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驊:自由條文無期限 吳靄儀:或變社會主義港30年後大限至?
1 :
GS(14)@2017-07-01 10:46:30【香港20年】【本報訊】《基本法》保證香港50年不變,「保質期」只剩五分三,社會開始醞釀2047年是否香港大限的信心危機。屆時香港會否由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到期的地契會否變成廢紙?法律界及政界人士有不同解讀。有意見指50年屆滿後,香港或由資本主義變成社會主義,令法制及土地業權都沒保障;也有意見指50年後中央對香港方針不一定會變,要變便要大幅修改《基本法》。記者:陳沛冰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早於2012年,提到2047年後香港前途問題,需於約2030年解決,前年9月他重提此事。2047年被指是香港大限,主要源於《基本法》第5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這規定是落實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中,列載中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維持50年不變的承諾。社會也開始討論2047年到期的地契問題,因屆時全港會有一半地契到期,政府會否為地契自動無條件續期,還是收回土地,都影響港人業權。現時銀行會批出25年按揭貸款,若2047年後業權不獲保證,未來或影響銀行借貸。地署去年9月首次回應2047年屆滿的地契問題時,指特區政府1997年7月公佈的政策聲明指,沒續期權利的契約,在期滿時可由港府全權酌情決定續期50年而不需補地價。但全權酌情決定意味政府可續期也可不續期,未能釋除外界疑慮。
■吳靄儀
湯:共產都可以有自由
行會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2047年並非香港大限,因香港已回歸內地,沒可能變回殖民地,唯一可能有變的是中央對港的政策方針。《基本法》第5條保障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及生活方式50年不變,「唔等於50年之後會變」。《基本法》另有條文指香港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司法權和終審權;及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集會、遊行及示威等自由。湯指保障港人自由等條文沒有50年期限,「第5條只係講經濟制度,唔等於自由權利冇咗」。若香港改為跟隨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也要修改《基本法》,「共產主義係人民冇產業,要改就一定要改《基本法》;自由權利同經濟制度無關,共產都可以有自由」。湯又指,《基本法》列明特區成立前已批出而超越1997年6月30日的地契,均按特區政府的法律繼續承認和保護;現時也可緩引有關條文作先例,相信中央及特區政府不會不承認超逾2047年的地契。
學者:應先處理政制問題
大律師吳靄儀對2047年限期有不同看法,她指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才需於《基本法》承諾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當50年屆滿,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及生活方式自動失去法律保障基礎。現時土地物業擁有權的法律保障,也建基於資本主義制度的法制,若香港不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仲受到乜保障?佢有咁多時間都唔澄清,佢話冇問題,你都唔好聽佢講」。《基本法》第5條是「總則」一部份,貫穿整套《基本法》;「原有生活方式」包括人權、自由、法治,「2047年後冇呢條(《基本法》第5條),其他條文都冇意思」。港大法律學系首席講師張達明表示,《基本法》並非到2047年自動失效,但很多承諾只有50年期限,之後是否仍有效,沒明確保證。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何時要商討2047年後問題,相信是視乎投資者及商業機構的信心,「商業機構認為唔傾做唔到按揭,到時政府一定要做嘢,好睇投資者帶動」。張表示,回歸前的13年已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因當時人心虛怯,中央明白香港重要性,為穩定人心而給予香港多些自由度。但現時香港對內地影響力越來越少,世界局勢不明朗,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越強勢,「你全部投資者或者富豪唔會隨便走,?家傾任何改變,可能收窄多過放寬」。他相信香港應先處理政制問題,示範高度自治及成功落實一國兩制,對香港爭取2047年後繼續一國兩制更有利。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1/20075136
入行會發聲 「我代表一套價值觀」湯家驊:民主立場呃唔到人
1 :
GS(14)@2017-07-05 03:45:17■湯家驊稱入行會盼改善泛民與政府關係。邱仲權攝
【本報訊】為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走上政途的湯家驊,2015年離開一手創立的公民黨,及後自立門戶組「民主思路」走中間路線,至林鄭月娥上任特首,成為唯一有民主派背景的行會成員。走進建制,自言目標是改善民主派與政府關係,為重啟政改創造條件,卻換來「湯家驊不代表民主派」,湯家驊重申過去堅持的民主價值觀從無改變,直指「我代表嘅係一套價值觀」,自問民主立場「呃唔到人」,希望行會內至少有一把聲音可以在政府處理法治問題上發揮影響。記者:陳雪玲湯家驊受訪指加入行會有3個目標:改善民主派與政府關係、推動重啟政改、多就法律事務提意見。他說行會非民選,他當不能代表任何人,「我代表嘅係一套價值觀」,自問對民主立場「呃唔到人」,相信港人及北京對此都相當清晰,認為林鄭找他入行會已代表一個訊息,希望他發揮某種作用。
指政改與23條環環緊扣
他說討論重啟政改不應有任何前設,如要求先撤8.31框架,就等於問民主派是否堅持公民提名般,無助拉近雙方鴻溝,他望透過溝通創條件:「我諗民主黨會係第一個對象,跟住公民黨。呢個係從政治角度睇,唔係人際關係睇。」林鄭競選特首時從未承諾重啟政改,湯的目標會否只是一廂情願?他說林鄭對於沒把握的事不會輕易許諾,「佢冇同我講:『Ronny你儍啦,唔好搞喇,如果要重啟政改不如唔好入來(行會)』。佢冇咁講!」問及若有政策與自己理念有矛盾時如何是好?湯自言:「我做任何一件事,都係盡力去做,唔一定盡力做就會成功;我喺議會11年,結果要辭去議席退出公民黨,就係一個最好例子。當然啦,你唔好今日問我你會唔會辭去行會,未入去就講辭職?我唔會啦,一定盡力去做,堅持到最後一刻。」他承認走入建制以影響政府,其中一個代價是不可再隨便對政府政策「說三道四」或唱反調,但強調不會推銷不認同的政策。新一屆政府似無可避免要為23條立法,湯家驊指,政改與23條看似不相干,但其實是環環緊扣,「因為香港未有法律去制裁港獨,所以(中央)覺得普選係危險;香港人就覺得,因為你冇普選,所以我要從自決方面諗,呢個係惡性循環嘅開始」。湯家驊建議政改、23條立法同步進行,認為未嘗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向;2003年是反23條的大旗手之一,今日對23條立法有否不同想法?湯堅持23條立法不可衝擊《基本法》保障港人的自由,「呢個係冇中間位,係我一貫嘅政治睇法」。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3/20076941
湯家驊:人大需說明下不為例
1 :
GS(14)@2017-08-06 18:39:45■湯家驊(左)及馬時亨(右)昨到電台硬銷一地兩檢方案。
【割地爭議】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認為,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是信任問題,他建議人大常委通過租賃西九內地口岸區的協議時,說明下不為例,不會因政治理由再在港劃內地專區,以釋部份港人疑慮。
馬時亨:內地難臨時設清關
湯家驊昨在電台節目中表示,一地兩檢「唔係諮唔諮詢嘅問題,係信任問題,怕今日做咗,聽日就維港,後日ifc,大後日旺角」。所以要對症下藥,希望人大常委通過協議時清楚說明,今次是因經濟及交通需要,下不為例,不會因政治理由去劃專區收窄香港版圖。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卻認為,人大常委的決定有一定規格,會清楚解釋一地兩檢安排的法理依據,但寫明下不為例會有困難。港鐵主席馬時亨在節目中指出,高鐵內地沿途各站,福田及深圳北都不可能臨時加設清關設施,而現時直通車總站在廣州北,與高鐵廣州南站不同,所以若無一地兩檢,高鐵香港段明年第三季就不能通車。他又強調,高鐵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僅是票價收入,而是有很多無形價值,香港不接駁高鐵網絡會「蝕底」。■記者麥志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06/2011299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