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諮詢公司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近日發佈報告顯示,雖然可能面臨國家安全等負面影響,但2013年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仍然強勢增長,投資額增加一倍,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40億美元,逾7成的投資額和近9成的投資項目都來自私人企業。
去年中國企業對美國最大的一筆投資當屬雙匯國際以71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Smithfield Foods。
這筆交易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美國企業收購案,其交易額約佔全年中國對美投資的一半。
榮鼎諮詢研究發現,
· 去年中國對美國投資交易增至82項,其中44項為併購,38項為創建投資,87%的投資項目來自私人企業,過去5年這一平均比例超過70%。
· 去年中國私人企業對美國的直接投資額佔中國企業投資對美國總額的76%,2012年這一比例首次超過總交易額的一半,增至59%。
· 去年中國企業的直接投資為美國提供了7萬個全職工作崗位,為2007年的8倍。
· 去年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主要仍集中於非常規油氣資源,食品和房地產成為新興投資熱點,食品行業去年投資額高居榜首。
· 中國企業對先進的製造業、服務業和消費品交易依然興趣濃厚,但一般為中小規模交易。
去年4月下旬,鑑於2008年以來多次在美國收購擴張業務受阻,華為宣佈放棄美國市場,決定將精力轉向美國之外的市場。
當時金融時報評論認為,2012年10月美國國會發佈認定華為與中興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報告起到了關鍵作用。華為高層認為該報告加大了公司在美國發展的難度。
但榮鼎諮詢此次報告研究發現,大多數中國企業投資美國未能達成交易的原因都與政治無關,主要源於商業因素。
榮鼎諮詢預計,今後中國對美投資將繼續增長:
美國市場廣大,勞動者受教育程度高,技術及品牌居於世界領先低位,強烈吸引著下一代中國境外投資者。
另一方面,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減少對外投資審批等政策的推動下,迫於國內成本上升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中國自身對外投資需求也會增加。
不過,榮鼎諮詢也提到今年中國對美國投資的負面因素,
中國方面有:國有企業上繳利潤增加和利率市場化、旨在打擊腐敗和逃稅設立的個人海外財產申報。
美國方面有:國家安全是美方投資審查的重點。
以下可見去年1-11月中國對主要經濟體投資增速及對主要行業投資額。
| ||||||
政大經濟系畢業的鄭銘仁,在旅行社薪水只有二十五K,因為看不到未來在哪裡,他先到新加坡闖一闖,「在這裡我看到的是機會跟未來!」 撰文‧許瓊文 政大經濟系畢業,在台灣應該不難找到理想工作,但是,實際情況沒有想像中美好。七十三年次的鄭銘仁,在台灣跌跌撞撞兩年,薪水還是二十五K。他決定給自己一個在異地重新開始的機會;現在,他在海外工作三年,月薪約六萬元新台幣。走過辛苦的海外職涯路後,他最想告訴大家:「人生,不應該只被侷限在一個地方。」他在全球知名的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工作,服務來自全球各地的時尚名流。這對愛玩又喜歡時髦的他,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工作。 一路以來,鄭銘仁書唸得很好,除了主修經濟,還輔修日文。就學期間,鄭銘仁還考了英語領隊、導遊證照,多益成績九五○分、日文二級檢定通過。但這樣豐富的經歷,卻沒有辦法讓鄭銘仁過他想要的生活。 當完兵後,鄭銘仁不像同班同學選擇考公職,而是擔任南山人壽保險業務。自認個性喜歡在外面跑,「考公職、進銀行每天坐在辦公室,不是我想要的。」接著,鄭銘仁轉投入旅遊產業。業績不錯的他,都有達標,「但是薪水最多只有二萬五千元;業績獎金以團隊計算,沒做到要求業績,薪水會被倒扣二千元,但就算個人有做到,也只是增加帶團機會,薪水不會增加,讓我覺得不公平。」低薪加上自己的付出無法得到相對報酬,鄭銘仁還是在半年多後離職。 摸索著自己的未來,鄭銘仁在求職網站上看到新加坡聖淘沙賭場來台徵人訊息,他決定放手一試。 他的想法很簡單,台灣太低薪,出國闖一闖說不定還有機會。大部分的人知道他要去新加坡工作,第一個反應就是,「難道你在台灣找不到工作嗎?」「政大經濟系幹嘛去賭場當發牌員?」鄭銘仁老實地說,「在台灣的薪水真的太低,一個月兩萬多元在台北生活,根本很難存到錢,我看不到未來。」別人的質疑也抵擋不了他的決心。 到新加坡是鄭銘仁目前「唯二」的出國經驗。第一次是在旅行社帶團出國,但鄭銘仁卻沒有一點緊張、不適應,反而說,「這裡跟台北生活沒有太大不同,只是外國人變多了。」「第一天到的時候,我看到仲介幫我找的宿舍,坦白說我真的嚇到了,一個房間擠了三個人,並排的單人床,我想,怎麼又回到當兵的時候?」鄭銘仁當兵時在金門外島,房間就是差不多如此。 他講新加坡式英語,就跟在地人一樣但他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花時間抱怨不會比較好過,反正最糟就像是當兵,也不是沒有過。」隨即投入生活,並且努力在房租租約到期時,立刻讓自己搬出去,住進新加坡朋友家的單人房。「從那次之後,我就自己住一間,房租每月大約六百新幣(約一萬四千元新台幣)。」同行有很多台灣去的朋友,鄭銘仁卻沒有繼續跟他們住在一起,他總覺得「一群人在那裡相互取暖、抱怨,只會愈來愈覺得自己可憐、孤單,永遠也沒辦法融入當地。」鄭銘仁現在身邊有各國的朋友,新加坡人、馬來西亞人等。 對於異國文化的生活,鄭銘仁適應得很好,「基本上,還在荷官訓練的前兩個月,我就把新加坡該玩的地方玩遍了。」當別人感覺在異國孤單工作時,鄭銘仁總是跟同事、朋友相約吃飯、看電影,到處去玩,努力建立在地的「生活圈」,讓自己過得跟在台北一樣。 一樣來自台灣的工作夥伴楊菱菊觀察鄭銘仁,「他是一個很獨立的人,自己旅行、自己搬家,很融入當地生活,你聽他講Singlish(新加坡式英語),根本就像是新加坡人。」荷官工作在台灣雖從未接觸過,但是鄭銘仁很快就上手。「如果你一天看一種賭博遊戲八小時,你也會很快熟練。」鄭銘仁坦言,荷官工作門檻並不高,一天排班八小時,每個月至少有二千新幣(約五萬元新台幣),比較大的挑戰在於「要很能接受負面能量」。 鄭銘仁所謂的負面能量,來自於形形色色的賭客,「他們贏錢也會對你生氣,輸錢更會對你生氣。」鄭銘仁曾被賭客用福建話罵他祖宗十八代,也有客人因輸牌,一氣之下將牌往鄭銘仁身上丟,「我不能彎腰撿,也沒有回應,就是笑笑地繼續發牌。」只是這些對鄭銘仁來說,並不算什麼,「以前當業務,也會遇到各種客人,就當作是一種觀察,不需要有太多情緒。」鄭銘仁正面樂觀的態度,讓他能在海外工作如魚得水。 薪水又高又穩定,「台灣我回不去了」在新加坡當荷官兩年後簽約期滿,鄭銘仁回到台灣,又過了一年的領隊生活,他還是選擇回到新加坡。 對鄭銘仁來說,「台灣我回不去了。」原因是領隊收入太不穩定,雖然一個月平均有三、四萬元的收入,但風險很大,而且他還想要有其他海外工作經驗。像日本,一直是他很嚮往的國家。 再次透過仲介,鄭銘仁找到了現在這一份國際精品銷售的工作。去年四月再度回到新加坡,原本三到六個月的試用期,鄭銘仁不到三個月就通過了,每個月底薪加上獎金,大約二千八百元新幣。鄭銘仁的表現相當優異,因此當年度的九月,又升他為資深銷售業務。 鄭銘仁這次不再只是為了體驗海外生活而已,他發現他服務的這家精品代理商,在泰國、馬來西亞、中國都有據點,是新加坡服飾品牌前四大代理商之一,「我會在這裡待久一點,因為這是我喜歡的產業,至少我會在這裡當上主管再離開。」鄭銘仁現在已經是除了店長外最資深的員工,並且帶領兩位同仁。 「我當然會希望定下來,在一個地方長期定居,可能是日本或是新加坡,但肯定不是台灣。」鄭銘仁說。 從鄭銘仁身上,看到隻身在海外打拚的台灣年輕人,堅定、有自信的神情,剛滿三十歲的他,還沒有成家的打算,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未來,在新加坡是看得到機會與很多可能性的。 鄭銘仁 出生:1984年 現職:新加坡金沙酒店國際精品資深銷售員 海外工作經歷:逾三年 經歷:南山人壽保險業務、雄獅旅行社業務、新加坡聖淘沙酒店荷官、個人接案領隊 學歷:政大經濟系 鄭銘仁給年輕人的建議 在海外一定有辛苦,但人生不該只被侷限在同一個地方,勇敢創造不一樣的生活。 月賺6萬,環遊各地—— 鄭銘仁在新加坡生活開銷薪資 2800新幣(約6萬4400元新台幣)新加坡住宿費月租600新幣(約1萬4000元新台幣)一人雅房,與另外一位室友及新加坡房東同住新加坡交通費 150新幣(約3450元新台幣)新加坡餐費500新幣(約1萬1500元新台幣)平日都吃菜飯(類似自助餐),偶爾會到高級餐廳體驗每月可存 500新幣(約1萬1500元新台幣)休閒習慣旅遊。月存約700新幣(約1萬6100元新台幣)作為旅遊基金,玩遍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港、澳等東南亞國家 |
2014-06-16 TWM | ||
擔任過統一企業發言人、台中縣副縣長、體委會副主委,曾經政商兩棲的陳雨鑫,如今投入停車場經營,四年內將獲利率翻倍,讓「永固便利」穩居雙北區連鎖停車業的第三大。 撰文‧許瓊文 台北一○一金融大樓是國際知名的金融中心,進出往來的都是國際企業經理人,整棟大樓無論是服務或安全維護,一點也馬虎不得;而負責地下二樓到四樓的停車場,總共一千二百多個停車位的管理公司,正是永固便利停車。 要符合一○一大樓的要求,人員服務態度、效率很重要,即使停車場是白天營業,也必須二十四小時待命,提供顧客即時服務。顯示負責經營代管超過七年的永固便利停車,設備與服務都在水準之上。 前任體委會副主委陳雨鑫,在四年前接手永固便利停車,公司規模雖然沒有大成長,每年營業額維持在近五億元左右,但是在陳雨鑫精準執行力的要求下,將獲利率從一○%提升到二○%。 在雙北都會區,就經營規模及品牌知名度來看,與擁有約二萬個車位的嘟嘟房、一萬多個車位的聯通兩大連鎖停車系統相比,有一萬二千多個車位、近一百個停車場的「永固便利停車」一直是位居第三。 經營停車場沒有什麼「眉角」,陳雨鑫坦言,這是一個紅海市場,永固便利停車場最大的競爭優勢,在於早期股東用很低的成本取得雙北市約一千個自有車位,成為公司最大的資產。 執行精準 降成本賺更多「做這一行,規模經濟沒有用,有時候做愈大賠愈多,因為車位的租金成本,以及翻轉率,都會影響你的獲利,所以找對點比車位多來得重要。」陳雨鑫強調,有時候「Cost down」(降低成本)比擴大市佔率來得有賺頭。 自從陳雨鑫接手永固便利停車,將人事成本從原本一百七十多人,降低到一百二十人不到;「我一個場一個場巡,精算每一個停車場適合的經營方式。」陳雨鑫說,能賺到錢的停車場,除了地點夠好外,也要選對管理方式。 如果二十四小時經營,會提高人事成本,但是又不能全部依賴機器,因為全自動化的機器停車場,不提供讓客人留鑰匙的人工泊車服務,等於少賺多停幾輛車的錢,「所以必須選擇人工和機器相互搭配方式經營,才最能發揮效益。」分享盈餘 帶動員工士氣陳雨鑫的企業經營法則,和他的做人態度一樣,不一定爭第一,也不一定要當老大,只是廣結善緣,穩定獲利,樂與人分享。他認為,除了家人外,員工最重要,因此每年都將公司稅後盈餘的三分之一分給員工,基層同仁含獎金、加班費月收入可達三萬元,也比同業高。 對於成就,陳雨鑫自認是憑藉著雙子座長袖善舞的公關個性,以及精準的執行力。年輕時的陳雨鑫,在台南幫的吳尊賢引薦下,進入統一企業當發言人。提到這位職涯中的貴人,陳雨鑫表示,若論家族淵源「我要叫吳尊賢一聲姑丈」。 喜歡交朋友的陳雨鑫自信地說,「在統一時期,只要和我吃飯,就一定是我付錢,不論是媒體記者,還是廠商客戶。」久而久之,他在各界都建立好人緣。在統一當了八年的公關發言人,讓外界對於陳雨鑫「公關高手」的形象也更加確立。 陳雨鑫離開統一後,被延攬擔任和信鯨棒球隊總經理,帶領和信鯨的第三年,就讓球隊拿到季冠軍,展現出他在任何領域都能遊刃有餘的實力。 公關高手 成就政商兩棲除了替企業建立關係,陳雨鑫也熱血參與政治。「我從小就好打抱不平,對於不公不義之事,一定站出來相挺。」在立委姚文智眼中,陳雨鑫是「最佳公關人」,為人熱情、海派,總是能結交三教九流,從姚文智稱呼他「阿尼基」(意喻:具江湖地位的大哥大),可見一斑。 至於踏入政壇,則是陳雨鑫生涯的另一重大轉折。一九九八年,他四十四歲,短暫面臨中年失業,所幸,憑著能力與人脈,被當時的台中縣縣長廖永來看重,邀請他擔任副縣長。 「陳雨鑫在企業界的執行力,為台中縣的縣政推動,帶來很好的示範。」前台中縣縣長廖永來說。當時推動慈濟潭子醫療園區,三、四十甲地的開發案,過去幾任縣長都無法完成,陳雨鑫在一年半內就完成。 從企業人進到公部門的陳雨鑫,很瞭解公務員的心態,「他們怕出了事,上面政務官不負責,下面人倒楣。」因此他向同仁喊出「為了慈濟,坐牢也願意」的口號,讓開發案快速通過完成。 隨著廖永來卸任,陳雨鑫也離開副縣長一職。○六年,他在蘇貞昌任行政院長時,擔任體委會副主委,推動實行「運動彩券」。 如今,六十歲的陳雨鑫在停車事業已打下穩固基礎,不求大富大貴;不過,對於政治,他卻大膽地說,「如果有機會,我想當中油或台電董事長。」讓人好奇這兩個總是與「酬庸」畫上等號的職務,陳雨鑫打著什麼盤算?他說:「我就是要進去整頓,我不相信油電非漲不可!」言談之間對於社會議題,他依然充滿熱情。 陳雨鑫 出生:1954年 現職:永固便利停車董事長經歷:體委會副主委、台中縣副縣長學歷:政大企研所企家班第三屆、 美國甘迺迪大學企管碩士 永固便利停車 成立時間:1990年 負責人:陳雨鑫 資本額:5180萬元 主要業務:停車場設備設計裝設、 停車場投資經營 2013年營收:約5億元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埃博拉病毒自爆發以來已經造成2288人死亡(4269名患者),並且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47%的死亡案例和49%的患者出現在過去三周。更為令人擔憂的是,世衛組織警告認為傳統的控制方法可能在埃博拉病毒上已經失效。
根據BBC的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47%的死亡案例和49%的患者出現在過去三周,呈現較為明顯的蔓延態勢。在尼日利亞,21名患者中有8人已經死亡,而塞內加爾也確認了一名新的病患。而死亡率最高的利比里亞可能還會爆發數以千計的病例。世衛組織周一已經要求各大醫療機構采取更大努力來控制埃博拉病毒。但是世衛組織同時也警告道,傳統的控制方式可能已經失去效果。避免接觸病患或者穿戴保護性裝備似乎在利比里亞並未取得應有的效果。
下圖紅色區域代表已經確認埃博拉病毒地區,而白色區域則代表有疑似病例的地區。
下圖則顯示出明顯的病例和死亡人數的增長趨勢。
以下是最新的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
| ||||||
坐月子,在台灣是再傳統不過的習俗,在中國卻沒有這個習慣,中年轉業的台商鍾宇富,不僅在中國推廣坐月子觀念,並打造成頂級服務,更將企業轉型為電子商務。他是如何抓住中國的缺口經濟,變成自己的舞台? 撰文‧楊卓翰 他靠四間中央廚房,每年在中國創造三億元新台幣的營業額;他的月子餐服務,送進了中國頂級坐月子中心,連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女主角孫儷也買單;在中國最大購物網站天貓,他的月子餐市占率也高達七成。 他是廣禾堂創辦人兼執行長鍾宇富,在他○五年創業之前,月子餐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的產業。如今,他抓緊中國服務業升級轉型的契機,創造了巨大商機。 隨著中國在去年逐省開放「單獨二胎政策」(只要夫妻雙方一人為獨生子女,即可生二胎),為長達三十年的一胎化政策畫上句號,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預測,未來十年,中國每年平均將有一千八百萬名寶寶出生,與過去十年相比,增加了三成,讓原本就不小的母嬰市場,更添想像空間。 突破傳統! 廚房自建化驗室,連一粒米也要精挑細揀但要拿下這片市場,可不能靠過去比開店多、比來客量的作法,因為這塊大市場,已經出現質變。去年,鍾宇富把加盟店全部關掉,今年的業績反而成長一倍,還計畫明年回台上市。他是怎麼做到的? 走進廣禾堂坐落在上海黃浦區的中央廚房,迎面而來的不是香味,而是消毒水的味道。原來,要進到烹飪區,就像進到實驗室,全身上下得先穿鞋套、頭套,踏過消毒水,經過四道關卡,才有辦法進入廚房,「一隻蚊子都飛不進來。」處女座的鍾宇富說。因為服務的對象是特殊族群,所以廣禾堂的每一步都小心謹慎,對於細節要求極為嚴格。 走過層層關卡後,一進烹飪區,麻油的香味馬上撲鼻而來。在這裡,他們烹調的月子餐每天限量一五○套,而一套三十天的月子餐,要價二萬四千人民幣(約十二萬元新台幣)。 廣禾堂的中央廚房自己有化驗室,每天清晨送菜時都會先抽驗,半小時就能檢出瘦肉精和化學藥劑。為了確保品質,每道餐都會留樣化驗,供監管單位抽查。食材挑選也相當精密,連白米都用手工一粒一粒把顏色較黑或變形的米粒挑掉,只留下最漂亮、純白的米粒,光是這道手續,五斤米就要挑半小時。 挖出藍海! 電視人考察親子市場,變身「月子教父」不只是製餐過程做到極致,整套服務鏈也無微不至。廣禾堂中央廚房總顧問,也是鍾宇富的父親鍾萬宏說:「我們的中醫師會到府把脈,分析媽媽的體質,然後營養師依體質搭配食材,最後才是廚師依照個人喜愛的口味烹飪。每道餐從食材、鹹淡口味,全部客製化。」靠著獨一無二的細膩服務,廣禾堂打響名號,讓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四個中央廚房的月子餐訂單一直排到明年三月,都是滿單。 「好企業滿足市場,偉大的企業創造市場」,這句話是行銷學大師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名言,也詮釋了鍾宇富稱霸中國月子餐市場的祕訣。廣禾堂,同時也是中國服務業升級的最佳典範。 四十二歲的鍾宇富,在台灣是電視節目製作人,二○○一年到中國,原本想製作當地的親子電視節目,不過因為兩岸媒體管制,讓他的計畫擱淺。帶了大筆資金到中國,夢想卻胎死腹中,鍾宇富開始尋找其他機會,而他在考察時發現,中國沒有坐月子的習慣,對於產後的調理也了解不深。 坐月子在台灣是最重要的產後照顧,不過,中國在經過文化大革命「反迷信」的沖洗下,坐月子剩下的習俗,只有吃雞蛋、喝紅糖水。 「這片市場,完全是空白的。」鍾宇富知道自己發現了「不穿鞋的非洲」(註:非洲窮困,人們買不起鞋,因此都不穿鞋,但也顯示這裡的鞋子市場龐大)。由於本身是客家人,鍾宇富對月子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因此在○五年成立廣禾堂。 滿足未曾被滿足的空白,正是像廣禾堂這波新興服務業的主調。問題就在於,「不穿鞋的非洲人」,要怎麼讓他穿上鞋? 開拓市場初期,鍾宇富吃盡苦頭。他從觀念開始推廣,運用他在影視產業的人脈,親自上節目,並透過多位明星代言,發揚坐月子文化,也在當地贏得「月子教父」的美名。此外,他自己則攻讀廣州醫藥大學中醫博士,研究坐月子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歸納出一套坐月子的學問。終於,第四年開始獲利,廣禾堂的名號也越發響亮。 「我們在看,這方面(月子餐)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好的選擇其實很少。」上海禾新醫院副院長周明仁說。四星級(上海醫院評鑑最頂級)禾新醫院的坐月子中心,就是選用廣禾堂的月子餐。「因為廣禾堂有醫學背景,餐的品質又好,市場上真的是沒有第二選擇。」周明仁表示。 除了攻進高端客層,廣禾堂還有另一項利器。 過去在中國拓展市場,最快速的方式就是透過加盟,廣禾堂卻栽得很慘。因為加盟店的品質難以控制,「有些加盟店還會自己賣瘦身產品和直銷,」鍾宇富說,「只要出一次錯,我就得打包回台灣!」為了守好品質,加上中國的店租成本飆升,一三年,他毅然決然收掉所有加盟店,僅剩下直營店。也因此,去年的營收僅剩五千萬元人民幣左右。 如今,廣禾堂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已經超越去年總和。少了實體銷售,鍾宇富是怎麼做到的?答案就是——電子商務。 搭上電商! 阿里巴巴也押寶,中醫師變網路行銷專家鍾宇富原本對電商不甚看好,後來他發現,網路的機會比起線下更有開拓空間。在取得中醫博士學歷之後,鍾宇富拿的正是「淘寶大學」的總裁班學歷,透過阿里巴巴旗下雲鋒創投和經緯風投等專投互聯網企業的資金(二輪約六百萬美元),廣禾堂積極拓展網路事業,並找上大榮生技及正和製藥等生技代工廠,將DIY的月子餐和調理產品賣到網路上。 「中國的服務業市場不斷在進化,如果照過去的模式,一定死!」鍾宇富說,網路的戰場和實體店截然不同。「第一年,我們的網路廣告就花了七百萬人民幣。」他還把中醫師訓練變成線上營銷團隊,讓他們去設計網路產品。 靠著品牌效應與大量的網路投資,廣禾堂在線上的成長,以每年一○○%的速度擴張。短短二年,廣禾堂月子餐在中國第一大電商網站天貓的市占率高達七成,業績更超越線下,讓廣禾堂今年的總業績上看八千萬人民幣(約四億元新台幣)。 「網路電商,才是未來攻城掠地的主旋律。」他舉例,配合電商的促銷活動,業績一天就可衝到六百萬人民幣。 從高端切入空白市場,並快速轉型成電商,廣禾堂成為新興服務業的領航者。目前廣禾堂已接受兆豐證券輔導,最快明年就會掛牌F生技股。不難想像,在中國,這樣的新興服務業只會越來越多,未來將成為資本市場的一股新勢力。 廣禾堂 負責人:鍾宇富 在中國年資:9年 員工人數:180名 前三年平均營業額:約3億新台幣預計上市:2015年(兆豐證券輔導,在台以生技F股上市)廣禾堂如何進化服務? 精緻化 從傳統餐飲升級, 變成到府送餐服務 客製化 中醫師先到府把脈,營養師依體質配料,廚師依口味烹飪 網路化 透過網路販售月子餐, 在天貓市占率70% |
日元兌16種主要貨幣本周一開盤下跌,因周末日經報道稱世界上最大的養老基金—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擬增加日本國內股市的投資比重一倍至25%,上限達30%左右,這將抑制市場對日元的需求。
日經新聞18日報導,GPIF有意將日股的投資比重目標自現行的12%大幅調高至25%的水準,且預計GPIF將在10月下旬舉行的「投資委員會」上正式決定上述投資目標。
GPIF目前設定的日股資產配置比例(投資比重)為12%,而因市場變動所產生的“乖離”容許幅度為6%(即可容許的日股投資比重上限為18%、一旦超過此上限GPIF就無法再持續購買日股)。
截至2014年6月底為止,GPIF所能運用的資產管理規模達127兆2,640億日圓,其中GPIF將17.26%(相當於21兆9709億日圓)資金投資在日股,投資比重已逼近18%上限值。
據日經指出,若GPIF將日股的投資比重目標提高至25%,等同將有高達8兆日圓的資金將流入日股(約合755億美元),且以現行的乖離容許幅度6%計算,若GPIF將日股投資比重目標設定在25%,也表示GPIF對日股的投資比重上限值將達31%,而以6月底的127兆日圓資產計算,相當於GPIF可投資在日股的資金規模將高達約39兆日圓。
日經表示,除了大幅提高日股的投資比重外,GPIF也計劃將外國股市及外國債券的合計投資比重自現行的23%提高至30%左右水準,對日本債券的投資比重則將自現行的60%大幅調降至40%左右水準。
日股如果走強對日元來說會生成巨大的下行壓力。
受“安倍經濟學”的利好影響,日本股市出現持續上漲,其可觀的利潤顯然也吸引了大量海外資金湧入。然而對於日本境外投資者而言,有一個因素卻不得不考慮,那就是其在日本股市中獲利的同時,也必須承受這一段時間內日元匯價大幅貶值對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海外資金在首次購入日本股票時似乎會在外匯市場上同時做空日元以對沖匯率風險。
澳新銀行(ANZ)高級分析師Sam Tuck稱,日本央行終於給出GPIF調整配置比重的數字,這顯示實際實施時點也在臨近,將利好日本股市利空日元。
據花旗(Citi)稱,因市場預期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將會改變其投資組合,短期內美元/日元有望升至107.70。
日經225指數本周一開盤大漲2.8%至14938,上周四曾創下五個月低點14529;美元/日元跳空高開0.3%至107.16,上周三盤中曾創下五周低點105.23。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京時間10月24日淩晨,有外媒報道稱,股神沃倫·巴菲特將新的投資目光轉向了可再生能源項目,看來過去幾周其所持有的7只股票帶來的50億美元賬面損失,絲毫沒有影響巴老的投資熱情。(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據悉,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下稱“伯克希爾”)正通過2000年購入的一家公用事業公司大規模投資位於美國愛荷華州的風能發電場,這家公共事業公司目前已更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並且迅速成長為美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之一。
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在全球範圍為超過800萬用戶提供電力。如果該公司與加拿大一家電力輸送公司30億美元收購交易能在今年底如約完成,這個數字還將擴大到1100萬。
除投資再生能源項目外,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已經投入150多億美元進行並購。該公司在2013年以56億美元收購了內華達州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NV能源公司。巴菲特在最近寫給股東的一封信中說道,“這不會是在能源領域最後一筆大的並購”。
值得註意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是52歲的加拿大人格里格·阿貝爾(Greg Abel),他被很多分析師認為是接替84歲的巴菲特,成為伯克希爾CEO的熱門人選。
2014年初,巴菲特曾表示將在可再生能源業務上投資150億美元,但據悉目前他準備在該領域的投資再增加一倍,伯克希爾一直在積極尋找合適的公用事業企業進行並購。
伯克希爾副主席查爾斯·芒格(Charles T. Munger)在9月份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成為“美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
伯克希爾近年來多次表示能源業務是該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這部分業務為公司帶來超過7%的利潤,而且這個比例還有可能繼續增長。對能源業務的擴張成為將不斷增加的現金流進行有效投資的有效途徑。
巴菲特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道:“我們已經走到了伯克希爾生命的一個節點,我們對於那些需要投資資金的業務感到相當滿意,只要它能夠帶來不錯的回報率。”
但最近幾周,其投資股票的表現可能讓巴菲特有些頭疼。伯克希爾持倉組合中的很多股票近期出現大幅下跌。如果按照伯克希爾在6月30日公布的最新持倉數據計算,巴菲特所持組合中7只股票市值損失合計超過50億美元。
其中,尤以伯克希爾的重倉股—IBM和可口可樂讓公司損失慘重。這兩家公司因第三季度財報表現令人失望而導致股價重挫,僅這兩只股票在本周內連續兩天讓伯克希爾賬面損失合計25億美元。此外,巴菲特鐘愛的能源股走勢也不樂觀,近期國際油價連續下跌對能源股的股價造成嚴重打擊。
但顯然,幾十億美元的賬面損失對於作用百億身家,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股神來說,絲毫不會影響其投資熱情。巴菲特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給股東的信中這樣說道“對於投資者來說,恐怖的市場情緒是你的朋友,而市場的狂熱是你的敵人。”
(編輯:李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