈起來了。這些圈起來的犯人,就被租給美國的私人礦山和鋼鐵企業啥的,做奴工。那麼你做奴工,也敢懶惰嗎?

所以從民權運動之後出現的兩個主要問題,一個就是養懶人的福利,另一個就是毒品的流行和美國的反毒戰爭。

毒品在黑人社區的盛行,其來源如何,現在還是有比較多的爭議,一種比較猛的說法就是毒品是聯邦調查局引進來摧毀黑人社區的。但是無論如何在60年代,其實白人年輕人吸毒也比較厲害,因為當時吸毒是代表了年輕人反叛、抗議政府、表達自我的一個政治手法。但是之後,主要針對黑人社區的反毒品戰爭,尤其是反可卡因政策對黑人社區的摧毀非常大。

其實在美國通過排華法案之後,針對中國人的反鴉片法案也是這樣類似的政策,後來還出現針對美國的墨西哥人的反大麻法案。

這些法案,聽起來冠冕堂皇,但是裡面夾帶的私貨非常多。這些法案其實就是像現在美國針對穆斯林的反恐法案一樣,就是給予司法部門,尤其是警察部門很多超級權力,你就可以在反恐怖的口號中做很多很多事情了,然後一切作姦犯科的事情,都可以在反恐的名義之下做了。

比如反恐,就偷聽德國總理的手機了。反恐,就監聽清華大學了,估計清華大學的學生都是恐怖分子,呵呵。

那麼這裡就舉一個例子。

在奧克蘭,警察認為我懷疑你這個老黑帶毒品要搜查你的車子,於是上來開你一個罰單,說你開車違反交通規則了,這裡只開25英里,你開了27英里,然後就開後車蓋,搜查,查到毒品,bingo,有成績;沒有查到,按照交通罰單處理,罰單估計就是幾百美元,可是人家老黑可能車也就是幾百美元。交不起罰單,車可能就被沒收了,或者向法官求情,靠做社會服務,就是獻出勞力百把個鐘頭,就算是罰了錢。

但是這種反毒品政策造成的擾民就很正常了,因為動不動,只要你是老黑,警察就截停你。

於是一天一個老黑被兩個警察給攔下來了,怒從中來,拔槍就把兩個警察給突突了,結果幾萬黑人上街,普大喜奔,狂歡慶祝。

這個就是反毒品法律,給老百姓帶來的各種困擾。

那麼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時候,另外兩個組織讓美國政府更加忌憚。

一個叫做伊斯蘭國家(Nation of Islam),就是信仰伊斯蘭教,抗拒信仰基督教,這個組織的領袖叫做Malcolm X,也是最後被美國政府的人給突突了。

現在這個組織的同學也是基地在美國想發展的同盟軍。

另一個組織就是奧克蘭這裡起來的,叫做黑豹黨。

黑豹黨的主要思想和行動指南叫做「毛主席語錄」,所以黑豹黨認為美國政府在國內摧殘少數民族的政策,與其國際上搞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是一體的,所以認為美國黑人爭取獨立、自由和解放是與世界反帝反殖民霸權的行動一體的。

因此黑豹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其中主要是黑人社區要達到自立更生的獨立地位,其中的一些社會福利活動,就是免費提供黑人小孩早餐、派發衣物,還有從小教育黑人小孩關於經濟上的階級鬥爭啥的。當然免費醫療服務,反正中國搞過的很多東西他們都在做。還有就是戒毒和戒酒中心。

不知道當時他們靠啥解決經濟問題的,因為美國政府通過FBI是專門要勒死他們的。因為很多社會福利啥的,你勒死他們之後,靠聯邦政府提供,這樣就可以打擊黑豹黨的民眾支持了。

早期,黑豹黨有的賺錢方法就是開車到舊金山的中文書店,買英文版的毛主席語錄,然後就是到伯克利的加州大學賣給白人學生們。那麼其他的賺錢方法,如果合法的渠道都被FBI給勒死了,會不會也包括提供毒品給白人年輕人們?

這些估計都需要查查歷史的具體記錄,才可以確定。因為顯然這裡有一個目標衝突,美國政府這邊的某些人,是想黑人年輕人多吸毒和酗酒,黑豹黨當然就是要在社區搞戒毒和戒酒,另一方希望你那邊的白人年輕人多吸毒和酗酒。

後來在基辛格偷偷訪華之後,在尼克松過來之前,黑豹黨的領導同志也去了中國訪問,受到了周恩來的接見。當時黑豹黨希望提出的建議,就是在中美兩國談判中間,希望要求美國政府放棄鎮壓黑人少數民族成為談判的一個項目。

這個時候黑豹黨認為美國黑人的解放事業是和中國人民全球反帝國主義是一起的,而中國政府也認為,中國在全球的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也是和美國國內被壓迫的少數民族的解放事業是一體的。

當然,後來出於中國和蘇聯的道義支持,以及法國等其他國家的支持,美國黑人受到的壓迫確實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是黑人的領袖們,不管是溫和的、還是激進的,不管是信基督的,還是讀毛選的,基本上都被懷疑是聯邦調查局的相關的馬甲同學,給殺得差不多了。那麼黑豹黨的一些領導人就被警察給打死在床上,然後拖屍體到樓梯間,放把槍在屍體的手上,製造和警察槍戰的場景。

黑豹黨的衰落開始於中美和解,和後來的美國和蘇聯的和平共存政策。黑豹黨的支持當然沒有了,那麼作為對價,西藏那些藏獨遊擊隊當然也悲劇了。

那麼美國對黑人的政策,就是一方面靠給以反毒戰爭特殊的權力打擊一些黑人社區有組織的形成和壯大。另一方面就是靠福利政策來圈養窮人,聽話的、沒出息的繼續福利,不聽話的、搞事的,蹲大牢。精英人士的話就可以少數人混上去。

按照黑人自己的講法就是少數幸運的黑人,被主子看中提拔,不在棉花田裡面當奴隸,進了房子裡面成為house黑鬼了。而今天這個house還是white house。

所以看來美國這個監獄人口降下來的機會蠻小,自由聖地關黑人比前種族隔離國家南非還要關得多。

看當年中國那個架勢,不是打臉,而是錘心啊。

現在俄羅斯打臉,另一個方面就是講歷史故事,就是做有良心的歷史學家。最近講美國歷史的系列單元,是關於美國的感恩節的。

現在的主流說法就是白人當時感激印度安人教他們耕種,俄羅斯有良心的歷史學家說其實請印度安人喝酒,裡面是下了毒藥的。

俄羅斯同學很猛,打臉打到整個白人種族的臉都打腫了。

先是說,西方的說法,就是歐洲白人把文明帶到了蠻荒之地,其實當落後和貧窮的歐洲人到了美洲,才發現人家才是文明,城市規模比歐洲最大的城市要大好幾倍。

社會運作、人民生活、文化水平、文明程度都高許多。

那個時候的歐洲人不懂得牙齒健康,掉牙很厲害。這個倒是真的,我記得看喬叟的書,在歐洲那個時候,沒有大門牙,是女人美麗的標誌。

還有就是不洗澡啥的。白人是到了美洲,人家瑪雅人教會了他們洗澡,所以後來這些歐洲人都羞愧難當。

那麼到美國那些白人,其實是去南美洲淘金的路途失敗,最後就漂泊到了北美,然後天天想挖洞淘金,當然啥都沒有,後來要餓死了,開始了人吃人。然後才是印地安人救了他們,但是白人們請印第安人慶祝,所謂感恩,結果就在酒裡面下毒,把印地安人們給毒死了。

按照西方目前主流歷史學家的講法,是承認超過1億的印地安人是被搞死的,但是是被歐洲白人帶來的病菌給搞死的。不過俄羅斯有良心歷史學家提出異議,認為病菌是一個因素,但是對印地安村莊進行大屠殺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所以他們認為,在感恩節背後其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種族滅絕大屠殺,要比希特勒殺猶太人要大很多很多。

那麼這些屠殺是哪些罪魁禍首呢?

就像你罵德國殺猶太人,總得把希特勒給擺上台吧。那麼今日俄羅斯首先揭發的就是美國開國之父華盛頓。

歷史學家們談到了華盛頓的信件中,如何去三光印地安人的村莊,大概這個就是指當時華盛頓作為英軍的首領和印地安人遊擊隊的戰爭。當時印地安人遊擊隊是受到法國支持的。

後面就談另外一個美國重量級歷史人物---傑弗遜如何要求滅絕印地安人的;當然之後有列舉了幾個小一點的,比如加州州長,後面的大羅斯福如何在滅絕印地安人的行動中,和大家分享經驗和快樂。

總之,最後的結論就是美國的這些啥民主精神領袖都是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手法也就是當初西方,你黑列寧和斯大林同學,你黑毛澤東同志。

   這個對美國今天年輕人的影響如何還不知道,但是用來打俄羅斯的帶路黨是綽綽有餘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40

加薪不是靠老闆良心

2014-02-07  TCW  
 

 

近來一些官員呼籲賺錢企業應為員工加薪,彷彿員工加薪須看企業主是否有良心,這種呼籲是完全昧於事實的。

任何商品價格從來不是買賣雙方的善意良心決定,就像股票價格不決定於投資人的良心、白菜價格也不決定於家庭主婦有無良心,員工薪資所代表的勞動服務價格,也不是企業老闆的良心決定的。真正決定這些價格的,是市場供需。

老闆付的薪資越低,他就越難聘到員工,因為求職者永遠有其他選擇──跳槽轉業是選擇,賦閒在家亦是選擇。勞工若出外工作,就須放棄休閒享受的價值,這就是他(她)去工作的機會成本。老闆付的薪資,一定要高於勞工的休閒所值,否則勞工寧可不工作。

同時,老闆還須支付和其他老闆至少同樣高的薪資,否則員工寧可去別處上班。正是這些其他選擇的存在,或說是「競爭」的存在,使得老闆即使想壓低員工薪資,實際上也無法做到。

同樣的,即使老闆有良心,付給員工比市場還高的薪資,但消費者不會因此就改變對其公司產品的支付意願。這個老闆收入未增加,卻支付員工更高薪資,他就須犧牲對其他生產要素的支付:或許是付不出廠租、繳不出利息,或分給股東的錢變少。無論哪種情況,他都不可能長久留在這行,競爭會把這個有良心卻昧於經濟規律的老闆淘汰出局。

任何生產要素的報酬,是由其對最終產品價值的貢獻決定的。若公司賺更多錢,是來自員工生產力提高,不須外人指點,老闆自會幫員工加薪。因為老闆只有出更高薪資,才能留下這個勞工。否則其他競爭者會出更高薪資將其挖走,以收割此員工的高生產力。這種薪資競爭會一直進行到,該員工薪資已完全反映其提高了的生產力為止。

若公司賺錢不是來自員工生產力的提高,例如來自以偏低價格租了一個店面,則公司為此店面付的租金也會相應提高,一直到反映店面為該公司多賺的錢為止。因此,企業賺錢必會提高對最終產品價值有貢獻的生產要素的支付,因為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競爭下存活。若員工有貢獻,企業必會加薪;若員工無貢獻,幫他們加薪也只會害了企業,呼籲企業給員工加薪根本是多餘的。

此外,公司賺錢除了提高對生產要素的支付,也可能擴大對生產要素的使用量,例如招聘更多勞工、購買新技術、更新設備。「幫員工加薪」未必是賺錢企業的最優選擇。不用接受市場考驗的官員,呼籲那些每天面臨市場競爭的企業該幫員工加薪,這只會干擾企業做選擇,使其經營能力受損,到最後也是勞工受害。「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實在是官員不可或忘的座右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52

《如何自保》與其等政府、油商良心發現 不如自救 遠離惡質劣油 食安專家教你三撇步

2014-09-15  TWM
 

餿水油比去年爆發的混油風暴,更讓消費者頭痛!

因為這些劣質油多半流入各大夜市、小吃攤,不易辨別。

《今周刊》特別請專家提供撇步,教大家遠離黑心油。

撰文‧何欣潔

黑心油接二連三,從去年的混油風暴開始,消費者就不斷追問:「如何才能選到安全好油?」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這次的問題在於工業用油,用於食品加工使用,為了增加食品的滑潤、蓬鬆感,製作過程中仍會加入一點真正的豬油,讓它稍有香氣。因此,避免吃到黑心加工油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吃摻有豬油的食品加工品,畢竟消費者無法完全單就末端食品,判斷是否摻雜劣質油。

撇步一:買白色固體豬油

半流體或液體狀態,恐添加化學成分許惠玉表示,這些劣質油經過化學處理後,因為炒起來沒有油香味,較少直接賣給一般消費者,多半流入各大夜市、小吃攤,或用以製作加工品。

不願具名的資深食品稽查人員提醒,一般餿水油的重製過程中,會添加磷酸鹽及其酯類乳化劑,讓成品有抗凍、液狀的特性,但天然的豬油在常溫常壓下本來就是白色固體,因此,不要買半流體或液體的豬油,或觀察商家的油品狀態,可以避免餿水油或其他劣質油品的危害。

撇步二:觀察店家環境

劣油顏色濁、味道嗆,高溫易噴濺他指出,最喜歡用半流體或液體豬油的食品業者,有蚵仔煎、糕餅業、冷凍食品業、休閒食品業、夜市牛排、平價便當、炸豬排、鹽酥雞、小吃業、調理包、調味料等,甚至連月餅、綠豆椪、蔥油餅等所有含油蔥酥的食品,都有使用餿水油的風險,消費者應該特別注意。

已故名醫林杰樑遺孀、護理師譚敦慈則表示,問題油品可能會有顏色較混濁、味道難聞、油體較黏稠等特性。製作過程中,也可能保留水分未處理乾淨,下鍋容易噴濺;若是外食,消費者可仔細觀察店家環境來作判斷。

撇步三:炸物見真章

外表呈深褐色、口感脆硬、吸油度高有豐富自家搾油經驗的醫師余尚儒指出,「真油」的味道清香,抹在手上會很快被皮膚吸收,幾乎可以當作護手霜來用。至於市面上的煎、炸物,若使用新鮮好油,炸出的成品顏色較淺、不容易上色,使用多次回鍋的劣油,炸物顏色就會呈深褐色,口感又脆又硬,吸油度也變高,即使用餐巾紙吸油,不但徒勞無功,甚至會讓餐巾紙也黏在炸物上。幾個簡單步驟,就可以讓不得已外食的族群,盡量降低吃到餿水油的風險。

實在無法相信市面上賣的油品,自去年的混油風暴開始,就有許多民眾購買種子,請油行代為搾油。

中部地區的老字號油行表示,自家會「代客炒種子、搾油」,富含油脂的本土花生,四斤便可搾出一斤花生油,常有農民一口氣拿三、四百斤種子來搾,自用或送人。

但專家也提醒,民眾若想買種子讓油行代搾,必須觀察機器的油渣是否清除乾淨,否則易滋生細菌,油行也必須遵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才能讓民眾安心吃。

你也可以跟著做,自己吃的油自己搾從混充油到餿水油,消費者「食」在難安。嘉義市醫師余尚儒為了全家人的健康,努力自救,揪團進口搾油機,並且在自家屋頂栽種黃豆。

為了買搾油機,余尚儒做足功課,考量各地氣候、種子特性、比較試用心得,選定一款荷蘭製的小型手工搾油機,在自己臉書上揪團購,很快就引發熱烈回響,成功開團。

「買來機器,下一步就是要尋找哪裡有好的搾油種子?」南瓜子、杏仁、可可、花生、芝麻、紫蘇、油菜都曾被余尚儒列為可能的搾油材料,「台灣最常見的本土搾油作物就是芝麻、花生,我們也嘗試在自家屋頂、用小孩的尿布袋種植黃豆,完全自給自足。」而每一款種子搾油的「眉角」都不一樣,余尚儒反覆實驗,發現芝麻體積小,所以在油管內可被擠壓面積較大,出油狀況比黃豆好,未經精煉也能耐高溫、且富含抗氧化劑,很適合搾油,但不易保存,必須盡快吃完。這些實驗資訊,他都無私分享給網友,讓更多人能順利吃到自家搾的油,同時幫助台灣本土小農,「並不是關在家裡、自己吃得安全就好,我們希望推廣成一種社會運動,讓大家學習動手自製食物、支持小農,不要無力地等待廠商來餵食。」不僅如此,余尚儒更與在鋼鐵工廠任職的父親,共同研發第一台適合台灣本土種子的搾油機,「台灣的種子成分畢竟與國外不同,我們將手搖改為電動,也改良部分構造與製程,讓搾油更順暢,事後更容易清洗,提高大家搾油意願,目前仍在努力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76

食品也是良心事業 林智遠 Nelson Lam

2014-09-05  NM
 
 

 

小時候,最開心是放假的日子,跟爸爸到他工作的舊式食用油店鋪流連。在街上跑跑跳跳時,看着大桶的食用油運到鋪中,爸爸負責分類,好的賣貴一些,次的賣便宜一點,不食得的賣作工業用。所以從小就聽過南順(411)和合興(47)這兩間公司的名字。刀嘜業務利潤微薄?

南順擁有食用油品牌「刀嘜」,8月底公布2014年6月全年業績,營業額上升14%至41億港元(下同),當中87%來自食品製造及分銷,包括食用油,而來自香港及澳門的營業額只有18%,其餘的是來自內地,香港並不是南順的主要收入來源地。南順的毛利由去年16%升至今年17%,溢利率卻仍只得3%,原因是銷售及分銷費用上升21%,佔營業額約9%。數字反映食品或食用油的利潤微薄,在追逐微薄利潤當中,質素會否在不覺間被犧牲?

獅球嘜是私人持有

而曾擁有號稱「香港唯一食用油提煉廠房」的合興,現在已沒有從事食用油業務。大家熟悉的食用油品牌「獅球嘜」和廠房,現在是合興的主要股東兼主席洪克協家族私人持有。時鐘轉到2011年12月,合興公布從洪氏家族收購包括「吉野家」的內地連鎖快餐業務,收購價35億元,以合興發行可換股證券支付。當日收購連鎖快餐業務的市盈率近26倍,但收購的資產卻少於3億元。收購完成的2012年3月,可換股證券公平值飆升至50億元。一年後,合興再公布將食用油業務,以4億元現金代價,出售給洪氏家族。而出售食用油業務完成,合興將派發2.8億元特別股息,當中2.1億元股息是支付給洪氏家族。換言之,洪氏家族收購食用油業務的淨現金支出只是1.9億元,而當日合興食用油業務的資產淨值卻達4.7億元。2013年的五年財務概要顯示,合興已終止業務,包括出售了的食用油業務,在2011年前的數年都錄得盈利,由900萬元至2,000萬元不等。巧合地,到出售業務前就開始錄得虧損。而合興在出售食用油業務中,也錄得4,600萬元的虧損。

合興快餐業務收購後轉差

在合興收購快餐業務前,此洪氏家族持有的快餐業務營業額和溢利都年年增長,營業額增長在2010及2011年都保持30%或以上,溢利率也有8%或以上。在完成收購的2012年,營業額也有20%增長,溢利率也保持7%。可是,到了收購完成後的2013年,營業額增長卻只剩7%,溢利率亦急降至只剩3%。合興上月底公布今年中期業績,對比去年同期,營業額只上升6%,溢利率再下降至1.7%。營業額增長放緩,管理層是否要考慮節流?但合興銷售及分銷費用卻不斷上升,2012年是佔營業額43%,今年中期業績已佔50%;同時,一般行政費用也大幅飆升,2012年佔營業額7%,今年中期業績已佔10%。反觀南順,行政費用只佔營業額的4%。合興的情況反映合興管理層的經營有待改善?還是當年洪氏家族私人經營太優秀?那麼,洪氏家族現在私人持有的食用油業務,表現又是怎樣呢?爸爸最近說起離開那工作數十年舊式店鋪的原因,是不願依從新僱主的指示,在油中加入色粉,他說食品也是良心事業!

林智遠 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 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160

SENSE隨筆150923 良心理論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9/23/sense%e9%9a%a8%e7%ad%86150923-%e8%89%af%e5%bf%83%e7%90%86%e8%ab%96/

SENSE隨筆150923

「良心」理論

掌門執筆

 

Ruth Benedict在經典名著 《菊花與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1946) 一書中將文化區分為「良心型」與「羞恥型」兩類. 其前設是人類的道德觀念可能是完整內化的,足以監督本身的行為;也可能是內化不足的,因而有需要以另一 (內化了的)機制監督其行為, 那就是 輿論—社會的視線, “十目所視, 十手所指” 是也. 前者為「良心型」;而後者則為「羞恥型」文化. ***

 

然則, 她所使用的「良心」此一觀念, 在當時哲學界是作如何想法的呢?

《倫理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Ethics》 (1913) Frank Thilly 這本整整一個世紀前的書,當其時在美國享有盛名. 該書的第二章 《良心的理論》 以哲學史方式羅列西方哲學對「良心」的闡發,相當周詳, 可資學習.

〈良心何物〉

人類不僅對別人,也對自已進行道德評價, 區分動機的 “善” “惡”, 行為的 “正” “邪”. *** 而社會則據此等準則 “揚善抑惡” “敲訂正道”, 以風俗法律齊一人民的舉止規範.

Def. 這種道德意識稱為「良心」.

那立即引出一個重大的問題:「良心」的性質是甚麼?是如何生成的呢?

 

在於原始社會,語言觀念尚未發達, 一切感知的事物都以超自然力量加以解讀, 並以「神話」方式表述出來. 良心被感知為善惡在內心的衝突,是神祇的力量作用於其間.

在希臘神話之中良心形象化為 “復仇女神” , 對行惡之人施加的懲罰,使其痛苦不堪. 蘇格拉底則宣稱是內心的 “守護神” 指引他行善去惡.

 

哲學誕生之後,神話觀點為「形上學」觀點所取代. 最早的想法是Def. 人類具有一種天賦, 當然源自上帝的賜予, 能夠直接區分善與惡,正當與不當, 那就是「良心」, 是為

〈直覺論〉.

直覺論者認定善惡之辨是先天的, 惟根據其對“直覺”性質的不同想法分為三派:

A「理性直覺論」認為良心屬於理性範疇, 善惡之辨是“不証自明” 的,像幾何公理一樣直接和永恒.

此說有一死法,為何不同的人其良心見解有所不同? 又為何這種分歧情況並不出現在幾何學的直覺上面?

 

B「感情直覺論」認為良心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衝動, “聞善則喜,見惡則厭” 是天性. 這也是一種社會性感情, “仁愛” “憐憫” “同情”等等都是良心的體現, 具有推動行為的作用.*** 良心不是理性思辨, 而是情感和行動能力.

 

C「知覺直覺論」認為良心是一種天賦的知覺, 一種反省原則,用來區分和判斷別人和自已的思想行為是否正當. 良心既非理性,亦非情感,而是察知能力, 用以指導行為,有如視覺之指導前行.

 

古來西方哲學可粗分為「理性主義」和「自然主義」兩大主流, 而「直覺論」隸屬理性主義一邊. 另一邊的觀點則認為良心並非天賦, 而是來自後先的生活與經驗, 因而是一種學習得來的知識, 是為

〈經驗論〉.

經驗論可以輕易地解釋清楚道德和良心的 多元和歧義性.***

霍布斯「良心」是一種判斷行為的 “明顯的意見opinion of evidence”. 這麼一來,善惡之辨只是對人類行為的偏好, 隸屬不同社會文化的人基於環境和氣質的差異,喜好自然分歧, 道德之所以存在著地域性也就不足為奇了.

更冷酷的是, 作為超級性惡論者,他認為「良心」道貌岸然的底裡, 其基礎只是赤裸裸的「自利」!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習得 “大家一起做,大家有著數”, 「良心 = 無私」或「合作」乃是博弈論式產品,一如演化生物學家之所言.

 

洛克的想法基本上和霍布斯無大不同,只是更加精緻化. 他認為良心是一種實踐原則, 「人們以對他有利的事物為 “善”;而以對他不利的事物為 “惡”. 」這條原則以獎懲方法在人類意識中固定和強化, 在上帝是永生的賞罰— 天國與地獄; 在社會則是風俗和法律的抑揚褒貶.***

 

到了邊沁,全面嚴謹地歸結學理, 創出了經驗主義登峰造極的道德論說「功利法則」:道德就是 「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 ***** 此說的最大好處是其實踐性, 將抽象的道德拋錨在可量化的利益上面,成為後世立法的哲理依據.***

對邊沁來說,良心只是一種對人類行為的批判意見, 如無功利作為憑依,便流於空洞無物. 他更不同意所謂可憑藉良心辨識出來的“先驗道德義務”, 認為那不過是欺世之談.

此說也有死法, 可戲劇化表述為 “良心是否容許多數人向少數人施加強暴?”

 

理性主義與自然主義在 康德手上合流, 同樣地, 直覺論和經驗論也在他手上統合而成

〈調和論〉.

康德在其知識論鉅著《純粹理性批判》中設定Def.「先驗範疇」:人類心靈被賦予某些機能、法則、框架或 “形式”, 憑藉這等「範疇」,人類才可以認識和處理「經驗」, 所得的 “內容”便是「知識」.*******

如此這般, 「理性」便是先驗範疇,在人類心靈中設立了框架; 「感性」便是感知世界的能力, 透過感官獲得的「經驗基料」,經由先天框架進行整理, 才成為有意義的「知識」. 調和陰陽,一網盡收, 此康德之所以為超級宗師.

舉例: “空間” 是先驗範疇, “視覺資訊”是經驗基料, 視覺資訊張掛在空間框架上面, 構成意識中的一幅 “圖景”.

 

根據康德的理論, 道德/良心”也是一種先驗範疇, 社會生活基料在道德框架上面進行整理, 構成人生的意義,指引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在最清晰的狀況下,所有經驗內容都指向相同的普遍原則, 這原則便是道德律,康德稱之為「絕對命令」.***

舉例: “不可說謊” 是絕對命令, 因為每個人都不想別人對他說謊,連騙子也一樣, 所以該命題具有普遍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05

電商官網揭成本價 靠良心大賺五成

2015-12-28  TCW

近來,歐美重量級財經媒體批評身價虛胖的初創企業追逐短期獲利陋象。十二月,《彭博商業週刊》反向報導一批道德掛帥的「良心企業」,頭號代表是高價服飾電商Everlane。

在成衣價格越來低的市場裡,創立滿五年的Everlane有一點訴求顯得與眾不同:「我們希望呈現Céline(法國精品品牌)的高質感、跟隨Patagonia(戶外用品品牌)的道德感。」執行長裴斯曼(Michael Preysman)對《彭博商業週刊》說。

生產流程透明吸引買家

美國新媒體V0x Media曾讚譽子Everlane是「最聰明服飾電商」,因為它「裸裎」業界不敢說的秘密:從上游原料到下游販售,無論是選材、生產與定價,在官網上全 揭露,顧客不僅知道原料源自歐洲、製造據點在中國,更明瞭這家也幫歐洲精品代工的業者成本可能不到定價的一五%。

就以打底白襯衫為例,官網公告:棉布、線扣等採購價十一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五十元)、剪裁逾一美元、縫製約八美元、物流運輸近五美元,最後含稅成本是二十五美元。它的定價是五十五美元,但是同級產品門市價超過一百美元。

《經濟學人》說,激進的透明度加上不打廣告的徹底去中間化,Everlane目C兩年內累計有三十五萬名註冊會員,更直接的效益是,三成會員都是重複購買顧客;去年營收三千六百萬美元,較前年翻兩倍;毛利則為一千八百萬美元。

裴斯曼認為,廣告不一定能打動消費者,但是每一名消費者都會想要先認識品牌背後的故事,再決定購買。他自認為,Everlane至今仍守住「誠實、透明」這兩大創業初衷,經營績效因此暴衝。

相較之下,預估市值曾破十億美元的時尚電商Fab.com,是名副其實的獨角獸企業,但經營權旁落創投股東,業績始終無法達標,去年裁員、收購風聲不斷。 《彭博商業週刊》質疑,規模擴增迅速,誠實代價恐蝕成本,裴斯曼卻樂觀的說,規模越大,影響力也越強,當美德躍為業界標準,代價反而更低。

撰文者邱碧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03

良心餐廳食安出包 擬「麥當勞化」再挨批

2016-01-18  TCW

「當良心招牌蒙塵,轉向黑心做法,死忠吃客可能最先跑票。」財經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警告,近半年來墨西哥捲餅連鎖店奇波雷(Chipotle)遭逢食安危機,「麥當勞化」是最不可取的解方。

奇波雷一向標榜供應在地食材、現點現做的「良心食物」,但二○一五年七月起大腸桿菌、諾羅病毒災情連環爆,全美約三百人遭殃,拖累股價下跌;最近一起危機發生在波士頓,逾百名食客上吐下瀉,加速股價急墜,半年多來重跌近四成。

《彭博商業週刊》透露,奇波雷不僅養出一批花錢買美德的忠誠食客,甚至讓產業龍頭麥當勞等跟進試推有機產品。然而,二○一五年一份內部報告已指出,新鮮食材比冷凍原料更適細菌孳生,在店烹飪的風險也高於中央廚房供貨。

捨棄原則被罵背叛粉絲

奇波雷打算據此調整政策:原在門市處理的番茄、洋蔥等食材,將改由中央廚房裝在密封袋裡分送;辣椒、檸檬也會汆燙後上桌。

整體而言,未來它將降低使用在地食材,期達食安標準。

「若奇波雷想藉此挽回流失人氣,」商業內幕直言,「此舉無疑自打嘴巴。」因為,唾棄現代化農場的黑心做法,堪稱奇波雷的神主脾;未來若真改道中央廚房路線,並將小農拒於門外,那就是「麥當勞化」,無異背叛粉絲。

餐飲產業分析師艾法瑞斯

(Andrew Alvarez)觀察,奇波雷當然不是第一家出包的連鎖餐廳,但犯錯並非致命傷,是敗在經驗不足:它處理危機不僅慢半拍,還錯用戲譫態度回應各方質疑,讓負面輿論見縫插針。他說:「企業在擴張時要做得比良心更多。」

二0一四年初,奇波雷股價衝過蘋果,因此成為商業雜誌《快企業》(FaStCompany)筆下「改變美國飲食產業」的革命先鋒;眼前,危機還在延燒,但 財經網誌Motley Fool舉同樣曾被大腸桿菌襲擊的塔可鐘(Taco Bell)為例,事發隔年股價便從跌逾一成反彈超過兩成:「不必對奇波雷過度反應。」

文:柳定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482

一位20世纪老头的良心建议,你get到了么?

http://www.xcf.cn/500frb/tt/201608/t20160829_776257.htm

  杰克·韦尔奇已经越来越像个老怪物。他没有因年事渐高而减少行程,也从不因非议如潮而收敛言行。81岁的韦尔奇现在仍然满世界飞:演讲、咨询、 接受媒体采访、参加电视辩论、辅导陷入困境的CEO、指点职场迷茫的年轻人,——俨然无所不知的商业教父,似乎永远真理在握。对了,身边还有小他24岁的 第三任太太苏西(Suzy Welch)如影随形。57岁的苏西同样精力充沛、头脑敏锐、伶牙俐齿,风头盖过大把年轻女孩。

  两人所到之处总是风景,常有争议:无论宣称CEO就是应该支取巨额薪酬;还是直言董事会里女性太少,是因为女人生孩子耽误了工作,——这些都没少被知名博主与普通网民大肆吐槽。

  然而,知无不言且语出惊人,大概不是韦尔奇被嫌弃的关键,不少人厌倦他的面孔与声音,大约是因为他的时代已经过去。虽然身为20世纪货真价实、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CEO之一,他所代表的是工业时代的规则与秩序,是大公司与流水线所散发的刻板、压抑的气氛。

  而今天的时代是技术极客的时代,是创业者的时代,是年纪轻轻凭借几行代码就可能一夜暴富的年代。美国高中生或大学生随手开发的软件,被硅谷巨头巨资买下的故事越来越多。前FT美国版主编、商业作家弗里兰(Christia Freeland)对此有一句精彩的概括,“If you are very very smart and very very lucky, you can get very very rich very very quikly.”

  年轻一代的偶像是睥睨世界、打破规则的乔布斯、马云、扎克伯格和马斯克。像韦尔奇那样从青春到古稀在一家巨 无霸公司耐心攀爬、鞠躬尽瘁的经历与经验,在如今的年轻人眼里既愚蠢又乏味,没有人想要成为他。他是职业经理人的黄金时代的胜利者。而更年轻的一代,甚至 对苹果、谷歌、Facebook都缺乏兴趣,他们渴望亲手创造一只独角兽,或者至少加入一家独角兽公司。

  所以,看到韦尔奇在80岁之际再出新书《商业的本质》,我也以为这不过是迟暮英雄的老生常谈。

  书中的确有一些老生常谈:不惜一切实现公司增长,是韦尔奇商业理念中不灭的主线;五张幻灯片的战略制定法、卓越商业领袖核心素质的 “4E+P”,都基本是《赢》中内容的重复。这本书里也看不到充斥商业媒体的各种时髦词汇。相较市面上各种新概念横飞的商业读物,《商业的本质》中的概念 与理念一眼望去如此陈旧而沉闷。

  如果就此止步于这本书,我只能说,你错过了太多。如果留意到韦尔奇这本书相比之前去除、新增与反复强调的内容,就会发现这本书真正的价值:这是一本传承了管理的基本常识与商业的不变本质,同时加入了信息时代新生变量的一部指导手册,它务实、朴实、普适,几乎适合商业世界的所有人,无论你现在是何种身份、何种处境。

  韦尔奇夫妇显然没有停留在上个世纪,他们对这个新时代有丰富的观察和准确的理解。对于曾经无比痴迷的“六西格玛”,韦尔奇已经绝口不提;这本书 也几乎没有任何互联网时代的术语与热词,什么大数据啦、人工智能、VR、分享经济或者物联网。互联网给整个商业世界刷上了一层新的油漆,而韦尔奇夫妇在这 本书中剥掉了表面涂层,告诉你真实的商业世界到底变了没有,变在哪里。

  让我们随便看几条他的洞察和建议吧:

  “科技”和“人”对商业产生的驱动作用非常显著。——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平淡了。然而,那么多深陷增长与转型泥潭的焦虑的传统企业主,可听懂了这句话?

  要消除公司里单调乏味、愚蠢压抑的官僚主义风气和等级制度,不要让员工把大量精力耗费在琐碎繁重、没有意义的工作上。——嗯,这是讲给老板的话,却是对所有职场人的良心之举:机器人很快会取代人类去做所有琐碎而缺乏创意的工作。如果你的老板还在让你做此类工作,你最好在他买回机器人之前,先炒掉老板。

  在太多公司里,我们仍然看到它们的组织结构图并不符合现实需要。风险管理经理被置于重要决策圈之外。……相似地,在太多公司 里,领导者都不愿让首席信息官参与关于公司战略的对话。……如果风险管理部门和首席信息官被边缘化,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你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公司可 能已经遭到了重创。……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里,任何一个公司都应该重视IT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要招聘这些方面的优秀人才。很难想象哪个公司不需要这类 部门。——随便问一位CTO或者CRO,他都会告诉你韦尔奇说出了他的心声。随便问一位CEO,他可曾让CTO与CRO参与公司战略制定与重大事项的决策?不要等公司因技术薄弱与风险失控而遭遇毁灭性打击时才追悔莫及。

  对于硅谷的许多企业而言,灾难性的、突如其来的“颠覆”都是家常便饭了。对于这种情况,还有个专用缩略词WFIO(We’re fucked, it’s over的缩写:“我们玩完了,结束了”)。——WFIO差不多是韦尔奇整本书中唯一的新鲜词。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梦想着成为企业家,像企业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并付诸行动。——连韦尔奇都感受到了中国的“双创”热潮。

  缺乏国际知名品牌是中国在今后10年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这里有必要提一句韦尔奇十年前的预言,在《赢》中,他说中国市场会成为决定未来商业世界的重要力量,建议美国的企业高管要努力学习关于中国的一切知识。

  曾几何时,做一位企业家并不是人人所愿。本书的一些读者可能记不得那个时代了,但那个时代的确存在过。那时,一群群西装革履的人争先恐后地涌向摩天大楼或者其他类似的建筑,希望找到一份工作,而不是创业。——韦尔奇提起20世纪的旧时光,并没有留恋的语气。

  事实上,自2001年以来,有数百上千人,尤其是学生,兴奋地告诉我们他们渴望成为企业家,当我们接着问:“那么你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他们就陷入了犹豫之中。——不要等投资人问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所有激情澎湃的创业者先自问一下吧。

  如果你希望成为企业家,却没有好创意,那么你不妨先加入一个创业团队。在过去30年里,有无数企业家在其职业生涯刚刚开始之际,都是供职于这种充满企业家精神的科技公司。——相比中国政府的“双创”号召,这才是良心建议。

  信息技术迅速渗透的商业世界,眼下无非三个主题 :1.传统企业如何适应变化,获得重生;2.互联网创业企业如何长大、成功,成就辉煌;3.个人如何在这新旧切换与角力中获得发展;——韦尔奇对这些主题都有他的见解和建议。

  但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和唯一的惊喜,在我看来是韦尔奇新提出的一个无比简洁而强大的领导力模型:Truth and Trust——我把它简称为T2。它的完整版本是,

  1.真相与信任。

  2.不断地探求真相,不懈地建立信任。

  早在GE担任CEO时期,韦尔奇曾被回到,“作为一名CEO你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我最害怕自己是全公司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韦尔奇答。

  这个经典的回答可以让我们一窥韦尔奇T2模型的久远根源。从上世纪身为一家巨无霸跨国公司的CEO,到新世纪初退休后自己创办在线商学院,再到 十多年来环球旅行,见识传统企业转型的艰难与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崛起,韦尔奇最终提炼出了这个切中要害、大道至简,又知易行难的T2模型:真相与信任。说这 是韦尔奇终生经验与思考的智慧结晶大概并不为过。

  所以韦尔奇在书中用了整整一章去阐述T2的意义与做法,这里不做剧透。如果对于“T2:真相与信任”一头雾水或者不以为然,不妨在阅读之前与阅读之后,自问两个问题:

  我会对我的老板和下属,说出我所知的全部信息和全部想法吗?

  我的老板和下属,会对我说出他们所知的全部信息和全部想法吗?

  如果是的,恭喜你!你是商业世界的珍稀动物。如果不是,恭喜你!你是商业世界的大多数。

  焦虑感的弥漫与挥之不去,大概是这个时代所有人共享的唯一的东西:大公司恐惧于被不知名的创业公司颠覆;小公司恐惧于活不过明天;个人恐惧于被别人或者机器人替代。

  韦尔奇2015年接受LinkedIn主编专访时,将T2作为送给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同一条锦囊妙计:如果从最高老板到一线员工都进入T2的循环模式,一家公司就可以同时拥有大公司的肌肉与小公司的灵魂,变得既强壮又灵敏,足以抵御各种巨变与威胁。

  讲真,韦尔奇的T2模型在中国能有多少知己我深表怀疑。很难想象中国恶劣甚至恶毒的商业环境会开出T2之花。T2之花要盛开,需要所有人的正直与勇气。

  2015年8月,我在北京见到韦尔奇亲密的好友与导师,管理大师拉姆·查兰先生。当时我问他:“韦尔奇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CEO,你觉得他在 21世纪还能成功吗?”查兰先生认真地回答:“如果现在韦尔奇25岁,刚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我认为他还是会成为一名伟大的CEO。”直到半年后读完《商业 的本质》,我才信了:查兰先生是对的。

  至于韦尔奇为什么能在21世纪同样成功?——答案就藏在书中。http://www.xcf.cn/500frb/tt/201608/t20160829_776257.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58

村鎮銀行靠“良心”續命?行長遞紙條訴苦發展三大難

浙江省溫嶺市濱海鎮,農民王冬青是遠近聞名的葡萄種植能手。他種的葡萄顆粒飽滿,大小勻稱,每畝要多產出好幾百斤,還經常被請到全國各地給葡萄治病。

前兩年,王冬青盤算著籌點錢再轉包點土地,擴大種植面積,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高,手續繁瑣。正當他為錢犯愁時,聽說溫嶺聯合村鎮銀行支農貸款利息優惠,手續簡便,就跑到這家銀行。銀行了解了王冬青的實際情況後,快速放款15萬元。

可是,幫襯農民的村鎮銀行現在卻要求人幫襯。“中央財政給村鎮銀行的補貼到了地方卻撥付‘卡殼’,更何況地方配套的財政補貼!”12月16日,中國村鎮銀行發展論壇組委會秘書長蔣勇說。

“有些地方做得還算有點良心,地方這塊不給,但協助村鎮銀行向中央財政申請。” 蔣勇說,財政補貼政策落實不到位是目前村鎮銀行普遍遇到的問題。“政府補貼不到位,讓村鎮銀行怎麽活下去?”

在當天召開的中國村鎮銀行發展研討會上,浙江溫嶺聯合村鎮銀行行長朱偉平也委托該行辦公室主任給第一財經記者遞了一張紙條,他稱:“村鎮銀行發展中有三個困難:發展關註度不高、政策執行不到位、業務發展滯後。”

有專家對記者表示,村鎮銀行是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中堅力量,但目前村鎮銀行是“戴著腳鐐手銬”在鄉間田野上與在高速公路上的大銀行賽跑,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與其他金融機構有著天壤之別。

為“三農”事業雪中送炭

在遼寧省盤錦市,趙圈河鎮村民馬洪伍祖祖輩輩都居住在葦塘中,靠種田、打魚為生。但近年來,孩子上學、贍養老人等生活重負讓他負債累累,每年靠借錢度日。

可他發現,周邊農戶從盤錦大窪恒豐村鎮銀行借到一種名為“葦海寶”低息貸款後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於是,2015年他也向該村鎮銀行申請了5萬元貸款,承包了750畝葦塘,養殖河蟹和淡水魚。經過一年的辛勤勞作,收入達到20多萬元。

第一財經記者從盤錦大窪恒豐村鎮銀行了解到,近年來,該銀行對葦農、蟹農、下崗失業人員和婦女創業人員等人群進行生產和創業給予信貸支持,開發了“葦海寶”“富農貸”“助企貸”“婦女創業貸款”和“下崗失業貸款”等系列“支農”“支小”信貸產品。

這些信貸產品有地域特色,運行安全且手續簡、利率低,其中“葦海寶”特色信貸產品貸款金額在5000-50000元不等,目前已累計向2856戶葦農和蟹農投放貸款1.5億元,沒有發生一筆逾期貸款,成為該行運行較為成功的信貸產品。

村鎮銀行在趕場的農民中做農村金融宣傳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村鎮銀行的貸款不僅限於生產領域,農民生活需求同樣可以滿足。

福建省福鼎市貫嶺鎮松洋村,農民陳萬福每年靠農作物收成可獲得3萬元的收入。2015年8月,陳萬福在福鼎市購置了一套房子,但因為手上資金不足,無法裝修,一家三口無法入住。

2016年2月,陳萬福通過村幹部引薦找到福鼎恒興村鎮銀行,客戶經理當天就到陳萬福家實地調查,對其經營情況、信用狀況等綜合評定後,向其推薦“家庭信用貸”,以夫妻雙方互保形式,第二天就獲得5萬元貸款。

“這筆貸款對我來說就是雪中送炭。”陳萬福說,今年4月,福鼎恒興村鎮銀行舉辦的客戶抽獎活動中,他又抽中一臺空調,正好為新房“添磚加瓦”。

“今年是村鎮銀行政策發布的第10個年頭。”中國村鎮銀行發展論壇組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銀監會合作部原主任張功平說,從村鎮銀行誕生的一開始,就承載著服務“三農”和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性目標。

農村金融是“三農”事業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2006年12月,銀監會發布了《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提出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村鎮銀行按照“先試點、後推開;先中部,後內地;先努力解決服務空白的問題,後解決競爭不充分的問題”的原則逐步推開。

“堅持支持‘三農’與小微企業、下沈服務重心是絕大多數村鎮銀行的發展宗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農村金融研究室主任孫同全介紹,他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此前對我國村鎮銀行社會績效進行了評估,在提供了客戶數量的93家村鎮銀行中,2014年平均每家有客戶1017.35戶,2015年上升到1479.81戶,增長了45.46%。村鎮銀行起到了填補農村金融空白、增加農村金融供給的作用。

風險有上升趨勢

銀監會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全國共組建村鎮銀行1412家,其中開業1371家,籌建41家。全國村鎮銀行資產總額10810億元,較2015年末增加795億元。村鎮銀行已經覆蓋全國65.9%的縣市,其中吉林、遼寧、江蘇、湖北、海南、上海、天津、重慶、寧波和青島10省市實現縣域全覆蓋,山東、安徽、浙江縣域覆蓋率也已超過90%。

調研發現,大多數村鎮銀行分布在中西部地區,與國家政策相適應,但是設在貧困地區的占比較低。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在全國已開業的1328家村鎮銀行中,東部地區481家,中部地區482家,西部地區365家。東部地區10個省份平均設有48家村鎮銀行,最多的是山東省,多達110家。在全部村鎮銀行中,設在國家級貧困縣的有193家,占14.53%。

“村鎮銀行的網點數量較少。”孫同全介紹,調研中對提供有效信息的97家村鎮銀行統計,只有1家網點的有28家,占28.57%;2家網點的有33家,占33.67%;3家網點的有18家,占18.37%;4家網點的有7家,占7.14;5家(含)以上的有11家,占11.22%。

村鎮銀行管理辦法明確要求發起人必須至少有一家銀行類金融機構是最大股東或唯一股東,以便在出現風險的時候起到“兜底”的作用。

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包括城市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包括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外資銀行、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等7類機構都參與了村鎮銀行的發起和設立。

截至2016年2月,全國共有279家銀行類金融機構發起設立了村鎮銀行,其中農村商業銀行(包括農村合作銀行)占半壁江山,發起設立了近700家村鎮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占三分之一,發起設立了400多家村鎮銀行。農村信用社占十分之一,其余機構總和不到10%。

“總體上,城商行和農商(合)行發起設立村鎮銀行最積極,這與它們試圖擴展可開展業務的地域範圍有關。”孫同全說。

內蒙古達拉特國開村鎮銀行。攝影/章軻

值得關註的是,中國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和農村金融巨大市場潛力,也吸引了外資銀行的註意,再加上規避政策限制的需求,一些外資銀行也在設立村鎮銀行。

匯豐銀行業務策劃部經理於秉正介紹,匯豐銀行共設立了12家村鎮銀行,第一家村鎮銀行也是外資銀行在中國設立的首家村鎮銀行,位於湖北隨州。

孫同全介紹,外資銀行設立村鎮銀行最直接的目的還是要為自己的客戶服務,如澳洲聯邦銀行設立的15家村鎮銀行主要分布在河北和河南礦石資源和鋼鐵產業聚集地,該行致力於推動中澳貿易,而鐵礦石是中澳貿易最重要的商品。

調研發現,大多數主發起行在村鎮銀行中處於絕對控股地位;一些發起村鎮銀行較多的銀行成立了專門的村鎮銀行管理部門;在組織形式上,村鎮銀行采用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形式,而且基本上都依照法律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

村鎮銀行的存貸款余額增速一直快於銀行類金融機構平均水平,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研究也發現,2016年一季度,我國村鎮銀行的存貸款余額增速均呈放緩之勢。在村鎮銀行的貸款余額中,“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一直占比很高,而且貸款主要投放當地,信貸原則基本上能夠堅持“小額、分散”,戶均余額有進一步下降的跡象。

雖然大多數村鎮銀行能實現自負盈虧,但風險有上升趨勢。數據顯示,2015年村鎮銀行不良貸款持續增加,全年增加近一倍,達43.3億元。2016年第一季度村鎮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再升高0.19個百分點至1.63%,撥備覆蓋率降至231.1%。全國42家村鎮銀行不良貸款率達到10%以上,信貸風險狀況不容樂觀。此外,全國村鎮銀行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分別為1.11%和8.32%,均低於商業銀行1.19%和15.96%的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呼籲分級差別監管

據記者了解,村鎮銀行盈利水平較低的重要原因是融資成本過高,而盈利水平相對較低。

有專家告訴記者,由於村鎮銀行個體小、網點少,在當地的社會知名度較低,百姓對村鎮銀行還較為陌生,辦理儲蓄存款業務意願不強。有業內人士反映,各大銀行的高利率理財產品推出後,村鎮銀行客源流失明顯。而為了能留住資源,村鎮銀行不得不支付高額利息,導致融資成本上升。此外,村鎮銀行面對的客戶多是農戶和小微企業,其貸款額度較低,單位成本較高,也影響了盈利水平。

朱偉平也反映,目前村鎮銀行不能發行理財產品、代銷其他理財品,在業務範圍、財政政策等方面也還存在較多的限制政策,這些約束使村鎮銀行在與其他商業銀行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經營更為艱難。

黑龍江依安潤生村鎮銀行是齊齊哈爾市首家成立的村鎮銀行,曾首創黑龍江省“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開辟了農貸抵押擔保新模式,累計發放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57筆,金額3149萬元。

該行董事長、行長葛立明反映,“去年初,由於財政資金轉出近9000萬元,銀行對公存款出現巨大落差,嚴重影響了正常經營。”他說,按照人行規定,村鎮銀行取得的支農再貸款、扶貧再貸款必須在一個月內下擺完畢,且利率水平不得高於國家基準利率。村鎮銀行受股本金限制,最大放款額僅200-500萬元,且信貸業務小額分散戶均不超過10萬元,因此很難在一個月內發放完畢。

研討會上,山西晉城銀行總監陳毓賢持有不同的看法。“監管部門一再要求發起行降低持股比例,但作為發起行來說,既然讓它風險兜底,風險承擔,這個比例是不是越低越好?”

陳毓賢說,近兩年村鎮銀行效益下降,可能與經濟下行有關系。另外,各大行,包括農商行通過改制後業務都在向下沈,都在擠占農村市場,對夾縫中生存的村鎮銀行形成了很大的挑戰。“但是作為發起行來講,我們更多關註村鎮銀行的風險管控,而不是把盈利放在第一位。”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是要經歷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只要方向對,基本原則對,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張功平說。

多位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總體上看,目前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已進入到穩步發展和調整的階段,盡管村鎮銀行之間的經營管理表現相差較大,喜憂參半,但市場潛力仍然較大。主發起行制度對村鎮銀行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負面作用,但在當前的經濟形勢與村鎮銀行發展的條件下,利大於弊。

針對村鎮銀行存在的諸多問題,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中國村鎮銀行發展論壇組委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人民銀行研究所的專家學者近日也向有關部門提交了一份建議,呼籲支持村鎮銀行大力發展。

孫同全透露,在上述建議中,多家機構建議在堅持主發起行制度的同時,著力培育村鎮銀行的自主發展能力。改進支農支小再貸款的使用方式,鼓勵村鎮銀行繼續使用,增加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服務,緩解農村地區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適當延長財政獎補政策期限,增加獎補範圍,改進獎補方式方法。

多家機構還建議,延長鼓勵對農戶發放小額貸款的稅收優惠政策,改進對逾期90天應收未收貸款利息的增值稅計征方法,避免重複征稅。對村鎮銀行進行分級差別監管,對運行良好的放寬業務品種和地域範圍等限制。加快存款保險、政策性農業保險等基礎性農村金融制度建設,為包括村鎮銀行在內的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