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2月17日上午,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去年發生在浦東國際機場的爆炸案作出一審判決,以爆炸罪判處被告人周興柏有期徒刑八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
據通報,周興柏因個人生活不順而采取極端行為發泄不滿,制作爆炸物並於2016年6月12日在浦東國際機場實施爆炸,造成三名旅客不同程度受傷,一個國際航班被取消,兩個國際航班被延誤。
一審判決現場
當地時間4月3日(周一)下午2點30分,列車剛剛駛離聖彼得堡市中心的先納亞廣場站(Sennaya Ploshchad)時,爆炸聲隨即響起,火光四射,頓時濃煙彌漫。列車驟停後,驚慌失措的乘客紛紛從變形的車門或擊碎的窗戶中逃出。
為了讓人群更容易疏散,列車駕駛員決定繼續行駛至下一站——技術學院站(Tekhnologicheskii Institut),車門在爆炸過後迅速關閉,由於這場爆炸發生在列車前部,因此,未能逃出的乘客很快集中到地鐵的後半部車廂。
“我們跑到了列車的尾部,然後逃出車廂。在我們隔壁的車廂里,沒有光亮,只有滾滾濃煙,人們用力打碎玻璃想要逃出去。我看到地鐵的工作人員正在往外拉受傷的乘客。”爆炸發生時坐在另一節車廂的乘客Andrei Shurshev說,技術學院站的地鐵並沒有停運,因此在爆炸後,他又換乘了另一條地鐵線繼續自己的行程。
乘客從變形的車門逃出
乘坐下一班列車進站的Maria Smirnova在現場只看到了一片煙霧彌漫和大量消防人員。“他們大聲喊著讓我們快逃到出口。每個人都在跑,每個人都很慌張。”
官方最新消息稱,這起爆炸已經造成11人死亡,至少45人受傷。
就在這起爆炸後的數小時里,俄羅斯聯邦反恐委員會又在聖彼得堡市中心的另外一個地鐵站(Ploshchad Vosstaniya)發現了第二個爆炸裝置。
發生爆炸案的地鐵站附近
普京誓言查明真相
案發後,俄羅斯聯邦反恐委員會的調查人員和聯邦安全局專家趕赴現場展開調查,以盡快查清爆炸的真實原因。
事實上,爆炸發生的當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在他的家鄉聖彼得堡。當天上午,他在一場論壇上發表講話,下午的安排是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進行會面。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有媒體稱“總統座駕原本要經過聖彼得堡發生爆炸的地鐵站”,但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對此予以否認。
爆炸案發生1小時後,普京公開向遇難者家屬表達了哀悼。他表示,這可能是一起“犯罪”,也可能是一場“恐怖襲擊”,現在就定性“為時過早”,但他已經和聯邦安全局及其他執法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溝通。
雖然普京在與盧卡申科的會晤以及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並沒有談及更多與爆炸案相關的內容,但他誓言一定會查明這起爆炸案背後到底有沒有恐怖主義勢力的參與。
案發當天晚上,在會見安全部門負責人之前,普京先到聖彼得堡技術學院站的爆炸現場向遇難者獻花吊唁,但臉色凝重拒絕與現場的記者交談。
聖彼得堡政府也宣布對遇難者哀悼3天。
平常,俄羅斯的地鐵並沒有設置安檢。莫斯科地鐵管理局的官方消息稱,聖彼得堡地鐵發生爆炸後,莫斯科地鐵采取了額外的安保措施。聖彼得堡普爾科沃機場也表示已加強安保,包括入口檢查和登記前的安檢措施。
嫌疑最大的幕後真兇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社交媒體Facebook上發表聲明稱,4月3日的聖彼得堡地鐵爆炸案是一起恐怖襲擊。俄偵查委員會的消息則稱,已根據與恐怖襲擊有關的俄聯邦刑法典205條就聖彼得堡地鐵爆炸案進行刑事立案。
但俄羅斯當局對於此案的定性顯得很謹慎,隨後又撤回了對恐怖襲擊的定性。
截至目前,尚無個人或組織宣布對爆炸負責。
據國際文傳通訊社報道,現場監控等資料顯示,引爆炸彈的兇手是一名來自前蘇聯中亞共和國的23歲青年,但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監控拍下的嫌疑人照片
新華社4日的報道稱,犯罪嫌疑人身份初步確認為中亞人,與敘利亞極端分子有關聯。報道援引聖彼得堡強力部門的消息說,這名襲擊者的部分殘肢已被找到,並送往相關機構作進一步檢驗。據專家初步分析,這名襲擊者攜帶自制炸彈進入地鐵車廂,站在車廂中部靠門的位置,在地鐵行駛途中引爆了身上的炸彈。
目前官方還在對爆炸案真相做進一步調查。就恐怖襲擊的幕後使者來說,嫌疑最大的是“伊斯蘭國”和車臣分裂組織的極端分子。這兩者都有過不少在俄羅斯交通樞紐上發起襲擊的記錄。
但此前的襲擊主要發生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而每天承載超過200萬乘客的聖彼得堡地鐵此前並未遭到過襲擊。
2010年,莫斯科地鐵曾發生連環爆炸,致38人死亡。一年後,莫斯科與聖彼得堡之間的高鐵發生爆炸,致27人死亡,另有130人受傷。這兩起爆炸均被定性為恐怖襲擊。
美國智庫New America的國家安全分析師Peter Bergen及政策分析師David Sterman撰文稱,2002年,車臣極端組織在莫斯科挾持了數百名人質,最終130人被殺;兩年後,車臣極端組織又在莫斯科地鐵發起爆炸恐襲,致39人死亡。該組織在2000年~2010年期間發起了不少諸如上述的襲擊。但是最近幾年,由於俄羅斯政府介入敘利亞戰爭,並對敘利亞政府給予支持,“伊斯蘭國”正逐漸將矛頭對準俄羅斯。
普京此前稱,約有7000名來自俄羅斯和前蘇聯國家的公民赴敘利亞和伊拉克加入了極端組織。如今,其中一些人已返回俄羅斯國內。
有相關專家稱,“伊斯蘭國”和車臣分裂組織兩者存在“合二為一”的問題,事件似乎展現出與北高加索網絡(車臣武裝組織)之間的某些關聯。
2015年6月,“伊斯蘭國”宣布在高加索地區建立一個“省”。同年9月,該組織宣稱對達吉斯坦南部針對俄羅斯軍隊營房發起的恐怖襲擊負責,隨後又在達吉斯坦的世界文化遺產——德爾本特城堡(Derbent Citadel)等多地發動了恐怖襲擊。
英國曼徹斯特室內體育館22日晚發生的爆炸案被英國警方確認為一起“恐怖襲擊”,是英國今年遭遇的第二起恐怖襲擊事件。爆炸案的發生,無疑令25日將舉行的北約峰會關於安全的相關討論顯得更加迫切。
據英國廣播電視公司報道,這起爆炸已經造成包括兒童在內的22人死亡,另有59人受傷,襲擊者也在爆炸中身亡。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也於23日淩晨譴責了上述這起襲擊事件,宣布暫停大選競選活動,並在幾個小時後稱,英國政府已經知曉恐怖襲擊的幕後黑手是誰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就該爆炸事件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致慰問電,並指出,在這一艱難時刻,中國人民同英國人民堅定站在一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這起恐怖襲擊事件發聲,把奪去無辜生命的襲擊者稱為“邪惡的失敗者”。
英國內政大臣魯德(Amber Rudd)對襲擊事件稍早發表的聲明稱,首相將主持相關緊急會議搜集更多的信息了解襲擊事件的全過程,而曼城的精神不會屈服,曼城的生活還將繼續,恐怖分子散播恐懼、制造分裂的意圖不會得逞。
就在記者發稿前,新華社報道稱曼徹斯特一購物中心傳出巨大聲響,顧客緊急疏散。
北約的反恐議題
目前正在中東和歐洲進行首次出訪的特朗普將於當地時間25日在比利時參加北約首腦峰會,期間將重點與歐洲各國領導人圍繞歐美反恐合作進行討論。
三天前,在訪問沙特時發表的演講中,特朗普大談反恐,強調如果不對那些有組織的恐怖主義活動采取措施,恐怖主義的陰霾將波及全球,應該把他們“逐出地球”。並提出遏制恐怖分子的領地,切斷他們的資金補給,搗毀他們意識形態的幻覺,是構成反恐策略的基礎。
預計特朗普會在峰會上公布一份新的北約備忘錄,其中很有可能涉及其最關心的向各成員國“催繳軍費”的問題,但同時鑒於北約轉型後以反恐作為主要目標,備忘錄的更多篇幅將涉及反恐議題。
1999年,恐怖主義第一次被認為是影響北約安全的威脅之一;2001年10月,“9·11”事件發生後不久,北約啟動了第一次反恐行動,派出了7架預警機在美國上空巡邏,該任務一直延續到2002年5月,由13個北約成員國相繼派出830名機組成員共同執行任務,此後北約也將反恐定為未來的核心任務;在2012年的芝加哥峰會上,北約定下了三個反恐行動指南:防範意識,反恐能力和協同作戰;今年5月25日的峰會,北約各成員國將重點討論“構建北約獨特反恐能力的可操作選項”。
4月份,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造訪白宮之後就曾表態,他和特朗普之間在兩個方面達成穩定共識:軍費和反恐。
“一個如北約這樣強有力的跨大西洋聯盟對於歐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對於美國也同樣重要。”斯托爾滕貝格當時表示,“尤其是在如我們所見的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未知性的時代。”
特朗普曾認為北約應該被“淘汰”,在與斯托爾滕貝格的會面中,他還對北約的反恐行動提出不滿,認為北約沒能更有力地解決恐怖主義問題。不過從那以後,特朗普就一改此前對北約的強烈措辭,然而也並未在強調增加軍費和加大反恐力度的態度上松過口。
與馬克龍見面
在北約峰會上,特朗普還將首次與剛上任的馬克龍在午餐會上見面,預計兩人也會談及反恐議題。此前,在馬克龍當選後特朗普就致電表示“非常期待與他(馬克龍)合作”。
就在前幾日,馬克龍首次出訪歐洲以外的國家就選擇了非洲的馬里,與駐馬里的法軍會面,承諾法軍將會繼續駐守馬里直到消滅非洲薩赫勒地區的恐怖主義,並表示希望德國和其他國家也能加強對非洲國家的支持,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在出訪馬里期間,馬克龍透露將會在與特朗普的會面中商討法國與美國的情報分享,以及其他有關防務和國家安全的事務。
非洲薩赫勒地帶(Sahal)是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蘇丹草原交匯的半沙漠地帶,也是北部伊斯蘭地區和南部非伊斯蘭地區的過渡帶,如今這里越發成為中東地區恐怖主義的延伸,臭名昭著的“博科聖地”(Boko Haram)就是其中一股恐怖勢力。曾經是法國殖民地的馬里就在這片區域之中。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