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債期貨午後直線跳水 10年期T1706跌逾0.15%

周二(5月2日)午後,國債期貨直線跳水跌幅擴大,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6跌逾0.15%,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6跌0.07%。

消息面上:

1、中國央行今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今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還就7、14和28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詢量。本周共有2400億元逆回購到期,此外5月3日還有2300億元MLF到期回籠,合計4700億資金到期。

2、有市場傳聞稱“某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於近日大舉贖回委外近千億元”,隨著“千億規模委外資金贖回”傳聞的發酵,市場也出現“恐慌情緒”,股市債市甚至出現“雙殺”現象。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目前雖有委外資金贖回跡象,但絕沒有達到“贖回潮”的地步。對於所謂的“贖回潮”,市場還需理智對待。

3、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需要高度警惕杠桿率水平在短期內的快速攀升;如果考慮城投債、各種其他隱性負債,以及融資平臺以國企身份繼續借款舉債等問題,政府負債則極有可能超出了60%的政府債務警戒線。

4、新華社發文稱,中央把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治國理政的新高度,足見當前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各種金融亂象到了必須出重拳治理的時候,經濟穩中向好也為加強監管提供較大政策空間,目前是整頓秩序、推進改革的較好時間窗口,需要及時抓住。中央已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提出6項任務,接下來就要看金融監管部門和市場主體的具體行動了。

宏源期貨分析稱,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國債期貨低位窄幅震蕩,五年期國債主力合約TF1706收報98.305,下跌0.15%;十年期國債期貨收報95.910,下跌0.22%。央行開展800億逆回購,另有800億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零投放。1-3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回落,工業企業或已從主動補庫存轉向被動補庫周期,加上地產銷量增速與乘用車批零增速仍較低迷,4月經濟增速或已出現明顯放緩。經濟回落預期疊加通脹低位,支撐國債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下滑。節前資金利率不斷上行,SHIBOR、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上揚,信用債利率跳升,盡管央行此前采取超量對沖方式維穩資金,但機構融出意願減弱,市場資金面仍偏緊,加之本周面臨2300億MLF到期,資金缺口較大,債市上行空間不大。短期國債仍然偏震蕩為主,中期來看債市目前收益率較高,仍有可配置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605

近一個月內外資逆勢抄底金融股 保險板塊集體直線拉升

5月12日消息,今日早盤,保險板塊延續昨日強勢繼續走強,截至發稿,天茂集團漲停,西水股份漲逾6%,新華保險大漲近5%,拉出17連陽,股價創去年12月以來新高。另外中國平安漲3.5%、中國太保漲逾3%、中國人壽漲近3%。

消息面上,2016年上市險企凈投資收益率普遍上升,但總投資收益較去年普遍下降。從資產配置結構看,險資大類資產配置在2016年對權益類投資基本保持謹慎,固定收益類特別是非標資產占比有所上升。

同時從滬市情況來看,外資非常青睞金融板塊。公開資料顯示,最近一個月內,在每日上榜的滬股通十大成交股合計凈買入金額排名的前10位中,金融板塊個股占據7席,這一占比也創下今年以來新高。

其中,中國平安成為近一個月內海外資金最為關註的金融個股。在上述21個交易日中,公司16次上榜當日滬股通十大成交個股,上榜頻次與貴州茅臺並列第一。其間,海外資金凈買入天數居多,合計凈買入金額接近12億元。

此外,中信證券、方正證券、招商銀行、華泰證券、興業銀行、新華保險成為近一個月內海外資金凈買入較多的其他金融個股,且每只個股獲得累計凈買入金額均超過1億元。

而從持股數量和持股比例變化的角度來觀察,外資對金融股的偏好也可見一斑。據港交所披露易網站顯示,從4月12日至5月10日,外資借道滬股通持有方正證券股份數量占其總股本的比例從10.94%增至12.99%,成為其間外資增持比例最大的一只個股。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金融監管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被內地投資者高估,而出於對監管推進帶來的整體系統性風險擔憂程度下降的預期,可能成為外資“一擲千金”的主要出發點。

華泰資管權益投資部投資經理魏昊表示,除了國內保險消費的規模爆發和質量提升帶來保險板塊的內生增長外,保險股近期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與金融監管帶來的積極因素密不可分。不僅如此,魏昊認為,近期保險股上漲的邏輯可能會擴散至整個金融板塊。“長遠來看,在本輪金融監管和風險排查工作告一段落後,包括銀行股在內的金融板塊估值可能逐漸回升。”

同時,利好消息還有,銀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銀行業在降杠桿背景下規模增速放緩,但不良指標得到改善,基本面平穩向好。廣發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屈俊認為,雖然隨著金融去杠桿的深化,MPA考核趨嚴,銀行同業鏈條監管更趨嚴格,短期銀行業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鑒於行業基本面企穩,且當前板塊估值處於合理偏低區間,銀行股配置價值將有望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54

小米概念股午後直線拉升,普路通大漲逾8%

4月16日,小米概念股午後拉升走強,截至發稿,普路通漲逾8%,精達股份漲逾5%,卓翼科技漲近4%,共達電聲漲逾4%,九安醫療漲1.4%。

消息面,小米有望成為香港首批“同股不股權”上市公司。據悉,小米將會趁香港聯交所下周公布上市制度咨詢結果完成最後拼圖,最快5月初提交申請在港上市,然後考慮以CDR形式在內地上市事宜。

據報道,小米最近數月不乏上市前股東售股活動,售股價格顯示公司估值介於650億至700億美元。以該估值計算,能進入香港第12大市值的上市公司(計及A + H市值),略低於市值5500億元的中海油。

根據此前曝光的材料顯示,2015年小米虧損9.8億元,2016年盈利9.13億元,預計2017年盈利75.82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429

跟新聞炒作 不宜用直線思維 黃國英

1 : GS(14)@2015-07-15 10:50:11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4068
股壇大時代,每日拿起報紙,頭條都是驚心動魄。似乎不論大升大跌,翌日的報紙都可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單從表面觀察,看來市場真的受新聞主導,但實情的確如此?還是只是有供有求,大家喜歡讀,報章便惟有找出一個讀者都會接受的說法來?

將新聞與極短期的波動直接掛鈎,會有兩個問題。第一是究竟一個消息是好還是壞,其實沒有一定準則,涉及很大程度的主觀判斷、分析。例如近日充斥於各位周遭的關鍵詞:甚麼降息降準、救市、停板避世,如果是事前分析,好淡雙方都有道理,沒有必然正確的答案,只是看你比較相信哪一方而已。



希臘的公投結果,一般被視為負面消息,但由於事件複雜,相信要一段時間才知實際的影響。

由此引伸出第二個問題,就是用了報章的一套,以市場剛出現的走勢,定性一件新聞的「好」與「壞」,還當成以後操作的章則。要知道現實世界中,發生的事情多不勝數,而且很大機會是好壞參半。習慣上,當見到走勢向好,人們便會不自覺地尋找公認為「好」的消息,碰上公認為「壞」的消息,便掃埋一邊,或者當找極也找不到好消息時,將壞消息扭轉來講,相反亦然。

「爆神」(blow-up artist)倪德厚夫(Niederhoffer)經常沽空期權,手法絕對不敢恭維,不過他年輕時做過一項有關新聞的研究,倒是有趣。他以紐約時報頭條為基準,將它們由1-7分排列「好」與「壞」。研究了橫跨十多年的數據,得出以下結論:「極壞」級的頭條與好消息的數量相比,前者佔絕對多數。而不論好壞頭條,多數有同類消息跟尾,好完續好,差完再差。價格固然跟隨消息波動,但很多時候之後數日內,會出現完全相反的走勢,抵銷早前的升、跌幅。例如多次美國總統患病或身故的新聞,在發生當日都出現頗大跌幅,卻普遍在之後數日內(也就是報章面市後的時段)全面回升,整段時間累計甚至有上升。

換言之,照字面理解消息,跟大隊按直線思維操作,大多無利可圖。要操作暢順,最好有一套自己分析市況,獨立於新聞的方法,當走勢出現時可以先下手,然後才慢慢拆解消息的重要性,判斷是否需要理會。

要比較客觀地判斷一件事件對股價應有的影響,可以從下列三方面思考:第一是事件實際上對公司的影響,這裏是指收入、實體營運等。第二是出現的這件事,與人們心中原本的預期有多大距離。如果大眾早有準備,那麼出現在新聞的頭條,大可不必理會,對股價的影響也是乏善足陳。反之,當事件的推進是出其不意,甚至是一件人們從未想像過的新事件,才有相應的威力。第三是事件的複雜程度。簡單直接的事件,市場要消化,需時不會太久;愈是複雜,眾投資者單是要弄明白,已要一段時間,偏偏市場最怕不明朗因素,所以複雜事件對走勢的影響最大,效力也相對持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379

童童升呢做紋身師傅面上直線有段故

1 : GS(14)@2017-04-13 00:23:59

竇靖童一向形象前衛,喜歡中性打扮,但就遺傳天后王菲和竇唯嘅音樂天份,近年專心唱歌事業,日前更憑主唱電影《七月與安生》主題曲《(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角逐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雖然最終落敗,但童童完全唔介意,話只係一心諗住學吓嘢。童童興趣都幾廣泛,昨日佢就喺instagram上載一條幫人紋身嘅片段,見佢戴晒手套,拿起工具幫一名全身都有紋身嘅男人(應該係)紋身,童童似乎係初學者,戴住眼鏡同黑色膠手套,紋嘅圖案唔算大,見童童對準幾次先落到手,個樣好認真。唔少網友留言大讚童童好厲害,仲話願意俾童童用嚟練習。講起童童嘅紋身,其實佢由18歲剛成年開始已經有第一個紋身,之後喺前臂、肩膀位置都有紋身。而去年更喺臉上紋上一條黑線,由下唇畫到頸,被網友稱為「死亡風」紋身。原來呢個紋身背後有一個感人原因,童童透露因為妹妹李嫣(王菲與李亞鵬所生嘅小女兒)出生時患有先天性唇腭裂(俗稱兔唇),為咗鼓勵臉上有缺憾而感到自卑嘅小朋友要勇氣面對,所以佢專登喺臉上紋咗條直線,真係一位好窩心嘅姐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2/199882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272

德拉吉口術失效 歐元直線急彈 美匯指數續跌 失89關口

1 : GS(14)@2018-01-28 14:38:14

【明報專訊】歐洲央行公布議息聲明,稱政策利率仍將維持低位一段時間,直至量寬(QE)計劃結束「很久以後」,符合市場預期。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昨重申,歐元區復蘇將促使通脹上升,不過他同時警告近期匯率波動為通脹帶來不確定性,警告外匯市場波動可能威脅增長前景,試圖淡化市場對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但市場似乎無視警告,只着眼於他對歐元經濟的樂觀預期,其講話之際歐元升幅擴大至1%,升穿1.25,創逾3年高位。

市場憂慮白宮傾向令美元偏軟,美匯指數昨跌穿89,創逾3年低位。美元兌日圓跌穿109,創4個月低位。現貨金高見每盎司1366美元,創1年半高位。Caterpillar和3M業績勝預期,道指昨早段曾升逾100點。

歐元重上3年高位

歐元在發布會期間急劇上升,直至德拉吉聲言,今年加息機會不大,歐元升幅才有所收窄,回落至1.24水平,但隨即重上1.25。分析認為,德拉吉的言論並不令人意外,因為議息聲明強調,利率將在資產購買計劃結束「很久以後」仍維持目前低位。根據議息聲明,目前每月300億歐元(約2909億港元)的資產購買規模,將至少維持至9月,如有需要將延長買債時間,直至通脹路徑與央行的目標一致。聲明內容本身已預言今年加息機會不大。倘前景惡化,將增加買債規模或延長買債期限。此外,央行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把到期債券本金再投資,此操作將在QE結束後一段時期持續。聲明內容跟12月的如出一轍。

警告匯市波動影響經濟

歐元匯率上升,將令物價的下行壓力增加。德拉吉昨警告,歐元急升可能影響到未來的退市部署,目前物價上漲壓力仍然不大,在此背景下,匯率近期的波動是不確定性的來源,需要監測其對中期價格穩定前景的影響。不過他表示,經濟形勢改善,超出央行預期,進一步增強央行對通脹將接近2%的信心。

德拉吉稱,歐元區仍需充分的刺激措施去提振通脹,通過資產購買、龐大的資產負債表、債券到期再投資及利率前瞻指引,將為經濟帶來支持。歐央行官員預期,通脹最快要到2020年才可望達到目標。

對於上月的政策聲明提到委員「廣泛認同」前瞻指引內容需要重新檢討,觸發近期歐元急升,德拉吉表示,部分委員對市場的反應感到驚訝,但官員迄今尚未開始討論如何修訂指引。當被問及爆發貨幣戰的機會,德拉吉稱,不會針對匯率調整政策,但會聚焦通脹走勢。他又承認,多個歐元區成員國關注到美國財長梅努欽支持弱美元的言論。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15&issue=201801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