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平保績優跑贏國壽

接近3月尾,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已派了成績表。上週最矚目是長和及騰訊的業績發佈。李超人看淡經濟前景,又指香港是黃台之瓜,值得讀者深思。騰訊規模巨大,收入仍保持高增長(+30%),成為年收入超過千億元的企業,而經營利潤和淨利潤分別錄得33% 和 22% 增長。高增長企業確實該有較高估值,市盈率長期高企是常態,除了增長率跑贏其它行業,財務穩健兼且規模越大越有壟斷優勢(Winner takes all)。國泰航空的業績亦令人眼前一亮,管理層對冲石油的策略以及節流措施,效果明顯地反映在賬目上。

早前曾為文分析中國平安保險(2318),上週亦公佈了亮麗業績。

保險業務收入:3,860億 (2014:3,264億,+18%)
總營運收入:    6,932億 (2014:5,300億,+31%)
淨利潤:         ~652億(2014:479億,+36%)

利潤中佔比最高是銀行業務(~33%),其次是人壽保險業務(29%)和財產保險業務(19%)。

年收入數千億規模的企業,礙於基數大,要保持雙位數增長並不容易。保費收入作為核心業務錄得18%增長,而總收入和淨利潤的增長率均超過三成,這顯示機構仍處於增長期,未來的業務趨勢線會往上升。沒有比較,也許不懂這些數字的意義。

中國人壽保險(2628)向來是中國最大的保險集團,雖然未公佈2015年度的業績,但早前的盈喜通告表示,2015年淨利潤錄得5% - 10%增長。若回看其2014年的保費收入(3,310億,2013年:3,262億),增長率僅1%。即使計及其它收益,2014年的總收入只增長約 5.5%。以增長速度看,就似業務已飽和。再對比中國平保的保費收入錄得18%增長,以及總收入和淨利潤達31%和36%增長,就知道同是保險行業,未來發展卻高下立見。高增長率之外,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平保的保費收入首次超越中國最大的中國人壽。

看過保費收入規模和增長率,再看淨現金流:去年中人壽和平保分別錄得約782億和1,857億淨現金流,雖然平保今年錄得的淨現金流較去年低(約1,590億),但相比中人壽仍跑贏幾條街。



除此之外,平保的淨投資收益率亦有顯著升幅-由數年前的4.5% 升至5.7%,而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200%。這些數字代表企業有效運用資金,而且財務穩健。平保不單止增長率遠遠跑贏同業龍頭,就連業務規模亦超越,而且內部的資源運用以及現金流的控制等,都顯示企業穩健具潛力。現價約$37.5,市盈率僅10.5x,值得投資者考慮是否買入並長期持有(所謂長期是以年計算,但也需要定期review 並設定風險管理機制)。

補白:早前和本報《全民大數據》作者 -算者閒聊,其看待、處理和應用大數據的方式令筆者深受啟發,且獲得人生智慧 - 累積的效果。算者熟悉紫微斗數
,但應用大數據後,越發認為術數只代表人生的小部分數據,未能反映整幅圖畫,很難作出準確預測。除了受年代和統計量所限,最主要的原因是:財富、朋友(人脈)、知識&經驗都是累積而來。星盤中的「星」只反映當刻,無法顯示上一個運帶來的影響,亦沒有任何星代表人生中累積的成果。筆者是基督徒,不相信術數,卻認為這種演繹極具人生智慧,值得深思緊記。凡事並非一時三刻看到效果,但時間久了就會看到分別。

《網上加料版》

除了中國平安保險,筆者早前也為文分析粵海置地(124),因為收購了廣州的如英居地產項目,預計2015年業績大好。上週公佈截至2015年12月31日:

收入:    8.57億 (2014年:342萬,+24971%)
淨利潤:1.72億 (2014年:8177萬, +111%)

持有現金36.8億,沒有任何銀行貸款,另有以竣工待售物業價值12.9億。

雖然集團的股票交投量偏低,市值小(僅約35億元),但市值100% 有現金支持,而且很快會將竣工待售物業出售套現。筆者認為現時的股價被低估了。

投資向來都是向前看,集團位於深圳的布心項目,其城市更新單元規劃方案於去年11月獲得審批,開發建設用地面積約67,903平方米,容積率6.4倍,建築面積約436,100平方米。而補地價的細節和金額,仍在和政府有關部門磋商中。雖然未知確實時間,但值得投資者留意。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216

鎖定櫃買市場 波段操作 投信季底作帳 最哈電子績優生

2016-06-27  TWM

六月近尾聲,投信的季底作帳行情也蠢蠢欲動,從五月下旬八千點起漲以來,營收、獲利表現「雙優」,獲投信青睞的中小股,將成這波作帳行情的優選標的。

近年台股量能趨緩,以中小型股為主的櫃買指數,表現往往優於加權指數,這個新趨勢的形成,和法人布局方向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投信。

看看投信法人買賣超可知,今年截至五月底為止,投信在集中市場累計賣超一三二.九億元,且只有五月是買超;反觀櫃買市場今年雖也是淨賣超,但僅不到七千萬元,且除了三月以外月月買超。所以,說櫃買市場是投信的主戰場,一點都不為過。

因此,在櫃買市場尋找績優中小股波段操作,應該是現階段甚至未來勝算最高的策略。加上今年即將過半,從本波五二○起漲以來,投信積極買超的個股,將最有可能成為季底作帳目標。因此,《今周刊》挑出近一個月投信買超張數與持股達一定比例的公司,並搭配基本面條件,篩選出這些優質標的。

從產業來看,附表中幾乎是電子股的天下,尤其是具特殊利基的公司,這也顯示投信布局的重點。其中碩天〈三六一七〉以生產不斷電系統〈UPS〉為主,與另一檔上櫃股旭隼〈六四○九〉不同的是,碩天是以自有品牌CyberPower行銷全球,且重點放在北美市場,而旭隼以代工為主。

北美市場給力

碩天拚賺一個股本

碩天以往業績穩定成長,尤其從去年起,受惠北美市場需求轉強,加上公司積極開發新客戶有成,以及調整產品組合,二○一五年稅後EPS〈每股純益〉就已繳出七.四五元的亮麗成績。

今年第一季雖因淡季表現平平,但第二季開始,受惠美國市場需求提升,帶動零售與經銷通路營運皆明顯回溫,五月營收達七.○八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公司認為,今年在北美景氣相對較佳之下,不論在零售與經銷通路的市占率,都有機會再提升。法人則預估,碩天從第二季起,獲利可望呈現逐季跳躍式成長,全年EPS有機會挑戰一個資本額,稅後純益年增率將近三成。目前本益比不高、且低於旭隼甚多,值得逢低布局。

生產電子紙、數位看板、電子貨架標籤〈ESL〉的驅動IC設計廠晶宏〈三一四一〉,與電子紙相關產品製造商元太〈八○六九〉同屬永豐餘集團轉投資,兩家並合作搶攻全球市場。在環保趨勢的推動下,全球已有愈來愈多的量販店、超市,逐漸以ESL取代傳統紙製標籤,隨著技術逐漸精進,成本也可望逐漸降低,台灣應可很快趕上此一潮流,節省紙張與印刷成本。

ESL訂單增溫

晶宏本季營收衝新高

晶宏董事長徐豫東近期指出,晶宏今年受惠於ESL訂單持續加溫,第一季營收年增率約二八%,第二季營收可望再創單季新高。

加上近期傳出元太將與沃爾瑪〈WalMart〉簽訂上看二億片的ESL訂單,該訂單可大幅挹注晶宏未來三至五年的業績。元太近期發表最新的全彩反射性電子紙顯示技術,其中驅動IC供應商就是晶宏,預計明年起將開始出貨,是晶宏未來另一個成長動能。

晶宏去年全年EPS僅○.八八元,受惠於ESL營運大幅增溫,今年第一季EPS已達○.六九元,且第二季表現應比第一季更好,全年獲利應可在二元以上,轉機十足,不過目前本益比偏高,未來可追蹤營收狀況與投信籌碼,伺機切入。

附表中還有些值得留意的公司,例如航太股寶一〈八二二二)是以航太發動機零組件為主,客戶遍及全球各發動機大廠。

航太產業特色是訂單能見度高、較可預測,尤其若從開發期間就通過認證,成功接單機會更高。而寶一與客戶已有長期合作關係,加上公司積極提升製程技術與布局新產品,未來成長可期。

寶一今年前五月營收四.四億元,年增率約二成。法人預估寶一今年在組合件良率提升、出貨量增加,而毛利較高的冷卻片出貨穩定情況下,今年獲利年增率有機會挑戰二成。觀察今年以來股價走勢,大致維持在季線以上,因此季線附近是不錯的布局點。

撰文 / 唐祖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38

港資青睞績優“稀缺貨” 但這幾只“偽深港通概念股”要小心!(名單)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8-20/1032211.html

對於有些所謂的深港通概念股,在華麗外表之下真實的受益情況並不顯著,甚至完全扯不上關系,它們可能也是香港投資者眼中的稀缺標的,但稀缺並不能與港資流入劃等號。事實上,香港機構投資者對軍工股基本不感興趣,他們偏向於業績優良的大盤藍籌股。

Qq__20160820103443.thumb_head

 

繼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後,市場期待已久的深港通終於靴子落地,8月16日獲得國務院批準,並預期在4個月內開通。利好消息兌現影響,A股市場“理智”度過了獲批後的首個交易日。那麽,深港通的開啟對市場影響幾何?

短期帶來的增量資金有限

回顧過去一年多以來,滬港通開通後,從香港市場到A股市場,大起大落猶如過山車。但此次深港通的推出,市場氣氛明顯不及當年。對於深港通落地能否再次啟動一輪牛市行情的疑問,增量資金的動向成為左右大盤的重要因素,而2014年11月開通的滬港通為深港通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模板。從歷史數據來看,滬港通推出後帶來的增量資金並不顯著。

截至2016年8月1日,滬股通剩余總額度為1543億元,考慮到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這意味著滬港通開通後1年半多的時間,滬股通已使用的額度還不到一半。從單日使用額度情況來看,除了開通日當天滬股通用滿了130億元上限外,再無單日用滿額度的情況出現。事實上,自開通至今滬股通平均每日使用額度不足6億元。

而在深港通細則中,最大的亮點就是不再設立投資總額度上限,這對市場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有不少市場人士表示,深港通還只是停留在概念上。有機構估算,深港通開通將為A股帶來750~1500億元的增量資金,對A股的推動作用不大。

與滬港通相比,深港通在基因上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目前深市的市盈率遠高於滬市和港股,這有可能導致國際資金短期內不會過深介入深市。遙想當年,從2014年11月滬港通啟動之後,指數在多種因素合力下由2400點展開牛市直到2015年6月見頂。但業內人士指出,考慮到當前和滬港通推出時的市場環境的區別,深港通、滬港通的受益邏輯不能完全比照。

在機構眼中,深港通更多地是一種象征意義,是為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是A股加入MSCI指數的主要推進步驟之一。廣發證券認為,在經濟不斷下行的壓力之下,僅憑一個深港通是很難撬動大盤進入上升通道的。

深市稀缺標的將受益深港通

根據滬港通的經驗,相對港股而言,深市稀缺標的將是關註的重點。深港通開通後,港資會重點選擇那些業績好、市值大、估值合理的行業龍頭股(見附表)。

滬港通開啟至今,滬股通累計買入金額排名靠前的股票中,大秦鐵路和上海機場是僅有的兩家上榜的交運企業。在交運板塊中,高速公路行業的周期性較弱,現金流充沛。記者梳理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發現,高股息率且未在香港上市的粵高速A和東莞控股,以4.57%和3.27%的股息率水平位居前列。

從滬港通及QFII的投資偏好看,海外資金一向以價值投資為主,所以重倉個股給投資者布局深港通提供了參考。在已經公布中報的公司中,海康威視頗受QFII偏愛。二季度末,共有3家QFII現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合計持有1.56億股,占流通股比例為3.32%。除了海康威視,老板電器、歌爾股份、雙匯發展等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也都有2家以上QFII現身。

而對於尚未公布中報的上市公司,可以參考一季度被QFII重倉的深股通標的,其中也不乏一些資質不錯的白馬股。上市公司一季報顯示,美的集團被4家QFII紮堆持有,深圳機場、格力電器、燕京啤酒、五糧液均有3只QFII集體現身。從QFII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看,QFII對寧波銀行的持股比例超過15%,對蘇泊爾、美的集團的持有比例在5%以上。

小心偽深港通概念股

對於有些所謂的深港通概念股,在華麗外表之下真實的受益情況並不顯著,甚至完全扯不上關系,它們可能也是香港投資者眼中的稀缺標的,但稀缺並不能與港資流入劃等號。

對於軍工、有色和農業板塊來說,在深港通的光環下,一度被認為是香港投資者眼中的“稀缺貨”。事實上,香港機構投資者對軍工股基本不感興趣,他們偏向於業績優良的大盤藍籌股。這從滬股通開通後港資實際配置情況就能看出來,港資主要配置在食品飲料、非銀金融、銀行、汽車、公用事業等領域,在國防軍工領域配置很少。

而近期大盤藍籌股表現亮眼帶動市場成交金額回升,疊加深港通利好預期,券商股也有一定程度的估值修複。但分析人士認為,深港通的開通將吸引海外增量資金入場,直接為券商帶來業績增長,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上半年券商業績大幅下滑,利潤同比腰斬的公司比比皆是。

而從滬股通的經驗來看,把深港通的投資機會放在AH折價股上並非良策。深港通獲批的當天,AH折價股已僅存4只,且無一為深市標的。反過來,AH溢價最高的港股標的,本來會被炒家青睞而推高股價。但諷刺的是,反倒是A股的浙江世寶、山東墨龍、東北電氣、新華制藥、海信科龍幾乎全部漲停,它們的共同點就是溢價率在100%以上且是深市個股,這樣進一步拉開兩地的差價,上演了“水往高處流”的反物理現象。

雪球資深投資者騎行夜幕的統計客指出,這“柏林墻”只是獲準推倒,現在境外的水遠未到來,就算來也不可能被打了雞血去購買溢價最高的股票。所以,近日溢價最高的這5只深港通概念股,只是境內搏傻資金在興風作浪。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
  • 何劍嶺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網友評論 0
Default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每經網立場

Sumbit

最新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292

大宗交易“冰火兩重天” :績優股溢價成交 績差股“打折甩賣”

時值年末,二級市場上大宗交易相當活躍。

12月份以來,A股市場一共有產生1857筆大宗交易,而這些公司的大宗交易價格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其中有的公司大宗交易價格要在現價基礎上折價10%以上,有的則可以以溢價10%以上的價格賣出。

記者了解到,相對來說,包括貴州茅臺、比亞迪等在內的績優股在大宗交易的時候更容易得到溢價成交,而一些績差股則要打比較大的折扣。

績優股獲資金高溢價買入

12月12日,比亞迪有一筆溢價16.48%的大宗交易。當天的成交價格為58.03元,成交量為24.54萬股,成交金額為1424.06元。

今年前三季度,由於公司新能源汽車取得爆發式的增長,因此比亞迪前三季度業績表現靚麗。公司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7.98億元,同比增長50.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64億元,同比增長86.82%。

12月23日,貴州茅臺有一筆溢價11.24%的大宗交易,當日的成交價格為356元,成交量為2萬股,成交金額為712萬元。貴州茅臺股價已經創出歷史新高,而資金還願意以如此高價接盤,可見相當看好。

從基本面來說,貴州茅臺近期表現靚麗。公司近期發布的業績預告稱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398.6億元,同比增長19.16%,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66.5億元,同比增長7.4%。多家券商的研報表示看好,如中金公司認為,公司進入營收額盈利的釋放期,預計2017年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達到24.9%和25.2%,並有進一步超預期的空間。

績差股被高折價賣出

在績優股獲得高溢價買入的同時,績差股也被高折價賣出。

12月27日,道森股份有一筆大宗交易,成交均價為27.03元,相比當日收盤價低9.69%,成交量為50萬股,成交金額為1351.5萬元。

而在12月26日、12月21日和12月20日,道森股份大宗交易的折價率也分別達到了14.39%、12.75%和9.57%。

今年前三季度,道森股份實現營收2.74億元,同比下降42.2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32萬元,同比下滑221.25%。同時,公司預測年初到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可能為虧損。公司的主營為石油、天然氣及頁巖氣鉆采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處於低位,公司產品較多的頁巖油氣開采領域成本較高等。

12月23日,通達動力有一筆折價5.39%的大宗交易,而在前幾天,它還有一筆折價18.16%的大宗交易。公司預計今年全年的業績下降幅度為-65%至-15%,主要原因是定轉子業務仍處於底部運行階段,竣工資產的剝離造成一定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610

卡夫亨氏績優炒上 畢菲特進賬41億

1 : GS(14)@2016-08-08 00:13:02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食品商卡夫亨氏季績勝預期,加上增加季度派息,刺激股價上周五盤後升4.5%。「股神」畢菲特重倉卡夫亨氏,帶挈畢菲特賬面淨袋41億港元。受惠卡夫與亨氏合併,去季淨銷售勁升1.59倍至67.93億美元。撇除一次性項目後,收入為67.9億美元,每股盈利85美仙,優於市場預期每股盈利71美仙。公司宣佈季度派息增4.3%至每股60美仙。畢菲特投資旗艦巴郡為卡夫亨氏大股東之一,持股量約26.8%。卡夫亨氏上周五在美股收市後曾升4.5%,高見90.43美元,帶動卡夫亨氏市值增20億美元至1,100億美元,畢菲特賬面贏5.36億美元(約41.8億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7/197260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774

中環迷你裙:績優股挑戰大時代新高

1 : GS(14)@2016-09-07 21:44:26

恒指企穩在黃金比率0.5後,音樂奏起,板塊交替再次展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1211)快創史上新高。光伏股也應看高一線,如電動車般,光伏是國家重點發展項目,穩增長和就業,避免殺雞取卵破壞環境,國內目標越訂越高,「十三五」光伏裝機總目標上調至150GW。炒光伏股第一波,全球最大太陽能玻璃製造商信義光能(968)絕對是首選,上半年多賺85.7%至11.2億元,收入31.7億元,按年增54.6%,毛利率上調12.2個百分點至48.9%,業績靚,管理層識做,中期息近倍升至8仙,據慣例,末期息往往高於中期息,最保守計法,假設上下半年派息不變,全年派息16仙,家陣坐擁4.8厘高息。信義光能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大增2.69倍,除了受惠上網電價補貼削減和6月底配額期限觸發安裝潮外,此股本身已是亮點,信義光能未來幾年是透過規模效應以銷中外的故事。收入佔比最大的太陽能玻璃按年增長51.1%,上游光伏玻璃供過於求不嚴重,而光伏玻璃平均售價沒大變動下,生產成本下降帶動毛利率勁升10.9個百分點。馬來西亞和安徽的新增太陽能玻璃生產設施建設工程將於年尾和下年年初投產,毛利率有望進一步上揚。更重要的是,下游的太陽能發電場開始對盈利有貢獻,收入大增2.48倍,發電效率改善和安裝成本下降推高毛利,毛利率高達75.8%,當上下游發力,分散風險之餘,更收1+1大於之效,公司講明呢瓣業務是未來發展重心,早前更宣佈擬將太陽能發電場業務的信義能源,最快年底上市。講咗咁耐,股價升跌都睇動力,出埋盈喜,派埋業績,講埋分拆,該股一步都冇行過!一旦儲夠力,隨時上破舊年大時代的高位,即係3.8元附近,止蝕價為3元。
Samantha
http://fb.com/stocksamantha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7/197624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947

企業績優 美股早段漲百點 受惠脫歐後旺市 美金融股跑出

1 : GS(14)@2016-10-19 06:06:50

【明報專訊】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刺激市場購買國債避險,華爾街大行上季的核心固定收益證券、貨幣及商品(FICC)交易部門表現亮麗。高盛昨公布第三季盈利按年增長近60%至21億美元,每股盈利4.88美元,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3.74美元,並遠超去年同期的2.9美元。高盛昨早段股價曾升逾2%。受高盛、Netflix、強生等業績向好帶動,美股昨早段上揚,道指曾升逾百點。

近期公布業績的摩通、花旗、富國及美銀,盈利都比預期好。《金融時報》表示,業績反映華爾街大行的「強者堅持到最後」的策略奏效。當瑞銀、瑞信、德銀等歐洲大行在逆境向投資銀行業務開刀,精簡投行的業務,美國大行卻咬緊牙關盡量保留人手和資產,如今終獲回報。

高盛董事長兼行政總裁Lloyd Blankfein稱,業務表現穩健抵消了季節疲軟的影響,高盛將繼續謹慎地管理資產負債表,並從旗下提供給客戶的廣泛產品中受惠。這是高盛連續第二次實現季度盈利增長,之前曾連續4季下滑。

高盛連續兩季盈利增長

高盛上季收入按年增長近兩成至81.68億美元,其中來自固定收益證券、貨幣及商品交易的收入增長34%至19.6億美元。高盛的股本回報率11.2%,較上年同期的7%顯著提升,也是去年首季以來首次突破10%。股本回報率是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其股本回報率去年第四季觸底,由於不良銷售抵押支持證券(MBS)被徵收51億美元巨額罰款,令其股本回報率跌至不到1%。

貝萊德季績超預期 大摩料不俗

華爾街大行之前都在沉着應對,例如花旗堅守投資銀行業務,分拆部分零售銀行業務,退出日本、巴西和阿根廷市場。摩通上季FICC收入按年增長48%至43億美元,花旗和美銀的FICC收入按年至少也有三分之一的增長。全球最大資本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第三季業績也超出預期,每股盈利達5.14美元。預計今天公布業績的摩根士丹利也會表現不俗。

低息仍擠壓銀行零售業務

JMP證券稱,FICC廣泛向好,投資銀行業務穩固。不過麥格理的分析認為,這良好勢頭未必可以持續。第三季交易量大增主要是受英國「脫歐」公投後的一次性效應提振,客戶紛紛調整倉位導致交投上升,加上去年第三季的對比基數低,令大行上季表現向好。花旗財務總監John Gerspach稱,第四季交易可能會出現正常的季節性下降,但為企業提供的收購和募資諮詢業務應該穩定。

不過低利率環境仍在擠壓銀行業的零售業務,在華爾街大行中以零售部門龐大的美銀影響較大。當前監管機構對零售銀行業務的規管亦有所收緊,例如富國最近亦被揭擅自為客戶開立帳戶,行政總裁John Stumpf辭職。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76&issue=201610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50

智取大市:績優成強勢主題

1 : GS(14)@2017-07-01 09:32:57

納指以至Facebook、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等股份,都出現14日RSI三頂背馳情況,正常係睇淡訊號,不過要留意應用喺納指以至美國科技股之中,RSI訊號往績唔算準繩,嚟緊會大跌還是一跌就有資金撈底回升,單睇圖表確實找不出端倪。香港科網股喺冇乜壞消息之下,跟隨美國科技股調整,不幸地揀咗累積升幅最大、之前跌都冇跌過嘅比亞迪電子(285)開刀,其他都有一定跌幅。恒指未有方向之下,無論揸科網股以至其他股份,確實有膽博膽成份,要判斷的話,可研究港股係咪高到要進入派發期甚至大跌市?抑或踏入7月、8月仲有因素留得住投資者,令佢哋覺得值得再坐一會甚至炒多一轉?短線嚟講,七‧一維穩因素,有習近平來港。中線嘅話,踏入8月份將進入業績期,績優股買少見少,相信基金惜貨多過掟貨,有可能為騰訊(700)、舜宇(2382)呢啲坐定粒六高速增長嘅股份帶嚟支持。最重要因素,雖然美國科技股以至騰訊、舜宇估值高,但相關股份被投資者不停買上嘅習慣,不見得受到重大不利消息影響,亦未見超買至投資者情緒物極必反嘅情況,暫時可預計,強勢會持續。未來一兩個月,都以績優股優先,但低吸好過高追。煤炭股都係不錯選擇,煤價高企,執行能力較好嘅神華(1088)半年業績理應有唔錯增長,配以預測2017年市盈率10.3倍,估值唔高,有大漲小回嘅本錢,兗煤(1171)中線股價冇神華咁強,但屬於high beta煤炭股,中期業績亦唔會失禮,相信有追落後條件。至於商品股如江銅(358)、中鋁(2600)調整亦已完結,應該會向好。晉佳
http://fb.com/advanceguy1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9/200723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163

大行鬥升目標價 績優股爆升 平保7連升創新高 恒指漲246點

1 : GS(14)@2017-08-29 01:44:11

【明報專訊】升市火車頭騰訊(0700)受壓,但中資金融股接力炒上,推動恒指昨日最多升355點。當中以平保(2318)最為標青,該股昨日錄得7連升,股價創歷史新高。市場熱炒績佳股,近日大行定出的目標價亦愈見進取,除平保獲得100元的誇張價外,幾隻當炒股如吉利(0175)、理文造紙(2314)的最牛目標價,亦普遍較現價高出四至五成(見表1)。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平保上周四收市後公布的業績勝預期,且大增派息,當日更獲摩根大通給予100元的目標價,但周五平保的升幅受大市回吐所限制,直至本周初反映績佳的因素。昨日該股勁升4.2%,收報63.2元,升穿前年「大時代」的高位,創2004年上市以來新高,成交增至57.71億元,是最活躍的股份。自上周一以來,已連升7個交易日,累升12.86%,是期內表現最佳的藍籌股。

受平保刺激,內險股全線炒上,中國太保(2601)及財險(2328)分別升5.6%及4.3%,中壽(2628)升2.6%。內銀股亦在業績期前獲追捧,工行(1398)升2.6%,建行(0939)亦1.4%。

周雯玲:陸金所績佳 平保中長線跑贏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表示,平保在一眾保險股中跑出,主要賣點在於旗下的陸金所,而且其網上銷售的成績理想,業績增長肯定較同業高,有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其估值亦將較同業高,因此其他內險股昨日雖跟炒,但中長線平保將繼續跑贏。

受平保帶動,恒指昨日最多升355點,一度重上27500點水平,騰訊收市倒跌0.6%,恒指全日升幅收窄至246點,收報27401點,成交增至903億元。內房股同樣受惠業績好,富力(2777)升一成,中海外(0688)及華潤置地(1109)分別升3.7%及2.8%。

績優股目標價 大行最少看高三成

大行看好績優股,所定的目標價亦愈見進取,以平保為例,驚見100元的目標價,較現價再高近六成。近日業績好的吉利、理文造紙、舜宇光學(2382)及騰訊,獲賦予的目標價,都較現價高最少三成。

富昌金融研究部總監譚朗蔚卻認為,業績期已進入尾聲,餘下的主要是內銀股及石油股,憂慮港股在業績期過後不但失去支撐,同時面對9月美國聯儲局縮表及德國大選,加上美國政治亂局持續,屆時環球投資者的避險情緒會影響港股。

另外,本港受颱風吹襲,今晨掛上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據港交所資料,若今日中午12時仍懸掛8號或以上颱風信號,將全日休市(見表2)。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61&issue=201708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50

IBM績優受捧 美股早段漲百點

1 : GS(14)@2017-10-22 17:46:35

【本報訊】受IBM股價造好帶動,道指早段漲百點越23100關!IBM季績勝預期下早段升逾8%,帶動道指連續兩日升穿兩萬三。美股三大指數昨早段上升,截至本港時間昨晚9時45分,道指升113點或0.5%,報23111點;標普500指數升2點或0.1%,報2562點;納指升4點或不足0.1%,報6628點。


基金增持銀行股

另外,美銀美林月初進行的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基金經理本月略為提升美股投資比重,上月有28%受訪者減持美股,該比重本月降至21%。而增持銀行股的受訪基金經理,由上月的22%大增至本月的42%,比例是該調查進行以來最高。基金經理基於加息預期,正由公用股、債券及新興市場股票等低息受惠投資,輪轉至日股及屬加息受惠股的銀行股。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稱,相信稅改能夠在今年內完成。美銀美林的調查發現,有68%受訪基金經理料稅改明年落實,但僅13%受訪者料稅改會利好風險資產,另有13%受訪者甚至預期稅改無法在國會通過。值得留意的是,不僅美股,德股及日股近期亦表現不俗,德國DAX指數昨破13000點兼續創新高,昨尾市升75點或0.6%,報13071點。日經225指數亦連升12日,延續破頂之勢,昨微升0.1%,收報21363點。此外,台灣傳媒引述iPhone供應鏈消息,指iPhone X部份零件生產良率改善,iPhone X產能可望隨零件供應上升而增加,料可應付聖誕及新年假期之需求,惟蘋果股價昨美股早段變動不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9/201875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