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6 08:53 編輯 15年風雲變幻:納指終創新高,科技圈的主角已變 作者:bloomberg 納斯達克指數在23日突破了15年前(即2000年3月10日)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夕創造的一個記錄。後來,由於互聯網泡沫破裂,納斯達克暴跌78%。 那個時候,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還是一個高中生,在“新經濟四騎士”(即Sun Microsystems、甲骨文、思科和EMC)的推動下,科技行業不斷走向繁榮。這一次,科技股持續走強是因為Facebook、谷歌、亞馬遜和蘋果等科技巨頭表現搶眼。以蘋果為例,在2000年的時候,其是一家身陷困境的電腦廠商,如今卻已成為世界上最具價值的公司。 雖然今天有些事情與2000年的時候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風險投資再次湧入,科技公司用免費的午餐、美酒、盛大的派對等服務來吸引並留住員工——但這一次的科技行業繁榮時期卻呈現出與上一次截然不同的面貌。 下面就來看一看過去和現在推動科技行業走上繁榮的企業和個人,同時也希望這一次能有一個更為圓滿的結局。 最火爆的IPO交易 ![]() (卡爾·揚可夫斯基,2001年;馬雲,2015年) 過去:在手持設備制造商Palm IPO(首次公開募股)期間,CEO卡爾·揚可夫斯基(Carl Yankowski)做了精心的打扮,以慶祝公司成功上市。據報道,在Palm股票正式開始交易的那一天,揚可夫斯基穿了一件有細條紋的西裝,西裝上還繡有金線。這身打扮顯得“很土豪”,也與當天的場合相配:Palm融資8.74億美元(按今天的美元計算相當於12億美元),一舉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IPO,還推動納斯達克指數創歷史新高。不過,揚可夫斯基卻在不到兩年後黯然離開。他曾是索尼高管,在IPO前幾個月剛剛加入Palm。 現在:12億美元?這仍然難買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一笑。去年9月份,這家中國電商巨頭在IPO交易中融資25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樁IPO交易。在上市首日,馬雲穿了一件很普通的黑色西裝亮相。阿里巴巴的市值如今已超過亞馬遜,而馬雲也在全球最富有的20人名單中上榜。 最熱門創業公司掌門人 ![]() (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2005年;特拉維斯·卡蘭尼克,2014年) 過去:1998年,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用Sun Microsystems聯合創始人安迪·貝克托斯海姆(Andy Bechtolsheim)資助的10萬美元創辦了谷歌,當時他們二人剛剛從斯坦福大學畢業。次年,谷歌就吸引了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以下簡稱“KPCB”)和紅杉資本的註意,這兩家矽谷最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向谷歌投資了2500萬美元,而這筆投資已經讓他們獲利數十億美元。 現在: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如今是打車應用Uber的CEO,這家公司的估值達到400億美元,是美國創業公司中最高的。卡拉尼克在去年12月剛剛融資12億美元,如今另一輪10億美元融資也即將完成。巧合的是,谷歌是Uber最大的股東之一,領投了這家熱門創業公司實施的一輪2.58億美元融資。但現在,這種關系非但沒有拉近兩家公司的距離,反而令他們漸行漸遠。 最受關註的創業失敗者 ![]() (朱莉·溫賴特,2005年;盧卡斯·杜普蘭,2014年) 過去:Pets.com就是互聯網繁榮與蕭條時期的典型代表,這家創業公司通過IPO交易融資1.1億美元,但在運營短短兩年後即宣布破產。即便亞馬遜是Pets.com投資方,而美林證券公司也擔任其IPO交易承銷商,但這些支持都未能挽救這家公司。不過,Pets.com CEO朱莉·溫賴特(Julie Wainwright)又重振旗鼓,後來創辦了奢侈品代銷平臺RealReal並擔任CEO。 現在:到目前為止,Clinkle就像是一輛年久失修的“老爺車”。2013年,這家支付應用從包括彼得·泰爾(Peter Thiel)在內的眾多知名投資人那里融資2500萬美元,但在一年後即消耗掉了其中大部分資金,期間Clinkle卻沒有推出一款產品,也沒有任何收入。在這一年的時間里,這家由盧卡斯·杜普蘭(Lucas Duplan)創辦的企業白天在辦公室舉辦化妝舞會,晚上則舉行狂歡酒會。正如彭博社記者亞當·薩塔里亞諾(Adam Satariano)所寫,“有關Clinkle的一切事情似乎都與矽谷的氛圍格格不入”。Clinkle似乎最終見到了光明:據TechCrunch網站今年1月份報道,這家公司放棄了之前開發支付產品的宏偉計劃,轉而圍繞借記卡打造獎勵系統。 發明家 ![]() (馬克·安德森,1996年;埃隆·馬斯克,2014年) 過去:“黃金極客”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與別人攜手編寫了第一款被廣泛使用的網絡瀏覽器Mosaic,幫助將互聯網推向普通用戶。安德森參與創辦的網景公司也推動互聯網走向繁榮。該公司在1995年實施IPO,在上市交易的第一天,股價收盤大漲108%。 現在:21世紀的實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正借助於特斯拉的力量,向普通大眾推廣電動汽車,而他創辦的私營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則讓太空旅行變得不再像以前那樣遙不可及。在業余時間,這位PayPal的聯合創始人還擔任了太陽能電池板廠商SolarCity董事會主席,還希望打造一種名為Hyperloop的超高速交通系統。 移動領域霸主 ![]() (約瑪·奧利拉,2001年;蒂姆·庫克,2014年) 過去:2000年,諾基亞還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以及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2000年2月,由約瑪·奧利拉(Jorma Ollila)擔任CEO的諾基亞宣布了1拆4的拆股方案,這也是該公司在11個月內第二次拆股,在這11個月的時間里,諾基亞股價上漲了兩倍以上。 現在: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可能並不是最多的——這一頭銜歸屬於谷歌的Android平臺——但由蒂姆·庫克(Tim Cook)掌舵的這家公司卻憑借其移動設備賺得盆滿缽滿。蘋果2015財年第一財季的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80億美元,現金儲備更是達到1780億美元,絕對稱得上是富可敵國。諾基亞的境況則與蘋果形成鮮明對比:由於押註微軟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失敗,諾基亞的市場份額驟降至個位數,不得已只好將手機業務部門賣給了微軟。 最受歡迎的風險投資人 ![]() (約翰·杜爾,1992年;馬克·安德森,2014年) 過去:如果你的創業公司需要風險資本,那麽你肯定最希望獲得KPCB的投資,而作為這家知名風險投資公司的普通合夥人,約翰·杜爾(John Doerr)則是你最希望進入公司董事會的人。KPCB是亞馬遜、AOL、谷歌和網景等科技公司的早期投資者。杜爾已經加盟谷歌和網景的董事會,同時還是Martha Stewart Living和Drugstore.com董事會成員。 現在:網景聯合創始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還投資了多家創業公司。他參與創建的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是Twitter、Airbnb、Lyft和Pinterest等多家熱門科技公司的投資方。安德森本人還在Facebook和惠普董事會任職。至於杜爾,由於前任華裔行政總裁鮑康如(Ellen Pao)最近控告狀告KPCB存在性別歧視問題,如何消除這一事件的負面影響,的確讓他感到很棘手。雖然陪審團判定鮑康如敗訴,但這次庭審仍然激發了有關女性在矽谷遭受不平等待遇的大討論。 全明星級別的分析師 ![]() (亨利·布羅吉特,2000年;無,2015年) 過去:1998年,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奧本海默(CIBC Oppenheimer)分析師亨利·布羅吉特(Henry Blodget)預測,亞馬遜股價將在年內突破400美元大關,而由於亞馬遜股價的確在一個月內實現了這種突破,布羅吉特也由此一夜成名。得益於這次準確的預測,布羅吉特最後在美林證券公司謀得一份更好的差事,還在全球投資人權威雜誌《機構投資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年度評選中成為頭號互聯網分析師。但隨後布羅吉特的事業陷入低谷,不僅終身被禁入證券行業,而且還因為發布“存在嚴重誤導”的研究報告,不得不在2003年支付400萬美元和解多項指控。後來,布羅吉特的事業又有所起色,出任Business Insider CEO兼總編輯,還獲得了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等人的投資。 現在:雖然許多有天分的分析師依舊工作很勤奮,向投資者推薦他們精心挑選的股票,但一個天價明星分析師的時代卻因為布羅吉特和花旗集團電信行業分析師傑克·格魯伯曼(Jack Grubman)遭受處罰而一去不返。 電子商務領域的霸主 ![]() (傑夫·貝佐斯:2000年和2014年) 過去:按營收計算,亞馬遜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現在:相比以前有什麽變化嗎?沒有,除了亞馬遜CEO貝佐斯讓亞馬遜成為最大的雲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並積極向家用產品和移動設備領域擴張以外。 企業級市場的領導者 ![]() (斯科特·麥克尼利,2000年;馬克·貝尼奧夫,2014年) 過去:斯科特·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掌舵的Sun Microsystems曾是發展最快的服務器廠商,銷量增長速度超過了微軟、英特爾和戴爾。Sun Microsystems的快速崛起也是當時互聯網公司的一面鏡子,因為這些公司都在爭相購買Sun Microsystems昂貴的服務器,以及甲骨文的數據庫產品,後者由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擔任CEO。當互聯網泡沫破裂,Sun Microsystems也受到了嚴重沖擊,一蹶不振。2006年,麥克尼利宣布辭去一職,四年後Sun Microsystems被甲骨文收購。 現在: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曾經是埃里森的得力助手,在他的領導下,Salesforce.com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企業級雲計算軟件開發商。雲計算如今被認為是一個未來極具發展前景的行業。 競爭障礙 ![]() (史蒂夫·鮑爾默,2000年;拉里·佩奇,2013年) 過去:2000年,美國地方法院法官認定,在新任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的帶領下,微軟試圖擴大其Windows的壟斷地位,這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行為,因此下令該公司進行拆分。 現在:雖然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廠商微軟已經在美國和歐洲安然度過了反壟斷指控危機(中國除外),但如今谷歌卻因為類似問題麻煩纏身。歐盟指責這家互聯網巨頭濫用其在搜索引擎市場的主導地位,並對其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展開新一輪調查。 王者歸來 ![]() (史蒂夫·喬布斯,2000年;瑪麗莎·梅耶爾,2015年) 過去:在史蒂夫·喬布斯1997年重返蘋果公司時,年薪只有象征性的1美元,他希望帶領這家他參與創建的公司走向複興。那時蘋果正在虧損,被迫向主要競爭對手——比爾·蓋茨的微軟求助,希望獲得這家軟件巨頭的投資。到了2000年初,由於iMac的強勁表現,蘋果的銷售額和市場份額再次回升,喬布斯也去掉了CEO頭銜中的“臨時”二字,正式執掌這家公司。很少有人會預測到蘋果後來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沒料到喬布斯在與微軟較量中反敗為勝。 現在:在面對巨大的挑戰,而前途未蔔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應該去看一看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Mayer)重振雅虎的例子。這位谷歌前高管在2012年出任境況不佳的雅虎CEO,她能否取得成功目前仍不確定——哪怕成就只有喬布斯皮毛。如今,雅虎的銷售額與梅耶爾接手時大致相同,但是她在此期間確實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雅虎將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進行拆分,成立一家獨立的新公司。 來源: 彭博社 |
周五美股收盤漲跌不一,納指再創歷史收盤新高。納指已連續第七周上漲。
標普500指數收跌1.74點,跌幅0.08%,報2184.05點,脫離隔夜所創收盤紀錄高位2185.79點,本周累漲0.05%。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37.05點,跌幅0.20%,報18576.47點,脫離隔夜所創收盤紀錄高位18613.52點,本周累漲0.18%。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漲4.50點,漲幅0.09%,報5232.90點,本周累漲0.23%,以七周連漲創2012年以來最長連續上漲周數,6月底以來累計上漲大約14%。
本周道指累計收漲0.17%;標普500指數累計收漲0.05%;納指累計收漲0.23%。
周五經濟數據面,美國商務部報告稱,7月零售銷售持平,但低於市場預期。具體數據顯示,7月零售銷售持平,扣除汽車銷售後的零售銷售下降0.3%。零售銷售是消費者開支的一個重要部分,而消費者開支則是美國經濟的支柱。
據美國科技博客Boy Genius Report的一篇文章指出,一部蘋果新iPhone 7似乎也發生了爆炸。據一位昵稱為@kroopthesnoop的網友在美國知名的Reddit論壇貼出的一張照片,一部新iPhone 7也爆炸了,從圖可看到,這款黑色的iPhone 7破損得很嚴重,屏幕開裂並跟邊框分離,而且邊框有明顯燒焦的痕跡。
蘋果的股價周四開盤應聲下跌,由於其權重大,同時拖累納指下跌近0.5%。
爆炸的機器就是國外網友@kroopthesnoop的iPhone 7。不過@kroopthesnoop並未說明這款手機爆炸的具體情況,只是單純的曬出照片。在回答網友提出的問題是,kroopthesnoop稱:“我不太確定,但肯定是工廠或者運送途中出了問題”。另外,他還開玩笑地說:“至少手機包裝沒事”。
蘋果公司迄今還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不過,市場作出了迅速反應,截至發稿,蘋果的股票目前跌1.40%,報112.36美元。
科技股領軍的納斯達克綜指下跌0.40%,報5297.47點。該指數一度下跌近0.5%。
——隔夜市場表現——
【美股】納斯達克指數周五收盤再創記錄新高,收漲0.48%,報5574.12點 ;標普500指數收漲0.18%,報2274.63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0.03%,報19885.73點。
【歐股】周五歐股持續反彈,受汽車股帶動尾盤收高。德國DAX指數收盤上漲0.94%,報11629.18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41%,報7322.1點;法國CAC指數收盤上漲1.03%,報4914.0點。
【黃金】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跌3.60美元,跌幅0.3%,報1196.20美元/盎司。
【原油】WTI 2月原油期貨收跌0.64美元,跌幅1.21%,報52.37美元/桶;布倫特3月原油期貨收跌0.56美元,跌幅1.00%,報55.45美元/桶。
——國際要聞——
【美國銀行四季度利潤大增47%】美國銀行第四季度財報好於預期,營收199.9億美元,每股盈利40美分,利潤為43.4億美元,同比大增47%;凈息收入增長6%至103億美元。公司首席財務官保羅表示,預計未來一個季度的凈收益將會顯著增長。自特朗普當選以來,美國銀行股價已大漲近35% 。
【美國12月零售銷售小幅提升】美國12月零售銷售環比0.6%,預期0.7%,前值為0.2%,受汽車銷售強勁影響,12月零售銷售增速環比有所提高,12月汽車銷量增長近2.4%。除汽車和汽油外的零售銷售則出現零增長,不及市場預期。
【亞馬遜意外“踩雷”,向印度政府致歉】印度外交部長Sushma Swaraj強烈譴責美國亞馬遜公司在加拿大地區銷售印有印度國旗的門墊,稱此舉極大地冒犯了印度,要求亞馬遜道歉,否則將會廢除亞馬遜員工和高管的印度簽證。亞馬遜隨後將該商品全線下架並向印度政府致歉。在印度,對國旗的侮辱行為將會導致入獄及被罰款。
周三,美股延續昨日漲勢,道指、納指再創盤中紀錄新高。截至發稿,標普500指數漲破2337.25點;納指報5787.76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報20534.76點。
北京時間2月14日23:00,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證詞,並對加息前景、收縮資產負債表的打算、財政刺激政策的潛在影響、銀行業監管等話題進行了長達2個多小時的問答。
“等候太久才加息是不明智的,”耶倫明確表示,如果條件成熟,“未來的每一次會議都可能是加息窗口”。她表示將持續評估勞動力市場和通脹的變化,如果條件成熟,不排除未來在某一次會議上加息。
耶倫對於通脹回升到2%的目標表示樂觀,並認為勞動力市不斷複蘇。耶倫透露,其同事對於今年加息次數預測的中位數是3次。
3月21日消息,今日晚間美股三大股指開盤,標普500指數高開6.75點,漲幅0.28%,報2380.22點。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高開50.95點,漲幅0.24%,報20956.84點。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高開22.14點,漲幅0.38%,報5923.66點,突破此前盤中紀錄高位5915.120點。
消息面上,堪薩斯城聯儲主席喬治(Esther George)將在華盛頓特區東部時間中午就經濟發表講話。克利夫蘭聯儲洛雷塔.梅斯特(Loretta Mester)和波士頓聯儲埃里克•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都將在閉幕之後發表演講。
美國總統特朗普或將簽署一項命令,重新考量與貿易夥伴之間的所有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首當其沖。
美國紐約聯儲主席Dudley在演講中未就貨幣政策置評。Dudley稱,富國銀行醜聞再次呼籲削減銀行業績激勵,重塑銀行業文化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歐盟27國領導人將在4月底就英國脫歐舉行特別峰會。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與日本的貿易談判處於“決定性”階段。預計今年將很快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
市場消息上,英國2月CPI同比增速升至2.3%,為2013年底以來首次超過英國央行2%通脹目標。市場預期英國央行2018年8月底之前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從昨日的67%上升至100%。
美元指數自2月初以來首次跌破100大關。
美國四季度經常帳-1124億,預期-1290億,前值-1130億。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現報2.488%,日內漲約兩個基點。
現貨金銀擴大漲幅,黃金刷新3月2日來高位至1237.21美元/盎司,白銀刷新3月16日高位至17.53美元/盎司。
公司消息方面,蘋果周二宣布推出其9.7英寸iPad的新版本,售價329美元,以及iPhone 7和iPhone7 Plus的紅色特別版本。同時還有消息稱,蘋果組千人團隊研發增強現實技術。
德意誌銀行預期將由於其在外匯市場的行為而遭美聯儲和紐約州金融服務管理局罰款。
通用電氣醫療保健部門沒有大規模收購計劃,但可能會收購數據分析或生命科學工具業務來加強其平臺。
獵豹移動Q4營收12.7億元,同比增長10.9%。
可口可樂瓶裝公司第四季度可比營收25.8億歐元,預期25.5億歐元。
——隔夜市場表現——
【美股】周三美國三大股指漲跌互現,市場靜待新的財報季來臨。能源板塊在國際油價大漲2.5%的帶動下走強,彌補了金融板塊的低迷。截至收盤,道指下跌0.20%報20659.32,為過去十個交易日第九天下跌,納指上漲0.38%報5897.55,連續第四天走高,標普上漲0.11%報2361.13。
【歐股】周三歐洲三大股指全線走高,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0.41%報7373.72,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英鎊/美元下跌0.34%,倫交所上漲2.7%,歐盟宣布否決倫交所與德交所並購,必和必拓上漲2.69%,公司宣布將在澳大利亞投資新的鐵礦石項目。德國DAX指數上漲0.44%報12203.00,法國CAC40指數上漲0.45%報5069.04。
【黃金】周三COMEX黃金4月合約收盤下跌2美元,跌幅0.2%,報1256.8美元/盎司。
【原油】周三WTI原油5月合約收盤上漲1.14美元,漲幅2.36%,報49.51美元/桶,創近三周新高。布倫特原油6月合約收盤上漲1.09美元,漲幅2.12%,報52.42美元/桶。
——國際要聞——
【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周二晚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簽署了通知函,申請啟動脫歐程序。這份通知函於周三午間在布魯塞爾交給了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至此英國正式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開啟英國脫離歐盟程序。特雷莎·梅表示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是英國人民的意願,這將是英國塑造光明未來的機會。現在是歷史性的時刻,沒有回頭的機會了。英國將制定自己的法律,做自己的決定。
【美聯儲 Rosengren:今年應加息四次】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周三在波士頓經濟俱樂部發表演講時表示,今年美聯儲適宜加息四次,也就是未來每次FOMC會議都應加息25個基點。羅森格倫預計這一輪加息周期將比2004年超級周期更慢,當時美聯儲在連續17次會議上宣布加息。羅森格倫表示美國經濟複蘇步伐穩健,甚至產生了過熱的跡象。但沒有必要催促加息,漸進式加息與目前經濟持續回暖的步伐相符,註意到表明建築業及職業服務業等行業薪資開始上升。
【亞馬遜股價刷新歷史新高】周三亞馬遜股價刷新歷史新高,收盤上漲2.14%報874.35美元。投資者對這家電商巨頭未來將主宰零售市場信心十足。自2月3日因四季度財報不及預期影響大跌3.5%以後,亞馬遜股價已經上漲7.3%,遠好於同期零售板塊1.8%的漲幅.分析指出,傳統零售業面臨嚴峻挑戰,以亞馬遜為代表的電商越來越獲得資金青睞。周二公布的美國3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16年新高,顯示消費者願意加大消費,但目標已經不局限於傳統零售商。亞馬遜CEO 貝佐斯財富借此超越股神巴菲特,成為全球第二大富豪。
【印度通過歷史性稅改法案】周三印度議會下院通過“里程碑式”新稅改方案,有望將原本紛繁複雜的稅收體系縮減優化。這也是總理莫迪在推動印度經濟現代化中獲得的重大立法勝利,印度這個擁有13億消費者、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經濟體將成為真正的單一市場。此次印度議會下院通過的是《商品服務稅法(Goods and Services Tax Bill, GST)》,將統一原本獨立的中央及各邦稅務體制。新的《商品服務稅法》將只針對消費環節征稅(相當於增值稅),實施後印度經濟增長率有望額外增加2%。
【美國時隔60年將重新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上次美國是天然氣凈出口國還是在1957年,當時的總統是艾森豪威爾。不過情況可能在2018年發生變化,屆時美國料成為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到明年底,美國本土48個州的LNG出口能力將超過60億立方英尺/日,相當於美國國內消費量的8%。
財經日歷
1030 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審理是否批捕前總統樸槿惠
1700 歐元區3月經濟景氣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
2000 德國3月CPI
2030 美國四季度GDP終值、個人消費支出(PCE)終值
美國當周初請、續請失業金人數
2230 美國EIA當周天然氣庫存
美國三大股指全線高開,標普500指數高開25.32點,漲幅1.08%,報2374.01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高開210.83點,漲幅1.03%,報20758.59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高開68.93點,漲幅1.17%,報5979.45點,創近兩個月盤中紀錄新高。
消息面,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結果顯示,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隆與極右翼候選人勒龐將進入第二輪投票,而馬克隆支持率高於勒龐,這一結果基本令市場滿意,降低了發生反建制市場沖擊的可能性。
馬克隆將在5月7日的第二輪選舉中與勒龐一決勝負,最新民調結果顯示,他將輕松擊敗勒龐贏得大選。
此外,財報披露高峰來臨,機構投資者知道如何利用財報進行交易,上周正證明了這一點,大多數企業業績表現積極,推升了市場,也推升了樂觀情緒和預期。盡管高盛和IBM等大型企業業績令人失望,拉低了道瓊斯指數,但大多數企業的業績仍好於預期,刺激了市場買入,從而推動了市場的上漲。
截至上周已經有95家企業發布財報,占標普500市值的25.2%,其中有75%的企業盈利好於預期,66%銷售收入好於預期。本周將迎來財報披露的高峰期,有192家標普500企業發布財報,這將主導市場交易,預計美股市場會保持窄幅波動。不過在華爾街為企業財報表現而欣喜時,全球市場正出現一些變化。上周英國首相宣布將提前舉行大選,英國市場因這一消息出現下跌;隨著法國大選首輪投票結果出爐,歐洲市場預計將在周一做出反應。
周二,美股三大股指高開,納指漲破6000點大關。標普500指數開盤上漲7.90點,漲幅0.33%,報2382.02點;納斯達克指數上漲21.70點,漲幅0.36%,報6005.48點;道指上漲152.00點,漲幅0.73%,報20915.93點。
納斯達克指數現上漲23.53點,漲幅0.39%
消息上,原本被市場認為可能推遲的減稅計劃,似乎有了明確的進展。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諾將在周三公布,正好趕在就任百日前帶來利多的好消息,預期新的稅改計劃將企業的稅率降至15%。
據Markey Watch報道,LPL Financial高級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說,歷史上,四月份往往是購買股票的好時機,標準500指數在過去20年中平均收益率達到2%。今年看來,似乎還未發揮往年4月的水平,但Detrick卻對4月行情充滿信心,強調大部分的漲勢都落在下半月。
此外,財報披露高峰來臨,機構投資者知道如何利用財報進行交易,上周正證明了這一點,大多數企業業績表現積極,推升了市場,也推升了樂觀情緒和預期。盡管高盛和IBM等大型企業業績令人失望,拉低了道瓊斯指數,但大多數企業的業績仍好於預期,刺激了市場買入,從而推動了市場的上漲。
截至上周已經有95家企業發布財報,占標普500市值的25.2%,其中有75%的企業盈利好於預期,66%銷售收入好於預期。本周將迎來財報披露的高峰期,有192家標普500企業發布財報,這將主導市場交易,預計美股市場會保持窄幅波動。不過在華爾街為企業財報表現而欣喜時,全球市場正出現一些變化。上周英國首相宣布將提前舉行大選,英國市場因這一消息出現下跌;隨著法國大選首輪投票結果出爐,歐洲市場預計將在周一做出反應。
5月1日,美國股市漲勢持續,納指再創紀錄新高,一度觸及6100點關口。特朗普減稅計劃的影響仍在發酵,而本周四(5月4日)淩晨2點,美聯儲也即將公布利率決議,市場屏息以待。
蘋果和Facebook將相繼發布財報,科技股大漲推動納指上行。此外,“周一早上美國兩黨就1.1萬億美元支出法案達成臨時協議,以維持政府運行至9月30日。通過的這個政府預算案,對於避免政府關門而言非常重要,這也推動著市場上行。目前,焦點轉向了明年的財政預算。”KVB昆侖國際首席分析師魏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同樣值得關註的還有周四的利率決議和周五的非農就業報告,市場期待美聯儲主席耶倫對於未來政策的前瞻指引及其對特朗普刺激政策的評論。中金公司預計,5月不會加息且會議聲明的基調偏中性,主要的變化可能是在聲明第一段提到短期因素主導近期經濟數據走弱。有“加息風向標”之稱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各界預計5月加息幾率僅4.8%。
五大科技股同創新高
截至5月1日收盤,標普500指數收漲0.17%,報2388.33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跌跌幅0.13%,報20913.4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漲0.73%,報6091.60點;恐慌指數VIX收跌6.56%,報10.11,盤中一度跌破10至將近十年最低位9.9。
其中,科技股攀新高,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亞馬遜和臉書股價都創下紀錄新高,這也是美股五家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股價首次在同一天創下了新高。科技股也在過去四個月引領了美股增長,這與去年11月由金融、基建等板塊領漲的格局大有不同,市場人士分析稱,這種格局可能標誌著“特朗普交易”正在趨於理性。
例如,“上周特朗普發布的堪稱史上最大的稅改案因缺乏細節而未能為美元、股市和美債收益率提供支持。該稅改案公布後,市場反而更加擔憂美國赤字將劇增,或達到7萬億美元。特朗普上任100天後醫改案失敗,其他舉措也未能如期推進,令‘特朗普交易’持續退潮。”FXTM外匯分析師鐘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他表示,上周末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的382-30投票支持一周短期支出法案,避免政府在周六關門,兩黨領導人希望它給談判者足夠的時間來完成一個1萬億美元的一攬子政府融資方案,可以讓政府運營至9月30日,即本財年結束。但是,該赤字前景令市場加劇了市場對美國債務上限的擔憂。短期內美元缺乏上漲動力,將保持弱勢格局。
之所以各界對於減稅前景並不那麽樂觀,主要是懷疑美國財政無法承受這一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減稅計劃。
企業稅收方面,稅改計劃的最大亮點是將公司稅稅率從35%大幅削減至15%,此外還要廢除3.8%的奧巴馬醫保稅、為美國公司實現地區稅制公平化等。過去很長時間,美國企業稅明顯高於德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略微高於法國。如今美國公司稅稅率大幅削減到15%,將降至與德國、加拿大差不多的稅率水平。如果公司稅稅率降到15%,幾乎接近部分避稅天堂的稅率,顯著提升美國競爭優勢,將吸引大量企業留美。
相關統計也表明,大致來說,稅率每降低1個百分點,聯邦政府收入將在未來10年減少1000億美元,因此,20個百分點的減稅幅度將使政府收入減少2萬億美元。
不過,前提在於,相關的稅收和開支政策不能使聯邦赤字在10年內增加,否則即便政策暫時獲得通過,預期將增加財政赤字的減稅法案未來也可能因得不到民主黨支持而過期。沒有持續穩定的減稅預期,也無法吸引全球企業。
美聯儲暫時主導市場
如今,市場好奇的是,特朗普的刺激政策預期會否改變美聯儲的政策決定?加息和縮表又將如何協調?
耶倫在年初的會議上的發言透露,只要特朗普的刺激政策沒有落實,貨幣政策的制定仍然將取決於經濟基本面,兩大核心指標即通脹和就業。
除了減稅政策尚未被批準,近期美國的經濟數據似乎也不支持馬上加息。
中金公司分析稱,近期美國主要經濟數據偏弱,主要體現在:1)1-2月實際私人消費連續兩個月環比負增長,零售額增速同樣下行;2)Markit PMI制造業指數連續三個月下行;3)3月新增非農就業僅9.8萬人;4)3月總CPI同比增速從此前的2.7%回落至2.4%,核心CPI 同樣下行。不過上述偏弱的經濟數據很大程度是天氣等短期因素主導,比如近期私人消費的環比負增長絕大部分是居民燃氣及用電量下降導致(與歷史上每年2月的氣溫相比,今年2月的氣溫是1892年以來第二高,僅次於1954年)。
巴克萊資本仍然維持今年再加息兩次的預期,最可能在6月和9月加息,縮表可能從今年12月開始。
此外,市場還在期待美聯儲對於金融去監管進程給出評價,這也是特朗普任內的主要任務之一。
耶倫2月14日在國會接受質詢時,《多德-弗蘭克法案》的修改成為聽證會焦點。她表態稱:“我當然同意核心原則(重新審核法案)”,並稱計劃與財長努欽及其他監管機構合作審查金融法規。不過,耶倫針對特朗普政府對該法案的攻擊也做出了回應。耶倫否認該法案使得美國銀行失去了競爭力,稱美國銀行與歐洲同業競爭者相比更有競爭力。
“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在2007年5月金融危機序幕拉開時,仍稱美國房價全國性的下跌是不可能的,但其實美國第二大次貸商——新世紀金融公司已經倒閉,因此監管部門對危機並沒有充分的認識。”廈門國金首席經濟學家郭傑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監管失利助推了危機的發生和擴大,但後期監管成本過高,也值得重新審視。
不過,北京時間5月2日淩晨,特朗普再次語出驚人。“我現在正在研究這個,分拆華爾街的大型銀行。”他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有些人想回到舊體系,對吧? 那我們就來看看”。
道指聞訊盤中跳水0.15%至日內低點,標普500和納斯達克也下挫。華爾街大銀行股價則紛紛從高位回落,不過此後相關公司股價跌幅已均有不同回升。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呼籲制定“21世紀”版本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這項1933年的法律要求將消費者信貸與投資銀行業務分開。2016年共和黨競選綱領也支持恢複上述兩項銀行業務之間的法律屏障。1999年,時任總統比爾·克林頓簽署的一項金融放松管制法案取消了該法律屏障。
對於這一項政策預期,市場人士也分析稱:“市場一開始跳水,但在評估政策可行性後,股價再度回升,這意味著各界仍然對特朗普推出分拆措施的可能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