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心理散戶死穴,機會成本供求定律 hiking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2663

有機會再見恆指先生,近期股市氣氛良好,上升不少,他說呢個多月最大特色是牛熊證輸死好多 人,情況的確如此,在沒有牛熊證之前,散戶炒恆指認股證,如果一個月前無論買入認購或認沽證,如果還未到期,至今只輸差價,但現今炒牛熊證的話,隨時玩完 輸光。炒股猶如買大細,手風唔順一定要止蝕離場,不過,散戶心理質素能否勝任?用心理學的角度,得到大概答案。

一條有六百人的村落發生疫症,現時有兩個治療方法:

方法一:四百人死

方法二:有三份一人獲救

你會怎樣選擇?(節錄自「金融心理學」)

表面上兩個答案是相同,都是救二百人,死四百人,好似擲幣遊戲,理應在兩種方法機會均等的情況下,選擇兩種方法的人數相若。但結果是若四份三人選擇 方法二,只有四份一人方法一。文中指出,人在面對死亡時都會迴避,選擇方法一,猶如親手殺死四百人,相比方法二可以救二百人,大家傾向選擇救人。應用在投 資選擇上,大家在面對虧損時,同樣選擇逃避,傾向選擇先賣有賬面盈利的好股票,留下滿手已下跌不少的衰股。在決定止蝕時,也會抱著明天會更好的心態,繼續 持有,在價格反彈時,又會抱著明天會更好的心態,期望股價返回家鄉才出售,因而錯過一個又一個脫手機會。

要解決這個心理問題,坊間有不少良方,有人買優質藍壽或盈富基金當儲蓄,買入後放入保險箱,這個方法最簡單,縱使偶爾發生電盈大跌九成多的例子,但 整體而言都能安心增值。也有人以價值投資應付,理論同樣簡單,但計算價值時減少誤差需要專業知識,操作時同樣要克服心理變化,花時不少。有人用平均成本 法,隨著時間的過去,連買入成本都忘記,心理問題迎刃而解。三種方法也有可之處,喜歡月供投資也帶著她們的影子,選易捨難也。

星期一股市大升,匯控升$4.9,升幅4.08%,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導,中投公司與匯控主席葛霖展開商談,主要談及中投在公開市場上直接購買 匯控股份的可能性。為什麼在市場買股票要與主席會談?星期一匯控亞太區主席鄭海泉表示,匯控與中投會面只屬一般交往,匯控現時資本充足,並無集資需要。換 句話說,中投公司與葛霖會面是事實,匯控不會發新股給中投,這是合理做法,我認為現價被低估,現時發新股損害現股東利益,除非中投承諾匯控未來在中國的發 展獲外資的特權。因此,會中所談則不是直接購買的可能性。

半年前,林森池曾說過收到「風」,中投公司與匯控聯絡發行新股事宜,但遭匯控以沒有集資需要婉拒。中投要買匯控的話,半年前已可以在市場慢慢地,靜 靜地買,那會事先張揚,被炒高後買貴貨?以近半年股價計,一百億港都買唔到1%的匯控,在市場買股票,沒有需要披露,除非中投已買夠貨。就現在的資料推 算,報導只是一般炒作。

繼九巴及維他奶後,屈臣氏蒸餾水工人罷工又一次成功爭取加薪。屈臣氏資方聲稱司機及跟車工人待遇分別為萬五及萬三,但勞方拿出工資單,實際只有萬三 及萬一,相信資方把公積金、保險、年終獎金等福利加入計算,導致雙方都提出有利已方的數據。屈臣氏部份員工聲稱12年沒有加薪,很奇怪,點解唔轉工而忍辱 多年?最直接的想法是,員工找不到待遇更好的工作,即這個行業長時間(超碼12年,而且情況愈趨嚴重)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

十年前國泰高級機師罷工,原因是國泰削減薪金福利,由於當時國泰給予削減後的待遇,仍然是高於同行,最終資方可算是獲得勝利。高級機師月薪達五十多 萬,削減待遇可令資方每年節省以億元計的開支,加上客觀事實(工資同行最高),資方雖然在罷工期間損失不少,但堅持最終獲得接納及得到合理回報,勞作雖然 被迫接受減薪,但仍是同行之最。在供不應求的行業,員工在市場的推動下,能與雇主分甘共苦。

就運輸工人而言,長期供過於求,資方大可成全不滿意的員工,將其遣散,在市場中以更低的工資雇用新員工,但現實是資方接連屈服,這與供求定律背道而 馳。運輸工人薪金相對較低,資方不加薪所節省的金額較少,堅持不加薪對資方的機會成本大(罷工所損失的營業額或遣散員工令公司聲譽受損),精於計算的商人 不做蝕本生意,這是勞方能接連獲勝的主因。

無論如何,這意味香港「打工仔」在通脹的壓力下,開始對薪金上升有期望(縱使該行業供過於求),相信這是各國也在面對的問題,呢兩個月已接連在世界 各地傳來遊行擾亂等消息,尤其在已發展國家,薪金佔整體成本高,影響更大。通脹因薪金上調而再上升,加薪的期望持續,當薪金全面上升,又會觸發新一輪的通 脹,做成惡性通脹,世界各大國久經通縮或似有若無的通脹率,在大家未接受現實之前,成品加價幅度未能反映成本的上升,尤其在低增值的行業,企業盈利受損, 股市難有起色。結果會走向兩個極端,其一是大家接受通脹,情況返回八十年代的香港;其一是全球經濟受損,復元需時。

本周恆指升866.52點,平均成交671.99億,比上周升57.9億,情況是反彈回落後最好的一周,但平均成交仍然維持六百幾億,六百幾億平均 成交已維持六周,這是否熊三已進入熊三中成交橫行的階段?港股成交隨時間不斷上升,在1994年10月中首次突破100億,13年後,2007年10月突 破2000億,究竟現時600幾億成交是否屬於交投淡靜,單用數字好難比較,要將來才知道。

收筆之前,新確科技在有可能被清盤的情況下,發行五千萬元可認股債券,年息半厘。David Webb去年的聖誕禮物,成謙聲匯發盈警。再一次引證大股東爭持及名人推介的謬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

供求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1997


 


即將是業績公布期,不少股價異常的波動是投機資金炒作業績預期。


 


下星期一HSBC公布業績,股價一直炒上。同樣下星期一建滔化工公布業績,今天建滔附屬的依利安達公布不錯的業績,股價亦有炒上。


 


可觀察一些業績已公布的股票,例如安踏(2020)。


 





 


好業績公布後卻反而增加了沽壓,即趁好消息出貨,是市場信心不足的證據。


 


不過趁好消息出貨是一回事,業績公布市場 出現利好的反應,即是有價量大升的情形,該股必定加分,該股和其所屬板塊則值得監察(有時間的話)。反之業績公布時出現股價崩盤的情況,則應避之為妙。這 些股票不是完全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問題只是機會率變低,以及反敗為勝再得到市場的認同究竟要多少時間?


 


有人奇怪某些人買賣股票的態度何以和超市購物不同。主因是他們不太明白花錢消費和投資的考慮是不同。投資的著眼點應該是要購進有升值潛力的東西。


 


什麼是有升值潛力的東西?講到尾是供求效應。求過於供,價格就會升值;相反供過於求就會貶值。那麼,具備升值潛力的東西,就是將來會求過於供的東西。因此,希望賣買股票賺錢就是要買進將來會求過於供的股票。


 


目前便宜的價格,不一定意味將來會求過於 供。像一些沒有人喜歡的產品,沒有需求就是沒有需求,儘管價格多便宜。當買進一件便宜的貨物,而它是便宜得有道理的話,那是否一個 bargain 就十分值得質疑。若那便宜的東西,將來更加有貶值的理由(例如公司的盈利增長令投資者不感興趣、公司不斷增發股票、有大量持股者不斷長期大量拋售股票等 等),那買進就會陷入麻煩。


 


而未來的供求那就是所謂的趨勢了。認清趨勢是投資者需要知道的事情。


 


而所謂的知道,是要搞清楚在討論哪個時段的趨勢、以及自己現在身處趨勢的哪一個部份、應該在什麼時候進入和離開、以及有什麼因素會影響趨勢。


 


尤其是第一樣,很多人有投資上的心理痛 苦,主要是搞不清自己所想的是什麼時段的趨勢。例如,一個人買入股票後大幅下跌,感到困惑和痛苦。他是一個投機者,相信長期趨勢是上升,但卻搞錯了中期趨 勢,但卻因為長期趨勢的信念而繼續持有一直下跌的股票,愈跌就愈擔心和痛苦,亦因為資金被困在那個部位而失去其他一些自己更有信心的機會。這就是風格、心 理和認知失調的問題。風格是長線投資,那就看長期趨勢。風格是投機,那就要認清自己應看中期趨勢(當然我個人認為任何市場參予者都應該看中期趨勢)。


至於如何評估股票的供求關係,其中一個(不是全部)指標是分析某些時段,例如13週或者26週該股票的相對表現。可以和大盤比較,也可以和行業其他股票或者不同行業的股票比較,比較表現排名的趨勢等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60

股票供求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3856


 

如果有人告訴你...... 一只股票的升跌和價格的波動沒有關係....那就不是他騙你,就是他不太懂市場的運作。

 

市場講到尾就是人性互動的結果,而一樣東 西價格的轉變,絕對會影響市場參予者對某東西的評估,以及買賣的意慾。

 

股票市場或者沒有太多人熟悉,樓市大家會 切身很多。

 

當樓價一級一級地上,身邊愈來愈多人買了 樓後水漲船高,那就會有愈來愈多人有入市意慾,樓市情緒會升溫,進一步推高樓價,再吸引更多人入市,直至爆煲。

 

這就是一個正面回饋,類似索羅斯的反射理 論。

 

股票價格的升跌,最終的決定因素,不是資 產淨值有多少、利潤增長多少、P/E 幾多,而是股票的供求。很多人拋售,很少人買進,那股價就會跌。很多人想賣,很少人想拋售,股價就會上升。實在簡單不過的道理。

 

股票派息很高,資產價值很高,盈利有增 長,可以是驅動供求的因素之一二,但也有很多其他因素都可以影響股價的供求。例如市場參予者對股票未來的憧憬、股價的走勢(人們傾向不賣或者買入一浪高於 一浪的股票)、內幕/大戶的買賣等等。可以和實際已知基礎因素無關。(當然春江鴨/極聰明的人永遠都會行先幾步,所以很多時候股票盈利還在增長的時候,股 價先見了頂)。這是股票投資人需要明白的事。

 

因此,觀察股票供求的狀況,有助我們理解 日後股票的價格走勢。這是技術分析的基礎。例如有沒有強者收集股票(強者即是財力強大,意志堅定的超級聰明投資者/機構),還是股票已派發到弱者手中(即 俗語的老散/或者廢廢像老散般操作的 fund 等等)。強者收集了股票,理論上股票的供應會減少,如此類推。

 

都係果句,不相信技術分析者,請當我講了 廢話。謝謝。

 

----

 

後記:

 

上證指數爆升2%,我認為是佳兆,大盤確 認一浪高於一浪的上升趨勢。

 

港股恒指 20700 那強大的支持不用多說,不少強股仍是一浪高於一浪創新高的形態,而 failed breakout 並不是佔絕大部分,很多是true breakout。這並不是弱市應有的姿態,我認為這是大盤蘊釀升浪的前奏。所以我們此刻不應忘記鄧普頓爵士的投資心得,牛市在疑慮中不斷成長(這也吻合 牛市二期的情況),我們應趁機買進有潛力上升的強股。

 

別人的意見一切都可以是噪音/誤導,但市 場的 market action,如果是有細心觀察的話,那就很值得信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76

供求失衡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301189&catID=&keyword=&searchtyp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16

讀懂了供求關係,你就什麼經濟都懂了。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ut8.html

這是2010年中國全年進口鐵礦石總量的六分之一,也是中國鋼廠正常進口近兩個月的量。

不過,現在他們還只是被安放在中國的那些主要港口——中鋼協日前對全國主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進行了一次摸底,結果顯示壓港超過了9800萬噸。

壓港意味著什麼?

天津市澤龍鋼材商貿有限公司礦石部副經理蔡立新說,現在賣賠的太多了。存貨比較多,現在幾乎不進貨了。他現在存了5萬噸貨,一噸降了好幾百,「感覺很難受。」

自10月初以來,青島港和天津港的鐵礦石價格一路垂直下落。這讓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感慨,「潮起潮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需求也在降,中國的鋼廠都熄爐了。礦價下降也是很合理的。我覺得還要降。」

河北鋼鐵集團唐鋼公司有關負責人說,「壓港說明了一切,鋼廠在減產限產,鋼材價格還在跌,以前進來的礦價成本已經承受不住了」。於是一些承受不住的鋼廠開始試圖和礦山商量可否重新談一下價格。

想重新談價格的不僅僅是鋼廠,礦山公司也考慮和鋼廠重新談價格,淡水河谷是其中的積極者。聯合金屬網鐵礦石分析師張佳賓說,據調查存在兩種方案,一是先提 貨後結算,目前提貨的鋼廠可以先按照9月30日的普氏指數價格作為提貨價,在四季度結束後,雙方將按照當季指數均價結算;二是決定按照當期的指數價格調整 四季度的鐵礦石報價。

日前,淡水河谷的首席執行官稱,將會大幅縮短議價週期,傾向於採取現貨市場價格與購買方簽署合同。在此輪鐵礦石暴跌行情到來之前,淡水河谷一直宣稱支持季 度定價。就在上週,淡水河谷公司和在澳大利亞的駐華部門還分別拜訪「我的鋼鐵網」等行業機構,探討市場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

談判何處重啟?

11月4日,青島港海運部經理姜代楠說,青島港的港口積壓已經超過了1000多萬噸,港口的泊位已經滿了,上個月27日的船都還沒有停靠。青島港的到岸鐵礦石以鋼廠為主,大部分是提前簽好的長協,價格在150美元以上。

河北當地一家大型民營鋼鐵公司的有關人士說,在這一輪市場暴跌中,最先受不住的是大型國有鋼廠,目前停產最多的就是國有鋼廠,同時要求重談礦價的也是大型國有鋼廠。港口庫存這麼多,就是因為鋼廠都不拿貨了,都是在減產或者吃以前的庫存。

事實上,礦山公司也坐不住了,他們開始密集地拜訪鋼鐵企業和行業機構,打探國內市場的情況,以及他們對未來的判斷。三大礦山公司甚至還拜訪了中鋼協,這是在過去兩三年中少有的情況。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10月30日證實,目前正在和三大礦山公司就鐵礦石定價機制進行溝通,並且得到了來自他們的回應。中鋼協對未來的考慮是「一個新想法」。這個想法是「一套穩定的、有序的、透明的價格機制」。

張長富的這一表態透露出的一個重要訊號是,礦價的暴跌,讓不管是中鋼協還是三大礦山公司,都想看到目前定價體系的變化。

中鋼協有關人士對本報分析稱,從目前情況看,全球鐵礦石價格已經進入一個下跌週期,即便是未來有所反彈,也不可能再回到180美元左右的高位。在這種情況下,礦山公司主動和中鋼協以及中國鋼廠接觸,其實是想在未來有一個穩定的價格體系。

但問題在於,在目前混亂的鐵礦石定價體系下,雙方可談的空間已經很小。前述河北一家民營鋼廠有關人士說,目前鋼廠和礦山公司簽訂的合同五花八門,有長協, 有季度,有月度,還有現貨,各種結算方式都有。現在礦山的策略是,和每個鋼廠都能談,在這種情況下,中鋼協還怎麼統一談判?

這是2009年的鐵礦石談判留給中國鋼鐵業的遺產。當時,受到一場經濟危機的影響,全球的鐵礦石價格也是一路暴跌,中國港口積壓的礦石也是屢創新高,鋼廠面對的情況也和今天差不多相同。當年市場的變化給談判中的雙方都提供了機會,不過,最終機會還是被礦山公司所利用,原有的年度協議機制徹底崩潰,基於指數的季度定價機制登場了。

新機會和新想法

三年過後,市場似乎重演,機會再次重來。但在「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看來,鐵礦石談判重回長協時代已無可能,而如果礦山開始像以前一樣想縮短週期,採用更為靈活的定價機制,也就沒有談的必要了。一方面是由於目前的鐵礦石合同中,已經非常混亂,而且現貨礦已經佔多數。而決定價格的基礎,與普氏指數相比,中鋼協的鐵礦石指數完全不能反映市場未來的變化。

隨著一輪礦價的暴跌,中鋼協的鐵礦石指數開始遭遇尷尬。與真實的市場價格相比,中鋼協發佈的上週中國鐵礦石指數還在160美元左右,而同期普氏每天發佈的 指數已經降至120美元以下。這讓很多鋼廠貿易商「想不通」。前述河北鋼廠的負責人說,中鋼協的指數隻能反映過去,而過去的東西是沒辦法作為未來的定價基 礎的。如果以中鋼協的指數來定價,那意味著現在的礦價還在160美元呢。

中鋼協有關人士解釋說,中鋼協發佈的鐵礦石價格指數之所以與普氏指數有差別,是因為中鋼協指數的來源主要來自全國主要鋼廠的合同,反映的是鋼廠進貨簽訂合同的真實價格。同時由於按周發佈,因此會有所滯後。

中鋼協正式推出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時,曾一度被猜測為,中鋼協試圖將這一指數作為中國進口鐵礦石定價的基礎。但一個多月的運行,證明在未來的鐵礦石定價 中,引入中鋼協價格指數還根本不具有操作性。「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分析說,礦山公司最近主動頻繁接觸中鋼協和鋼廠,其主要的目的應該不是為了要重 新確定鐵礦石定價機制,而是為了研究中國市場的情況,摸清大家的想法,分析以後的礦價態勢。

不過,聯合金屬網分析師張佳賓分析認為,中國鋼廠連續幾年3%的利潤足以說明,礦山通過定價短期化已經把鐵礦石的價格剛好定在了鋼廠的生死線上。進口鐵礦石全部現貨化之時,便是中國鋼廠徹底失去談判話語權之日,誰是贏家,只能靠利潤來說話。

截止到目前,中鋼協有關鐵礦石價格機制的「新想法」依然不得而知。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張長富說,現在和礦山公司的接觸還只是隨機性的,沒有到正式談的地步。鋼協內部人士11月4日對本報說,無論最終怎樣,我們都想抓住眼下的機會給整個行業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爭取有利的條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37

人工也講供求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20.html
近日貨櫃碼頭工人罷工, 事件越演越烈, 每天看電視好像看連續劇似的, 今天又有母公司和黃的董事總經理 - 打工皇帝霍建寧出來說話, 指責工人組織獅子開大口, 提出不可能的要求, 更用文革的方式對付有錢人, 根本沒有誠意談判。

他們當中之間的恩怨是非實在難解, 不過止凡想討論一下很多打工仔對人工的概念, 跟有錢人或資本主義遊戲成功者的概念有很大分別。打工仔一般都會衡量自己的付出, 衡量香港人平均的工資水平, 衡量通脹等, 認為老闆要就這些因素決定打工仔人工的高低。

例如一名專業人士, 相當高薪, 打工仔認為是值得的, 值得是因為這位專業人士的學識, 因為這位專業人士過去辛苦讀書考牌等努力, 於是今天應該得到比一般打工仔更高的回報。當打工仔衡量過社會中比他付出更少的人所得的回報比他高時, 心中很自然有點看不過眼, 認為社會不公。

但老闆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遊戲很簡單, 來來去去只是供求, 連決定打工仔的人工也只是供求。同一個工種, 到底技術要求如何? 社會上有多少人能勝任這個位置? 即老闆最主要看看如果今天你不幹, 他能否很容易地找另一個人來取代你, 不容易的話, 你的人工就會高一點, 很容易的話, 他根本不用給你高人工。

記得當年香港移民潮, 到澳洲等國家要計分數, 不同工種有不同分數, 而工程師的分數比起有水電工牌的分數要低。香港也好, 世界各地亦然, 工程師的資格比水電工牌高很多很多, 工程師要大學畢業, 碩士, 多年工作經濟, 還要考牌試, 面試等, 而水電工牌, 只是中五未畢業的人入行後就可以考試獲取, 為何移民分數比工程師還高, 是否不公平呢?

因為發達國家太多專業人士, 他們根本不再需要更多, 反而有裝修經驗的技工就非常缺乏, 所以移民政策上都配合, 希望吸納這方面的人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就是符合供求原則, 當然這是殘忍的。政府可以作出一點平衡, 例如政府工的薪酬帶頭拉高一點, 立法作最低工資, 主動監察社會工種及人才配對等。
 常常聽到不少人說:「公司連XX都炒?! 做左咁多年, 無功都有勞啦!」, 或者是「邊個邊個都搵XXX一個月啦, 佢負責咁少野, 人工都高我咁多, 唔公平!」, 又或是「今年乜都加價, 係人工就唔加, 好唔合理呀!」。

要在一個遊戲中玩得叻, 必先要完全清楚明白這個遊戲的規則與箇中玄機, 近日社會充滿不少在這個資本主義遊戲中玩得不太成功的人, 把錯誤的概念通過大氣電波宣傳, 這只會令更多人對不能增進財務知識。作為打工仔都要瞭解遊戲玩法, 到時老闆自然「被迫」善待你, 可能因為你懂玩這個供求遊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33

供求失衡難組力拓繼續擴大鐵礦石生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585

本週,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Sam Walsh向機構投資者表示:

力拓集團將斥資50億美元,用於在2015年之前將西澳皮爾巴拉礦區的鐵礦石生產規模提升至3.6億噸。

Sam Walsh從今年一月開始接手管理力拓。本年度晚些時候,他們將把這項議案提交董事會批覆。

作為世界上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廠商,力拓已經著手將西澳皮爾巴拉礦區的產量在今年第三季度提升到2.9億噸。並已經開始著手修建港口和鐵路用於應對未來提高產量。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趨勢趨於放緩,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宗商品購買者。其連帶的效應就是鐵礦石價格從今年二月份的159美元一噸一路下跌到目前的128.10美元一噸。所以從鐵礦石未來幾年的供求關係來看是供大於求的,根據花旗銀行的分析,到2014年鐵礦石的供應將會超出需求7000萬噸。

而這次力拓擴大鐵礦石生產的計劃顯然對目前的鐵礦石的供求平衡是一個嚴重的衝擊,並會成為市場上一個重要的不穩定因素。

這也導致很多基金經理和分析人士並不看好這次力拓的擴大生產決策。

但是對力拓而言,鐵礦石是其最為賺錢的生意,佔到其支付利息前收入的85%。

對於這次的決策,曾經發誓捍衛股東利益的Sam Walsh顯然有他自己的打算。力拓計劃在今年從其業務中削減20億美元的成本,在2014年計劃的成本削減達到30億美元。同時力拓還將出售他的一些非核心業務以維持其單A評級。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Paul Young對此計劃表達了一些支持看法:

我們在分析之後發現,力拓在西澳皮爾巴拉礦區的這個項目上的回報率在世界上這些主要的大型礦廠中是最高的。所以我們覺得與其開發新的項目,在原有的項目上進行擴大和提高對於股東而言更為核算。

據悉,此次擴大生產需要的資金來自於力拓集團內部的資金調整,有30億美元來自於力拓削減的成本,另有20億美元來自於原計劃投資位於加拿大的Kitimat電解鋁廠的現代化改造的資金,後者將被推遲。

有消息人士表示力拓的新管理層相當的實用和高效,或許其所指正是此事。

在力拓賣力生產的同時,其競爭對手也在做的相同的事情,BHP Billiton和Fortescue Metals集團也在計劃擴大他們在西澳皮爾巴拉礦區的鐵礦石產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10

市場沒有錯對,只有供求 白雲之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74a560102uwsu.html

在股市裡,人們常討論市場錯對。


因為曾經有大師們講過,市場是錯誤的。

其實,大師們想告訴你的,只是一種讓你容易理解的一種比喻。中西文化有區別。講話的地點和場合也有不同。理解其中的含義就可以了。

股票也是一種商品。與其它的商品一樣,在短期內會遵循市場的規律,是供求關係決定了商品價格。

就像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豬肉和白菜一樣。比如,豬肉是賣15元一斤對,還是賣25元一斤對?我們說錯對,都沒有意義。豬肉的短期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

所以,市場反映的是供求關係。市場價格沒有錯對,只是反映了當時的供求關係。

錯與對的,是如何理解市場的供求關係,以及應對市場的思維和策略。

不同的群體(或不同的職業),會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和策略。比如,大多數人會隨行就市。又比如,有些人會低價囤積,等待以後行市反轉。

作為市場和社會的概率分佈,能做到囤積,待價而沽的人總是少數。所以,在股市裡,能賺到大錢的,也是少數。

隨行就市,是多數人的選擇。這種策略,一定要關注行市的變化。一定要機靈,不要盲從。不然,就容易把貨壓在手裡,或者高買低賣。

當然,最糟糕的是買在頂峰,行市扭轉,又捨不得割肉。等到忍無可忍,最後痛下決心,一刀砍下,淚灑股市。

臨行,說一句,這個市場真黑!也算是吐了一口惡氣吧。

其實,不要抱怨市場。市場沒有錯對,只是供求關係的一種表現。如何理解和適應市場規律,是做生意的本分。能做到低價囤積,待價而沽,是能力,也是境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22

中金:A 股市場資金供求分析--其實不差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93

2014 年 A 股市場融資額為 7400 億,考慮減持 2500 億,合計資金需求 9900 億。保守估計 2015 年股市融資 1.1 萬億,樂觀情形下融資可達 1.5~2 萬億,或將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QQ20150106-3@2x

從 A 股市場歷史上看,市場資金需求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即新股發行、增發、配股等融資行為大幅增加,以及原有的限售股解禁後大量通過大股東減持進入流通。 

QQ20150106-1@2x

新股發行:2014 年新股發行共募集資金 669 億元,這一融資額在 A 股歷史相對較低。一方面是由於 2014 年的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對超募進行限制,使得單只新股平均融資額大幅降低;其次是因為 2014 上半年新股發行還未進入常態,全年新上市公司僅 125 家,且沒有非常大型的 IPO2015 年,如果註冊制改革,或新股發行加速,估計新股發行融資額可達到 3500 億,如果大型 IPO 出爐,樂觀情形下新股發行融資額 7000 億 。

再融資:2014年增發融資額6582億元基本上都是定向增發,創下A股歷史上增發 最高記錄。這主要是因為在經濟轉型和改善的雙輪驅動下,A 股市場迎來了並購重組潮以產業資本為代表的增量資金借道定增進入並購重組市場。2015 年預計並購重組市場仍將保持活躍,增發融資額或能再增長 15%到 7500 億。配股融資額預計在 300 億左右。  

QQ20150106-2@2x


大股東減持:2014 年重要股東二級市場減持額為 2519 億元,根據中登公司披露的數據,以往小非減持的累計比率在 47%左右,大非則在 8%左右,上交所減持比率 12.6%,深交所減持比率 19.4%,據此假設,解禁減持造成的 2015 年資金需求約 3400 億。

QQ20150106-4@2x  

QQ20150106-5@2x
 

在資金供給方面,受益於居民收入分配變化,融資融券的發展,養老金並軌落定,社保基金管理制度改革, 以及市場逐漸放開引入海外資金等等,我們認為 2015 年股市增量資金來源充足,預計新增資金供給能達到 2.8 萬億,樂觀情形下可達 4.6 萬億 。 

QQ20150106-6@2x

居民收入分配變化

總體上看,股票投資在中國居民的資產和投資配置中的地位並不高,但是對於存款搬家額難以量化,因此從增量的角度進行測算。對 2005 年至 2015 年居民部門的收入分配進行的大致的測算如下: 

►  我國居民消費傾向(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經歷了先下降再提升的階段, 目前總體上穩定在 60%左右。
►  在剩余的約 40%的可用於投資的收入中,每年的結構性變化較大。以 2007 2008 年為例,2007 年有近一半的可用於投資的收入被投入了股市和其他投資品,而 2008 年,約 2/3 的資金流入了居民儲蓄,股市和其他投資品則為凈流出。 

► 近年來居民儲蓄意願逐年下降,顯示低存款利率對於居民儲蓄意願影響有所顯現。 

在房地產平穩的情況下,流入股市及其他投資品的資金有望達到 3.6 萬億,相比 2014 年增長 15%;在股市賺錢效應的趨勢下,居民收入對股市新增資金的貢獻為 1.8 萬億。  

QQ20150106-7@2x

融資余額擴張 

2014 年融資余額快速擴張是推動市場上漲的重要增量資金。從以下幾方面測算,目前融資額上限尚不具備約束力,融資余額還有進一步擴充的空間。 

可融資融券標的流通市值的 25%:隨著可融融資股票池的擴容,可融資標的 A 股流通市值的 25%構成的融資余額上限也將水漲船高,所以該上限尚不具備約束力。 

保證金限制:根據《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的規定,融資或融券保證金比例均不得低於 50%,各家券商也有各自的限制,通常高於 50%的比例。除了現金之外, 部分 A 股、ETF 以及債券也可按一定比例沖抵保證金。若以券商保證金的均值 70%, 以及持股可抵 65%的保證金為標準,A 股非機構投資者持股部分就可以沖抵保證金約 2.7 萬億,這在目前也不具備約束。 

券商財務杠桿約束:2014 8 月,證監會啟動《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 修訂工作,對券商財務杠桿上限做出了降低,將凈資本與負債的比例不得低於 8%, 降低為 4%。凈資產與負債的比例低於 20%,降低為 10%。若該風控指標新規發布, 將提升券商的財務杠桿,從而提升融資余額的上限。 

2015 年融資業務給市場帶來 4000 億的新增資金。兩融是個人投資者投資股市的主要杠桿工具,目前 A 股市場融資余額占總市值的比例為 3%左右。參考臺灣市場歷史數據,我們以 2014 年底的 A 股市場總市值(36.6 萬億)為基準,按照 4%的比例,估計融資余額有望超過 1.4 萬億,相比目前的 1 萬億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是融資融券活動有很大的波動性,因此也將給市場帶來較大的振動。 

養老“雙軌制”並軌 

預計養老“雙軌制”並軌後,新人(剛入職)參照現行辦法參保,老人(已退休)由財政補貼,不存在歷史成本,但是中人(已經工作多年)的養老金存在補繳的問題。 初步估算,養老金並軌需要補繳 3.8 萬億的成本,最多將給資本市場帶來 1.5 萬億的新增資金。   

QQ20150106-8@2x

QQ20150106-9@2x

海外資金流入 

綜合考慮滬港通和未來有可能建立的深港通,以及QFII和RQFII的逐漸擴容兩方面因素,按照 10%的比例保守估計增量資金 1000 億。 

 QQ20150106-10@2x

通過前文的分析和測算可知,A 股市場其實不差錢: 

從資金供求比較看,如果 2015 年註冊制改革,新股發行加速,按照 2014 年平均融資規模測算,估計新股發行融資額可達到 3500 億,考慮再融資也有一定的增長, 融資需求可過萬億。如果大型 IPO 出爐,樂觀情形下融資額可達 1.5~2 萬億,考慮 減持後資金需求可達 1.8~2.3 萬億。即便如此,保守估計下 2015 年的資金供給可達 2.8 萬億,不僅可以滿足融資需求,市場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從社會融資總量的結構看,2014 年直接融資占比 17.9%,其中企業債券融資占比 15.4%,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僅占 2.5%。從趨勢上看,債券融資占比不斷擴大, 而股票融資占比最高值是 2007 年的 7.3%,之後占比明顯回落。在社會融資總量增長 15%的情形下,如果明年 A 股融資額達到 1.1~1.5 萬億,其中 60%是非金融企業, 那麽非金融企業股市融資也只占社會融資總量的 3.7%~4.9%,這一比例從歷史上看並不高。 

QQ20150106-11@2x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75

一張圖說明香港樓宇供求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來源: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5/02/blog-post.html







樓市其實很簡單,主要需求來自新婚夫婦,當然亦有額外因素,例如外地來港讀書而要租樓,外地來港工作又要租樓,投資既需求(買樓收租)等,但這些每年只佔少數,而且沒有統計數據可找,我們暫時簡單化地了解新婚=新需求(當然有部份結左同父母住),暫時深入的問題不探討,只探求最基本需求,新婚住屋需求,如果連基本需求都未能滿足,加多額外需求,需求更大於供應...

供應量參考差餉署,房屋署統計數字,網上可查,公開資料,已經沒計拆卸量(每年千多套)

藍色線,香港統計署每年香港註冊結婚宗數,每宗=2個人=1個家庭,單方是香港人/雙方香港人都算在內,而領取無結婚證明書內地/外地結婚不算在內,當佢地移居....

紅色線,公私營落成量,公屋+私樓,單位為套....因為結婚之後有部份人住公屋,有部份住私樓,當然公屋唔係即申請即上樓,亦唔係個個都有資格上樓,只反映總供應

綠色線是將供應(落成量)減需求(結婚數),數值大於0等於供過於求,負數供不應求...

1994私樓供應增加,與3-4年前樓市有關,之後供應量都放緩,但供應剛好滿足需求
1997回歸之後供應大增,8萬5計畫有關,加上1995年樓市旺,發展商施工增,1999-2000建好推盤
1999年私樓落成量3萬5,接近歷史新高.........
公屋建成量都大增,達2萬7,是90年代新高,2000年公屋建成量達4萬7,是歷史新高.....

落成量大幅高於需求量,之前供應略多於需求,基本上之前沒有延遲需求.....
綠色線2004年前都是供大於求,但自從董生2000話8萬5不存在,供應開始下降...
多次經濟危機使發展商也減少施工,新供應開始一落千丈....
曾蔭權時代更惡化,無論公營/私營供應都繼續維持低位........

供不應求由2005年開始,直到2018年都會出現....
加上經濟向好,結婚人數2005年開始增加....需求上升,供應下降,供不應求更嚴重.....
導致過去十年樓市瘋狂,越來越狂....

2014年開始雖然供應開始增加,但供仍不應求
結婚人數2014年後維持每年4萬5是我估計,預期4-5萬之間
2014年後4年的公私營供應是政府提供的估計數字....

未來新增供應除了依靠建屋,
就是老年人口增加,部份人口離開(死亡或入住老人院)
但這方面比較緩慢,所以未來4年樓價升幅會收歛~
如果加上經濟問題或加息因素,有機會略跌,但大跌機會極微.......
除非失業率大幅急升,因為以前積落延遲購買需求仍然多....
他們有一定積蓄,有一定購買力未釋放,除非有其他原因消耗他們購買力...
暫時現時情況看,買樓的話,等多2年會較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