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里約奧運會舉重冠軍石智勇出現在無錫雅戈爾之家的開業儀式上。23歲的石智勇說平常穿運動服,現在西裝革履讓自己“更有氣質”。
請年輕的奧運冠軍為自己站臺,是已有36年歷史的雅戈爾向品牌年輕化轉型的一部分。在同一個場合,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如剛,即上市公司雅戈爾(600177.SH)董事長李如成的胞弟,在辭去上市公司職務後,講話少了很多顧忌,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雅戈爾已經有30多年歷史,原來的一些消費者現在已經60多歲,不再是雅戈爾的消費群體,老的退下去,需要更多的年輕消費者補上來。
自去年開始,雅戈爾開始讓一些地標性的旗艦店“改頭換面”,希望以更加時尚的面目吸引消費者。雅戈爾新開業的無錫雅戈爾之家裝修設計費總支出約3000萬元,聘請了國際頂尖設計師Philip Handford團隊,這個團隊曾為博柏利(Burberry)等奢侈品牌設計過門店內部空間。雅戈爾方面稱,請國際頂尖設計師設計門店,在國內服裝品牌里,寥寥無幾。
一家門店3000萬的裝修設計費用,創造了雅戈爾30多年里單店花費最高紀錄。李如剛介紹,雅戈爾位於上海核心商圈南京路步行街的雅戈爾之家去年裝修,也只花了2000萬元左右。服裝界從業人士方小波對記者表示,單店3000萬的開支,在國內男裝行業是大手筆。
雅戈爾的襯衫產品單價400~500元,傑尼亞襯衫售價在3000元左右,雅戈爾品牌總監徐鵬稱,兩者在“硬件”上相差不大,品質相當、材料相似。李如剛說,雅戈爾服裝的品質這些年提升很快,現在要做的是提升產品的“軟件”部分,從購物環境、門店空間、店面服務拉齊與國際品牌的差距,服裝產品大約30%的價值,是由“軟件”決定的。
服裝行業在電商的沖擊下,一些知名服裝品牌收入或者利潤下滑,實體門店數量減少,整體處於行業發展的收縮期。
李如剛說,電商會分流一部分消費者,但是這種分流效果到一定階段會穩定下來。高檔次的服裝,高單價的衣物,還是需要在實體店體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還在推進,有更多的消費者從農村進入城市,會消費更多的品牌服裝產品。國內服裝業的發展前景和潛力毋庸置疑。
對於電商沖擊以及品牌年輕化的轉型目標,雅戈爾提出了大店模式來應對,即在全國開出1000家年銷售額1000萬元的大型門店。無錫雅戈爾之家營業面積2000平方米按,李如剛稱,該店預期年銷售額2000萬元。
雅戈爾做服裝,銷售渠道傾向於自購物業直營。無錫雅戈爾之家是2011年5月購入整棟房產,購置價格2.55億,其中地上15層,地下1層,建築面積1.13萬平米。上海雅戈爾之家也是雅戈爾自有物業,另外在江蘇鹽城等地的雅戈爾專賣店,也是雅戈爾十幾年前就已經購入。
大店模式可能導致雅戈爾成本高企的問題,李如剛回應,雅戈爾在各地商業繁華地段大量購置自有物業,能夠讓員工對雅戈爾品牌建立強信心,也有利於提升品牌形象。近年來跨國服裝品牌優衣庫、ZARA等在國內新開業的門店多是上千平米的大店。
雅戈爾開大店,另一方面會壓縮現有門店的數量,雅戈爾已經公開宣稱,未來5年,現有的3000多家門店將來計劃壓縮到1000家左右的大店,業務量要翻一番,即達到年收入約100億元。
李如剛說,總體而言,核心商圈的物業是有限的,而貨幣的發行規模總體上會越來越大,自購物業的價值升值這些年非常明顯,買房子比租房子更劃算。雅戈爾也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大店模式,盡管銷售和利潤短期內不一定增長,但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實現的是長遠利益。(完)
中國是服裝生產大國,至今沒有世界級的高端男裝品牌,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打算花10年時間改寫這個歷史。
10月19日,雅戈爾與五家來自歐洲的頂級面料生產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采購量來說,雅戈爾如果不是第一,也將是世界頂級面料生產企業的最大采購企業之一。
五家面料生產企業,有些品牌中國消費者較為熟悉,如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切瑞蒂1881(Cerruti 1881),這兩家企業既從事上遊的面料生產,也延伸到下遊的品牌服裝;還有一些在紡織專業領域知名度較高,如ALBINI、LORO PIANA、ALUMO,LV等知名服裝品牌是其下遊客戶。
最近兩年,國際高端男裝銷售下滑,來自中國的需求萎縮明顯,ALBINI等頂級面料企業需要尋找到新的客戶。
盡管跨國男裝品牌銷售在萎縮,李如成認為雅戈爾有機會。李如成稱,國內市場大眾化的產品已經嚴重過剩,雅戈爾需要做出改變。國際高端男裝價格虛高,一套西裝的價格3~4萬元人民幣;李如成說,雅戈爾的MAYOR系列,將使用世界最好的面料,售價定位區間8000~15000元。這個價格區間是國際頂級男裝品牌的一半甚至更低,雅戈爾的目標是成為性價比最高的世界品牌。
徐鵬介紹,以襯衫為例,一件襯衫一般需要的面料約為1.5米,國內供應商1米面料60元左右,國際頂級面料供應商需要300元左右。在與ALBINI、LORO PIANA、ALUMO等五家面料供應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雅戈爾拿貨的價格還可以更優惠。
ALBINI是意大利著名襯衫面料品牌,ALUMO是瑞士著名襯衫面料,按照協議,兩家為雅戈爾MAYOR系列服裝生產設計襯衫面料。
ALBINI選用世界頂尖的GIZA系列埃及棉作為面料原料。GIZA 45被稱為埃及棉中的女王,產量只占埃及棉花年產量的0.4%,全部手工采收,采收過程完全不用落葉劑和其他化學品。GIZA 45制成的棉紗,纖維長度輕易就能超過36mm,均勻度指數達到88.5%。目前,全球所有一等的GIZA 45棉花基本上都被ALBINI工廠收購。
ALUMO使用西印度島海島棉作為面料原料,這種棉花被稱為世界上最珍稀最昂貴的棉花品種,產量不超過世界棉花產量的0.0004%,是世界上最長的棉花,棉纖維可長達52mm。海島棉抗病蟲害性弱,具有非常纖細的性質,因此極不容易裁培。
除了面料上,與頂級男裝品牌同源外,雅戈爾方面稱,在工藝、設計等方面,雅戈爾與跨國品牌不相上下。
龔乃傑是中國臺灣人,與1979年創立的雅戈爾同齡,曾經做過喬治阿瑪尼的設計師,現任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龔乃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已經在雅戈爾入職,目前全職為雅戈爾工作。
今年9月,新開業的無錫雅戈爾之家裝修設計費總支出約3000萬元,聘請了國際頂尖設計師Philip Handford團隊,這個團隊曾為博柏利(Burberry)等奢侈品牌設計過門店內部空間。
雅戈爾大手筆聘請大牌設計師為門店設計裝修方案,在中國服裝圈十分罕見。雅戈爾集團多年來是服裝、地產、金融三大主營業務並立的狀況。李如成最近對外表示:是時候讓服裝主業奔跑了。
2016年上半年,雅戈爾(600177.SH)完成營業收入約87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0.53%;實現凈利潤約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78%。其中,服裝板塊實現營業收入約22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7.20%。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稱,雅戈爾是中國男裝的代表品牌之一,國內服裝消費理念和方式與以往不同,供、需適配問題,需要服裝企業技術進步、產品升級來解決。
雅戈爾服裝產品線有四個子品牌:Hart Schaffner Marx、GY、HANP、MAYOR四個子品牌。服裝收入貢獻的主要來源,仍然是“雅戈爾”品牌,四個子品牌占服裝收入的10%左右。
定位高端的雅戈爾MAYOR系列,2009年前後推出,中間數年,動靜不大,現在由李如成親自領銜運作;與五大頂級面料供應商的戰略合作,是其一手促成。雅戈爾的計劃是,用5年左右時間,讓MAYOR的規模與“雅戈爾”品牌旗鼓相當。
出席與雅戈爾戰略合作儀式上的ALBINI總裁Silvio Albini表示:“雅戈爾已經具備所有成為世界品牌成功的因素。”
李如成預計,雅戈爾成為國際男裝高端品牌的時間要10年左右。
定制服裝與傳統的成衣生產最大的差異在銷售和生產環節。
近日,男裝定制品牌LESS&MORE宣布完成1200萬元A輪融資,由傅盛、張泉靈創辦的紫牛基金領投,紫金匯創投跟投,林依輪個人參與了投資。去年12月,LESS&MORE曾宣布獲得800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聯科創盈。
創始人曹鵬是投行出身,畢業於美國常青藤聯盟賓夕法尼亞大學,曾就職於德意誌銀行和九鼎投資。曹鵬發現,國內的男裝定制市場兩極分化嚴重,要麽是價位幾百元的路邊裁縫店,要麽是動輒幾萬元的國際大牌。
2015年6月,曹鵬創辦LESS&MORE品牌,專註英國傳統手工西裝定制,LESS&MORE瞄準的是單價數千元的西裝,填補了中產階層消費的市場空缺。目前LESS&MORE在北京、天津、深圳、西安等 7 個城市設立體驗旗艦店。
在西裝定制的場景里,用戶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官方網站下單預約,房車直接上門量體裁衣,而後的每一個裁減流程都可以通過手機察看。但定制服裝的信息化並不是個簡單的過程。除了需要在工廠安裝信息化設備,還需要和每個工位上的裁縫溝通,教他們使用設備並習慣於在每做完一道工序後用電子設備記錄下來。很多裁縫一輩子都按著他們的老規矩做衣服,相比起來年輕一些的裁縫更容易接受這種新的生產方式。
LESS&MORE參股了天津的一家手工定制生產線,平臺所有的訂單都由這家工廠生產,該廠曾為 Armani 等國際大牌生產定制服裝。而面料上則與傑尼亞、世佳寶、HOLLAND & SHERRY、VBC等合作。
定制服裝與傳統的成衣生產最大的差異在銷售和生產環節。定制西服根據顧客的需求進行服裝生產,避免了龐大的庫存,加上是預付款,還能形成良好的現金流。
但定制的生產效率不高,LESS & MORE的每套男裝60%以上的工藝由裁縫全手工縫制完成。工廠里的裁縫,每人每天只能做三件衣服。做一件襯衫需要7天,一套西裝需要20天。
LESS&MORE的獲客也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主要來自大眾點評、垂直網站以及各類男性生活方式公眾號投放;線下則主要通過婚博會等平臺。據曹鵬透露,LESS&MORE的獲客成本平均每人不到200元。
據曹鵬透露,LESS&MORE的複購率達到了29.4%,還獲得了許多大咖的認可,包括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著名主持人蔣昌建等都是他的客戶,名星林依輪還以個人名義參與了投資。目前LESS&MORE的年銷售額達到兩千萬,整體以及各個城市都處於盈利狀態。
獲得紫牛基金領投的本輪投資後,LESS&MORE將繼續擴展線下門店,覆蓋更多大城市。此外LESS&MORE也將從內容方面入手,通過推薦男士服裝搭配,給中國男士提供整套的形象提升解決方案。
今年年初,波司登(03998.HK)在英國旗艦店歇業的消息曾被媒體報道,近日,波司登集團副總裁高曉東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時表示,原本店內的產品較為單一,如今處於戰略調整的考慮,將店鋪在現階段停業。“通過一階段的調整,未來會重新再來要啟動它。”高曉東說。
依舊期待國際化
“現階段(這家店)在停業過程當中,我們在做方案,現在可能是租給了人家,也不要去浪費嘛。因為那個位置,確實是蠻好的。”高曉東表示。
記者了解到,波司登2011年買入的旗艦店這棟樓時值英國市場低迷,該物業位於倫敦南莫頓街,對著倫敦最熱鬧的商業街牛津街,同時又是一線品牌雲集的邦德街入口地—距離邦德街地鐵口僅為20米。如今該地段的物業應該有所回升。
按照高曉東的說法,店鋪的歇業並不意味著波司登在海外國際市場拓展的折戟。他告訴記者,實際上,在英國,那時候是收購了一個英國當地一個品牌,“通過他們的渠道也把我們的產品,波司登品牌的產品推廣到英國,這一塊不能說是成功,但至少到現在為止他能夠保證自己的一個盈虧平衡,慢慢的逐步逐步把我們的品牌,影響力慢慢的擴大。”
除了英國,波司登在意大利也有業務。“我們在意大利也設立有公司,因為意大利的時尚和設計在全世界還是比較領先的,我們在那邊也設立了一個公司,主要是做設計,然後做一些產品的開發,這些都是為我們未來想要真正的全球化做的鋪墊基礎工作。”高曉東補充道,“我們也在做一些境外的並購,想通過一些國際上的知名品牌,包括國際上的一好的團隊融入,加快我們國際化的這進程。”高曉東說,國際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寄望男裝業務
現年41歲的高曉東為波司登集團創始人高德康之子,這位“二代”在3月28日時全票通過當選為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執行董事一職,這被業界解讀為這次任命或許成為高曉東接掌家族企業的前奏。
在此之前,今年2月初,海瀾集團有限公司任命周建平之子周立宸為總裁,而周建平仍擔任集團及海瀾之家董事長;而2016年11月,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亦宣布“二代”接班,周成建辭任美邦服飾董事長、總裁,其女兒胡佳佳接任。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時候,高曉東就開始獨立運作波司登男裝,他曾尋找國際知名設計公司合作,並且在上海、廣州、溫州等地成立設計工作室。
據悉,波司登男裝巔峰時期的總銷量突破國20萬件,年銷售額也突破10億元。到了2008年,擁有6億資產的波司登男裝成為了波司登集團旗下的一部
不過,那時也是國內服飾產業的黃金時期。但在隨後幾年里,隨著海外品牌的進駐以及互聯網購物的興起,國內的服飾企業的業績進入疲軟,很多公司的銷售也開始一蹶不振。
彼時,2009年後高曉東的工作重心由男裝涉足家族企業的其它業務,諸如房地產、高速公路、商業零售、高新技術產業、酒店、寫字樓等領域。
直到2013年,由於波司登集團業務發展需要,高曉東重新分管男裝業務。高曉東表示,三年里自己帶領團隊對男裝進行全面改革,梳理戰略規劃,全新定位商品、整頓凈化渠道,也借此希望讓波司登男裝重新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不過,目前看來,在經歷了當年的高速發展後,如今的服裝業務要想再創昔日的輝煌顯然也並非易事。
根據波司登2016年中期的財報來藍,目前波司登旗下品牌羽絨服業務、貼牌加工管理業務及非羽絨服業務的收入分別約為14.50億元、6.64億元及4.52億元。其中,波司登男裝銷售收入為1億元,微升2.2%。
不過,高曉東依舊對男裝業務持樂觀態度,他表示波司登男裝是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業務項目之一,爭取將該業務發展成為集團的核心盈利項目。
此前,董事長高德康在中期業績發布時也透漏,波司登向發展成為一家多品牌綜合服裝運營商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