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是個想象空間很大的行業,我覺得大家要有足夠的耐心。
2014年11月成立的天舍文化,在今年7月,獲得了三七互娛的1000萬元A輪融資。這是三七互娛今年3月宣布投資加拿大VR遊戲開發商Archiact後,在國內虛擬現實領域的首次布局。
天舍文化創始人張帆從小就是一個遊戲玩家,3階魔方速擰練到過26秒,大學兼職搞過桌遊店,之後開過密室遊戲,在密室圈享有一定的口碑。
後來,張帆進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念MBA,期間,企業管理方面的教授與課程對張帆影響至深,並使他萌發了創業的想法。
“對我影響最深的是Henry Moon教授的課—How to lead a team。這位教授在組織行為學理論方面造詣很深,當周圍大多數人都在往金融行業努力時,我在企業管理方面樹立了信心。”張帆告訴i黑馬。
2014年,張帆初次體驗VR遊戲,即被其逼真的場景所震撼。“我在2014年年初第一次戴上Oculus DK1的時候,我覺得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虛擬現實幾乎完全剝奪了你的視覺,為你創建了一個新的視覺世界。”
張帆認為,VR遊戲所帶來的全新的體驗,是遊戲玩家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從那時起 ,他就堅信,虛擬現實遊戲一定是未來,並決心要進入這個行業。
在創業初期,張帆已經有了一個打磨2年的密室遊戲團隊,並在遊戲設計上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積累了部分資金。聯合創始人陳晟原來是2K Games的遊戲制作人,是虛擬現實行業的先行者,帶領著一個完整的遊戲團隊。
當時陳晟找到張帆的團隊希望合作,於是兩家聯手,制作+設計、線上+線下,並於2014年底建立了天舍文化。
天舍文化核心團隊
天舍文化的定位是做精品遊戲的開發。“因為虛擬現實需要為玩家搭建一個世界,如果不能以假亂真,那就失去了虛擬現實的意義。所以我們一直關註遊戲的流暢度和畫面效果,一定要給玩家帶來舒適的體驗。”張帆說。
目前,天舍文化的主力產品是VR密室解謎遊戲《會哭的娃娃》,主要講述在一幢別墅中發生的奇聞異事。之所以在VR遊戲中選擇從密室解謎切入,張帆歸結為三點原因:
首先是設計初衷適合。因為虛擬現實的眩暈問題無法在短期內解決,解謎類運動相對較小,不會太暈。
二是解密遊戲非常強調沈浸感,很適合虛擬現實遊戲。
三是天舍團隊在密室類遊戲設計中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其中主策劃是本格派推理小說的重度粉絲,出過自己的作品,對密室這類遊戲的劇情設計很有信心。
不過,在這款遊戲開發過程中天舍團隊仍然遇到不少難題,在張帆看來,設計這款產品主要面臨的坎應該是虛擬現實遊戲開發本身。“畢竟這是全新的遊戲方式,遊戲引擎也在一起進步,所以有很多意向不到的問題,我們會和引擎服務商溝通解決。”張帆說。
目前,天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虛擬現實商用項目來變現。談及天舍下一步的規劃,張帆表示,天舍的主力產品《會哭的娃娃》是一款相對較重的遊戲,開發周期比較長,之後會在傳統手柄玩法的主機端上線——Oculus商店,steam,PSVR,然後通過下載收費的模式變現。
《會哭的娃娃》海報
同時,手機端從Google Daydream誕生後,天舍會做一些輕度的休閑遊戲,在各類移動平臺上線,不會收費,主要是以營銷目的為主。
除了遊戲開發,天舍還將線下體驗店的板塊。“我們自己的體驗店會於9月中旬開業,體驗店在國內會有一個窗口期,一方面主機市場在中國一直不成熟,另一方面現在整個設備的價格還是偏高,我們認為體驗店還是有變現機會。”張帆說。
對於VR遊戲的未來,張帆坦言,現在VR遊戲行業還處在很早期的階段,全世界的主力頭顯的出貨量非常小,但國內各種山寨產品充斥,內容市場上也是各種粗制濫造的產品,這些產品導致的結果就是體驗非常差。
“但虛擬現實是個想象空間很大的行業,我覺得大家要有足夠的耐心,未來的精品,無論是遊戲方面還是其他應用,一定會給普通的人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這種改變是正面的,未來它會給大家帶來更便捷的工具、更驚艷的生活體驗。”張帆表示。
黑馬檔案
公司:天舍(上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創始人:張帆、陳晟
所在地區:上海
所處行業:虛擬現實
融資狀況:1000萬元A輪融資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所有的問題本質上都是人的問題”
年僅30歲的金亦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創業老兵,早在斯坦福讀書時,他就開始了第一次創業,提出“眾包交通地圖”理念,獲得雅虎天使投資人Fred Gibbons 得好評和推薦。
2012年,金亦治回國創業,一頭紮進支付行業,並參與了首批銀聯認證的智能POS機產品的研發和推廣。雖然這個項目沒有成功,卻啟發金亦治與朋友著手開發聚合支付產品—— Ping++。經過兩年的曲折發展,Ping++ 獲得了千萬美元B輪融資。
那 Ping++ 是如何從初始走到今天?在團隊組建、企業文化、客戶獲取等方面金亦治有什麽獨到的經歷與思考?近日i黑馬采訪了金亦冶。
以下是 Ping++ 創始人金亦冶口述:
第一個項目給我的最大的啟發是,當時對於一些企業、一些支付系統,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沈澱、做接口,跟他們對參數,用戶體驗很差。我當時就有了一個想法 : 為什麽沒有人願意把這件事情做好?
其實做好這件事對於企業來說,可以省下很多的人力和時間成本,也許你把這些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這項目就成了。所以,我們就開始做 Ping++ 這件事情。
先有產品,後有公司
我們是先有產品,後有公司,因為開始我們並不知道這件事情能不能做起來。我們覺得可以嘗試一下,所以我們先有產品,先去嘗試解決客戶的問題,然後慢慢發現里面好像還有一些需求,再通過公司這種載體把它做得更大一些。
做了兩年多後,Ping++ 現在大概有13,000多家企業客戶,主要向電商、O2O、SaaS、B2B、遊戲、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基本上大家認為有在線交易需求的,無論是互聯網創業公司還是傳統行業轉型的公司,或是往線上走互聯網+的公司,都是 Ping++ 的目標客戶。
我們做這件事情其實稍微解釋一下挺好理解的,就是對於一個公司來講,它如果要去對接支付系統的話,需要做以下幾件事情:
一、對接支付寶、微信這些不同的公司去做入網的申請。
二、做接口開發,包括後期它可能需要內部的管理來進行對賬和退款、轉帳,還有跟進訂單的處理。
所以對於一家公司來講,特別是對於一家在高速成長的公司來講,這些事情都需要時間和人力的投入。
我們現在提供的服務,就是說當客戶有這樣的需求的時候,他來到我們平臺,只要註冊我們的帳號,提交他的支付通道就可以了。我們會幫他去提供不同的入網申請,這個流程由我們的運營團隊來完成。
同時,我們會把對接的大大小小的支付公司做系統的整合,也就是說當他需要對接的時候,再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樣,去看不同的文檔,對接不同的接口,看不同測試的參數。他們只需要一種方式,用我們提供的代碼,可能一兩個小時就能搞定。
所有技術上的接入時間,同時會給客戶提供財務和運營的管理平臺。因為當你有支付訂單發生的時候,一定會涉及到對賬、轉賬、退款等日常跟訂單相關的操作。
你可以理解成,我們把整個跟交易相關的所有環節都通過SaaS服務完成了,這也是我們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能發展到1萬多家企業客戶的重要原因。
Ping++ 創始人兼CEO 金亦冶(受訪者供圖)
從第一個設計師到第一個程序員
然後,我來講講我們團隊是怎麽搭建起來的,因為我覺得這樣講你會更理解產品背後的東西。產品有時很容易去理解,但是背後做產品的人可能會更有意思。
最早是我跟一個合夥人開始做的Ping++,兩人決定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覺得很有意思,很酷,但不知道能不能做起來。所以當時招特別早期同事的時候,我們希望他是與眾不同的人。
很多人說 Ping++ 的設計很好,其實這是一件非常有機緣巧合的事情。我們招的第一個人是設計師,所以一開始設計文化就植入到了公司。我們非常強調Design,Design並不是DIY,並不是你看到的這些表象的東西,不是色彩、構圖,而是氣質。
是你第一眼看到它,你是否信賴它,它是否能給你一些很好的引導。你可能感覺不到這東西的存在,就自然地去使用它。所以我們對設計,很天然地把它當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做。
當良好的設計師加入我們之後,我們第一個研發人員的加入也非常有意思。設計師在吃飯時碰到了一個在幫兒子找工作,投遞簡歷的阿姨。她說自己有一個兒子,他寫的代碼還不錯,問我們公司招不招人。當時我們很奇怪,因為在這樣的途徑中獲得的簡歷一般很難去Work。
但我們還是想給他一次機會,後來發現真的還不錯,很聰明,人也很Smart,就招進來。後來我們問他,你媽怎麽幫你找工作,他說上家的公司倒閉之後就在家玩遊戲。媽媽就很生氣,說他一定要去工作,他說好,但是必須在家里步行5分鐘之內範圍。媽媽就以他家劃了個圓圈,在5分鐘走路到的寫字樓去發簡歷。我們第一個engineer是這樣找到的。我們公司產品的第一個版本是他做的,是個非常有意思、非常酷的人。
基本上我們每一位特別早期的人都有一些不太一樣,而且他們大多數今天還在公司。很多公司發展到兩三年之後,可能很多早期的人員都不在了,我們是大多數人都還在,而且擔任著非常適合的崗位。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所有的問題本質上都是人的問題,很多市場、產品、技術的很多問題,都與人密切相關,所以我們花很多時間在人的身上,包括招人,培養。
所以,我們團隊現在也是一樣,面試的方式非常奇怪,使用的是群面的邏輯,就是一個人進我們公司,要被招聘他的團隊幾乎所有人面試,他會跟有合作關系的團隊或者工作人員去面談,然後和一個不可能有合作關系的團隊或者人員進行面試談話,再是HR,最後可能CEO來面試。我覺得這種方法完美有效的地方在於:
讓你協作團隊的人對你進行面試,是要看你的跨團隊協作能力是否OK;找一個跟你完全沒有協作關系的人來面試,是保證你跟公司的文化是一致的;當然HR還會看你其它各方面的東西。
所以我們通過這種方式能保證所有進來的人都是符合我們需要的,這塊我們花了非常多的精力,包括客戶在使用我們的產品時,都是可以感覺到的。
客戶回饋是最好的激勵
我們在最早期沒有什麽客戶,增長也特別慢。那我們怎麽支撐下來的呢?
其實我們在推廣中,有一點點客戶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收到客戶的感謝信。每周五下午,我們都會坐在一起,讀客戶的感謝信,互相鼓勵一下,這周就渡過去了,下周繼續。我們就是靠著這種信念去支撐下去。
我們第一個上線大宗交易的客戶是一家慈善機構,發生在 Ping++ 系統里面的第一筆交易是一筆善款。所以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會做公益套餐,就是說所有公益組織使用 Ping++ 聚合都是免費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
我們非常感謝在早期支持我們的人,因為2B和2C不太一樣,2B在早期獲客非常困難,它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可能活得沒客戶久,為什麽客戶敢把這麽重要的功能讓你來做,這是個無解的問題。
因為你無法解釋這個問題,你只能證明做得比其它的更好,你能做客戶值得信賴的夥伴,這個真的很困難,但你還是要往前走。
Ping++ 二級商戶 頁面展示
泛支付需求是大趨勢
產品這塊,我想簡單講一下我們的新產品和之前產品很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以前更多的是圍繞第三方支付去聚合,比如大家熟悉的支付寶、微信、銀聯,包括ApplePay等,主要是對這些主流支付方式的整合,包括對一些消費金融和分期公司的整合,比如聚合分期樂,京東白條等。
這次我們做帳戶體系,很重要的驅動是除了跟支付、分期相關的交易邏輯之外,我們認為在接下來類似余額和優惠卷這些帶有一定營銷屬性的泛支付的需求也會很大。這是我們看到的趨勢,所以這塊做的事情會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支付聚合過程中,更多的是偏網關的概念,當你去做到帳戶系統或余額、優惠券的時候,它更多會偏向於一個更深入用戶的訂單管理體系產品。所以我們內部對這塊產品還是寄予很多期待的,包括我們接下來要發布的多級商戶產品。
如果對支付行業有一點點了解,你應該這個行業還存在很多灰色地帶,而我們推出的多級商戶系統,其實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它既能實現你以前需要的信息流和交易的管理方式,同時它又是完全合規的 。
我的一個觀點是有些東西存在一定是有原因的,它是有需求的,但它並不符合央行的規定,所以我們當時在做這個產品的時候,說我們要在合規的情況下,去最大限度地滿足現在客戶的需求。
Q&A
i黑馬:Ping++ 現在主要是服務中小型企業的公司,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服務大企業的計劃,在這個跨度過程中,思路有沒有需要改變的地方?
金亦冶:我們是從中小企業起家,所以我們這塊依然投入很多力量來做,而且我們依然看好長尾的價值,我們希望往更中大型客戶走,原因是:
一、中大型客戶對產品的要求會更高,這對你整個產品螺旋上升、叠代的要求也會更好。如果你只做中小客戶,會有很大的問題,你很快就會發現沒有任何客戶向你提新的需求了。但你做中大型客戶的好處在於,他會不斷地給你提需求,而且隨著他的產品的越來越豐富,他的商業模式在演變,會引領你去做更多新的東西。
二、大客戶的付費能力,付費周期會比較長。從商業上來考慮也是比較合理的東西。但是服務大客戶和中小客戶的差異會非常大。
但當前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安全不安全,你安全投入多少錢,有多少人,穩定不穩定,然後你這個東西的性能怎樣,你的監控怎樣,有沒有24小時監控,有沒有做到15秒鐘報警,這些都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而這並不是每個商戶都可以做到的。
i黑馬:你覺得從一個業內人士來看,目前支付系統機會在哪里?
金亦冶:我覺得最有機會的就是我們即將推出來的東西,可以快速滿足當下一些客戶的需要,如二級商戶等。因為其存在是有一定原因的,加之用合規的方式來做,這是我們推出多級商戶的意義。那些東西我認為是有需要的,它是對支付之上的更多場景的一個深度理解。
黑馬檔案
公司:上海簡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金亦冶
所在地區:上海
所屬行業:企業級服務
融資狀況:千萬美元B輪融資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金融業共獲得319次融資,累計融資金額不少於1050億元,融資金額遠超美國金融業。
本文段昌興,系作者對i黑馬網投稿。
每年的十一長假,讓該年度的第三個季度完美畫上句號。距離2017年僅剩下80天的當下,統計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數據,為最後一個季度的規劃做參考。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金融業共獲得319次融資,累計融資金額不少於1050億元,融資金額遠超美國金融業。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分別獲得108次、85次、55次和35次融資,為國內城市前四。P2P、保險、理財和消費金融是獲得融資次數最多的四種細分業態。
不太冷的“資本寒冬”
今年融資次數整體呈現出下行趨勢,但月均融資次數分布較為均勻。
通過和去年對比發現,天使輪、A輪和B輪融資次數均大幅度減少,同比分別減少58.6%、56.2%和40.7%。與去年一樣的是,走到C輪以後的企業少之又少。
“資本寒冬”論似乎是從2015年開始盛行,但去年恰恰是投資機構完成投資次數最多的。2016年前三季度,319次的融資次數雖然遜色於2015年同期,但已經超越2014年全年融資次數之和。這說明現在固然處於“資本寒冬”,但這個冬天並不太冷。
1998年,騰訊創立,並在創立一年後獲得IDG幾百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1999年,阿里創立,在當年獲得高盛5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現今,騰訊和阿里在亞洲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位置上輪流坐莊。
如果不是獲得了IDG、高盛等的風險投資,騰訊和阿里可能在2000年前後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大潮時已經應聲倒下了。歷史不容假設,因為風險投資的存在,捉襟見肘的創業者終於贏得未來。風險投資不斷前進的內在驅動力是科技的不斷發展。帶來數量級提高的某項技術或者商業模式,無論其出現時的經濟大環境如何,總會遇到識貨的伯樂(比如谷歌就是在互聯網泡沫破滅期創立的,首筆融資的出資方就有世界頂級投資機構紅杉資本)。
幣種分布
當初,騰訊和阿里的錢都漂洋過海而來,今天就不一樣了,因為中國的一線城市已經雲集了頂級的人民幣投資機構,正在寒冬狩獵最佳項目。那麽問題來了,哪個城市才是未來的金融中心呢?
誰是未來的金融中心
今年的319次融資,分屬於東部303次,中部7次,西部9次。如果按照中國七大區進行統計,除了東北三省以外,其余六區今年均有金融企業獲得融資。那麽從融資獲得的城市劃分,誰將是未來中國的金融中心?
按照城市統計,獲得投資機構青睞的企業最多的為北京,共獲得108次投資;其次是上海,共獲得85次;再其次是深圳和杭州,分別獲得55次和35次。
通過近三年金融業融資數據對比,投資機構更傾向於投向北京的企業。
一般來說,投資機構致力於發掘和培育明日之星。金融業今日的蓬勃創新,贏得的是長遠的未來。並且,北京是18家券商總部、59家保險公司總部、47家公募基金總部、11家信托公司總部,以及包含工農中建在內的14家大中型銀行總部;北京在與上海的競爭中已經占據優勢。北京在大眾心中的符號定位,一直是中國的權力和文化中心,未來很有望成為超越上海、深圳成為中國金融中心。這無疑給金融業創業者帶來啟示,選擇在北京創業,更便於了解國內的金融前沿,也在接近投資機構方面有地緣優勢,也即距離資本更近。
前三季度投資機構投了多少錢
實際上,在金融業諸多細分業態里面,基本上都是近十年才興盛起來的新金融(一般籠統稱之為互聯網金融)為主。比如,第一家P2P平臺誕生於2007年;第一家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保險的平臺誕生於2006年;第一家互聯網支付平臺誕生於2000年。2016年獲得投資機構青睞的金融業態大多數也是新金融。
在金融各業態中,P2P以85次融資居於榜首;互聯網保險和第三方理財以28次位列第二;消費金融類公司以25次位於第三;綜合金融服務類以24次位列第四;十多年來基業長青的第三方支付以22次居於第五;股權眾籌融資居於第六;專註於為各階層提供炒股服務的機構以15次居第七名。
今年前三季度的融資中,共有184次融資披露了具體數額;58次融資披露情況為“數千萬人民幣”;35次融資披露情況為“數百萬人民幣”;8次融資披露情況為“數億人民幣”;6次融資披露情況為數千萬美元;5次融資披露情況為“數百萬美元”。根據已經披露具體數額的融資數據統計,我國金融業前三季度融資額累計1050.6億元人民幣。根據美國風險投資協會數據,美國金融業上半年累計融資額為14億美元,而中國僅螞蟻金服在上半年單筆融資高達45億美元。由此可見,中國遠遠超於美國金融業融資水平。
(註:綜合金融服務為右軸,其余金融業態為左軸)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企業獲得遠超其余金融業態的融資數額。綜合金融服務類企業中,螞蟻金服和易生金服分別獲得45億美元和40美元融資,兩家企業融資金額之和占據今年前三季度融資總額的54%。世界頂級規模的新金融巨頭已在中國誕生。對於創業者來說,金融業還有哪些創業機會?
金融業的創業機會在哪里
風險投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家科技公司創辦的過程。通過投資機構投資的項目、投資輪次與金額這個獨特視角,實際上可以觀測到一種新興業態的發展情況及未來想象空間。現在國內頂級的互聯網公司,大多從一開始創業的錢就是來自投資機構的投資。如果社會出現一種理想情況,即投資機構將其每一次投資的情況詳細披露給公眾。那麽,創業者觀測一個領域,可以通過分析該領域投資機構的投資情況入手。
接下來以互聯網保險和股票類金融業態為例說明。從2013年至2015年,互聯網保險和股票兩類金融業態獲得融資的次數,均以幾何級數增長(幾何級數增長是指成倍數增長,數學表達為A的n次冪的增長,類似於“翻番”。比如從2到4,再從4到8,再從8到16等等,就是幾何級數增長)。又比如,區塊鏈、智能投顧被媒體炒得很火熱,但實際上受到資本青睞的均不超過10家,大概是看不到此類技術如何在短期內產生商業價值。另外,商業租賃隨著國家政策放開,此業態註冊的公司大幅度上升,但實際開展業務的少,出現了無序價格競爭。筆者比較看好的金融業可以創業的細分業態有互聯網保險、股票、金融自媒體、消費金融和風控技術這幾類。
結語
從姍姍來遲的P2P監管細則,到陸續出臺對第三方支付的苛刻規定,金融業最大的風險首先是政策風險。創業者需要準確預測可能出現的政策風險,首先避免因為政策而出局,甚至淪為犧牲品。
馮侖曾說,“面對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只有始終堅持合作而不競爭、補充而不替代、附屬而不僭越的立場,才能進退自如,持續發展。”簡理財創始人林恩民持有與馮侖同樣的觀點,認為借助於移動互聯網而興起的新金融,是對傳統金融的很好補充。
幾十年前,通過腕式手表進行通訊還只是科幻漫畫中的無稽之談。現在,各式各樣的移動終端對孩子們來說都已駕輕就熟,已經不止有通訊功能,還可以進行支付,記錄跑步數據和睡眠情況等等。中國的金融業創業者們,在無股權不富的新紀元中,在引領世界金融創新之風的神舟大地,通過今日之智慧與拼搏,去迎接明日之美麗生活。
微住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免費的SaaS模式物業服務平臺。
i黑馬訊 12月2日消息,黑馬連營二期、黑馬營十三期營員企業,小區服務平臺“微住”今日向i黑馬獨家透露,公司已於今年10月完成千萬級戰略投資,投資方未透露。
黑馬連營二期、黑馬營十三期營員,微住創始人羅傑告訴i黑馬,本輪融資將用於前期市場驗證和產品研發。
此前,微住曾在2015年7月、2016年5月分別完成兩輪融資。至此,微住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
免費的SaaS物業服務平臺
據悉,微住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免費的SaaS模式物業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智能物業解決方案,無需付費即可擁有系統後臺、物業APP、業主APP。
創始人羅傑是中國最早的網頁設計師之一,早在2000年便開始從事互聯網相關工作。十余年間,羅傑歷經產品研發、運營、市場、管理等多個崗位。此外,羅傑還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曾經創立過三家互聯網公司。
對於為何選擇從物業切入重新出發,羅傑稱,最早源於物業給他自身帶來的困擾,通過近兩年的市場分析和調查,他發現97.14%以上的中小型物業沒有APP和在線收費平臺,大部分的物業存在繳費難題,業主滿意度較低。他認為幫助傳統物業轉型的機會是個風口,於是決定進入這一領域。
“我希望改變傳統的物業管理方式,解決物業贏利困難、物業費催繳麻煩、人力服務成本高等難題,創建物業與業主全新的互動場景模式。在我的計劃里,首先服務於物業公司,再連接每個家庭。”羅傑對i黑馬表示。
產品方面,微住以手機門禁、繳費為切入點,為物業和業主提供小區公告、手機報修、訪客邀請、鄰里圈、生活繳費等服務。具體到一個場景,比如訪客邀請,業主通過微住APP發送一個二維碼到朋友手機上,該朋友通過門禁掃碼即可通行,省去了登記的麻煩。
對於物業服務平臺APP來說,有兩個難點,一個難點是如何讓更多的物業公司使用APP,另一個難點則是如何解決APP打開頻率低的問題。
*微住創始人羅傑(受訪者供圖)
微住的做法是,先獲取B端用戶,再向C端用戶擴展。微住通過與各城市物業協會展開合作,吸引物業單位入駐微住平臺。微住直接與物業公司談合作,C端業主信息的管理及APP安裝由物業公司負責完成。
而對於APP打開頻率低的問題,微住的解決方案是,通過與萬科手機門禁供應商進行合作,為中小物業提供同類的智能門禁。這一做法提高了用戶使用微住APP的頻率。據悉,用戶每天打開微住APP的頻率可以達到2到4次。
根據團隊提供的數據,微住目前和許多一級物業、二級物業及三級物業均有展開合作。除了物業之外,也和泰禾地產、寶龍地產、百捷地產、鼎盛置業等房地產商進行合作。截至2016年10月,微住的註冊用戶量已經突破68萬,為國內239家物業公司和686個小區提供服務,通過平臺繳納的物業費已超過5000萬。
欲打造社區價值共享模式
事實上,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不少物業APP,一種是住這兒、彩生活等物業APP,大多背靠大型物業服務公司,APP僅服務於內部物業。另一種是作為SaaS管理軟件進行出租或出售。
而羅傑表示,微住APP是永久免費的開放平臺,服務的是中小物業企業。微住APP的盈利來源包括社區移動廣告,第三方服務傭金、社區金融等。
“微住的定位是做一款輕量級的小區服務平臺,想通過與物業公司及城市運營商分潤,創造社區價值共享模式。”羅傑對i黑馬表示。
在羅傑的規劃中,微住半年內深耕福建市場,完成業務閉環和初步盈收,後期再通過城市運營商推到其他城市,三年內實現1萬家中小物業公司移動互聯網服務的轉型。
微住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免費的SaaS模式物業服務平臺。
i黑馬訊 12月2日消息,黑馬連營二期、黑馬營十三期營員企業,小區服務平臺“微住”今日向i黑馬獨家透露,公司已於今年10月完成千萬級戰略投資,投資方未透露。
黑馬連營二期、黑馬營十三期營員,微住創始人羅傑告訴i黑馬,本輪融資將用於前期市場驗證和產品研發。
此前,微住曾在2015年7月、2016年5月分別完成兩輪融資。至此,微住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
免費的SaaS物業服務平臺
據悉,微住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免費的SaaS模式物業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智能物業解決方案,無需付費即可擁有系統後臺、物業APP、業主APP。
創始人羅傑是中國最早的網頁設計師之一,早在2000年便開始從事互聯網相關工作。十余年間,羅傑歷經產品研發、運營、市場、管理等多個崗位。此外,羅傑還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曾經創立過三家互聯網公司。
對於為何選擇從物業切入重新出發,羅傑稱,最早源於物業給他自身帶來的困擾,通過近兩年的市場分析和調查,他發現97.14%以上的中小型物業沒有APP和在線收費平臺,大部分的物業存在繳費難題,業主滿意度較低。他認為幫助傳統物業轉型的機會是個風口,於是決定進入這一領域。
“我希望改變傳統的物業管理方式,解決物業贏利困難、物業費催繳麻煩、人力服務成本高等難題,創建物業與業主全新的互動場景模式。在我的計劃里,首先服務於物業公司,再連接每個家庭。”羅傑對i黑馬表示。
產品方面,微住以手機門禁、繳費為切入點,為物業和業主提供小區公告、手機報修、訪客邀請、鄰里圈、生活繳費等服務。具體到一個場景,比如訪客邀請,業主通過微住APP發送一個二維碼到朋友手機上,該朋友通過門禁掃碼即可通行,省去了登記的麻煩。
對於物業服務平臺APP來說,有兩個難點,一個難點是如何讓更多的物業公司使用APP,另一個難點則是如何解決APP打開頻率低的問題。
*微住創始人羅傑(受訪者供圖)
微住的做法是,先獲取B端用戶,再向C端用戶擴展。微住通過與各城市物業協會展開合作,吸引物業單位入駐微住平臺。微住直接與物業公司談合作,C端業主信息的管理及APP安裝由物業公司負責完成。
而對於APP打開頻率低的問題,微住的解決方案是,通過與萬科手機門禁供應商進行合作,為中小物業提供同類的智能門禁。這一做法提高了用戶使用微住APP的頻率。據悉,用戶每天打開微住APP的頻率可以達到2到4次。
根據團隊提供的數據,微住目前和許多一級物業、二級物業及三級物業均有展開合作。除了物業之外,也和泰禾地產、寶龍地產、百捷地產、鼎盛置業等房地產商進行合作。截至2016年10月,微住的註冊用戶量已經突破68萬,為國內239家物業公司和686個小區提供服務,通過平臺繳納的物業費已超過5000萬。
欲打造社區價值共享模式
事實上,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不少物業APP,一種是住這兒、彩生活等物業APP,大多背靠大型物業服務公司,APP僅服務於內部物業。另一種是作為SaaS管理軟件進行出租或出售。
而羅傑表示,微住APP是永久免費的開放平臺,服務的是中小物業企業。微住APP的盈利來源包括社區移動廣告,第三方服務傭金、社區金融等。
“微住的定位是做一款輕量級的小區服務平臺,想通過與物業公司及城市運營商分潤,創造社區價值共享模式。”羅傑對i黑馬表示。
在羅傑的規劃中,微住半年內深耕福建市場,完成業務閉環和初步盈收,後期再通過城市運營商推到其他城市,三年內實現1萬家中小物業公司移動互聯網服務的轉型。
正如非人哉簡介里所描述的——“就算是建國前成的精,建國之後也要與時俱進才行!
當傳說中的神仙妖怪脫離“在很久之前”開場白的介紹,變成融入現代生活的搞笑日常會產生什麽樣的化學反應?“非人哉”正在書寫答案。
非人哉是一部條漫,即適合手機閱讀的豎長圖形漫畫。作品講述的是傳說中的神仙妖怪隨著時代一起融入現代,在北京生活的搞笑日常。白龍馬化身為暖男,玉兔則成為軟妹,哪咤成為憂郁男孩,觀世音“大士”變得腹黑……非人哉的漫畫將二次元屬性賦予傳統神仙鬼怪,內容形成了天然的“反差萌”。而正如非人哉簡介里所描述的——“就算是建國前成的精,建國之後也要與時俱進才行!”
《非人哉》漫畫人物圖
自2015年8月上線以來,非人哉堅持以兩個四格的方式,按一周三發的頻次,每周一、三、五定期更新,截至目前非人哉在微博上已聚集了133萬粉絲。
而這一切背後的支撐者是一家新媒體營銷傳播公司——分子互動。
從做營銷到做條漫
分子互動成立於2012年,在今年獲得了EMC(Evolution Media Capital)的 1000萬元天使投資。據i黑馬獲悉,分子互動最早是一家專門做社交媒體營銷的公司,去年開始IP孵化業務。
當i黑馬問及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改變時,分子互動創始人徐博說,“從團隊基因上來說,我學的是創意傳播,另一位創始人徐丁是美術背景,我們希望做內容。但2012年開始創業的時候,做原創內容的大環境不是很好,因此我們先將做內容的能力做成營銷賣給客戶,讓公司運轉起來。在2015年,公司自身有了一定積累,做原創內容契機也比較成熟了。”
原生內容有多種形式,譬如輕小說、視頻、網劇、網綜等,分子互動則選擇了條漫。“我們的優勢在社交媒體上,而條漫就是為社交媒體而生的一種內容形式。輕小說、網文、視頻媒體都有自己的平臺,它們雖然都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傳播,但綁定程度和貼合度不如條漫深刻。”徐博對此解釋說到。
基於條漫對內容閱讀平臺依賴程度不高,非人哉采取全網發布的傳播方式,即以微博為核心,同時在有妖氣、快看等漫畫平臺上以非獨家授權的方式進行發布。
“少而精”的內部孵化策略
在非人哉的IP商業化上,徐博表現的很謹慎。在沒有放開商業合作的情況下,非人哉第一年實現了一百萬元的營收,主要通過非人哉圖書版稅、眾籌以及販賣周邊來獲取。
近期非人哉也將逐漸放開商業合作,還組建了動畫團隊,進行動畫方面的嘗試。對其形式,徐博表示想做三五分鐘的“泡面番”。綜合來說,泡面番與目前的非人哉條漫四格的敘事以及頻繁與粉絲見面的表達方式相吻合。
對於推出動畫的緣由,徐博認為,動畫對於IP來說的核心目的是使其熱度更高。此外,他還表示,當條漫的粉絲增長到一定量的時候,勢必會達到天花板。非人哉要趕在觸頂之前,將其他內容形態做出來。“目前我不認為非人哉觸到了天花板,但需要更多的內容形態來刺激。”
從IP商業化角度來講,徐博表示目前二維動畫屬於IP孵化的過程,盈利空間小。非人哉希望通過在動畫中進行廣告合作和商業植入實現收支平衡。此外,針對動畫制作成本高、周期長的特點,非人哉未來將通過自己解決或與外部合作的方式解決產能問題,在明年進行固定周期更新。
在IP孵化的策略上,與傳統漫畫公司“廣撒網、多捕魚”的方式不同,分子互動的戰略是爭取“少而精”。分子互動采用內部孵化IP的做法,即內部人員提供選題,團隊綜合判斷選題在世界觀上是否有想象空間,在內容上是否接地氣等,通過團隊來把關選題質量。
在推出IP的速度上,分子互動並不快。距非人哉推出一年之後,今年10月4日分子互動推出第二個IP——《1031》。以準備時間長、投入力度大的方式推出IP則意味著分子互動所要承擔的風險更高。《1031》的名稱取意為10月31日即萬聖節前夜的意思。作品講述是西方的神怪在北京生活的搞笑日常,即西方化的《非人哉》。徐博表示《1031》和《非人哉》是同一個世界觀下的IP,未來也將實現聯動。
《1031》漫畫人物圖
“與傳統漫畫公司不太一樣,我們不是一個走IP量的公司。在選題層面,我們希望它具有足夠宏大的世界觀,可以支撐起一個IP體系。”徐博說。
相比《非人哉》從0到1的進行成長,《1031》在《非人哉》的基礎上起步則更容易一些,截至目前《1031》在微博上已吸引了28萬粉絲。面對內容的成功複制難度高的問題,徐博表示分子互動通過招才納新、團隊機制探索以及人才培養等方式來來解決。對於創意和內容不穩定輸出的問題,分子互動則盡量通過公司機制和氛圍來保證作品的產出。
在版權問題上,分子互動的IP作為團隊合作的作品,版權歸公司所有。兩部作品由近20人的團隊共同完成。據悉,分子互動去年實現收入700余萬,今年實現了1000多萬的營收。
談及分子互動的發展願景,徐博表示其核心定位是一家新媒體傳播公司。從近期的發展目標來講,分子互動一方面是穩步發展營銷業務;另一方面則是推動IP業務在縱向和橫向層面不斷發展。縱向來說是深挖已推出的作品IP,譬如通過遊戲化、影視化進行變現。橫向層面是以一年1到2個速度穩步推出新IP。
黑馬檔案
所屬公司:北京分子互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所屬領域:文化娛樂
所屬地區:北京
融資狀況:獲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據北京晚報消息,5月11日上午,華夏銀行與首都創業集團、京城機電控股公司等15家北京市國有重點企業舉行簽約儀式。未來三至五年內,華夏銀行對北京市重點企業的年新增融資將不低於千億元。
15家市屬重點企業為首創集團、首旅集團、首開集團、二商集團、建工集團、一輕集團、化工集團、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北京金融街投資有限公司、京城機電控股有限公司、糧食集團、供銷合作總社、北京國際信托、城鄉建設集團和北京文化投資發展集團。
根據協議,華夏銀行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持續加大對市屬重點企業的金融支持,年新增融資服務不低於千億元。資金主要用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城市副中心建設、大氣汙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文化產業。
大場景3D重建,眾趣科技的目標是成為中國版Matterport。
獲取大場景的數字化3D模型,傳統技術至少需要4天,而今跨越技術障礙、成本控制等絆腳石,眾趣科技只需要4個小時,成本低且高效。
5月17日,眾趣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千萬級融資,投資方為英諾天使基金和廣聯達聯合成立的“互聯網+建築”產業基金,此前投資方德聯資本跟投,本輪投後估值超過1億元。在此之前,眾趣科技於2016年獲得了德聯資本領投的天使輪融資。眾趣科技創始人高翔表示,未來眾趣科技的重點,將是招募算法人才,優化算法的成熟度,並針對各行各業的不同需求進行定制化開發。
隨著VR技術的普及,對實體場景進行數字化重建——即通過提供專業相機和雲服務幫助企業快速進行大場景3D重建——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高翔向黑智(VR-2014)介紹,和傳統的全景照片不一樣,眾趣科技要呈現的是場景的三維信息,通過技術研發做到比3D建模更快捷、廉價,生成100%真實的場景,能更好地滿足用戶對真實沈浸、交互體驗的要求。
為此,眾趣科技團隊用了2年半的時間自主開發了三維相機和整套算法處理系統,關鍵是算法。高翔透露,“我們70%的精力都用在了軟件算法上,這正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現在通過眾趣科技的解決方案,完成100平方米房屋的信息采集僅需要1小時左右,後期處理大約需要3小時;而制作完成的模型數據量是同樣信息量視頻的1/5,還可以同時在場景內任意添加文字、圖片、聲音、鏈接等標簽信息。
此前,只能派人現場勘測獲得相關的尺寸信息,交由設計師通過專業的繪圖軟件進行手工設計和繪制。一般一個反映真實細節的100 m² 房屋的繪制,僅設計師部分的工作往往都要4天左右才能完成,耗時費力,還要通過專業的PC軟件進行展示,難以適用更多的場景。
現在,用戶只需要通過具備深度視覺的三維掃描相機拍照采集數據,上傳至雲端,雲端後臺即可應用SLAM(即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中文譯作同時定位與地圖創建)技術生成三維模型,並支持模型在任何PC、手機以及VR設備雲端播放展示。
高翔說:“我們用VR的技術,做了一個AR的產品。”三維空間建模的現狀,是設計師用3Dmax和unity3D一筆一筆畫出來的。而眾趣科技用相機把三維空間信息“照出來”,再通過軟件自動拼接,形成真三維的產品。“我們相信這個技術一定能最終替代人工畫法。”
眾趣科技創始人兼CEO高翔
據高翔介紹,全球目前只有兩家公司能做出這樣的產品。一家是北美的Matterport,另一家就是眾趣科技,同時眾趣科技也是國內市場上唯一一家能提供從硬件設備、全套拼接算法到運營服務的公司。在產品化之後,眾趣科技也開始進入市場銷售階段,拓展了電商等多個應用場景,預計今年實現盈利。
市場調研公司Digi-Capital給出的數據是:到2020年,AR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美元,遠高於VR的300億美元。而在高翔的心目中,眾趣科技要做的,已經不僅是三維相機,而是三維互聯網。
自主研發三維拼接算法
想象一下,在普通照片展示之外,再現民宿的真實細節;用實景展示酒店客房,用戶預定前就可以遠程虛擬入住;高端餐飲預定商務包廂,可以實現提前遠程體驗;博物館介紹直接嵌入3D實景鏈接,一點開就可以看到場景真實還原的的相關介紹。在2014年公司創立之初,高翔就認為,這項技術未來在酒店、旅遊、電商、家具、房地產、展覽等領域將大有前景。
眾趣科技產品包括硬件設備、雲端的拼接算法、模型的雲服務,以及瀏覽器端的播放器四部分。硬件設備采取的核心部件與微軟體感遊戲機kinect的傳感器相同,它除了能拍攝照片外,還能識別出從鏡頭到物體之間的距離,以及人的肢體動作,即三維信息識別。
用戶使用眾趣科技的硬件設備拍攝原始的真實空間信息後,可以一鍵上傳到雲端。眾趣科技自主研發了三維拼接算法,結合三維視覺技術——3Dslam以及GPU算法,可以把所有信息進行自動化拼接,形成三維空間。與傳統相機設備完成所有攝像過程不同,眾趣科技的相機只負責采集3D場景最重要的原始數據,包括彩色數據和深度數據(鏡頭到物體之間的距離),真正的拼接過程全部在雲端完成。
最後,數據發布到雲服務上,同時生成鏈接推送到用戶手機里,3D模型就可以看到了。“這和VR的全景相機有本質區別,後者其實是二維照片的360°拼接。”高翔說。
三維拼接算法是眾趣科技最核心的技術壁壘。高翔向黑智介紹,以前,三維空間建模都是靠設計師用3DMAX手工繪畫,而眾趣科技采用三維自動拼接算法,效率可以比人工高出20倍,成本只有傳統建模的1/20。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屋,傳統建模需要4-5天時間,眾趣科技只要4個小時。
微軟的Hololens與之有些類似,但它只是實時地把局部空間的三維信息提取出來,再和虛擬物品進行疊加,而高翔告訴黑智,眾趣科技是提取整體空間的三維信息,因此效果也更逼真。
前段時間光場相機被熱炒,但高翔覺得這個概念有點“故弄玄虛”。“光本來就是一種場,也是一種電磁波。如果按照科學的定義來說,所有的光學設備都是光場的。”眾趣三維掃描設備采用的傳感器,與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用的激光雷達,以及谷歌的增強現實項目Tango、雙目成像設備等,都是用來獲得場景的三維點雲信息,基於采集到的這些空間數據,通過SLAM/SFM等技術,可以快速在計算機上真實構建還原整個大場景的三維結構和圖形表象。微軟的Kinect 、英特爾的realsense,包括蘋果收購的primesense也都運用的是同一原理。“我們現在是用深度相機來彌補傳統相機的缺陷,從而獲得三維信息,所以我們認為,其實這也可以說是光場相機。”
不只是三維相機,還要做三維互聯網
眾趣科技的對標對象是國外的先行者——Matterport,後者目前已經完成D輪融資,且累計獲得過6000多萬美元投資。Matterport的團隊研發人員,主要來自谷歌、PayPal,基本都是MIT、斯坦福等學校畢業的高等人才,花了兩年的時間,完成了產品的開發。
而據高翔介紹,眾趣科技的產品整個開發周期,也是花費了兩年半時間,這已經領先於國內同類公司,基本和Matterport的研發速度相當。而這,得益於眾趣科技研發團隊的實力。目前,該團隊基本由海歸及本土名牌高校博士、碩士組建而成,其中多名核心研發人員在華為等知名企業擁有15年及以上從業經驗。現在眾趣科技的CTO劉強,是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主攻3D地理位置信息系統方向,曾擔任北京中科大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而他也是高翔在中科大洋時的戰友。
高翔介紹,目前在國內,眾趣科技也是少數能提供3D場景重建技術的公司之一。今年3月,眾趣科技與阿里展開深度合作,在淘寶聚劃算上線了“家居革命”實景Go活動,其中商家的家裝場景使用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就是由眾趣科技提供的。以前,這些公司都是一些圖片展示。現在使用了眾趣科技的技術後,可以即時呈現家電、家具的在房間中的擺放效果及整體搭配效果,裝修效果一目了然。不僅是場景化展現,還可以給家具加標簽,通過標簽里的鏈接直接進入交易環節。
淘寶實景Go
高翔表示,從去年年底啟動商業合作開始,眾趣科技基本上每月能保持100%的業務增長速度。而在未來3年的發展規劃上,高翔計劃,首先要服務標桿企業,讓產品盡快走向成熟。在初期,眾趣科技仍是通過設備銷售和模型建模收取費用。從2018年開始,眾趣科技計劃進入橫向擴展期,提高雲端數據積累,實現利用海量數據提供增值服務的遠期目標。針對場景化應用,在滿足共性化需求基礎上,針對不同領域,提供定制化服務。
目前在旅遊業,眾趣科技也和途牛、小豬短租、華住等展開合作,消費者可以通過APP直接看到3D形式展示的房間。眾趣科技在雲端提供服務支持,按照模型進行雲端建模收費。而3D場景,在不同的垂直領域,還有更多的場景亟待開發。例如地圖,“現在地圖產品有街景,有室內地圖,但是還沒有室內全景,以後眾趣科技就可以把這塊內容填補起來。”高翔說。
在高翔看來,互聯網發展已有近50年,雖然傳遞信息是它的最大優勢,但除了文字、視頻,就只有2D照片,目前幾乎沒有三維化的數字信息。這種的主要原因他認為有兩點,其一是三維數據的建模成本非常高,其二則是3Dmax繪制出的圖形數據量非常大,在線上傳播對帶寬和性能要求非常高。如果能夠通過技術解決這個問題,那麽今後,互聯網大部分信息用三維空間展示,將是未來的趨勢。而眾趣科技要做的,就不再僅僅是三維相機,而是三維互聯網。VR/AR概念在去年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火熱,但卻在今年趨冷。在高翔看來,AR仍然是未來,但是,卻不應該由它們來帶動三維互聯網,而是當三維數據越來越豐富的時候,VR/AR自然就會走向爆發階段。“我們將用最低的成本為互聯網構建大量的三維信息,為下一個VR/AR時代做準備。”
歡迎關註黑智
5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乘專機抵達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開啟上任後的首次出國訪問。沙特國王薩勒曼當天親自前往機場迎接特朗普總統及其夫人梅拉尼婭。
隨後,在沙特王宮,國王薩勒曼授予特朗普總統該國最高榮譽——阿蔔杜勒-阿齊茲國王獎章以及最高公民榮譽稱號。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沙特國王薩勒曼簽署了價值高達110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據白宮發布的聲明,這一份總價值超千億的協議是為了保護沙特和海灣地區的安全,同時也為了加強沙特在地區內的反恐能力。
當天晚上,特朗普總統攜夫人梅拉尼婭抵達Murabba宮殿參加國宴。晚宴前,特朗普總統觀看了劍舞等沙特傳統民俗表演,並融入民眾共同舞蹈。
在晚些時候的記者會上,特朗普總統對沙特阿拉伯的盛情款待以及數額巨大的軍事投資表示了感謝。他連連贊嘆訪問的第一天是“極其棒的一天”,對於沙特的千億投資非常開心,這將會給美國帶來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