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愛美女性最擔心的就是暴露在陽光紫外線下的肌膚是否會受到損傷。針對這一困擾大多數女性的問題,歐萊雅集團旗下理膚泉日前在中國推出了首款可伸縮的皮膚傳感器My UV Patch,能夠用於監測紫外線照射劑量。這也是該集團首次推出智能可穿戴設備。
這款藍白色的心形智能貼片就像一張透明貼紙,薄度僅為50微米,只有普通頭發絲厚度的一半,可以自由伸縮,直接貼在皮膚的任何地方,可測量面積約1平方英寸。當暴露在紫外線下時,產品中含有的光敏感染料就會使基準膚色發生變化,顯示在貼片上,會呈現粉色或者紫色等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的紫外線照射劑量。
理膚泉全球公共關系負責人Gene Colon, Esq. 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款產品首次亮相是在今年1月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消費電子展,這也是歐萊雅發布的首款高科技智能穿戴產品。目的是想要普及人們對保護皮膚的意識。”這位發言人還表示,未來可能會有不同顏色和形狀的智能貼片發布,以迎合更多男人和女人的需求。
那麽如何解讀這些數據,理膚泉還開發了一款與My UV Patch配套使用的手機APP應用。用戶可以通過對加入了近場通訊(NFC)技術的智能貼片進行掃描,應用程序會對不同的光敏感染料面積做出分析,並給出合理的防曬建議。APP平臺將於今年下半年在蘋果和安卓平臺發布。
歐萊雅的這款智能貼片是由歐萊雅美國技術孵化機構研制開發,結合了歐萊雅對皮膚的研究以及對紫外線防護的專業知識,並結合生理感應和模式識別算法上的強大技術實力。公司希望利用前沿技術來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
科技與美妝結合的趨勢正在加深。今年3月,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全球頂尖化妝品公司Foreo宣布,他們開發除了首款智能“自動化妝神器”——MODA。這款產品結合了最頂尖的人臉識別技術以及3D打印技術,只需對著它30秒,就能幫你化出自己想要的妝容。
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區總經理虞堅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可穿戴產品在美妝行業得到了現實的應用,很重要的原因是90後和00後成為了消費的主力,這部分消費人群是互聯網的新生一代,更願意通過科技來加深產品和品牌的體驗。而新的智能穿戴設備的移動社交分享功能也滿足了千禧一代消費者的溝通訴求,使得產品超越功能性。”
歐萊雅作為首家開發智能穿戴設備的日化巨頭,還在進行更多與科技相結合領域的嘗試,希望將技術造福於人。
歐萊雅技術孵化部門全球副總裁Guive Balooch表示:“互聯網技術將顛覆影響皮膚外部因素的檢測方法,包括紫外線劑量的檢測。人們不再需要佩戴非常硬的監測設備,只需要貼上薄薄一片的柔性傳感器,同樣能達到監測效果,這對於用戶而言舒服了很多。”
其實早在去年6月,就有美國研究人員發明出一種智能胰島素貼片,可以監測血糖水平,當血糖水平升高時,還能自動按需釋放胰島素。這項發明有望終結胰島素病人痛苦的註射。
據介紹,這款胰島素貼片的大小為硬幣大小,形狀為方形,貼片內部密布著超過100個睫毛粗細的微型針頭,用於存儲胰島素和葡萄糖感應酶。該貼片能夠持續工作9小時。
而比這種智能貼片更加厲害的是此前《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過的可以檢測人體含氧量的電子皮膚。日本研究人員發明出一種由超級電子薄膜包裹的有機高分子發光二極管(PLED),其中包含的微電子組件能在人體皮膚上顯示為紅色藍色和綠色三基色光。在不同強度的電脈沖的影響下,這些發光體會變亮變暗。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好比貼一張假的紋身一樣的薄薄的透明紙在手上或者臉上,甚至直接貼在病患的器官上。還可以想象一下以後在你的手腕上就直接可以顯示出發光的屏幕,它好像一款隱形的智能手表。而且表面塗有鈍化層的貼片的電子皮膚能隔離氧氣和空氣中的水蒸氣,持續工作好幾天。
科研人們正在通過研發具有超強延展性的材料來仿制人體皮膚,制造出超薄的電子皮膚。他們已經通過對誌願者的測試,證明了電子皮膚能夠提供人體血液中含氧量的精確穩定測量。
智能硬件制造商翰臨科技CEO陳越猛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輕薄是智能穿戴設備未來的趨勢,我們也試想過為什麽不能把智能手表手環做一個像創可貼大小的貼片貼在胸前,來監測患者心率等體征。”據陳越猛介紹,翰臨科技正在與多家地方醫院展開通過智能穿戴設備收集病患生理數據的合作。
用3D打印重塑“人造皮膚”、通過平板電腦進行虛擬化妝與發型設計、一張小貼紙即可測試紫外線、用虛擬3D場景指導經銷商零售陳列……這些都是法國歐萊雅集團研發與創新中心的科研成果。
在法國時間6月30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出現在巴黎VIVA TECHNOLOGY STARTUP CONNECT科技展的歐萊雅展臺上。奧朗德饒有興趣地參觀了虛擬美發造型項目。而在這些虛擬美容技術的背後,是歐萊雅集團研發和創新中心潛心研究多年的結果。
第一財經記者帶你一起探訪法國歐萊雅集團位於巴黎的總部,並解密“人造”皮膚、虛擬化妝技術等背後的故事。
盡管英國脫歐一度造成歐萊雅等法國企業股價下跌,但在歐萊雅集團總部的大廳,倫敦和巴黎依舊以“雙城記”模式展示時鐘。
這幾天正值歐萊雅集團進行員工夏季展示派對,這是歐萊雅的企業文化,其希望通過這類活動讓員工展示美好,這也是歐萊雅希望創造美的理念體現。
歐萊雅集團總部為員工設置了美發、美甲、幹洗等多項服務。
高科技來了!這是歐萊雅BEAUTY LAB研發中心。
拿起玻璃方塊放入播放方槽中,屏幕就會顯示最新科研成果,每個方塊的業務板塊不同,所展示內容也不同,下圖展示的是頭發測試。
在這個展示臺上,拿起你所感興趣的商品,往後退幾步,屏幕上就會感應到商品信息並做視頻播放,比如拿起口紅退後幾步,屏幕就會展示口紅信息。這些技術是為了更好地向經銷商進行產品展示。
而拿起芭比娃娃則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歐萊雅目前正在重點研究的“96後”人群特點展示。這些年輕人不願意被強迫營銷,而是喜歡自己探究商品的優點,一旦他們認可則會主動傳播相關商品信息,歐萊雅認為要牢牢抓住這些未來的潛力客戶。
進入會議室,則是2D和3D的影片播放。
比較特殊的是歐萊雅用3D視頻向經銷商虛擬演示貨架陳列等。歐萊雅麾下產品線眾多,有不少都是要進入家樂福等零售渠道的,這些零售渠道應該如何設置美妝區域,如何擺放貨品等,歐萊雅會通過3D虛擬技術給予直觀指導。
在眾多銷售渠道中,歐萊雅目前認為最有潛力的當屬電商,其專門研究了全球電商趨勢,而其研究“96後”的消費行為,也是為了通過電商來抓住這些未來的潛力買家。在2015年,歐萊雅的電商業績同比增長了38%左右。歐萊雅尤其分析和研究了中國消費者網購趨勢。
為了更好地抓住年輕消費者,歐萊雅正在加大科研投入,其有約三分之一的預算用於前瞻性科研項目,比如3D打印人造皮膚。
在無法進行動物測試的領域,人造皮膚對於新品研發至關重要,這項技術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歐萊雅集團研發與創新中心對外傳播總監PATRICIA PINEAU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通過肌膚圖譜和成分配方等,使用生物物料可以3D打印出“人造”皮膚,未來還將通過最新科技,在“人造”皮膚中加入毛發和血管等,進一步完善該項技術。
各項科研與測試都需要在實驗室被反複論證。
在歐萊雅集團研發與創新中心人員帶領下,第一財經記者轉戰VIVA TECHNOLOGY STARTUP CONNECT科技展。
歐萊雅展示區正在演示UV Patch紫外線感應貼,將感應貼貼在身上。下載相關App,通過掃碼即可知道紫外線是否超標,人體是否需要防護。
接下來是最新研發的虛擬試妝,通過人臉識別和捕捉等技術,客人無需真實上妝和卸妝,而是坐在平板電腦前,點擊不同款的化妝品,直接在平板電腦上看到上妝的效果,且如果不滿意妝容則可再點擊替換。
美妝也少不了發型,這是虛擬發型打造,與虛擬化妝原理類似,客人坐在平板電腦前,將真發紮起後,通過觸摸屏幕來選擇不同發型,還可以根據臉形進行調整。
激動人心的一刻來了!法國總統奧朗德出現在歐萊雅展臺上,他非常有興趣地參觀了虛擬發型打造項目,雖然其只有短短幾分鐘的駐足,但引來眾人圍觀!
已經擁有諸多品牌的法國化妝品產業巨頭歐萊雅又出手了,其計劃出資12億美元現金收購IT Cosmetics,這是歐萊雅8年內最大並購項目,將增加300多種護膚及彩妝產品。IT Cosmetics是一家美國美容產品生產商,專門生產面向女性嚴重皮膚狀況的美容產品,該品牌以“技術創新”為出發點。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獲悉,歐萊雅如今越來越重視具有科技創新價值的產品線以及年輕化市場的開發,融合高科技的多層次產品線開發是其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創新性研發
歐萊雅通過自創與收購,擁有諸多品牌,目前其麾下品牌包括蘭蔻(Lancome)、卡尼爾(Garnier)、科顏氏(Kiehl's)、碧歐泉(Biotherm)、美寶蓮(Maybelline)、植村秀(ShuUemura)、理膚泉(LA ROCHE-POSAY)等。通過資本並購來獲得新品牌也是歐萊雅的一貫手法。
據悉,這次被歐萊雅“相中”的IT Cosmetics是在Ulta獨家開售的護膚品牌,該品牌以“技術創新(Innovative Technology)”為出發點,由當今技術領先的整形外科醫生開發,其將臨床經驗、技術創新帶入彩妝品,將抗老技術、高性能及對肌膚溫和的成分代入護膚品。
歐萊雅完成收購IT Cosmetics後將增加超過300種美容產品。歐萊雅方面稱,截至今年6月的12個月,IT Cosmetics凈銷售額1.82億美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56%,收購完成後,IT Cosmetics將保留其在新澤西州的總部和現有領導團隊。但該項交易完成還需獲得監管批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歐萊雅集團非常重視具有創新科技含量的產品線開發。而此次的收購目標IT Cosmetics也是以技術創新(InnovativeTechnology)”為出發點,非常符合歐萊雅這幾年的重點開發基調。
歐萊雅集團研發與創新中心對外傳播總監PATRICIA PINEAU告訴記者,歐萊雅這幾年正在加大科研投入,其有約三分之一的預算用於前瞻性科研項目,比如3D打印人造皮膚。“在無法進行動物測試的領域,人造皮膚對於新品研發至關重要,這項技術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目前通過肌膚圖譜和成分配方等,使用生物物料可以3D打印出‘人造’皮膚,未來還將通過最新科技,在‘人造’皮膚中加入毛發和血管等,進一步完善該項技術。”
近期在法國舉行的VIVA TECHNOLOGY STARTUP CONNECT科技展上,記者就看到歐萊雅展示區正在演示UV Patch紫外線感應貼,通過下載相關App掃碼即可知道紫外線是否超標,此外還有虛擬化妝技術和虛擬發型技術等。
搶奪年輕化客源
有業界人士認為,歐萊雅以前給人的感覺是高品質但不夠太年輕化,一些低齡消費者可能更願意購買更便宜但具有個性化的產品。
“我們的目標是贏得下一個10億新消費者,這里當然也包括年輕消費者。”歐萊雅內部人士透露。
其實歐萊雅集團如此重視創新科技的研發,包括收購上述具有“技術創新(Innovative Technology)”的品牌,其中有個重要原因是希望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
在歐萊雅集團的法國總部,記者看到了歐萊雅專門創建的BEAUTY LAB研發中心。在這個研發中心,通過感應和3D技術,可以向供應商展示商品甚至是虛擬貨架陳列,而其中有一項歐萊雅非常推崇的產品線叫做“Z”世代——即重點研究“96後”人群特點。歐萊雅經過海量樣本研究後發現,這些“Z”世代年輕人不願意被強迫營銷,而是喜歡自己探究商品的優點,一旦他們認可則會主動傳播相關商品信息,但如果是他們不認可的產品則完全無法接受。歐萊雅認為要牢牢抓住這些“96後”未來的潛力客戶。
事實上,這幾年日韓系化妝品在市場上大量占據年輕化客戶,韓國化妝品尤其“兇猛”。通過韓劇播出,吸引大量粉絲,購買劇中人物同款的BB霜等,比如宋慧喬代言的蘭芝BB霜,在韓劇《太陽的後裔》播出後一度賣斷貨。另外,由於出境遊的升溫以及海外代購的風行,也使得一系列的低價、實用和設計新奇的韓國品牌彩妝、洗護用品等被更多的中國遊客和年輕消費者所接受。此後,悅詩風吟(Innisfree)等韓國主打年輕消費的化妝品品牌在中國市場大量鋪設實體店,進一步占據了年輕消費人群。
相比之下,歐萊雅這類歐美品牌在年輕化市場中的發力似乎還不夠大。不過如今歐萊雅也開始意識到“Z”世代“96後”對未來市場的重要性了。
雖然業績依舊保持增長,但對於歐萊雅來說,面對新晉品牌的競爭,想要再爭奪新的消費者和市場已經沒有那麽容易。
歐萊雅日前發布2016年上半年的銷售總額為128.9億歐元,同比增長4.2%,與2015年上半年14.7%的增幅有較大差距。據路透社報道,歐萊雅第二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3%,略低於分析師預測的4.61%。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這份最新的中期業績報告中,歐萊雅首次披露旗下品牌美即面膜的情況。歐萊雅稱,美即的表現不及集團預期,品牌在上半財年商譽減值2.13億歐元。
廣東日化商會秘書長余雪玲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所謂的商譽減值,主要是收購時價格評估過高。
換言之,這意味著如今歐萊雅預計美即帶來的經濟利益已經比原先收購時所預計的要低。美即的業績數據此次並未在財報中單獨體現。不過公司隨即表示,此減值為非經常性費用,對集團現金狀況無任何影響。
美即其實是中國的本土品牌。2010年9月24日,美即在港交所上市,超額認購784倍,成為當年港交所“股王”。2014年,歐萊雅豪擲65.38億港元全資收購美即,而美即退市後正式成為歐萊雅旗下一員。
事實上,被收購後的美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仍然是以子公司的形式獨立運營,而作為母公司的歐萊雅也確實給予原管理團隊充分空間。不過到了2016年4月,美即面膜市場及營銷部被正式並入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進行管理,原有在廣州獨立運營模式被打破。同時,美即部分團隊遷至上海。
在收購美即時,歐萊雅顯然樂觀。隨著紙片面膜的普及,面膜已從最早的“奢侈品”變成大眾消費品。對於並購,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CEO安鞏表示:“這是歐萊雅自2008年收購聖羅蘭美妝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收購。MG美即品牌的加入與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的品牌組合形成良好的互補。”
雙方也許未曾料到的是,這樣一個單一品類看似容易操作,實則不然。安鞏在此前舉行的上半年財報分析師會議上表示,自從2014年完成交易以來,美即面膜一直遇到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在全球的美妝市場中,高端面膜市場幾乎都是歐美、日本品牌水洗式面膜的天下。而如今最為消費者接受也是那些價格便宜的紙片面膜,低至數元一片即可買到。在這一領域,從早前的美麗日記到現在多如牛毛的各式品牌,顏色設計、創意包裝甚至氣味等都引領了潮流,受到市場追捧。
由此可見,只做面膜這樣單一品類的美即想要在如今眾多品牌的夾擊下做出特色顯然很難。
減值的不只是美即,還有2011年收購的潔面儀品牌Clarisonic科萊麗。這次的中期財報顯示,科萊麗上半財年有2.34億歐元的商譽減值。歐萊雅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對這兩個品牌的戰略不會改變。
雖然如此,這個美妝巨頭並購的腳步並不會因此而停止。
就在今年7月,歐萊雅集團先後收購了新興沙龍香水品牌Atelier Cologne和美國化妝品牌IT Cosmetics,後者12億美元的身價也使該交易成為該集團過去八年之最。有分析指出,對於正在放慢的市場,歐萊雅集團期望通過收購來進一步刺激銷售收入的增長。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今天上午會見了法國歐萊雅集團全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讓·保羅·安鞏一行。
韓正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我們致力於為中外企業創造更加開放、便利、法治的營商環境,各項改革舉措一直朝著這個目標推進。上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力度會進一步加大,這座城市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有創新的活力。歐萊雅集團在上海發展近20年取得了良好成績,已是家喻戶曉的品牌,我們贊賞歐萊雅集團在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努力付出。上海將一如既往為中外企業創造更好發展環境,實現合作共贏。
讓·保羅·安鞏說,歐萊雅與上海之間的良好合作,證明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良好合作可以實現真正的雙贏。我們十分贊同中國追求的創新、可持續、高質量的發展理念,非常非常期待與中國、與上海深化合作,加大創新投入,引領歐萊雅面向未來的發展。
9月30日,財政部在官網發布《關於調整化妝品消費稅政策的通知》,決定從10月1日起,取消對普通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征收消費稅,將“化妝品”稅目名稱更名為“高檔化妝品”。征收範圍包括高檔美容、修飾類化妝品、高檔護膚類化妝品和成套化妝品。稅率調整為15%, 進口環節消費稅稅率由原先的30%也同時下調為15%。
據澎湃新聞報道,此次調整發布後,歐萊雅即宣布決定積極相應國家政策,將相應下調部分產品的價格。歐萊雅旗下的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等預計都將受益於此次消費稅調整。
此前,化妝品征稅按照類別來劃分,所有的彩妝都需要繳納30%的消費稅,護膚品則不需要繳稅。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陳少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調整整體上降稅,對行業來說是大利好。”“以前是豎著切,以後是橫著切”,陳少軍稱以往按照產品類別來劃分收稅項目的轉變成以產品價格來劃分,顯然現在的劃分更加合理;賽思資本創始合夥人、日化天使投資人夏天稱,“千呼萬喚始出來,原有稅率遠遠滯後於經濟及化妝品行業發展現狀,這個變化可謂眾望所歸。”
化妝品消費稅上一次調整發生在2006年,當時護膚品原有的8%消費稅被取消,理由是護膚品已經成為大眾生活必需品。雖然當時一直說要對高檔護膚品征稅,但由於遲遲未能對“高檔”作出明確界定,這一征稅舉措也未能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日常使用最頻繁,也是因征稅被吐槽最厲害的口紅,可能仍然逃不過被征稅的命運,因為口紅通常只有三四克,其被征稅的概率可要遠遠大於爽膚水。
通知全文如下:
三十七年前,一個25歲,剛從學校步入社會才三年時間的小夥子,被委以重任到異鄉“救火”——拯救一個長期處在虧損泥沼中的希臘分公司。
三十七年後,這個小夥子已經從當初不足50人的分公司躍升為其母集團的全球掌舵者,執掌著超過8萬名員工的巨型航母。這是全球最大化妝品公司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安鞏的個人傳奇成長故事。
也許會有人覺得這應該是一名狼性十足的領導者,因為他的前任歐文中正是如此。相反,他始終給予他的下屬一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形象。
從法國走出、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歐萊雅集團,目前的經營範圍遍布全球150多個國家以及地區。對於在海外的分公司普通下屬們而言,安鞏或並不是一位距離遙遠的全球老大,因為這位老大在閑暇的時間總喜歡親臨一線,去到全球各地的門店探訪,或給各地的分公司加油鼓氣。
第五位掌舵者
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歐萊雅可以說是別具一格的家族企業。不過,除了創始人歐仁•舒萊爾外,它多數時間是由它的員工帶領走過的。在歐萊雅內部,權力的交替並不頻繁。而權力的移交總是平穩地進行,幾乎不會引起任何波瀾。
在安鞏前,歐萊雅集團歷史上有且只有四位掌舵者。2006年4月,安鞏從前任歐文中手里接下集團首席執行官一職。時隔四年多後,2011年3年,安鞏再度從歐文中手里繼承歐萊雅集團董事長職位。從那一刻起,安鞏擔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正式成為了歐萊雅集團的第五位掌門人。安鞏與他的前任一樣,人生中的絕大部分職業時光都是在歐萊雅度過的。
出生於法國巴黎的安鞏,家庭並不顯赫。父親是藥劑師、母親是建築師,安鞏是家中唯一的孩子。1978年從巴黎高等商學院(HEC)畢業後,安鞏加入了歐萊雅集團。三年後,他的才能開始嶄露頭角。彼時,方才25歲的他,即被任命為希臘分公司的總經理。起初這樣的任命讓他頗為得意,因為血氣方剛的年紀就被得以賞識。但實際上,這是人人想避之不及的職位,因為彼時的希臘分公司像是一個“燙手山芋”。安鞏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當時的希臘分公司只有50名員工,並且這個分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而在安鞏之前已有十個人拒絕了這一職位,沒有人願意離開巴黎。
可恰恰是這個“燙手山芋”歷練了安鞏,使得他在很短時間內將管理、銷售、營銷、人力資源的種種能力激發出來。僅四年時間,他就理順了一切,還成功扭轉了虧損的局面。直至如今,希臘仍是歐萊雅集團運作最好的分公司之一。
不過,回過頭來看,歐萊雅集團敢於讓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沖上前線,這也是公司一貫的風格。在安鞏的任上,他繼續將這一傳統發揮到極致。
安鞏告訴記者,在歐萊雅,公司一直倡導為年輕人提供機會,使其成為真正的企業家。直至今日歐萊雅的企業文化都不是那種大公司的姿態,而是創業精神、挑戰者精神和企業家精神。
“如果你放眼歐萊雅中國,你會發現我們的許多經理人都是年輕人,他們很早就開始承擔重要的責任,通常這些責任很可能是在自己的年齡段去其他公司沒機會做的事情。但在歐萊雅,我們會賭,我們不會根據他們的經驗做出決定,不會根據他們已經做的事情等做出判斷。我們賭他們的才能。當我們認識到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時,我們敢為他們下賭註,因為我們認為他們可以做任何事情。”安鞏對記者說道,歐萊雅中國首席執行官斯鉑涵正是這樣的例子。
一位在歐萊雅中國工作多年的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歐萊雅內部,就好比一個遊泳池,“在這里,你想蛙遊或者是自由泳,沒有人會限制你太多,在這里,它鼓勵發揮你的自主性,也很喜歡給年輕人鍛煉的機會。”
溫文爾雅的並購能手
由於歐萊雅歷史上的掌門人屈指可數,人們很喜歡將安鞏與他的前任對比。細數他的前任們,可以說是各個個性十足。如他的直接前任,歐文中就是一個非常喜歡競爭和挑戰的角色,喜歡沈浸於各式各樣的競爭中。歐文中也被稱作“征服者”的掌舵人,真正帶領歐萊雅實現了國際化。
安鞏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我跟我的前任不一樣,歐文中他是一個真正喜歡比拼的人,他想為他所做的一切爭個輸贏、比個高低。在商業領域我個人也喜歡比賽,和斯鉑涵以及中國團隊一起比賽,與競爭對手一決高下。使自己更具創新性,帶來更多高質量且革新的產品,更好地說服我們消費者。但是當工作結束時,我就更願意平衡我的工作和生活,不想再參與競爭,想和大家和睦相處。”
在歐萊雅員工眼中,安鞏一直是一名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領導者。不過,溫文爾雅另一面,這並不代表安鞏並未缺乏足夠的積極進取。如果單純從安鞏2006年任職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一職算起,短短十余年時間里,歐萊雅集團的全球銷售額增長了100多億歐元,2017年歐萊雅銷售額達到260.2億歐元,同比增長4.8%,高於2017年全球化妝品4%的增速。營業利潤方面則是達到了46.8億歐元(約合360.44億人民幣),其營業利潤率和現金流均創下了歷史新高。
充當業績增長的引擎之一,並購起到了重要的助推效果。事實上,歐萊雅的成長史,就是一個並購史。在安鞏的任上,歐萊雅的並購更加密集。並購考驗的是領導人的眼光、前瞻性。在這一方面,安鞏的並購才能得到充分展現,如並購聖羅蘭美妝就是成功的一筆。
2008年,歐萊雅集團以18億美元將聖羅蘭美妝納入懷中。在當時的處境,聖羅蘭美妝的前景並不被外界所看好。但之後,誰也沒有想到,聖羅蘭美妝的產品會在市場中走紅,業績也蒸蒸日上。
安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歐萊雅踏上國際化征程伊始,50多年間,公司的收購策略從來都沒有變過。歐萊雅一直都在尋找有潛力成為全球化品牌的小型或中型品牌,也因為歐萊雅是美妝行業的專家,所以非常了解全球不同市場。
“得益於我們的全球平臺,當看到一個品牌仍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時,我們就可以推測並權衡是否有潛力將其打造成一個全球品牌。科顏氏甚至蘭蔻這些品牌便是很好的例子。50年前的蘭蔻是一個小型法國品牌,如今它是全球第一高檔化妝品品牌。”安鞏說到。
安鞏實地訪店
並購容易,整合難,這是所有並購難以逃脫的命題。在內部,歐萊雅究竟是如何做到,讓不同並購而進的品牌和諧共處?
安鞏解釋道,公司在完成每一次策略性收購以後,並不輕易改變原來的品牌特性,而是著力提升產品的質量。歐萊雅有強大的科研力量和先進的生產技術,足以把產品做得讓消費者滿意。其次,公司也會增加品牌建設投資,盡量讓其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收購一個與我們已有品牌相似的品牌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如果你關註歐萊雅的產品組合,你會發現我們所有的品牌都不盡相同並且互為補充。例如,在高檔化妝品部,阿瑪尼美妝與蘭蔻完全不同,聖羅蘭美妝也不同於阿瑪尼美妝、科顏氏、碧歐泉、赫蓮娜及植村秀。所以,這就像一個拼圖遊戲,每一塊拼圖都對公司的整體戰略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對記者形象地比喻道。
安鞏的勤奮也令內部員工欽佩。至今,安鞏保持著親身去全球實地訪店的習慣,他不僅會詳細了解所謂店內歐萊雅旗下產品的情況和表現,對於競品也會做深度的了解。他認為,這是在法國辦公室里和財務報表里無法感受到的。
如今,歐萊雅確實像個行業巨獸,旗下囊括了34個品牌,包含美發護發、彩妝、護膚、香水、美容儀器、浴室用品甚至與之相關的科技企業。盡管如此,它的擴張並未止步,可以說收購已經成為了歐萊雅的基因。
執著追求“讓所有人擁有美”
回顧21年前,面對其他跨國化妝品已相繼沖進中國市場開荒,經過幾番深思熟慮的歐萊雅等到1997年才真正選擇“著陸”。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歐萊雅當時的目標僅是想“讓每一位中國女性擁有一支唇膏”。而如今,哪怕幾十支唇膏也難以滿足中國女性對美的追求。
安鞏對第一財經記者描述他對中國女性的印象,20多年前來中國時,當時的美妝市場剛剛起步,無論是品牌、產品還是分銷渠道都還很少。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那時候中國女性就已經是名符其實的美妝專家了。她們本能地可以區分出好產品和不太好的產品,也可以真正識別好的口紅、好的睫毛膏、好的護膚品等。“所以我認為中國女性有一種愛美的本能,一種鑒別品質的本能。”他對記者感嘆道。
實際上,他對中國女性追求美的敏銳度從業績表現中也能很好地展現出來。安鞏說:“中國的高檔化妝品市場是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市場,2017年,中國高檔化妝品市場的增長驚人。”這一年,得益於彩妝和面部護理產品的強勢增長,歐萊雅集團高檔化妝品部銷售額同比增長10.5%,主要得益於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實現了雙位數增長。蘭蔻銷售額實現了雙位數增長,阿瑪尼美妝和科顏氏的銷售額均超過10億歐元大關,而這樣的增長引擎恰恰來自於中國市場。
安鞏在歐萊雅工作了近40年,也正是這個一直以追求“讓所有人擁有美的公司”是其職業生涯的全部。“我已經服務於歐萊雅集團40周年,如今的我依然感到興奮和充滿樂趣,和我剛開始時一樣。”安鞏在對記者分享自己這一計劃時,眼神里透露出了頗為得意的神情。
看重中國市場,押寶數字化
歐萊雅在2017年繼續保持了自己全球美妝第一的位置。“我們在世界各地服務的女性人數每天都在增加。現在已經超過了10億,所以很難知道確切的數字,因為沒有計數器。但事實上消費者人數在增加,而且增加消費者的一個神妙武器就是電子商務。”
安鞏認為,電子商務是加速消費者數量的一個好工具,特別是在中國。他希望可以有越來越多的其他國家效仿中國,像是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拉丁美洲國家。
“因為電子商務是加速我們的產品向更多消費者滲透的好方法,所以,我非常自豪能成為超過十億女性背後的男人。順便提一下,還有幾億男性,我也為之自豪。我在男女之間沒有任何歧視。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偉大的使命,你知道,能夠讓所有人擁有美是一項偉大使命。歐萊雅的使命就是讓所有人擁有美,這就是我40年來所做的。”安鞏說道。
安鞏認為,過去3年間美妝市場的變化幾乎等同於過去30年的變化,尤其顯著的是數字化。
實際上,安鞏和他的團隊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傳統渠道,“今天的產品銷售渠道和過去完全不同,”安鞏說,“2017年我們在中國的電商銷售占了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2018年可能會達到三分之一。我們在中國的電商業務可以說是全球發展最好的。”去年9月安鞏曾公開表示,美國和歐洲的數字只有10%-15%,中國基本是其他市場的2倍。
今年,斯鉑涵被任命為歐萊雅集團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事實上,這意味著對中國戰略重要性的認可。這不僅是因為經濟規模或市場規模,還因為發展速度、現代化的步伐、數字化轉型速度、渠道演變的速度、消費者變化的速度,對於歐萊雅管理委員會而言,讓歐萊雅中國首席執行官成為管理委員會的成員是絕對有必要的。當然,這也是中國團隊的驕傲,因為他們的地位已經得到認可。”安鞏解釋道。
歐萊雅中國首席執行官斯鉑涵在今年2月進行的年度戰略發布會中稱,歐萊雅中國在數字營銷的投入已經超過了傳統營銷。除了線上廣告,歐萊雅也很熱衷於做直播,但斯鉑涵稱“我們絕不是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
安鞏十分肯定歐萊雅中國團隊在數字化上的前瞻性。他認為,六七年前,歐萊雅中國團隊就已經和阿里巴巴進行合作。這對今天歐萊雅能夠成為中美妝行業電子商務領域的領導者有很大的助力。
“我個人有時也會網購,但我必須說,在法國網購沒有在中國那麽便利。當然,我認為如果我在中國生活,也會頻繁網購。我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在法國運用阿里巴巴、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平臺,我認為這會極大地促進法國的商業發展。”安鞏說。
“對於歐萊雅來說,已經步入了數字化革命,但這不是沖擊。數字化所提供的個性化服務與利潤增長不但不沖突,由於提供了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也使得高端化的價值被進一步放大。”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CEO安鞏5月25日在法國巴黎參加VIVA TECHNOLOGY大會時說道,美妝行業的未來一定是數字化的,也一定要和高科技鏈接在一起。
歐萊雅全球首席數字官Lubomira Rochet進一步表示,如今歐萊雅已經進入到數字化轉型的第二階段。未來,歐萊雅將會在消費者體驗和服務上更加個性化,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其中,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將會是歐萊雅數字化2.0的重要方向。
實際上,從近期歐萊雅的幾起並購案例中可見其對數字化戰略的落地已深入骨髓。今年年初該公司首先是傳出其並購了韓國時尚公司Style Nanda,據了解,這一公司是時下熱門韓國彩妝品牌3CE母公司。緊接著,又收購了加拿大美容和數字醫療供應商Modiface的所有股份,後者致力於將增強現實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廣到時尚美妝產業;還有安鞏在VIVA TECHNOLOGY大會上最新透露的,於法國當地時間5月25日上午並購的一家發跡於社交平臺上提供染發服務的創新美妝公司Pulp Riot。
可以看出,數字化程度幾乎是其判斷收購與否的標準之一。不過安鞏也強調,這些並購來的公司,集團層面從不考慮它們變成歐萊雅,而是借用這些公司在美妝數字化創新和趨勢上的靈活性來使歐萊雅變得更加數字化。