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馬克·紮克伯格:使命感能讓你更加專註、用心並向前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views/2015/1024/152494.shtml

導讀 : 在演講中,紮克伯格用3個故事來分享自己創業的心路歷程。

i黑馬訊 10月24日消息,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今日來到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發表中文演講。在演講中,紮克伯格用3個故事來分享自己創業的心路歷程。

以下為紮克伯格演講全文:

清華是個非常好的大學;這里的學生們正在創造很多重要和創新的東西;你們是未來的科技,商業,及其他行業的領導者。今天我想討論改變世界的話題。很多人會告訴你怎麽創立企業,怎麽解決問題。今天我想關註一個不一樣的問題。不是“怎麽去創立”,而是“為什麽創立“。這就是使命的本職。今天我想告訴你三個故事。就三個故事。

當你有使命,它會讓你更專註

2004年,我創立了Facebook,因為我覺得能在網上和人連接是非常重要的。那時候,互聯網上有很多網站,你差不多可以找到所有的東西:新聞、音樂、書、電影、買東西,可是沒有服務幫我們找到生活上最重要的東西:人。

人是我們生活最重要的東西。請大家看看這個房間,你們看到了什麽?不是這個桌子,這個椅子,而你關註的是人。這是人類的特點。每個人都想跟他們的朋友和家人聯系。當我們可以分享和聯系,生活會變得更好。當我們分享和聯系我們可以和家人和朋友有更好的關系。我們的企業更強大是因為可以和客戶有更好的溝通;社會也會變得更強大是因為我們知道得更多。當我創立Facebook的時候,我不是要創立一個公司。我想要解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想把人們聯系在一起。當我看到中國的公司,像阿里巴巴和小米,我看到了一樣的故事。當你有使命,它會讓你更專註。

中國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我第二個故事是關於“用心” 。如果你有了使命,你不需要有完整的計劃,往前走吧!你只需要更多用心。

我在哈佛大學的時候,我和我朋友每天晚上吃比薩,討論未來。在我們推出Facebook的第一版時,我記得我們非常高興,我們的產品把學生連接起來了,當時,我們想,總有一天會有人創造連接世界的產品。

有趣的是我沒想到我可能會建立這個連接世界的產品。我只是一個大學生。我覺得一個大公司,像微軟或谷歌會開發這個產品。他們有好幾千的工程師和上億的用戶。他們應該開發國際社交網絡。但是,他們為什麽沒做?我常常想這個問題。我們只是大學生,我們沒有計劃,我們沒有資源。我們是怎麽創造出這個擁有十五億人以上、世界上最大的互聯網社區的?我們只是更“用心”。

在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人會說新的想法不會成功。我們面對過好多問題,改變過好多次。我們開始只是一個服務美國學生的小產品。一開始的時候,有人說:“Facebook只是給學生用的,所以它永遠不會是重要的。” 可是我們繼續前進,終於,我們把Facebook開放給所有人。後來,又有人說:“好,現在別人也用了Facebook,但是他們很快就不會再用它。”可是我們還是繼續。人們繼續用它,是因為人跟人連接是很重要的。然後有人說:“可能他在美國有用,但他不會在其他國家有用”。可是我們還是繼續。擴大到世界其他國家。有人說:“社交媒體永遠不會賺錢”。可是我們還是繼續。建立了一個強大的企業。然後有人在說:“人們不會在手機上用Facebook”。可是我們還是繼續。今天我們成立了移動為中心的公司。

當時,我們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沒有人知道。我們能繼續是因為我們用心。很多公司在創造社交媒體,但是他們害怕這些問題。我們相信,社交媒體和鏈接世界是重要的。我們相信,雖然我們不知道每個答案,但我們還可以繼續幫助人們,鏈接人們。我們只是更用心。我們一直在努力,現在十五億人在用Facebook。不要因為要改變,就放棄。中國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一直努力,你會改變世界。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整個計劃,但是如果我們幫助人們,未來,我們也會獲益”

我第三個故事是關於向前看。馬雲說過一句話我很喜歡:“和15年前比, 我們很大;但和15年後比,我們還是個嬰兒。”為了重要的使命,你了解的更多,你也會覺得要做的事情更多。十年前,我們的目標是連接十億人。因為以前沒有互聯網企業做到過, 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目標。當我們達到了這個目標,我們開始明白十億只是一個數字,我們真的目標是連接世界上的每個人。這難多了。世界上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沒有互聯網。把他們連接起來,我們必須擴大整個互聯網。

要做到這個,我們要解決很多的問題。超過十億人不住在網絡附近。所以我們需要創造新的技術——像衛星和飛機,把他們連接起來。 超過十億人沒有錢上互聯網, 所以我們需要讓互聯網更便宜。 大約二十億的人沒有用過電腦或互聯網,所以我們需要創造新的方案,幫助他們連接起來。三年前,我們成立Internet.Org,去擴大互聯網。我跟我們的董事會說, 我覺得我們要花十億多美元。他們問我: 這個東西怎麽賺錢?我告訴他們: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鏈接人是我們的使命,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向前看,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整個計劃,但是如果我們幫助人們,未來,我們也會獲益。這就是向前看的意思。每走一步,你可以創造新的東西。以前你覺得是不可能的,現在就可能。現在你面對非常難的挑戰,你努力,也會解決這些挑戰。請一直向前看。

中國歷史是一直創新的。中國給了世界四大發明:造紙,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學習對創新最重要。在清華,你們有很好的學習機會,這些機會會幫助你們有美好的未來。

幾年前,我的妻子, Priscilla, 在一個北京的醫院學習。她選擇北京,因為她想要在中國,和非常好的老師學習。我的中文很糟糕,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學習中文。你多學習會在生活里創新,也會在工作上創新。在你開始做之前,不要只問自己怎麽做。要問自己:為什麽做?你應該相信你的使命。解決重要問題。要用心。不要放棄,要一直向前看。你們可以成為全球領導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可以用互聯網影響全世界。

我非常興奮今天在這里可以和清華學生,和線上的朋友交流。多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們一起來連接世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18

德國最大銀行集團爆史上最大虧損 投資人卻老神在在 「數字人」CEO 能讓德銀轉型?


2015-10-19  TCW

德國最大銀行集團德意志銀行十月初宣布高達二千三百億元的史上最大虧損,一時之間讓人以為是雷曼風暴再現。但新執行長克萊恩力圖脫掉炫麗的投資銀行外衣,重回古典無趣的銀行本業,正是全球金融業重大趨勢的最新代表作。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三個月虧損七十億美元(約二千三百億台幣),創下歐洲金融業從未見過的巨額虧損紀錄,令人膽戰心驚。許多投資人立即回想起二○○八年九月,雷曼兄弟 宣布提列三十九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千二百億元)的虧損,一個禮拜之後,雷曼就倒閉了!

德意志銀行與雷曼有不少神似之處,雷曼在倒閉前三個月的六月九日,被惠譽信評公司將投資等級調降至「AA-」;德意志銀行也在今年五月遭到惠譽調降,史坦普信評公司選在同一天、在今年六月九日將德意志銀行的長期債券發行人信用評等,由A調降二級至「BBB+」,離垃圾債券只有幾步之遙。

一五年的德意志銀行與○八年的雷曼兄弟,都坐在龐大到幾乎無法控制的衍生性商品(編按:依附於其他資產標的物上的金融商品,價值高低取決於其所依附的資產 標的物價值)火藥庫上。特別是歐洲央行將利率水準壓制到零利率,傳統銀行業務又過度競爭,仰賴利差的銀行幾乎無利可圖,但是股東要求回報,高達十萬名的員 工等著發薪水,德意志銀行只好不斷擴大衍生性商品的部位,靠著高風險的交易來維持獲利。

「不說華麗的話」

新執行長 對了德國人胃口到了一三年底,德意志銀行帳上的衍生性商品合約已高達五十四.六兆歐元,是德國GDP(國內生產毛額)的二十倍、整個歐盟GDP的五倍!美 國最大的摩根大通銀行,衍生性商品的風險才五兆美元,不到德意志銀行的十分之一。任何一個風吹草動,都可能帶來致命的危機。

此外,「系統性風險」的烏雲籠罩在歐洲上空,瑞士信貸、英國的渣打銀行換執行長來挽救獲利下滑的危機;皇家蘇格蘭銀行已連續六年虧損,今年八月英國政府賣出五.四%的持股,賣價竟比金融海嘯時的入股價還低。

匯豐銀行六月宣布裁減全球五萬名員工,還要關閉、出售獲利不佳的部門。歐洲媒體說,德意志銀行的危機,「只是歐洲金融業者的冰山一角!」不過,德意志銀行 與雷曼兄弟畢竟不同,至少金融市場的反應冷靜許多。在宣布七十億美元的重大虧損當天,德意志銀行股價一度重挫七%,但低接買盤強勁,隨後兩天的交易更是回 到九月初的平台,顯然,投資人並不預期德意志銀行會出現雷曼式的崩盤。

原來,德意志銀行今年七月一日更換了執行長,新執行長克萊恩(John Cryan)是英國劍橋大學畢業、會計師出身,曾在金融海嘯後擔任瑞士銀行(UBS)財務長,協助瑞士銀行重整。雖然是英國人,卻說得一口流利的德語,德 國媒體說他「行事嚴謹,可用無趣來形容他的領導風格」、「是個嚴肅的『數字人』……,他以強大的意志力改革瑞士銀行,從不說華麗、好聽的話。」顯然,克萊 恩的嚴謹贏得媒體的支持。

德國媒體及投資人相信克萊恩的改革,這與雷曼兄弟倒閉之前截然不同。雷曼執行長富爾德一九九四年上任,經歷九○年代的大多頭、數度金融危機與泡沫,到○八年已是雷曼的皇帝,但富爾德卻掩飾敗象,無意改革,最終導致破產。

損失來源一:商譽跌價

徹底清理十六年前爛帳

因此,克萊恩宣布七十億美元的巨額虧損,反而是重大改革的前兆,徹底清理多年累積的爛帳,打完壞帳之後反而留下回沖利益的空間。這次德意志銀行採取預警手 法,提前三周發布利空訊息,實際上第三季季報要到十月二十九日才會公告,當天克萊恩將要公布「二○二○年策略方案」,讓投資人充滿了期待。

從十月七日發出的簡短新聞稿中,我們粗略看到這個七十億美元(六十二億歐元)巨額虧損的內容,主要是高達五十八億歐元的「商譽與無形資產跌價損失」。

跌價損失是因一九九九年購併美國信孚銀行而來,雖然德意志銀行因此在華爾街站穩腳跟,但十幾年來浮浮沉沉的投資銀行業務,加上越來越嚴格的資本要求,帳上竟然出現二十三億歐元的商譽跌價損失。

十六年前的購併到今天才付出巨額代價,正在規畫分拆上市的德國郵政銀行也同樣帶來沉重的包袱。德國郵政銀行在○四年股票上市,○八年金融海嘯,德意志銀行 取得三○%股權入主,一○年再公開收購超過五成的股權。郵政銀行目前總市值七十七億歐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億元)。

損失來源二:超提跌價

賣股回沖利益 值得期待

郵政銀行雖然帶來較為穩健的資產負債表,但低迷的獲利與較高的人事成本,讓德意志銀行在今年初宣布,出售五成的郵政銀行股權。妙的是,克萊恩一口氣提列三 十五億歐元的跌價損失準備,幾乎等於售股的全部收入,如果郵政銀行股權一如預期在一六年底之前出售,屆時回沖的利益,將非常驚人。

同樣邏輯,德意志銀行持有一九•九九%的北京華夏銀行股權,也因為「不再列為策略性資產」,同樣提列了六億歐元的跌價損失。對華夏銀行股權「超提」跌價損 失,更是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邏輯。德意志銀行在○五年拿出二.七二億歐元取得北京華夏銀行一四%股權,後來又加碼到一九.九九%,如果依照十月初華夏銀行 的股價計算,持股市價有三十一億歐元(約新台幣一千一百億元)。一本萬利的生意,克萊恩竟然還提列了六億歐元的跌價損失。

「絕不能維持現況」

重大改革 要員工做好準備接下來,大家的焦點就在十月二十九日,克萊恩提出的「二○二○年策略」具體的變革方案。這個方案,除了出售德國郵政銀行、北京華夏銀行的股 權,還可能包括大幅裁員四分之一—從目前近十萬人,裁減兩萬三千名員工,並大幅關閉投資銀行、交易部門等,克萊恩在發給員工的信函強調:絕不能維持現狀, 要員工做好變革的準備。

「瘦身」將是德意志銀行改革的具體方向,例如原本為了撐大獲利的衍生性商品交易,已經不斷被轉售或關閉。德意志銀行日前出售了一筆二千五百億美元面額的信 貸違約掉期(credit-default-swaps trading portfolio, CDS)給花旗銀行,最近又準備再賣一批面額超過兩千五百億美元的CDS給美國摩根大通銀行。

這些交易,德意志銀行都折價出售,預計要將證券、投資銀行部門的資產規模,再減少兩千億美元(約新台幣六兆六千億元),顯示公司大幅削減投資銀行業務的決心。

今年五月,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與英國、歐洲、美國的金融監管單位達成認罪和解,支付高達六十億美元的罰金,來終結對Libor(倫敦銀行同業 拆放利率)市場不當操控的指控。瑞士信貸、渣打銀行更換執行長,蘇格蘭皇家銀行、巴克萊銀行都同時對投資銀行進行重組與縮編,「無趣的」執行長克萊恩替代 了投資銀行出身的簡恩(Anshu Jain)主導德意志銀行的改革,從倫敦、法蘭克福到紐約,全球的金融業都在「瘦身」,脫掉看似炫麗的投資銀行外衣,重回古典無趣的銀行本業。

銀行靠著金融交易創造高獲利的時代已經結束,從九○年代至今,長達二十年的金融購併、擴張、衍生商品創新、高得嚇人的薪資都將成為歷史。德意志銀行的改革,正是這個重大趨勢的最新代表作。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撰文 / 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67

這就是剛發布的小米5,它能讓雷軍打翻身仗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24/154397.shtml

導讀 : 小米公司今日在京舉行春季新品發布會,小米手機4s、小米手機5等新品一一亮相。

i黑馬 楊博丞 2月24日報道

“讓友商失望了。”小米CEO雷軍的今天開場詞有些充滿火藥味,他引述IDC和HIS等調研公司的數據稱小米手機銷量仍是中國第一。他還透露,小米4系列手機銷售累計破1600萬臺。

發布會的“開胃菜”是售價1699元的小米4s ,該手機配備了驍龍808的CPU,3GB的內存以及64GB的存儲,相對於小米4主要增加了指紋識等功能,機身顏色分別為黑色、白色、金色和藕荷色。

“主菜”則是研發18個月的小米5。談及自己的體驗,雷軍怡然自得,“自己過去幾個月一直在使用小米手機5,這三四個月的體驗是:快。”

據雷軍介紹,小米5配置了5.15英寸1080P屏幕,驍龍820處理器,4G內存、128G存儲和3000毫安電池。

而機身方面,它沿襲了小米Note的設計,不同之處在於其采取了3D陶瓷機身。該手機還配置了1600W攝像頭,支持4軸光學防抖,並且支持正面指紋、NFC和全網通。

小米5起售價為1999元,尊享版則為2699元。

屏幕快照 2016-02-24 下午4.19.49

小米5

2015年,可謂是小米多舛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小米的450億美元估值被質疑,而年初定的全年8000萬-1億臺銷售目標也並未完成。

的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放緩暴露了小米的弱點。在面對華為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的時候,小米也失去了部分市場份額。而小米公司產品矩陣過多,從手機到耳機、電視、手環、音響、路由器、平衡車等等,儼然已經形成一家“百貨公司”。因此這也讓小米公司被貼上了“不專註”的標簽,遭到了各方質疑。

而雷軍在上月的小米年會上也坦稱,“這一年里說實話,我不OK。”

“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負面報道和批評甚至詆毀。比如說,‘我們小米手機不再發燒了’、‘小米就是個屌絲機’、‘小米的產品節奏亂了’;還有‘小米啥都做,就是個百貨公司’,甚至有友商說‘5年後,小米肯定消失’。”

雷軍也似乎找出了其中的癥結——心中有魔,“年初我們定了一個8000萬臺的銷售預期,面對這樣的市場形勢,不知不覺我們把預期當成了任務。”

對此,雷軍下的藥是“開心”和“聚焦”,其中“開心”即是去KPI,放下包袱,解掉繩索,開開心心地做;而“聚焦”則意味著聚焦核心業務,突破關鍵技術,其中就包括顯示、照相、電池等核心元器件的定制優化。

誠然,與三星華為等競爭對手相比,小米在硬件關鍵技術上還處於弱勢。去年就有分析師稱,當早期版本的高通驍龍810處理器被曝發熱時,它抑制了小米最昂貴的機皇——小米Note的售價。

盡管目前智能手機產業的發展已經步入紅海,但芯片作為智能手機構成中最基礎的部件和平臺,對於手機的成本和體驗依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自己的“芯”,而用別人的“芯”就等於自己的命脈全部掌控於他人手中,如果一旦供應鏈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手機的生產問題。

而無論未來是走生態系統的路線,還是智能硬件等,芯片的自控能力始終是小米回避不了且必須要跨過的門檻。

還記得2015年11月的發布會上,雷軍深情演講《我所有的向往》,在演講結束時,雷軍說:“我能肯定的,24年前,和他們一樣年輕的我,經過13個小時的火車顛簸,一個人從武漢來到了北京。那時的北京,還沒有什麽高樓,但走在北京站廣場,就不由得四顧茫然。今天是小米放下包袱,認真做產品的新起點。”

但願,小米手機5會是雷軍的新起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622

那些被315打出的“假”,能讓時間去抹平一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15/154704.shtml

導讀 : “315”又到了?好嘞,左手危機公關,右手緊急聲明,一套降龍十八掌,打完收工,回家吃飯。而今年,你在期望什麽?

天下無賊,終究只能是個傳說?

你知道“315”之前最火的生意的是什麽嗎?是網上刪帖。據說少的一兩百,多的上萬,涉及較大門戶的還要驗單。各路公關小夥伴們也到了接受考驗的歷史性時刻。當今晚晚會開始前5分鐘進廣告時,估計誰家的BGM響起,誰家PR就可以松口氣去喝茶了。

而這,就是“315”的全部意義所在嗎?

在各路打假和投訴小分隊都非常活躍的今天,我們的創業圈兒自然也不是可以置身事外的凈土。創業“造假”也不是陽光下的新鮮事,“造假”的方式和內容呢,也是花式更新,每年都能解鎖一些新的姿勢。

比如,刷單和刷榜硬是被做成了一條龍產業鏈。比如,刷粉買轉發已經不是秘密……

在這個人人為媒體的時代,以朝陽群眾為代表的熱心網友們顯示出了無窮的力量。扒皮、打假,也成為了貫穿了2015年創投圈的關鍵詞。從融資到學歷,從數據到產品,造假的花樣不斷在產生,也不斷在被曝光。

但曝光之後呢?第一天,轉發;第二天,辟謠;第三天,轉發……事件完。

對,就是這樣。在這個媒體過載、信息爆炸的時代,即使是爆炸性的大新聞,也不過只能在大家視線內停留個一兩周而已,更何況是其他呢?

而這些被曝光過的企業會如何?大概率的能是,在年底的媒體盤點或者危機公關討論時露個一兩面,然後繼續銷聲匿跡。“用時間來抹平一切”,仿佛成為了一切事件的解決良方。

不然怎樣呢?你告我啊?

Case 1:你還記得“PPT造汽車”嗎?

640

還想得起去年在知乎上被扒皮得不亦樂乎的遊俠汽車嗎?

純中國版電動車,性能媲美特斯拉,50人團隊482天造出概念車,三里屯亮相,地點優衣庫(對,你知道的那個優衣庫)往西。

當天媒體就爆炸了。第二天知乎就爆炸了。這款概念車車型一亮相就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樣車的側視圖和特斯拉那麽像,就是在特斯拉比例上改的吧?整車車載系統怎麽用安卓?幾百萬元怎麽做出一個自己設計的底盤來?續航能力和百米加速數據沒有經過測試是怎麽得出的?

更有網友直接質疑,這樣車就是拆了一輛特斯拉直接改裝的。遊俠汽車被冠以“PPT造汽車”之稱。更有甚者,年僅28歲、創業五次的創始人黃修源之前的經歷也被翻出來質疑。

而針對種種發難,黃修源在知乎上發布了一篇憤怒的“遊俠官方關於所有質疑的回應”。內容包括對山寨特斯拉質疑的回應,包括強調底盤的設計和開發是自己完成的等等。

但是這仍然無法消除最基本的懷疑:2000萬元,50個從沒從事過汽車行業的人成立的團隊,怎麽在482天里造出一輛汽車來的?與之相比,李書福可以去面壁了。

遊俠團隊並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這並不意味著遊俠汽車的終結。2015年12月,新的合夥人、西拓能源董事長衛俊加入,黃修源成為產品負責人,主要負責車機、操作系統的產品設計。遊俠X電動車也仍然存在,繼續在量產路上進發。

當然,我們不是要打擊國產電動車創業領域的熱情。不過,其實我們也挺想知道,上一款樣車到底是怎麽回事。

Case 2:999.999噸毛桃你知道是誰買的了嗎?

640

成立於2011年的一畝田,是當年一個農業B2B平臺的樣板。創辦後4年里,根據公司公開資料,它實現了2000%的增長。而如果不是去年的那場風波,它還有一個豪言要實現,那就是2016年實現5000億元的交易規模。

言猶在耳,風向已變。去年8月,突然爆出一畝田投資方撤資,裁員1500人。隨即裁員的事被媒體證實,也有據稱是被辭員工致信媒體,表示一畝田刷單造假。頓時輿論嘩然,之前外界對一畝田業績的一些懷疑,仿佛瞬間找到了坐實的論據。

那是因為,在此之前,就有眼尖的人發現,一畝田公開的動態成交數據中,活動著一些奇葩,諸如“6小時前劉老板采購了999.999噸毛桃”、“9小時前老板采購了1073741.8235噸的洋蔥”之類。

對此,一畝田的回應是,這些詭異的數據是產品bug,它們是版本更新期間的測試數據。但真實數據和測試數據一起在公開平臺上出現,一畝田後臺月均流水99億元的數據,自然真實度也就大打折扣。

此後,盡管一畝田發表聲明竭力表示撤資系謠傳,裁員是因為員工違規操作,但潘多拉匣子已然打開,就不會合上。從當初風頭正勁到跌落塵埃,一畝田只用了一個月時間。

但一如其他事件,很快風聲過去,對一畝田的質疑也不再有人提起。時至如今,一畝田仍然在運營中。危機過去了,似乎就和它從沒發生過一樣,一切仍然照常。

在農業經濟亟需發展的背景下,農業電商的空間仍然巨大,一畝田仍然作為新農業創業典型,是被鼓勵的對象。在2015年底,一畝田創始人獲得了某評選機構的“2015中國互聯網+農業最具創新力年度人物”稱號。但是,一家企業的做法,和它代表的商業模式如何評價,仍然是值得我們去思考,而不是輕輕地,就讓它成為過去。

Case 3:當報出企業真實融資額,居然是個壯舉時……

640

去年創投圈抵制創業公司“融資造假”,聲勢浩大。2015年2月,真格基金創始人、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發出倡議,抵制創業公司虛報融資額。誇大融資額,是創投圈公開的潛規則,人民幣變美元,金額再乘上個三五倍,實屬家常便飯。即使來上個十倍,也並沒有什麽稀奇的。在去年的315,i黑馬也戳了一部分虛報融資的公司的牛皮,並且發起了一場73名創業者響應的“集體宣布真實融資”的活動。之後整整一年,鼓勵創業者報出真實融資的行動都在進行中。

然而,坍塌的只是冰山一角。隱藏在水面下的部分,還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巨大。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樣的事件在重複上演。比如,我們仍然可以在部分申請上市或掛牌新三板公司的公開轉讓說明中,找到某筆融資額縮水的證據。再比如,i黑馬也註意到,在近期仍然有某些公司宣稱獲得億元以上融資,卻甚至連投資方都沒有公布。

不過也不能賴這些公司不把“造假”放在心上。畢竟,縱觀歷年,別說民間打假,連被央視直接在“315”晚會上點名的對象,大多都還活得挺好的……

2015年,央視曝光了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它們我們就不說了,開掛的。

2014年,大唐高鴻被點名大唐神器植入木馬吸費,大唐高鴻連發兩次聲明否認。

2013年,央視點名用戶郵箱數據會被網易“出賣”,通過獲取用戶信息來精準投放廣告,網易當夜回應:網易不會容忍該行為,以後將規範銷售部門,避免誇大宣傳。網易郵箱數據泄露事件不止一次曝光,但網易郵箱市場份額的下滑,卻是移動互聯網通訊工具崛起帶來的。

同年,高德也被點名泄露用戶信息,高德的回應理直氣壯:那是舊版本的問題。如今,高德已被阿里全資收購。

…………

但現實能夠考驗一切。批評雖然不痛不癢,可在死亡面前,任何謊言都無能為力。

當融資的冬天來臨,那一長串死亡名單,就是最好的註解。

那些全都是泡沫,只一剎的花火。

天下有賊,捕之不盡。正如光明與黑暗,同時並生,本就是時代的必然。

但是,“天下無賊”必然是人心所向。

當泡沫被擠出,死亡的考驗,不僅是真正具備創新能力公司的試金石,也是創業和創新領域的拐點來臨。踏上2016年征程的創業者們,大約也都心里有數,風浪之中,能夠立足的基礎,仍然是企業真正的實力,再加上機遇。

也但願“315”,不再只是個企業危機公關能力的考驗器。

本文八點二十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149

盛希泰:早期投資就是投人,投那些說話能讓人興奮的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510/155732.shtml

盛希泰:早期投資就是投人,投那些說話能讓人興奮的人
盛希泰 盛希泰

盛希泰:早期投資就是投人,投那些說話能讓人興奮的人

你來找我聊,你以為我在玩兒手機,其實我在聽你說話,你如果把我講興奮了,手機就扔一邊了。

黑馬說:

盛希泰,洪泰基金創始人,資深投資銀行家,兩家一線證券公司打造者。經驗豐富的他,對投資看項目上有著獨到的見解,以下為其觀點。

創業,要找到對的人

業只要找到對的人,很容易成功,早期投資是投人,也是這個道理。我的體會是,對的事情,沒有合適的人,也不要做,最後會錯;本來沒有那麽對,但找了一個牛人,有可能變成對的。

做洪泰基金以後,每天會見很多創業者,如果沒有共通的感覺,我是不投的。你來找我聊,你以為我在玩兒手機,其實我在聽你說話,你如果把我講興奮了,手機就扔一邊了。

我和勝江是青聯的朋友,我對他有很長時間的了解。創業者要想成事兒,狼性和悟性都不可缺。王勝江一看就有狼性,他的精氣神、氣場,乃至眼睛、鼻子,都透出這種氣質。他在SOHO中國管銷售市場, 2010年賣了創紀錄的200多個億。這種落地能力和執行力,用在一個創業項目上會飛起來,再加上現在這麽偉大的創業時代的機遇,不成事都難。

All in精神——創業的代名詞

此之外還有一點特別重要,就是“All in精神”,就是背水一戰,中國人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不要給自己留退路,任何事情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距離去年4月19日洪泰創新空間成立已經快滿一年,王勝江一直在“All in”,至今仍保持著“洪泰速度”,在去年的10月他曾驅車奔波在北京與杭州之間,三天往返3700公里。

創業,一起從零開始

業必須從零開始,有清零的心態。我本人是從一個從業20多年的投行老兵,跨界到天使投資領域的。天使投資的階段和PE階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階段,中間隔著VC,沒有任何交集,圈子完全不搭,思維方式也不太一樣,肯定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自己也在重啟,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跟著時代往前走。

企業家=90%天資+10%勤奮

正的企業家,他們90%的特質是天生的,還有10%靠的是後天的學習和交流,但是差了這10%就無法做成功。對創業者來說,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十分重要,比如每天晚上11點半到淩晨1點半之間的這段時間,是我的學習時間,這兩個小時我一般會靜下心來看書、看朋友圈分享的文章。

創業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爭

業就像打一場戰爭,創業者就是戰爭的最高指揮官,你必須贏,沒有退路,這是創業者們唯一的出路。打仗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彈藥,王勝江的這本書也是彈藥。看了這本書,你會知道為什麽你敲不開投資人的門?為什麽真正的好獵人只在冬天捕獵?什麽才是創業公司PR的正確姿勢等等創業中最重要的經驗和教訓。

人的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把有限的時間分配給誰決定你的成敗。創業者們每天面臨很多選擇和誘惑,可以跟女朋友約會,可以看電影也可以逛街,也可以在辦公室里通宵加班,有N多選擇,你人生的積累就是N多選擇加起來的結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在寶貴的時間里,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創業才能更靠譜。

 

盛希泰 王勝江 創業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585

泛娛樂過度消費的背後:究竟什麽模式能讓衍生內容做加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6/156328.shtml

泛娛樂過度消費的背後:究竟什麽模式能讓衍生內容做加法
小甜甜丁蘭妮 小甜甜丁蘭妮

泛娛樂過度消費的背後:究竟什麽模式能讓衍生內容做加法

真正的好內容不在於粗放的播出數據,而在於紮實的粉絲。

文 | 小甜甜丁蘭妮

根據CNNIC的數據統計,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中國互聯網用戶已達6.68億,網絡視頻用戶規模 4.61億——占網民比例為 69.1%,手機視頻用戶規模為3.54 億,手機網絡視頻使用率(占手機網民比例)為 59.7%。

同樣是來自 CNNIC 的數據統計,2014 年的新媒體影視行業經歷了一場作品數量規模的大爆發。截至 2014年12 月,全網新媒體影視作品達到 8000 余部,相比 2013年總量增加了2000余部。

以上這些數據,都是為了說明,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新媒體影視已經發展壯大到了一個非常可觀的市場體量。

泛娛樂內容:活躍粉絲的最直接方式

產量的膨脹不僅僅反映出內容創作的活躍,更重要的是展現出網生影像的產業生態的蓬勃生命力,其中有很多網生影像的社區正在成為整個大生態里的小生態,並扮演著行業熔爐的角色——鍛造人才、冶煉IP。

諸如“papi醬”之流的內容可以歸類為其中的人才部分,也就是泛娛樂內容,什麽是泛娛樂內容?即基於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多領域共生,打造明星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的粉絲經濟,其核心是IP,可以是一個故事、一個角色或者其他任何大量用戶喜愛的事物。

真正的好內容不在於粗放的播出數據,而在於紮實的粉絲——後者的關註才是黏性的依賴,有用戶才是好產品,PGC的核心是紮紮實實的有粉絲。泛娛樂類的PGC內容可以靠大的播放量,覆蓋人群廣,粉絲不用很有黏度,直接可以廣告變現,但是他們一般也沒有專職的商務人員,也需要PGC聯盟進行商務代理合作。

垂直細分類內容:沈澱用戶的粉絲轉化

而垂直類的商業模式不一樣,一方面需要聯合進行廣告合作,另一方面需要觀眾-粉絲-用戶的轉換,才能沈澱下黏度用戶,進行電商變現。所以判斷一個垂直類PGC的核心是其沈澱下來的用戶有多少。沈澱用戶如何獲得?通過網絡劇,或者網絡欄目的形式,發掘新內容,培養高粘合度粉絲。

一方面,在網絡劇市場,平臺主推的都是和傳統影視公司合作千萬級制作的大型網劇,而對於創作團隊來說,則是需要一個全新的,適應新生代觀眾的話題型新類型,諸如二次元、耽美等看似小眾卻能激起全民觀劇熱潮等刺激性話題。

另一方面,在網絡欄目上,摒棄泛娛樂類定位虛大的主題,創作團隊和平臺在未來將走出垂直細分類板塊的趨勢,在專項話題諸如美食、美妝、星座等精細的分類中垂直深度探索更多內容,準確定位用戶群,培養具有購買力的高轉化率粉絲。

泛娛樂做用戶分流,垂直細分打造自有品牌

目前關於新媒體內容的鋪陳推廣來看,由於PGC盈利模式的不完善,龐大的流量目前是客戶最需要的東西,於是泛娛樂類內容目前較受重視。泛娛樂類內容所具有的優勢,即廣闊的市場受眾群體,巨大的流量為它帶來的廣告收益相當可觀。

對於大眾品牌的廣告主來說,選擇泛娛樂類內容進行品牌廣告植入傳播是非常高性價比的選擇,龐大的流量極大的增加了品牌曝光度。但對於PGC 內容來說,泛娛樂的本質所帶來的可能就僅僅限於流量價值了,很難打造出屬於自己品牌的產品,因為這樣的用戶群並不垂直,產品選擇非常困難,無論什麽類別的產品受眾其實都只占到了泛娛樂內容觀眾的小比例部分。

從這一點來看,垂直細分類內容做電商變現就更加具有優勢了,利用自身垂直高黏度粉絲的基礎,在這之上進行自我品牌的開發,制作針對深度垂直用戶相應的產品,精準推送宣傳,帶來的市場轉化率會相當驚人,且具有相當大的市場價值,有助於為PGC內容後續變現之路展開可持續發展軌道。

綜上所述,目前的市場現狀決定,優質泛娛樂類內容雖然吸引關註,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來說,用垂直細分內容精化粉絲,針對不同分類定向推送適當內容,保證後續延展營銷和電商變現轉化,這樣的道路還是非常有嘗試意義的。

但無論什麽類型的PGC內容,用心的制作和有誠意的策劃永遠是本質核心,只有好內容才能讓粉絲經濟真正成立,路漫漫其修遠兮,PGC們還需上下而求索。

泛娛樂 衍生內容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004

Nike每六雙鞋它做一雙,卻能讓員工每天五點下班、平均年薪110萬 喬丹鞋背後神秘台廠

2016-07-11  TCW

Nike創辦人談最親密夥伴:這裡,充滿正向氛圍

我們拜訪、參觀了二十多間工廠。大都不好。

幽暗、髒亂,員工重複同樣的動作、眼神空洞。

但在台中以南的斗六小鎮裡,我們找到一間看來頗有希望的工廠。

它叫豐泰,是由一個叫王秋雄的年輕人管理。

工廠小但乾淨,充滿正向的氛圍,王秋雄也一樣,是個為他的工作場所而活的「鞋痴」。也住在那裡。

當我們注意到工廠旁有個小房間寫著禁止進入,我問裡面是什麼。

家,他說。「我和內人和我們三個孩子住的地方。」

我決定讓豐泰成為我們台灣事業的基石。∼ 菲爾 奈特《跑出全世界的人》

台灣最會賺的製鞋股王,就出自這間老辦公室!

做好與做大,哪一個比較難?

有一家藏身在雲林斗六鄉間的企業,他們選擇做好:它的員工平均年薪一百一十萬元,而且全公司員工都五點下班,如果要加班,得事先跟公司總裁申請。

這家公司全球十一萬名員工,工廠都設有幼稚園,員工都有免費午餐。今年開始,老闆再加碼把午餐食材有機化,希望每位員工吃得健康。他更把公司每股盈餘(EPS)與年終獎金天數,公告出一個公式,讓所有員工知道。

做了四十五年,它的營收是製鞋業第二名,龍頭的五分之一。可是,它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卻是龍頭的三倍。

這家公司,是豐泰企業。當營收規模二千四百億元的製鞋龍頭寶成工業,近四年來陷入廣東、越南的工廠人員薪資糾紛與暴動問題時,豐泰內部一片祥和,現在營收、獲利扶搖直上,股價更是寶成的三倍以上。

這個種子,早在三十七年前就種下。當時,這家公司只有一千名員工時,它就花費公司獲利的一〇%,幫員工小孩打造兩千坪幼稚園,讓員工可以安心上班。

如今,它是掌握Nike球鞋的最大代工霸主,當今NBA戰場上,百億球鞋商業競爭的背後推手,籃球之神喬丹、小飛俠柯比、小皇帝詹姆斯的球鞋,都來自這裡。

隨著Nike股價過去四年成長一.五倍,豐泰的股價在近四年也成長三.六倍,ROE與EPS稱霸台灣上市製鞋產業,它更是台灣製鞋股王。

「做好,比做大更重要。」這是豐泰董事長王秋雄,經營豐泰四十五年,最大的啟示;也是他打動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Phil Knight),成為奈特自傳《跑出全世界的人》一書裡,唯一提及的台灣製鞋業合作夥伴。

為何,奈特在四十年前,第一次見到他,就決定將豐泰當成在台灣事業的基石?

當我們走進王秋雄的辦公室,答案,就完全揭曉。

身價240億老闆,意外簡樸專訪一開始,他介紹45年辦公桌

暌違二十年,王秋雄首次接受媒體獨家專訪,走進位於雲林科學工業園區的總部,股王辦公室意外的簡樸。隔間是三合板,王秋雄介紹給我們的第一個東西,是跟了他四十五年的辦公桌,抽屜因為長年開關鎖,表面已被鑰匙串刮出半圓形的痕跡,桌上的文件鐵盒鏽跡斑斑。

為了精準回答我們準備的題綱,他會翻開陳年的檔案與照片,或者打開電腦找檔案,甚至當年奈特手寫的第一張訂單都找出來,有憑有據的告訴我們故事的來龍去脈。

王秋雄身價二百四十億元,但他用的東西卻很懷舊:更懷舊的,是他的家。當年奈特到豐泰廠房參觀,還特別問到了他在工廠門口警衛室後方的住家,神奇的是,現在他還住在那裡。

「這個辦公桌,是我設計的」「工廠的鐵門,是我設計的」 「員工餐廳吃飯的桌椅,也是我設計的。」當我們跟長相和藹可親、笑容滿面的王秋雄聊起豐泰,你絕不會想到,他年輕時的外號,叫作「閻羅王」,台灣製鞋同業對他的印象是「鐵血」。

王秋雄的姪子、豐泰監察人陳仕榮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學生時期暑假在豐泰打工,當時工廠加班到晚上八點多,作業員的閒聊聲音與生產線機械聲,整個工廠鬧轟轟的,卻突然咻一下,所有講話的聲音都不見了,只剩下機械運轉聲,「我問其他人說,怎麼突然這麼安靜啊?他們說:『王先生來了!』」此時的王秋雄,距離工廠還有一百公尺遠。

「董事長為什麼這麼兇?因為他當時賭上身家的一切,不成功,便成仁啊!」陳仕榮說。

王秋雄一九六五年畢業自台大商學系,這是當時台大的第一志願,他在班上還拿過書卷獎,堪稱是當時全台灣前五%的菁英。

出身富二代,卻在田裡創業「這裡人生地不熟,有很多人幫我」

他是富二代,他的父親王文溢在台中創辦豐全橡膠廠,出口自行車輪胎,隨後轉做橡膠鞋。家中排行老四的王秋雄大學畢業後,原本申請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卻因為二哥在美國被列為台獨分子,無法歸國,父親反對他出國,就在家族事業裡工作。但在豐全當三年廠長後,他決定自立門戶。

王秋雄坦言:「因為我大嫂干政的問題……,我跟我哥說要接這訂單,明天我大嫂就說不行。」有志不能伸,一氣之下,他就跑到斗六跟農會總幹事借錢,加上大姊的資金,兩百萬創立豐泰。

當時的製鞋聚落在台中,他到斗六設廠時附近只有甘蔗田跟稻田,一片荒涼。王秋雄想買個辦公桌,找遍全斗六卻只有嫁妝桌,他只好自己設計出現在跟著他四十五年的辦公桌。

孤身一人,遠走他鄉,在製鞋沙漠的斗六創業,「我是當時台灣第一個投入製鞋業的大學(單業)生。」王秋雄回憶說,「來到這裡人生地不熟。

我覺得一定要有很多人幫我才行。」當王秋雄接受我們採訪的三個小時過去後,他的二兒子、豐泰第二事業部總經理王建榮對我們投以羨慕的眼神說:今天你們跟董事長聊天的時間,比我國中、高中六年加起來還長啊!」

公司訓第一條,就是養人才設幼稚園、員工訓練,都為留人

由於當時得經常到台北Nike公司開會,王秋雄一人雲林、台北兩地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極少。當時體會到「人」的重要,因此他創辦豐泰時,公司訓的第一條就是「人的培養」。

斗六的人才不如台中大都會多,「人才的定義是長期願意跟我做。」王秋雄為了留人,開設幼稚園是第一步;留才的第二步,是員工訓練。

鐵血與員工教育,對台大畢業的王秋雄來說,其實是同一件事,只是在當時不重視學歷的台灣製鞋業中,卻被視為異類。

在政府都沒規定要戴安全帽的年代,王秋雄要求員工騎機車要戴安全帽。當時在雲林,只要看到戴安全帽的就知道是豐泰員工,如果違規被糾舉就得警告一支。有次員工抗議,為何下班時間還要戴安全帽,王秋雄回答:「戴安全帽是為了自己的身體,不是為了上班,本企業不過是雞婆,愛管閒事,這也是我的社會價值觀跟使命感。」

重情的他,視人才為他的資產,因此他連員工下班要戴安全帽都管。他對人才最大的賭注,就是堅持根留台灣,敢在危機時向Nike說不。

這個賭注,不僅確立了豐泰「做好」的路線,也把台灣製鞋供應鏈,帶進了Nike,提升了台灣製鞋產業,更確立豐泰在台灣眾多代工業中,走出一條「level up」 (研發升級》而不是「cost down」(降低成本)的路。

幣值狂升年代,敢拒絕客戶堅持根留台灣,換來喬丹鞋訂單

時間,拉回到一九八七年,新台幣兌一美元從四十元,升值到三十元,突然問變成二十五元。在一九八七到八九年的兩年內,台灣工廠爆發出走潮,兩干多家製鞋工廠全跑了,全部關門,這也包括王秋雄哥哥接手父親留下的家族事業。豐泰的大客戶Nike也要求豐泰出走,但王秋雄卻不願意。

四十五年來,「我椅子換了四、五個了,但是都捨不得換桌子。」王秋雄說,「坐久了,就有感情。」

對員工感情的牽絆,就如同他捨不得換的桌子一樣。拗不過王秋雄的堅持,奈特也決定幫他一把。

奈特馬上派Nike財務長跟兩個負責採購的副總裁過來,向台北花旗銀行洽商能不能預借美元給豐泰,至少度過一整年,但沒談成。奈特知道王秋雄不願放棄台灣,就決定把高價鞋款訂單繼續下給台灣豐泰,他知道單價越高,越有本錢吸收調高的人工成本。這個高價鞋款,就是喬丹鞋。

麥可.喬丹是籃球之神,喬丹鞋成了當時全球銷量最大的單一鞋款。當時一雙雙從雲林斗六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喬丹鞋背後,其實藏著重感情的王秋雄,不願意放棄台灣的故事。奈特支持了他十年,一直到二〇〇〇年豐泰才結束在台灣的生產線。

王秋雄的不願放棄,也帶動了台灣的Nike供應鏈。三芳化學工業會跨入鞋面人造皮的事業,就是由王秋雄建議。當時豐泰被Nike要求要採購日本帝人的人造皮,王秋雄請三芳研發更細緻的人造皮,從低階產品說服Nike高層先試用,到最後連高價的喬丹鞋,都由三芳供應,現在成了全球最大鞋面人造皮革廠。

Nike的糊膠七成使用南寶樹脂,也是因為王秋雄建議。當時,韓國領先開發出水性黏劑,可消除九七%的致癌物,他告訴南寶,假設不跟上,就只能被Nike 除名。在王秋雄的力挺下,三芳、南寶打破日、韓廠獨大的態勢,擠進Nike 概念股。

不斷放棄做大,多的訂單給對手設定年收增八%,只為配合育才速度

王秋雄有Nike的力挺,訂單量可說源源不絕,但豐泰的成長,卻沒有外界想像的快,全因為他有一個「八%」的堅持。

業界總把豐泰跟寶成比較,寶成求規模、求量,跨品牌接單;豐泰則專注做Nike,求質。一位鞋機廠的主管認為,寶成的成長快,營收是豐泰的五倍;豐泰因為Nike市占率提升,獲利率較好,但對擴張保守。

王秋雄計算過,一座製鞋工廠平均八干名員工,如果不想發生像越南、東莞大罷工,就得培養十五位以上優秀的當地經營人才,一個總經理的養成要十年,算下來,一年八%正好配合人才培養的速度。

豐泰的年營收成長目標八%,就是依據人才發展速度來設定。

為了做好人才培養,他拒絕做大。最經典的例子,是九二一大地震後,Nike的代工廠之一因位於斷層帶全毀,無法生產,Nike 急著找豐泰承接產能,一般企業一定一口答應,但是王秋雄卻介紹Nike去找寶成,給對手訂單。

王秋雄這個產業競爭的另類想法,來自參訪Nike美國研發中心的震撼。

有著台大高材生習性的王秋雄,為了回答我們的問題,還特別攤開美國地圖,畫了記號,告訴我們他去了哪裡。

那一年是一九八四年,王秋雄第二次跑到美國Nike的研發中心參觀。他驚訝的發現,Nike研發中心裡有四十公尺的跑道,記錄跑者的身體狀況、人體工學,研發不易疲勞的慢跑鞋。當(當時)占營收一〇〇%的客人已經開始創新,如果豐泰還只能提供品質高、交期準確,有一天會被拋棄,王秋雄說:「我擔心有一天醒來,Nlke是龐然巨物,而豐泰只是一個蘿蔔,永遠不是平等的買賣雙方。」

說服Nike,在台設研發中心重視研發人員,大方給獎金

他花了四年爭取Nike在豐泰設立第一個海外研究設計中心(RDC),還提供Nile員工辦公的場所,豐泰內部有個被稱為Nike None的區域,只有Nike員工可以進出,被戲稱為Nike的領地。

當時,同業在台中喝酒、玩跑車的時候,王秋雄則窩在雲林提升豐泰的開發能力,他撥出營收的七%做研發費用,就算豐泰營收成長,現在每年的研發費用至少三%,比科技業者如廣達、仁寶都要高。

「我為什麼要設這個研發中心?就是為了人才。」王秋雄千方百計的想讓Nike在台設研發中心,就是為了藉Nike之力,提升豐泰的研發能量,做為豐泰的人才培訓基地。

為了人才的好,他不斷的放棄「大」的路線。

相較於寶成透過垂直整合,穩定供貨來源,提高競爭門檻,王秋雄卻認為,要轉做研發,就得放棄垂直整合,一來是避免品牌殺價,二來是保有選擇供應商做創新研究的彈性。

他解釋:「我進去投資、去干涉,只是在講價格、降低成本,而不是提升價值。希望最少保存兩個source(供應商),量更大的時候可以三個。Nike需要新的東西,如果你不好,我可以找他。」

王秋雄甚至讓研發人員的獎金可以高於管理團隊,對以中長期案子而言,只要五成開發成功,他就滿意。

因此,Nike每次研發新產品,如空氣袋(Air Bag,用於氣墊鞋)、針織鞋面球鞋(Flyknit),都會找上豐泰共同開發。參與開發,除了讓豐泰有機會獲得利潤較高的新訂單,也讓王秋雄有鍛鍊人才的機會(詳見第一百頁)。

當寶成為了做大,開始進行垂直整合,豐泰卻只把重心放在最擅長的製鞋上。視提升研發的人為資產的王秋雄,進行的是一場馬拉松賽跑,從股東的角度看這場賽事至今,豐泰的ROE,是高速成長的寶成的三倍、另一家製鞋廠鈺齊的近十八倍。

舞台小,不怕人才出走?

員工出去創業,還幫忙訓練

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于卓民指出,豐泰是典型的深耕企業,專注製鞋,不追求快速成長,卻可能遇到,企業提供舞台太小,好人才出走的挑戰。

從豐泰出走人才創立的公司,少說有四到五家,包含上市公司F-鈺齊、專門接單Skechers的綠洲鞋業,以及同樣是Nike代工廠的廣碩集團,這些公司營收加起來有兩百億元,約是豐泰營收三分之一強。

同業都稱豐泰是「製鞋的陸軍官校」,王秋雄就是「祖師爺」。

甚是,王秋雄還選擇「共好」,幫這些徒子徒孫訓練人。

廣碩集團創辦人張榮梧,早期在豐泰任職,出去創業後,王秋雄不介意讓其胞弟到豐泰學做模具,因為他是早年資助王秋雄創業的恩人孩子,「人家對我們有恩,我永遠不會放棄,學院裡面講理論嘛,我要面對現實的人際關係,你叫我說(人)離開就要變成敵人嗎?我做不到。」

現在王秋雄每年召集退休員工回總部吃飯聚會,因為他們都是在豐泰遇到匯率升值風暴時,仍不離不棄的老員工。他送他們鞋子,甚至還到海外工廠參觀。

豐泰董事尼可森(Peter Dale Nickerson)形容,「CH(王秋雄)像是個藝術家,」對他來說,他的mastcrpicce(大作)是為員工、社會跟城市創造完美人的組織。但是,人比畫布還難改變,他總是在微調,還沒達到目標。

給福利,少賺幾十億不可惜?「我做幼稚園,才有這麼多人才」

王秋雄在三十七年前,就撥出企業盈餘的一〇%設立員工專屬幼稚園,每學期註冊費僅收五千五百元,教案都是請專家量身打造。他說:「有人告訴我,王先生你如果不做幼稚園,可能增加幾十億的財產。但是我認為,因為我做幼稚園,所以才有這麼多人才。」

如今豐泰幼稚園裡的第一批「豐泰寶寶」,已有人做到豐泰的處長級主管,這個位處斗六鄉下的幼稚園,就是他的人才搖籃。

面臨中國製造業崛起,講究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的傳統台灣代工思維,已面臨考驗,未來台灣製造業的大,已大不過中國企業。

在求「大」、「快速成長」與「利益極大化」贏者全拿的主流經營思維下,王秋雄用四十五年的時間,在雲林斗六鄉下證明,企業獲利好也可以讓員工幸福。在罷工事件頻傳的今日,他展現出不同的經營哲學,在員工,客戶、股東與產業界問,找到新平衡點,證明「做好,比做大更重要。」

做大,最大的目的是cost down(降成本),可是我不要,我要增加value(價值)。 ~王秋雄

撰文者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91

上海國資謀劃“十三五”末能讓五成以上競爭類企業整體上市

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第一財經從有關部門所提供的材料獲悉,上海希望到“十三五”末,整體上市國有企業能占競爭類國有企業總量的50%以上。

而目前,上海國企的整體上市和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的企業,分別達到競爭類產業集團總數的1/3。

根據“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要求,上海的市管國有企業分為競爭、功能和公共服務三類。其中競爭類企業以效益最大化為重點,也是上海地方國有企業的主體。

數據顯示,競爭類企業戶數占上海地方國有企業總戶數的72%、資產總額占89%、從業人員占86%、利潤總額和營業收入均達到96%。

上海市國資委管網顯示,目前市管企業共47家,其中競爭類企業33家,包括27家產業企業,以及6家金融企業。

上海還積極支持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企業調整為競爭類。2015年,申能集團就從公共服務類企業,調整為競爭類企業,並確立其面向全國發展的綜合性能源企業目標。

作為推進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的前提,目前,競爭類企業已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

上海國資國企的整體上市,在2013年底上海國資國企改革20條推出以來,得以進一步加速推進。

“十二五”之前完成整體上市的1家,“十二五”期間完成6家。尤其是2015年,包括綠地集團、城建集團、現代集團在內的3家企業已經實現整體上市。

此外,華誼集團、臨港集團等實現競爭類核心業務資產上市,使得核心業務資產集中在上市公司的企業,也超過競爭類產業集團總數的1/3。

在1月18日舉行的上海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也明確,今年上海將基本完成上海市國資委系統企業集團公司制改革,加快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符合整體上市標準的企業集團將加快調整管理體制。

改革還將繼續加速。上海國資委官網發布消息稱,7月18日,上海市國資兩委召開三季度工作會議,會議強調,三季度各項工作要緊緊圍繞上海自貿試驗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全力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發展,努力掀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新高潮。

上海是地方國資大戶,數據顯示,截至“十二五”末,上海地方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7萬億元、利潤總額1.17萬億元,國有權益2.2萬億,累計資產總額15.6萬億元,分別增長111%、115%、91%和99%。

國務院國資委統計顯示,上海國資系統企業的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占全國地方省市國資委和計劃單列市系統企業的1/10、1/8和1/5。

目前,上海市國資委系統資產超千億的企業11家,營業收入超千億的企業7家,利潤超50億元的企業6家。

上海市國資委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1萬億元,利潤總額1414.0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871.35億元,經濟運行整體情況好於預期,實現了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09

“他是能讓希拉里眼睛發亮的那個人”

即將正式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希拉里周五晚間通過推特宣布競選搭檔是來自弗吉尼亞州的聯邦參議員蒂姆-凱恩(Tim Kaine) 。

現年58歲的凱恩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曾經擔任弗吉尼亞州州長以及弗州里士滿市市長,他將於下周參加在賓州舉行的民主黨全國黨代會上正式接受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的提名。

分析人士指出,希拉里選擇在周五宣布競選副總統人選應該是為了轉移媒體和外界對剛剛結束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註意,同時也可以為民主黨全國黨代會下周在費城登場前“熱身”制造一些興奮的氣氛。

此前凱恩就被認為是最可能的副總統人選,但包括農業部長維爾薩克(Tom Vilsack),新澤西州參議員布克爾(Cory Booker)以及勞工部長佩雷斯(Tom Perez)等也都被認為也在考慮的範圍之內。

來自總統大選最關鍵搖擺州之一弗吉尼亞州的凱恩是華盛頓圈內人氣很高而且很受歡迎的政治家,能講一口流利西班牙語的凱恩不僅認為可以為希拉里爭取到維及尼亞州的重要選票,還被認為可以得到重要的西班牙裔選民的支持。

凱恩曾擔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2008年奧巴馬競選總統時,凱恩曾是呼聲極高的副手人選,但奧巴馬選擇了拜登(Joe Biden),在2013年成為弗吉尼亞州參議員之後,凱恩加入參議院軍事和外交關系委員會,曾前往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和以色列等20多個國家,被認為具有豐富的處理外交事務經驗。

前總統克林頓和希拉里一為什麽挑了這位最“枯燥無味”的副總統?

“我是一個枯燥無味的人。” 凱恩在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而凱恩在華盛頓的圈內確實被稱為是一位“不會讓人血液沸騰(興奮)的政客。”

然而,同桑德斯或者女參議員沃倫等讓人一聽就“興奮的跳起來”的競選相比,希拉里還是選擇了這位讓人“聽了完全無感”的競選副手。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凱恩確是希拉里競選團隊自4月份贏得紐約州初選之後就一直精挑細選仔細考量的人選。在考慮競選副手的過程中,包括前總統克林頓和女兒切爾西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為,除了要為民主黨挑出一位副總統候選人之外,他們還要為自己的家人挑一位天天朝夕相處合作共事的工作搭檔。“從上次兩人公開亮相時的互動可以看出,他是那個能讓希拉里眼睛一亮的人。”美國媒體CNN的一位新聞評論員指出。

凱恩也被認為是希拉里的候選人名單中“最安全”的候選人,雖然政治溫和派的凱恩可能不會獲得大量極左選民的支持,但在幫助希拉里獲得年長白人男性選民的支持方面,凱恩的白人男性身份和他的年齡以及個人經歷無疑會對那些“恐懼”希拉里女性因素的選民起到正面的安撫作用。“特別是在希拉里的對手(特朗普)是一位非正常人的情況下,希拉里選擇一位中規中矩的副總統人選就顯得更加重要。”美國媒體的一位評論人士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18

降價能讓BURBERRY在中國打出漂亮的一仗嗎?

當然不能夠大張旗鼓的打出“SALE”的標識,特別是對那些奢侈品品牌牌而言。

但事實上卻是真的。9月開始,英國奢侈品牌博柏利(BURBERRY)在中國市場進行調價,價格下調幅度高達20%-25%。

最先是博柏利在中國香港市場對經典手袋款式及初秋全新上架的部分產品進行價格下調,降價幅度達10%-15%,其中經典系列手袋降幅最高達到20%。然後是在中國內地市場,大約是在一周前,各大店鋪里,博柏利包袋產品也開始降價,降價幅度約在20%左右。

上海交通大學奢侈品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李傑總結,世界上所有的奢侈品品牌在新興市場的定價總是傾向於往高位定價。他說,這是一個默認的行規。

雖然地球是圓的,但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平的。東方的消費者通過網絡看到了與西方的巨大的差價,於是調整差價在所難免。更何況是博柏利。“博柏利的全球銷售有40%的顧客來自中國。”安索帕中國集團董事總經理黃敏蔚透露。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博柏利中國區的負責人,當你看到本土零售門店銷售冷清,而客戶流失嚴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內零售品牌的價格劣勢。那麽,你會做的也只有催促歐洲總部調價,擴大本土銷量。

這樣的降價策略並不是奢侈品牌在中國的頭一次運用。去年一輪的降價讓Chanel、Gucci的門口大排長龍引起搶購,促進了銷售。但另一方面,太過於“高調”的調價對於高端品牌的聲譽都有損害。李傑稱,所以高端品牌都應該對此的促銷謹慎處理。

這或許是為什麽即使已經大半月過去,博柏利的降價消息鮮見報端。甚至很多業內人士都不太知曉此事。

不過,鑒於中國消費者強勁的購買能力,中國市場無疑是個重要市場。博柏利在今年8月發布聲明,以5400萬英鎊從耀萊控股有限公司(Sparkle Roll Holdings Limited)手中收購了剩余15%的中國公司股權。

據博柏利方面透露,完成收購後,公司在今明兩年間會新開出9家店。但至於在哪里開店,品牌方沒有透露。不過,記者了解到,此前博柏利曾找到安索帕對於在海外購買該品牌的消費者進行分析,後者通過銀聯卡定位分析消費者來自哪一個中國的省市,然後做成分析報告提供給品牌方在中國開店選址的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2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