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中興通訊高層齊托股價 李華華

2008-10-30  AppleDaily

內地股市大崩盤,年初至今累積插水達67%,內地A股唔少上市公司紛紛回購股票托價,不過講到高層最齊心撐股價嘅公司,就非港深同時掛牌嘅中興通訊(763)莫屬。

涉資965萬人仔

中 興通訊噚日發出通告,董事長侯為貴聯同16位公司高層,包括總裁殷一民、14位副總裁同埋董事會秘書,分別喺今個月28同29號兩日,自扲荷包掃入 57.19萬股A股。通告冇講呢班高層買入嘅每股平均價係幾多,或者合共增持幾多銀碼,不過呢兩日平均16.87人仔收市價計,涉及金額約964.8萬人 仔,約1100萬港銀。當中最落力掃貨嘅高層,當然係董事長侯為貴,其次係總裁殷一民,佢哋分別買入20萬同10萬股中興,其餘高層嘅增持股份就介乎1萬 至3.15萬股。一班高層咁齊心托價,當然有回報,中興A股股價由禮拜一16.65蚊人仔低位,一度反彈4%,噚日收報17.01蚊,賬面微賺8萬銀人 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

現金高於股價的公司-City e-solution (557) (updated 28/2/2008)

公司前身為城市酒店,以下是2000年股本重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627/LTN20000627031_C.doc

先出售其持有的附屬的大部分股權予大股東,套現61億後,然後注資2.2億和這家附屬合營一家新公司,佔85%的股權,剩下的資金用來:


(1)先 1送2.59,然後20合1,原0.05元面值的股票,後20合1成為1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814/LTN20000814012_C.doc

(2)再削減股本至0.05元,以派息0.95元(送紅股後,合股前,即折合現時的19元,或合送前的3.4105元)

(3)剩下6億搞科網業


但最後科網爆破,這家公司只剩下少量的業務維持,後來又要重新搞酒店,這就是現時的情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25/LTN20080225313_C.pdf


現時:



現金 = 513,833,000X-Kizz Space,i U p O A k t R

X-Kizz Space9k;`0v+C1@ ~

負債 = 50,509,000


現金 = 463,324,000


股現金 = 1.21


股價 = 1.14

但本年盈利下降 80% 有四個原因:


(1) 今年沒稅項撥回(約2,300萬)


(2) 聯營公司虧損(約200萬)


(3) 證券虧損(上年有盈利),及


(4)外匯收益減少導致本年其他收入減少(約5,200萬)



上年經調整後利潤為500萬元,本年上升至1,400萬,上升180%


以扣除證券虧損及外匯的收入計,其盈利大約2,200萬元,即每大約6分錢,扣除現金的P/E是


= (1.14- 1.21)/ 0.06 = -1.17


不過以股息率計,這未算是一個很好的投資,股息只得大約2.8%。







業績公告摘錄:業務回顧及展望
預期美國經濟顯然會二零零八年放緩,我們管理SWAN業務方面將採取審慎態度,以確保成本與業務活動一致。Richfield二零零七年簽署之新合約將二零零八年繼續產生穩定之收費收入,並將對SWAN之收入來源產生積極影響。展望未來,Richfield將專注謀求較大規模酒店之管理合約,該等合約可帶來較收費,因此利潤較



MindChamps已在新加坡樹立強大地位及聲譽,現正計劃二零零八年向香港等海外市場提供「如何學習」程式。此外,MindChamps現正通過在其新加坡之現有場所內設立預備班/幼兒園,擴充其產品範圍。



Tune Hospitality繼續在東盟地區(尤其是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及菲律賓)積極物色合適及具成本效益之發展地塊。二零零八年,Tune Hospitality預期另外爭取二十至二十五個地塊並承諾全部股東資本390,300,000港元(50,000,000美元)之大部分(如非全部)(本集團將出資40%)。若干已確定地塊之開發及規劃工程已經開始。



管理層團隊預期部分物業二零零八年底開業。我們預期大部分地塊將二零零九年投入營運。儘管年內作出兩項投資,本集團仍擁有大量現金資源,可在信貸環境緊縮之情況下利用二零零八年出現之任何投資良機。我們擬繼續尋求可提供巨大增長潛力之投資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63

股價、盈利、派息穩步上升-金利來(533)(初步研究)

(上半部因技術因素遺失,現只餘下半部,望有心人能找出)
公司表面計,現價頗貼水(約7倍,一般大概8倍,最多給10倍),但深入一點去計,又看來不太便宜(計出約13-14倍,一般12倍,以其增長來計,最多只給15倍P/E),但扣除物業因素,只純計服裝業務的P/E來看,市盈率是超級便宜(只得約5倍),此業務預料仍有高速增長,加上現價約5厘的息率,看來頗吸引。

技術上(第一次提到呢!),這隻股給人邪惡控制中,不停按某一規律上升,例子如超大現代農業(682),應該值得買。

總的來說,公司的租金收入繼續上升,會導致估值上升,加上人民幣升值,對其盈利頗有利,由於中國樓市放緩,所以本自物業重估的盈利下年應會減少。

服裝業務方面,以其存貨及應付帳的情況看來,盈利仍有機會以高速上升。

在股票配股方面,公司上市以來,只是有發過1次認股證,配過2次股,其中1次是上年因購入廣州的金利來物業而致,所以公司的攤薄效應頗少。

稅務方面,因遞延稅務利益是一次過,會致稅務支出下年會突增,導致下年的表面盈利稍降,但實際上的盈利有上升的趨勢,加上派息預料亦會繼續增加,可當作投資的對象。

欲以最好時機購入股票,應待公司下年中期/末期業務倒退的表象,令股價下跌的時候,趁市場對實象的不了解低位買入,以其邪惡控制法的行為,可能要升多一倍才停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0

回購股份股價多靠穩













2008-05-24 i-money

常見公司出手回購股份,傳統智慧指,這是公司對企業有信心,有利股價,但事後股價是否真的跟升呢,原來回購後股價大多靠穩。

公司出手回購(Share Buyback/Repurchase)股份,是指公司利用股東資金購回已發行的股份。回購後,該批股份會作註銷,使發行股數減少,每股盈利相對提升,引致市盈率(PE)降低,造成「抵買」效果;公司回購股份,需要動用公司資金,但此舉正反映公司資金相當充裕,回購後亦可能減少派發股息。

更重要的信息,由於公司本身是最了解自身的運作或前景,故此公司出手回購,很大程度上反映公司看好企業前景,又或是認為現價偏低。當然,亦不排除大股東刻意托價,為日後的融資鋪路。

和大股東增持不同,大股東增持需動用自己的資金,回購則使用公司資金,故同樣看好公司前景,大股東增持的啟示強得多。不過,大股東增持並沒有令發行股數減少,故沒有「抵買」效果;反之回購後由於發行股數減少,同一股價有「抵買」的感覺。

僅18%跌穿回購價

回購既反映公司看好自身前景及現價偏低,回購後股份又具「抵買」效果,股價會否上升?筆者為今年以來所有作回購的股份作了個統計,至今共有90隻股份作 出回購,而回購後股價走勢分為三類:一、回購後跌穿回購價有16隻(18%);二、在回購價上下限附近上落有50隻(55%);三、顯著升穿回購價有24 隻(27%)。

結果反映,股價持穩或上升的機會為82%,其餘18%為股價下跌。以個別例子而言,回購後股份下跌幅度(以現價及最低回 購價計)可超過三成,例子有勞氏環保(00309),跌30%及大昌微綫(00567),跌46.4%;至於上升股份中,亦有超過五成(以現價及最高回購 價計),如卓悅(00653),升70.1%及聯想(00992),升53.8%。

經常回購則無起色

另一發現,是公司經常回購,股份大多仍會在回購價附近上落,例如利興發展(00068)、富豪(00078)、樂聲電子(00213)等。事實上,不少公司回購的股份,為二、三綫細價股,一般散戶較少留意,故回購後股價無甚起色。

總括而言,吼實股份回購大抵可找出抵買股份,原因是回購對股價一般有穩定作用。然而,買股是求升,不是求不跌,如上述回購股份超過五成機會股價靠穩,故要發掘有潛力上升股份,應從其他地方如基本分析、行業、盈利能力等着眼。可以說,回購股份僅僅是股價上升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

greatsoup:

他 們說漏了一些,公司回購可能是伴隨著拿公司錢的行為的。買回購股,最緊要是研究公司的基本因素及管理層,他們沒有研究過利興發展(68),因套現兩項資 產,所持現金已多於市值,所以不停回購,我有研究過,但時間關係未推出,總的來說,回購股票多數是利好,但是要注意管理層是不是好人,以分析他們是不是拿 公司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4

淨可變現資產值已佔股價70%- Walker Shop(138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80711065_C.pdf

公司上年以高估值上市,拿了大量現金還債(現無債項)及炒股票,現每股淨可變現資產值有四億六七千萬上下(股票+現金-特許經營權-融資租貸-應付稅 項),以現時股數622,500,000股計算,折合每股七毛多,佔股價0.90元的八成,扣除此項後,殼價不過數千萬,現價尚算合理。

但公司創辦人剛逝世,近排又見割價促銷,可見盈利下一年肯定會跌,保守預計下年盈利約三千萬(今年扣除財務收入的盈利的一半),扣除現金後下年P/E約六倍多,在零售股中也算超值。

股價若繼續下跌,建議於現金值上下85-100%(即每股六毛至七毛)開始購入。我建議公司應該開始回購部分股票,以提升公司的價值。

稍後若有機會說說公司歷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2

周福安獲委思捷財務總監 股價漲13%

2008-12-11  HKEJ
 
 

 

思捷環球(330)昨天公布管理層變動,委任領匯(823)執行董事及首席財務總監周福安【圖】為該集團的財務總監兼執行董事;有關任命於明年六月一日 或以前生效,接替在今年七月離職的前副主席兼財務總監潘祖明。思捷人事變動的消息於昨天中午時分公布後,股價顯著造好,重上五十元水平,收市報五十元一 角,升超過一成三,成交金額三億三千萬元。

稱沒有意見分歧

思捷主席兼行政總裁高漢思、前任主席邢李㷧及前副主席兼財務總監潘祖明堪稱思捷「鐵三角」。三人合作無間,不但實現統一全球思捷的夢想,但及後都先後請辭離開。

而領匯上市三年,管理層更替頻繁。周福安上月請辭,預期明年正式離職。學者不排除領匯管理層經常更替與大股東「安插」友好及壓力過大有關。

根據領匯的通告,周福安於上月二十七日提出辭任首席財務總監,但將繼續留任,為期最長六個月,以協助交接。當繼任人安排落實後,將向外公布。

消息人士透露,周福安在領匯工作二十二個月,因為有其他高就才離開,與董事局並沒有意見分歧。

領匯高層更替頻密

根據領匯年報顯示,周福安今年四十六歲,自去年二月開始出任執行董事及首席財務總監。他於倫敦Ernst & Whinney受訓並取得特許會計師資格,並曾任職於香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亦曾於嘉里建設(683) 任職多年。

領匯在二○○五年上市之初,董事局成員共十二人,其中鄭明訓出任主席,蘇慶和出任執行董事,不過在TCI二○○六年躍升為領匯單一大股東(持有領匯百分 之十八點三五權益)及委派何志安進入董事局後,要求加快提升租值的步伐。其後,鄭明訓、財務總監彭沛然及蘇慶和相繼離職。

科大經濟系教授雷鼎鳴指出,一間公司管理層經常更替,不外乎二個原因。第一,大股東希望「安插」友好進入公司,於是進行換血行動。第二,來自上層的壓力過大,員工下堂求去。在領匯的個案,相信二種成分兼備■

2008-12-11 AppleDaily
思捷罕有被追貨款 領匯周福安跳槽任掌櫃


【本 報訊】思捷環球(330)昨宣佈,領匯(823)首席財務總監周福安,將於明年6月1日或之前出任集團財務總裁,接替於今年7月、即思捷公佈全年業績前1 個月突然離職的潘祖明。另外,證券界消息稱,早已表明思捷正面臨近10年最嚴峻經濟環境的主席高漢思,將重回前線「搏殺」。記者:陳健文

受 惠於聘得新財務總裁,以及較其他藍籌股相對落後,思捷昨大升13.22%,收報50.1元。但昨日出現一段耐人尋味的消息,法庭資料顯示,思捷旗下全資附 屬的思捷澳門離岸商業服務有限公司,被唯美企業集團入稟高院,追討181.05萬元,指思捷未就一批今年9月訂講的供貨付款。唯美曾於上月25日透過律師 追討,但未獲回應,故訴諸法庭。思捷發言人昨對入稟狀不作評論。

主席重返前線「搏殺」

領匯昨刊發通告,指周福安已於11月 27日呈辭,但會留任最多6個月協助順利交接;周氏確認與董事會並無意見分歧。周福安於07年起任職領匯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監,之前於04至07年出任 Kyard Limited執行董事,主要負責物業投資組合。他亦曾於98年至04年出任嘉里控股企業財務董事,並在96年至04年出任嘉里建設(683)首席財務主 管。思捷昨公佈周氏加盟同時,亦宣佈委任Lars Radoor Sorensen為首席營運官,已於10月1日生效;他曾於Adidas及Lego出任高層,主要負責產品環球物流工作。新任命管理層能否擦出火花仍是未 知數,但已屆退休年齡的高漢思需要再度「出山」則已成事實。基金界消息指,近年開始陸續放權轉為負責整體方向的高漢思,將重新負責更多前線工作,包括對整 季生意表現有舉足輕重影響的貨品採購工作。

瑞信看好「跑贏大市」

瑞信上月撰寫的研究報告亦提及,思捷管理層已進入「戰鬥狀 態」,高漢思將花更多時間在前線,確保集團競爭力;高漢思接班人、即思捷品牌總裁戈達則會重新負責其強項,即整體配送及零售。瑞信給予思捷「跑贏大市」評 級,目標價64元。對於高漢思重回「戰場」,有外資分析員認為對業績幫助不大,「目前情況與數年前產品出現問題那次不一樣,因為當時是自身問題,單是用經 驗便可解決,但今次面對的是宏觀經濟問題,不是一、兩個人可以解決,成事在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559

振华港机80%高溢价增发 大股东预立股价标杆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324/00396013778.shtml


  在各家上市公司纷纷因股价缩水修改增发价格之际,振华港机(11.22,0.05,0.45%)(600320)大股东却选择了坚守。

  3月19日,振华港机(600320)发布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大股东资产的相关工作已完成,发行价格维持不变:17.78元/股,这一价格较该股18日收盘溢价超过80%。

  之所以能够选择坚守,是因为该次增发的对象唯一,且为控股股东中交股份;而之所以选择坚守,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是大股东有意维护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提振股价。

  当日,振华港机开盘不久即告涨停,成为盘中亮点。但是,截至20日收盘,增发价格较该股市场价仍有60%溢价,大股东此举真为二级市场树立了一个价值标杆么?

  高价增发

  振华港机3月19日发布的公告称,公司本次共发行16979.47万股,发行价格为17.78元/股,向唯一的特定对象控股股东中交股份购买手持的评估值约30亿元的上海港机100%股权及江天实业60%股权。

  大通证券研究员肖江峰表示,本次增发有助于提升振华港机港口机械生产能力,并进入轨道交通建设设备市场及铁路建设设备市场,将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此次非公开发行酝酿已久,其间,股票方案曾经历调整。

  2008年4月9日,振华港机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不少于1亿股、不超过1.4亿股A股,发行价格为17.78元/股购买上述资产。 2008 年9 月3 日,振华港机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修改的主要内容为将非公开发行A 股股票的数量变更为169794680 股,发行价格维持不变,仍为17.78 元。

  公司修改非公开发行规模的主要原因在于,2008 年5 月22日,中交股份以人民币十亿元现金对上海港机增资,由此上海港机的净资产规模发生了变化。以此为原因进行修改,这也就意味着,尽管股价缩水,大股东对初始价格并无调整之意。

  今年2月份,证监会核准了公司以每股17.78元/股的价格向控股股东中交股份定向增发A股股票。是次非公开发行价格17.78 元/股远高于定价基准日(2008 年9 月5 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A 股股票均价10.64 元/股。

  在当前市况下,修改增发价格的先例都有,修改幅度也都不小,程序上也并不麻烦,振华港机的增发只涉及控股大股东一家,所以不存在协调问题,肖江峰对记者表示,大股东选择坚守,应是出于提振信心的考虑。

  提振效果

  大股东旨在提振信心的效果似乎已然显现。

  3月19日,振华港机在开盘后不久即封死涨停。原因之一就是,增发价与公司3月18日9.74元/股的股价差价巨大,引发市场资金追捧。

  对此,天相投资认为,相对于目前振华港机的股价,高溢价增发显示出大股东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另外,中交股份承诺其所持有公司所有股份自2008年4月8日起36个月内不予减持。使公司三年内不会面临大股东减持的压力。

  尽管大股东未调低增发价以获得更多股份,表面上吃了亏,但在肖江峰看来,此举对上市公司好,对大股东自然也不会错。

  控股股东中交股份非公开发行后,其直接及间接持有股份增加到1557385498 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46.12%。

  肖江峰称,国家鼓励装备制造业的重组,此次增发后,内部竞争没有了,有利于减少内耗,长期来看偏正面的。1

  而从公司基本面看,其业绩提升也有限。振华港机2008年前三季度实现主营收入172.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8%;实现净利润17.3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5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8%。

  据各家机构的预测,2008年度净利润相比上年增长,增幅为15.11%。

  作为集装箱起重机市场的绝对领导者,振华港机依靠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收入增长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张微认为,从这个角度看,振华股价要想在短期内僭越60%的溢价空间,似乎不容易实现。

  从持仓数据看,wind资讯显示,至2008年12月底 ,共4家主力机构(基金4家)持有振华港机,持仓量总计6255万股,占流通A股4.11%。而3月17日的数据显示,公司A股前十名中的2-9名全部为基金占据,总持股数超过1.7亿股。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3月29日,将是振华港机的又一股改限售股解禁日,解禁股数将达到4.37亿股,以20日收盘价计算,市值高达47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67

分析师称紫金矿业估值已不具优势 11元股价很贵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330/01116038796.shtml


  投资者报 (记者 赖智慧) “危机时期矿产品价位低,我们将趁机收购一些项目,以提升公司矿产资源量和产能,为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在紫金矿业(10.99,-0.21,-1.87%)(601899.SH) 3月23日举行的2008年度业绩推介会上, 公司董事长陈景河透露了公司的新战略,并视2009年为公司新一轮发展的起点。

  年报显示,紫金矿业2008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69.84 亿元,比上年增长11.32%,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0.66亿元,同比增长20.32%。

  尽管这一业绩值得称道,二级市场上股价也继续走强,但与过去一年全球金价连连攀升的情形相比,仅增利两成的业绩显然不够“闪亮”。原因是公司除 了黄金主业外,还经营大量铜、锌等有色金属。去年公司受益金价的同时,也承受着铜、锌等产品大幅跌价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公司近期股价大幅走高,估值已不具 优势。

   黄金业务献利六成

  紫金矿业是国内最大矿产金和第五大矿产铜生产商,以黄金为主导产业。记者从中国黄金协会了解到,我国去年黄金矿产金产量233.42吨,紫金矿 业去年生产黄金57.32吨, 其中矿产金28.48吨,占全国矿产金产量的12.2%。全国黄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24亿元,紫金矿业扣除黄金以外的产品利润为28.97亿元,占全 国黄金企业利润总额的23.36%。

  公司去年金矿业务销售收入约占全年销售收入的63.31%,占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62.66%。这一方面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公司黄金产品产量的提升。

  资料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的黄金平均价格为196.35元/克,比2007年同期上升了16.26%,正是金价的上涨,拉动了公司净利润杠杆式增长。

  黄金加工产业一体化也是公司增利的一大优势。公司董秘郑于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黄金生产涉及勘探、开采、冶炼和精炼四个流程,但公司已形成全流程的产业链,“从寻金矿到中间加工再到制成标准金,全部环节我们都能一条龙办下来。”

  郑于强介绍,在紫金矿业的黄金总产量中,接近一半来源于收购后的黄金中间品的后期精炼与加工。因为公司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而很多黄金厂商 没有会员资格。自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以来,产金企业生产出的成品金只有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方能销售。“没有交易所会员资格的厂商生成 金条交易所也不认,必须将金精矿或合质金卖给像我们这样有会员资格的生产商,由我们加工制成。”

  公司预计,今年国际金价将在800~1000美元/盎司的高位盘整,平均价格水平将高于去年,因此金价将对其他金属品种产品毛利下滑予以弥补。公司计划今年将矿产金的产量从去年的28.48吨提升至31.2吨。

   铜、锌、铁业务献利三成

  去年国际有色金属跌价明显,尤其是去年10月,全球大宗商品接连崩盘式跌停,公司受累情况在去年四季度充分显现,该季度实现主营收入约39亿 元,环比下降15.23%,实现净利润仅4.9亿元,环比下降了41%。但公司全年的铜、锌和铁矿业务还是贡献净利约三成,其中,铜贡献29.63%,锌 和铁各贡献1.89%、2.19%。

  公司旗下的紫金山金铜矿是国内采选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黄金单体矿山。该矿2007 年实际开采金矿石3128 万吨,矿产金产量15.89 吨,阴极铜产量8032 吨,今年该矿生产阴极铜10006吨,同比增长近2000吨。

  去年公司铁精矿表现良好。全年生产铁精矿118.24万吨,同比增长35.14%,售价平均为 978.04元/ 吨,同比上涨 101%,已翻了一倍。但锌锭均价同比下跌约40%,每吨13314元。受此影响,锌的利润第四季度到了盈亏点,于是公司采取了减产措施。

  不过公司看好今年的铜、锌业务。董事长陈景河表示,铜产业从矿山到冶炼均有利可图,随着锌价在成本线上运行, 大量矿山和冶炼产能关停退出,这对锌价形成有力支撑,锌价可能反弹。

   战略调整的两条路径

  今后公司的战线调整从两方面着手,一边加快从黄金单一主业向多金属综合业务转变,一边是趁经济危机低成本收购海外矿资源。

  加大铜矿业务的投入已经行动。今年1月初,公司公告称将与第一大股东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各出资5亿元,设立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在 上杭承建20万吨铜冶炼项目。建成后年产高纯阴极铜19万吨,标准阴极铜1万吨,硫酸73万吨,,附产金4.5吨,银113吨。

  随着公司业务向铜、锌、铁等多种金属领域的延伸,紫金矿业的收入构成已由成立之初时的几乎全部来自于黄金演变为以黄金为主,铜、锌和铁等其他金属并举的格局。“这大大降低了公司盈利波动性。” 郑于强表示。

  低成本收购矿山资源是公司另一项计划,目前公司正在由专人研究国内和海外拥有大型金、铜等资源储量且已完成前期工作的矿业公司,争取2009年内完成两家大公司的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紫金矿业海外投资尚处于摸索阶段,目前海外直接投资总量仅有2.3亿美元, 与中铝、中钢等大型央企动辄上十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投资相比差距大,但公司的并购目标却不低,“处于勘探阶段的草根项目回收期太长,不划算,只有具备相当 规模、发展较为成熟的海外项目或公司,规模大才能支撑紫金未来的发展。”紫金国际矿业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对记者表示。

  问及具体标准,该人士表示,至少黄金储量在100吨以上,铜储量在100万吨以上。并认为公司在收购方面有着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去年刚完成 A股融资,去年末公司在手货币资金量高达50.39亿元,充裕资金有利于并购;同时由于紫金矿业自身就是勘探起家,在海外并购的业务技术方面有优势。

   估值已不具优势

  二级市场上,紫金矿业股票非常特殊,去年4月上市时,面值仅0.1元,在两市中绝无仅有,这使其在相对较低的其他“低价股”中吸引很多投资者眼 球。东兴证券分析师袁志强认为,若以每股净利润和股价的比例看,它比当前所有黄金股都昂贵,比中金黄金贵70%,比恒邦股份也贵30%以上。尽管公司黄金 储量大,但质地一般,而且公司在盈利和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平平。

  而且在此轮黄金行情中,公司股价上涨幅度远远大于同行。记者统计,自去年10月28日大多数黄金股上涨开始,截至今年3月24日,紫金矿业涨幅为254.55%,而同行山东黄金上涨166.45%,中金黄金上涨140.40%。

  国信证券有色行业分析师李洪冀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且通胀预期犹存,黄金仍然是投资保值品种,金价有望在2009年持续震荡上行,黄金股仍将受投资者青睐,公司股价有继续走高的可能,但公司3月25日股价一度超过11元,估值已不具优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05

女生投資周記:股價較每股現金折讓有玄機 王雅媛

2009-04-06  OrientalDaily





近 日看年報如尋寶一樣,時常發現一些股票,股價連每股現金都不如,像剛公布的利記控股(00637 )和晶門科技(02878 )。之前Victoria 都有一個想法,便是認為只要這些公司蝕錢的情況不是太嚴重,它們股價比每股現金出現折讓是不應該的。但是近日聽完朋友對這些公司的一些看法後,對這種想法 來了個180 度的改變。

以利記控股為例子,它是以採購及分銷有色金屬來賺錢,即是做有色金屬的貿易。首先,市場是極之不喜歡貿易公司,尤 其是這種價格波動的商品貿易公司。其實它的業務跟自己炒金屬沒有分別,賺錢的道理在於低買高沽。在一個價格不停向上升的大市中,低買高沽當然是容易。相 反,如果價格一直下跌,要繼續低買高沽談何容易。因此,○七年初佔了集團銷售額很大比重的鋅,其價格開始下跌。從那一刻起,集團便一直蝕錢至今日。

雖 然這兩年集團是蝕錢,但是從其於逆市中經營的手法,可以看出集團是非常有經驗的。○八年集團主要貿易的有色金屬價格繼續下跌,集團便採取了「只沽不再買」 的策略。它持續沽出手上高價買入的有色金屬存貨,而拿回來的錢則不再買貨。因此,○八年集團的存貨,應收及應付貸款都大幅下降,導致現在集團現金非常充 裕,有成8.6 億現金,而銀行負債則只得7 千多萬。集團股數為8 億股左右,即是每股有差不多1 元現金。

一元現金的合理值

現在的問題是究竟它的股價是否應該做回每股現金以上。而我的新看法是,其實這樣的一間貿易公司實際資產不多,跟工業股不同,後者起碼還有一些可以運作賺錢的機器。前者做生意主要依靠公司跟供應商及客人的關係。

嚴格來說,這種關係並不可靠,因此基本上我們可以把這種關係當作是零資產。那麼現在利記唯一值錢的資產便是它的現金。

於 股票市場上,沒有人會以一元去買值一元的東西。因此集團股價是應該比它的現金出現折讓的。但問題是究竟折讓多少才是合理。現在股價比現金折讓了大概40% 左右。以利記這樣一間有多年經驗的公司,我認為是過多了,合理的應該是20% 左右。因此其股價如果有能力升到0.8 元左右,我認為有貨的投資者便應該要考慮沽貨了。

王雅媛(Victoria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36

大洋集团中期纯利倒退60%股价反升11%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425/20090425015959464.html



        尽管大洋集团(01991,HK)昨日公布了中期纯利倒退60%的消息,但此消息并未给公司股价带来多少负面消息,当日公司股价反而劲升11.32%,报收0.59港元。

        大 洋集团昨日公布截止2009年1月31日止中期业绩。业绩显示,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3152.1万港元,较08年同期倒退60.49%,每股盈利3.94 港分,但此次不派息。此前该公司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纯利倒退37%,每股派发0.06港分利息。同时,期内营业额也有所下降,至3.31亿港元,较 2008年同期减少了662万港元,同比下降了16.7%。

        公司董事会认为,营业额下降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消费 需求剧减,导致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4C(电子消费品、电脑与笔记型电脑按键、手机及汽车周边产品)产品行业的消费需求急剧冷却,同时公司其中一项产品 Will主机的手提装置(WillJacket)的硅胶防尘套的需求明显下跌。

        大洋集团同时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而致使公司毛利率由33.0%减少至29.7%,期内毛利为9850万港元,较2008年同期的1.313亿港元减少3280万港元,降幅达25%。

        然而,尽管业绩倒退,公司当日股价并未受此负面消息影响,反而劲升11.32%,报收0.59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