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離不棄 12.5萬人燃亮維園

1 : GS(14)@2016-06-06 03:04:37

■昨夜維園燭光如海,12.5萬人一同悼念六四。何柏佳攝



【本報訊】六四27周年,有大學生組織厭棄支聯會舊思維,對年年例行悼念提出質疑,拒再背負中國民運包袱,與大陸切割的本土思潮有如烏雲籠罩維園。但原來港人並未離棄天安門母親、未忘記89年為民主犧牲的孩子。支聯會公佈今年六四燭光集會有12.5萬人參加,較往年微跌1萬人。集會後,有大專生及政黨等200人遊行往中聯辦抗議。記者:麥志榮 林俊謙 馬志剛



■數名持「香港獨立」旗的黑衣人士,在集會前企圖衝上台,遭糾察阻止。夏家朗攝


集會晚上8時開始前,10多名身穿黑衣的人士,持「香港獨立」旗幟及龍獅旗衝向台上,一人上台搶咪高喊「不要建設民主中國」及港獨口號,被支聯會糾察驅逐。其他則在台前與糾察發生激烈衝突,有人揮動伸縮棍,混亂中記者亦被打中,又有人大罵支聯會當年令香港不能獨立。警方其後亦介入,港獨人士最終離開。集會開始,參加者已坐滿6個足球場,後來者要坐進維園草地。由於大專院校學生會均另起爐灶,今年再無大專院校學生代表發言環節。但大會臨時加插青年對話,由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與大專政改關注組成員唐曉昕及支聯會青年組成員蔡佳洋對談。


■不少年輕人昨晚堅持到維園悼念,向中共政權表示永不忘記27年前的屠城血淚史。何頴賢攝

青年:理念絕不會過時

讀港大的唐曉昕指港大學生會言論不代表這一代年輕人,而她不參與港大活動,「學術討論幾時都可以,但控訴中共政權一定要今晚」。蔡佳洋說:「唔覺得支聯會老餅,理念係絕唔會過時。」蔡子強則忠告年輕一代:「唔好因為對一個政權嘅憤恨,而蓋過對蒼生嘅慈悲。」學聯今年正式退出支聯會,89年在天安門廣場目擊軍隊鎮壓的學聯代表團成員陳清華上台發言,憶述當晚目睹一名15歲學生因哥哥被殺而嚎哭,但不久後亦中槍,喉嚨血流泉湧而無法再呼喊,在抽搐中死去。他指出:「我哋從來冇蠢到以為年年嚟維園六四就會自動平反、亦冇蠢到以為萬千燭光會感動中共……自以為唔理中國就可以偏安爭取民主香港嘅人,早日可以擦亮佢哋嘅眼睛!」港大學生會提出紀念六四應終結,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在大會宣言中指,選擇參加昨晚維園燭光集會的港人,是堅守公義不離不棄27年。支聯會主席何俊仁在致悼辭中堅持不忘八九民運中的犧牲者,爭取民主自由的初衷,「不管是27周年,抑或2047年,我們祈願,香港繼續與你們同在」。




天安門母親:感謝港人

大會播出「天安門母親」成員譚淑琴錄像講話。77歲的譚淑琴表示,她女兒奚桂茹是北京展覽館職工,89年6月3日當晚在回家途中遇上開往天安門廣場的軍車,在馬路邊停下等候時,軍人突然開槍掃射路人,奚桂茹中槍失血過多死亡。她感謝香港人年復一年堅持紀念六四,「有你們的支持我們充滿信心,如果有天我不在,還有後來人代我申訴!」何俊仁在集會後稱對出席人數非常感動,「香港人為人類歷史創造了一項紀錄」。雖有年輕人舉行其他紀念活動,但不一定造成分化,今年仍有不少年輕人出席晚會。社民連、人民力量及大專政改關注組在集會後遊行往中聯辦,約200人10時許從維園出發,高呼平反六四、公民抗命等口號。到軒尼詩道鵝頸橋,警方一度阻止遊行隊伍前進,遊行人士高叫「開路」,最後警方開放馬路一條慢線讓遊行人士繼續前進。中聯辦門外有大批警員駐守,有市民在門前放上香燭祭品,並掛上血衣,又將民主女神像綁在鐵馬上,旁邊點上白色蠟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5/19642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985

【維園悼念】港獨派衝大台:不要建設民主中國

1 : GS(14)@2016-06-06 03:04:38

支聯會昨晚在維園舉辦六四集會,將近晚上8時,一班身穿黑衣手持支持「香港獨立」及「Hong Kong is NOT China」旗幟的香港民族陣線成員衝上台,與義工發生激烈衝突,多人倒地,一人更上台高喊港獨口號及「不要建設民主中國」。台上糾察隨即將有關人士帶離大台,支聯會常委朱耀明亦有游說有關人士先回台下。其後有關人士被義工帶走,警方亦帶走該男子。持旗年輕人批評,支聯會不讓他們發表意見,如中聯辦一樣獨裁。據了解,該男子名Simon Sin,他在行動前曾於fb上載他與組織其他成員準備衝擊的照片,並留言稱是「統獨對決」。混亂期間,該批港獨人士的其中一名幪面男子手持伸縮棍亂舞,揮向記者與支聯會義工,本報攝記亦被其擊中左腳,甚感痛楚。對於有數名支持港獨人士衝上六四晚會的大台,發生衝突。支聯會主席何俊仁於會後回應,支聯會尊重不同人的意見,支聯會亦有論壇可讓各政見的人發表意見,但不希望以後再發生類似事件。對於有港獨人士持棍襲擊支聯會義工和記者,何俊仁指,如有人不止破壞秩序,並用暴力對待義工和記者,只會與爭取民主的群眾對立,「我相信市民眼睛係雪亮的,香港係一個文明的地方,我地係唔會欣賞呢種做法,會譴責呢種咁的暴力」。警方表示,昨晚約8時接報到場調查一宗爭執期間,要求24歲黃姓男子提供身份證明文件,但遭拒絕,向對方發出口頭警告後仍不合作,於是拘捕對方,涉嫌阻差辦公扣留調查,交由東區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跟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5/196421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986

【維園悼念】3百人燭光集會後遊行 直搗中聯辦

1 : GS(14)@2016-06-06 03:04:38

社民連於六四集會後發起遊行至中聯辦,大專政改關注組亦呼籲正在離開維園的集會市民,參與10點起步的遊行。警方在旁叫咪,指他們正呼籲未經批准遊行可能違法,著他們立即離開。警方派出多隊攝錄隊拍攝,有警員已站上「龍門架」叫咪。其餘警察多為穿背心便衣警察,約有30人戒備。大專政改關注組表明,今次屬公民抗命,故遊行並無申請不反對通知書,亦不打算申請,「永遠都唔會申請,警方唔使再呼籲!」今年第二次在六四集會後參與遊行的港專社工系二年級學生冼同學認為,集會是悼念死難者,了解六四事件;而遊行就是要身體力行去向中聯辦表達訴求,「每年都好堅實話畀香港人、大陸人、中聯辦聽,就係要平反六四」。他說在集會以外,可為六四做有更多事情。今年他依舊到維園,因相信每個地方都應建設民主制度,包括中國。昨晚約10時20分,約300人從維園出發遊行往中聯辦,聲討屠夫政權。期間遊行人士高呼「平反六四、公民抗命」,又認為遊行毋須警方批准。沿途有市民大叫加油及鼓掌,為遊行人士打氣。其後警方一度阻止遊行人士前進,遊行隊伍高叫「我係譚耀宗」,要求獲特權開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5/196421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987

泛民維園外擺街站籌款

1 : GS(14)@2016-06-06 03:04:41

【本報訊】多個泛民主派政團昨午都趁支聯會舉辦悼念六四燭光集會,在維園外圍擺設街站籌款,也有政黨人士為支聯會籌款。不過可能受天雨影響,各政黨擺設街站初期,市民反應一般;其後雨勢緩和,捐款的市民亦隨之增加。



市民捐錢不要衫


多個政團包括香港眾志、工黨、社民連、公民黨、人民力量,以及宣傳雷動計劃公民聯合行動,昨午開始在維園近銅鑼灣港鐵站出口、及維園近天后站出口位置擺設街站,進行籌款及宣傳,如公民黨售賣T恤。據了解,昨午雨勢稍緩後,捐款的市民開始陸續增加,公民黨的消息指,無論中年或年輕人都願捐款,甚至「捐錢唔要衫」;亦有不少市民在集會結束後,特別走到支聯會捐款箱捐錢,初步估計籌款應與去年相若。至於民主黨未有擺設街站,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前議員張文光及議員涂謹申,到支聯會近糖街的街站,協助支聯會收取募捐。該黨主席劉慧卿則在維園的銅鑼灣出入口幫忙籌款,劉指他們按已故民主黨成員司徒華留下來的傳統,六四當日都只會為支聯會籌款,並派人擔當義工糾察,以示支持支聯會。■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5/196419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993

【維園悼念】悼念方法好多種 大學生重演六四

1 : GS(14)@2016-06-06 03:05:14

香港社會工作學生聯會昨日在時代廣場擺放六四街站,以行為藝術的方式重演六四事件之片段。兩位同學躺在地上,頭上綁上白布,白衣上有血跡,模擬當時學生在六四事件遊行示威的情況,另外亦有人向途人派發當年六四事件發生後,左派報章《文匯報》當年大篇幅報道屠城事件的影印本。社工學聯外務副會長何俊昌表示,各大專院校系會都同意,選擇在街頭摸擬當時六四的情況,讓公眾反思未來香港民主進程。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學院和香港理工大學學生會聯同社工學聯舉辦一連串活動,如寫當時的絕食宣言和派發六四當日報章。嶺南大學學生會亦有出席理工大學晚上舉辦的小型悼念集會。社工學聯擺放街站向途人講解八九民運及六四事件,讓市民大眾在「六四連儂牆」留下對六四的心聲,由於天雨關係,移到時代廣場有蓋空間進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5/19642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003

【旅遊籽】齊搶孤魂祭品 維園潮玩盂蘭節

1 : GS(14)@2016-08-13 15:00:21

少女Cherry搶孤時身手敏捷,小米包輕易進入2.5米高的竹製孤承。



【旅遊籽:假日散心】港人萬聖節開P,盂蘭節就敬而遠之,還怕撞鬼?心魔作祟而已。這個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超渡亡魂,亦提醒大家孝敬父母及祖先。只要做個乖仔乖女,便可高唱:「盂蘭節氣魄更壯,盂蘭勝會心中不必驚慌!」盂蘭可以好潮,有潮州人團體本周五起一連三天,在維園搞文化節,大家潮玩近年引入香港的搶孤、盆供堆叠等活動,即場登記便能免費參加,可能有朝一天,慶祝盂蘭節,才是走向潮流尖端。



傳統上盂蘭勝會完結後,是民眾最期待的時刻,他們可盡情搶奪孤魂野鬼的祭品,有接濟貧苦大眾的作用,這個活動稱為搶孤。原來搶得多都要鬥智鬥力,烈日當空下,瘦削少女Cherry施展渾身解數,拿着約2.5米高漏斗形竹製孤承,接着小米袋,大汗淋漓邊跑邊跳都不覺累。自小醉心傳統文化的潮屬社團總會會董胡炎松傳授Cherry貼士,「當米包準備入孤承時,手要向上推,否則米包容易彈出嚟。」Cherry很快領略訣竅,松哥拋了十個,她接到五個,相當不錯。這次松哥只於平地拋,不像活動時從5呎高的竹棚上拋,難度看似較低。


活動曾被禁改良保傳統

松哥穿上傳統搶孤部份服飾,腰上圍巾叫水布,是用來抹汗或包裹行李的薄紗布,為潮汕三寶之一,份量十足,加上頭上斗笠,有同鄉笑說:「換埋拖鞋仲似。」這位「架己冷」分享搶孤的演變,「搶孤源於清朝,以前在潮汕的搶孤,民眾曾因打架喪命,活動曾被禁止,後來經改良後才得以保存。」他表示,不同地區有不同規則,近年在潮汕地區,參加者在孤棚上拋竹籤換祭品,例如白米、風扇、水桶、羊豬等。在台灣南部的恆春,參加者需叠羅漢,攀上孤棚上的柱取下錦旗,適合體能較好的健兒參加。去年由潮屬社團總會舉辦的首屆盂蘭文化節,首次把搶孤引入香港,玩法簡單,參加者只需上孤棚拋小米袋,隊友在棚下用孤承追着米袋來接便可,反應熱烈。今年除邀請團體報名參賽,市民亦可在指定時段即場登記,鍛鍊眼界及身手。另「親子盆供堆叠賽」要挑戰兩分鐘叠高日用品,到底係乜玩法?廿多歲少女Cherry和約五十歲的松哥兩代人攜手合作,松哥負責拿日用品,例如米包、牙刷牙膏等,每次只可拿一件,Cherry就將它放在盒子上叠高,限時兩分鐘,要堆得夠多又夠高。松哥耐心指導:「用小米包做底,放平咗先擺不規則形狀日用品就夠穩陣。」Cherry起穩「地基」後,再逐件小心翼翼放上,後來更挑戰高難度想放瓷碟,「好似震震哋!」她嚇到個心離一離,最後只放匙羹,鬆口氣的松哥亦非常滿意。



搶孤是參加者站在5呎高孤棚上,拋小米包給隊友。

參加者會在孤棚拋小米袋。

鍾樹根(中)去年也和黨友參與搶孤活動,十分雀躍。


堆叠賽源自救母脫地獄

堆完一輪諗爆頭,文化節首次舉辦的堆叠賽關盂蘭節乜事?話說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供日,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其母生前作惡多端,死後變餓鬼,法力高強的佛門弟子目連用法力送飯菜給母親,結果食物化成火焰,目連請教佛祖,放百味五果於盂蘭盆中,供食給僧人,拯救母親脫離地獄之苦。盆供堆叠比賽用日用品代替食物,堆在祭祠用饌盒上,數量越多,對父母的回饋也越多,松哥藉此提醒年輕一代,孝親是世代相傳的美德,要緊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道教求神問卜,習慣擲聖杯解決,會由此選出各區盂蘭勝會的話事人。市民可一試擲聖杯的滋味,有機會得到由松哥編寫、插畫師Stella So所畫的書籍《盂蘭的故事》,書中介紹盂蘭勝會的起源、作用、佈局等,實屬最佳懶人包。盂蘭勝會屬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當天,協辦的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也會舉辦工作坊,包括迷你花牌製作、剪紙、麵塑等,加深大眾對傳統技藝的認識。



盆供堆叠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比賽是拿日用品代替供給僧人的食品,堆叠於木製饌盒上。

盆供堆叠賽促進兩代溝通,更能宣揚孝道的重要性。

擲聖杯失敗也不要緊,有機會得到大士王電話繩。


場內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坊,教製作花牌。

插畫師Stella So所畫、胡炎松所撰寫的書籍介紹盂蘭起源。


螢光大士王雙眼有LED燈

除了透過體驗,近年盂蘭勝會與時並進,例如筲箕灣南安坊坊眾會舉辦盂蘭勝會,主辦人計仔多多,找來年輕紙紮師傅許嘉雄製作螢光大士王,外圍有紫光光管,雙眼更是LED燈,在漆黑中更鮮明更出眾。至於過仙橋的儀式,更在橋面鋪設電動運輸帶,家人只要把先人牌位放上這條運輸帶,升仙暢通無阻。松哥提醒,大家到盂蘭勝會參觀,最好先到神棚上香。拍照前最好徵求主辦單位同意,拍攝神明,例如在大士王前,宜先合手鞠躬。棚內物品亦請眼看手勿動,以示尊重。



關掉場地的大光燈,螢光鬼王於黑夜更耀眼。

電動仙橋上鋪設電動運輸帶,加快先人牌的輸送速度。

電動仙橋高科技,橋底更設煙霧機增添氣氛。


每年逾50個盂蘭勝會

二戰結束,內地移民湧入香港,包括潮州、海豐、陸豐人,他們主要聚居於銅鑼灣、西營盤、上環、深水埗等,把節慶帶到香港,凝聚同鄉,發揮團結互助的精神。現時全港每年至少有50個盂蘭勝會,於農曆七月前後舉行,其規模、宗教儀式因主辦單位而異。潮州人採用佛教儀式,海陸豐人採用道教儀式。會場內大致分為神功戲棚、天地父母棚、神袍棚、經師台、大士台、孤魂台及附薦台。



大士王造型比較兇,有維持秩序的作用。

神功戲是盂蘭勝會的重要環節之一。

香港盂蘭文化節日期:8月12日至14日時間:早上10時至晚上8時地點:維園1號球場費用:免費
facebook:香港盂蘭文化節



記者:梁慧琳攝影:林栢鈞編輯:劉曉丹美術:利英豪模特兒:Cherry Lam@Unique Model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13/197336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711

【記者實試】維園年宵地圖App 跟GPS輕鬆搵心水檔

1 : GS(14)@2017-01-26 07:44:34

年宵市場剛剛開鑼,今年又有個維園年宵地圖app,記者馬上實地試用。



年宵市場剛剛開鑼,今年又有個維園年宵地圖app,記者馬上實地試用。



這個app,可以看到165檔的貨品,大家可事先選定心水貨,填好必須的資料,然後提交訂單即可。記者就試試訂了一個布袋,不過一定要去現場取貨,而付款又只可PayPal或銀行匯款。記者覺得這一點不夠user-friendly,與其去銀行排隊入錢,倒不如親自去年宵買吧!記者隨意選了一檔,到維園實地試用年宵地圖。第一站先從維園入口去117號檔,所選的檔攤會以紅點標示,而你的所在位置就是藍色點,介面跟Google Map大同小異,都算簡單易用。不消兩分鐘就步行到117號檔,但檔攤竟然未開!記者認為,若這個程式有提供營業時間,或者讓檔主開檔時打卡,大家就不會跟記者一樣摸門釘了。第二站,記者再隨意選,從117號檔到218號。大家可在app上任意按個號碼,看看有沒有喜歡的產品,有的話可即時起程。雖然定位有少許偏差,始終需要抬頭看檔號,但至少不會走錯方向。檔主Samatha表示,的確有客人是看過程式以後,知道他們賣甚麼才來。「佢哋喺app度見到有鍾意嘅貨品,特登嚟搵我哋。因為年宵得幾日,萬一miss咗就好可惜。」最後我們回去訂了貨那檔,檔主真的有收到訂單而且可即時取貨。但可能年宵才剛開,因此檔主未熟習程式,找訂單需時。總括而言,這個程式算簡單易用。不過記者就覺得年宵樂趣在於逐檔行,慢慢尋寶,如果你真的好趕時間才用吧!
App:Boutir Collect(支援系統:iOS及Andriod)記者:黃凱婷攝影:黃子偉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這個app,可以看到165檔的貨品,大家可事先選定心水貨,填好必須的資料,然後提交訂單即可。

不過一定要去現場取貨,而付款又只可PayPal或銀行匯款。

所選的檔攤會以紅點標示,而你的所在位置就是藍色點,介面跟Google Map大同小異,都算簡單易用。


檔主Samatha:「客人喺app度見到有鍾意嘅貨品,特登嚟搵我哋。因為年宵得幾日,萬一miss咗就好可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4/199066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037

潛規則批場打壓7.1遊行 慶委會奪維園 民陣轟康文署屈機

1 : GS(14)@2017-05-13 01:52:18

■區諾軒(前排中)質疑慶委會何以與慈善有關。朱永倫攝



【本報訊】多年來的7.1大遊行起點均為維園足球場,但康文署日前以慈善團體可優先預訂為由,將6月底至7月初維園足球場使用權批給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下稱慶委會)。主辦7.1大遊行的民陣昨召開記者會反擊,質疑康文署以潛規則批場予慶委會是「屈機」;又指民陣沒後備方案,並已向康文署申請以維園草坪和噴水池為起點。記者:呂浩然



民陣昨稱康文署將今年7.1維園6個足球場使用權,全租給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和特首梁振英等任榮譽贊助人的慶委會,民陣指他們已按規定,提早3個月、於4月3日申請,質疑為何署方卻批給慶委會。而康文署於前晚深夜回應,指當局早於3月15日收到慶委會申請,於6月下旬至7月初使用維園6個足球場舉辦創科展覽;又指慶委會為慈善團體,且同樣有提早3個月申請,因而獲優先預訂。斥「慈善」為名打尖民陣召集人區諾軒反擊康文署,指慶委會申請舉辦的創科展覽日期為6月下旬,一般理解下旬意思應為20號之後,但慶委會於3月15日提出申請,仍獲康文署接納;他亦不理解慶委會既為慶回歸團體,何以與慈善有關,亦不明白創科展覽與慶回歸有何關係。



■維園足球場乃多年來7.1大遊行的起點;圖為去年7.1維園的情況。

申用草地及噴水池

區續斥,民陣早在申請今年元旦日遊行時,已口頭詢問過康文署申請7.1大遊行的日期,當時署方表示不會考慮3個月前的申請;而4月1、2日為周六、日,非政府辦公時間,民陣才於4月3日申請。區指慶委會是慈善團體已「屈咗你機」,當局更以潛規則處理慶委會申請,指摘慶委會精心計算整個申請程序來「贏到民陣」。目前民陣不單止申請不到以維園足球場作大遊行起點,亦未申請到政總公民廣場作遊行終點。區稱民陣未有後備方案,強調會考慮一切可能;民陣昨亦已入紙申請使用維園草地和噴水池作遊行起點。本身為資訊科技界議員的公專聯莫乃光亦批評,他不認識慶委會,不知道該會對業界有何認識,希望慶委會「唔好攞我哋創新科技做藉口」。工黨張超雄則炮轟,50年前親中陣營有鬥委會發動六七暴動作暴力抗爭,如今有慶委會打壓市民的和平示威。公民黨楊岳橋則嘲諷慶委會應為「㷫委會」,提早幫忙宣傳7.1大遊行,鼓動港人記得7.1上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2/200189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40

慶委會涉偷步申請場地  康文署率先批民陣借維園搞7.1遊行被拒

1 : GS(14)@2017-05-13 01:57:45

■民陣每年均會發起7.1大遊行,並以維園為起點;圖為去年的遊行情況。資料圖片



【本報訊】盛傳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月底至7月1日來港,民陣按慣例於4月初申請6個維園足球場作為7.1大遊行的起點,但康文署將場地批給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特首梁振英擔任榮譽贊助人的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舉辦慶回歸活動,也是03年後首次。民陣召集人區諾軒批評康文署因習近平來港而「洗太平地」,指無論政府如何打壓,7.1大遊行一定如期舉行。記者:姚國雄



■民陣於fb專頁講述申請被拒的來龍去脈,區諾軒(圓圖)指7.1大遊行一定如期舉行。



民陣今年7月1日大遊行,申請於維園足球場和草地作為起點,並以政府東翼前地(俗稱公民廣場)作為終點,並與以往一樣,於4月初入紙申請6個維園足球場作為7.1大遊行的起點,但康文署前日致電民陣,拒絕民陣申請,至於民陣同時申請了維園草地作為起點,則未有結果。民陣召集人區諾軒引述康文署指,因為有其他團體當日要使用足球場,故不能批給民陣:「今次佢(康文署)嘅講法係有個內部指引,話如果有兩個團體申請同一個地方,佢哋會根據團體嘅性質來決定批個場畀邊一個」,又稱另一申請團體「性質優先過我哋」,該團體申請時間橫跨6月及7月,「變相不批准我哋7.1遊行申請」。而從民陣手上搶到維園足球場的團體,正是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除張曉明梁振英擔任榮譽贊助人外,候任特首林鄭月娥也是榮譽會長。區強調按足程序,在遊行前3個月(4月3日)提出申請:「點解有團體可以優先用呢個場地?會唔會因為呢個團體係有政府性質,就要畀佢哋申請先?」區又質疑,慶委會「偷步」租場故意封殺民陣,也不排除政府有政治考慮:「呢件事好明顯係配合咗習近平喺回歸20周年(訪港),洗太平地嘅計劃,明顯唔希望市民出嚟反對政府。」又指林鄭作為慶委會榮譽會長,當選後說要吹和風,也說要重開公民廣場,故不應封殺民陣:「你做榮譽會長嘅團體,都要霸咗我哋(想租的足球場),你呢啲係咩嘅和風呢?」


區質疑配合習近平訪港

康文署回覆本報查詢稱,署方於本年3月15日收到慶委會的申請,在6月下旬至7月初舉行慶祝回歸活動,該活動為一科技展覽會;而康文署亦於本年4月3日收到民陣的電郵,申請於6月30日及7月1日借用維園6個足球場及中央草地及音樂亭舉行7.1遊行。署方稱若不同機構申請在同一時間同一場地舉辦活動,會按優先次序考慮預訂申請。慶委會秘書處陳小姐回覆本報指,該會是早於4月3日前提出申請,較民陣更早;又稱活動是由6月底開始,為期「好幾日」,但未能提供實際開始至結束日期。被問到慶委會會否讓給民陣舉辦遊行,陳指作為秘書處職員,不能決定和回應此提問,只可說維園足球場乃公眾地方,是開放給所有公眾人士申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1/200179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53

劉江華:拒民陣申用維園無政治考慮

1 : GS(14)@2017-05-18 02:11:39

【本報訊】民陣早前接獲康文署通知,拒絕他們申請七月一日使用維園足球場作為遊行起點,並將場地優先租予屬於慈善團體的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舉辦慶回歸活動,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昨首度開腔回應事件,否認康文署的決定有政治考慮,堅持審批程序公平。民陣召集人區諾軒日前質疑康文署優先批場予慶委會有政治考慮,旨在「洗太平地」,剛結束意大利威尼斯外訪的劉江華昨回應稱,康文署審批場地申請有公開的規定,相信今次審批按照了既定程序辦事,程序公平。


為補貼投標者護航

至於當局會對啟德體育園工程撥款預留1.8億元補貼投標者,惹來外界質疑,劉昨被問及為何要「貼錢」予投標者做生意時堅稱,有關做法可以提升競爭及質素,強調是次工程將設計、建造及營運合併,需要精心策劃,指政府提供誘因,可以吸引更多承辦商參與;立法會工務小組正在審議涉及的逾300億元撥款,劉江華呼籲議員支持,以便工程今年內「上馬」。他並簡述此行,指匈牙利等官員對西九文化區感興趣,期待來港感受,政府同時邀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青年交流方面雙向合作,並鼓勵香港年輕人參與交流。■記者許偉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5/200215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