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這孩子能吃苦「籃球女孩」變飛魚 殘運會勇奪四金
1 :
GS(14)@2014-09-07 12:02:39■無腿飛魚錢紅艷勇奪雲南省殘運會四面金牌。
「這孩子很能吃苦,訓練的時候從不撒嬌,鬧脾氣。」在兩岸三地掀起話題的雲南「籃球女孩」──曲靖市90後少女錢紅艷,在今屆雲南省殘運會創下佳績,勇奪四面金牌。來自農村的紅艷,由過往在泳隊不受重視,至今成為殘運會無腳女飛魚,李教練對她評價是刻苦耐勞,按照紅艷的成績,有望參加下屆殘奧會。
於2000年10月,年僅4歲的紅艷被大貨車捲入車底,盆骨以下截肢成半截人。祖父給她套上半個籃球在地上爬行。2007年,她獲游泳教練發掘開始受訓。然而,她的游泳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因其殘疾程度嚴重,游泳天賦一直未受重視。紅艷的啟蒙教練張鴻鵠曾這樣評價她:「選運動員身體素質很重要,還要看她的殘疾程度是否適合游泳,她在殘疾等級中屬於S6級,她的高位截肢,在國外都很少見,而且她的父母都不高。」
■錢紅艷將半個籃球套在身下,靠雙手在地上爬行。
臂力驚人 高速滑行
張鴻鵠認為,紅艷沒有下肢就好比船沒有舵,在水中沒有方向感,影響速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練專門為她制訂訓練方案,加強其泳術的連貫性和保持雙肩的平衡。錢紅艷有勁的臂力,令她滑行速度很快,加上耐力、爆發力、柔韌力及協調力,令她取得好成績。曲靖市日前舉行雲南省第十屆殘疾人運動會,周一(1日)上午,錢紅艷首個賽事是SB5級100米蛙泳決賽,有主場之利的她位於第六賽道。比賽隨着一聲哨子聲後開始,她開初已領先其他選手,後來逐漸拉闊差距。至後半程,賽事幾乎成了紅艷「個人騷」,最終力壓對手摘下她今屆殘運會的首面金牌。連同S6/SB5級50米自由式、S6級100米仰泳及S6級100米自由泳,紅艷目前已獲得四面金牌。
賽前受壓 鬱鬱寡歡
曲靖代表團游泳隊教練李克強表示,紅艷是個勇敢、能吃苦、有上進心的女孩。他向《蘋果》記者表示,紅艷今屆成績比上屆還要好,暫獲四面金牌,今屆的個人賽事已結束。李教練為了使她專心比賽,近日暫未與她見面。李教練表示,紅艷目前整體狀況不錯,「(她)很聽話,偶爾會偷懶、攪怪是正常的」。紅艷以前擅長自由式,現在發覺蛙式更適合她,表現令人滿意。她在賽前因外界及輿論壓力,顯得有點鬱鬱寡歡。雲南網/《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05/18856217
金管局前高層劉應彬轉做社工實習時曾到籃球場助邊青
1 :
GS(14)@2016-08-16 04:52:45【人物專訪】人到中年,劉應彬才轉行,辭去金管局前助理總裁工作,執起書本轉行做社工,實習期間他曾隻身到東涌逸東邨籃球場,攔阻那些踏在懸崖邊的青年。畢業在即,他接受訪問期間,回想那些染上毒癮的青年腳步浮浮,聲音哽咽,眼泛淚光,由財金高官頓變成社會政策倡議者,未有感到後悔:「希望從社會政策層面令世界變好。」記者:周家誠
劉應彬原任金管局助理總裁,監控貨幣流動及金融穩定,2013年他毅然辭職,「個心仲係想做多啲社會政策嘢」,到大學執起課本,讀他小時候喜愛讀的社會工作一科。
金融政策 社會工作 無矛盾
「金融政策同社會工作無矛盾,市場都係人組成,亢奮、憂慮,主導着金融數據狂升、勁跌,但市場比較心急,人有時好慢,所以要識得忍耐,要知佢哋需要」。劉應彬就讀港大讀社會科學系,數理成績較好關係,畢業後旋即加入政府銀監處,97年轉任為金管局。在不少人眼中,金管局看似是高台樓閣,他則曾參與相當貼地的財金議題,包括制定存款保障計劃、設立信貸資料庫等。劉應彬在觀塘公共屋邨長大,「當年觀塘係一個大染缸,一個唔好彩,就會學壞」。父母憂慮萬分,故此帶劉應彬跨區就讀私立小學,每月20元,佔據當時父母大部份收入。中學時他多次參與社會運動,例如跟隨司徒華參與第二次中文運動,爭取中文成為主要教學語言;80年代殖民地政府推「政改」─區議會實行民主選舉,劉應彬有份監察。歸去來兮,劉應彬2013年離開金管局,重新修讀社工系,期間參與實習,處理過最具挑戰性的青少年問題,地點是位於東涌一角的逸東邨。
靠暴力鋤大D與邊青溝通
「有些人聚在波樓、籃球場,有些金毛、食煙,睇得出係要關心嘅一群」。要接觸邊青,他不諱言好難、好驚,「但更驚係佢哋誤入歧途,想撈番佢哋返嚟」。年輕人看劉應彬大叔一名,不甚理睬,他不以此為礙,如有次在球場天台,年輕人食煙、飲酒、鋤大D,無論他如何說話,也難以融入,直到他不害羞地說:「不如教你哋玩暴力鋤大D,輸咗打一巴?」才打開話閘子。說罷,他哽咽起來:「好難過,見到有年輕人眼神恍惚,腳步浮浮。」對年輕人而言,東涌出城交通費貴,父母均在市區工作,他們容易走上歪路。「加入黑社會,做毒品拆家,好常見」。劉應彬認定自己選擇的道路正確,從財金官員變成社工,他深信人的價值不能以金錢計算,「金錢係外在價值,但人好大部份係內在價值」,未來挑戰重重,「唔會喺邊一個點覺得自己(前途)光明美好。」他希望為各種社會政策發聲。會否擔任政策性官員?劉應彬說:「唔排除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5/19736549
趙世曾戀籃球:女友日日有
1 :
GS(14)@2016-09-17 16:15:46趙世曾昨日在其豪宅趙苑,接受經典喜劇《萬能管家》三位主角邀請晚上去看騷,不過趙世曾有籃球比賽未能赴會:「一星期最少一至兩次,10幾歲到而家,一斷就冇咁夠氣。」問籃球與女友哪樣較重要,他笑笑口說:「梗係打籃球,女友日日都有,籃球成隊人,要尊重隊友。」談到月底80歲大壽,他說:「我一向唔做生日,成日都以為自己30、40歲。」
■舞台劇《萬能管家》兩位主角昨日親到趙苑,邀請趙世曾(右)去睇騷。
此外,趙世曾長女趙式芝與同性伴侶楊如芯(Sean)日前孖一對男女友人在上環嘆燒肉,眾人食物未到,已開定兩支紅酒及白酒慢飲慢傾。開餐時,店員前來幫手燒肉,不過趙式芝就顯得有點驚慌,見到燒肉有火光時,露出呆樣身體縮埋一角,不過無損雅興,食足兩小時已喝光兩支酒。採訪:羅慧敏、徐錦池攝影:陳俊強、畢紹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5/19771123
籃球女孩戰殘奧 蛻變美人魚
1 :
GS(14)@2016-09-25 10:28:10剛閉幕的里約殘奧會,來自雲南陸良的錢紅艷在女子100米SB5級(殘疾分級)蛙泳預賽排第四,無緣決賽,但對19歲、只有上肢的她已殊為不易;15年前她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籃球女孩」。「謝謝你們關注她,謝謝香港同胞早年的捐助!」錢父錢禮明昨回應《蘋果》記者查詢時感慨地說。
於2000年10月,年僅4歲的錢紅艷在村邊公路行走時遭遇車禍,骨盆以下被完全截肢。為令失去雙腿的她可較自由地活動,家人將籃球剪開一半,裏面墊上棉花,把她套在半個球裏面,再配上一副木手墊……年幼的紅艷就是通過這裝備,用手臂力量一撐一撐,如划船般活動。錢紅艷的遭遇被報道後獲關注,包括香港媒體等紛紛為她募捐;她成為公安部交通安全教育典型個案同時,也獲當局幫助到北京配義肢治療。2005年記者為她送去香港人的捐款時,曾在北京中國康復治療中心,目擊她接受安裝義肢訓練、痛得滿頭是汗仍堅持不懈。在康復治療中,錢紅艷意外發現水療對她很具吸引力,亦令她與游泳結緣;她在水療中獲得「像魚一樣」的體驗。在陸地行動不便,但到了水中她反覺得「很自由、很快樂」!她更由此結識國家隊教練張鴻鵠。與父母商量後,她於2007年8月開始專業游泳訓練。游泳池令「籃球女孩」獲得新生,在張教練的培訓下,她進步神速。2009年她更在全國殘疾人(18歲以下)游泳錦標賽中奪得一金兩銀;在2010年浙江紹興舉辦的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中,她又獲得了三枚銀牌。隨着一次次登上領獎台,錢紅艷開始燃起更大夢想,就是參加殘奧會。
■「籃球女孩」因車禍失去雙腿。
■錢紅艷代表中國參加里約殘奧會。
■醫護人員為錢紅艷裝上義肢。
每日訓練游逾萬米
之後,她每天都游超過一萬米訓練,經刻苦努力,她獲得里約殘奧會的入場券。她雖在蛙泳預賽被淘汰,但對這個成績,19歲的她很坦然。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她表示參賽本身已是很大的收穫:「世界運動員水平都很高,我還有欠缺的地方,接下來會更努力。」記者也祝福這位當年的「籃球女孩」,成為叱咤泳壇的「美人魚」!記者陳永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5/19781152
23歲青年打籃球猝死
1 :
GS(14)@2016-10-29 13:08:39【本報訊】一名患有心臟病青年,昨晚在北角健康村遊樂場與友人打籃球時,突感身體不適,離開球場在場邊休息期間不支暈倒,送院搶救後不治。警方調查後不排除他因心臟病發猝死,死因有待法醫剖驗。打籃球猝死23歲青年姓陳,據悉在機場做物流工作,有心臟病紀錄,個多月前曾因心臟有問題入院留醫,一天後出院排期覆診。現場為北角百福道健康村遊樂場,場內設有兩個籃球場。據目擊者稱,昨晚7時許,陳與數名友人到籃球場打波,打了約一小時,事主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於是換人坐在場邊休息,未幾被友人發現他昏迷地上無反應,友人大驚立即報警,警員及救護員接報到場,將他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可惜終證實不治。家人接獲消息趕到醫院,驚聞噩耗傷心欲絕。■記者馬耀文、溫文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29/19815856
大如籃球場 高約一層樓屯門泥頭山湧出路隨時倒塌
1 :
GS(14)@2016-11-08 05:48:52【本報訊】屯門小坑村及紫田村附近,近日出現一座建築廢料堆積而成的山丘,面積如標準籃球場大、約一層樓高。附近居民指,早於2007年上址已出現泥頭堆積,先後改建為停車場、鐵皮倉及磚屋,曾多次向政府部門投訴,但最後都不了了之。近日有居民發現該處再有泥頭堆砌,土質鬆散,擔心隨時倒塌摧毀家園,「投訴咁多次,情況又不斷惡化,點解政府都唔理?」記者:紀靜雯
現場所見山丘龐大,主要由泥沙、磚頭等建築廢料堆成,約一層樓高,部份被草叢覆蓋,僅以鐵網與民居分隔,另一旁更發現堆積了大批鬆散泥頭,部份已湧出鐵網,隨時倒塌。
有人建磚屋入住
附近居民表示,在2007年9月起發現有泥頭堆積,數月後由平地填成泥頭山丘,「嗰時好驚,泥頭堆高過間屋,仲試過有泥沙沖落嚟,成日水浸。」居民曾向地政總署投訴,部門職員僅口頭回應指該處屬私人土地,建議居民可發律師信予地主,令事件不了了之。據了解,泥頭山曾成為停車場及搭建了鐵皮屋貨倉,在前年更有人在山上建磚屋,並有人入住,經投訴後該磚屋最終空置,堆泥情況亦暫緩。但今年10月16日,又有人用挖土機清拆該磚屋,並將泥頭再次堆砌於山上,「新堆嘅泥頭好鬆散,又堆到好出,我哋住附近好危險,每次行過都好怕啲泥會塌落嚟」。居民批評部門處理不力,罔顧民居安全,「投訴咁多次,情況又不斷惡化,點解政府都唔理?」泥頭山涉及兩個地段,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兩塊地分別屬持有青雲觀的陶氏家族,及劉春明擁有,本報一直無法聯絡他們。地政總署回覆指,曾於2007年接到市民投訴涉事地段有堆泥情況,實地視察後發現該地段屬集體官契舊批農地和屋地,業權人填土無違反地契條款。署方於2014年再次接獲投訴,雖堆泥無違契,但已發信勸喻業權人注意土地的建築廢料,避免對周遭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亦把個案轉交有關部門跟進。在收到本報查詢後,署方巡查後發現上址正進行工程拆卸舊構築物,工程不受其地契規管,但會發信提醒業權人任何重建工程須先經批准才能展開。環保署稱,曾於2010年及14年收到涉事地段倒泥頭投訴,巡查發現該地曾進行填土及平整工程,但無發現倒泥頭活動。署方近日巡查後發現該地有挖土機清拆構築物,但無發現泥頭車出入或倒泥頭,正聯絡地段擁有人跟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7/1982524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